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4-10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针对文学旅行类型、接受情况及文学旅行content开发时需要考虑因素进行考察并提出三点以促进韩中出版文化交流和韩中文化旅行content开发.首先,鉴于以回忆为媒介的故事叙述特点,应开发文学旅行网站和文学地图网站。其次,针对现今时代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文化旅行消费的特点,应加大与韩国文学、中国文学相关的知识体验content的开发和交流力度。最后,由于文学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游记内容一般包括客观看法和作家感情层面的描写,文学旅行产品不应只走单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路线,而要囊括精神价值及情感更进一步开发相关内容及路线。
  • 摘要:"神秘主义书写"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隐秘的、深层次的书写活动,自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屈原就是中国早期的神秘主义书写者,从他的书写语境、人格倾向以及话语方式中,不难看出一个神秘主义诗人的基本特质.而他所建构的神话世界更是一个被诗人诗意化了的神圣性精神家园.一直以来,仅以"比兴"、"浪漫主义"、"想象力丰富"等传统的批评话语来解读屈原作品,显然太过皮毛,未入其里.在笔者看来,以具有超越性价值和诗意性特征的神秘主义诗学关注屈赋神话,是深层解读和诗意把握其作品的有效途径.
  • 摘要: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将关中地区(西周以来)的古墓葬类型依墓主身份,分作帝王陵、帝王陵陪葬墓、历代将相及其他名人墓葬等三种类型。据对关中古代陵墓的实地考察,参考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其地理分布特征表现为:帝王陵及其陪葬墓呈现出带状、片状与散点状结合,相对集中。历代将相名人墓葬基本是以散点状分布为主。分析了影响关中古代陵墓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历代咏关中陵墓诗笺注》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课题之一。这本书的编撰,既是为关中地区乃至陕西本省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同时也是为咸阳师范学院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选修课著写教材。全书收诗三百余首,时间断代上自唐,下迄清末民初,共涉及唐宋元明清诸朝,而以明清诗最多。每首诗的体例,分作者介绍、解题、正文、注释四个部分。历代创作咏关中陵墓诗的作者,是一个极值得注意的群体。
  • 摘要:论文从百年中国梦寻的角度重释民族文学经典,分析不同时空下民族文学经典的共性与异性.并从其异性特质梳理民族作家身份意识嬗变与民族复兴之联系,进而分析民族文学经典重释的当下现实意义.
  • 摘要: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通过诗社交流,形成了诗主性情,汉唐兼学的共同主张.南园五先生相继入京后,一方面与各大地域诗派进行广泛交流,另一方面极力维持内部往来酬唱,并且不断强调其核心诗论,从而使岭南诗派在崛起全国的同时,保留了地域特色.嗣后,明清两代的岭南后学,对南园五先生的结社传统、诗学路径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代际传承,从而建构了岭南地域诗学传统.岭南地域诗学传统的构建,彰显了一条地域领袖诗人提倡——地域文人集群响应——地域外传播与特色强化——地域后学代际传承的地域诗学构建路线.
  • 摘要:李益边塞诗所反映的内容,集中在唐代中国北疆的风光、气候、风俗以及波澜壮阔、苦乐参半的军旅生活,而又以后者为主,这两者在其诗中往往是相互交融的。
  • 摘要: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盗墓小说逐渐兴起,其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之为人津津乐道.盗墓题材小说最大的共同点是都会涉及地理及地域风貌、风俗的书写,甚至将其作为故事的发展脉络、背景,成为此类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内容.从地理书写的视角,审视盗墓题材小说,可以看出其兴起的原因,独特的文本特质,以及优劣之处.进而明晰盗墓题材小说的研究价值,及其在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摘要:"台北文学"是指李敖等人为代表的以中国意识为中心的创作,及黄凡、林耀德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诗的都市化、小说的后设化、散文的速食化.相对"台北的"统派文学与都市文学,"南部文学"更靠拢乡土文学.他们不满足于乡土,而从乡土出发将"台湾意识"逐渐演变为台湾本土意识——台湾自主意识——台湾独立意识——台湾民族解放意识.这不是一般的文学流派之争,在争论背后隐藏的是天南地北两个极端性派别的政治立场的差异.
  • 摘要:冥婚源于殉葬,出现时间当为春秋末期,随时代不同而称法各异,经考证,在唐太宗贞观至唐高宗显庆年间,才有了"冥婚"这种称呼,并延续至今.作为一种民俗,冥婚从起源就受到儒家的批判,但因其与人情有相契合之处,在后世虽然屡屡受到正统思想的反对,但却不能被湮灭.从魏晋直到唐代,冥婚流行于上层社会;宋元两代,风俗大变,火葬盛行,冥婚一度消歇.直到明清之后,才又死灰复燃.随研究视角的不同,冥婚或被视为凶礼,或被视为嘉礼;冥婚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 摘要: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传统精神文化的当代转换问题,即对传统精神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衡估、扬弃及更新发展.新岭南文化再造的关键就是找出岭南文化传统现代转换的契合点和再生点.从文化基因上考察,岭南文化从近代之欧风美雨开始,已具有再造的基本基因和条件,至新时期市场经济之滥觞发育,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岭南文化更容易找到转换的契合点.经过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后,岭南文化将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特性作一个整体自省和梳理,其性格、内容、表现形式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从而到达一个新的文化自觉期.
