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6-12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按ISO15189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对西门子IMMUNITE1000化学发光仪定量检测白介素-6(IL-6)进行性能验证.rn 方法:收集患者血清配制高、低值混合血清,分别进行批内20次和连续20天检测,计算批内不精密度和日间不精密度;将仪器校准品连续检测10次,计算均值和偏倚;将高、低值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检测,验证分析测量范围线性;取仪器可报告范围上限浓度血清按比例倍比稀释,计算回收率,评价可报告范围;统计分析近期本院健康体检标本检测IL-6的结果,验证正常参考范围.rn 结果:日间变异系数高值CV=6.4%,低值CV=2.0%,批内高值CV=3.4%,低值CV=3.8%;标准品检测值相对偏倚0.91%;仪器分析测量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斜率0.986,截距-7.1;稀释至27倍,回收率在97%-100%之间,临床可报告范围2-27000(pg/ml);统计健康体检标本IL-6检测结果,95%检测范围0-5.3(pg/ml).rn 结论:该系统检测性能符合厂家声明,满足临床实验室质量要求.
  • 摘要:目的:探讨关类风湿节炎(RA)患者血清MMP-2和MMP-9浓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rn 方法:RA患者73例,将病例分成活动期RA组(n=43)和缓解期RA组(n=30)两组,骨关节炎(OA)组34例,健康对照组46例,用ELISA测定各组MMP-2和MMP-9水平,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进行曲线下面积(AUC)曲线分析.rn 结果:RA组血清MMP-2水平和血清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OA组(P<0.05);活动期RA组MMP-2和MMP-9均显著高于缓解期RA组(P<0.05).MMP-2诊断活动期RA的AUC为0.808,MMP-9诊断活动期RA的AUC为0.843,临界值分别为479.9ng/ml和698.3ng/ml;MMP-2诊断RA的AUC为0.733,MMP-9诊断RA的AUC为0.760,临界值分别为153.9ng/ml和197.8ng/ml,两项联合诊断RA的AUC为0.878.rn 结论:MMP-2和MMP-9对RA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更利于RA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 摘要: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anemia,IDA)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或HBG)、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等相关常规检测指标的检测,探寻其在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型辩证中的应用及关系,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直接、客观化的鉴别指标及理论依据.rn 方法:本次研究按照诊断标准筛选出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其中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两个证型各25例;同时选择年龄构成以及性别比相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静脉血2ml,注入EDTA-K2抗凝管,应用日本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静脉血RBC、Hb、MCH、MCHC、PLT等常规检测指标;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果:1、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RBC: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36.225,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282.544,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53.293,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H: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124.041,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HC: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148.268,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PLT参数的检测结果:肝肾阴虚型、脾胃虚弱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7.261,P<0.05).肝肾阴虚型、脾胃虚弱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1、缺铁性贫血证属脾胃虚弱型人群与证属肝肾阴虚型人群RBC、Hb、MCV、MCH、MC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些指标与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型和肝肾阴虚型的证型辨证无相关性.2、缺铁性贫血证属脾胃虚弱型人群与证属肝肾阴虚型人群外周血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与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型和肝肾阴虚型的证型辨证有相关性.提示个体血小板数量的差异在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证型辨证时有一定参考意义.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3年间全国卫生部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错报结果,提高检验人员辩识细胞形态的能力.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5年间发放的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图片共150幅彩图进行辨认,待结果回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15次共150幅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中,错报共17幅,错报率为11.3%,其中以2010年及2011年错报率最高为16.7%.结论:通过开展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实验室通过对质评结果反馈,分析错报原因,一方面开拓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另一方面促进检验人员相互学习,提高其实验室对形态学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的表达与其疾病活动的关系.rn 方法:应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75例SLE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Gas6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析C3、C4、IgG、IgM、IgA浓度,ROC曲线评价Gas6及C3、C4对于SLE的诊断价值.rn 结果:SLE患者血清中Gas6表达水平为118.94±16.84ng/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34.29±7.00ng/ml(P<0.05).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发现,dsDNA阳性以及出现皮疹、肾脏损害和脉管炎的SLE患者Gas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该种症状者,P<0.05.且患者体内Gas6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35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sa6评估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P<0.05),当临界值为23.84ng/ml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可以达到0.980和0.769.rn 结论:Gas6是一种监测SLE病情活动性的有效临床标记物,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检测及白细胞(WBC)计数在肺部细菌感染中诊断价值.rn 方法:采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因肺部细菌感染就诊于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静脉血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34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组(3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IL-6、TNF-α,胶体金免疫色谱法检测PCT,电阻抗法检测白细胞计数并记录检测结果.比较各项指标间有无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项指标在区分肺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诊断价值.rn 结果:在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CRP、IL-6、TNF-α、W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6,0.768,0.886,0.876,0.642.PCT、CRP、IL-6、TNF-α、WBC鉴别肺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880,0.550,0.794,0.804,0.449.rn 结论:PCT、IL-6、TNF-α对于区分肺部细菌性感染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CT对判断肺部细菌性感染及感染细菌类型的诊断价值最高.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机体的炎症情况,对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慢性肾衰患者骨代谢平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rn 方法:选取80例25-羟基维生素D<37.5nmol/L的慢性肾衰患者为研究组,52例25-羟基维生素D>75nmol/L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外周血骨钙素、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β-异构化的C-端肽(β-CTx)、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ABAP)等10项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肾衰患者较健康对照组,tP1NP、骨钙素、β-CTx、PTH、磷有显著升高(P<0.01).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和血钙呈正相关(P<0.05).rn 结论: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慢性肾衰患者的骨代谢特征是以破骨和成骨同时增强的高转换代谢型,对此类患者进行骨转换率的监测比单纯的血钙监测更有意义.
  • 摘要: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抗-HCV S/CO比值、AST、ALT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丙肝现症感染的价值.rn 方法:留取588例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阳性标本,RT-PCR法检测HCV-RNA,酶速率法检测AST、ALT,将标本分成HCV-RNA阴性组和阳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rn 结果:HCV-RNA阳性组抗-HCV S/CO比值、AST水平、ALT水平均高于HCV-R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HCV S/CO、AST、ALT三者均与HCV-RNA有密切正相关(P<0.05),且相关程度为抗-HCV S/CO>AST>ALT.抗-HCV S/CO比值、AST、ALT单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95%CI(0.862~0.926)]、0.823[95%CI(0.789~0.856)]、0.788[95%CI(0.750~0.826)],三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949[95%CI(0.932~0.966)],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rn 结论:诊断丙肝现症感染的指标中,抗-HCV价值最大,其次分别为AST、ALT,3项指标联合检测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 摘要:目的:评价替加环素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学差异,分析其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rn 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MIC检测纸条(MTS)三种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7株鲍曼不动杆菌和49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评价另外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并分析替加环素对两种菌的敏感性.rn 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MTS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基本一致率(EA)分别为95.92%、93.62%.根据FDA的药敏试验判断标准:肺炎克雷伯杆菌MTS法、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分类一致性分别为93.88%和91.84%;鲍曼不动杆菌MTS法、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分类一致性分别为82.98%和85.11%.替加环素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1.84%,85.11%。rn 结论: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用MTS法、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三种方法检测替加环素体外药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建议以MTS法、纸片扩散法作参考,用肉汤稀释法确认。
  •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联合1,3-β-D葡聚糖(G)试验对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价值.rn 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日至2013年11月1日浙江省中医院261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确诊1例,临床诊断24例,临床拟诊50例,排除诊断186例.运用ELISA和动态试管比浊方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的浓度,并且根据临床诊断确定二者分别及其联合使用(串联和并联)对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rn 结果:25例临床诊断为IFI患者,GM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0%和97.3%,G试验分别为96.0%和89.8%,GM和G试验串联的特异性要高于G试验(x2=10.399,P<0.05).5例IFI患者经治疗后,GM/G试验结果显著下降。rn 结论:GM和G试验是辅助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良好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增加特异性,其结果变化可反映真菌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肠炎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rn 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萘啶酸、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煮沸法粗提取模版DNA、PCR扩增、PCR扩增产物琼脂糖电泳以及最后的核苷酸序列测定.rn 结果:55株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极高(96.36%),80%对环丙沙星敏感性下降,9.09%对环丙沙星低水平耐药,9.09%对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仅1株对环丙沙星敏感(1.82%),90.91%对左氧氟沙星敏感,92.73%对加替沙星敏感,其中4株(7.27%)对四种药物均耐药.对萘啶酸耐药的肠炎沙门菌均发生gyrA基因Ser83位密码子或Asp87位密码子突变;对萘啶酸及环丙沙星低水平耐药的肠炎沙门菌中除发生gyrA基因突变外,还同时出现parC基因突变;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均耐药的4株肠炎沙门菌中同时出现gyrA、parC、parE基因突变;未发现gyrB基因突变.rn 结论: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极高,对环丙沙星敏感性下降,而对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较敏感;gyrA基因单突变即可导致沙门菌对萘啶酸高度耐药及环丙沙星敏感性下降,其中Ser83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位点,突变频率最高;parC突变不频繁,且常伴gyrA突变,在环丙沙星低水平耐药性中发挥作用;parE突变能提高gyrA突变和parC突变分离株的耐药性。
  • 摘要:巨细胞病毒是感染孕妇、免疫疾病患者和移植患者的危险因素,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优生优育、移植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是活动性感染的早期标志物,检测其可早期诊断病毒感染.本研究基于铂钯修饰后的碳纳米角与过氧化物酶的多重催化过氧化氢的作用建立了检测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单壁碳纳米角具有卓越的导电率和较高的吸附力.Nation分散的碳纳米角在电极上成膜并静电吸附硫堇,再利用硫堇的氨基吸附氨基化的碳纳米角组装铂钯纳米粒子后形成Pt-PdNPs@SWCNHs复合材料上的铂钯纳米,固载巨细胞病毒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封闭非特异性位点,从而制得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巨细胞病毒抗原传感器.检测信号放大是由于铂钯纳米粒子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活性获得.在最优条件下,免疫传感器用来检测不同浓度的巨细胞病毒抗原,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ng/mL~100ng/mL,检出限为30pg/mL,并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该免疫传感器可用于临床上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
  • 摘要: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广泛应用于DNA分型鉴定中,是亲权鉴定中最常用的遗传标记.此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一系列遗传标记被先后发现.InDel是一种新的遗传标记,兼具各类遗传标记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多个InDel联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多重扩增系统,本文回顾总结了InDel的研究历史与相应成果。
  • 摘要:目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BL-2)是补体活化途径中的重要免疫调控因子.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其基因多态性能影响血清MBL-2水平,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尽管已有研究表明MBL-2多态性丙型肝炎相关肝癌易感性有关,但是在我国乙型肝炎相关肝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探寻该基因两个重要位点在中国人群中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易感性的关系.rn 方法:从本院就诊病人中建立全血基因组DNA样本库,提取了已经收集的335例HBV相关的HCC患者、230例非HCC的肝病患者及175例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基因组DNA,然后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技术对样本MBL-2基因启动子区域-221位rs7096206和编码区codon54位置rs1800450位点的基因型进行高通量SNP检测,得到了各样本的基因型.通过使用生物统计学软件,分析该SNP位点在不同疾病组与对照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单倍型分析,并且根据样本性别以及相关病理资料中的TNM分级、Child-pugh分级进行分层分析.rn 结果:通过对近患者和对照中基因型鉴定和统计分析,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MBL-2基因中rs1800450位点G等位基因在HBV相关HCC和非HCC肝病患者中频率显著高于A等位基因,且HCC和非HCC肝病患者中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A/A和MG基因型.此外,该位点联合启动子区域rs7096206单倍型AC也在HCC和肝硬化患者中低分布.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在非HCC肝病患者中,多态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肝硬化患者中.rn 结论:在被测中国人群中,MBL-2基因两位点多态性与HBV相关的HCC及肝硬化易感性相关.
