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 召开年:
  • 召开地:
  • 出版时间: -

主办单位: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胡风的政治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与建国前胡风文艺思想有着明显的“互文性”,同时又有着微妙的发展变化.第一,在描写群众“精神奴役的创伤”的同时,胡风描写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拓展了精神创伤的理论维度;第二,献祭的激情在长诗中抒发的畅快淋漓,但丁、罗曼·罗兰、高尔基、鲁迅等作家的文本与长诗相互映现,为探讨胡风的思想传统提供了新的理据;第三,对毛泽东的形象刻画充分体现了胡风特有的“施洗约翰”情结,是理解胡风文艺思想的关键点.
  • 摘要:在考察“骂”与《新青年》“批评话语”的关系时,1918年的“双簧信”事件是无法忽视的.更重要的是,“双簧信”之后的,这种作为舆论事件的“骂战”在《新青年》的言论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如在此之后的“戏剧论争”、“辟灵学”事件中,“骂”已经构成《新青年》主要的言论姿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双簧信”事件在《新青年》的言论转型中具有节点的意义.本文并不打算对“双簧戏”事件内部的是非曲直予以道德评判,而是试图探讨这一事件在“新文学”话语建构中的历史意义。
  • 摘要:中国是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来,先典记载了丰富多彩的治国理念和治政经验,完全可以作为今天提高治理现代化能力的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今天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在追问历史真相、探寻历史规律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以史为用,以古代兴亡治乱、古人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教训来指导当代的治国理政、修身立德.”习总书记这段讲话,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政德建设的丰厚资源,可以为今天的政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摘要:在民族战争的时代危机中,英雄书写成为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内容.但数量众多的英雄形象因主体性、人文性等方面的缺失呈现出模糊的面影.这跟时代政治的掣肘有关,也暴露了当时知识分子自我建设与把握民族精神的种种困境.剖析抗战时期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有助于进一步审视中国抗战文学的特质、成因及后世影响.
  • 摘要: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呈现出汇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大潮的整体趋势来,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作家作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中国大陆接受了大学之上的高等教育之后,出国到异国他乡留学、生活和工作,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文艺观对这些海外华文作家的影响始终存在,不管他们到海外后是采用现代主义手法还是后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也不管他们已经在异国定居了几十年之久,他们在创作方法与文学理念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全球性思想理论资源,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大,正逐渐被更多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自觉吸收和化用.本文拟以美国华文作家吕红的小说集《午夜兰桂坊》中的十部中短篇小说作品为例进行分析,藉此可以看出吕红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点除了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基本原理.换言之,吕红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和化用,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容上,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基本思想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化用,深刻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影响,亦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来.
  • 摘要:澳门当代华文文学对本地空间的刻画中,“小城”意象层见叠出.这一意象既是澳门狭小地理空间的真实反映,又是一种想象的建构,折射出了创作者的社会心理及身份认同焦虑.本文首先梳理澳门当代华文文学中的“小城”意象,进而探索这一意象的生成机制,进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小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文学中的体现,以及“小城”内部异质文化空间的书写.