  • 摘要:统计显示,明清江南地区的科举中心在明清科举史与全国进士地理分布中的地位非常显赫,而才子佳人小说正好兴起于科举中心变迁之后,江南科举最为繁盛的时期.江南的科举胜地培育了大批才子佳人小说作家,使得小说中才子佳人的籍贯出现了鲜明的江南"扎堆现象",江南科举中心的时文风气深刻影响了才子佳人小说的艺术特色.随着明代中后期科举中心的逐步迁移,江南地区涌现出大批才女.江南才女不仅给小说中佳人形象塑造带来了新变,而且影响了才子佳人小说的传播、创作、刊刻与阅读接受.因此,从文学地理的研究视角来看,才子佳人小说的内涵与范围不宜泛化.
  • 摘要:汉代开发河西不仅仅是重大政治事件,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学西渐、佛法东来,首先在河西地区相互融合调适,再以新的文化形态输出或输入,源源不断地向中华文明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大量文士的到来、陇籍文人的成长、军屯文学的兴起等,使中国文学版图向西北地区拓展,向来被认为是文化荒漠的河陇地区初步形成了地域文学中心.以"马踏飞燕"铜马佣为代表的艺术创造实绩,证明汉代陇右地区的艺术勃兴,无疑也是汉代开发河西的文化效应之一.
  • 摘要: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的文学创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书写新篇章的同时,也为汉语文文学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达到了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最高水平。研究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的文学创作,不但要考察八旗满蒙文人与诗坛领袖的师友传承关系,还要梳理考察清代重要的诗文流派,如性灵诗派、桐城文派在广西、云南、贵州地区的传播。对近三十年来文学家族的研究现况进行深入考察与述评。界定文学家族概念的内涵与标准,概括文学家族从家风、家学、家脉三个方面对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也是文学家族研究应涉及的重要范围。在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的个案考察中,主要的创作样式是以诗文为主的,但也应将词学世家、曲学世家、甚至戏曲世家也纳入考察的视野之中,从不同的文体角度开拓与深化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研究。研究清代少数民族文学家族,一是有利于拓展中国文学研究的视野,当丰富中华多民族文学研究成果。
  • 摘要:无论是“西陲重镇”还是“域外极边”,是藩篱还是通衢,亦或历史上的屈辱或荣光,历史上的青海,从汉至清,在中央王朝的视阈下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区别,它经历着一个由异质的“他者”逐渐转化为“我”的历程。
  • 摘要:风行于魏晋士林的长啸又恰好是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在声音形态上的绝妙展演.而出于学术的热情,多年来,笔者—直痴迷于追寻长啸艺术在现代社会的遗存.与阮籍之啸不同,在魏晋士人所创造的啸史风流中,刘琨(271-318)"啸退胡兵"的故事却是别有一番光景,别有一番情味--既令人惊异,也令人困惑,更令人震撼。
  • 摘要:近年来先后有报道称泰山周边县市发现所谓祭祀孙悟空的院、寺、庙等达七处之多,但是都在《西游记》成书之后,直接由于《西游记》的影响,而不能作为《西游记》成书与泰山关系的证明.但是此一风俗作为《西游记》与泰山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其源头却是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泰山与"西游"故事的"联姻",是泰山文化背景下"西游"故事成书为《西游记》后的一个延展.清代泰山周边孙悟空崇祀之俗的揭蔽,使泰山文化在这一方面有了与福建、浙江等多省份自古及今都有的齐天大圣信仰之俗有了呼应的联系.从而这一发现也成为全国性"孙悟空崇祀"或日"齐天大圣信仰"研究的一个部分,是"泰山学"中一个涉及古代文学、宗教、民俗等多学科研究的新课题,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引入"考古"或日"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
  • 摘要:少数民族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方向由自然语言理解为目的的计算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三个方向构成,彼此间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既有各自特色,又相互铺垫,共同发展。计算语言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分支,研究语言及语言处理与计算相关的方面,语法形式化模型的研究和各种语言综合知识库的建设,便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本学科的难点所在。本学科依托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以及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等语言文化学院,在现有资源基础上,目前将其研究重点作为中国藏语系《大藏经》的全文数字化及智能化检索,为语言研究为主的各种不同学科的研究搭建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和满足研究人员高端需求的数字化平台。这一平台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在自然语言处理、从语言角度进行对文献的挖掘研究、藏学研究等领域的竞争实力。
  • 摘要:本文从喀什地名分类入手,对喀什地名所反映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加以学术考察。笔者认为,喀什地名能够反映喀什人文地理环境、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商业文化和居住特点等宝贵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 摘要:《颐和园词》是晚清文学家王国维于1912年创作的长庆体长诗.它是对清王朝的一份悼词,也是为慈禧太后与清朝皇室的所作挽歌.但王氏在此诗中最想表现的不是挽歌式的悲哀与王朝衰败的落寞,而是对王朝强盛的渴望与自我人生境界价值的实现.诗中突出了危机时刻能力挽狂澜的慈禧太后形象,描绘了颐和园的美轮美奂,强调了王氏对盛世场景的渴望.但史实却不容改变,梦境般的盛世毕竟不是现实.而他本来渴望的成大事者人生三境界也在盛世的享乐中夭折了.想用成功的境界思想在虚拟的盛世中流传,却始终走不出现实的枷锁.《颐和园词》本想作为王氏理想的乐园却被现实打得支离破碎.这并不妨碍《颐和园词》成为王氏在"以诗补史"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写成的第一首具有开创性质的诗歌.并使其在文学史上高出其他长庆体诗歌,奠定它独一无二的文学地位.
