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的相关文献在1952年到2022年内共计586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49篇、会议论文11篇、相关期刊2118种,包括文史知识、语文知识、青年文学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理论研讨会、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第三届双年会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白居易的相关文献由4944位作者贡献,包括焦尤杰、白居易、付兴林等。

白居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49 占比:99.81%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19%

总计:5860篇

白居易—发文趋势图

白居易

-研究学者

  • 焦尤杰
  • 白居易
  • 付兴林
  • 陈才智
  • 卞孝萱
  • 张再林
  • 尚永亮
  • 滕汉洋
  • 佚名
  • 李开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武龙娇
    • 摘要: “南华九老会”是清代乾隆年间影响较大的尚齿之会,属于宗族型的怡老社团,其成员皆为常州庄氏一族。庄氏一族在常州地位较高,宗族实力雄厚,“南华九老会”就是效仿唐白居易晚年居洛时期的“九老会”,以此来展示宗族的兴盛与宗族精神。本文将从“南华九老会”的发生背景、具体与会盛况以及“南华九老会”所体现的文学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基本的研究。
    • 陈才智
    • 摘要: 苏轼自称“出处依稀似乐天”,苏之于白,由钦慕、效仿而至于并称,堪称两位伟大文人之间的跨代对话。那么,这一倾向是在哪里奠基的呢?笔者认为,是在徐州时期。谨以徐州为中心,梳理和分析苏轼眼中的前代诗豪白居易。从“乐天知命我无忧”,可见白居易诗歌对徐州太守苏轼的影响痕迹。从“我是朱陈旧使君”,可见苏轼对白居易致敬的别样形式,从“燕子楼空三百秋”,可见苏轼已经将对前贤白居易的理解,与自身、眼下和未来无痕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自称“出处依稀似乐天”的苏轼,不愧是白居易接受史上十分典型和优秀的代表。
    • 陈才智
    • 摘要: 白居易是新体古文的宣导者和创作者,在中唐文体革新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任职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期间,白居易执掌纶言诰命,达到文章事业的高峰。其文学性散文主要是记、书、序这三类,公文性散文则涵盖策问、奏议、论、传状、碑碣、志铭、箴、赞、偈、判等。白居易的赋作也很有影响,是赋体形制方面积极创新并完备的实践者,其律赋涵盖体物、言情、纪事、说理、论文五种题材,无施不可,穷极变化,留下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内容丰富且保存完整的白居易散文,不仅是这位广大教化主的一生经历与思想情感的写真,同时也可窥见有唐一代的社会面貌以及生活点滴。
    • 白璇
    • 摘要: 中唐诗人白居易和北宋诗人苏轼都创作了很多咏花诗,从内容上看,二人皆借咏花诗表达爱花惜花之情,借咏花来歌颂友情,不同的是白居易咏花诗多披露社会现实,而苏轼咏花诗多书写日常生活;从风格来看,二人咏花诗明快自然,精巧脱俗,不同之处是白诗浅切通俗,苏诗内敛隽永;在创作方法上二人皆用铺排和比兴手法,但白诗善用比喻拟人,苏诗长于抒情用典。通过比较,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唐宋咏花诗的差异。
    • 张萌萌
    • 摘要: 白居易的很多诗歌里都有花的存在,这些荷花包括绽然开放的艳花,衰败的衰花,遭受摧残的残花和圣洁的圣花,每一种花意象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审美意蕴,都反映了诗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 海滨
    • 摘要: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唐代文人,既固守着诗歌讽喻以言志的立场,又抱定了诗歌任性以娱情的主张,在唐诗表现西域器乐悲绝激越的审美意味方面,这两种态度形成明显的文化矛盾。
    • 刘国伟
    • 摘要: 白居易的处世哲学里,儒、释、道三者相济并存。早年初登宦途,他胸怀儒家入仕精神,以忠君爱民为己之官守,到后来宦场失意,排挤遭贬,潜藏于心的佛禅思想溢出胸臆,不可休止。佛禅思想启发了诗人的“中隐”观,这些对其诗作影响颇深,是以产生佛禅诗。他的佛禅诗多具禅意,诗采与禅理交映成趣,可以说,佛禅思想深刻影响了白居易的文学写作,将其诗风引向与前期判然两殊的轨道。研究白居易的佛禅诗不难发现,官场上环境险恶并屡遭排挤,诗人夙结佛缘又喜交僧侣,这构成他由“儒”转“佛”的外因与内因。
    • 李逸津
    • 摘要: 俄译白居易绝句始于20世纪初,现代俄罗斯汉学大师B.M.阿列克谢耶夫对此提出过指导性意见。他的门生Б.A.瓦西里耶夫、Ю.К.舒茨基、Л.З.艾德林先后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艾德林的白诗俄译,是苏联时期出版最多的版本。但他的白居易绝句俄译除了不押韵,某些译文缺乏考证甚至误译,用词不当等缺点以外,最大问题是他遵循当年苏联的思想政治路线和文艺方针,用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来解说复杂的文艺现象。2017年,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女汉学家H.A.奥尔洛娃出版《白居易:百绝句》一书,该书一方面按照现代翻译科学的要求,立足原始文本,联系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宗教观念,推敲译文词句,纠正了前辈的一些错误;另一方面又适合俄国诗歌的主流传统,在译文的艺术性上大为提高。但奥尔洛娃译作也存在一些阐释过度、解说失当的白璧微瑕,需要中俄两国文学翻译家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
    • 许秀华; 玖月(插画)
    • 摘要: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阳春三月,桃花盛开。而到了四月,桃花便开始纷纷谢幕,繁花似锦的早春结束了。当白居易在山间的寺庙里看到一树盛开的桃花时,恍惚间,他有种春光逆流之感。想和春天再次相会,要待来年。何处安放这颗等待春归的心?登山去吧!在山上,春天似乎迟来了一步。
    • 龙成松
    • 摘要: 白居易诗中对于自己在长安生活、工作、社交、娱乐的空间有详细的记录和描述,被学者作为唐代长安研究的重要“诗料”。白居易对于长安空间的特殊感知和记忆,与他在长安辗转的寓居经历和波折的仕宦经历有关,也与他对于相关地理空间知识的习得和积极整理密切相关。中唐时期地理学、舆图学的新发展,引起了白居易及同时代诗人的关注,并对他们的诗文创作中空间表现技巧产生了实质的影响,其中一种典型的形式就是“空间耦合”结构。中唐时期以长安为背景的诗歌、传奇等文学体裁,成为长安空间知识生产的重要助推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唐文学的“空间转向”。后世学者对于长安空间的“复原”研究,对中唐诗歌、小说的引用,又进一步强化了中唐文学这一空间特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