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6篇、会议论文89篇、专利文献4714篇;相关期刊691种,包括北方论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2013·国际经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等;文学思想的相关文献由132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瑞君、刘怀荣、庄森等。

文学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6 占比:22.77%

会议论文>

论文:89 占比:1.43%

专利文献>

论文:4714 占比:75.80%

总计:6219篇

文学思想—发文趋势图

文学思想

-研究学者

  • 张瑞君
  • 刘怀荣
  • 庄森
  • 罗宗强
  • 许总
  • 邬国平
  • 陈忻
  • 雷斌慧
  • 伍艳萍
  • 刘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潘建伟
    • 摘要: 黄侃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虽然经常为人所提及,但其中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未因此得到揭示。1917年以前,黄侃原本在与姚永朴等桐城派人物争骈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渐渐消除了他与桐城派的矛盾而使他将关注点转移至新旧之辨。黄侃的名著《文心雕龙札记》的出版远不止是与桐城派争论的产物,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其实针对的是新旧文学问题。此书与他的日记、书信等一起,以一种“潜对话”的方式,对被视为新文学理论奠基石的《文学改良刍议》所提出的诸如摹古与进化、用典与才华、雅言与俗语等几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新文化运动不但没有阻遏黄侃,而且从反面让他跳出了与桐城派争骈散的狭小圈子,使他突破了新旧二元对立的狭隘格局,朝向了对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深远思考。
    • 摘要: 一、本刊是以文学及文学与文化关系为主要研讨对象的中文学术期刊,现为季刊,季中出版。二、本刊不定期设置小说与小说批评、文化研究、诗学与词学、文学思想与文化、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性别、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化视角、文学文献、学术争鸣、“天津学”与城市文化等栏目。三、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研究者赐稿。来稿长短不拘,唯以陈言务去、阐说清晰为尚。作者若无高级职称,须经一位本刊编委或两位其他具正高级职称者实名推荐。
    • 杜淑娟
    • 摘要: 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批评了《倾城之恋》的文学价值,也掀起了四十年代张爱玲研究的热潮,张爱玲则以《自己的文章》表明了自己的文学立场,从文学思想、创作理念、创作个性、雅俗文学四个方面来讨论这场“误读”与“反驳”,认为文学中的“雅”与“俗”是共存而非对立,创作者应有更大的创作自由,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论体系和文学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呈现雅俗共赏的文学新局面。
    • 伏俊琏
    • 摘要: “敦煌文学”包括敦煌出土的5到11世纪以写本形式保存的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敦煌文学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变文、俗赋、白话诗、曲子词等新的文学品种,填补了文学史的某些空白。敦煌文学为解决文学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材料,例如文学的起源和生成问题、宋词的源头问题等,都可以通过敦煌文学得以重新阐述。敦煌文学为早期中国文学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新方式,尤其是文本的结集问题,可以更为真实地再现中古文学的传播生态。
    • 彭书平
    • 摘要: 夔州是诗歌界绕不开的文化场域,傅作楫是夔州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人,然而,以往对傅作楫其人其作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少且视角多聚焦在其诗歌艺术成就上。为了探索傅作楫一生的文学思想底蕴和演变,笔者细读了傅作楫不同阶段的诗作。结果发现,他前半生以儒家思想为主旋律,而后期尤其被贬辽东后其文学思想内部变得更驳杂,且更多是以释道思想来超越心灵。最后,笔者认为,对傅作楫文学思想的研究将会丰富巴渝文化内涵。
    • 梁镨文
    • 摘要: “言为心声,歌以咏志”,诗歌的创作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思想,而不同心境下的诗歌创作主题思想、情感基调也大不相同。例如,古代诗歌创作中的山水诗歌会因诗人的心境、人生经历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选取同样遭受贬谪的山水诗创作的两位集大成者——柳宗元和刘禹锡,探讨其被贬谪后所创作山水诗的异同,并在异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成因,以实现对二者山水诗意境、特色、文学思想价值的完整把握。
    • 张瑞君
    • 摘要: 宋代笔记从小说中脱离出来,传奇志异减弱,考证实录增强,实现文体独立,是宋人表述文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与话体文献取得了大致相当的文体功能,重视诗文语义考辨,揭橥诗句源流,渗入理性精神等体现宋学的鲜明特征。宋代笔记呈现明显的动态演进,可藉之考察宋代文学思想的阶段性特征,为文学思想研究提供新的考察材料与角度;与话体文献的综合参照、对比,得以最大程度还原宋人文学思想的全貌。其注重记述文学发展与政治、思想、经济等的关系,可以使我们以文学生态的视野更好地接近宋人文学思想的生发现场,为文学思想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 叶当前
    • 摘要: 桐城派文学思想有较强的学派特点,汉宋之争、骈散之争、与《文选》学派的论争等,都留存有鲜明的交锋文字,文献依据充分。桐城派古文思想、诗学思想,亦可在其师徒相传的家法及相应的诗话、文话、选本评点中找到直接证据。据此路径阐释桐城派文学思想的成果可谓繁富。然而,罗宗强、左东岭等治文学思想史专家认为,古代士人的文学思想除文学批评著述外,还大量"反映在创作里"。因此,从桐城派的文章里发掘古文家的文学思想与心态,同样值得重视。
    • 王本朝
    • 摘要: 百年中国文学思想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古代文学思想的承续和发展,也是对西方文学思想的转化和创新,更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它以百年作家作品、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中心,同时兼顾社会思想、文化思潮和文学体制,讨论文学体制、文学观念和语言形式的思想与审美的融合,呈现文学思想史的场域、内涵、结构和形式的复杂性与独特性,确立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的总体特征及其历史嬗变。
    • 胡延茹; 武道房
    • 摘要: 薛瑄是明初著名理学家,开明代“关中之学”先河,同时他又是一位超出时代风气的诗人,道学与诗情充溢其生命始终。其理学思想中的理气论、复性说围绕本体展开,理气论强调本体与现象界的关系,亦是复性说展开的天道依据,复性之说则是复归本体的笃实践履。在文学价值论上,薛瑄认为,诗文创作是复归本体的途径,文学价值便具有了哲学上的本源性内涵;在文学创作方法论上,其以“复性说”为基础,重视在诗文中流露“中节”的真情并强调诗文法度。他认为,诗文具道与情,亦需法度规范,当出入古人文法之间而自成一派。薛瑄对本体的求索使其诗文超越一般文人之境,不可抑制的诗情与不为名利所累的境界亦使生死困顿变得诗意淋漓。薛瑄的诗文既展现了台阁体创作风貌,又显露出明代道学家诗歌创作之风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