  • 摘要:瓦尔登湖因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为著名的文学景观,在文学家、学者、翻译家和旅游者共同作用下,瓦尔登湖已经超越文学文本本身,成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记忆库.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研究瓦尔登湖,研究其如何成为文学景观,研究其在中外文学中的不同内涵,既是一种崭新的视角,亦是其魅力和价值所在.
  • 摘要:对老广州的怀旧式书写是近年广州本土文学的一道风景.普遍存在的"现代性怀旧"及广州城市发展方向的新调整,再加上困扰广州多年的文化身份问题,是这一"怀旧潮"出现的背景和契机,重塑广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和身份因此也成为"文学广州"自觉承担的使命.王美怡的《广州沉香笔记》、梁凤莲的《西关小姐》等都以文学特有的感染力,塑造了一个优雅、闲适、深厚、既具历史文化传统、又富地方个性魅力的老广州形象,对于广州城市文化身份的再造颇有意义.但是,怀旧本身具有的选择性、想象性以及作家过于强烈的地方文化使命感,也使得这些书写带上了明显的文化功利特征,甚至损害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
  • 摘要:杜仁杰是散曲史上首开风气的人物,他的散曲实现了由词到曲、由曲到套数的转变,明显体现了元初散曲向中期过度的轨迹.杜仁杰的散曲开创了通俗质朴、滑稽谐谑的新风,推动了由抒情体到叙事代言体的转变,由小令到长篇套曲的转变,体现了元初散曲发展的轨迹。显示了在整个文学由中古进入近古,由雅文学到俗文学变化轨迹。
  • 摘要:在1949年到1976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宁夏文学”几乎是没有声音的。这当然源自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处偏远,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相当落后,也实际反映着在这西北的边睡之地,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短缺和创作基础的极端薄弱。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五六年间,宁夏文学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局面,经过十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在文学巨人张贤亮之后,宁夏这片一直与偏远和“欠发达”相伴的土地上,终于崛起了一支令中国文坛感到欢欣鼓舞的文学新军——“宁夏青年作家群”。这支文学新军,以独特而憾人心魄的文学歌唱,在新世纪前后文坛众声喧哗的历史时刻,显现了中国文学大合唱当中本应该苍劲有力的声部。
  • 摘要:夏完淳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文豪与英雄。云间、太湖地区、南京三个地理空间串联着夏完淳短暂的一生,勾勒着他奇迹般的人生轨迹,书写着英雄的史诗。从故乡云间到战斗地太湖地区,再到生命终结地南京,夏完淳展示出不同的风采。走进故乡云间,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眷恋,有家不能归的无奈与低泣,诗风逐渐走向悲壮激越。在太湖地区,看到的是一个顽强的斗士,纵横驰骋,征战各处,英勇无畏,与师友结深情,以诗笔抒豪情。放眼南京,满目苍夷,生命将尽,却未曾磨灭完淳抗清复国之壮志;苦痛无尽,也未能使英雄屈膝,他节气不减,豪气满怀,悲壮激越深沉的艺术风格愈加成熟,文学作品更加扣人心弦。从文化层面的地理到精神世界的探寻,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一位天才少年的精神气质与英雄本色。
  • 摘要:词与地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宋金时期南北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受南方文化的影响,南宋词体现出具有以阴柔为美的艺术审美风格:含蓄空灵的朦胧美,缠绵感伤的悲情美,绮艳精工的雕琢美.之后,体现了北方文化的的元散曲兴起,代表南方文化的南宋词随之衰落.
