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文学

新文学

新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01篇;相关期刊577种,包括广东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学术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等;新文学的相关文献由109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剑华、朱寿桐、商金林等。

新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7 占比:44.3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601 占比:55.59%

总计:2880篇

新文学—发文趋势图

新文学

-研究学者

  • 宋剑华
  • 朱寿桐
  • 商金林
  • 彭林祥
  • 何满仓
  • 张颐武
  • 朱德发
  • 谢其章
  • 刘勇
  • 刘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海霞
    •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大变革时代,因地理位置的偏离、人才的匮乏和内驱性的不足,白话文学在澳门几无自发产生的可能。同时,文化上与内地同根同源,文学发展与内地息息相通,又构成澳门白话文学产生的必然性。陈子褒在澳门倡导白话文、编写白话启蒙读本、推动启蒙教育,是晚清白话文运动在澳门的响应,为澳门白话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920年雪社成员冯秋雪发表澳门第一首新诗。20世纪30年代是澳门白话文学的初创期,澳门本土有白话诗、文、戏剧和小说的发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澳门白话文学全面兴起。澳门白话文学产生在澳门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转型体现在"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及"文化下移与文体变革"等方面。知识分子的流动和市民对新思想的接受,对澳门新文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相比同时期的内地和台港,澳门新文学的产生有其特殊性。
    • 朱建国
    • 摘要: “民族国家文学”观念的提出与分析框架的建立,给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但也应该看到,“民族国家文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内在逻辑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与盲区。“世界文学”观念与理论的再次兴起,是很好的对“民族国家文学”观念进行反思的契机,能够在新的路径下,重新审视并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民族国家问题。借助“世界文学”的相关理论,可以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重新明确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并重新理解现代中国作家的主体性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创造性,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与主体意识;同时,还可以有效排除“民族国家文学”观念与分析框架的视野盲区,扩大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视域。
    • 王艳华
    • 摘要: 1919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庄适主编的《新体国语教科书》第三至第五册中编入六篇新文学作品,即两篇歌谣体儿童诗《放羊歌》《小鸦歌》、两篇童谣《时辰钟歌》《小弟弟歌》、一篇寓言《小鸡不听母鸡的话》和一篇游记散文《远足会》。经认真考辨,它们是最早入选国语教科书的新文学作品,作为易代之际新旧文学的连接物,表达了民初学者对国语文学的理解和探索,也通过国民学校语文课堂的教学,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理念和文化心理。
    • 余来明; 严欢
    • 摘要: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全英文授课的教会学校,创设之初就非常重视西方人文思想。该校自19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全英文与通识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学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西方文学相关课程注重元典阅读,促使学生广泛涉猎西方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入学考试对英文名著的重视在社会上形成了英语学习的“倒逼”机制,使学生学习英文和西方文学作品不断小龄化、深入化。与此同时,“五四”前学校刊物上学生创作的小说及诗歌,在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均显现出西方文学影响下的新文学印记;学生表演莎剧与中文剧,开国内新剧表演之先,是现代戏剧运动史上不可忽视的部分。
    • 王芳
    • 摘要: 香港新文学与大陆文坛之间仅有“十年时差”已成定论,这种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香港文学的在地性。通过《铁马》几位作者的回忆,可见在香港真正引起回声的不是鲁迅,反而是胡适的白话文论点,这与香港受殖民统治的境遇息息相关,同时,此时香港新文艺界的都市趣味决定了他们主动关注和接收的是上海带有都市气息的文化辐射。此外,本文具体探讨了《铁马》和《岛上》刊物无法维持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亦关注到《铁马》“咖啡店”栏目中一直被目为“宣言”的文章,其实呈现的是一种大陆和香港文化的错位和混杂。
    • 魏薇
    • 摘要: 在中外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直译”与“意译”的论争始终存在。这两个概念不仅具有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而且折射出不同的翻译观。中国传统译论中有关“直译”的讨论众多,值得关注。本研究聚焦中国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茅盾译学实践中的“直译”现象及其相关论述,旨在探究中国译论中“直译”思想的独特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丰富“直译”相关的理论研究。
    • 宋剑华
    • 摘要: 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就是新文学作家在世界格局大变动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之间伦理关系的深度思考,去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反“家”到想“家”,是一种回归理性的文学表现;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是一种责任担当的文学表现;从“集团”利益到“民族”利益,又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文学表现。因此,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就是重建民族自信心的艺术表述。它以关注社会民生为己任,以复兴民族精神为愿景,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入世”意识,始终都体现着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化品格。
    • 罗勋章
    • 摘要: 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衍生了两个学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其发生发展有着关联性。以1949年的新文学总结开启的当代文学发展到了七八十年代才有教材编撰,90年代后期形成的现代文学语境下对当代文学经典的考察,才真正确立了当代文学的学科地位,同时也厘清了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学科分野。明晰现代文学研究的发生发展,实为梳理现代文学研究的诗学视野的转换,同时也可为还在发展着的当代文学提供一种理论工具与学术路径。现代文学学科的命名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从建国初的新文学,到80年代的现代文学定型,虽然确立了明晰的学科定位,但是围绕其学术研究展开的命名却不仅如此,先后又有以20世纪文学、民国文学命名的大讨论。这些讨论拓展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内涵,更好地明晰了现代文学的界际,同时也凸显出其诗学视野的变化。
    • 庄莹; 张可
    • 摘要: 出版作为文学生产、传播的重要一环,是新文学的主要媒介平台。1928—1937年,随着新书业的形成、扩张和落幕带来新文学图书出版规模的激增、饱和进而转型,新文学从精英走向大众,从启蒙走向革命,从文化走向商业。出版机构基于图书社会价值、市场价值等因素的综合判断对图书进行两版,因此再版既是图书更新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出版者主动引导与市场销售反馈的结果。通过对新文学再版图书的规模、体裁、出版机构、作者、开本、所属丛书等方面的量化统计和特征分析,呈现文学价值、市场表现、社会需求三者之间调适与互动的媒介空间。
    • 魏建
    • 摘要: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是现代文学史上特别重要的论争。此课题的先行研究留下了一些误以为解决、其实悬而未决的重要学术问题。本论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新的考论。一、创造社何以称为“异军”?主要不是因为与文学研究会之“异”,而是从一开始就自“异”于新文学主流派。二、研究论争起源不应纠结于与谁关系更大,而应认真辨析各种相关矛盾恩怨的具体内涵和相互纠缠,从而深化对后来矛盾扩大升级的认识。三、论争发难的矛头只看到指向文学研究会是不够的。创造社更想挑战的是陈、胡、刘、钱、周。对号入座的应战者成了表面上的挑战对象。四、文人相轻和“才子+流氓”的印象遮蔽了对深层问题的认识。创造社的挑战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为新文学突破新的话语霸权提供了机遇,给新文学思想价值格局带来了结构性的改变,以新“文学”修补“新”文学,带来了新的美学原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