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批评家

批评家

批评家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9篇、专利文献3293篇;相关期刊765种,包括文艺研究、文学自由谈、文艺评论等; 批评家的相关文献由2100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有顺、南帆、吕澎等。

批评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69 占比:45.68%

专利文献>

论文:3293 占比:54.32%

总计:6062篇

批评家—发文趋势图

批评家

-研究学者

  • 谢有顺
  • 南帆
  • 吕澎
  • 李洁非
  • 孟繁华
  • 李建军
  • 贾方舟
  • 徐志伟
  • 丁亚平
  • 张清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建军
    • 摘要: 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许多文学理论缺失或缺少创造性,而不只是如前人所说的“失语症”问题,也并不是一个“歌德风”盛行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中“失语症”是存在的,并且是至为严重的“失语”;“歌德风”当然也是存在的,并且是强劲的“歌德风”;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理论家或批评家不会讲自己的话,毕竟还是可以讲别人的话;理论家或批评家只是讲好话,而不敢于批评或者是不想去批评,然而毕竟还是在从事批评。
    • 西渡
    • 摘要: 1997年的时候有人问我:“随着时光的流逝,你还坚持对戈麦的高度评价吗?”我当时回答说:“我现在对他的诗歌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比过去更热爱他的诗歌。”时间又过去二十多年,下个月戈麦去世就满三十年了,现在我可以更坚定地重复一遍我二十多年前的回答:我比过去更热爱戈麦的诗歌。实际上,戈麦去世以后的三十年,诗人、批评家、读者一直在进行戈麦作品的辨认工作,我自己也是如此。今年编辑《戈麦全集》,让我对戈麦在诗歌上的贡献有了更新的认识。虽然三十年并不是一个可以彻底水落石出的时间,但可以确定无疑的是,戈麦绝对是新诗史上才华、成就最突出的少数几个诗人之一。
    • 杨庆祥
    • 摘要: 本次专栏收录的两篇访谈的对象分别是80后作家周嘉宁和甫跃辉。刘欣玥对周嘉宁的访谈轻快舒缓,从作家历年来的作品出发,关联其成长,学习,阅读和翻译的种种具体经验,勾勒出作家从开始创作到调整写作方向的发展过程,使读者得以窥见一个关注时代和外部世界但又自然生长,随意恬淡的周嘉宁形象。谢尚发对甫跃辉的访谈则更多落实到作家小说中的具体细节设置,关注城市和乡土经验在作家创作上的重要位置,精彩之处在于呈现出了批评家与作家对作品的差异化认知:写作者往往怀着未明确的目的去面对未完成的作品,批评家则总是针对完成的作品去分析其中的某种明确目的。
    • 刘诗宇
    • 摘要: 读者:批评家是良友。我迷茫时,他先叩响新世界的大门。我懵懂时,他陈列秘辛种种。我永远可以相信他的视野与趣味。学者:批评家是搭档。任何书和人入史入理之前,先经他眼。酸甜苦辣咸,五味流过,我永远可以相信他的判断和诚实。
    • 马思钰
    • 摘要: 何向阳最早为人熟知是作为批评家。而后,她拿出《澡雪春秋》、诗集《青衿》,以夺目的才华步入散文与诗歌界。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文学批评与散文、诗歌似乎是关乎理性与感性两个截然相反的创作路向,但在何向阳的创作中却呈现出相互独立又圆融互通的特性,沉重的主题由诗语托举,轻灵的语辞中往往包蕴着厚重的哲思,实现了“情”与“理”、“诗”与“思”的浑融。
    • 鲁迅
    • 摘要: 创作家天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诗人要做诗,就如植物要开花,因为他非开不可的缘故。如果你摘去吃了,即使中了毒,也是你自己错。这比喻很美,也仿佛很有道理的。但再一想,却也有错误。错的是诗人究竟不是一株草,还是社会里的一个人;况且诗集是卖钱的,何尝可以白摘。一卖钱,这就是商品,买主也有了说好说歹的权利了。
    • 唐小林
    • 摘要: 李美皆的文学批评具有非常清晰的辨识度,堪称当代文学批评家不随流俗、勇剜"烂苹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胆识、才气、以及批评家的学识、审美鉴赏等多方面,分析了李美皆的写作风格和锐利的眼光,及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说明,批评是一种稀有的才能,优秀的文学批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引导,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宋德发
    • 摘要: 在经典形成的外部因素中,批评家占据了重要位置.当代人应该理直气壮地呼唤和确认当代经典;在此过程中,批评家应该承担发现经典和命名经典的责任.胡良桂的新著《当代中国作家经典作品论》证明了当代批评家参与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证明了优秀批评家存在的独特价值.
    • 法国克劳德·莫奈
    • 摘要: 作为印象派绘画的开山之作,这幅画最开始是被官方展览拒绝的。当时的观众们认为这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并有批评家指出这幅画展示的是“一种印象”,而非精准细致的写实性描绘,“印象派”随之而得名。莫奈在这幅画中是想展示一种眼睛看到的即时性场面。实际上,随着摄影技术以及科学的发展。
    • 纪伯伦; 薛庆国(译)
    • 摘要: 有天黄昏,一位骑马往海边赶路的男人来到了路边的旅店。他和往海边赶路的人们一样,很相信夜里人们的行止,他下马以后,就把马拴在店门边一棵树上,然后走进旅店。午夜,一个小偷趁人们都已入睡,将马盗走。次日晨,旅行者醒来,发现马被人盗走,他痛惜不已,为失去了马,也为有人竟然心怀偷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