  • 摘要:陆游八十五年的人生历程中,其中有八年最富激情的时光是在蜀道线上的蜀汉地区度过的;陆游的诗风大转变和膨湃爱国情也是在蜀道线上达到高潮的。陆游诗文中的蜀道概念,大多指秦蜀之间的交通要道。陆游蜀道诗文充满着爱国激情和报国之志,其雄图大略就是以蜀道为基地夺取关中,收复中原。
  • 摘要:毕飞宇通过小说,将苏北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全景式地呈现给读者.江苏特殊的地域划分、苏南苏北存在的事实上的差距,促使毕飞宇在描绘苏北平原时,着力凸显苏北景观的特殊性.通过毕飞宇的苏北书写,读者可以全面的认识江苏、正视江苏.苏北作为江苏北部的重镇,以平等的姿态同发达的南方城市进行对话.南北双方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反过来又能够为文学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源和素材.
  • 摘要: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历代围绕陇山、陇关、陇头水、陇山鹦鹉而创作的诗歌,都与陇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正如学者所云:“自然气候的地域差异不仅影响到人文气候的地域差异,也影响到文学家的审美感受的地域差异,最后导致文学景观的地域差异。”陇山、陇关、陇头水作为西北边地的象征,直接影响到“陇头”诗在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体裁、形式、语言等方面的选择取向,可以说“陇头”诗鲜明的西北地域特征,为它赢得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席之地。
  • 摘要:文章指出以现今新疆为核心的西域的诗意描写,主要经历了初盛唐与中晚清两代诗人群的文学建构,而其中尤以岑参和林则徐的诗意营造最具突破意义与创新价值.如果说岑参是"以自己的诗歌创作,从地理学和文学两个层面上建构了重要的西域地理文化景观",那么林则徐则用"回疆竹枝词"的形式,以直击当地习俗、直观文明差异、直引维语入诗的全新描写,进一步从地缘政治学和文化人类学视域,开拓了西域人文风貌的诗性表达.
  • 摘要:已有敦煌P.2555"落蕃汉人"60首诗作的研究均为本事考辨,本事研究对作品的文学内涵确有帮助,但并不等同.本文基于作品,站在唐代边塞诗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对敦煌P.2555"落蕃汉人"60首诗作从文本角度作了单纯文学意义上的分析,并对其文学价值作了基本衡估.
  • 摘要:陇右时期在杜甫一生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生涯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时期的诗作具有与其它时期不同的鲜明的个性.其成就的取得有诸多的因素,其中陇右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陇右的独特自然风貌、胡汉民族浑融、文化多元情境及不时出现的边烽紧急情势对杜甫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创作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激发了杜甫的诗兴;影响了杜甫山水诗的创作;陶冶了杜甫的心灵,升华了杜甫的境界.
  • 摘要:临洮作为古代地名,出现的时间非常久远."后周武帝,逐吐谷浑,得其地,置临洮郡,寻立为洮州.""临洮"意象在唐宋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尤其自安史乱后陷入吐蕃, "临洮"成了大唐王朝的"国耻",许多爱国诗人都对"临洮"怀有特殊复杂的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临洮"在唐诗意象中堪比"凉州""阳关",是边关要塞、战场烽烟的象征,是生离死别、悲壮苍凉的象征,也是爱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象征.
  • 摘要:本文拟从文化背景与思想倾向为准,将隋唐五代时期的浙江文学划分为儒家时期、道家时期、儒释道鼎盛时期、释家独盛时期四个阶段加以研究.
  • 摘要:本文从地理空间诗学的视角研究海外新移民文学,从四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飞地"唐人街:这是新移民小说独有的地理空间,华裔的历史命运史从这里开始;第二,跨域双城记:跨域性是新移民小说的又一特征,论述原乡与异乡的历史与现实的共时性交错;第三,漂泊在路上:新移民处于"在路上"的生命状态,论述移民形象追寻理想、生命体验的寻找历程;第四,意象的象征:论述移民文学中的意象类型与系统,第五,结语为三重空间.
  • 摘要:《海东洲磐陀石上观日赋》的语言比较古奥难读,但其作者是力求以丰富的词汇来描写海上观日的景象,耐心地弄懂词义之后,则不难发现,这是一篇描绘日出壮观的佳作。赋文首段描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并交代了观日的地点。接下来三个白然段详细状描日从初出、到高悬过程中的不同景象,给人以完美的图画。当太阳升起“高抗”之时,又出现了一个异常灿烂的景象,它不仅绚丽多姿,更是光芒四射,无所不到,这篇赋,依然是山水游记,作者写来却是别具一格。他并不过多着墨于登游观眺的过程,而是重在流泄坦露他的观感。
  • 摘要:入蜀,拓展了王士禛的人生经历,丰富了王士稹的人生体验,对王士稹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山川之奇与道路之险,让王士稹感受到蜀道的艰难,赋予其入蜀诗奇崛豪放的特点;名胜古迹的荒废与名人轶事的感怀,让王士禛充满今昔之感,赋予其入蜀诗沧桑的历史感;生离死别之悲与羁旅行役之苦,让王士禛心情沉重,赋予其入蜀诗陈郁苍凉的情绪.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王士稹的入蜀诗风格为之一变,成为其山水诗的重要类型,成为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
  • 摘要: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不应满足于在文学研究中对地理学概念和名词的简单搬用.文学研究与地理学的结合也不应该只是两个学科的简单拼贴,而应该是两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文学地理学建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学与地理学两种学科理论的贯通性,尤其需要对地理学进行深层的理论透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借鉴地理学的各种关键学科思想与研究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并理解地理学带给文学研究的勃勃生机与广阔空间,还将使文学地理学超越文学的地理要素研究,成为真正具有文学和地理学双重学科品格的学术知识体系.
