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五经

五经

五经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46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0999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殷都学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五经的相关文献由419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安昌、朱立群、刘国民等。

五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8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999 占比:99.25%

总计:61459篇

五经—发文趋势图

五经

-研究学者

  • 施安昌
  • 朱立群
  • 刘国民
  • 刘毓庆
  • 李金秋
  • 熊承涤
  • 萧家老大
  • 佚名
  • 召玉
  • 史绍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赵逵夫
    • 摘要: 孔子所确定作为儒家重要教材的几部典籍是中华民族早期社会文化创造的总结,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孔子之前包括西方秦国、南方楚国在内的各国已把它们作为施行教育的基本教材。这些经典中所体现的“中华一统”的观念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持勤劳、仁爱,重视家庭与社会伦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虽历代学者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者们的阅历与观念在关注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上各有不同,有流有变,也时时被曲解,但总的来说在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与道德素养的传承上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其本身的历史局限性与后人解说中之不合本义者,今天也容易看出。其中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思想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对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
    • 关长龙
    • 摘要: 经学史是一个嵌套了三个层级概念的语词,第一级为六经本体,第二级为研究六经本体的经学,第三级才是对经学做历时研究的经学史本身。经学内容的三维向度决定了经学史展开的基本脉络。此三维向度可称为考据经学、格致经学和致用经学。其中考据经学是对六经本体特别是文本的解读和研究,格致经学是对六经本体之问题意识的义理体知,致用经学是对六经本体的践行与经世致用。三者的历时展开则构成了经学史研究基本脉络的三维向度。
    • 孙巍巍
    • 摘要: 故事名曰《小二》,寡淡,俚俗,不辨雌雄。开篇说滕县一个富户赵旺,素来信佛行善,“一女小二,绝慧美,赵珍爱之”。几个字,女孩子的优秀和家庭的优渥一目了然。赵家富裕且开明,让六岁的女儿跟哥哥一起进学,“凡五年而熟《五经》焉”。小二不仅书读得好,还与年长三岁、“文采风流”的同窗丁紫陌暗生情愫。丁家向赵家提亲,“赵期以女字大家,故弗许”。两小无猜的同窗之恋无果,读者自然也不甘心,但蒲松龄却果断另起一笔,“未几,赵惑于白莲教,徐鸿儒既反,一家俱陷为贼”。讲故事的高手,总是在读者有所期待时迅捷另起话头,多半是截然不同的画风,人物境遇骤变,更加福祸未卜,读者怎能轻易释卷?
    • 薛文章
    • 摘要: 胡瑗,字翼之,从一介布衣到太子老师,终身矢志教育,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对于胡瑗的籍贯,如今常见的说法是,他祖籍在陕西安定堡(今陕西子长县),生于今江苏如皋县。胡瑗是胡讷的大儿子,自幼聪颖好学,7岁就能写文章,13岁通五经,被乡邻视为奇才。胡讷曾经非常欣慰地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上进,志向远大,常以圣贤自任。不过,因为家里贫穷,无力供他读书,胡瑗早年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 史绍典
    • 摘要: “整本书阅读”的历史追叙。从经典的整本书形成,到经典的整本书传承,聚焦“整本书阅读”的要害。尤其孔子读经,其读出经典的精髓、读出经典的价值、读出经典的要义,无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释经的独到——“删”,也可能提供给我们“整本书阅读”参照。而从“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比照中,亦可了然读书的至理。
    • 李静; 任竞泽
    • 摘要: "至文"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标准,自先秦以来被众多的学者频频使用.在"至文"的多重内涵中,最常使用其"最好的文章"一义,且常与"至情"相提并论,情之至者,自成"至文".在儒家思想长期笼罩下,"五经"为"至文"的创作提供了规约限制和标准参照.与此相关,作者之"气"与文章之"体"相适相宜的创作理念以及刘勰的"为情而造文"的创作主张成为"至文"创作的重要条件.
    • 史绍典
    • 摘要: "整本书阅读"的历史追叙.从经典的整本书形成,到经典的整本书传承,聚焦"整本书阅读"的要害.尤其孔子读经,其读出经典的精髓、读出经典的价值、读出经典的要义,无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释经的独到——"删",也可能提供给我们"整本书阅读"参照.而从"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比照中,亦可了然读书的至理.
    • 朱端强
    • 摘要: 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后,云南开始普遍设立新式小学堂。首先是省城昆明设立了省属小学10所,称"省会小学堂"。每堂招生3馆(班)故又称"小学三十三馆"。光绪三十年(1904),外属府、州、县也陆续开始设立小学堂,多半附设于师范或中等学堂内。由于当时云南尚无新式小学《章程》和教材,故主要以《四书》《五经》为课本,教学内容还比较落后。
    • 邱梦艳
    • 摘要: "十三经"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经典体系,其逻辑结构由"六艺"之学发展演变而来.不同的发展阶段,逻辑主题不断演化,由先秦"六艺"主题"圣王政道",到汉代"五经"主题"帝王之道",到唐代"九经"主题"纲纪道德",到宋"十三经"主题"心性义理".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具体的文本阐释,经典体系都已沿自身的逻辑结构发展演化而臻于完备."十三经"逻辑结构研究,是认识传统经学政治本质与意识形态功能的新路径.
    • 蔣明
    • 摘要: 目録書中四書類作爲一個獨立類目在明正統年間的《文淵閣書目》中首次出現。由於“五經”觀念牢固的穩定性,四書作爲一經或經的一類,在明至清初的書目中一直伴隨着反復的糾葛。明中葉的“心學”與“經學”相互激蕩,其交匯點即在如何安置四書。在目録中限定“經”的範圍,從而排斥四書,或將四書整體納入“諸經”類,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五經相對四書而言更優先的地位。另一方面,對四書架構合理性進行質疑的聲音始終存在。明清鼎革之際社會思潮跌宕,因爲衆多精英學人的共同傾向,這種質疑最終從“潛流”發展成了“狂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