  • 摘要:目的:构建α-烯醇化酶(alphaenolase,ENO1)重组表达质粒,并研究其表达形式.rn 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总RNA为模板合成cDNA;根据ENO1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以cDNA为模板,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ENO1;用T4DNA连接酶连接酶切产物和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NO1;将pET28(a)-ENO1在BL21(DE3)E.Coli.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分别取菌液上清和沉淀进行SDS-PAGE电泳,确定重组质粒的表达形式.rn 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NO1中的ENO1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上的序列一致;pET28(a)-ENO1以可溶性表达为主.rn 结论:ENO1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及其可溶性为主的表达形式的确定,为研究ENO1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胱硫醚β-合酶基因C770T基因多态性在广西人群冠心病(CHD)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rn 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PCR-ARMS)检测94例冠心病患者和经门诊体检的40例健康者的CBS C770T基因型,并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在冠心病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rn 结果:(1)CBS基因C770T产生有2种基因型:C/T型和C/C型.CHD组C/T型突变频率为54.3%,对照组为37.5%,C/T基因型对CHD组OR值为1.977,95%CI为0.926~4.219;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72.8%,T等位基因频率为27.15%,对照组分别为81.3%和18.7%,T基因型对CHD组OR值为1.613,95%CI为0.845~3.081.两组间C/T、C/C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2)各基因型在冠心病中医证型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基因型在冠心病中医证型实证组和虚证组间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rn 结论:1)CBS C770T基因突变与广西CHD无明显相关性.(2)CBS C770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中医证型无明显关联性.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Illumina平台的转录测序筛选出的膀胱癌的候选分子标记物在临床诊断中的可能应用价值.rn 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1年至2013年3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对应的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的候选基因进行验证.rn 结果:筛选出的4个候选基因,CDH1、CLDN7、VEGFA和PTPRF在转录组测序患者肿瘤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表达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更多的患者验证发现,CDH1、VEGFA、PTPRF和CLDN7中,VEGFA相对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VEGFA和PTPRF表达相对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RF和肿瘤的初发和复发关系比较密切(P=0.002),其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83.3%.rn 结论:VEGF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期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子标志物,PTPRF有望作为预测膀胱肿瘤复发的分子参考指标.
  •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通量的药物代谢酶CYP2C19*17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用药参考.rn 方法:抽取96例人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带生物素标记的扩增引物,经PCR扩增以及亲和素包被的磁珠分离,制备包含有CYP2C19*17位点的焦磷酸测序单链模板,于PyroMark Q24MDx焦磷酸测序仪上进行焦磷酸测序,以Sanger测序结果作为对照,观察分析焦磷酸测序准确性及重复性.rn 结果:焦磷酸测序结果与Sanger测序法对比准确性为100%,焦磷酸测序法检测CYP2C19*17位点的重复率也达到100%.建立了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CYP2C19*17多态性位点检测平台.rn 结论:焦磷酸测序法可准确、快速、高通量检测药物代谢酶CYP2C19*17基因多态性,该方法适宜CYP2C19*17这个SNP位点的临床常规检测.焦磷酸检测技术平台在个体化诊断、用药上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索人血,猪血,牛血作为血细胞分析仪自制的质控品原料时其各自红细胞(RBC)固定的条件.rn 方法:按照正交实验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方法,三因素为甲醛,戊二醛和固定时间,各自有三个处理水平.根据表格设计浓度为A,B,C的甲醛和浓度为D,E,F的戊二醛按不同固定时间固定红细胞.将各个组的固定红细胞分装于青霉素小瓶.置于4℃,连续测定7天,观察其稳定性,并计算其CV值,采用所计算出的CV值做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确定各种红细胞固定的最佳固定方案.rn 结果:甲醛浓度变化对猪血RBC计数影响的最佳浓度为C浓度(P<0.05).甲醛浓度变化对牛血平均红细胞大小体积(MCV)影响的最佳浓度为A浓度(P<0.05).甲醛浓度变化对人血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影响的最佳浓度均为C浓度(P<0,05).戊二醛浓度变化对人血MCV,RDW-SD影响的最佳浓度均为F浓度(P<0.05).rn 结论:甲醛与戊二醛固定可以改善红细胞的稳定性,不同的血细胞来源其固定条件不一样.制备质控品时应选取合适的来源以及选取其相应合适的固定条件.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间正常参比血浆凝血酶原时间(MNPT)是否存在差异.rn 方法:(1)240份健康人标本用于建立不同年龄段MNPT值,并比较不同年龄间MNPT的差异.(2)收集864份PT>20秒的患者标本,将自建的不同年龄段MNPT与购买的不分年龄正常人参比血浆所测得的MNPT值,分别代人公式计算得到PT-INR值,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rn 结果:(1)不同年龄组<16岁,16-40岁,40.1-60岁,>60岁,≤40岁,>40岁的MNPT值分别为11.02±0.63,10.90±0.70,10.46±0.58,10.39±0.48,10.95±0.66,10.42±0.53.(2)经t检验,<16岁与16-40岁,40.1-60岁与>60岁年龄段MNP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40岁与>40岁年龄段MNPT值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864份患者标本采用≤40岁和>40岁两个年龄段的自建MNPT值所获得的PT-INR值与利用购买的正常人参比血浆所测得的MNP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rn 结论:以40岁为年龄界限,采用不同年龄段的MNPT值,可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指标,便于临床正确评估抗凝药物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超声检查前大量喝水憋尿后对尿液电导率、RBC和WBC计数结果的影响.rn 方法:收集50份门诊患者需做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的病例,共取5次尿,分别为第二次晨尿、超声检查后即刻尿、超声检查后1h尿、超声检查后2h尿、超声检查后3h尿.用Sysmex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尿液标本,记录电导率、RBC和WBC;同时用Fast-ReadR102板计数尿液中的RBC和WBC.[结果:]患者超声检查后4次尿液的尿电导率与第二次晨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后即刻尿、超声检查后1h尿中RBC和WBC的结果与第二次晨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后2h尿、超声检查后3h尿中的RBC和WBC与第二次晨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大量喝水憋尿会造成尿液电导率、RBC和WBC尿沉渣的结果降低,因此建议对大量喝水憋尿的患者取超声检查前或超声检查后2-3小时的尿液做尿沉渣分析,此时的尿液才能体现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rn 方法:收集本院2012-2013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健康对照组38例.分别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刚入院时、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血常规、凝血功能、淀粉酶、脂肪酶.rn 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刚人院时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EU)、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PT活动度(PA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2聚体(D2)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刚入院患者较缓解期比,WBC、NEU、LEU、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时患者较健康对照组PDW、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MPV、PDW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n 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出现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紊乱,MCV、PDW明显增高,且PDW较MCV更早发生改变,有利于提高AP患者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准确性.
  • 摘要:目的:比较罗氏Urysis-2400和AikelaiAX-4030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rn 方法:用两种尿干化学分析仪平行测定500例尿液常规标本,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和符合率.随机选取250例使用尿沉渣显微镜复核尿红细胞(ERY)和白细胞(LEU).通过添加实验评估Urysis-2400、AX-4030抗维生素C干扰的能力.rn 结果:两台仪器比重(SG)差异百分率均值<1%,其余9项干化学检测项目一般符合率都>90%.Urysis-2400和AX-4030ERY项目与尿沉渣显微镜计数的符合率分别为82.4%、84.4%,LEU分别为76.0%和83.2%.Urysis-2400、AX-4030仪葡萄糖(GLU)和红细胞(ERY)项目添加维生素C浓度达50mg/dl时不受干扰.rn 结论:Urysis-2400和AX-4030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但尿干化学分析仪只是筛检仪器,还应结合显微镜尿沉渣计数复核的结果以满足临床需要.
  •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原试剂(PT)的不同溶解条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条件溶解的PT试剂对质控品和部分病人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PT试剂溶解于37℃水浴30min后与溶解后未进行水浴使用的测试结果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影响凝血酶原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正确溶解配置PT试剂以确保试剂的质量,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并确保临床医师根据结果对患者进行准确临床干预和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出一套适合急诊输血推广和应用的POCT及时检测手段,进一步优化急诊输血流程,保障急诊输血安全.方法:结合POCT的现状与特点,急诊输血的特点,从急诊输血的整个流程探讨POCT在紧急输血方面应用的可行性.结果:POCT以其快速,便携,操作简单而使其急诊输血方面应用是可行的,但是在质量控制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缺陷.结论:通过建立系统POCT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其准确性,使POCT满足在急诊输血方面的应用需求.
  • 摘要:目的:应用微柱凝胶法(MGT)鉴定血型,探讨它在临床应用中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0份患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及试管法进行ABO血型鉴定,两者不一致时,应用反定型法进行再确认.结果:两种方法鉴定结果中有8份标本不一致,其中血型抗原弱5份,冷凝集抗体3份.结论:微柱凝胶法敏感性高于试管法,但对于亚型等鉴定时仍存在缺陷.因此,临床中血型鉴定时,应同时进行正反定型试验,以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 摘要:目的:探讨SCCmec相关的psm-mec在血液来源人葡萄球菌中的分布,了解人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rn 方法:收集血培养阳性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人葡萄球菌25株,通过PCR扩增mecA和psm-mec基因,采用多重PCR对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SCCmec分型,分析psm-mec在人葡萄球菌中的分布.rn 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21株为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4株为甲氧西林敏感人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psm-mec基因的检出率为47.6%(10/21),甲氧西林敏感人葡萄球菌中未检出psm-mec基因.多重PCR结果显示,21株mecA阳性人葡萄球菌中,3株属SCCmec类Ⅰ型,1株属SCCmecⅢA型,1株属SCCmecⅢB型,4株属SCCmec类ⅢA型,1株属SCCmec类ⅢB型,3株属SCCmec类Ⅳ,8株属SCCmec新型别.在psm-mec阳性菌株中,1株分布于SCCmecⅢA,1株分布于SCCmecⅢB,4株分布于SCCmec类ⅢA,1株分布于SCCmec类ⅢB,3株分布于SCCmec新型别.rn 结论:SCCmec相关的psm-mec广泛存在于血液来源的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中,主要分布于SCCmecⅢ型,类Ⅲ型和SCCmec新型别.
