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375篇;相关期刊956种,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社会科学辑刊、中州学刊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齐鲁高教论坛2013年会等;理性精神的相关文献由15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春时、张光芒、顾琅川等。

理性精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7 占比:17.12%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7375 占比:82.69%

总计:8919篇

理性精神—发文趋势图

理性精神

-研究学者

  • 杨春时
  • 张光芒
  • 顾琅川
  • 李寒梅
  • 李织兰
  • 沐牧
  • 王光明
  • 蒋晓云
  • 赵沛霖
  • 何中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慧
    •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德育是当今学校课程立德树人的基本形式。数学学科在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教育中理应渗透德育,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然而,当下,一些教师认为数学学科由于其理性的特点,没有多元的德育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往往被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通常采用“附加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单一且存在形式化问题。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并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 秦佳楠; 刘潇衍
    • 摘要: 以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为主线,从希腊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和美学观念三方面对古希腊神庙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平面形制和柱式上,并探讨了这些特征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 汪洪潮; 黄薇薇
    •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课堂教学要通过对数学内容的学习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师要深刻理解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充分挖掘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方法,追求“高立意、高品位”的数学课堂。
    • 张瑞君
    • 摘要: 宋代笔记从小说中脱离出来,传奇志异减弱,考证实录增强,实现文体独立,是宋人表述文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与话体文献取得了大致相当的文体功能,重视诗文语义考辨,揭橥诗句源流,渗入理性精神等体现宋学的鲜明特征。宋代笔记呈现明显的动态演进,可藉之考察宋代文学思想的阶段性特征,为文学思想研究提供新的考察材料与角度;与话体文献的综合参照、对比,得以最大程度还原宋人文学思想的全貌。其注重记述文学发展与政治、思想、经济等的关系,可以使我们以文学生态的视野更好地接近宋人文学思想的生发现场,为文学思想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 徐莉; 肖斌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已经迈进新时代的历史征程,教育已从规模扩张顺利步入质量提升的轨道,但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社会剧变的可能性加大,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中国教育正处于社会混变期的时代背景之中,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勾勒了一幅宏伟蓝图,其终身教育理念和构建服务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目标为中国社会转型开启了智慧之旅。从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的过程是教育理性化过程,随着时代变迁教育理性与教育价值从博弈经历耦合再到趋同,终身教育理念以重新审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逻辑起点,反思和批判传统教育之弊,重构教育新形态,其理性与价值始终辩证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 战玉冰
    • 摘要: 理性精神是侦探小说作为一种现代小说类型的核心价值之一。而在侦探小说进入中国之初,其与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本土社会文化相结合,小说中的理性精神也具体呈现为对无神论主张的宣扬与对封建迷信思想的驳斥,借助小说中侦探的推理来“示范”一种理性的运思方式,同时通过侦探小说中的各种现代化装置达到某种科学知识普及的阅读效果。当然,上述理性精神在民国时期的传播仍是比较浅显和粗陋的,而这也成为侦探小说在当时中国“不走运”的关键原因之一。
    • 郎秋叶
    • 摘要: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结合高考试题命制特点设计专题任务群“哲理诗鉴赏”的群文比较阅读,教学中立足群文阅读的联动性,解决驱动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重建文化场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
    • 孙淑芹; 侯悦
    • 摘要: 中国朝鲜族女性文学是朝鲜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女性视角和性别体验、民族体验出发,反映了朝鲜族女性在跨国劳动交易过程中的文化身份体认焦虑,表现了朝鲜族女性的双重边缘位置及性别觉醒,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实现了民族、文化、女性多重话语的契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
    • 王兴梅
    • 摘要: 纵观我国古典诗词与文论,"鉴戒"一词常常出现。它是古人最初对圣人和前人思想的一种学习方式,后来渐渐成为一种较为固定的表达方式,体现着明确的"教化意识"。更深层次上,我国古代的"教化意识"中蕴含着一种"理性精神",其内涵包括:一是指儒家思想所主导的政治功利主义的艺术观所蕴含的理性精神;二是通过掌握一系列严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并以此追求独立意志和高尚人格所体现出的理性精神。现如今,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但同时,人类的精神状态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甚至被异化。因此,以"俯仰"为着眼点,探讨我国古代的教化意识及其理性精神,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黄海滢
    • 摘要: 数学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将数学文化适时、恰当地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涵养他们的理性精神。苏教版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板块从不同方面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师教学时应充分用好这个板块,使数学学习更加灵动、鲜活,让理性精神在学生心里生根、生成、生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