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典化

经典化

经典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56967篇;相关期刊603种,包括文史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经典化的相关文献由959位作者贡献,包括翁再红、方长安、吴义勤等。

经典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2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6967 占比:99.81%

总计:558012篇

经典化—发文趋势图

经典化

-研究学者

  • 翁再红
  • 方长安
  • 吴义勤
  • 张新科
  • 施旭升
  • 沙先一
  • 彭建华
  • 张立友
  • 房伟
  • 李蒙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繁华
    • 摘要: 现代诗歌是一个现代建构起来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诗词几乎完全失去了关系,古代诗词一直与“歌”有关,从诗经到宋词、元曲。但是,现代歌词一直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一方面与歌词的经典化程度没有完成有关,一方面也与精英知识界对歌词的“排斥”心理有关。歌曲(当然包括歌词),像炎热夏季的阵阵微风,让人分外惬意,但却没有人在意。四十多年来,歌词创作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经典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时,歌词与时代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诗歌。如果是这样,优秀的歌词创作就有理由进入当代文学史。
    • 吴晓东
    • 摘要: 这些年我会不定期地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再解读》的讨论课程。在讨论的过程中发觉现代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其实仍有无限的潜力。无论是已经典化的作品,还是重新进入学界视野的一些有待经典化的文本,都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拓展出很多空间,即使是研究文章已经看似汗牛充栋的鲁迅的经典,几乎每一篇也都值得重新解读和阐释。而不那么有名的作品,也同样可以借助新的理论或者阐释范式,解读出有新意的问题视野。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也会触及方法论问题,同学们运用的相当一些方法都可以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
    • 张福贵
    • 摘要: 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就是如何发现和阐释文学经典,漫长的研究过程如果最终能够完成经典的构建,就是文学史写作的最大收获。如何从百年中国新诗的历史长河中打捞出100首当下读者认同的经典之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难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对何为经典的理解甚至是经典的有无。在这样一种疑难之中,我们所选择的也许不是璀璨的珍珠,而是几朵细小的浪花,然而这种转瞬即逝的诗作很难作为经典被人们认同,从而强化了中国新诗无经典的印象。
    • 丛月明
    • 摘要: 诸子立言文本具有学派性质,其经典化的过程,是在口传与书写两种方式下发生的,因此具有内在的矛盾。礼崩乐坏促使经典的形成从口传时代向书写时代过渡。而进入书写时代的诸子,在力图实现文本经典化的过程中,却仍然重视口传,并把口传作为文本的基本阐释方式,由此扩大了学派文本的影响力,在文化记忆的延续形态从"仪式一致性"向"文本一致性"转变的过程中,为学派文本最终的经典化奠定了基础。
    • 任竹良
    • 摘要: 经典性是指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内在质素,是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经典化则关注使作品成为经典的外部因素,比如文化权力、意识形态、历史语境、受众、资本等。《城南旧事》的经典性突出体现在林海音以独特而鲜明的原创性书写了人类永恒共通的情感体验,具体体现在童年书写、成长主题、文化乡愁等方面。《城南旧事》的经典化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影改编的成功。出版媒介、教材、文学史、文化需求等因素也助推其实现经典化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史如何书写和评价林海音是个有关作家形象认知、有关文学史写作反思的问题。
    • 梁秀坤
    • 摘要: 苏轼前后《赤壁赋》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后人对《赤壁赋》的拟效是其中之一。现存《赤壁赋》的拟作有38篇,从金元到明清,皆有创作,包含了文赋、律赋、摘句赋等形式。通过比勘拟作与前后《赤壁赋》文本,可以发现其中被反复强调的语象、意境和哲理,这些元素正是苏轼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文化之魂。通过比较拟作由体裁和思想模仿,到意象事件的跨体裁模仿的前后变化,可以探寻原作意象和思想的留存和沉淀以及文学的经典化形成的路径。
    • 马明蓉
    • 摘要: 本研究在“大翻译”范式下考察《浮生六记》的经典化历程,着重分析译者林语堂对作品传播的影响。文章首先概述“大翻译”内涵,并简述《浮生六记》原稿的边缘性,进而历时分析《浮生六记》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突出其中林语堂英译的分水岭作用。“大翻译”范式下,《浮生六记》因不断衍生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而实现经典化,成为国内外受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 刘瑾; 刘艺红
    • 摘要: 汉学家宇文所安对唐诗的研究及其译介为西方世界的唐诗经典化和传播树立了典范,《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一书全面论述了译者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思想与翻译轨迹,描述了其唐诗英译的经典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的“正典”与唐诗“经典化”概念的内涵、区别与联系,总结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和世界文学化的特点,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唐诗英译的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 张芹; 都春屏
    • 摘要: 米姆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单位。从米姆论的角度看,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广为流传的过程,就是昭君文化演变为一个参与范围最广、持续关注时间最长的强势米姆的过程。米姆式传播,让昭君形象日渐经典化,昭君文化越来越受关注。重复、认知失谐和木马计等传播策略让昭君文化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成为强势模因,有较高的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显示出巨大的时代价值。
    • 王玉林
    • 摘要: 永嘉既是行政概念,又是文化地理概念。清代部分山水诗及仿谢灵运诗中多次出现的“永嘉”地理符号,不仅是坚守和传承永嘉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谢灵运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发生路径。“春草池”“富春渚”“七里濑”“谢公岭”等文化地理符号,是清人建立对谢灵运诗歌经典性认知的重要媒介。清人仿谢诗通过对谢灵运所建构的“永嘉”地理空间进行审美感知、艺术重构和情感共振,客观呈现谢灵运诗歌在清代的内时间意识经典化历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