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
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

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南昌
  • 出版时间: 2016-05-06

主办单位:;中华美学学会;;江西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和"是中华美学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艺术境界论的核心范畴.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追求平衡、秩序、安定和规范,然而,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打破和谐、悖离常规往往是常态,"和"反而成为"非常态"的存在,"不和"反而构成了艺术发展的动力."中和"艺术创作原则的确立,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艺术的精神觉醒,但同时也构成了艺术创新的障碍.经过现代诠释和合理改造的"和合"之美,可以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重要资源.
  •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器物考古的进展,打破了传统国史"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为认识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更趋多元的向度.但是,这种早期文明的多元性,并不能掩盖其文化、政治逐渐走向一体的事实.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史前文明多元性的判定,主要依据当时陶器器型所显现的地区差异.与此比较,青铜铸造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接续了陶器,另一方面则以其跨区域的生产模式,将广大的国家疆域连缀成了一个整体.这样,中国早期器具制造史上的陶铜之变,其实就成了中国文明从分离走向合流、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最恰切象征.以此为背景,见于史传的夏铸九鼎传说、殷商青铜器组合式图案,则为中国早期的国家一统观念提供了审美、政治乃至神学的证明.据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美学界对史前陶器和青铜器的研究,往往停滞于工艺、艺术或美学的层面,而对其政治价值视而不见.现在是对这种自设樊篱的研究法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 摘要: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给后人立下的典范意义影响深远,但历朝历代的继承却面目不一,究其根源在于因了时代气候的不同,对王羲之书法审美理想的理解有差异,具体体现在书贵有意,筋脉相连与众体兼具等方面.
  • 摘要:体验一词有多重含义,它首先是指生命化的个人感受,这种感受可以通过共鸣而获得普遍性,也指具有自明性的经验认识.它是意识的意向性构成和意义统一体的建构过程,是真知的开始,是合目的性的意向性构成物.体验也是"在之中"的领会,是在世的领会.体验也是以身体图式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审美体验是建立纯粹直观之上的,对对象的审美区分,包含了想像力的自由和情感的发生.体验内涵的产生,是诸中西方的多种思想传统在汇通中产生的.
  • 摘要:传统上对"诗可以群"多从功能论视角进行立论,凸显了诗的政治、道德内涵及其审美教育功能.而从存在论的视野看,"诗可以群"可以理解为对先秦礼乐生活的概括,在礼乐生活中生成了古典交往论的美学观念.从礼乐生活这一传统发展到后世的诗歌生活,成为"诗可以群"新的形态,表现为"嘉会寄诗"、"文学友会"等观念.在丰富诗歌交往活动和大量的交往应酬诗歌中,始终贯穿着礼乐文化精神.
  • 摘要:朱谦之在美学上的成就与建树与其哲学观息息相关,其中最为典型与集中的体现就是他在"无元哲学"中的"直觉"思想、"唯情论"哲学中的"真情之流"思想都为其美育思想提供了最为原初的、最为根本的视野与基点,尤其是朱谦之对"直觉"之中"进化"、"创化"、"理想性"等意义与价值的强调,以及在"真情之流"中对周易哲学时间性思想的卓越分析,使得"兴发"、"涌现"、"绵延"等标示时间特性的术语与概念成为分析与把握美育价值、意义及其呈现状态的最可靠手段与依据,由此出发,朱谦之对知识教育的弊端及其僭越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不仅使得美育活动作为一种提高性、理想性的价值与意义得以呈显,而且在此基础上,朱谦之对我国悠久而深厚的礼乐教化、乐教、诗教的优良传统进行了全新的立足于时间性的阐释,对彰显与弘扬中华美育实践及美育思想做出了极为重大、突出的贡献,堪称中华美学精神及礼乐教化传统复兴的典范.
  • 摘要: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被称之为"正史"的二十五史形成了中国史学的主流或"正统",而作为二十五史体裁的纪传体叙事,则构成了中国历史叙事的主要传统.考虑到本纪在所有二十五史中都处于位列第一的核心位置,我们认为本纪所代表的世系叙事在中国历史叙事传统中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它真实反映了中国古代血缘意识所具有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由于本纪存在于全部"正史"之中,并在其历史叙事中起着"纲纪"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以本纪为代表的世系叙事构成了中国历史叙事传统的主要模式;而在这一叙事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宗庙这一特定的建筑空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结构性作用.如果说,宗庙是宗族世系的空间化的话,那么,以"本纪"为代表的世系叙事则是宗族世系的文本化.
