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4-11

主办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会议文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详细地表述了1957年《星星》诗刊从创刊起初,深受读者欢迎的状况,以及带来的文学风潮,同时还详细的介绍了《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对《星星》诗刊的评价。
  • 摘要: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从来有着同源异流、转化交会、相克相生、互文互补等诸多规律性的复杂关系.通俗文学好比是地基,精英文学好比是向上的高楼,高楼不能无地基,地基也需要高楼向上的"仰望".二者之间是个"宽"与"窄","大"与"小"的问题,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区分是一种常态,但相对性、时代性的审美区别标准永远不同,唯有如此,文学方能向前发展.文学史就是精英文学牵引带动的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相互扭结的关系史,但终究又是精英文学史.仔细考辨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复杂关系对重写文学史的认识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从魏晋产生算起至清末的衰落,有1500年的历史。它源流复杂、衍变剧烈,内容宏富,写法繁多,堪称博大精深。中国古典小说从体式上讲主要有四种:章回体、传奇体、话本体、笔记体。章回体属于长篇小说,其余三种属于中短篇小说。古典小说传统的"复苏",标志着作家文化意识的加强,标志着中国小说文化品格的重建.
  • 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想象以现代知识者的乡土经验为根基,在乡土经验的书写中寄寓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旨趣,使乡土想象呈现出经验公共性和理念公共性的双重特征.在政治理念征用乡土经验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和制衡,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乡土想象表现为"乡土叙述——乡村叙述——农村叙述"的发展线索.
  • 摘要:《桐柏英雄》初版于1972年,与大部分"文革小说"已经被遗忘的现实不同,它似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分析其“寻找”主题、叙事特征,认为在文学转型中能发挥“刺激”作用的,正是中国小说的“传奇”叙事传统,而“传奇”自身在文学转型中的更新也颇具况味。
  • 摘要:创造社会主义新散文是十七年散文批评界的核心诉求.但受制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散文的形态呈现出严重的特写化倾向,五四新文学所建立的美文传统及其内涵处于隐匿境况.承继新文学道统的老一辈散文名家在时代的夹缝中审慎探索,在1956年和1962年短暂的文艺调整中策略性地发起复兴五四美文传统的潮流,在书写范围、书写方式、文体意识、作家个性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理论突破,拥有了文体意识与个性风格的自觉,但是这些突破并没有被确认巩固下来,而是在随即而来的激进时势及其文化逻辑中被宣布为不合时宜的理论批评主张.
  • 摘要:本文试图从农村题材小说发生学上的意义追溯,探讨这一独特的文本现象的产生及其与乡土小说的同源和异流关系.认为农村题材小说由于政治上的他律性原则,导致其题材领域的狭窄化和模式化.狭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当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的产物.赵树理建国后的首部长篇小说《三里湾》,是"农村题材小说"最早的蓝本.农村题材小说的模式化、概念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思维方式上的二元对立模式,突出农民中的新英雄形象,运用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 摘要:综观中国诗歌百年,特别是近30多年的诗歌现象,总体上是“破”大于“立”,经过一次次的“革命”和“砸烂”,诗人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诗歌也有它铁的法则,万变不离其宗!新世纪以来,许多诗人、诗论家开始了十分认真的对“宗”的寻找。现代汉语诗歌在习惯上又被称为新诗,诞生仅有百年的历史,因此还是一种成长中的艺术。作者认为,在现代汉语的时代古典格律诗成为诗坛主流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格律诗的“繁华重现”则反映了人们对现代汉诗形式规范的希求。最后作者提出了搞好诗歌建设的十个问题。
  • 摘要:作为当代小说中典型的母亲形象,《苦菜花》中的冯大娘、《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既承续着传统母亲的共性,担当苦难和对子女的无私奉献,更带有着其创作时代的精神况味和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通过对二者的对比解读,揭示了当代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承、变路向及其时代文化根源.
  • 摘要:在一个小说海量生产的年代,文学批评的首要任务是遴选佳作,予以品评,帮助读者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把握到当下小说新创的精华,从而实现文学精神利润的最大化.小说排行榜承当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完成当代小说初始经典化,促进当代文学价值实现的光荣使命.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年度排行榜,较之官方半官方或商业性的排行榜,在文化性质上更为纯粹,是一种纯文学的评价活动.它是专家学者视野中的排行榜,在评价活动中体现出独到的批评眼光,这种眼光来自文学本位的学术立场和训练有素的专业能力.批评眼光说到底是在进行文学分析判断时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中国小说学会的小说排行榜,有明确的评审标准,就是"兼容历史内涵、人性深度和艺术创新".这显然是纯文学标准,是具有文学史意识的批评主体必然持护的评价标准.心中标准明确,眼光才能敏锐,评价才相对准确,这是小说排行榜给予的重要启示.
  • 摘要:目前的文学地理学一般注重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研究而忽略作家对于地域文化的建构研究.本文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的建构为例,说明正是超越于地域文化的整体历史语境决定了地域文化的书写价值,而地域文化以何种文化形象出现于作家的笔下,不仅与地域原乡相关,更取决于作家所持有的文化立场和具体文化理念.总的来说,莫言的生命主义、文化生态主义理念以及受当代语境影响的带民间色彩的文化政治理念是莫言创构高密东北乡的主导理念,它们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莫言纸上故乡的文化面貌.