  • 摘要:目的: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的蛋白指纹诊断模型,为细菌的快速鉴定奠定基础.rn 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2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蛋白,筛选稳定表达的蛋白峰,将其数据导人自建Fingerwave软件建立肺炎克雷伯菌的蛋白指纹诊断模型.收集临床分离137株细菌对模型的诊断能力进行评价,确定肺炎克雷伯菌的鉴定阈值并应用模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rn 结果:建立了肺炎克雷伯菌的蛋白指纹诊断模型;利用临床菌株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确定鉴定阈值为70%;该模型对肺炎克雷伯菌鉴定结果与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及分子生物学结果相比符合率为92%(46/50).rn 结论:应用细菌蛋白指纹模型可快速对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进行鉴定,为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 摘要:目的:探讨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标本分别检测HCV-Ab、HCV游离核心抗原、HCV总核心抗原、HCV-RNA.结果:检出82例HCV-Ab阳性反应标本,检出8例HCV游离核心抗原阳性反应标本,49例HCV总核心抗原阳性反应标本,53例HCV-RNA阳性反应标本;在218例HCV-Ab阴性反应的标本中,检出1例HCV游离核心抗原阳性反应标本,3例HCV总核心抗原阳性反应标本,3例HCV-RNA阳性反应标本.结论:HCV核心抗原检测可以用于HCV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也可用于鉴别既往感染或现行感染.
  • 摘要:目的:通过对结核杆菌ubiA/Rv3806c基因进行基因重组和临床突变筛选探究ubiA/Rv3806c基因与乙胺丁醇(EMB)耐药的相关性.rn 材料和方法:构建ubiA/Rv3806过表达结核杆菌菌株,并检测其对EMB的药敏变化;根据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测标准,在临床结核杆菌耐药菌株库中挑选出无em2bB位点突变的47株EMB耐药株(MIC>5μg/ml)和8株EMB敏感株(MIC<5μg/ml),分别进行ubiA/Rv3806c基因的测序,以了解ubiA/Rv3806c基因突变与EMB耐药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所筛得ubiA/R v306突变位点在UbiA膜蛋白上的定位以提示其意义.将所筛得ubiA/Rv3806c-变位点构建到结核杆菌中,并通过药敏实验进一步验证ubiA/Rv3806c对EMB耐药性的影响。rn 结果:结核杆菌ubiA/Rv3806c基因过表达引起EMB耐药性增加;进一步筛选无embB突变的临床EMB耐药菌株(以EMB浓度=5.0μg/ml定义为EMB耐药的临界点),找到若干集中于UbiA第六个跨膜区域的基因突变位点(密码子第174、175、176位);并验证带有这些突变位点的ubiA/Rv3806c过表达会引起EMB耐药性更高的增加.rn 结论:研究表明结核杆菌ubiA/Rv3806c基因与EMB耐药相关,并且由于人体中缺乏UbiA同源蛋白,因此UbiA很有潜力作为新药靶标.
  • 摘要:目的:检测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分泌IL-22和IL-17的γδ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以探讨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γδT细胞亚群在抗结核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rn 方法:取肝素抗凝全血,加RPMI1640培养液等体积混匀,依次加入佛波醇酯和离子霉素,37℃,5%CO2培养2h,再加入蛋白转运抑制剂莫能菌素继续培养4h,收集细胞后先加抗人CD3-APC,和TCR-γδ-TC荧光抗体进行表染,4℃避光反应20分钟,经溶血、洗涤、固定后,0.1%皂素透膜10分钟,最后加入抗人IL-22-PE和IL-17-FITC荧光抗体进行胞染,4℃30分钟,洗涤后2%PFA重悬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CellQuest软件检测和分析结果,同时设置同型对照。rn 结果:健康对照组(n=8)分泌IL-22和IL-17的γδT细胞在所有γδT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1.50±0.56)%和(0.25±0.19)%,结核病患者组(n=15)分泌IL-22和IL-17的γδT细胞在所有γδT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3.09±1.74)%和(0.72±0.51)%,后者均明显高于前者(p<0.05);而共分泌IL-22和IL-17的γδT细胞比例在健康对照组为(0.31±0.20)%,在结核病患者组为(0.44±0.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γδT细胞中存在单独分泌IL-22、IL-17和共分泌IL-22和IL-17的不同细胞亚群,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L-22的γδT细胞比例增高,其增高并非与分泌IL-17的γδT细胞比例增高引起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及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情况.rn 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2011年期间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以及消毒剂氯已定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同时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基因扩增法确定其中的MRSA菌株;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多重PCR)对MRSA菌株进行SCCmec耐药基因盒分型,PCR扩增qac消毒剂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qac基因阳性菌株间的同源性.rn 结果: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59.5%(44/74),SCCmec分型结果显示以SCCmecV型为主,占63.64%(28/44);Ⅰ型4株(9.1%);Ⅱ型1株(2.3%);Ⅲ型9株(20.5%);Ⅳ型2株(4.5%).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非敏感率较高,依次是:94.6%、71.6%、41.9%、43.2%,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以及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得氯已定对74株菌的MIC值范围为0.25~16ug/ml;对MRSA菌株的MIC50=2.0ug/ml,MIC90=4.0ug/ml,对MSSA菌株的MIC5o和MIC9o均为1.0ug/ml;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35株(47.3%)携带qacA/B基因,3株(4.1%)携带smr(qacC+qacD)基因,4株(5.4%)携带qacE△1基因,1株(1.4%)携带qacH基因,未检出qacG、qacJ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qac基因阳性菌株呈多克隆分布.rn 结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部分菌株对消毒剂氯已定耐受力较强,耐消毒剂基因以qacA/B为主,临床医生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体外消毒剂.
  • 摘要:目的: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扩增结核分枝杆菌DNA,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对其进行定量检测.rn 方法:1.通过基因比对与引物设计,设计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LAMP)方法.2.倍比稀释亚甲基蓝,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分析其氧化峰电流(ipA)和还原峰电流(ipC),再对氧化峰电流(ipA)和还原峰电流(ipC)进行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探讨最佳的拟合曲线,作为亚甲基蓝的标准曲线.3.亚甲基蓝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产物进行结合,对结核分枝杆菌实现定量检测.rn 结果:1.设计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LAMP引物.2.循环伏安法检测及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发现,亚甲基蓝浓度和还原峰电流(ipC)的直线回归系数分别为R2=0.9752,拟合效果最好(y=0.0442x+10.106),可以作为亚甲基蓝检测的标准曲线.3.亚甲基蓝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产物结合试验在下一步试验中进行.rn 结论:本试验设计出了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LAMP引物,能够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可初步用于结核分支杆菌的临床现场检验.亚甲基蓝与结核分枝杆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产物结合试验在下一步试验中进行,试验完成后就可实现结核分枝杆菌的定量检测.
  • 摘要:目的:利用PCR扩增和DNA探针杂交技术,设计基因芯片快速检测鸟分枝杆菌的方法,以期能应用于临床检验.rn 方法:通过基因比对与引物设计,设计针对鸟分枝杆菌的PCR引物和DNA探针;对临床标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DNA探针杂交基因芯片检测;结合临床表现,对方法进行初步进行评价.rn 结果:通过基因比对与引物设计,设计出一套针对鸟分枝杆菌的PCR引物和DNA探针.对临床标本进行了DNA提取、PCR扩增、DNA探针杂交基因芯片检测.与临床表现对照发现,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与临床表现完全符合,而且比常规的培养方法快捷、简便,非常适合鸟分枝杆菌的临床检验.rn 结论:本试验设计出的针对鸟分枝杆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操作流程快捷、简便,能够用于鸟分枝杆菌的临床检验.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阐述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及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rn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的住院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痰和中段尿等标本中分离出的521株阴沟肠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操作规程进行标本接种,同时使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质控菌株进行质量控制.药敏结果按照抗微生物药敏感性试验的执行标准(M100-S22)规则进行判读.并对得出的结果计算百分率进行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rn 结果:自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521株.2012年共分离313株,中段尿标本19株(6.07%)、痰标本46株(14.70%)、分泌物标本235株(75.08%)其他标本13株(4.15%);2013年共分离208株,中段尿标本7株(3.37%)、痰标本51株(24.52%)、分泌物标本138株(66.35%)其他标本12株(5.76%).统计数据表明本院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最多的是分泌物标本,其次是痰标本和中段尿标本.除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但2012年送检的分泌物标本已经出现了7株耐药菌株.除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敏感率<10%外,本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均较为敏感(>30%),特别是对头孢唑啉耐药率>99%;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始终<1%,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好(<1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始终较低(<5%).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对大多数的抗生素敏感性较强.rn 结论:碳青霉烯类是目前所有被测药物中对阴沟肠杆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所以仍是治疗该菌感染的最有效的抗菌药物。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持续高产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和产ESBLs,对三代及以下头孢菌素结合导致耐药,因此应尽量少选用头孢菌素的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好,是临床不错的首选用药.阴沟肠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致病菌.其耐药机制复杂常呈现耐药谱广、耐药特征复杂的特点,加强耐药性研究,掌握该菌的耐药特点、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严格无菌操作、对病区空气、物体表面等情况定期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延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常见于呼吸道标本;除米诺环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4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的感染率最高,且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 摘要:目的:将本室建立的真菌简便培养技术与常规倾碟培养法比较,建立一个结果准确、制作简单、费用低廉的真菌培养方法.rn 方法:收集患者标本,接种简便培养基,同时接种梅里埃血琼脂培养基和真菌显色培养基;对比新鲜自制简便培养瓶与2-8℃放置6个月后简便培养瓶的真菌检出率.rn 结果:使用简便培养技术发现白假丝酵母菌总检出率较往年增长了近11个百分点;阴道分泌物阳性标本中白假丝酵母菌与细菌双重感染者3.1%;自制简便培养对白带、痰的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优于梅里埃培养基,尿标本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与梅里埃培养基没有差异;自制简便培养瓶2-8℃放置保存时间至少为6个月.rn 结论:真菌简便培养技术制作简单、成本低,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良好选择性,可向农村基层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1株植生拉乌尔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rn 方法:植生拉乌尔菌于2010年11月分离自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1位患者的引流液。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MIC;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β内酰胺酶;PCR扩增检测A类碳青霉烯酶(KPC)、B类碳青霉烯酶(NDM、IMP、VIM、SIM)、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CTX、TEM、SHV)]和AmpC酶(FOX、EBC、ACC、DHA、CIT、MOX)基因。rn 结果: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菌株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内的9种抗生素均耐药,对美罗培南的MIC高达32mg/L.该菌仅对亚胺培南保持中介,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菌株的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均为阳性.PCR扩增B类碳青霉烯酶基因IMP和2种ESBLs基因CTX、SHV为阳性,其PCR产物经测序后同GenBank数据库比对后证实分别为IMP-4、CTX-M3和SHV-12.其余耐药基因均为阴性.rn 结论:在植生拉乌尔菌中检测出IMP-4,且IMP-4合并产ESBLs可能是该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抗DNA酶B与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联合测定对A群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172例链球菌感染患者(分成4组)和40例健康人群抗DNA酶B和ASO水平,计算各组别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上感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组及风湿病组别,抗DNA酶B与ASO测定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损组、咽炎痊愈、肾炎恢复期组,抗DNA酶B与ASO测定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单一的检测阳性率结论:抗DNA酶B与ASO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群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了解人苍白杆菌和假苍白杆菌的耐药特点及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rn 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人苍白杆菌和假苍白杆菌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菌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AmpC/R基因检测.rn 结果:163例人苍白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一二三代(包括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氨曲南100%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耐药率低.31例假苍白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较高,对氨曲南100%耐药,但对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基因检测显示:人苍白杆菌有AmpC/R基因,假苍白杆菌没有.rn 结论:人苍白杆菌和假苍白杆菌的耐药性有差别.人苍白杆菌可选用头孢吡肟,重症患儿可用亚胺培南;假苍白杆菌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防止更多的耐药基因在菌种中传播.
