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诠释学

诠释学

诠释学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96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中国哲学、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8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3134篇;相关期刊536种,包括周易研究、求索、天津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等;诠释学的相关文献由824位作者贡献,包括洪汉鼎、彭启福、潘德荣等。

诠释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8 占比:6.12%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13134 占比:93.61%

总计:14030篇

诠释学—发文趋势图

诠释学

-研究学者

  • 洪汉鼎
  • 彭启福
  • 潘德荣
  • 张涛
  • 陈治国
  • 张国骏
  • 景海峰
  • 顾明栋
  • 李圣锋
  • 李建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沈学武
    • 摘要: 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科学的区别开始,回顾了诠释学的源始与发展过程,尤其与心理科学的相互关系,指出诠释学是心理学的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特征之间沟通的桥梁。从心理现象和病理心理现象出发,探讨了西方心理治疗理论构建路径的诠释学特征,结合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的解释性,提出诠释学是西方心理治疗理论的构建路径,并从诠释学视角讨论了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心理治疗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指出心理诠释学的研究可作为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哲学基础,同时对诠释学在心理治疗本土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 李柳莹
    • 摘要: 在传统形而上学式微、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逐渐疏远的语境中,狄尔泰试图找寻一个基点以解决两重问题:一是能为“精神科学”提供哲学基础,形成一套不依附自然科学而专属精神科学的方法论;二是通过“体验”返回生命以从本体层面回溯生命意义的形成之源。在探索中,狄尔泰最终在以“解释”为规则的“理解”中解决这两方面难题。通过“体验”方式进行诠释学的理解活动,他将整体与部分循环理论应用于“生命有机体”以及由生命的各种表达方式与表现形式所组成的各个部分中,由此形成其体验的整体性和生命的总体关联。在黑格尔“客观精神论”启发下,狄尔泰围绕“生命有机体”的思考与建构,不仅建构起独树一帜的体验论诠释学思想体系,还将诠释学升华为独立的思想学说,开创了西方诠释学新风,影响十分深远。
    • 杨甲睿; 郭元祥
    • 摘要: 作为人的自我重塑活动,理解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质量表征。已有研究缺乏诠释学一般理解逻辑和课堂本性的把握,难以彰显课堂理解的本质。长时段历史考察及逻辑分析表明,诠释学转向催生了理解的"回归对应"逻辑:理解即理解文本创生的世界,世界间遵循回归原理,世界内恪守对应法则。课堂中的"回归对应",意味着人类优秀文化作品是理解的对象,教师不是理解者,而是学生理解的引导者,发展学生理解力是课堂的终极目标。"回归对应"的课堂实践,要把学生理解力的培育植于理解活动之中,提升教师引导理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理解方法的教导。
    • 摘要: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南宁公交集团各级党工团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3月4日,南宁公交集团积极响应号召,集结了一批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职工组成志愿者团队,参与在南宁东站南广场开展的“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无偿献血”活动,有效激发职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激情和热情,切实增强职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主动担当的意识。3月5日,南宁公交集团职工积极参与市总工会开展的“工心齐向党热血暖邕城”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学雷锋精神。
    • 吴宜珊; 储昭华
    • 摘要: 张载的“心解”诠释观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在追求“心解”的过程中,经虚心、存心两方面的工夫,张载达到了对“本心”的明确认识,此以其虚言是虚明本心,以其实言是义理之心,兼虚实而为言则是仁心。仁心既出,张载便以之为为学根本,由此出发而展开以“虚中求出实”为特征的自觉的“心解”诠释活动;其对心、性的认识亦在此诠释活动中得到深化,遂出“与圣人心同”“性原心派”诸命题,更至于将儒学定位为心性之学。总而言之,“心解”既是张载的方法,又是他的视域,其之心性理论正是在“心解”的视域下建立起来的;然此心性理论既出,其反过来构成对“心解”之可能性与合理性说明的同时,又通过“心解”诠释活动本身而得到证明。由是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圈,伴随着“心解”诠释活动之深化的,正是心性论的展开。
    • 景海峰
    • 摘要: 儒家经学是围绕着经典解释所形成的一套学问,这些经典本身就有一个复杂的组合与变化过程,从最初的“六经”到宋以后定型的“十三经”,这中间的文本演变史持续了千年以上。除了经典系统本身的改变之外,在对这些经典进行整理、解释和演绎的过程之中,又衍生出了许多超离于一般解释规则的形式,试图在正解之外别选他途,或拟作,或增扩,或神话其事,使原有的经典观念遭到了强烈的冲击。这些改变“经”之理念、歧出于解经正轨的特殊方式,尽管在经解史上为数极少,对经学发展的大流影响有限;但其别样的经典理解,或尝试突破原有经典框限的努力,包含了许多值得关注的信息。探究经解史上的拟经现象、扩经观念以及经与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儒家经典诠释的复杂性、开掘经学史上更深层的诠释学资源,当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 彭启福
    • 摘要: 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有“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的说法。围绕这一说法,国内诠释学界就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问题以及“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诸问题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论争。深入思考可以发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实现了整个西方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这一转向以《真理与方法》的初稿写作(1955-1956)、公开讲演(1957)和正式出版(1960)为不同的时间节点,而其晚期思想不过是这一转向的进一步延续。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之所以成为实践哲学,不是因为它着力探究“伦理学”或“政治学”领域中的实践问题,而是因为它将“理解”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予以哲学思考。伽达默尔是要在诠释学中恢复实践哲学传统,而不是要把诠释学改造为伦理学。在当代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论建构中,必须注重“实践哲学导向”,尤其是亟待展开“对普遍东西的具体化”这一伟大主题的方法论思考。
    • 刘伟; 王利娟
    • 摘要: 苏轼作词、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是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可谓男中音的必唱曲目,因此,关于该曲的研究颇为常见。例如,以“大江东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库中进行搜索,可见文献309篇,其中直接相关的有128篇,含硕士论文11篇。以上文献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体会和版本比较等方面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进行了研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 鲍倩倩
    • 摘要: 海德格尔通过学习“现象学”,并对其产生与胡塞尔不同的理解,之后利用“诠释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本体论诠释学,从而开创了作为“解释学的现象学”的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而其学生伽达默尔之后继承这一转向,并进一步拓展,从而完成了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同时,伽达默尔对“理解的应用性”的重视也额外开启了在不同的诠释学情境中完成文本意义的开启的诠释学向度。
    • 周家春
    • 摘要: 翻译过程中的“理解”是一个复杂、充满歧义性的过程,而“表达”是译者将自己对原文文本内涵的理解与作者意图、文本字面意义、翻译行为的价值进行权衡的结果,反映了译者的“理解观”。翻译批评者需深入“表达”背后,检视译者的“理解”,因而批评者关于“何为理解”和“如何理解”的认知,对于其批评方法和结论起着决定性作用。诠释学在其衍变和发展过程中,围绕作者、文本、读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理解观”。这些关于“理解”的论述对于建立多元化翻译批评标准、解释译本多样性,以及拓宽翻译批评理论建构视野的实践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