  • 摘要:新时期以来,文学评奖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学现象,也独特地"介入"到了当代文学评价活动之中.虽然文学奖的影响、级别乃至评奖的意图和效果差异较大,但"介入"的途径、方式、特质、意义及其局限却有着相当的通约性,要辩证地对待和分析.要勇敢地应对挑战,使之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把积极性拓展到最大。
  • 摘要:"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转换包括文学理论话语的转换与文学文本话语的转换两个方面.本文以"文革文学"话语为参照背景,通过对1976-1978年"文革文学"话语规范体系的瓦解过程、"文革文学"话语模态的颠覆状况的综合考察,由于1976-1978年公开出现的抒情话语与“文革文学”抒情话语在形态上基本一致,所以这一时期文学文本话语的转换,主要是指叙事话语的转换。并且根据理论话语与文本话语出现时间的综合考察,作者认为“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时间分界线应该定在1977年。
  • 摘要:主导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并非总是统一.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主导意识形态内涵有重要变化,它们分属革命意识形态和新型国家意识形态.在"一体化"时代创作出"红色经典"的作家凭其天然优势及对界限的逐渐明确,仍能一定程度地发挥创作个性.在转型期,人道主义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也是文学颠覆"革命伦理"的思想武器.全面市场化以后,主导意识形态基本未变,社会价值观念却已多元化.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质疑挑战旧的主导意识形态,改革文学歌颂新的主导意识形态.先锋小说及寻根文学远离主导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新写实小说则以生活细节描写对主导意识形态予以解构,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予以认同."现实主义冲击波"暗合新主导意识形态要求,新历史小说却对新旧主导意识形态同时构成直接挑战.就文学本身而言,作家们要研究并挑战的真正对象,其实并非主导意识形态,而是以前和现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 摘要:中国文论自古以来就讲究"艺术和技巧",中国文学更重"心物交融".但是,在遭遇现代处境时,却有诸多负累和纷争.本文注重论辨和驳议,分三部分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直面现代派(主义)的自信:从30、40年代纷争到50年代以茅盾《夜读偶记》的现代"离骚"之析,最后落实于80年代及之后的追求和希望.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文化大融合中,不仅关注中西文化交融,更有现代派(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恰似刘勰"随物而宛转,与心而徘徊",始终是中国文人感受和为文的主旨.蕴育于"秘响旁通"之氤氲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未来定会生化不亚于波特莱尔的那从灵魂深处生发的"新世界".
  • 摘要:本文选择了几个视点——倾听与描述,呈现与判断,身体与存在,观念与欲望——结合现当代以及古典文本的解释,表达了对当代文学的观察与思考.现象学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回到事物本身"的认知理念,它理路清晰地引领人们来到思维的原点处.在梅洛—庞蒂的视域中,顺随着他的目光可以看见旧风景中的新色彩:关于这个世界、还有人们的生命以及艺术.
  • 摘要:文章重点从莫言文学的“胶东味儿”的表现、“胶东味儿”的审美价值以及生成机制介绍了当代莫言文学的突出的“胶东味儿”这一突出的风格与文化特征。
  • 摘要:不同于主流媒体侧重的对于莫言获奖的褒扬意见的介绍,本文致力于"获奖热"之后的冷思考,集中分析在欧美汉学界那些针对莫言获奖和他的作品的批评和反对意见中,体现的对于文学批评本身自身的标准、对于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对于文学欣赏标准的确立的认识与主张的洞见与得失.不少这些意见是首次介绍到国内.它首先分析批评中常出现的要求文学作品需要具有"美学信念"和"道德感",认为其中有一种非历史性的本质论倾向;进而讨论一些意见中体现出的文学写作和权力的复杂关系;最后进一步探讨莫言获奖的意义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要对历史有辩证、全面的认识,以确立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凝聚共识.
  • 摘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的影响,应该从"魔幻"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从早期偏重"魔幻"到后来偏重"现实",莫言逐渐将小说的焦点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大胆干预,对个体命运沉浮的关注以及对民族心理特征的发掘和思考.莫言的成功启示: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必须和中国传统和民间文学相结合,必须形式和内容兼顾,必须关怀大众关注现实,必须以"人"为中心和目的.
  • 摘要:莫言作品有荣膺国际大奖的潜质.因为,除了对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倾力打通,作为一个崛起于1980年代的作家,莫言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外来思潮的熏染.莫言的小说,融合了文学寻根、文化追溯、魔幻色彩、新历史主义等诸多的创作倾向与创作特色。而对情色与暴力的过度渲染、对东方主义的迎合,则构成莫言小说无法回避的硬伤。与此相关连的叛逆性、颠覆性,亦或多或少,偏离了传统读者的审美取向。
  • 摘要:莫言的《蛙》因为涉及"计划生育"而一度引起争议,但无论题材选择还是政治立场都与文学叙事的成就没有多少联系.对于这部小说,应该关注的是,它在不质疑"计划生育"的合理性的同时,又如何对人的生育本能给予了极大尊重,并由此引发的叙述上的各种悖论.小说既有对革命文本的戏仿而表现出后革命意味,又有对科学主义话语的警醒而深具人文关怀的气质,同时,还有对计划和市场两个不同时代语境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考,而从这三个维度探究其内在冲突,则构成了这篇札记的主要内容.