  •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山东地区汉族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CV-RNA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山东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汉族丙肝患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A阳性标本153例,用焦磷酸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5种基因亚型,1b、2a、1a、3a、3b比例依次为65.36%、28.76%、3.92%、1.32%、0.65%.1b亚型病毒载量高于2a,其他亚型病毒载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山东地区汉族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1b为主,其次为2a,且1b亚型病毒载量高于2a。
  • 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了解患者的乙肝感染状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011~2013年226193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分别按年份、性别、年龄和乙肝五项模式进行分组,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14069例,HBsAg阳性率为6.22%(14069/226193).2011~2013年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4%(4974/74959)、6.18%(4410/71399)、5.87%(4685/79835),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HBsAg阳性检出率为7.43%(8855/119181),明显高于女性的4.87%(5214/107012).0~19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低,为1.28%(364/28355);30~39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为8.21%(2694/30129).共检出12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乙肝小三阳"检出率最高,为60.63%(8530/14069);其次为"乙肝大三阳",检出率为26.05%(3665/14069);再次为1、3、4、5阳,1、5阳,1、2、4、5阳,1、2、3、5阳,检出率分别为5.52%(777/14069)、2.84%(400/14069)、2.04%(287/14069)、1.26%(177/14069);还检出了6种罕见模式:1阳,1、2、3、4、5阳,1、3阳,1、2、5阳,1、2阳、1、2、3阳,检出率均低于1%,分别为0.80%(113/14069)、0.46%(65/14069)、0.23%(33/14069)、0.08%(11/14069)、0.07%(10/14069)、0.01%(1/14069).rn 结论:山东地区乙肝感染具有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和大三阳为主,多种感染模式并存.
  • 摘要:目的:通过该病例的报道,完善血培养的临床指证,加强检验医师与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完善临床疑难菌株的鉴定流程.rn 方法:收到患有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患儿血标本,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患儿标本进行培养,报阳性后直接涂片,并转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分别以Vitek32全自动生化鉴定仪、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可疑.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对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分别采用16S rDNA序列法和MALDI TOF-MS质谱仪进行鉴定.rn 结果:直接涂片为革兰阴性球杆菌,血平板上生长缓慢,培养后菌落为圆形、湿润、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不溶血,麦康凯上不生长,氧化酶、触酶阳性,动力实验阴性.Vitek32全自动生化鉴定仪为变异库克菌,鉴定率为97%.MicroScan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结果Psychr.spp概率为28.59%.16S rDNA序列法鉴定结果结果为嗜冷嗜血杆菌(Psychrobacter sanguinis).质谱仪鉴定结果直接菌落法和裂解法鉴定结果不同,而且得分较低,结果不可靠.rn 结论: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血象改变,应该考虑常规开展血培养检测.关于疑难菌株的鉴定,当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结果不准确时,应该及时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采取多种方法同时鉴定,建立完善的疑难菌株的鉴定流程,提高准确性.
  • 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感染的状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措施提供资料.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分离到的1340株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rn 结果:从送检的15108例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35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341株,占14.33%.1341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18%,革兰阳性菌占39.82%.主要菌种依次为产ESBL大肠埃希菌(386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4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2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1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37株)、多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8株)、其他(14株).痰液标本分离率最高,检出率48.70%;其次为中段尿标本,检出率24.83%;再者为伤口创面分泌物,检出率13.42%.多重耐药菌的年份分布:2012年检出558株;2013年检出783株.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以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和肾内科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创面感染为最常见;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8种本院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4%,对碳青酶稀类和三代头孢的复方制剂仍比较敏感,对其他的抗菌药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本院临床常用的头孢唑林、青霉素G、头孢西丁、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克洛、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克拉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达到88%以上,对万古霉素和米诺环素敏感,对其他的抗菌药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rn 结论:此状况应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遏制日趋严重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 摘要:MALDI-TOF MS是一种新型的软电离技术,用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的分析测定,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自动化鉴定过程中.此技术主要通过测定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分子量或者特征性蛋白谱的变化来进行微生物的鉴定及其他相关的检测.目前,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MALDI-TOF MS已用于微生物的鉴定分型、细菌耐药、流行病学分析及细菌体内重组蛋白表达等临床检测和基础研究中,不仅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可以从蛋白组学水平对微生物进行研究.
  • 摘要:肺炎链球菌是导致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而儿童又常常是最大的受害者.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防治方法,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儿童感染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接种疫苗者存在非疫苗血清型定植、致病增多,且在分离株中所占比例升高的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各国适当开展肺炎链球菌疾病监测项目,以确定基础疾病负担,监测接种疫苗的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性.rn 方法:对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35株,占总病原菌9.2%;主要标本来源是痰液,占77.6%.高发病区是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及环丙沙星12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小于10%.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0.05).rn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建议治疗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也唑巴坦、妥布霉素.
  • 摘要:目的:比较评价流感病毒快速试剂检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的效果.rn 方法:选择浙江地区分离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用两种快速流感病毒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并与荧光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rn 结果:SD Bioline免疫层析试剂及Sofia免疫荧光法试剂检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的检测下限分别为5.5log10TCID50/mL和4log10TCID50/mL.同一种试剂检测H7N9的灵敏度低于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的灵敏度.两种快速试剂检测H7N9及H1N1的灵敏度均低于荧光PCR方法.rn 结论:流感病毒快速试剂可以用于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的检测,但阴性结果需要用荧光PCR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
  • 摘要:目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多种疾病.本研究旨在于了解医院相关性MRSA(HA-MRSA)和社区相关性MRSA(CA-MRSA)的相关致病因子及其分布规律,为本地区关于MRSA的感染学控制提供相关依据.rn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的MRSA菌株53株,其中HA-MRSA38株,CA-MRSA15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MRSA中杀白细胞毒素(PVL)及α-溶血素(α-HL).rn 结果及结论:临床分离的53株MRSA菌株中,PVL毒素15株CA-MRSA中5株阳性,阳性率为33.3%,38株HA-MRSA中1株阳性,阳性率为2.6%,,P≤0.05;15株CA-MRSA进行α-溶血素检测,其中9株阳性,阳性率为60.0%;38株HA-MRSA,其中23株阳性,阳性率为60.5%,P>0.05.讨论PVL毒素和α-溶血素是MRSA主要的致病因子,在携带率方面,CA-MRSA比HA-MRSA更容易携带PVL毒素,具有统计学意义;而α-溶血素在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e)的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分布状况.rn 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e(2000年--2012年)、CNKI(2000年--2012年)、维普(2000年--2012年)、万方数据库(2000年--2012年),并手工查阅相关期刊,收集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我国10个省市Pae耐氨基糖苷类基因型分布情况.rn 结果:在淮河以北地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aph(3')-Ⅵ检出率分别为13.3%、40.1%、21.6%、40.3%、38.1%、23.7%、2.9%,淮河以南地区这些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2%、20.2%、15.9%、37.6%、28.3%、28.5%、9.1%.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annA检出率分别为20.4%、19.4%、0.7%,其余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rn 结论:我国Pae耐氨基糖苷类基因以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为主,淮河以北地区基因aac(3')-Ⅱ、aac(6')-Ⅱ、ant(2")-Ⅰ检出率最高,淮河以南地区基因aac(6')-Ⅱ最高.16SrRNA甲基化酶以rmtA、rmtB为主.
  •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本院的血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以及污染菌的判定分析,了解该院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并对是否是污染菌进行分析.rn 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3D血培养仪进行培养,法国梅里埃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上海复兴佰珞药敏板进行药敏实验.并对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841份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原菌分布,,以血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阳性棒状杆菌以及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为例,评价是否是血培养污染菌.rn 结果:从7072例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841株细菌和真菌.血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1.9%,主要检出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4%和7.3%.主要革兰阳性菌267株(31.7%),其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206株,占24.5%.金黄色葡萄球菌61株,占7.3%.主要革兰阴性菌83株(48.8%),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总共261株,占31.0%.真菌51株(6.1%).调查分析结果提示临床CNS可能为污染菌的比率为75.7%,棒状杆菌污染的比率为66.7%,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的比率为12.5%.rn 结论:在本院7072份血液培养中,有841份为阳性结果,分离出841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1.9%,高于传统手工培养法,与最近国内大多数报道相符.血行感染中,一直以来均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我国主要致病菌,在本研究中841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为204株,占24.4%,金黄色葡萄球菌为61株,占73%,说明在本院的血液感染病原菌中,这两种菌仍然占主要部分.从本实验来看,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有75.7%的可能是污染菌,然而,原来认为是污染菌的CNS,如今被证实为很多导管相关性和人造血管所引起的菌血症中的病原菌,以前曾认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污染菌,支持这一观点是因为CNS的致病性弱,但是现代的细菌学观点是CNS具有细菌黏质等致病因子,具有一定的致病力,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细菌,尤其是免疫功能不全是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所以本实验中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有10.7%的CNS仍然有致病作用,而且主要是一些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体.有研究认为在阳性杆菌中,棒状杆菌属、除炭疽芽胞杆菌外的芽孢杆菌属和痤疮丙酸杆菌很少会是病原菌.本研究中,也只有4.4%的阳性菌是致病的病原菌,66.7%的阳性菌被证实是污染的,还有28.9%的阳性菌不能被判断.此外,国内某家医院的调查称在其实验室中绿色溶血链球菌的污染几率很小,仅为8%,而在Richter等人的报道中该菌的污染几率为42.5%.因此,不能仅通过鉴定细菌的结果就判定其是否为污染菌.本院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的确定率是12.5%,与国内的研究相似.虽然各种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些如何区分病原菌与污染菌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金标准"来区分病原菌和污染菌.对污染菌的判定,须结合实验室病原菌的检测结果和临床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减少不合理用药.