  • 摘要:地处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山脉,是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天然屏障,一直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因而古代阴山诗以表现苦寒军旅生活和奇丽边地风光的边塞诗为主,还有部分歌咏阴山和平安宁生活和感怀昭君出塞的青冢诗.这些诗篇不仅描写了阴山独特的地理风貌,而且再现了中华民族尚武任侠、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的伟大精神.总之,古代阴山诗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 摘要:竹枝词是清代浙东学派文学创作中的暖风活水.在竹枝词的题材上,万斯同注重咏史,全祖望关注土物,邵晋涵意在绘景,展开不同的竹枝画卷.在作者视角的转换上,黄宗羲竹枝词源于写心,万斯同、全祖望在以诗补史的理念下,重视实录.邵晋涵则从传统比兴模式中抽离,将诗歌意象还原为景物.在竹枝词的审美意识上,清代浙东学人徘徊于雅与俗之间.万斯同、全祖望竹枝词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再现浙东人民的生活全景,多以方言、土语入诗,辞格丰富,体式灵活,幽默诙谐,体现出竹枝词俗美的特质.同时,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的竹枝词从小注的运用、风格的沉博典雅、语言的含蓄精工展现了竹枝词雅化的痕迹.
  • 摘要:从战国抵宋存在的"吹台",被宋人主观嫁接了实际上存在于商丘的地点事件."吹台"与梁孝王的联系在此被宋人生动地传承下来,抒发了对历史时空中这里曾经存在知遇的渴求.吹台又因与都城文人的雅集相连,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而存在.这种观念直到南宋,在时空的阻隔中,仍然存在,成为文人对故国和王朝深情的眷念.在这些有关北宋东京的城市文本中,"吹台"作为建筑景观和文学景观而存在,构成了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城市文脉".
  • 摘要:中国学界正在积极创建文学地理学学科,强调这门学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创造",表达了打破西方学科建设垄断局面的强烈愿望.然而,深究起来,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乃根源于民族文化的"实用理性"和特殊的学术积淀,因而在中国建立具有某种必然性.西方社会没能建立起文学地理学学科也要归因于它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学实践本身.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建学科的一个新的标志.中国文化环境自身的特殊性也给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长足发展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然而,在这门学科发展过程中,要警惕因为过分倚重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而给文学的想象性和虚构性带来的侵害.
  • 摘要:文学地理学日益受到文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的重视,但是两大学科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路径"大相径庭".通过现有文献综述,对文学地理学的"文学面"与"地理面"进行梳理比较,发现目前文学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较为成熟,地理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重视程度与文学相比仍然不足,且本土化研究基本缺失.两个方面从意义、理论和方法上正逐步走向并轨,但是现有基于学科的研究框架体系,造成了两个"文学地理学"的假象.
  • 摘要:北周文学并非趋步南朝,而自有其面目.浓厚的崇儒尚用文风,为隋唐以后的复古思潮打下了伏笔.佛道并崇风气也为唐代儒释道三家思想并举开了先河,多种文体文风的萌芽在唐代得到了生发和完善.
  • 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陆游"汉中诗词"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汉中诗亡佚原因、雪中刺虎、军旅生活、汉中文化及生态文化、南郑军旅生涯与陆游诗风嬗变之关系、文学成就研究等.与对陆游的研究参比,对陆游"汉中诗词"的研究远不如对陆游研究那样深入细致.
  • 摘要:《归庐陵日记》是南宋著名宰执、学术大家周必大的日记体著作.该著详细地记载了作者历经三个月余归乡的历程和心态,是考察周必大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的一个参考片段.从文学地理视角分析,该日记具有明确的空间位移和丰富的文学景观,在游历瞻仰古迹风貌的同时间或附有历史的考证,而路途相逢的故戚旧友又使作者不无感慨,隐幽愤懑的心态销蚀在一路的山水人文的记行当中,徐畅从容的笔墨中浸透着另一番空间与审美.