  • 摘要:《圣经》的身体话语构成了西方肯定和赞美身体的重要思想源泉.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推动了西方艺术对裸体的表达和喜爱.中国非主流非正统话语对身体的热衷与痴迷,为身体美学在中国的接受准备了丰沃土壤.身体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环境美学汇合在一起,将极大地改变美学理论的框架结构,对美学研究的未来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 摘要:中国美育学科的确立,以上世纪初年西方美育思想资源的引进为契机:然而就美育思想和话语而言,则要追溯到先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孟开启的中国心性文化传统话语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当然,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凸显了道德主体,审美主体相对藏匿、消融在道德修治过程中,造成中国美育话语和实践得不到独立发展,这点在心性之学的成熟期——宋明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美育思想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儒家的人格化育思想相当程度上与美育紧密相连.近代以来,在救亡的历史背景下,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一方面引进了西方美育理论,另一方面又激活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美育资源,"心性美育"话语体系由此产生,该话语体系高度强调美育对于德育的基础性,以国民性的改造为鲜明指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但在感性、个性、自由、创造力等方面未能充分展开.当代美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应当适时重视美育现代话语要素,在深植传统、继承"心性美育"历史遗产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美育理论和实践,深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构建关于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培育、促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等方面的美育话语体系,这是摆在中国美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倡导与研究实践,是我国文艺美学学科走上学科自觉的标志.文艺美学学科意识,之所以在中国产生,而不是在西方,这与中国美学、文艺学的民族传统有关。“它的出现实际上是文艺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的文化无意识底蕴的促动,这种促动呼唤着我们回到中国文艺美学悠久的、深厚的学术传统上去。”
  • 摘要: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西方美学家提出的新的美学研究理论概念,相比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审美资本主义更加重视美学与时代的关系,强调美学研究的当代性与现实性,对当代美学的问题域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理论阐释工作.在审美资本主义时代,当代美学应该进一步关注文化与资本、体验与经济的结合及其呈现出的理论问题,审美资本主义的播撒与当代社会文化转型过程密切相关,二者的交相发展要求当代美学进一步关注当代艺术和当代体验,这是促使当代美学走向新的理论发展的重要问题.
  • 摘要:儒家静坐传统形成于宋明时期,本属于克制利欲、砥砺智慧、磨练意志、提升境界的传统德育手段.这种方法采取特定的身心控制技巧,内含丰富的感性体验因素,产生对私利物欲加以自然排除的功效,最终开启一个道德与审美、感性与理性圆融一体的超越境界,且不含宗教性的彼岸价值设定,与作为感性教育的现代美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梁启超从儒家"主静"法中开出的"主观"法,直接将文艺情境及艺术意象融入静坐体验,正是这种"亲缘关系"的高度凸显,构成从现代美育视角对该传统加以开掘的理论契机.
  • 摘要: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对传统审美感性学、传统的审美本质观的单一性、绝对性与垄断性、传统伦理美学中升华的绝对化倾向、艺术普遍性与唯一性、全球审美化中的过度审美化等观念反思与解构的基础上,承续了传统感性美学审美建构的思想精髓,运用当代建构主义思想和方法,敏锐地洞察到审美建构在当代呈现的新问题、新样态、新特征和新功能,将作为认识论的原型美学,从认识论的审美化推进到现实的审美化和非现实的审美化,视审美建构为人类社会一切方面,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经济的、精神的;人文的、科学的;社会的、个体的;浅层的、深层的等等的基础.这种高屋建瓴的洞见,不仅确立了美学作为原型美学的学术地位,为美学走向自然、社会和生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彰显出韦尔施建构审美学的时代性、前瞻性和超越性.
  • 摘要:人类主要通过叙事来传递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故事的讲述方式又会受到感知媒介与途径的影响.视觉固然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但中国传统文化对听觉情有独钟,"听"在汉语中往往指包括各种感觉在内的全身心反应,"闻声知情"更被认为是一种圣贤境界的认知能力.听觉传统作用下中国古代叙事的表述特征,可以概括为"尚简""贵无""趋晦"和"从散",而"简""无""晦""散"对应的恰好就是听觉传播的模糊、断续等非线性特征."缀段性"是西方汉学家和胡适等中国学者对明清小说结构的讥评,导致这一讥评的是亚里士多德重视外显联系的有机结构观,批评者没有注意到明清小说中其实存在着"草蛇灰线"般的隐性脉络.中西结构观念的差异表现在前者讲究有"连"有"断",以或隐或显、错落有致的组织形式为美,后者则专注于"连",以"头身尾"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为美,而结构观念的差异又与感官倚重不无关系,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有穿透力地去观察一些文化现象.
