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3篇,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绘画、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096篇;相关期刊426种,包括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等;艺术批评的相关文献由987位作者贡献,包括彭锋、李心峰、陈旭光等。

艺术批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8 占比:9.3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1096 占比:90.51%

总计:12259篇

艺术批评—发文趋势图

艺术批评

-研究学者

  • 彭锋
  • 李心峰
  • 陈旭光
  • 高岭
  • 周星
  • 沈语冰
  • 范迪安
  • 查常平
  • 王南溟
  • 秦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天歌
    • 摘要: "四要素"文论批评模型以"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传统"为主要讨论对象,同时也成为分析各种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主要趋向.然而,所有的批评家、理论流派不可能对这四种要素同等重视.艺术从自律、他律走向通律性的过程,也是艺术批评不断扩大研究对象范围的过程.随着艺术边界的不断拓展,艺术的概念、定义、对象、场域、社会动力,甚至艺术终结与否都成了艺术批评所关注的对象,即艺术批评从"艺术学"的概念走向了"社会学"的概念.艺术批评的范围随着艺术边界逐渐扩展,研究对象也愈渐复杂,由艺术家、作品、观众、宇宙所形成的艺术批评模式进入社会性的、多层次的、多向关系的艺术批评模式.
    • 阳烁
    • 摘要: 莫瑞吉奥·卡特兰的作品《喜剧演员》是2019年最受关注的艺术作品。卡特兰在当地超市购买了一根香蕉,然后用一条灰色胶带斜贴着固定在墙上,香蕉和胶带便构成了《喜剧演员》这件作品。为什么一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香蕉可以成为艺术品?首先,《喜剧演员》是一件获得了艺术体制授权的艺术作品;其次,《喜剧演员》在以往的现成品艺术史谱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喜剧演员》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对艺术本体进行了解构,其作品构成的简单性、易获取性和可传播性引发了观众对图像的狂欢。
    • 竹妤婷
    • 摘要: 本文将围绕恩内斯特·费诺罗萨提出的以“线条、浓淡、色彩”三形式要素为核心的艺术评论方式,通过研究其术语来源及知识基础,深入探讨费诺罗萨是如何主动抓住东方书画资源,以此修补19世纪末艺术创作与教学、评论之间的鸿沟。费诺罗萨的大胆革新,揭示了19世纪末艺术文化界特有的现实紧张感,借助对他的研究,或许能够拓宽我们理解西方现代艺术滥觞之时的方式,并让我们对文化要素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迁移、扩散、变动具有更深切的体会。
    • 罗莎琳·E.克劳斯; 鲁明军
    • 摘要: 2018年3至9月,在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的资助下,鲁明军前往纽约,围绕美国著名当代艺术评论杂志《十月》(OCTOBER)进行了一系列访谈,从一个侧面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艺术批评与理论的历史进程,借以反思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以及艺术媒体生态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其间,先后采访了罗莎琳·E.克劳斯、本杰明·H.D.布赫洛(Benjamin H.D.Buchloh)。
    • 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课题组
    • 摘要: 2021年是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十周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在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交叉学科研究等四个方面取得重要发展。在艺术理论方面,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历史、定位、共同体建构、“新文科”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艺术体系和学科体系、新技术与新媒介艺术研究等构成了艺术理论研究的多元景观;在艺术史方面,艺术史基础理论、数字艺术史、艺术史文献以及学科建设等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艺术批评方面,聚焦点集中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新类型和艺术批评管理等四个领域;在艺术交叉学科方面,艺术管理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符号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媒介学以及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进一步发展,促进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 何菁
    • 摘要: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人们对城市中公共区域的建造以及空间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只能在公园中看到花草树木及简单的雕塑,这让城市景观雕塑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尽管景观雕塑在城市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忽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人性化设计持之以恒的探索可以让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越来越好。在现代艺术体系中,雕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其艺术特征的差异性可以将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得更加巧妙。雕塑的设计不能忽略实体空间的构成要素以及雕塑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在对雕塑进行艺术构造时,需要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具体需求和审美需求融入其中,增加人们和雕塑作品的互动。这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传递设计理念,还可以对空间文化意境的营造起到一定助力,从而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视觉传达效果。
    • 赵盼超
    • 摘要: 中国艺术理论创新与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艺术学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诸多学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话语体系构建、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当代艺术批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陈池瑜即是其中一位。其所著《中国艺术学论纲》一书,立足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书画理论,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对中国艺术史学理论、品评理论及艺术史和艺术学学科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是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对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探索具有推动意义。
    • 美詹姆斯·艾克曼; 张婷(译)
    • 摘要: 艺术史存在的前提,首先是艺术创作需被视为有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行为,且在其以往的变迁中蕴含着某种可描述的变化规律。这些先决条件在中世纪并不显见。在那时,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品与作坊工匠生产的那些功能性产品之间没有清晰的区分,也没有对古代的人工制品进行专门的分类或分期。现代艺术史的历史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尽管它也受到古代的深刻影响。然而从编年史家朴实无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从而达到较高的历史意识,是一项比我们所能够意识到的更艰巨的任务。因此,这种历史意识在古代未见形成,在被公认为现代艺术史之父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那里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 王小龙
    • 摘要: 艺术管理美学是艺术、管理、美学的跨界研究,是艺术美学与管理美学的跨界研究,是艺术管理与美学的跨界研究。在艺术管理美学的视域下,艺术管理与艺术批评的界域存在着重叠、交叉、融合的现象。探究两者在新文科背景下进一步交融的实践可能和理论根基,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 唐卫萍
    • 摘要: 身处展厅被作品包围之时,立刻就察觉到自身艺术史知识的匮乏和苍白,总有大量的作品溢出艺术史的坐标之外。就保留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言,艺术批评无疑是最佳的写作文体。就艺术史的写作来说,风格史的写作与作品的关系是最直接而密切的。然而经过了文化史和社会学的洗礼之后,以作品为中心的艺术史书写如何展开?观看那些不在聚光灯下的作品的视觉经验,冲击着占据我们头脑的艺术史知识,也刺激着我们寻求一种新的讲述历史的方式一一用一种更宏阔的目光,超越流派的限制,重新梳理和描述风格的演变进程。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带来一种新的观看和进入历史的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