  • 摘要:在唐宋的历史地理中,岭南包括今广西、广东、海南的广大区域和越南的一部分,这时候中原人士对于岭南的认知是偏僻边远、蛮荒贫穷的落后区域,而在政治上,岭南也是罪臣逐客的迁谪流放之地.在诗歌地理中,受荒服之外观念的影响,唐诗地理中的岭南,等同于失意人生与生命的沉沦,瘴雨蛮烟是其经典的意象.宋代诗人,继承了唐诗对岭南地理的普遍认知,并使瘴雨蛮烟意象蔚为大观,但在儒释道思想融合的影响下,江南意象的比对运用及岭南日常生活的大量描绘,使诗歌中的岭南呈现出一片自适闲逸.岭南遂由瘴乡蛮地有了"大舜隐真之地,达人循迹之乡"的意味.
  • 摘要:本文努力借用空间叙事学类似的分析方法、文化表征理论,以及前人对空间的理论设想,试着从空间角度分析王蓬的文化游记散文,首先,描述一下王蓬文化游记散文的空间表现,然后在试着分析这些空间形态表达如何表意和表达什么意义。王蓬的文化游记散文并非每篇都适合空间分析,有些按时间顺序安排意象群体的文章就因为即没有自主安排又不是自然状态,故此减少了阐释空间。但是总体来看,适合分析的作品还是占绝大多数,展示通过空间表达意义的方式,最后探讨王蓬行走于历史空间中究竟形成了什么境界。
  • 摘要:班固常引《诗经》于《汉书·地理志》的叙述中.其引用《诗经》或用以辨古今地名方位,在说明古今名地变易及对应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从地域方位角度来解读《诗经》的方法;或用以释地域风俗,从所属地域诗歌的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来阐释地域风俗.《地理志》对《诗经》的引用,首次系统地挖掘了《诗经》的地域风俗文化内涵,开启了我国《诗经》地理学的先河,也是班固探求《诗》本义思想的可贵实践,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 摘要:笔者对源自黑、白、红、黄、蓝五色的八种混色在卫拉特民歌中的运用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卫拉特蒙古民歌中的马的毛色分类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马和蒙古人的生活朝昔相伴,不仅是交通用具和征战骑乘,而且还是蒙古人最忠诚的伙伴。于是蒙古人用歌曲来赞颂自己的马,用不同的毛色、体态来命名马,以此来愉悦心灵,度过漫长而孤独的游牧岁月。卫拉特蒙古人用十三种毛色的马来起唱的民歌就是它鲜活的例子。蒙古人的这种多姿多彩的命名学是他们对颜色的敏感及对色彩学的认知结果。而其它民族中对马的毛色分类或色彩的分辩是没有蒙古族这样敏感细致的。
  • 摘要:永泰元年(765)十二月,岑参在出任嘉州刺史途中,因蜀中发生叛乱滞留汉中长达半年之久.其间,他创作了14首与汉中自然、人事、风俗等密切相关的诗歌,从而展现出他多维的审美视界,即山水汉中、人文汉中、时事汉中.与岑参以豪迈瑰丽、浪漫乐观的诗笔描写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风雪夜吼、飞沙走石的塞外奇异风光与异域风情的边塞诗不同的是,岑参的梁州诗歌呈现出的是一个既有着蜀道艰险奇绝,又有着水天一色、岸花飘香、鸟没鱼跃、钟鸣日暮、绿川桂掉之景的秀美汉中。梁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刘邦的兴王之地,是三国蜀汉垂相诸葛亮北伐的重要阵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和隐逸思想滋生蔓延的传播地。岑参的汉中诗歌中即有对梁州较为浓厚的佛教文化、隐逸之风的反映,以及对汉代文化遗迹的吟咏。岑参的诗歌是反映梁州时事的“史诗”。在多首诗中,诗人交代了自己途经和滞留梁州的缘由,特别是在与张献诚、杜鸿渐的赠和诗中透漏出了梁州当时的政治、军事、民情及蜀中叛乱、朝廷征讨等情况,可与正史互证或补正史之失,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
  • 摘要:金元易代及女真、蒙古相继入主中原的特殊历史时期,北方士人一改儒家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消极思想,到达漠北西域觐见蒙古可汗,甚至奉职汗庭.其境遇与心态各异,其创作记述了蒙古高原、西域中亚奇特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富有深厚的情感、通达的民族观念,将蒙古王朝纳入华夏帝王谱系予以认同.可以说,当时士人的北上及西行,具有重要现实及理论意义.
  • 摘要: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人们思想获得解放,开始接受现代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激烈变革。在文学创作方面,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及其文论思想的广泛影响,特别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及其理论方法,为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理论和艺术形式。中华各民族的命运转折时期,藏族当代文学正是与这一社会变革相生相伴,应运而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这一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藏族当代文学就是从藏族传统文学中演变、发展而来的,随着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不断发展和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藏族当代文学的科学研究。
  • 摘要:将文学地理学放在社会学的视野中并不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拓展所谓的"学术空间",而是为了能够明确并端正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向.社会的发展是在逐步地淘汰那些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各地方特色,在一个具有方向感、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社会里,文学是按照这个特定的价值取向与原则性进行布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地理也是一种政治规划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立足于事实或现象的"探秘"行为.