  •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指导医生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rn 方法:严格按照《临床微生物血培养操作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与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连续培养监测,仪器报警阳性者,立即无菌抽取培养液转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ompact 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真菌药物敏感试验(MIC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TMFUNGUS3.药物敏感试验判断标准、结果解释参照美国CLSI2010标准,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Whonet5.6软件系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2010年1月-2013年6月本院血培养共分离出713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3.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为47.1%,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为51.1%,真菌所占比例1.8%.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最高,占31.8%,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8.1%.最常见的分离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血培养阳性菌多见于ICU、普外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和肿瘤外科,其中ICU所占比例最高,为本院血液感染的高发区.耐药性分析显示,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对血行性感染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高达100%,未发现耐药菌株,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均<20%,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达68.5%,而肺炎克雷伯菌则只有24.6%,两种细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5%和29.4%.,对喹诺酮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17.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保持高度敏感(100%)未发现耐药菌株,CNS除对上述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外,对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也较敏感(>60.2%).肠球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敏感率较高的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84%~100%),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都较差.rn 结论:本院血培养阳性结果中条件致病菌所占比例及其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菌血症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预测血培养确证的菌血症方面的诊断价值.rn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同济医院同时进行血培养及PCT检测的16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血培养阳性组,血培养阴性组和血培养污染组,比较3组之间PCT浓度的差异,并将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假丝酵母菌组,从而进一步比较PCT浓度在阳性组内之间的差异.PCT组间差异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rn 结果:血培养阳性组的PCT浓度(n=129)高于血培养阴性组(n=1463)和血培养污染组(n=98)(中位数:2.62ng/ml vs0.17ng/ml vs0.20ng/ml,P<0.0001).在血培养阳性组内,革兰阴性菌组、假丝酵母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4.5%、37.5%和66.7%,而PCT浓度分别为6.24ng/ml、0.47ng/ml和1.09ng/ml,革兰阴性菌组PCT浓度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和假丝酵母菌组(P<0.05).rn 结论:除临床其它指标外,PCT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指标,可用于排除血培养的污染和非感染性疾病情况,为菌血症提供早期的预示信息,从而改善和提高菌血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了非必需的抗菌药物的治疗,对临床诊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对本院院内获得性感染所分离出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院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同源性.rn 方法:采用MIC法筛选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CR技术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IMP,VIM,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与GES,苯唑西林水解酶(OXA)基因OXA-51、OXA-23、OXA-24与OXA-58在实验菌株中的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rn 结果:本院上半年临床所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ICU、急诊病房、呼吸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总分离率的29.40%、17.64%、14.70%与11.76%;所有耐药菌株均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OXA-51、OXA-23、VIM及TEM在菌株中的携带率均为100%,部分携带GES,携带率为29.4%,少量携带OXA-58和SHV,未检出OXA-24和IMP.PFGE结果显示本院有多克隆株流行,其中A型最为多见,波及至多个科室,各科室内呈现出以某一克隆株为主的流行趋势且科室间存在交叉感染.rn 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聚集在病人免疫力低下,有长期用药史且近期有介入操作的科室,其泛耐药机制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院内主要以克隆播散传播,局部流行呈现出型别特异性,近半数的菌株以同源克隆株形式传播,说明存在院内的交叉感染,除规范临床抗生素使用以减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外,采取加强对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高危患者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是非常必要的。
  •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Ⅱ号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程度的影响.rn 方法:应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模型,术后35天分别对对照组(假手术)、模型组、冠心Ⅱ号低剂量组(冠心Ⅱ号3g/kg)和冠心Ⅱ号高剂量组(冠心Ⅱ号9g/kg)采用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其心功能,并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B型钠尿肽(BNP)等观测指标的测定.rn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心室容量(ESV)均上升(P<0.01),血清BNP升高(P<0.05),bFGF、VEGF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Ⅱ号高剂量组IVSd、LVPWd、LVPWs、LVEF及LVFS均上升(P<0.01),LVDd、LVDs、EDV及ESV均下降(P<0.01),血清BNP降低(P<0.05),VEGF、bFGF升高(P<0.05).rn 结论:冠心Ⅱ号可通过调节VEGF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减弱心衰程度,同时心衰发生后BNP与LVEF等心功能指标具有正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株U266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rn 方法: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266细胞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CL2、MYC、CCND1、FGFR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rn 结果:①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U26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10μM冬凌草甲素处理U266细胞24小时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③U266细胞凋亡比例随冬凌草甲素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④经冬凌草甲素处理后的U266细胞中,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下调,同时其相应的蛋白质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上述变化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rn 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进而为MM新的靶向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FSE染色法检测槐耳清膏对肺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槐耳清膏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槐耳清膏对肺腺癌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槐耳能够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且能够抑制相关基因EZH2、β-catenin和bcl-2的表达.结论:槐耳清膏能够显著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EZH2/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与涩脉之间的关系,找出与之相关联的检测指标,为涩脉的形成探索理论依据.rn 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15节段分段法,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对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就诊,有胸闷或胸痛、气短等临床表现,疑似冠心病者,给予CCTA检查,证实有1支某一节段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患者定义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排除检查或检验资料不全者,共纳入80例患者.rn 结果: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涩脉组较无涩脉组PT值更低(10.3vs10.7,P=0.035),TG更高(1.79vs1.46,P=0.034),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涩脉组与无涩脉组相比,APTT更低(24.5vs25.0,P=0.498),且D-DIMER更高(128.1vs88.5,P=0.190),但差异并不显著.选择初步统计结果P值最小的TG,PT,HGB,MCHC,吸烟史(均P<0.1)五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仅有PT进入方程(OR=0.399,95%CI=0.181-0.878,P=0.022).随后,用进入法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APTT、FIB和D-DIMER等其他凝血指标因素的校正下,PT仍可被认为是涩脉脉象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38,95%CI=0.129-0.887,P=0.028).rn 结论:本研究表明,PT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涩脉脉象密切相关,可能是该人群涩脉脉象的成因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Th17细胞在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鳖甲煎丸治疗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的临床价值.rn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瘀血阻络型慢乙肝患者鳖甲煎丸治疗前和治疗12及24周外周血Th17细胞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相应时间点的血清HBV-DNA.rn 结果:外周血Th17细胞治疗前为(3.57±1.3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8±0.17)%(P<0.01);治疗后鳖甲煎丸治疗组Th17细胞为(1.21±0.5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0.05);而治疗对照组Th17细胞为(1.97±0.82)%,低于治疗前(P<0.05).rn 结论: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鳖甲煎丸治疗后其外周血Th17细胞下降,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联合葛根素(Puerarin)对黑火药烟雾所致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rn 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吸入性肺损伤组(X组)、葛根素组(P组)、依达拉奉组(E组)、联合用药组(L组),共五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使用自制发烟装置构建吸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用药组按9mg/kg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葛根素组和联合用药组按100mg/(kg·d)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正常对照组、吸入性肺损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ml/kg.于第七天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留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液样本,离心取血清,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留取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匀浆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取部分右肺组织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做病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rn 结果:与X组相比,P组、L组、E组均升高大鼠动脉中PO2水平(P<0.05),且E组比P组效果更佳(P<0.05);L组降低动脉血中PCO2水平(P<0.05).与X组相比,P组、L组、E组均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并降低肺组织中MPO活性,且L组比P组、E组效果更佳(P<0.05).光镜下观察P组、E组和L组肺组织较X组肺组织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且L组较P组、E组效果更佳.rn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及抑制调控炎症反应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κB抑制蛋白降解,抑制核因子NF-κB活化,减少部分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炎性反应,对肺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起到更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结合所在医院检验医师已开展和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总结,通过(1)定期开展临床交流会;(2)积极主动到重点科室走访:(3)建立咨询及应急通道;(4)加强科研合作等方式探索性地建立一种合理规范化的检验医师沟通制度.并指出虽然目前检验医师沟通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不足之处。然而充分重视检验医师的发展,探索完善合理的培养与沟通制度,必将对医学检验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摘要: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医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医院制度,寓文化建设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信誉度,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医院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作用推动力,构建调协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医院文化建设水平.
  • 摘要:目的:在新形势下再造并完善检验门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本实验室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实施、完善,保证检验人员能快速应对、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维持检验科门急诊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减少直至避免因突发事件对正常医疗秩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检验科对患者、临床医护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满意度.rn 方法:分析与总结门急诊检验流程中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一一对应并建立适合于本实验室的应急预案,定期培训、演练、考核.rn 结果:1、本实验室共收集到5大类19项突发事件;2、建立的标准化流程包括:设置事件处理箱、固定处理箱存放地点、箱内存放突发事件简易操作指导书、相关的文件及操作用品;3、每年4次(无论是否发生)均进行现场演练与考核;4、考核结果显示,100%检验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执行应急预案处置方案;5、应急预案建立前后的突发事件处理过程显示:报告及时率提高到100%,患者抱怨率降低为0%.rn 结论: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实践是改善检验科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检验科在医院中地位的有效手段,是检验科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道教作为中国的固有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东方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宗教哲学思想,就是中医思想体系的源头.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研究中医学思想必须十分重视中医思想体系的源头,因此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研究中医固有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本实验是首先将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进行阳离子化后,再成功制作出大鼠膜性肾病模型,再通过检测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其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学分析,判断加味过敏煎对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了解并初步探讨其治疗膜性肾炎的机理。rn 方法:进行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制备,并将其成功活化,选用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过敏煎组、雷公藤组,共4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多次注射(C-BSA)的方法建立大鼠膜性肾病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后(实验第4周)和实验结束时(实验第8周)收集检测大鼠24小时的尿蛋白定量,并在连续药物干预4周后(实验第8周),将全部大鼠行心脏取血,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将取出的肾脏进行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以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分组间的24h尿蛋白定量以及生化数据分析指标水平各自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性,判断其治疗大鼠膜性肾病的临床价值.rn 结果:1.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备成功;2.大鼠模性肾炎(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模型制作成功;3.24小时尿蛋白定量:(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2)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3)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4)加味过敏煎组与雷公藤多甙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生化指标检测:(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明显降低(P<0.01或P<0.05);(3)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明显降低(P<0.01或P<0.05);(4)与雷公藤片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血清CHOL、TG、SCr、BUN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之间的病理改变,均与24h尿蛋白定量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相互吻合。rn 结论:(1)加味过敏煎降低了24小时尿蛋白含量,充分缓解了肾脏纤维化,及时纠正了低蛋白血症.(2)加味过敏煎降低了CHO、TG水平,进而有效调节脂代谢紊乱,使肾脏的病理损伤明显。(2)加味过敏煎可通过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促进了肾小球对Bun、Scr的充分排泄,同时减轻了尿蛋白对肾小球功能的直接损害,使炎症细胞的浸润减少,以达到缓解肾小球进行性硬化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肺部TGF-βRⅠ、TGF-βRⅡmRNA含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逆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TGF-βRⅠ、TGF-βRⅡmRNA含量,比较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各用药组之间两个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的大鼠肺组织TGFβRⅠ、TGF-βRⅡmRNA接近,均接近于于正常组,且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六味地黄颗粒能够协同激素类药物,下调哮喘大鼠肺组织TGF-βRⅠ、TGF-βRⅡmRNA的表达.