  • 摘要:莫言的乡村小说突破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鲁迅、沈从文这两大传统,其创作的狂欢化的叙事风格显然不同于鲁迅式的"国民性批判"和沈从文式的"乡土恋歌".莫言的《生死疲劳》延续了其创作一贯的“狂欢”气质。以零散破碎形态来结构文本的整体,以反史诗的写法将革命历史碎片化地处理,把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农村变迁简单地理解为集体化道路与单干的对立,因而消解了历史的确定性与庄严性,凸现一个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乡村世界。莫言《生死疲劳》狂欢化的叙事风格可以看做是对当代农村生活后现代主义式书写,由于狂欢化包含着对权威的“反叛”、原则的颠覆、中心的消解、杂多的拼凑等等。
  • 摘要:文学价值标准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深度问题,它超越了文学的现实层面,它是文学属性、文学功能、文学特征、文学方法、文学构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更深层的根据.一般情况下,价值保持着延续的深层稳定性,作为一种共识,一种自明性根据,在文学批评中,被不假思索地提及或运用.商品标准与文学标准的互构在现实对立的文学的两种价值标准中,在对立同时,又存有相互沟通的情形。文学的接受标准,当它面对大众接受时,也就是大众趣味标准亦即市场标准。大众向文学标准的接近在于大众趣味在文学接受中的普遍提高,提高有三个常见的条件,即阅读、引导、接受语境。
  • 摘要:网络段子随着社交网站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大范围流传开来,成为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中均产生影响的新型文本.在享受其娱乐性的同时,也需注意到,作为词语的组合体,段子的表达与传播原理值得从文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段子写作的实际方法进行把握,掌握其背后的叙述学依据.
  • 摘要:本论文以大众文化和审美伦理批评理论,分析、研究了当下网络小说影视改编问题.认为很多年轻的作家活跃在网络领域,流潋紫、南派三叔、蒋胜男、桐华、暗地妖娆等作家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网络文学颇多的青春气息,使其在年轻人当中颇有关注度;认为,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热门网络小说正被搬上银幕荧屏.网络文学接地气,有着鲜明的商业属性和产业化性质,读者关注度高,改编的风险小,这都成为影视公司考虑的因素;同时认为,网络小说作者有意向影视生产靠拢,在艺术与商业属性相结合的时候,注意思想含量和艺术质量的提升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 摘要: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却一直绕不过一个悖论的黑色背景,本论文主要从悖论的角度从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商业性与主体性,自由与局限,维权与侵权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旨在探讨网络文学的生存空间,对网络文学进行规范与引导,促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交互性,以期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自由发展.
  • 摘要:经过十来年的发展,中国网络类型文学在发表、出版的作品数量,甚至受众的数量上,都已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但是,在网络类型文学爆破式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不成比例的差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网络文学作家的主体性不足,甚至缺失,因此通过以浙江的几个网络类型文学作家为例进行论证,认为类型小说“类”和“型”的规定性、市场(读者)、网络媒介、媒体的介入以及网络作家的身份定位和自身修养对作家的主体性进行了制约。
  • 摘要:战后台湾现代诗的发展,由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时代思潮,日据时期与战后的时间区块,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岛的空间政治,或是具体的外省人"创世纪"和本省人"笠"的意识之别等等,共构出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魅惑图景.这场台湾现代诗的华丽转身,起始于文学传统的断裂,但缪斯之神的涅磐重生,并非简单地嫁接于西方的"恶之花",还有着对大陆新诗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摘要:白先勇的悲剧意识集中表现在他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上.他往往善于把握个人与社会间的矛盾冲突,并把这种冲突从社会层面延伸到文化层面和历史层面,然后借助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全方位、深层次地表现出人类生存中无可奈何的"被抛状态"以及被命运抛弃后的怅惘、绝望情绪.然而当他像大多数存在主义者那样把笔下的人物逼到无可退处时,却并不象他们似的由此拷问出人性的复杂.他往往非常宽容地赦免了对笔下人物的拷问,转而专注地描写生存困境本身的险恶,并在对苦难本体的描摹中渲染人物悲苦哀怨的情绪。这就把存在主义者对人类存在的形而上思考,拉回到了中国传统佛教对芸芸众生的世俗关怀上来。在类似于佛教“生即是苦”的理念宣扬中,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宗教式的悲悯情怀。可以说,白先勇悲剧意识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存在主义和佛教教义共同交织构建而成的。
  • 摘要:"十七年"文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借助云南边地生活的书写,强化着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书写云南边地生活的文学作品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表现少数民族新生活的主体"新人"的成长.云南边地书写呈现了少数民族"新人"劳动生活和爱情生活的人性之美和阶级内涵,以及这些文本的人性与阶级性、革命与文学之间的张力关系.
  • 摘要:阿来藏地系列小说以鲜明的人类学叙事风格,对藏地社会的地域文化进行了一场民族志式的文化书写.以文学的语言之美表现人类学文化事像之真,其作品,既是一组展示文学语言之关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系列有关于藏族社会历史与文化事象的人类学的"深描".
  • 摘要:网络文学由20世纪90年代末发韧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其同传统文坛交流加强,而且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新的文学生态,同时全新文类层出不穷,“泛文学”写作不可忽视,其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学创作理念,建构了“公共话语空间”,还扩大文学影响力。
  • 摘要:本文拟以扎根于网络新媒介的"80后"文学的创作为例,观察期创作中的身体修辞的变化,考察网络媒介催生的新一代文学创作中的主体间性.