  • 摘要:美是什么的问题是全国第二次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当时这一问题讨论受二元论影响,在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中展开.当下这个前提性问题随着各种具体美学问题接踵而来,已显现突出的现实理论意义.美既在物又在心,是心与物的互构.心物互构的主体根据是乐,乐的情感需求及乐的体验引导心物互构过程.乐是中国古代一个生于物、受以心、及于性、依于理、达于道的综合范畴.乐为基础的心物互构以知觉形态内通于心,美由此生成.
  • 摘要:书籍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应是新中国美术的一部分.由于传统艺术理念等原因,包括书籍设计在内的设计创作及活动长期以来在美术史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对建国十七年书籍设计发展的检视与研究,应是新中国视觉艺术发展的历史总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封面设计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发挥着视觉先导的作用,是对书籍主题的图像化、艺术化表达.
  •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作为西方不同文化的重要的"他者",有着许多堪称世界性的贡献,在人类未来的理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至今未被多数西方和中国现代学者关注.因之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世界性贡献":老子的宏伟阐释模式,庄子的审美的双向生成论和孟子的哲理美论.
  • 摘要:中国现代悲剧理论研究,由于受西方悲剧形态和观念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悲剧形态和特征在认识上存在明显的不切实际之处.朱光潜先生早年基于其所受之西方悲剧理论的训练,曾在《悲剧心理学》中称中国没有悲剧.按他当时的理解,报应的观念使中国人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体验不深,也建立不起对命运的抗争意识,故而难以理解真正的悲剧性.像这样根本否定悲剧艺术在中国的存在的极端观点,现在已经很少见,但在承认中国有悲剧艺术的前提下,依傍西方悲剧理念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西化阐释的倾向,却仍普遍存在.这种倾向又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一是因为发现中国悲剧艺术存在着和西方悲剧艺术的种种不同而贬低其审美和思想意义;另一是为了肯定中国悲剧艺术的审美和认识价值而致力于挖掘其和西方悲剧在根本上的一致.前种表现形式实际上是朱先生之否定论的弱化形态,此处暂切不论,后种表现形式则可以说已经某种意义上形成为中国悲剧理论研究的主流,正在一步步被从学者的个人看法,转化为具有公认性的确定知识贯彻到教科书层面.如叶朗先生《美学原理》中提出:"中国古代悲剧的核心也是命运,是命运的不可抗拒,是人们对命运的恐惧和抗争.
  • 摘要:苏东坡是有宋三百年甚至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偶像派与实力派巨星.其生命存在富有崇高和优柔兼而有之的美学内涵.其崇高一面体现于忧国忧民尤其是在对待"敌人"和女性方面.优柔一面体现于面对苦难之时的从容潇洒,具体形式有漫游与诗文艺术活动等.苏东坡的生命存在,富有内在的张力,一张一弛,犹如鼓满风的船帆,又如扯满弦的弓箭,它丰富多样,不疲软,不萎靡,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树立了一个具有硬度、高度和灵活度的人文坐标.
  • 摘要:本文从词源学的视角,对习近平同志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解析,指出"中华美学精神"强调个体情感和生命体验的审美特质,可以从儒、老、庄、禅的学说中去寻找相对应的思想轨迹.其中的"有"、"无"之辨,影响了中国艺术"有无相生"和"以无示有"的呈现原则的形成.这两个艺术呈现原则在历史上带来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在当代审美和艺术实践中也有非常具体的运用.本文的结论是: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无相生"、"以无示有"在当下呈现为"活态"的存在.它完全可以更加融入到当前及未来的文艺创作实践中,既从审美的高度为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提供有益的艺术指导,也从新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获得营养,还可以吸收先进的西方艺术理念和表现方式并加以融会变通,借以丰富自身的内涵,使自身成为既能坚持和弘扬传统、又"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美学体系"的一分子.
