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冰
沈雁冰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专利文献20529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浙江学刊、百年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沈雁冰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钟桂松、李频、陈方竞等。
沈雁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29篇
占比:99.24%
总计:20686篇
沈雁冰
-研究学者
- 钟桂松
- 李频
- 陈方竞
- 刘守华
- 刘淮
- 叶至善
- 戴文葆
- 曹小娟
- 殷克勤
- 秦德君
- 纪从洁
- 肖伊绯
- 胡治安
- 谢海龙
- 赵新
- 陈江
- 雷克昌
- 丁晓原
- 仇展
- 付用现
- 何立波
- 余士雄
- 刘二奎
- 刘人锋
- 刘庆元
- 刘维荣
- 包子衍
- 卫茂平
- 原非
- 史月廷
- 叶永和
- 吕志元
- 吴其妙
- 吴锦濂
- 周海滨
- 周琦
- 周蕖
- 商金林
- 商金林1
- 姚春树
- 娄国忠
- 孙中田
- 孙波辛
- 孙炜
- 季玢
- 季进
- 岳巍
- 康裕震
- 康锋
- 张传彩
-
-
周琦
-
-
摘要: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场域中,作为西方最前沿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潮流的爱尔兰戏剧经由沈雁冰、郭沫若等文人的译介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并因其所内蕴的反帝反殖语境与民族主义诉求而与中国社会的“救亡”主题产生了一定的共鸣。其中,爱尔兰戏剧家格雷戈里夫人的剧本得到沈雁冰更多的译介。但是,在“五四”时期“反抗与解放”的文学主题语境中,格雷戈里夫人剧本的民族性暗示乃至爱尔兰戏剧运动整体的民族独立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其价值意蕴最终也只能落脚于“讽刺剧”“道德剧”等文体层面。这一方面表明,译介本身或许就是一场从原文到译文的歧义丛生的理论旅行;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政治意义总是具有张力地在译介的过程中与社会需求相互映照、相互作用。
-
-
肖伊绯
-
-
摘要:
整整一百年前的一次“极关重要”之讲演整整一百年之前的上海,1922年9月3日《申报》第十五版刊发了一条简讯,题为《李大钊今日在职业学校讲演》。原文如下:李大钊今日在职业学校讲演青年星期演讲会于今日下午一时邀请北大教授李大钊,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青年问题。该会以此问题极关重要,特邀印力志、沈雁冰、杨贤江等加入演讲,临时听者尚可发问云。
-
-
越檀
-
-
摘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7月,以中共一大的召开为标志。在此之前,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已经相继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最早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是上海,在陈独秀的推动下,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成员包括陈独秀、李达、李汉俊、沈雁冰在内的17位党员。
-
-
龙扬志
-
-
摘要:
对外国文学动态保持密切关注并及时移译,是早期新诗寻找外部参照、注入开放性活力的重要文化实践.通过日本转译的新浪漫主义诗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诗歌的发生,拓宽了现代新诗的感知传达维度,但是移入中国缺乏自觉的创作消化吸收,相关诗学主张主要停留在观念转译的层次,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学创作潮流.外国诗学理论肩负着社会发展和艺术完善的双重期待下被引进,必须经由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在地化过程,才能通过传统审美范式的转化而吸收,否则就会陷入"旅行的困境".
-
-
肖伊绯
-
-
摘要:
1922年9月3日《申报》第15版刊发了一条"简讯",题为《李大钊今日在职业学校讲演》。原文如下:青年星期演讲会于今日下午一时邀请北大教授李大钊,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青年问题。该会以此问题极关重要,特邀印力志、沈雁冰、杨贤江等加入演讲,临时听者尚可发问云。
-
-
-
-
-
纪从洁
-
-
摘要:
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之后,使其由一个充满旧文学气息的消闲类刊物变为引领新文学潮流的严肃文学杂志.本文通过对沈雁冰主编时期的《小说月报》的具体分析,试图梳理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的变化,总结其对中国新文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
-
刘守华
-
-
摘要:
2008年春天,笔者采访茅盾(沈雁冰)之子韦韬时,荣幸获赠到韦韬、陈小曼著《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书中有多处用黑色钢笔修改的痕迹。显然,这是韦韬的手边书,不知被他翻阅过多少遍,书中的错别字及不恰当的地方,都作了细致、准确的订正。第264页提到:1978年9、10月间,韦韬去上海为父亲写回忆录收集资料,顺便到杭州探望在那里上大学的女儿,并造访了老作家陈学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