  • 摘要:历史故事是敦煌变文的重要题材来源,其中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变)》等,在历史事实和史籍记载的基础上,大量融合民间传说而形成自己的故事结构与情节.仔细考察上述敦煌讲史类变文故事的核心要素,可以发现其与上古神话和古史传说的密切关系,其中蕴藏着幸富的仪式文化内涵,既反映了古代成人仪式文化对敦煌变文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仪式文化在敦煌变文传播中的潜在推动作用.
  •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为现当代维吾尔文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作家祖农·哈迪尔的语言方面的特色,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并加以分析,直接、通俗、形象、巧妙及幽默的语言叙述,提高了著作的艺术价值.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朝鲜族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韩国文化已经以韩流的态势流入东北甚至全国;而在东北边境的北部,俄罗斯文化正跨过黑龙江向南传播,在东北边境的西北部,中国与蒙古国文化业出现了文化间的交锋.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因此,如何使东北跨境民族文化在时代潮流中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和迎接的挑战.当前,中国与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邻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民族关系和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纷繁复杂,在面对和解决这些关系与问题过程中,急需文化方面的参考和学术支持.因此开展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与传承研究,不仅仅是传承保护和开发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边疆建设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而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综上所述,开展跨境民族问题研究,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边疆安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拟从地理环境对诗人创作活动产生影响的角度,对诗人眼中的边塞风物、民族关系和感情基调进行考察,希望借此探究吕温使蕃边塞诗的独特内涵和艺术风格.吕温的使蕃边塞诗,以其亲身经历,对唐蕃边地情况,包括西部绚丽奇异的山川景物、蕃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唐蕃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诗人情绪多变的主观感受,进行了比较全面、真实地描绘,不仅反映出中唐国运的颓势和边地境况的艰难,而且,诗中也寄托着诗人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建功立业的自信和对国家统一的向往,为中晚唐边塞诗拓展了一个新的内容。诗歌乐观自信、低沉悲婉兼而有之的艺术特点,也构成了边塞诗风格从盛唐向中晚唐的过渡和变迁。
  • 摘要:本文以李齐贤的22首词为依据,通过词的内容分析,考察对李齐贤在中国之行期间看到的中国风景及其中表现的心怀.其内容分为客居的孤独感、咏史、景物描写等三个部分。指出虽然他在中国长期居留,但作为外域使臣的身份,他就像孤单的羁客,通过这些词可感到客居的孤独感。
  • 摘要:鉴于高昌回鹊及唐代西州的突厥语居民沿袭了魏晋以降的佛学思想,许多佛经早在公元10世纪之前业己翻译,可将高昌佛教视作介于印度佛教与中原佛学之间的融汇区域,高昌对西域佛学的承袭与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域佛教不仅仅是翻译或承袭印度或中原思想学说,它有自己的思想创造。蒙古征服后伊斯兰教苏非主义思想在中亚与新疆的兴起,包罗万象的苏非主义迅速成为哲学与文学的主流,在文学上采用民间谚语、格言、传说、诗歌来歌颂“与主合一”的思想,这些学者不仅仅是苏非哲学的信仰和实践者,而且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兼传教者,在那个时代扮演着“知识份子”的角色。
  • 摘要:作为南方诗人陆机,太康十年北上入洛后,创作了大量的词赋北方风物在陆机入洛后的词赋中,先由纯粹的体物描摹,达到对西晋王朝的情感认同,取得西晋王朝的好感.如《《鳖赋》、《桑赋》.进而运用了传统的"比德"之说,揭示"所体之物"的道德品质,如《瓜赋》.再进而变为抒写一位南方诗人对北方风物的新奇感.再进而激发陆机的思乡之情,表现其"东吴情结",如《怀土赋》、《行思赋》、《述思赋》、《思归赋》》,尤其《羽扇赋》.最后,北方风物激发了陆机对"天道迁逝"的体认,提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消解其功名焦虑.
  • 摘要:非岭南籍小说家与无岭南经历的小说作者创作的小说,使用陌生化、传奇化的手法描写岭南奇异的自然地理风光与丰富的物产,展现了岭南既曾是烟瘴流行与迷信不化交加之地,又具开放的婚俗与重商好富的市井色彩的特点.近代岭南本土作家凭借生长于岭南而熟谙岭南历史地理的优势,将其细腻的生活感受和切骨的生命体验注入小说,展现了岭南热闹、繁荣、富裕的时代气质,也批判了西风中夹杂的恶劣风气对岭南本色的侵蚀.小说通过异域眼光与本土感受双重视觉的交叉渲染,完美地呈现了岭南本色.