  • 摘要:“当知识分子遭遇政治”,这是一个广为学人关注的话题,在现代中国更是如此.与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政普遍的关注不同,对“左翼”知识分子的从政,多数人视为一种革命理想和激情的必然选择,缺少对时代语境、思想脉络乃至现实人事纠葛的分析和梳理.比如,郭沫若是怎样由以“纯文艺”为事业的诗人转变为“革命者”?仅仅因为翻译了一本书吗?须知,那封郭沫若说他因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而发生思想剧变的信件,是在翻译完成近两年之后发表的,与其南下赴广东大学一起构成“转向”事件,这本身实际是一种立场的选择和姿态的宣告.以往研究过分强调翻译带来的思想转变,而对史实细节缺少足够的关注,这导致现实的偶然性被过滤,相应的必然性被夸大.那么,广东大学抑或广东革命政府选择郭沫若担任文科学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郭沫若是否从政心切,一呼即应呢?是什么促使郭沫若下定决心远赴广州?田汉为何未随郭沫若等一起南下呢?研究认为,田汉羁留上海,郭沫若显然有些耿耿于怀,而与之对应的是,田汉本人的反应同样很大,这都充分说明,南下广州对郭、田二人来说,都不是一次轻松的选择。更可以看到的是,在左翼知识分子的从政经历中,其选择与文学的勾连往往更加直接和紧密。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非同寻常的时代感召力,但在“纯文学”的视域中,其影响力却得不到有力的体现。尽管“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非文学的世纪”的说法有些夸张,但称“政治化思潮影响和制约着20世纪大多数年代文学的基本走向,却也切中肯繁,通过对郭沫若南下广州诸多史实细节的梳理,就会发现《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到民间去》《创造十年》《创造十年续编》等作品中浓厚的现实价值关怀,其意蕴值得长久的涵泳。更能体会到,在重视文献史料的梳理和阐释的前提下,避免政治模式的生搬硬套和概念的固定化、模式化、“上帝化”,重提回到“大文学”本身对现代文学研究有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 摘要:“岭南画派”作为一个历史话语,在“艺术革命”时期彰显和呈现着丰富而明确的内涵,随着革命话语的消解以及全球化时代艺术风尚的融混新变,“岭南画派”的意涵也有所转化,欧豪年、陈金章、方楚雄、陈永锵以及饶宗颐等人的继承和探索,分别显现了“岭南画派”发展的多重路径.
  • 摘要:在百年中国文学史上,左翼文学传统的影响是深广的,许多现当代作家都或多或少受到左翼文学传统的影响,柳青也不例外.左翼文学的大众化与化大众传统、“革命+恋爱”传统、构建新型国家民族形象传统等,在柳青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痕迹.柳青对左翼文学传统的承袭是自觉的,同时又对左翼文学中的不足进行了自我变革,从左翼文学传统中脱胎换骨而出的柳青,为现代文学构建“共同体”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摘要:七八十年代的社会转型虽然导致农业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变,这一“新”质却常常只是主题上——以农业生产责任制取代合作化——的变迁的表征,它们之间在元叙事、时间意识等方面仍然有其内在的关联在.80年代的农业题材小说要想真正超越50-70年代建立起来的写作模式,除了在主题和表现内容上的拓展外,还必须在农村经验的再造、时间意识的重构和对“大传统”的吸纳等方面有所突破.
  • 摘要:建国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很多以青年运动为先导,青年人的政治诉求和政治实践不仅直接影响了运动的走向,而且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在中国“当代历史”(1949年到“新时期”初期)的特殊语境中,这一诉求和实践一般来说不可避免地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左翼理论资源联系在一起,因此,青年思潮亦是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社会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一部分.从1957年“百花时期”的反官僚主义作品以及北大“5·19”学生运动②到“文革”“新思潮”,再到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社会批判思潮,可以说,左翼革命的自反性逻辑贯穿于中国“当代历史”始终.在“文革”结束之后的七八十年代之交,林林总总的民办刊物以及北京高校学生竞选运动,一暗一明,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转轨和文学的转型.
  • 摘要:对台湾古代文学及两岸文缘关系的研究,可以从学理上论证中华文化对台湾文化发展的渊源关系,从而在文化交流方面促进两岸的文化认同,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大陆宦台学官群体文化素质较高,或以诗文称胜,或多干济之才,以其文学成就及仕宦作为对台湾科举阶层的兴起及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从宦台学官与台湾文学的关系入手,为两岸文缘研究做出初步探讨.