  • 摘要:论文综述生物传感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整个研究现状,重点讲述生物传感技术在中医药学、针灸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摘要: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既有自然科学的内涵,也有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它汇集了中华文明动静结合的哲学思维、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念、形神统一的个体化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的治疗艺术以及"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道德修养,在维护人类健康的同时对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基于高通量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高通量数据分析的现代化科学研究工具,生物信息学在医药研发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现代中医药的研发过程当中符合时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将这种高通量分析方法与中医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聚类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以及网络分析三种方法在中医药的个体化给药、药效评价以及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策略。
  • 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新参数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进一步探讨MPC在老年ACS患者氯吡咯雷抵抗中的变化及意义.分析MPC和反映血小板活性的常用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rn 方法:根据(ACS)的诊断标准及冠脉造影结果,选取老年ACS患者198例和正常对照200例,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DVIA120血液分析仪检测MPC、MPV和PLT,比较两组间的变化;198例老年ACS患者在给予氯比格雷负荷剂量300mg口服后改为维持剂量75mg/d.患者服药后第7天,采用全血电阻法(EIA)检测氯比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程度.根据EI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氯吡咯雷抵抗(CR)组和氯吡咯雷敏感(CS)组,比较两组服药前、后MPC、MPV及PLT的变化.rn 结果:老年ACS组服药前MPV、MPC及PL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前CR组与CS组MPV与MPC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CR组各项参数较服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组服药后各项参数较服药前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PC与MPV具有良好相关性(r=0.715);MPC差值、MPV差值及PLT差值与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具有负相关性(r=-0.657、-0.552、-0.513).rn 结论:本研究证实MPC作为一种新的血小板活化参数在老年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本实验室所用13种单抗对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使用13种单抗对99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rn 结果:使用13种单抗从99例急性白血病(AL)中分出髓系白血病(AML)59例、淋系白血病(ALL)27例、混合型(MAL)5例、未分化型(AUL)2例,诊断率达93.9%(93/99).AML中各抗原表达情况为CD13>CD33>CD14、CD7>CD2、CD19>CD10>CD5>CD20,其中多表达CD13、CD33;ALL中各抗原表达情况为CD19>CD13>CD10>CD20>CD33>CD5>CD7>CD2、CD14,其中CD10、CD13、CD19、CD20表达率较高.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分型结果相比较,AML二者的吻合率为90.5%(57/63)、ALL二者的吻合率为76.5%(26/34);其中1例M0免疫分型为B/M混合、1例M1免疫分型为T/M混合、1例M2a免疫分型为T/M混合、1例L1免疫分型为B/M混合、1例L2免疫分型为T/B混合、1例L2免疫分型为Ly+-AML、2例L2免疫分型为AUL;1例形态学为浆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为AML、1例淋单混合型白血病CD7、CD13、CD14阳性.rn 结论: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各具特征,形态学相同的白血病免疫分型未必相同,形态学不同的白血病免疫分型未必不同;本实验室所选单抗组合基本能满足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对于一些混合型和未分化型白血病的诊断亦能明确.
  • 摘要:目的:评估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可靠性,探讨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rn 方法:选择100例无巨大血小板等异常提示的血小板计数减少标本,分别使用血液分析仪LH780和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法计数血小板,参照CLSI EP9的方法做方法学比较.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时通过调整计数区域选择1/4油镜视野有50个红细胞的区域,连续计数5个油镜视野的血小板作为1000个红细胞对应的血小板数,然后乘以血液分析仪准确计数的RBC结果得到PLT的相对计数值.rn 结果: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做线性回归,结果显示y=0.9735x+0.5598(r=0.972),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均小于20×109/L.rn 结论:基于血涂片中红细胞/血小板比率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在计数血小板形态正常的标本时与LH780的计数结果一致,该方法可以在计数的同时观察血小板形态学异常,对于不能拟合曲线、有异常提示、有形态学异常的标本,可以快速、有效的确认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形态学异常做出提示.
  • 摘要:目的:为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rn 方法:采用Sysmex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对130例PHC患者及11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AT-Ⅲ)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rn 结果: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血浆D---聚体、纤维蛋白原与抗凝血酶Ⅲ联合检测可以客观地评价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凝血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鼻咽癌发生和转移相关的甲基化失活基因,为揭示鼻咽癌浸润转移机制、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rn 方法:采用MTr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去甲基化药物5-aza-2'-dC作用于高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5-8F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对三种蛋白样本(甲基化抑制剂处理的5-8F细胞,对照组未处理的5-8F细胞和对照组6-10B细胞)进行差异标记,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对标记的蛋白样本进行分离鉴定,找出表达差异的蛋白质.rn 结果:5μmol/L的5-aza-2'-dC作用5-8F细胞4天,其对于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阻滞和细胞凋亡的效果最佳.通过对5-8F细胞和6-10B细胞的相对蛋白量表达进行分析目前共鉴定出7种差异蛋白,它们包括RCHY1蛋白、RNA结合蛋白27等,而且在5-8F细胞中的表达均降低.通过对5-aza-2'-dC处理组5-8F和未处理组5-8F细胞的相对蛋白量表达分析发现血清蛋白、核孔蛋白Nup85在甲基化抑制剂处理的5-8F细胞中表达上调,而RCHY1蛋白、RNA结合蛋白27等五种蛋白表达下调.rn 结论:七种差异蛋白在鼻咽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鼻咽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Nup85基因有可能是与鼻咽癌转移相关的甲基化失活基因,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究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仪在胸水诊断性能方面的价值,从而提高临床产生胸水的疾病性质的诊断准确率.rn 方法:收集已有临床诊断的患者胸水标本,每例新鲜样本离心后弃上清,经涂片离心机制成两张玻片,均做Feulgen染色,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仪测定DNA含量,两次结果取均值.rn 结果:在172例胸水标本中,6例由于样本中细胞含量少而没有DNA倍体分析结果,其他166例标本中114例(12例肿瘤标本包括肺癌4例,肝癌2例,间皮瘤2例,其他乳腺癌、官颈癌、结肠癌等4例;肺部感染19例;胸腔积液39例;36例包括心包积液、肾功不全、胸膜炎等;6例未有临床诊断)分析未见DNA异倍体细胞.52例可见异倍体(40例为少量异倍体细胞,12例为大量异倍体多倍体细胞).rn 结论:在确诊的肿瘤患者胸水中多可检到异倍体细胞或者异倍体细胞峰,可用于胸水性质的确定辅助临床。
  • 摘要: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五种疾病之一.糖尿病具有家族发病的特点,与基因遗传有关.其中2型糖尿病(T2DM)比1型糖尿病遗传特性更为明显.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多基因隐性遗传.异常基因的遗传使后代具有糖尿病易感性,在遇有外因如肥胖等情况下就容易发展成糖尿病.糖尿病是受多种基因、环境和行为影响的.
  •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血清样本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进行基因芯片筛查及real-time PCR检测分析,找出与脑卒中相关的LncRNAs,为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靶点,同时也为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得脑卒中患者LncRNAs基因表达谱,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对20例45岁以上脑卒中患者与10例正常对照进行检测,对基因芯片的结果进行验证,初步获得与脑卒中相关的LncRNAs.rn 结果: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两种在脑卒中患者中表达异常的LncRNA(BC062784和ENST00000440688),有显著学意义和医学研究价值,其中LncRNABC062784在脑卒中患者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与健康对照组(p=0.000501<0.05),LncRNAENST00000440688在脑卒中患者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别均具有显著学意义(p=0.000062<0.05).rn 结论:(1)利用基因芯片发现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确实存在大量表达上调或者下调的LncRNA;(2)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表达上调或下调的一些LncRNA进行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具有同方向性.为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提供了线索.
  •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对IFN-γ和TNF-α共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n 方法:在一定浓度的IFN-γ和TNF-α联合刺激HK-2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15d-PGJ2共同作用48h后,分别用Real time-PCR和ELISA试剂盒检测CXCL9、CXCL10和CXCLll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rn 结果:在HK-2细胞中,IFN-γ和TNF-α联合刺激能够诱导趋化因子CXCL9、CXCL10、CXCL11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经不同浓度的15d-PGJ2干预后,CXCL9、CXCL10、CXCL1l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均被抑制,在15d-PGJ2浓度为2.0ng/ml时,15d-PGJ2对CXCL9、CXCL10、CXCL11mRNA和蛋白分泌的影响最大,与IFN-γ和TNF-α组(15d-PGJ2浓度为0ng/ml)相比CXCL9、CXCL10、CXCL11mRNA分别下降76.8%、78.7%和81.9%,培养上清中趋化因子蛋白分泌分别下降66.9%、86.6%和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15d-PGJ2可抑制IFN-γ和TNF-α联合作用诱导的趋化因子表达,为移植排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自建SYBR GreenⅠqPCR定量检测HBV DNA体系的临床价值。rn 方法: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获得含有HBV C-gene的质粒,制作稀释梯度作为标准品.比较SYBR GreenⅠqPCR和TaqMan探针法试剂盒对143例乙肝阴性和106例阳性血清样本检测HBV DNA含量,分别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对阳性率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试剂盒标准品的扩增曲线.rn 结果:相比ELISA结果,改良SYBR GreenⅠqPCR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9.28%、95.45%、97.59%;而TaqMan探针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8.53%、92.04%、95.58%.对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BRGreenⅠqPCR检测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灵敏度更高(P<0.05)、线性范围更宽、对低浓度样本检测更准确.rn 结论:SYBR GreenⅠqPCR定量HBV DNA的方法经济、实用,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摘要:应用TALEN技术进行生物基因改造的研究如火如茶,正如2012年《science》述评中说的那样,TALEN技术将成为所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尽管如此关于TALE/TALEN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度解析TALE的独特构型,探索TALE重复序列的最佳长度(重复数)、是否有比天然存在的RVD更有效、更特异的RVD序列来增加TALEN瞄定靶序列的精度,探讨染色质结构或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效率与TALEN的效果间的关系,探讨TALEN对细胞或个体毒性作用以及对细胞或个体免疫原性作用,探讨其在生物治疗中的安全性,开辟生物治疗的新途径。
  • 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抗SSA/Ro抗体,评价两种方法的符合度,希望为临床该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rn 方法:购买不同品牌的检测试剂盒,然后利用ELISA法和IB法同时检测本院收集的153例待检血清中抗SSA/Ro抗体,最后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rn 结果:欧蒙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欧蒙)的ELISA试剂盒共检测153例血清,其中阳性标本80例,阴性标本73例,同时进行的抗核抗体谱检测,欧蒙的产品检测出98例阳性,55例阴性,而北京和杰创新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杰创新)的产品检测出69例阳性,84例阴性.与欧蒙ELISA法检测结果相比,和杰创新公司的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45.1%(69/153),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5.00%和98.60%.而欧蒙公司的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64.05%(98/153),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8.75%和73.97%.rn 结论:ELISA法检测灵敏度比IB法高.与ELISA法相比,基于IB法的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在阳性检出率和假阳性方面都可以满足国内临床检测要求.虽然本文中所用的两个品牌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在阳性检出率和假阳性方面稍有差异,但都可以满足临床检测需求,各有其特点.
