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乐府诗

乐府诗

乐府诗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篇;相关期刊581种,包括青春岁月、文史知识、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乐府诗的相关文献由92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增、周仕慧、王辉斌等。

乐府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6 占比:97.9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21 占比:1.97%

总计:1068篇

乐府诗—发文趋势图

乐府诗

-研究学者

  • 王立增
  • 周仕慧
  • 王辉斌
  • 吴相洲
  • 王志清
  • 文晓华
  • 梁海燕
  • 王运熙
  • 胡大雷
  • 陈瑞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小恒
    • 摘要: 中国古代音乐机关乐府之设立事关音乐艺术,更涉文学尤其是诗体演进为多。周代虽尚无文献明确记载有乐府之设立,但“采诗”之举却是不容置疑。今传世之《诗经》,为众多所采之诗之选本。而这些采自民间之谣谚经音乐机关加工润色也属必然。汉代乐府之设立在乐府诗体演进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之功,其内涵、规模、意义和价值都奠定了乐府诗在诗史之地位。唐代元白诸人更是将乐府诗的精神自觉运用到其诗歌创作中,开创了所谓新乐府诗这一诗体,实乃是文人乐府诗。要之,历代官方音乐机关之设立对于乐府诗体之产生、发展、嬗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侯佳宁
    • 摘要: 温庭筠乐府诗对李贺的同类作品有继承和创新,继承体现在深隐曲折的抒情方式、诗中多塑造富贵美人形象、学习其新奇秾丽的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包括使用客观化手法、采用多感官描写和深化李贺诗风“艳”的一面。这种继承和创新,不仅丰富了温诗的艺术风格、扩大对女性题材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促使诗向词转变。
    • 姚尚春
    • 摘要: [教学设想]李白的《蜀道难》打破了传统乐府仅用赋体叙写的方式,在依据旧有的寓意和情感倾向的同时,进行了创造性联想和想象,且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以汪洋恣肆的文笔造就了磅礴的气势,突出主观感受,表达情感思想。李白将浪漫气质融进乐府诗,将乐府诗的创作推向了高潮。李白在诗中实现了情感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整首诗的韵脚随着情感的流动而变化,且句式错落,情感的跌宕与句式之长短契合,从而使情感的表达与形式的变换达到了统一。诵读文本时,我们一方面要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另一方面要把握其“情移韵随”的创作特点。
    • 郭晔旻
    • 摘要: 曹操在《短歌行》里曾经引用了《小雅·鹿鸣》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三国演义》说,曹操是在赤壁之战前的宴会上创作了这一著名的乐府诗篇。这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诗经》中朗朗上口的诗句一出,一副热热闹闹的贵族宴会场面便跃然纸上了……
    • 毛倩宜
    • 摘要: 【专题解释】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也有一些侧重叙事的诗作,如《氓》和《孔雀东南飞》。《氓》在以第一人称自述经历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抒情性;而乐府诗的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则继承了《诗经》的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第三人称叙事,结构巧妙,人物形象丰满。
    • 赵翀
    • 摘要: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作者通过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遭际,表达了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探索多元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体会诗人描写的妙笔,找出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理解白居易抒发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笔者在《琵琶行并序》课堂中设置任务情境,开展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的实践。
    • 黄思敏
    • 摘要: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许多关于“都市书写”的诗歌。南朝士人虽未到过北方,但凭借历史文献的记载,融合现实南朝都市的要素,从都市外观轮廓、都市内部景观与都市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北方历史都市中的建筑、大道和人物,在描写中渗透着南朝士人对安逸恢宏的北方大都市的向往以及对顺遂仕途的憧憬。
    • 吴大顺
    • 摘要: 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歌辞主要以歌、曲、讴、谣、操、引、行、吟等命名,这些歌辞名称反映了各自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表演风格。而乐府诗的命题方式又有据辞立题、因事立题、以曲代题、曲辞合题四种类型,反映了乐府诗各自不同的音乐形态和诗乐观念。据辞立题反映了人们对乐府诗音乐特性的重视;因事立题突出了歌辞的礼乐文化功能;以曲代题反映了民间乐府歌曲“以乐存辞”“依曲而歌”的音乐性质;曲辞合题既突出了曲调的音乐旋律,又强调了歌辞的内容。齐梁文人拟乐府对“赋题法”的使用,逐渐构建起拟乐府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人拟乐府的自由空间,在体制结构、题材、主题等方面为乐府诗随时而变提供了条件,从而开启了唐代古题乐府、歌行体和新题乐府兴盛繁荣的新局面。
    • 郝文华; 白云霞
    • 摘要: 《谐音词里的民俗》以收录民俗中的谐音为主。词头是民俗中出现的词语,是谐音主体,谐音对象则是客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谐音对象,对于这种情况,则同时列出不同谐音客体。同一个民俗现象涉及几个谐音词语,只在一处详细叙述,另一处则略去不解释,仅注“参某谐某条”。本书除收录民俗中的谐音之外,也从谐音的角度解释还原了部分俗语的初始意义。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古典诗词中的谐音,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中的谐音。这是因为乐府诗中的谐音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书主要收录的是汉语区的民俗谐音,注音采用普通话读音。
    • 宋媛媛; 肖猷洪(图)
    • 摘要: 司马将军歌[唐]李白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羌笛横吹阿亸(duǒ)回,向月楼中吹落梅。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诗词说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细读全诗,你是否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满腔豪情呢?这首诗描写的是唐朝南征的将士报着必胜的信念奔赴战场,平定叛乱的场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