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江南

江南

江南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3年内共计137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32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6篇;相关期刊3231种,包括风景名胜、城市公共交通、民间传奇故事:上半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等;江南的相关文献由12883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文友、冯贤亮、范金民等。

江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32 占比:99.3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76 占比:0.55%

总计:13720篇

江南—发文趋势图

江南

-研究学者

  • 郑文友
  • 冯贤亮
  • 范金民
  • 郁达夫
  • 江南
  • 余显斌
  • 佚名
  • 刘可亮
  • 陶瑾
  • 张连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孙燕超
    • 摘要: 本文以山水美学作为考察周氏兄弟散文的切入视角,结合周氏兄弟散文文本,考察江南山水的美学意义。梳理古典山水美学的审美启蒙,经由哲学思潮的催化、积淀时代的审美心理,演进为艺术创造形式的逻辑过程。结合山水美学与江南社会生活的交织,探究周氏兄弟散文作品中江南山水美学的审美价值。
    • 张文礼; 冯峰
    • 摘要: 3月10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总部百米长队、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公司无偿献血活动有序进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班子成员今年又亲自带头参加了现场献血,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爱心担当。
    • 聂辽亮; 邱华锋
    • 摘要: 周伯琦曾任宣文阁鉴书博士,是宣文阁书家群体的典型代表。寓居吴中之后,周伯琦在江南书法圈异常活跃,与吴、杭、松一带的士人翰墨交游紧密,并积极参与江南富有文艺气质的书画雅集,其官方及私人之间的书事活动尤其频繁。周伯琦借助馆阁名臣的身份引领江南复古书风,开启了南方尤其是吴中书法圈的时代风气,使元末南北书风进一步交融。
    • 黄崇崇(文/图); Adam(图)
    • 摘要: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湖州风光。”湖州,是一座静谧美好的城市,登上飞英塔,可感大千世界;走逬莲花庄,可见南浔富庶;行至街巷深处,可食山中珍鲜……走近湖州,就让人不禁吟起那首古诗: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 徐文武
    • 摘要: 晚清江南琵琶传承,是科举制度发生效力之下的士子琵琶传承,进入民国,传承的主体虽逐渐转移到新兴市民、新式学堂学子,但其观念本质并未完全改变,依旧呈现出某种古风,将音乐当作“经生副业”,倾注心力于音乐,追求的是“德艺周厚”的人生境界,故而在现实层面,表现为以实学为中心的杂艺竞逐,以及一专多能的人文历史特征。而晚清民国沪上因各种因素,特别是新兴市民、商人、职员的介入,此风更为昌盛。
    • 水无情
    • 摘要: 江南的早春,柳丝吐翠,樱花玉兰齐绽放,而我却更钟情于那些在林下、草地上恣意疯长的小野花。早春小野花的代表应是那个从土里爬出来的老鸦瓣,很遗憾数次在春天去杭州都完美和它错过,也许我的眼里有的始终是另一个早春小精灵紫堇。
    • 宋可达
    • 摘要: 太湖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了该区域的水利修治必须施行统一管理。随着明初以直隶嘉兴、湖州二府改属浙江,历史上曾长期属于同一政区的太湖流域遂分属直、浙二省,受此影响,江南地区在水利治理层面形成了“犬牙相错”的格局。为统筹管理江南七府水利,明廷在永乐至弘治年间逐渐建立起一套应天巡抚——浙江按察司佥事协同治水的管理机制。正德以后,由浙江按察司佥事兼管南直隶苏、松、常、镇四府水利的弊端愈加凸显,朝廷遂在江南水利的合治、分治问题上反复摇摆。至万历五年,最终确立了以苏松兵备道、浙江按察司佥事分管江南水利的政策。太湖流域行政区划的长期分裂,是明代江南治水管理机制不断调整的重要原因。
    • 黄元琪(文/图)
    • 摘要: 热爱江南文化的旅人,可以去无锡西郊的惠山走一走。站在建于南朝的惠山寺大殿,看温柔晨光穿过六百年历史的银杏;望远处古街祠堂鳞次栉比,披着层层美丽金边;听山间泉水叮咚作响,它滋养了古镇文明,也成就了“天下第二泉”的美誉。逛园子,吃美食,赏泥人,品清茶,这是我在无锡惠山度过的惬意一天。
    • 汪湛穹; 小田
    • 摘要: 诸般海洋文化符号,经过江南庙会演艺,活化为地方戏成长的人文生态。深入近代岛滩社会不难发现,江南庙会演艺的时空格局、民众对海神戏的偏爱,凸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弥散着浓重的传统气息,反映了时人应对险恶生计环境时的力不从心;反顾海氛不靖的岛滩世界,既能理解社会历史传统为庙会演艺给出的正当理由,也可以体味到传统戏艺所蜕生的近代性;对岛滩生活流动性的关注,意在揭示民间艺术生活在受众信仰、戏班运行和日常纽带等方面的特殊性,从而说明人文生态的差异性与地方文化特性之间的关系。如此,民间演艺的人文生态考察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史价值。
    • 刘如旭
    •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及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的同时,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原来的纯粹物质需求到现在物质需求的大量满足所导致的精神方面需求的激增。人们对所生活的城市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草地、树木的规律性种植,城市居民期待着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更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市景观小品,同时城市管理者也希望通过城市景观展现出城市的特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