  • 摘要:在决策越来越多地受到数据支配的世界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文艺接受中的大数据的应用也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大数据应用对创作的介入目前在影视剧创作中是最为突显的,也是直接让人看到了其巨大的成效的。而在其他类型的文艺和文学创作中,传播途径与互联网相关的,大数据所起的作用就大些,其他相对就不太明显。同时大数据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对未来事态的预测,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去发现某种预后的事态,因此可以对文艺作品生产营销进行助益。大数据对文艺接受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年轻受众群体中,这一群体的文艺接受至关重要,因为这关乎着社会的主流导向、时代的文化理想,以及个体认知和审美取向的塑造等,就这一点来看,就更应该提升对此态势的关注。
  • 摘要:网络文学产业化是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产业化促使了网络文学不断创新,超长篇小说成为网络文学主流,幻想类小说成为网络文学新宠.但产业化在追求商业利益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太监小说"成为文学写作的暗斑,网络侵权、版权争执、格调低下等情形也给网络文学带来了某些伤害.由此可见,网络文学产业化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只有直面这些负面因素,并逐一去克服完善,网络文学产业化道路才能开向光明的未来。
  • 摘要:较之其他题材类型的电视剧,家庭伦理剧与日常生活相互渗入互为基础的密合度较高,日常生活是家庭伦理剧建立其独立艺术品格的核心基础。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中表现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个自在的、未分化的、自然而然地运行的活动领域”,而是“家”与“国”在特定时代意识形态话语笼罩下不断“博弈的场域”,是现代民族国家之日常生活的想象呈现。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中的主人公们,都是世俗家庭生活中的夫妻、父母、兄弟姐妹,他们之间,有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伦常关系,也有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伦常关系。这些伦常关系在作品中“在作品中直接呈现为叙事中的人物关系,在家庭伦理关系与人物叙事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同形同构特征,使其精神内涵、伦理思考与审美表现彼此相融无间”。不论相互间是什么人伦关系,他们都在电视剧中被塑造为“善的道德英雄”。正因为他们“人善”,所以他们的“家和”,也由此显示出中国之“国兴”。
  • 摘要:作者通过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引发了一系列思考.认为现如今,这个真正释放人的心性、确立自我权利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学”的内容与表达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还处在一个粗糙的阶段,真正与网络时代适应的大众化的、优雅的、言文合一的“网络文学”并没有出现。如果针对这个崭新的网络时代的文学命一个名的话,作者愿意用“超级文学”这一概念。这个“超级文学”,不同于20世纪的“纯文学”,它是指非精英的、大众的,泛文体的、释放心性、现实批判与娱乐并重的、以网络为发表、传播、阅读平台的文学。这个有众多限定词的概念,只是作者的臆想,它是开放的,它的最终定义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完成。
  • 摘要:在各色文学史叙述中,以中央苏区文艺为代表的苏区文艺一直处于缺席状态.如果在以"人"的解放为叙述主轴的文学史中缺席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在以"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延安文艺"为主轴的"革命"文学史叙述中缺席就很难自圆其说了.在这一文学发展史的链条中,中央苏区文艺起着中继的作用,其大众化文艺实践既是对左翼文学的超越,并且初具建制的一体化文艺体制,它的一系列文艺举措又是延安文艺规范的先声,流风所及当代文艺规范。
  • 摘要: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自由主义都是外来词语.它们所要表达的,都是对于事物的某种思想态度,进而形成某种思想方法,既表现在社会政治领域,也表现在思想文化等领域,其中尤其以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影响最大.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文化激进主义倾向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也可以说中国现代左翼革命文学传统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文化激进主义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激进主义倾向则是直接起于新中国之初的文化选择。尽管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文化激进主义倾向在建国初期的文化选择中就已经初露端倪,但激进主义文学思潮要到50年代中期以后才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文化激进主义在文化大革命中走向极端,走向对文学和文化本身的否定,显示了文化激进主义选择的失败。
  • 摘要:自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近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遭遇了数次重大变革,中国文学也经历了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历史阶段的更迭.梳理百年来中国文学共同体存在的基本要素、运行机制和阶段性特征,有助于对变动社会中的文化思潮和群体意识做出清晰判断.一方面,要积极肯定文学公共体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应指出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弊端,以此推动未来中国文学共同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 摘要:底层文学的泛滥提醒人们它的"新伤痕文学"性.新伤痕来自社会底层的鲜活生活与情感呻吟本能,它是自下而上指向于半资本危机的质疑和困惑,也是检讨的吁求."伤痕"本身具有情绪的含混性和判断的模糊性.新伤痕文学更多出于情感的个体性,以原生本能性表达着对于社会整体状态的判断,呼唤着对虚无主义、游戏主义、解构主义、消费主义等"后新时期"元素的对抗,表达着对"后新时期终结"的判断和文化之魂重铸的吁求,以及现实主义方法回归的吁求.
  •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凸显出高度消费性、娱乐化的新变,与之相伴生的文化眩惑以及文学创作的碎片化、浅俗化、思想贫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文学担承人之守望职能的无力.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鲁迅与沈从文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是如何以坚实的文学实践内应历史与现实呼唤,担承时代使命,重造文学经典,建构民族文化自信的.鲁迅与沈从文在历史转折处面对民族文学的新变所取向的人之守望的民族生命关切,深入历史内里展开的民族生命透视,立足典型生活现场展开的具有真切生命体验的鲜活书写,在绵绵无尽的审美体验之中对于生命形而上超越的标示,对于应对新世纪文学新变,实现民族文化自创自立自信,依然具有历史意义的启示.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或许可以从这种启示里找到在时代文化眩惑中突围的方向,民族文化自创自立自信或许可以从这种启示里找到历史依据与现实可能.