  • 摘要:作为古代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典,圣经是一部兼具神学、文学、史学和社会学等百科全书式品质的经典文本.圣经研究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延续千年、迄今亦非常活跃,可谓卷帙浩繁、成果硕硕,拓展了包括圣经神学、诠释学、文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方向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发源于古代西亚地区的圣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西方文化经典.以笔者看来,“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文化要走出去就是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华文化,不仅要继承民族的也要借鉴世界的。被基督教世界奉为立身处世之圭桌的圣经,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建筑、艺术等现实世界。从生命哲学维度解读圣经,既是对西方文化经典的重读,也是希望从现实文化交流的考量上成为我们的镜鉴。
  • 摘要:由于启蒙理性与科学主义的影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中的形而上学层面持拒斥态度,并选择了心理主义的思路.这种情况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所改变,经宗白华、方东美等人的阐释,中国文化中的审美形而上学重新回到了现代美学视界之中,并使得美学焕发出全新的意义.
  •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民族危亡、国力薄弱的历史境遇,知识文化精英们对艺术的价值选择自觉而强烈地指向了紧迫的现实社会需要,希望艺术成为救亡图存、民族富强的现实力量与道路.尤其自20世纪初叶以来,他们围绕艺术如何服务民族复兴大业的问题展开探索,提出了以救国、治国、强国为宗旨的艺术价值理论与实践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 摘要:作为一代学术宗师,梁启超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重申并深化了中西文化与美学中关于地理与人之性情之关系的观念.地理何以影响人们的性情?何以影响审美?中国古代和西方均有明确的论述.中国古代以唐代魏征等人为代表的关于南北地理与文风关系的认识,法国美学家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与艺术关系的论述,都深深影响了梁启超.正是在中西先贤的基础上,梁启超独辟蹊径,对地理与人的情性和审美的关系进行了独特的阐释,并赋予这一古老的话题以新的意义.在梁启超看来,书法、绘画、音乐都有南北之分,都打上鲜明的地理印迹。就书法来说,北有刻碑,南有书帖。北碑“遒健雄浑,峻峭方整”;南帖“秀逸摇曳,含蓄潇洒”。就绘画来说,也分北派、南派。北派擅工笔,“笔格遒劲”:南派擅写意,“意象逼真”。而音乐由于表达性情的直观,南北差异更大。北乐豪迈、悲壮,南乐轻柔、靡曼。这与他所论文学之“慷慨悲歌”、“放诞纤丽”相互呼应。地理造就了人们的性情,促成了文学艺术风格和美学风尚的形成。地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如此巨大,为此,梁启超慨然叹息:“天然力之影响于人事者,不亦伟哉!不亦伟哉!”在美学地理学的开拓方面,梁启超的意义绝然不可忽视!
  • 摘要:老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古代文明的批判性反思,作为对文明的怀疑与质疑,其与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确有相近之处,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卢梭、希勒、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也有相似之处,与佛学也有深刻的相通性.在这里我们仅就老庄与佛禅美学的异同做一点简要的比较,以期更进一步了解老庄思想的深刻性.
  • 摘要:关于汉字与中华审美文化之关系,学界的认知和探讨尚停留于对鲁迅"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之结论的阐释,而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未能从根源处追问并验明汉字与审美文化的血缘关系从而揭示中华审美文化的字生性特征.中华审美文化的孕育、诞生、成长及生生不息,与四个汉字(我称之为"元关键词")密切相关.这四个汉字是:人,文,天,道.
  •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知识谱系的探讨,是以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提出为逻辑起点.中华美学精神的新命题,是在文化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精神等命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命题的展开集中体现在三次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及相应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上,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从"中华的"、"美学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概括.我们结合对"精"与"神"的历史溯源,尝试把中华美学精神的范畴分成三个部分:超越了美学的哲学本体层、审美概念和范畴的美学层、艺术创作与艺术文本的形象层,它们在历时结构上是一个知识积累、意义丰富和创新的谱系;在共时结构上是一个从艺术实践凝练到抽象的哲学范畴的往复系统.这里的分析主要是基于知识谱系的视角.
  • 摘要: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本真的、诗意化生存,要"归朴"、"反身"、"由己",还原到原初真我,也即所谓原初"仁"、"诚"之心性."仁""诚"为"人"天然纯然、本然自然的心性,为"人"之真我所在,为"人"朴素的原初生命域,只有回归自然本性,以敞亮原初纯粹自在的本真之心,同乎自然、无为无造、悠然陶然,才能于审美活动中即境缘发,即景起兴,触目道成,以达成率真率性、自然本然的生命域,获得生命感悟.这种审美意识显然与当今存在论美学所谓的"本真的生存",即自由自在的生存,生其所生、是其所是的审美意识是一致的.