  •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分化抑制因子3(H3)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n 方法:构建人Id3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真核表达载体Id3/pEGFP,将载体导人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EGFP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CCK-8法试验测定Id3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hoechst33258染色测定Id3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rn 结果:EGFP在A549细胞中成功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发出绿色荧光;Transwell法显示转染Id3/EGFP可明显降低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试验结果提示外源性Id3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DAPI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显示转染Id3/pEGFP可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rn 结论:外源性Id3基因可以抑制A549细胞转移,抑制A549增殖,并可促进A549细胞凋亡.
  • 摘要:目的:构建小鼠Foxp3分子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成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B16细胞,获得稳定表达Foxp3的B16细胞,研究Foxp3基因对B16细胞生长的影响.rn 方法:以小鼠Foxp3的测序质粒为模板,PCR扩增Foxp3全长,装入慢病毒表达载体,经过测序证实其序列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将Foxp3慢病毒表达载体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293细胞,包装成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B16细胞后,获得稳定表达Foxp3蛋白的B16细胞,并通过细胞生长技术及克隆形成实验进一步研究Foxp3基因对B16细胞的作用.rn 结果:PCR扩增得到编码小鼠Foxp3的1290bp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Foxp3重组慢病毒感染B16细胞后,荧光镜观察到绿色荧光,PCR检测到B16细胞表达Foxp3并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到Foxp3在慢病毒感染后B16中的稳定高表达;活细胞计数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Foxp3转染组B16细胞存活率低于空载体组.rn 结论:成功构建了Foxp3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出感染性病毒颗粒,重组慢病毒感染Foxp3细胞后表达出有活性的Foxp3蛋白,且Foxp3蛋白的表达对B16细胞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Foxp3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对某国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PC 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性能进行评估.rn 方法:收集不同HIV感染状态人群的血液样品共计247份,分别使用HIV-1被评估试剂与已被SFDA批准的对照试剂进行临床检验平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对比不符样本用国际公认的Roche公司生产的HIV-1病毒载量检测试剂进行复核.rn 结果:共检测247例样本,被评估试剂与对照试剂检测结果一致的样本有233例,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有14例(其中8例阴阳性结果不一致、6例定量结果对数值差异大于1),14例不符样本用复核试剂检测确认后,均与被评估试剂检测结果一致.以复核试剂检测结果最终判断:被评估试剂的一致率为100.00%.对177例被评估试剂与对照试剂定量线性范围内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相关性为0.9671.rn 结论:被评估试剂与已上市的国内同类产品在检测功能上具有等效性,被评估试剂灵敏度、定量准确性与Roche检测结果一致性相近,高于对照试剂.
  • 摘要:目的:通过体内外试验,探讨人蛔虫提取物(body extract ofAscans lumbricoides,BEAL)对小鼠LLC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建立小鼠LLC荷瘤模型,探讨人蛔虫提取物对肿瘤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rn 方法:1.人蛔虫提取物的制备2.肿瘤细胞的筛选3.绘制LLC细胞生长曲线4.LLC细胞毒性实验5.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6.实验分组:A组-人蛔虫提取物事先干预组(BEAL+LLC)、B组-生理盐水事先干预组(NS+LLC)、C组-肿瘤造模后提取物干预组(LLC+BEAL)、D组-肿瘤造模后生理盐水干预组(LLC+NS)、E组-阴性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加任何处理.10d后处理各组小鼠进行实验.7.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8.脾淋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9.细胞因子的表达: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培养72h后收集上清,用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培养上清中TNF-α、IFN-Y、IL-4、IL-10的表达.10.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处理各组实验数据,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肿瘤细胞的筛选:MTT实验结果显示,BEAL对LLC、Hepa1-6和ELA三种肿瘤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但以LLC细胞最为敏感,根据实验结果选取LLC为本实验的靶细胞株.2.细胞生长曲线:LLC细胞从第3d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在第4d生长最为旺盛,之后增殖减慢逐渐进入平台期.3.LLC细胞毒性实验:当BEAL浓度为200μg/ml时细胞存活率为51%,因此取200μg/ml为诱导LLC细胞的浓度上限.4.BEAL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所有分组中小鼠荷瘤后BEAL干预的C组抑瘤率最强,为33.33%,肿瘤明显小于同时干预的D组(P<0.05);BEAL提前干预的A组肿瘤明显大于B组,但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抑瘤作用;小鼠瘤重的两两比较显示,A组与B、C、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组与D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ELISA检测:(1)腹膜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A、B、C、D组的TNF-α含量均低于E组,但无显著性差异;A、B、C、D组的IFN-γ含量均低于E组;A组的IL-4含量高于E组,但无显著性差异,B、C、D组的IL-4含量均低于E组,且有显著性差异.A、B、C、D组的IL-10含量均低于E组.(2)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A、B、C、D组的TNF-α含量均低于E组;A组的IFN-γ含量明显高于E组,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各实验组与E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B、C、D组的IL-4含量均低于E组,与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的IL-10含量明显高于E组,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1.BEAL能够对体外培养的LLC产生细胞毒作用,并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BEAL对细胞的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在同一时间段内当BEAL浓度增加时,抑制率升高;在同一浓度下随BEAL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也增加.2.通过荷瘤小鼠模型,发现BEAL影响了肿瘤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3.BEAL对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产生了干扰,提示有Thl/Th2细胞的失衡.
  •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miRNA作为肾细胞癌分子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在肾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分子机制.rn 方法:收集肾细胞癌患者以及对照血清样本各132例,同时收集肾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20对.首先运用低密度芯片技术对25例患者和25例对照分别组成的混合血清中mi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筛选患者与对照相比表达变化的miRNA,并结合文献检索结果,组成肾细胞癌初筛miRNA;运用qRT-PCR技术对初筛得到的miRNA在42例患者和42例对照中进行复筛,并在65例RCC和65例正常人进行验证,以获得在RCC中稳定降低的一组血清miRNA,并通过ROC曲线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进一步运用qRT-PCR方法检测miRNA在肾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血清和组织中变化一致miRNA靶基因,并在体外细胞水平上验证mi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rn 结果:低密度芯片结果显示,131种miRNA在患者与对照之间具有较大差异;运用qRT-PCR技术复筛发现miR-28-5p,miR-378,miR-200a和miR-520c-3p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下降(变化倍数为1.65~2.97,p<0.0001).4下降显著miRNA在验证组中变化依然显著(变化倍数为1.69~2.57倍,P<0.0001).3种miRN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miR-28-5p(AUC--0.66),miR-378(AUC=0.68),miR-200a(AUC=0.69),miR-520c-3p(AUC=0.65);进一步发现miR-200a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在肾细胞癌中发挥原癌基因样作用的SPAG9是miR-200a潜在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200a可以与SPAG9的3'UTR结合调控其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CC组织中SPAG9与miR-200a表达呈现出负相关,而过表达miR-200a的RCC细胞系中SPAG9表达降低.rn 结论:4种血清miRNA可作为肾细胞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miR-200a可能通过对SPAG9的调节参与RCC的发生.对miR-200a与肾细胞癌关系深入研究可为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 摘要:目的:分析基因型检测对HBV的临床价值.rn 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的HBV感染者43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检测感染者DNA的拷贝数,ELISA方法检测HBV的E抗原.rn 结果:HBV感染患者中B基因型患者比例(68.2%)明显高于BC混合基因型(5.6%)和C基因型(26.2%)(P<0.05);HBV患者DNA载量在不同基因型间无差异(P>0.05);但E抗原阴性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有不同,差异显著:B基因型(23.82%),BC混合基因型(14.78%)C基因型(1.42%)(P<0.05);基因型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比例最高(88.3%),其次为C基因型(8.1%)和BC混合基因型(3.6%),重度肝炎分别为C,77.08%,B+C14.58%,B,8.33%.rn 结论:基因型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E抗原阴性率有关,与DNA表达载量无关。
  • 摘要: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的干扰.rn 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EP7-A2文件,进行配对差异干扰实验、剂量效应实验和羟苯磺酸钙对不同浓度肌酐检测的干扰效应来确定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肌酐的影响.rn 结果: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配对差异干扰实验说明羟苯磺酸钙会降低肌酐的测定结果,且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剂量效应实验说明羟苯磺酸钙对血清肌酐的干扰呈二元线性,方程为y=-0.0379x2-1.6597x+427.11,R2=0.9977;羟苯磺酸钙对不同浓度肌酐检测的干扰效应实验说明羟苯磺酸钙对小于200μmol/L浓度的血清肌酐的负干扰作用较大.rn 结论:羟苯磺酸钙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存在负干扰,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药物干扰检验结果这一现象有足够重视.同时也为肌酐的准确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
  • 摘要:目的:对临床化学项目处于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和生物学参考区间上下限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并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统计2012-2013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定偏移u(bias)、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u(Rw)和校准u(cal)为不确定度评估的三个分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rel)=(√)u2rel(Rw)+u2crel(bias)+u2rd(cal),进而得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k×ucrel和扩展不确定度U.rn 结果:分别得出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尿素(BUN)、肌酐(Cr)、葡萄糖(Glu)、尿酸(UA)、钠(Na)、钾(K)、氯(Cl)、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和生物学参考区间上下限的测量不确定度,有助于临床将患者结果与之前相同类型的结果或医学决定水平及生物学参考区间上下限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临床做出准确的实验室诊断.rn 结论:对临床化学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它为临床说明了检测结果的可置信区间,有助于临床改进对患者结果的解释与应用,特别是处于医学决定水平和生物参考区间上下限的结果,指导临床诊疗和病情监测.
  • 摘要: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血脂、脂蛋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治疗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脂蛋白的关注已从脂蛋白的"量"变逐渐引申到其"质"变,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一些脂代谢相关蛋白/酶,易感基因、DNA的甲基化和miRNA以及脂质组学的关注,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 摘要:Free fatty acids (FFAs) play importance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 measured serum FFA levels fro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atients and assa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FFA levelsand relatedfactors.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540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103 patients with T2DM, 59patients with AMI and 21 volunteers. Serum FFAs were measured with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Blood urea nitrogen and uric acid were measured in clinical laboratory, as were glycemic, lipid and bloodroutine parameters. We selected 242 individuals with age over 60 years, 143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52patients with T2DM, 47 patients with AMI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ree groups as control group, T2DM groupand AMI group. Associations were analyzed with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adjusted for age,mass index.Conclusion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serum FFA levels were decreasedonly in AMI group, while HDL levelincreased in both AMI and T2DM group. The serum FFA levels were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the HDL level in both T2DM and control group, FFA levels were positive associationwith AST in AMI.