  • 摘要:本文将以现代诗歌为例,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传承.通过对两首诗歌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现代诗歌中的古诗词痕迹。这种现代白话诗歌中杂糅古代诗词的现象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他不是个案现象。而且事实上,当代文学某种程度上是延续了现代文学发展的,例如诗歌创作、小说创作等都有迹可循。特别是小说写作方面,当代作家继承了现代作家的衣钵。种版本误读的误区,导致对文学的评价不够客观或过于片面。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的之间的传承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打通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的主脉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 摘要:打开人类文艺史的漫漫长卷,蔚蓝的海洋从来都是古今中外众多文艺家亘久常新的抒写对象,中国的文学艺术更是自古至今闪烁着浩瀚海洋的蓝色波光,辉映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雄伟壮丽的海洋梦想.他们所创作的海洋文学作品都可谓是“海化”的典章,他们所刻画的千姿百态的大海形象都可谓是华夏子孙作为“海化的民族”之基因的艺术底版,因此搜集、整理、出版中国海洋文艺作品,设立专门的国家级海洋文艺大奖,创办海洋文艺学术刊物,建立海洋文艺创作研究基地,培养海洋文艺创作研究人才,开办海洋科教人文频道,编订海洋教育文学读本,则是抒写中国人作为“海化的民族”蔚蓝新篇章的当务之急与思想先锋。
  • 摘要:作者提出一个文学批评的伦理问题.每一个专业的文学批评家,首先应该恪守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伦理.文学批评应该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但无论是说好的批评还是说坏的批评,都应该是一种真诚的批评,这样才会使批评具有信服力。真诚,是文学批评家必须格守的批评伦理。另外一个基本的文学批评伦理就是从文本出发,通过文学批评的伦理规范,恢复常识的权威性和普遍性。不从文本出发,不认真研读文本,就没有批评的资格。
  • 摘要:海外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一直在受到国内学界的持续关注,近年引进的诸多"中国文学史"著述也在不断地引起争论.本文从述史者定位、时序结构和文体意识三个方面重新解读"文学史"著述的一般"常识",越是偏离和轻视这些常识,就越容易导致文学史本身的固执和扭曲。如同现象学所倡导的“面向事情本身”那样,也许只有重新回到中国文学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形态上,才能真正走出现有中国文学史书写的诸多误区。
  • 摘要:文学的丰富与繁荣是世代文人的耕耘与劳作,作家在不同时代摹绘或者嗟叹繁杂的社会、世界的生活.因此探讨时代的文学,基本无法脱离探讨时代的作家.按照进化论与历时观,时代的更迭自然有时代的文学,而作家作为文学的载体与主体,即是创造者也是参与者,作家与时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作家自然有着时代的印痕、历史的烙印.作家代际的划分本身就是含混和模糊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的结果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作家创作状态和文化生态的存在状况。同时不同的代际作家存在交流,也有隔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加剧了进步也可能成为阻碍。
  • 摘要:巴蜀作家李劼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说《死水微澜》中塑造的"蔡大嫂"以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和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笔者从时代文化、区域文化和国别文学三维视野下辨析文化、作家、女性形象塑造三者之关系,并从当前学术界对于蔡大嫂的评价看当今中国文化.李劼人笔下的蔡大嫂,从邓幺姑再到顾太太的“身份转变”在当前学术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代表性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贬义,学界将蔡大嫂与包法利夫人比较,认为二者之间的共同性是爱慕虚荣浮华。褒义,将蔡大嫂放置于新文化运动背景之下解读,认为其挑战世俗观念的勇气代表了新文化倡议的人之解放理念。李劼人笔下的蔡大嫂在学界的不同评判是不同时代与地域文化的折射,也可由此反思中国百年现代文学中女性解放的曲折之路,并在国别文化视野下的“蔡大嫂”们的不同人生轨迹思索转型中的中国文化之走向。
  • 摘要: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与何顿的《湖南骡子》这两部长篇小说书写了20世纪中华大地在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过程中的近百年历史故事.莫言创建了文学上的红高粱热土高密王国,何顿则从充满血性与柔情的何氏家族中抽取出了湖南人民的骡子精神.炮火纷飞的大历史成就了大英雄的业绩但是也造就了小人物们的悲苦和欢乐,在倔强的骡子性格与火热的红高粱背后,激情勃发的个体生命才是他们所要讲述的故事的核心.
  •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贯通与作家创作风格的连贯性有关,延安文学方向的变通起决定作用.赵树理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民间文学家.他的创作符合19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发展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乡土文学的时代方向.赵树理方向的确立既有他作为民间发言人的内因,也有特殊时空文艺导向的外因,两者在时代语境下达成了"为政治"与"为人民"的遇合以及大众化与革命性的结合.随着时代主流话语权的改变,赵树理方向开始被解构.民间作家民间独奏的无奈,与时代脱轨的悲哀,时移世易,离开民间的赵树理已经在政治浪潮中完成它的使命,成为方向之后的作家.
  • 摘要:文学是超越历史与政治的人性表达,莫言凭借知识分子责任担当从民间立场审视历史,通过文学创作书写人类普遍的困境和共同的情感,进而批判现实困境,还原历史真象,重构个人化的历史,建构起独一无二的莫言的乡土世界.其作品《蛙》把乡土文学经验一一呈现在受众面前,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卑微、无助、彷徨与道貌岸然.因此,莫言获奖不仅是对中国作家、中国叙事话语的褒奖,更是为莫言独一无二的乡土经验的礼赞.
  • 摘要: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作家往往和优秀的批评家联袂而生.莫言的小说《红高粱》的经典化,自然也离不开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的参与,正是如此之多的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的参与,才使得莫言其人其文的精神内涵获得了不断地增殖;与此同时,媒介的传播对于《红高粱》的经典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史地看,莫言的小说《红高粱》的经典化过程,正是一个从文学边缘到文学中心的位移过程.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下,重新反观莫言小说《红高粱》的经典化过程,做到既不"棒杀"也不"捧杀",对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还是具有普遍启示的.
