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史

文学史

文学史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53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77篇、会议论文62篇、专利文献1760篇;相关期刊1548种,包括文史知识、文学教育、文艺研究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等;文学史的相关文献由455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荣翼、南帆、叶隽等。

文学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77 占比:74.33%

会议论文>

论文:62 占比:0.87%

专利文献>

论文:1760 占比:24.79%

总计:7099篇

文学史—发文趋势图

文学史

-研究学者

  • 张荣翼
  • 南帆
  • 叶隽
  • 毛志成
  • 陈思和
  • 李士金1
  • 顾农
  • 程光炜
  • 李国文
  • 李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季山
    • 摘要: 新千年开始,刘国纬教授在着手翻译《水文学史》过程中,发现全书仅有一处提到中国清代雨量器,而且还指出其发明权存在和朝鲜的争议,遂暗下决心,写出一部中国水文学史。2021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国纬、何海的专著《中国古代水文史稿》。全书20万字,插图43幅。
    • 陈智淦
    • 摘要: 在1988年至2010年已出版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剑桥美国文学史》等四部文学史著作中,林语堂是唯一一位都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作家。在上述四部文学史著作的林语堂书写中,国外文学史编者坚持他者视域的个性化文学史阐释路径、杂糅相关文学史料、结合文化研究的微观视角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等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方法。
    • 陈智淦
    • 摘要: 对比建国以来国内中国文学史中的林语堂书写和国外多部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林语堂书写发现,国外林语堂文学史的书写与国内文学史中的林语堂书写大相径庭,国外中国文学史编者坚持他者视域的个性化文学史阐释路径、杂糅相关文学史料、结合文化研究的微观视角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等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方法。
    • 黄金明
    •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出土的汉代《田章》《韩朋赋》《神乌赋》《妄稽》《反淫》等俗赋,一方面具有很强的世俗娱乐教化色彩,另一方面题材内容又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文士传统和民间文化教化传统的统一。参照出土文物中大量的说唱俑(俳优俑、滑稽俑),结合传世文献中弥漫于宫廷和社会中的言语娱乐活动,可以看出,俗赋是宫廷贵族文学和民间文学、士子文人和民间艺人的融合。汉代文学的建构随着儒家经学观念的盛行,西汉末至东汉重视文学教化,文学下行,在民间与宫廷、俗与雅中文学随之变化发展。
    • 伏俊琏
    • 摘要: “敦煌文学”包括敦煌出土的5到11世纪以写本形式保存的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敦煌文学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变文、俗赋、白话诗、曲子词等新的文学品种,填补了文学史的某些空白。敦煌文学为解决文学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材料,例如文学的起源和生成问题、宋词的源头问题等,都可以通过敦煌文学得以重新阐述。敦煌文学为早期中国文学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新方式,尤其是文本的结集问题,可以更为真实地再现中古文学的传播生态。
    • 蒋润
    • 摘要: 钱基博、钱钟书父子秉持“集部之学”的理念治清代诗文,此理念以别集为中心,重心在作品本身的讲读研究,着重辨析诗文之源流正变与各家异同得失。钱基博关注之重点在清代文章,对桐城派尤多创见;而钱钟书关注之重点在清代诗歌,他的研究成绩多可见于《谈艺录》及其笔记手稿。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钱氏父子均深受“集部之学”的影响:钱基博虽有文学史编纂的尝试,但未能摆脱传统文苑传及诗话文评著作的影响;钱钟书学术视野贯通中西,但在方法上更注重“文学批评”,其阅读趣味和批评方式均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钱氏父子“集部之学”的研究方式,虽有助于他们对清代诗文的关注,却与新兴“文学史”研究范式颇多扞格,其中呈现出的传统文学研究理念与新兴研究范式之间的互动,是近现代学术转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 赵汗青; 姜涛
    • 摘要: “自然”在臧棣诗中具有多重含义,既包含山水、风物等“物理”自然,亦有哲学上自生自为的“道”之本源的内涵。在诗人与物质自然的交契中,臧棣的诗呈现了一种“我与你”而非“我与它”的关系。且中间的纽带不是神性之爱或柏拉图式“爱欲”,而是一种与“爱”相对的、中国式的友情。诗人通过对汉语充满“现代性”的创造,以诗艺上“反自然”的嫌疑,实现了对现代汉诗语言的激活。古典精神与自然情致获得了“反者道之动”的再生。
    • 潘志刚; 陈文新
    • 摘要: 欧阳溥存《中国文学史纲》初版于1930年。他认为文学史“组织之要素固存夫集部”,但“不能置经、子、史于不谈”,在同时代的文学史中,以秉持中道见长,形成从中国文学传统理解传统中国文学的学术个性。在写法上有述有作,述作并重,在内容上重视“私德”培育,可圈可点处不少,至今仍值得参考、借鉴。
    • 赖良涛; 苏树苗
    • 摘要: 学界对于文学作品的对话性十分熟悉,而对文学史话语中的对话性却鲜有关注。本研究基于介入系统,选取《剑桥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中的代表性语篇,通过分析其中的介入资源分布来揭示文学史话语的对话性。研究发现:文学史话语使用大量否认性资源引入各种与己方相异的声音观点后再加以排斥,借助少量声明资源引入并凸显所欲肯定的观点,由此建立起适度收缩的对话空间来建构自己的声音立场;同时使用一定数量的承认资源和少数疏远资源转述其他声音,偶尔使用引发资源暗示可能存在的其他声音,由此适当拓展对话空间避免己方立场的武断性。从声音来源来看,文学史作者既通过各种资源隐晦地暗示与己方声音相互依存的各种声音立场并与之对话,同时也显性地引入作家、理论家、批评家、作品人物和其他域外主体的他者声音并与之对话。单声介入资源则被用来陈述有关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作家作品事实,为多声对话构筑相关场景。由此,文学史话语得以建构并适度控制对话空间,在建立自己声音立场的同时最大限度与预期读者结盟,呈现出浓厚的对话性。
    • 冷川
    • 摘要: 理解唐弢的学术思路和学科贡献,应该将其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这一平台上加以考量。文学研究所自成立之日,便与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了高校无可企及的作用;而在学术思路上,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郑振铎实际为该机构的文学史实践和对资料项目的热情奠定了基调。唐弢进入文学研究所,意味着重史料、重文献,同时兼重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学术方式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得以贯彻。唐弢对于一手文献的重视,对社团流派研究的推崇,对于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前者通过文学史集体项目和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资料项目,成为更年轻一代研究者的必修课;后者则是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热潮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