  • 摘要:明代宁夏地区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是抵御蒙古鞑靼、瓦刺各部势力的第一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以明代戍边宁夏的官员为主体的群体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题材丰富,具有鲜明的宁夏地域文化特色,再现了明代宁夏的边塞风光和地域风情,表现了边塞战争的艰苦,抒发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在边塞建立功业的豪情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巡视题材、奉和题材和告捷题材边塞诗,反映明代宁夏边防守备情况及边塞的各种现状,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 摘要:《全宋文》、《全宋诗》的编辑出版嘉惠学林,功不可没,但因涉及的文献资料繁多,难免有所疏漏.近因考录宋代江西进士,重新翻阅《全宋文》、《全宋诗》等相关宋代文献典籍,发现仍有部分失收、误收的江西作家、作品,故据地方志书等文献补正《全宋文》、《全宋诗》,共得28则,包括补遗与校订两类.
  • 摘要:西汉初年,宫廷赋虽然寥落,地方赋却较兴盛,其中江淮地区的辞赋创作尤为突出.不仅在时空上江淮地区的辞赋创作,呈现出不断由旧楚故地向长安汉宫传输和聚拢的历史过程,而且在体制上江淮地区的赋家对辞赋文体内涵的探索和开拓,直接促进了西汉散体大赋时代的到来.楚辞精神的深远影响,前代文士的深厚沉淀,以及地方诸侯王对辞赋创作的积极推进,则是江淮地区辞赋创作迅速走向兴盛的主要原因.
  • 摘要:无论是元代,还是明初,范公堤西的白驹(场)域,行政上均属兴化管辖。考证施耐庵里籍,得先考证与其密切相关的张士诚的里籍。经调查研考,张士诚的祖居地在张家墩出生地为草堰。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兴化县白驹场倪邵庄人,无论从籍贯,还是从故里来考证,都有可靠依据。那种多年来被盐城及大丰学人误导为古白驹场即今白驹镇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
  • 摘要:文章对浦玉生新著《草泽英雄梦—施耐庵传》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民间传说充塞,作伪、并错和杂乱现象丛生,与“系统和本正地记录”、“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的出版要求相悖。浦先生作为盐城大丰人,满怀浓烈的家乡情结和功利思想,从自身群体利益出发解构历史,有失一个学人应有的良知和道德。
  • 摘要:敦煌写卷P.2555是研究唐代文学极为珍贵的资料,从总体上看,敦煌写卷落蕃汉人诗作的艺术水准较高,情感真挚,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份量.本文以此写卷中的59首落蕃汉人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基本价值、基本内容和人物原型,来对其文献价值进行客观地评骘.
  • 摘要:元代太湖流域文人雅集的密集出现特别是玉山雅集一类大规模雅集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在于江南特别是江浙地区在元代占有重要的地位,吴中则是当时最富庶的地方.还在于蒙元统治者灭了南宋之后没有扰乱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其比南宋更为宽松和缺乏规范的经济政策和措施,造就了江南许多富家大户.这必然导致这一地区文风之大盛,元代吴中众多雅集就是在这么一个文风甚盛的地区所举行.
  • 摘要:王安石在十七岁时便随父亲迁居江宁,从此与江宁结下不解之缘,前后在江宁居住二十年之久,而江宁的钟山更是王安石的精神家园,王安石对钟山的痴恋情结,绝不亚于欧阳修"二十年三十篇诗"的思颍念颍之情.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可以探究王安石隐逸情怀的演变,王安石的隐逸情怀始终以"钟山"为寄托,他入参朝政前在江宁屡次拒官和读书讲学,体现的是儒家式的待时之隐,执政变法时念兹在兹的"钟山情结"则展示王安石具备道家的功成身退思想,晚年退隐钟山的悠然闲适则是以佛释之隐为主.
  • 摘要:上海竹枝词对上海正月初五接财神习俗做了最早描写,从中可以发现,接财神习俗是从苏州、无锡等地传播入的,传入时间大约在道光年间,之后上海接财神在祭品和祭祀仪式上形成一定的特色.到清末民初,接财神已经成为上海商家和市民都热情参与的民俗活动.开埠后上海的地方志、新闻报道等虽然也记载和描述过接财神习俗,但都没有竹枝词描写得那样生动翔实.文人竹枝词是地方民俗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
  • 摘要:据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的分类,南朝乐府民歌清商曲辞中,可分两类.一是吴声歌曲,二是西曲歌.吴声歌曲和西曲歌是大部分描写男女之间浪漫单纯的爱情内容.以地理来说南朝乐府在秀丽的自然风景和物产丰富的长江流域产生,其内容与以前的乐府不同.南方比北方更拥有山川自然秀丽的景观,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充满了更多的浪漫情趣.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战乱时也没有大的损毁,除了发展农业以外还发展手工业·商业,平民也有享受自己生活的闲暇,因此在这种生活状态下许多的民歌开始被传唱.以这样的地理特征产生的吴声和西曲的作品为主,将南方文学特性分为艳丽,柔弱,浪漫,热烈四类,在作品中分析和探讨南方文学的特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