  • 摘要: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标志着莫言或当代中国作家的创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中国形象得到改善的重要标志.在莫言所营造出来的红高粱世界里,以往中国当代小说中苍白、扁平的、类型化的人物,一变而为更为复杂、生动、生命力饱满而不受羁绊的人物,和他笔下的野高粱的形象具有深刻的气质秉性上的同构性。作品中也有英雄,但已不再是没有缺点、没有感情的、刻板的“红色”英雄,而是更为复杂、多面、在追求自身欲望和慷慨赴死的时候都勇往直前的新的英雄。因《红高粱家族》而建构起来的新的中国形象中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形象,这是新时代的中国形象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 摘要:《归来》这部电影于2014年5月发行,讲述了一个文革时期被发配边陲的犯人陆焉识两次归家的故事,表达出文革中,强韧的生命个体反衬时代的荒谬与残酷,并且批判了精神振荡的延续,其由历史重现到个体生命细节的描摹,从内容方面更注重生活细节,通过具体生活事实、典型细节展现文革给个体带来的伤害。
  •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变革,其中,由国家意识形态发动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历史变革的观念转换与理论前提,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文化政治动力.与政治思想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相呼应,在文化思想领域尤其是在文学艺术领域同时展开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文化思潮,人们将其称之为"新启蒙运动".在“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两个方面,思想解放运动和新启蒙运动两者的历史诉求虽稍有差异但总体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文化上的“新启蒙运动”与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共通性或同构性,它们共同表征着时代发展的崭新格局,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但历史在嬗变情势的复杂性表明,两者之间虽然表达了共同的时代诉求,但还是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因此当代学术研究应该立足于文化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视域,将当代中国“新启蒙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思想运动来加以考察,以梳理社会转型变革运动与文化思想运动之间的复杂关联,提炼其人文价值的精神内涵,彰显其具有普世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 摘要:"审美现代性"及其变体"晚清现代性"理论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本文认为,应警觉这一理论症侯的发散性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批评话语模式,并泛化为一种的文化审美理论趣味和意识形态立场.一切唯"现代审美性"论,"用个体的审美感性去反抗现代性对人性的异化"作为其文学史理论纲要,将百年中国文学叙事视为一部抗拒历史理性和历史进步的个体审美叙事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动因和历史文化品格的改写与颠覆."审美现代性"先天性的理论缺陷和中国叙事批评的错位移植和过度阐释,将对建构科学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科理论带来危害."晚清现代性"论者的所谓"现代性危机"及其叙事,对中国现代历史文化变革而已,是一个虚拟的"伪命题".唯有以"历史结构意识"呈现审美现代性的历史境遇及不同层面,确立中国现代性叙事的"史学正义"和"诗学正义",才真正有可能"重整汉语文学"谱系.
  • 摘要:"国家主题"主要涉及文学主题、题材、意象等多方面内容,并可以以类型化、个性化、动态的视野把握文学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文学史的角度上说,当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由于社会、政治、文化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充分联系时代语境的前提下,从主题的变迁与年代史的视野、国家想象与理想追求、"意象丛"的生成以及心态的呼应与精神史四个主要方面研讨"国家主题"在当代新诗中的表现及内涵,可以为当代新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丰富其阐释空间.
  • 摘要:莫言所获得的世界性文学成就与声誉,首先是由他创作的本土经验所决定的,尤其是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经验。莫言的创作通过体现生命力的张扬,文化寻根的精神内核以及“讲故事的人”,彰显了其文学创作与现代以来的乡土文学创作有着某些传承关系。
  • 摘要:茅盾文学奖就是目前中国大陆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作者认为其评奖机制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标准太过单一。其次是制度不规范,存在着条例与实践的某种矛盾之处,再次是有些制度是否有效保证评选的公正透明,还值得深入思考。
  • 摘要:众所周知,莫言创作的文学资源非常复杂.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历史悠久的古典文学资源、高密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民间说书传统等,都给莫言的创作以非常深刻的影响.莫言的小说以其显在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而为世人所知,而这种具有现代主义背景的创作体系,又是根植在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征的深刻洞察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强烈的现实性.莫言小说围绕着东北高密乡,构建了一个关于20世纪乡土中国的现实书写对象和独立审美王国。这种审美体系与莫言的创作中熔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与一炉的艺术手法有着密切关系。总之,莫言的批判现实主义在精神气质上融合了现代派的悲凉、魔幻现实主义的奇崛,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莫言的个性特点:不拘一格、不避粗鄙、天马行空、汪洋恣肆。
  • 摘要:本文聚焦莫言长篇小说中的乡土中国,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书写,指出莫言长篇结构形式及其所投映的历史观,与80年代形成的文学体制及知识范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尽管历史循环论、人道主义话语、文化寻根等,以莫言自身的乡土经验为根基,对革命时代农村社会结构的重组溃败做出了深刻反省,但却无法有效回应"后89"时代的当下现实.而未完成的八九十年代转型问题,正是50年代生作家当下写作困境的缘由之一.