  • 摘要:在今天后现代"空间转向"的语境中,空间己不复是仅仅是一个口号,空间的分析势必成为人文学科的一种基础方法,从而,也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基础方法.如果说巴什拉《空间的诗学》演绎了哲学直接介入文学批评的前奏,那么福柯的权力-空间地缘政治学,终而演绎为了性取向-性别建构的主体性空间对峙.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作为空间批评的主流谱系,更大程度上下沿了一个资本空间的批判传统,诚如大卫·哈维所示,国家和资本终将替代巴尔扎克的浪漫主义巴黎幻想.而地理批评作为最为晚近的西方当代空间批评走向,在种族性别研究、阶级分析、伦理学研究的交叉语境下,深入探讨当下西方空间叙事学转向中鲜明的政治寄托,已为大势所趋.当现代都市空间经验从稳定一统向多元流动变迁,文学的理解不可能无动于衷.
  • 摘要:众所周知,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上.由于题材上文化需求的差异和绘画介质的结构不同,中国画中的线性透视法的发展与西方完全不同.事实上,如潘诺夫斯基所说,透视不仅仅是一种再现视觉现实的方法,而且是代表着更大文化差异的象征形式.透视是西方油画不言自明的基础,潘诺夫斯基称其为西方文明的象征,"构成形式的意愿"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图式的表达,这种图式将社会、认知、心理以及既定文化的技术手段同协调整合的整体连接在一起.潘诺夫斯基还用康德的先验论作为不同时代透视系统的前提,将透视作为卡西尔象征形式的一种,在处理思想体系新旧交替的问题上又让人看到黑格尔主义的影子.本论文从视觉生成机制与知识谱系、关于透视的技术史和哲学史、透视结构与文化观念的差异三个方面对《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做了深入的讨论,指出潘诺夫斯基对透视的研究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他将透视放在文化背景中,使其成为精神和世界间创造性的相互依赖的表现,即一种象征形式.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美学史乃至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所概括的是一种新的美学结构体系和新的审美文化观念.它的产生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历史地和逻辑地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观念及其文化结构体系发展到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形态.
  •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是多层面的构成.从文化和族群的意义上说,以"中华"而不是"中国"来定义"美学精神",说明这一术语已超越了单一华夏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层面,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多种文化和美学精神的融合."华夏正声"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主体,但中华美学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吸纳改造外来文化并与之相互涵容.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与汉字书写有着密切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说,汉字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诗性体验、以书法为中心的审美传统三个方面。
  • 摘要:南高北低的地形、山地为主的地貌、丰沛充足的雨量造就了江西山水润如酥、美如画,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风光,形成了峰险谷深、云腾雾奇、瀑巨泉温、湖光辉映的比较优势;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又使江西的山水融古今高僧、书院瀚香、名士妙文、建筑艺术、民俗风情、政治风云于一体,形成了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的山水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的江西山水极具审美价值,既可以徜徉其间,体验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又可以寄情山水,满足人文寻踪的审美需求.
  • 摘要: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个核心的观念与精神.这就是美学与艺术中与整个中华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中所谓的"通"或"大通",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思维层面与文化的维度,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观念与精神,而不是局限于某些个别领域的观念,在整个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看到,西方近代以来的自律艺术观已渐渐走入死胡同.艺术不能与生活、与人生、与天地自然相隔绝,各门艺术相互之间也不能关闭相互沟通、交流、融合、借鉴的大门.这一点已成为今天艺术理论界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的共识.就此而言,中国传统艺术的"通"或"大通"的观念在今天愈益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 摘要: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深刻传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趣味.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解了中国艺术精神,也便体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因此,中国艺术精神研究是一个重要命题,而象征物则是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有效渠道.从大处而言,这是理解中国艺术精神,进而把握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效渠道和鲜活媒介;往小处看,它又是个体情趣和审美趣味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于象征物的捕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西方,尼采《悲剧的诞生》是艺术精神象征物研究的典范.在尼采看来,希腊艺术精神见之于酒神与日神,二者是希腊艺术乃至全部人类艺术的象征物.在我国,对这个命题也有一些初步的讨论,出现了诸如舞蹈说、日神说、酒神说、月亮说和龙凤说等几家代表性学说.这些研究成果令人欣慰,但也由于种种原因让人并不十分满足,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在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象征物时,要遵循不照搬、不唯一、找源头、定范围等几点原则.本文因此提出,风与云可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典型象征物.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