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亮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都有很多包涵月亮的意境。分析作品发现,月亮有时作为时间线索来抒发时光易逝的感慨,苏轼词中的“月”意象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和主观的情思构成了主客交流的互动关系,而辛弃疾词用浓重的主观情志驱遣“月”意象;有时作为叙事线索写送别怀友,苏轼词以五个“月”为明线,以情感流转和精妙构思为暗线,两者交织互动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而辛弃疾词情志的内容更丰富、抒情的方式更直接,月亮仅作为静态的客观物象;有时作为思理线索写中秋寄远,苏轼词通过人月观照来追问宇宙意识下的人生哲理,又不乏人间烟火气息和人文关怀温度,情理交融,而辛弃疾词直接写月的外形、代名和神话,通过观赏“月”来生发或寄托痴情与幻想。结合苏辛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底色,不难发现造成苏辛写法不同的原因,不仅是技巧和构思,还有更深层的个体性格和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