  • 摘要:莫言是当代文坛最擅长运用和创新民间文化资源的作家。正是对民间文化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创造性改写,使莫言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问鼎世界级文学大奖的著名作家。他认为,在学习外国作家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本国的民间资源。其在作品创作中主要体现在长期接受民间文化野性思维的熏陶,保持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强劲的创新能力,培养了源于民间又高于民间的审美情趣,同时吸纳外国文学优长,有独到的审美感知力和独特的审美观,乐于借鉴民间文学的表达技巧,积极推陈出新,善于提炼民间文学元素并灵活运用于小说创作,丰富作品内涵,大胆传承民间文化的乐天精神和批判精神。
  • 摘要:《檀香刑》由作家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2001年,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2003年,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等为背景,描写了孙眉娘与其亲爹、干爹、公爹及丈夫等男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再现了清朝末年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别致的爱情故事、一场民众奋起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揭露和批判了晚清政府的暴政和晚清统治者的暴戾心理,也揭示和批判了国人由来已久的看客心理和中国由来已久的看客文化.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小说也颇为耀眼.
  • 摘要:红楼梦文学奖是香港浸会大学2005年设立的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已经连续颁发了五届获奖作品.本文试图探讨红楼梦奖的真正宗旨和精神,从其授予的作品概览中窥探这一回溯传统的内在动因,并以王安忆的《天香》为具体个案分析其中的红楼梦笔法.经过文本研究和作家群创作背景和路径的文化研究,作者认为从宏观的当代文学和文化语境的发展历史来看,这是80年代崛起的中国先锋小说向传统叙事的回归。小说以传奇女子陆秀米的一生为主线,用诗意悲悯的笔触个人化地书写了晚清及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以红楼梦奖获奖作品为例,可以看到先锋文学之后,中国文学的踪迹,从技巧的实验开转转向故事的回归。中国文学从来没有丧失自我拯救的冲动。
  • 摘要:通过分析莫言文本中的故乡书写模式、叙述立场的擅变过程,指出莫言的故乡书写有别于鲁迅式启蒙立场的乡土文学传统,也有别于沈从文式湘西王国的书写脉络;通过与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孙犁、萧红等人的故乡书写异同之比较,论文认为,从写作的最初开始,莫言就面对故乡不断寻找他最佳的取景点。
  • 摘要:媒介的发展变化深深影响着文学形态的演变,在以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短信、微博的广泛应用直接促成了微文学的产生.这种字数在140字以内、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特征的新文体,可以用渲染、诙谐、狂欢、哲理的方式抒发情感、愉悦身心、释放本我、超越自我,具有鲜明的文学属性.它所具有的传统文学特质和新媒介属性,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网络文学等其他新媒介文学样式的弊端,为新媒介技术和传统文学品质的交汇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有助于推动文学新的发展.
  • 摘要:乔治·普罗的36种剧情模式,在中国当代小说改编出来的影视作品中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与研究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讲,"意义"("意思")是"有为"的当事者所追求的.刘醒龙的《圣天门口》和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是具有思想深度的文本,而依此改编的影视剧《圣天门口》和《1942》却消解了原作意义,回归到了传统套路.在一个"碎片化时代",影视改编面临多种可能的同时,也意味着多种尴尬和背离.分级管理也只是过渡举措,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中国当代小说改编需要大家努力尝试.
  • 摘要:文学产业化一直强调文学的商品性特质,简而言之就是要有卖点和市场.文学策划是文学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这却在文学产业化大潮中被人们所忽视,大家对此谈论不多,但文学策划却又是真实而重要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不仅是发于情的个人精神活动,也是一种需要重视消费群体的商业活动.文学期刊要盈利就跟公司生产产品一样,要打造品牌。在文学商业活动中,书籍出版发行、影视改编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文学策划就没有文学产业化,文学产业化与文学策划紧密相连,而这需要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 摘要:作者先后着意于革命文化、地缘文化与全球化三个研究视角.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地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关系实际是中华民族文化与20世纪社会生活进程的关系。革命文化是对地域文化传统的批判,优秀地域文化传统被革命文化激活而大放异彩,同时地缘文化与革命文化的负面因素联手共谋,而且在全球化中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现出了地域文化、革命文化意义。
  • 摘要:刘醒龙创作有着浓烈的"圣地情结",在其不同阶段的创作中,"圣"各不相同,但其通过方言刻画与烘托其"圣"的做法是一以贯之的,只是手法各不相同.刘醒龙的"圣"实为对普遍话所代表的流行文化霸权的挑战,是他力图纠正社会浮华、使其回归高贵、优雅、经典的一种努力.
  • 摘要:本文通过“九二共识”引出作者针对两岸文学的观点——"两岸文学,各自表述",或曰各自发展。这里讲的表述与发展,当然离不开国族认同,但本文主要指的是文学上各自走着不同的道路。并通过新世纪小说、散文创作等方面加以阐述。
  • 摘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趋于同质化和类型化,"西藏"具有稳定和封闭、原生态的特质,西藏的历史文化相较于主体民族的文化,似乎持守了更传统异域的面目,挪用"西藏"作为文化资源,以缓释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与精神焦虑,"西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想象和诗性建构空间,持久地吸引着作家进行各自的表述书写,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对西藏书写呈现集约式的"井喷".但由于依赖奇观化的展示,导致西藏日常生活的遮蔽;同时对西藏全面的诗意化,也显示书写主体的理性批判精神的明显缺失.对西藏抱持"原生态"的理解和期待,是一种西方中心观的"东方主义"的话语在中国的复制.