  • 摘要:目的:以1992年德国临床化学协会(DGKC)推荐的CHE催化活性测量候选参考方法为依据,研究不同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筛选出符合其方法要求的试剂.rn 方法:通过CHE测量时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及405nm处吸光度变化率、丁酰硫代胆碱试剂的稳定性、关键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三个实验评价不同来源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筛选符合DGKC推荐方法要求的试剂原料.实验1-CHE测量时各厂家产品的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及405nm处吸光度变化率:使用pH为7.66(20℃℃)、浓度为91.5mmol/L的焦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浓度为2.44mmol/L的Sigma和Alfa六氰高铁酸钾(Ⅲ)溶液作分别为试剂1,与浓度为91.5mmol/L的Sigma,Merk,Roche,Alfa和Tci五个厂家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配制的五种底物浓度组成试剂组,按DGKC推荐方法在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7℃、405nm波长处以水为空白分别测量每组试剂的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及每分钟变化率.每组试剂测量l批,2个测试.每批实验以0.027mmol/L重铬酸钾检测405nm波长处噪音,若每批实验噪音检测的差值小于0.001,表明仪器性能稳定,测量数据有效.检查每批实验数据是否存在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计算各组试剂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和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以起始吸光度高于1.8Abs,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小于0.006为合格标准筛选符合DGKC推荐方法要求的试剂原料.实验2-丁酰硫代胆碱试剂的稳定性:以Sigma,Merk,Alfa,Tci四个厂家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按DGKC推荐方法配制四种底物溶液,每种溶液分3部分,分别置于4℃,室温,56℃条件下储存.各部分试剂分别于配制后0h,6h,24h,48h,1w和4w时使用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05nm波长处以水为空白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观察其变化以评价各厂家丁酰硫代胆碱产品是否存在自发水解.实验3-关键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以CHE催化活性浓度约为2200U/L、8700U/L、11700U/L的三个浓度水平的混合血清为研究样本,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上按DGKC推荐方法建立相应的测量参数,评价(1)Sigma,Merk,Roche,Alfa和Tci等不同厂家生产的CHE底物-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2)Sigma,Alfa厂家生产的六氰高铁酸钾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rn 结果:1.以Sigma,Merk,Roche,Alfa和Tci五个厂家生产的CHE底物-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制备的试剂与Sigma公司生产的六氰高铁酸钾试剂原料制备的试剂组合时各套测量试剂的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分别为1.8145、1.8149、1.7258、1.8147和1.809Abs,405nm波长处吸光度变化率分别为-0.00445、-0.00295、-0.00345、-0.00350和-0.00225.当六氰高铁酸钾试剂原料为Alfa公司产品时各套测量试剂的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分别为1.8157、1.8160、1.7365、1.8152和1.8215Abs,405nm处吸光度变化率分别为-0.00575、-0.00265、-0.00250、-0.00270和-0.00195.Roche公司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不能满足CHE候选参考方法要求.2.Sigma,Merk,Alfa和Tci四个厂家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在4℃,室温和56℃条件下于6h,24h,48h,1w和4w测得吸光度与0h测得吸光度差值分别为:(1)4℃:在4℃条件下各时间段与0h测得吸光度差值均为0.0000Abs.(2)室温:室温/6h,吸光度差值为0.0169,0.0134,0.0179,0.0171Abs;其余时间段吸光度差值均为0.0000Abs.(3)56℃:56℃/6h,吸光度差值为0.0082,0.0041,0.0082,0.0082Abs;56℃/24h,吸光度差值为0.0099,0.0073,0.0098,0.0100Abs;56℃/48h,吸光度差值为0.0049,0.0025,0.0068,0.0055Abs;56℃/1w,吸光度差值为0.0112,0.0060,0.0077,0.0087Abs;56℃/4w吸光度插值均为0.0000Abs.3.以Sigma,Merk,Roche,Alfa和Tci五个厂家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制备的试剂与Sigma公司生产的六氰高铁酸钾试剂原料制备的试剂组合时2200U/L、8700U/L、11700U/L三个浓度水平的混合血清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上测得的CHE催化活性分别为2378、2466、2395、2457和2451U/L;8446、8756、8399、8721和8747U/L;11520、11920、11490、11946和11944U/L.与Alfa公司生产的六氰高铁酸钾试剂原料制备的试剂组合时测得的CHE催化活性分别为2417、2472、2381、2458和2481U/L;8472、8787、8409、8753和8744U/L;11605、11968、11491、11875和11894U/L.以Merk公司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测量CHE时催化活性浓度值高于其他厂家产品.rn 结论:不同来源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质量不一,Roche公司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空白吸光度不满足CHE候选参考方法要求,不适用于建立CHE候选参考方法.丁酰硫代胆碱试剂4℃条件下保存至少可稳定30天.不同来源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对CHE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大于六氰高铁酸钾(Ⅲ).Sigma,Merk,Roche,Alfa和Tci等各厂家生产的丁酰硫代胆碱试剂原料中Merk公司产品测量CHE催化活性值高于其他厂家产品。
  •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水平变化及游离氨基酸水平与肿瘤体积的关系.rn 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外科患肝细胞肝癌并进行肝切除手术的23例患者的肝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并精确测量组织体积.利用高效氨基酸分析仪L-8900检测三组组织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并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分析三者中游离氨基酸水平变化及其与肿瘤体积的相关性。rn 结果:1.与肝正常组织相比,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升高;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鸟氨酸、组氨酸降低.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牛磺酸、苏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升高,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鸟氨酸降低.2.肝癌组织中,苏氨酸(r=0.90)、谷氨酸(r=0.87)、缬氨酸(r=0.93)、蛋氨酸(r=0.86)、异亮氨酸(r=0.95)、亮氨酸(r=0.92)、酪氨酸(r=0.89)、苯丙氨酸(r=0.84)与肿瘤体积成正相关.rn 结论:由于HCC代谢紊乱,组织中氨基酸发生改变,缬氨酸、亮氨酸、蛋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水平随肿瘤体积增加而增高,提示肝癌组织生长对这几种氨基酸有特别需求。
  •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间的相关性.rn 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6例确诊SLE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收集本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10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 SrR)、抗双链DNA抗体水平,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SLE活动性以SLEDAI评分表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SLE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7.5%的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活动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静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与SLEDAI评分和CRP成正相关,(r=0.396,P=0.001;r=0.351,P<0.001),与ESR和抗dsDNA抗体无相关性,(r=-0.271;r=0.243).rn 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反映了SLE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是除了CRP、ESR之外的又一个评价SLE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Lp(a)、Cys 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足坏疽湿热毒盛证和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的意义.rn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住院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湿热毒盛证(A组)139例,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B组)46例,同期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78例(C组)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脂蛋白(a)[Lp(a)]、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rn 结果:与C组相比,B组年龄大、病程长;A组和B组Lp(a)、Cys C、FIB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的HDL-C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TC和TG水平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组Lp(a)和Cys C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组间性别构成、FPG、2h PG、HbAlc和LDL-C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坏疽两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p(a)和Cys C是糖尿病足坏疽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Lp(a)为糖尿病足坏疽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的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Lp(a)和Cys 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足坏疽湿热毒盛证和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证型的分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临床针对此两种证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对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病以往的研究较少,仅基于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查时进行的研究,目前仅有少量HCV阴性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病的报道.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冷球蛋白血症在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依然是未知的.通过对接受过冷球蛋白和丙肝病毒检查的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液、尿液检查数据和肾脏穿刺组织病理特点的分析,观察冷球蛋白阳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殊组织学特点和血液、尿液指标的差异,探讨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在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rn 方法:对2008年和2012年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肾活检诊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并且接受过冷球蛋白检查的18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除外了患有其他并发症,如潜在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感染,丙肝病毒、乙肝病毒或酒精引起肝脏疾病.根据肾穿刺病理类型及存在或不存在循环冷球蛋白进行分组.rn 结果:膜性肾病45例,其中冷球蛋白阳性8例(17.8%);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2例,其中冷球蛋白阳性6例(18.8%);IgA肾病43例,包括增生性IgA肾病36例,其中冷球蛋白阳性3例(8.3%);增生硬化性IgA肾病7例中无冷球蛋白阳性病例;不典型膜性肾病13例,包括的冷球蛋白阳性5例(38.5%);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其中冷球蛋白阳性7例(31.8%);肾小球微小病变19例,其中4例(21.1%)冷球蛋白阳性;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其中5例(71.4%)冷球蛋白阳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中冷球蛋白阳性1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未见冷球蛋白阳性.在膜性肾病病例中,冷球蛋白阳性组相比冷球蛋白阴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水平偏低(p<0.05);在不典型膜性肾病病例中,冷球蛋白阳性组肾穿刺组织主要主要表现为IgM染色;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中,冷球蛋白阳性组相比冷球蛋白阴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偏高(p<0.05),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偏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更高(p<0.05),冷球蛋白阳性组肾穿刺组织主要表现为IgM染色阳性,而冷球蛋白阴性组主要表现为IgG染色阳性。rn 结论: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在各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中均有较高比例,特别是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典型膜性肾病和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阳性的肾小球肾炎显示和IgM肾小球组织沉着有密切关系,并且冷球蛋白阳性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更严重;冷球蛋白阴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IgG肾小球组织沉着有密切关系。
  • 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结果与空腹血糖水平不相符及HbAlc异常色谱图出现的原因,探讨Hb J-Bangkok和Hb D-LosAngeles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的干扰程度及实验室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rn 方法:方法学比较.收集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值与空腹血糖水平不相符及HbAlc异常色谱图的患者2例,采用全自动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全血样本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血红蛋白基因测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HbAlc进行重新检测.rn 结果:2例患者中,1例为Hb J-Bangkok,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βN/βJ-Bangkok.1例为Hb D-LosAngeles,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βN/βD.Lo(a)Angeles.2种变异体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bAlc检测结果受干扰,而免疫比浊法HbAlc检测结果不受干扰.rn 结论:Hb J-Bangkok和Hb D-LosAngeles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此类患者应采用其他不受干扰的方法检测HbAlc,或选用其他替代指标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
  • 摘要:目的:测定L-岩藻糖苷酶(AFU)在健康非妊娠与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清中的含量,及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rn 方法:100例非妊娠期妇女、50例早期妊娠(<13周)、50例中期妊娠(>13周并<26周)、50例晚期妊娠(>26周并<40周)妇女,均已排除糖尿病、感染、心、肺、肝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等重大疾病.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均空腹12h,所有检测均于采血后2h内完成.仪器与试剂:AFU测定采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在测试过程中间隔进行质控物监测,室内在控.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指标检测数据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rn 结果:1、晚期妊娠组与健康非妊娠组AFU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中期妊娠组与健康非妊娠组AFU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早期妊娠组与晚期妊娠组AFU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FU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由于胚胎期胎肝、胎肠等等组织含有AFU,且胎肝发育不完全,对糖苷酶清除能力降低,妊娠晚期孕妇的肝脏负荷增加而使肝细胞对AFU处理能力下降,致孕妇AFU生理性升高,且显著高于健康非妊娠妇女,并且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血清中AFU水平有递增趋势.所以AFU可作为妊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指标.
  • 摘要:目的:研究日立生化分析仪在西藏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的应用差别.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ry Standards,NCCLS)EP9-A文件,以TP测定比对为例,在本院和合作实验室(四川)测定同一批(双份)分布整个检测范围内的临床标本,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判断其差异.结果:62例新鲜冰冻临床标本测定结果按EP9-A进行统计分析,两者未显示明显差别.结论: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西藏高原地区能够得到较好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S(ApoA5)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之间关系.方法:选取1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86例,糖尿病不伴肾病组112例;另选取1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ApoA5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ApoA5水平低于糖尿病不伴肾病组,又都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oA5水平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