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唐朝

唐朝

唐朝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45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73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753种,包括人民论坛、文史知识、兰台世界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河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唐朝的相关文献由3738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李开周、刘黎平等。

唐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73 占比:99.38%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58%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04%

总计:4501篇

唐朝—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徐承炎
    • 摘要: 安西地区的屯田是唐代西域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唐军破龟兹的公元648年或稍后,终于安西陷于吐蕃的公元801年,前后历时约一个半世纪,主要分布于库车、新和、沙雅和轮台四县境内。唐代安西地区的屯田,成效显著,产粮能满足安西驻军之需,达到了唐设屯田"供糗粮""省馈运"之目的,为国家节省了军费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屯田活动的开展还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安西地区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安西的水利开发、扩大了安西农业开发面积、巩固了李唐中央朝廷在安西的统治地位。
    • 付景浩; 刘存忠; 谢书玉
    • 摘要: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武举制的创立对整个武术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武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改变了"以文取仕"的单一"仕途",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 张鑋樱梓
    • 摘要: 舞蹈艺术的主要特征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塑造的动态艺术形象,在观看舞蹈艺术作品时,舞蹈动作语言是看作品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一支优秀的舞蹈作品,其动作细节的编排上是值得仔细推敲得,动作背后都具有其独特的含义,它是编导通过其丰富的艺术感知力、创造力,并经过反复实践所形成的动态性语言,舞蹈动作的语言形式也是舞蹈作品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作品《唐印》的动作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 邱俊霖
    • 摘要: 唐朝前,食盐生意被官府垄断的情况不少,但大都只是一种应急的临时政策。隋朝初年,天下逐渐安定,官府开放禁令。直到唐朝中期,私人采盐贩卖,都是合法行为。唐朝的盐,产量很大。从南到北的沿海地区,都有海盐出产,河东、关内等区域还广泛分布着盐池,四川的井盐也很出名。唐朝前期,官府也管理着一些盐池,但主要用于满足军国之需。
    • 李璟; 朱娅楠
    •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吐蕃时期金银器纹饰中的鸟形象进行讨论研究,把金银器上的鸟纹分为三大类,一是人头鸟身纹——神鸟纹;二是凤鸟、交颈立鸟——瑞鸟纹;三是鸭纹、鸳鸯纹——禽鸟纹。把吐蕃金银器上的鸟纹与唐代中亚等地的鸟纹进行对比,以探求出图像的本质和特征,同时就这三种纹样的文明起源、演变发展和象征意义进行论述和推理,进一步探讨其存在的艺术交流与祥瑞文化形态,从而找出此纹样在吐蕃发展过程中融合本土文化产生的新变化。
    • 宋尚莲; 任进; 柴源
    • 摘要: 中国古代插梳习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唐朝时期盛行一时。唐朝时期国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明的思想、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和广泛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这一时期女性独特的妆容妆饰。流传下来的唐代仕女人物画中可见小小发梳一路高歌,不仅实用且别具审美功能,成为当时女性重要的发饰品之一。本文以唐朝张萱《捣练图》为例,通过探究唐朝女性插梳习俗特点、玉梳背的装饰纹样与审美特征,分析发梳在女性发式中的运用含义与审美风尚。
    • 钱明辉
    • 摘要: 唐王朝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辽阔的国土,其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也盛行一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员半千的生平经历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唐代的尚武之风及其形成的文化动因。
    • 王迪; 刘福顺
    • 摘要: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其建筑的技术与艺术手法展现了当时独特的风格特点。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体系,鲜明的建筑设计特色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富,一直影响着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文章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手法对唐朝建筑的风格进行探索、研究。
    • 吕学良
    • 摘要: 田狩礼在唐朝军礼中实施次数最多,却颇为人诟病,原因在于该礼仪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性质差异。田狩礼兼具军事性和娱乐性,随着唐朝国力和政治局势的演变,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它的性质变化折射了唐朝政治形势。唐朝前期田狩整体以军礼的面貌出现,实施过程基本恪守礼书规定,突出军事性质,起到巩固政权、稳定边疆等政治作用。唐朝后期,君主多假行礼之名行欢娱之实,田狩丧失应有的政治功能,并突破礼的形式约束,娱乐性占据主流。此外,皇帝自身政治素养对田狩有较大影响,这对辨析田狩的性质,揭示它与唐朝政治的关系造成了一定困难。
    • 王建宏; 聂宁桂
    • 摘要: 唐朝遣新罗使臣是唐朝对新罗政策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其对唐罗关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现存史料和出土墓志的分析,认为唐遣新罗使臣以五品为主,多为文官,武官主要出现在局势紧张时期,且品级较高。不同时期使臣的官职有明显的变化,这与唐朝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有直接的联系。同时,使臣皆出身于官宦世家,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部分官员因棋艺高超被选为副使,而唐后期副使主要由新罗宿卫主动充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