  • 摘要:近年来流行于网络的拟古世情小说,在言情之外,也对其虚构的历史图景中的社会规范,加以明确的突出和强调.小说通过强调遵循体制内礼法秩序的意义,塑造出一系列可为时代借鉴的人物形象;也通过对与历史相类的事件情状描绘和价值评判,积极利用并调和体制内的积极要素以达成目标,重新定位传统儒家思想在新型社会价值观中的位置.拟古世情小说的这种表现,除了来自于民间的群众性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所规约的艺术立场,还在于它们灵敏领悟到当前的社会价值倾向的变化,并先于当下国家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学创作上加以反映.
  • 摘要:本文运用细读、具体微观的方法,对网络作家冬雪晚晴系列小说进行研究.研究她通过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解构、重建塑造的"第二世界","第二世界"投射出她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第二世界"里的许多价值观呈现出现实世界的复杂、无奈、暧昧、多元的复杂认识,但其主导的价值观则是对传统的皈依.作家对改变现实的无力感对受众造成的认同现实的影响.在反思冬雪晚晴小说的文学价值观是主要探讨其回避启蒙文学观的原因.
  • 摘要:自上世纪末网络文学在中国初见雏形到今日的大行其道,网络对于阅读方式、受众心理、流行文化等多层面的的影响日益凸显出来.网络文学的这种强劲崛起,消弭了文学雅俗分化的原有界限,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学的产业发展,在拓展文学领地、重构文学格局上,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但其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已经成为文坛新常态的文学、文化现象,因此需要提出有效对策,积极应对挑战。
  • 摘要:中国文学已进入资本意识深刻影响生活与文学的时期,资本化文学的特点是对文学形式、文学意义和文学纯粹以资本方式的重新认定.中国文学的资本化是物化的资本积累在文学中的体现,这些文学的资本化能以具体形式占有社会资源,成为一种今天中国生活中的社会力量,它们提供了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社会地位的可能性,因此在资本化年代,文学仍然会展示经久不息的艺术纯粹性,并在一定程度受到资本化生活的欢迎。
  • 摘要:理解网络文学必须回到网络文化语境中,网络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现代媒介中的民主文化,发言者没有身份的尊卑,网络文化的空间给言说者以充分的自由。网络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巨大的包容性。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的成就不是体现在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和纯文学比肩,而是整体上的一种文化贡献,网络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依托新媒体促使“文化转向”,民众的创造力被解放出来,他们综合借用各种文化资源,参与时代的文化建构,仅仅对网络文学展开审美批判是不够的,甚至无力的,只有将文化研究与作品分析相结合,认识其文化价值,才能更深刻地阐释其合理性。
  • 摘要:文学面临着商业市场、新媒介和数字娱乐资讯等多重冲击和挑战,正逐渐走向工业生产和审美价值联合的产业化道路.结合西马的艺术生产相关理论,深入透视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文学产业发展生态,并对当前文学产业链的现实图景进行剖析,指出产业化是文学面对市场的现代性选择,突破以往文学认识论的框架,肯定产业逻辑有利于当代文学的生存,实现商业利润良性化循环,以此激发出版商自觉追求产品的高质量,以市场意识刺激文学创新机制,加强文化产品的文学批评,以新媒体为载体建构规范化的媒介批评体系,引导和提升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鉴赏能力。
  • 摘要:中国文学传统或明或潜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当下文学创作中以小说最为兴盛,创作数量可观;小说家写作地域文化鲜明,其中秦汉文化代表的贾平凹小说创作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发展的得失鲜明,通过探讨其小说创作探讨文学传统的贯通意义及方式。贾平凹小说创作中文学传统的贯通经验对当下文学有积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特别对擅长讲故事的网络文学有启发。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贾平凹小说研究,文学传统的延续需要批评的责任,讲实话的精神,发掘经典,引导文学健康发展。
  • 摘要:以改革话语与五四文学精神为内核的现代化理念、由保守主义思潮烘托的文化守成思想、以关注三农为主旨的"三农话语"与新时期阶段父亲叙事的三种态势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现代化理念促成了父子对立与父子同构两种审父模式,改革话语重在揭示乡村父亲的人格精神对现代化推进的阻碍作用,"五四精神"则侧重于观照文化因袭对乡村父亲的精神束缚.文化守成思想的两大价值取向关联颂父叙事的两种叙事表现:皈依乡土导致乡村书写赞美乡村父亲的乡土精神,弘扬传统使乡村书写儒化乡村父亲.三农话语决定了悯父叙事的三大叙事重心:描写乡村父亲的生存艰辛,展示乡村父亲的精神困顿,渲染乡村父亲的精神孤独.作家"定居"城市等因素致使乡村书写依赖思想资源,思想资源的更替决定了叙事态势的变化.
  • 摘要:现代歌词入文学史,也能拓展文学的领地,推动文学研究走向深入。鉴于词人词作众多,笔者认为,现代歌词入文学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现代歌词与新诗的关系研究、对经典歌词及代表词人的研究、各阶段歌词作为创作整体的研究。总之,中国文学应该是多元共生的状态。对现代歌词等边缘文学的关注,是文学史客观、包容立场的展现,也更接近时代、社会、民众审美的本质。
  • 摘要:本文对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沟通与对话进行分析,认为“今”“古”,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有着体制弊端与中国语境的原因,研究现当代文学,要将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学术背景。要求古代文学研究者破除一种成见,能够有一种妥帖的学术眼光,要求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有足够的尊重,对自己了解不多的学科,明白自己的知识的有限性,而不是自以为是,自以为大,似乎只有古代文学研究才是学问,现当代文学研究则只是一种浅薄的游戏,从而把一种毫无学术价值的学科偏见暴露无遗。这也是“齐观”,等价齐观也。同时还应注意文学的“不平衡”规律,唯以成果论高下,不因门第说短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