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民本位

人民本位

人民本位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专利文献438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邓小平理论研究、胜利油田党校学报、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人民本位的相关文献由12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秀芬、吴风、刘保国等。

人民本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22.06%

专利文献>

论文:438 占比:77.94%

总计:562篇

人民本位—发文趋势图

人民本位

-研究学者

  • 刘秀芬
  • 吴风
  • 刘保国
  • 刘潇潇
  • 吕慧萍
  • 周德丰
  • 张丛林
  • 杨胜宽
  • 税海模
  • 芃夫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宋宁; 魏建
    • 摘要: 郭沫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人民文艺”话语建构者之一,他在1944—1947年间明确倡导“人民本位”文艺观。以往学者主要从他的政论类文章中解读这一思想的提出、变化及价值。实际上,郭沫若的历史剧《南冠草》的创作和两次修改都与“人民本位”文艺观密切相关。郭沫若认识到夏完淳所代表的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局限性,重新评价了传统士大夫精神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在现实中推动传统士大夫阶层向革命知识分子的转变。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而建构的“人民本位”文艺观,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特质和艺术价值,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事业和当代文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刘妮娜
    • 摘要: 互助型老龄社会旨在建构以党的领导为统领,以互助合作为抓手,以人民幸福为本位,适应老龄社会变迁的多维均衡的社会系统。互助型社会的出发意旨和目的归属在于“人”,核心目的是使人能达到一种满足需要的均衡状态,关键在于在党领导的多方合作制衡中生发居民信任参与和个体自由自主的社会自治空间、社会经济体系,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党的领导、新型市场经济、社会组织体系、集体主义文化四轮驱动。人口老龄化程度急剧加深这一人口结构变化是其需要适应的重要环境,对建设现代互助型社会也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面向老龄社会形态的适应性变迁,包括探索建立党的老龄部门和政治性老年人组织、探索企业经营中老年社群的有效路径、探索基层自治组织体系、专业社会组织体系等多元涉老组织体系“协同合作”、构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价值体系等。
    • 赵恩国; 庞君芳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话语坚持"人民本位",拒斥"个人本位",但它决不是将个人消弭在人民的普遍性概念之中,而是有着对个人本位民主话语的清醒认识.它既看到后者对个人自由的守护,也看到它固有缺陷对个人自由的限度.首先,作为存在论前提,人民本位规定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不仅要求人民的"在场",更强调人民的"出场".其次,作为本质论前提,坚持人民本位的民主话语实现的是分属于不同家庭、阶层与社群中的人民的"有机团结",即有差异的同一.最后,作为目的论前提,坚持人民本位的民主话语是要解决个体与类,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历史性矛盾,以实现人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彻底解放.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立论前提的讨论,有助于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 梁萌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方面的相关重要论述,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实践问题给出了科学阐释及理性解答.在精神实质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论述为我们呈现了四个广而深的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思想脱贫为直指根源的手段,以精准扶贫为基本方略,在党的领导下打赢一场精准、有效、可持续的扶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当代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 田源
    • 摘要: 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革命文学话语向无产阶级文学蜕变,崭新的文学理论话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1927—1929年史料文献涉及诸多与之相关的阐释与传播,由此形成的原初框架含有以人民为核心的现代观念,勾勒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萌芽期的基本面貌.无产阶级文学概念的人民立场直指广阔的人民生活,关乎题材叙事形态,蕴含的人民意志,贯穿作家身份的思想形态论争,实现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过渡与融合,从而多维度建构起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人民本位理念,引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历程.
    • 于文善; 潘杰
    • 摘要: 中国是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有效防灾减灾救灾,切实提高减灾救灾的能力,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减灾救灾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深化和扩展了减灾救灾思想的内涵及实践能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提升,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增强.
    • 胡柳娟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本位国家观的转换,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现实延续.新时代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主要从执政使命、执政基础、执政理念、领袖情怀四个角度阐述了其丰富内涵,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新思想新观点.要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一方面要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实施各项政策,突出工作实效;另一方面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 吴果中; 刘晗
    • 摘要: 作为阐释主体对客体对象加以重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命名从来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它因指向实践行动和影响权力主体知识话语的生产与复制,而具有历史的、因果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大多以“人民”的名义命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就至少出现了四种以“人民画报”命名的刊物,并历史地、内在地建构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人民本位”的图像象征体系:以“人民”的名义从事视觉实践的价值立场,“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本位”观,“书写工农兵”和“工农兵书写”的“人民主体性”意识。这套体系在维护人民政权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人民画报”不是一个纯粹的报刊概念,而是一个政治范畴和政治性的概念,其图像实践也是创造新的政治主体的过程,是一种将视觉宣传与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与视觉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有机的组织方式。
  • 9. 论马克思的主体民生观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吴昊天; 陈金龙
    • 摘要: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和直接阐释民生问题的著述,也没有明确提出或使用民生的概念,但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它既附着于对资本主义民生困苦的批判中,更融通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构想中.马克思的民生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其根本构成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民生是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即人民群众的实践构建,人民本位是其根本价值指向.
    • 陈桂生
    • 摘要: 本文由"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话题引起,主要讨论我国教育的理论依据问题,即在价值观念上从"人本位"文化到"人民本位"文化的流变,在理论上从经世致用之学到实践理论的流变,进而以教育为话题,讨论中西人文价值理念与理论性质的异同,旁及我国教育实践理论本身有待探讨的问题.议论所及,无非是就人民共和国人文学科历史上一度出现关于"看不见的手"观念同"看得见的手"观念之间的误会与冲突,无非提供一点同情性的理解而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