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85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38篇、会议论文11篇、相关期刊1995种,包括齐鲁学刊、人文杂志、炎黄春秋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第十六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研讨会等;郭沫若的相关文献由6004位作者贡献,包括蔡震、郭沫若、冯锡刚等。

郭沫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38 占比:99.8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13%

总计:8549篇

郭沫若—发文趋势图

郭沫若

-研究学者

  • 蔡震
  • 郭沫若
  • 冯锡刚
  • 杨胜宽
  • 李斌
  • 张勇
  • 廖久明
  • 税海模
  • 王锦厚
  • 秦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宋宁; 魏建
    • 摘要: 郭沫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人民文艺”话语建构者之一,他在1944—1947年间明确倡导“人民本位”文艺观。以往学者主要从他的政论类文章中解读这一思想的提出、变化及价值。实际上,郭沫若的历史剧《南冠草》的创作和两次修改都与“人民本位”文艺观密切相关。郭沫若认识到夏完淳所代表的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局限性,重新评价了传统士大夫精神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在现实中推动传统士大夫阶层向革命知识分子的转变。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而建构的“人民本位”文艺观,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特质和艺术价值,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事业和当代文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孙玉祥
    • 摘要: 1936年2月,郁达夫应福建省主席陈仪(字公洽)之邀,从杭州到福州游览,被陈仪委任为省政府参议,直到1938年3月,郁达夫应郭沫若电邀,离开福州,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工作,任少将设计委员。此后,又于该年9月底回到福州,陈仪仍委任他为省政府参议,在“主席文书室”服务。
    • 孟文博
    • 摘要: 郭沫若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阐发关于文艺作品“无目的性”与“功利性”问题的辨析,一直到20年代中期,这个问题都以文艺作品的“无目的性”和“社会使命”观念交替转换的形式表现出来。郭沫若当时在这一观念阐发上的不断“自我相违”与“左右摇摆”,并非仅源于其思想观念或者心态的复杂性,而是与其在不同环境中身份的转变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1925年以后,因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个人思想的明确坚定,郭沫若便彻底“摇”到文学要承担“社会使命”的一端,再也没“摆”回文学的“无目的性”那一端。但在全面抗战历史阶段,郭沫若对文艺的“功利性”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总的来看,郭沫若前期文艺现折射出他在不同历史境遇中“诗人”与“政治家”身份的“变奏”。
    • 寇淑婷
    • 摘要: 郭沫若在日本的海洋体验对其电影剧本《郑成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郑成功》中对“海战”“通洋裕国”“收复和开发海岛台湾”等一系列海洋书写可知,该剧是海洋文学的典范之作。郭沫若对郑成功作为海洋英雄的文学再现正是其创作该剧的所谓“历史的兴趣”,亦即“哲学意味”之所在,这也是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超越时代的海洋精神的外在表达。
    • 邹建军; 邹茜
    • 摘要: 郭沫若早期小诗众多,并且多半具有明显的外来性特征,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相去甚远。其小诗在题材、主题、思想、意象、词语和体式等方面,都与外国诗歌和文学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对外来文化的直接引用或间接运用,给他的小诗带来了鲜明的特色和浓厚的异域色彩。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时代的选择与文化的选择,当然,也与他当时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与自我的经验存在密切的联系。
    • 张明
    •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釜底抽薪式的清算,一大批激进学者如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纷纷加入到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批判当中。然而,在对孔子儒学的一片讨伐声中,曾开五四时期创造风气之先的郭沫若却逆势而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学说的强烈认同。郭沫若的这种文化认同并未仅仅停留在精神思辨的层面,而是转化成了一种政治实践行为,成为他投身救亡图存革命活动的强大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化认同还成为郭沫若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作为这个命题的较早提出者,郭沫若的这种探索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 孙泽仙; 江翠华
    • 摘要: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有辉煌成果,文章从“实践与成就”“思想与方法”“地位及影响”三方面论述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卜辞通纂》和《殷契粹编》等著作是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实践及成就。郭氏的甲骨文字考释思想及方法总结有六:古代社会研究与甲骨文字考释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跨学科综合考释甲骨文字、借助字形分析考释甲骨文字、结合辞例内容考释甲骨文字、利用汉字演变特征考释甲骨文字。他的许多观点及研究对甲骨文字考释影响深远,甲骨文研究的百年间取得的成就多与郭沫若的探索不可分割。
    • 古大勇
    • 摘要: 百年中国新(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书写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国时期,郭沫若进入新文学史的版图,但其重要性并没有凸显,核心作家的地位在文学史秩序中并没有确立。“十七年”时期,由于受到“鲁郭茅巴老曹”国家命名工程的影响,郭沫若成为文学史秩序中最重要作家之一,其文学成就受到重视,但阐释视角比较单一,带上鲜明的意识形态印记。新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史格局中的中心化特征仍然延续,文学成就也仍然得到高度评价,在具体作家作品的阐释上,摆脱了“十七年”时期的那种“意识形态化”缺憾,回归到文学本位,同时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倾向。
    • 周书灿
    • 摘要: 积极倡导“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黄现璠从文字语义、逻辑推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公式化、教条化、生搬硬套等方面,对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奴隶社会肯定论进行了激烈的反驳和严厉的批判。黄氏对郭沫若奴隶社会肯定论的激烈反驳与严厉批判,总体上是在学术层面展开的。黄氏的反驳和批判偶有击中郭氏要害之处,但与此同时,在对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奴隶社会肯定论的激烈反驳与严厉批判过程中,在语言学材料及证据和方法运用方面,也屡屡产生诸多新的问题。黄氏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主导下的古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研究成果,几乎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戴帽子、打棍子、上纲上线、以偏补偏,以左纠左的论述,贯穿于黄氏论著。凡此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历史无奴隶社会”说,并非是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实现了和社会史论战的衔接,而恰恰是在社会史论战时期低水平水准线上的徘徊与重复。为积极申论“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说,黄氏力图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主导下的各种古史分期学说,四面出击,无的放矢,见奴即批。然而在对中国奴隶社会肯定论的批判过程中,黄氏很难抓住问题的关键,论证杂乱无序,不仅达不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反而使得其对先秦社会形态理论的重构陷入破立两难的困境。
    • 何刚
    • 摘要: 郭沫若史学虽然不再是当下的学界研究热点,但在一批学者的坚持下仍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在研究领域上还有新的拓展。其中,将郭沫若与同时代的学术名家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对郭沫若史学的评论、接受、研究历程进行纵向的学术史梳理;从思想文化史角度再审视郭沫若的先秦诸子研究、传统思想文化观等,是较为引人注目的。本期本栏目的两位作者——周书灿教授、杨胜宽教授,在这些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学术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