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歌诗

歌诗

歌诗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6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1篇、专利文献438篇;相关期刊399种,包括世界、文史知识、中国汽车市场等; 歌诗的相关文献由574位作者贡献,包括滕伟明、赵敏俐、吴相洲等。

歌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1 占比:60.50%

专利文献>

论文:438 占比:39.50%

总计:1109篇

歌诗—发文趋势图

歌诗

-研究学者

  • 滕伟明
  • 赵敏俐
  • 吴相洲
  • 刘怀荣
  • 孙良好
  • 张喆
  • 童龙超
  • 韩伟
  • 张煜
  • 张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诗经》开辟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中国历代进步文人在文艺创作中主动自觉地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强调文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上"以诗补察时政",下"以歌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著名诗人白居易认为:文学创作不仅被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应当和政治相联系,并积极干预生活。
    • 袁方愚
    • 摘要: 文人诗在文人创作和诗乐分离的驱动下,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文人徒诗,从作品内容以及诗歌发展史的前后勾连来看,有着萌芽阶段的特点。影响此期文人徒诗创作的原因为: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汉人对骚体文学的接受,在文学书写方面表现为以骚体来倾诉个人情志;从创作的外部环境来看,汉初歌诗的流行,武帝之后汉大赋的勃兴,以及《诗》的经术化,这些西汉时期的典型文学现象减弱了此期文人对徒诗的关注。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文人徒诗在西汉时期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
    • 穆栩樟
    • 摘要: 明代初中期,重举业,轻德性之风盛行,不良的社会风气逐渐造成了当时童子“偷薄庸劣,日趋下流”的品行。王阳明基于社会大环境和自己的学说基础,提出了独特的童蒙教育思想。他注重童子的美育和德育,倡导通过歌诗、习礼、背书诵书等方式“宣其志”“存其心”“开其知觉”“涵养其方”,从而帮助童子走上自己的“格物致知”之路。在教学中,王阳明主张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提出“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应该“随人分限所及”。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广大教师探究。
    • 王盈科
    • 摘要: 孔子是文献有征明确将“兴”与《诗》联系起来的第一人,而后人对孔子所言“兴”的解读都指向一种发散性的、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而检讨孔子论《诗》之言,我们发现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应该具体展现在周代礼制环境下《诗》的应用形态中,即“赋诗”和“歌诗”两个方面。在《诗》的应用中,人们通过“兴”抵达彼此心领神会的意义指涉之地,或者一种超越理性的“醉境”般的审美境界。而当礼乐环境衰退,随着文本形态的变化,《诗》成为《诗经》,对“兴”的阐释向度也便随之而变。本文拟探讨“兴”在《诗》应用形态中的具体表现。
    • 袁宪泼
    • 摘要: 面对王阳明建立的“游艺”之学,如何解决心性和文艺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阳明后学在困惑和矛盾之中进行了探索,大体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是由外到内,即强调下学上达、博学反一,在泛滥艺术之中涵养道德心体;二是由内向外,纵情于艺,彰显彰显文艺独特的美学价值,据此,阳明后学进一步发展了王阳明的“游艺”之学,造就大批阳明后学广泛涉猎书画、琴乐,积极与艺术家交游,形成丰富多彩的“游艺”生活。大批阳明后学更是超越文艺门类的艺术界限,实现诗歌与书画、音乐的会通,从而对自然传神、本色自我和诗乐一体文艺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陈先涛
    • 摘要: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汉武帝歌诗时,将《汉书·武帝纪》所载部分祥瑞歌诗归入“郊庙歌辞”《郊祀歌》而作者“阙名”。按语解释较为含混,也不合“凡例”原则。“阙名”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辑录诗歌时作者归属标准存在不确定性,二是武帝歌诗创作具有复杂性,三是诗歌“命作”制度和“代言”性质及其隐含的纬学话语方式对诗歌作者归属的影响。依据“凡例”规定和归属逻辑,《武帝纪》祥瑞歌诗应别录于“武帝集”。
    • 刘堤洪
    • 摘要: 三湘大地与音乐有缘。既孕育歌唱家,又催生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作品,这个现象或许可以留待行家评说。倘若有人追问出作品的原因,倒是可以明确一点,即是文化事业蓬勃兴盛的带动效应。众多词曲作者和团队,经年累月,在这片沃土劳作耕耘,历练成长。张严,就是其中一位笔耕不辍,新作不断的词曲作家。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谈胜轶
    • 摘要: 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是一篇抚今追昔、因事兴感的经典之作。关于其"歌诗"(指可以入乐入舞的歌词)的解读,大多数论者将笔墨聚焦于诗前序文中的"迁谪意",进而紧扣有诗眼之称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分析全篇主旨。
    • 施春华; 王贞贞
    • 摘要: 西周初期的《诗》集诗歌、音乐与舞蹈为一体,应用于各类正式典礼场合.然而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崩坏,国家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王室权威不断下降,导致原本用于国家大型典礼的《诗》也逐渐失去了应用的场合.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聘问往来取代了以天子为中心的各类政治典礼,成为当时政治生活的主流,《诗》的应用和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本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繁复模式开始逐步简化和瓦解,乐、舞的元素逐步消退,而《诗》的文本意义开始逐步凸显,以适应政治社交场合的实际需要.春秋时期《诗》的应用变迁历程,完整映射了西周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礼乐制度的消亡史.
    • 陈可抒
    • 摘要: 元稹和白居易并称为“元白”。他们两人虽然相差七岁,却不妨碍彼此之间的友情发展。用白居易的话说,他们两人的友谊“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这两首诗创作于元稹被贬通州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后。两人一南一北,彼此相隔千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