  • 摘要:文中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关于“三味书屋”的叙事中,发现文学体裁作为记忆的场所,包含了不同声音的文化记忆,这些不同的声音反映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也使“三味书屋”成为永远充满活力的文化记忆的载体。
  • 摘要:谭献为近现代词学转型中的关键人物.其治词历经三变,由浙西而历张惠言、周济之学,乃至融合浙、常.其论词之正变不似前人,以”言志”之词为正声,以“永言”之词为变声;变雅之词,直接表现词人淑世情怀的为正声,含蓄不露,婉丽多姿的为变声.论正变词并无厚薄之分,而是从艺术成就上着眼.其比兴论词是充分考虑到作品展示的多种可能性的,谭献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性也是建立在对作品和作者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结合谭献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可知,谭献的词学中是有较为丰富的现代因素的.
  •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故事被用作在大众中传播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但是,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新故事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已远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简单和明了,它需要人们转换思维观念,挖掘出新的内涵,发现出新的价值和意义.从社会整合和认同的角度来看,新故事的意义在于密切沟通群众价值信念与政治意识形态、其他社会思潮间的对话.新故事从讲述具体的生活事件出发,在是非善恶的诘问、讨论、反思中,在社会意识层面将群众价值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成最大共识.本文以新故事家黄宣林作品主题的探讨为中心,讨论新故事的创作和传播活动对形成社会意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产生的深远影响.
  • 摘要:新世纪以来,农民工题材的影视作品纷纷涌现,它们多以城乡冲突为背景,讲述中国社会转型期众多农民进城谋生的生存故事.这些剧作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揭示了当今天生活世界真实的一面,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影剧创作的社会参与意识.然而,通览众多的作品,总令人感觉生活质地感太强,而厚重感不足,太多的经验呈现,却少一些诗意的贯穿.农民工题材的新颖性、主流性,带来了社会性的关注.无论在价值尺度的把握,还是美学表现的方式,以及人文关怀与与消费底层之间矛盾处理之间,剧作者在美学表现上大都存在一定的悖论关系,直接影响了作品审美个性的追求与价值尺度的把握.
  • 摘要:宋代诗文书画论中的“气”论命题在文艺本源论、修养论、创作论、风格论等方面呈现出了高度类似.宋人以天地元气为诗文书画之本源,并认为诗文书画均为主体意气之表现.相应地,宋人既有从天地间吸收自然元气的外在养气之法,也更重以治经读书来对对自然气质进行涵养的内在养气之法.在诗文书画的创作上,宋人力求达到“气”与“法”的平衡,既反对用巧太过以伤害自然之气,也不赞成过于率易和忽视法度.“气”也须体现在一定的“法”之中.因此宋人追求的是一种气象浑然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主客界限消泯之后元气流行的状态,是“元气融结胸次”,是“自取气决”,是“气全而材放”,是“气振而有余”.在风格追求上,宋人论诗文书画有崇尚刚健外放之气的一面,但更以将“气”内敛之“韵”为高.
  • 摘要:近年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的图文互文实践,不仅选择与作家相关的外在地理环境图像,而且注意选择能够传达作家对于不同地区空间进行地理认知、审美体验和文化想象的图像史料.图文互文研究著作在处理文学与地理的关系时,将诸多复杂的文学现象绘制于一目了然的文学地图中.图文著作融会美术学、文学地理学、民族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形成一种具有发生学意义的图文编纂观念和阐释系统.
  •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西方的许多研究者前赴后继地吸取其中的思想资源.有趣的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非常特殊却始终被人忽视的案例——“右派”作家张贤亮与《资本论》一段达22年“情缘”,它是他的精神伴侣、思想资源、甚至是超脱现实、灵魂救赎的圣经.他借助《资本论》追问根源,反思社会,救赎自身,其中对于资本、阶级、法律、自由、劳动等思考弥足珍贵,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看到张贤亮的另一个面相,也试图矫正当下许多研究者诟病的“张贤亮症候群”这样的观点.
  •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游学旅游与文化传承在多个场域内实现了交流与碰撞,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游学旅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二者的实现主体为青少年.通过分析香港游学旅游的发展历史、规模结构,可以从中探寻出游学旅游与文化传承的隐性的、动态的相互关系,为旅游、文化及青少年的三方深入融合开辟相应的场域和路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