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10-25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就T-bet/IFN-γ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在AA中的作用做一综述.重点说明了T-bet/IFN-Y相关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GATA-3 )3个环节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调控着Th0细胞向Th1/Th2分化,在AA的发病过程,T-bet/GATA-3分泌失衡,导致Thl/Th2分化失衡,Th0细胞偏向Thl分化,T-bet/IFN-Y信号转导通路在AA中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发病前血浆D-二聚体(D-Dimer)、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液粘度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发生的关系.方法:94例脑梗患者的检测数据采用的是回顾性统计调查,对照组为本院健康查体者.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酶法测定Hcy,放免法测定叶酸(FA)及维生素B12 (VitB12)含量.结果:脑梗患者发病前72小时内血浆D-二聚体、FIB及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A、VitB 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全血及血浆粘度均高于同龄健康者(P<0.05).结论:血液粘度增加伴有高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塞的促发因素之一.
  • 摘要: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医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医院制度,寓文化建设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信誉度,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医院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作用推动力,构建调协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医院文化建设水平.
  •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失眠音乐调理的研究-转化-模式-应用的实例,提出了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专项建设为中心,以科研课题为先导,多学科专家参与,社团组织搭台,多学科团队合作和企业参与的研究-转化-模式-应用的阶段性、周期性发展模式.认为这种发展模式能推动和促进中国健康领域的学术和健康服务产业的良性发展.
  • 摘要: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效.方法:12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2只,SPF级,随机分为对照饮食组(n=16)和高脂饮食组(n=16),对照饮食组小鼠给予10%热能来源于脂肪的对照饲料,高脂饮食组小鼠给予60%热能来源于脂肪的高脂饲料.12周末,对照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再分别随机分为正常组(N,n=8)、正常给祛湿化瘀方组(NQ,n=g)、模型组(M,n=8)、模型给祛湿化瘀方组(Q,n=8),分别以1mL/100g鼠重灌胃给予祛湿化瘀方(生药含量0.93g/ml)和灭菌饮用水,16周末取材,观察体重、肝组织TG、血清ALT、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肝组织TG含量、血清ALT明显升高,肝脏HE染色见肝细胞明显的肿胀、脂肪变性和炎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见肝脏显著脂滴沉着.肝脏脂肪变积分、炎症积分、气球样变积分均显著升高,并达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祛湿化瘀方组肝组织TG、血清ALT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同时肝脏病理组织变化改善,病理积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祛、湿化瘀方能够有效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疗法防治肌萎缩的电脉冲波宽优化.方法:SD大鼠制作下肢肌肉失神经模型,分为:模型组、电针A组、电针B组、电针C组,模型组不电针,各电针组的脉冲波宽依次为0.5ms,100ms和200ms.穴位为下肢的足三里和承山穴,共4个疗程.以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腓肠肌湿重比(GW)、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比(GC)、肌纤维直径比(GD)为下肢肌肉功能变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A组的下肢肌肉功能各指标变化不明显,电针B组、电针C组的SFI、GW、GC、GD明显增大(P<0.05).结论:100ms和200ms波宽的电刺激脉冲是预防失神经下肢肌肉萎缩的效果明显优于0.5ms脉冲.
  • 摘要:目的:考察四物汤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EPO、G-CSF、IL-6、IL-18、NF-κB、ras、MAPKK和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四物汤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5 Gy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用RT-PCR检测骨髓细胞EPO、G-CSF、IL-6、IL-18、NF-κB、ras、MAPKK和TGF-β1 mRNA水平.结果:四物汤显著上调骨髓细胞EPO、G-CS、IL-6、IL-18、NF-κB和ras mRNA,下调TGF-β1 mRNA.结论:四物汤调节骨髓细胞造血相关蛋白质基因表达可能是其补血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建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与出血性中风肝阳化风证及缺血性中风肝阳化风证脾淋巴细胞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肝阳上亢证与肝阳化风证相同与差异表达的蛋白,探讨二证的本质内涵.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与出血性中风肝阳化风证及缺血性中风肝阳化风证模型组,从大鼠一般情况、血压测定、旋转时间、行为学与形态学及TTC染色评价模型,分离大鼠脾淋巴细胞,进行双向凝胶电泳,PDQUEST软件分析,目标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进行鉴定.结果:肌动蛋白β等4个蛋白在三组模型组中均较正常组表达上调,肝阳化风组较肝阳上亢组表达上调,膜联蛋白III等3个蛋白在三组模型组中均较正常组表达下调,肝阳化风组较肝阳上亢组表达下调,膜联蛋白III等7个蛋白在出血性肝阳化风组与缺血性肝阳化风组比较表达无明显差异,NADH脱氢酶在缺血性肝阳化风组较出血性肝阳化风组表达下调.结论:肝阳上亢证与肝阳化风证既有相同的蛋白质表达又有差异的蛋白质表达,提示二证既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又有不同的本质内涵,为肝阳上亢证与肝阳化风证本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山药多糖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研究分为正常对照组,凋亡诱导组,山药多糖0.025g/L组,山药多糖0.05g/L组,山药多糖0.1g/L组,山药多糖0.25g/L组.采用"Neurobasal+B27"体外神经细胞无血清培养,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细胞,MTT测定药物毒性,Rh-123染色检测线粒体损伤,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测定Caspase-3、Ba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无血清培养神经细胞的比例达93.70%±0.56%.山药多糖在2.0g/L之内预处理神经细胞对其无毒性作用.山药多糖在0.05g/L-0.1g/L范围显著地改善缺氧对神经细胞生长的抑制(P<0.05).山药多糖在0.025g/L0.25g/L抑制缺氧的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0.025g/L-0.25g/L范围内显著地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细胞早期凋亡(P<0.05).山药多糖在0.025g/L或0.1g/L-0.25g/L下调Caspase-3蛋白或mRNA的表达,0.05g/L或0.1g/L-0.25g/L下调Bax mRNA或蛋白的表达,0.05g/L-0.1 g/L或0.25g/L上调Bcl-2 mRNA或蛋白的表达,0.05g/L-0.1 g/L提高Bcl-2/Bax mRNA及0.025g/L-0.25g/L提高Bcl-2/Bax蛋白的比例(P<0.05).结论:山药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其机理是降低凋亡基因及蛋白产生,上调抗凋亡基因及蛋白产生.
  • 摘要:目的:通过鉴定并分析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阴虚动风证患者大定风珠对证、镇肝熄风汤非对证治疗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从方证对应的角度寻找脑出血阴虚动风证的证效关系蛋白质,并探讨脑出血阴虚动风证的本质内涵.方法:分离对照组、脑出血阴虚动风组、脑出血阴虚动风对证治疗及非对证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各组的PBMCs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PDQuest8.0软件分析,选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MALDI-TOF-MS质谱仪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经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筛选出2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中共有12个得到鉴2定,其中脑出血阴虚风动证组与正常组比较5个蛋白表达上调,4个蛋白表达下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脑出血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对证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4个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2个蛋白表达下调,2个蛋白表达上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脑出血阴虚风动证镇肝熄风汤非对证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6个蛋白表达下调,3个蛋白表达上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结论:初步鉴定了脑出血阴虚动风证对证与非对证治疗方证效应的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功能涉及应激、细胞代谢、细胞迁移、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等;大定风珠对证治疗则能有效地调节多个异常表达的蛋白,非对证治疗则使蛋白表达明显异常,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方证相应的科学性.
  • 摘要:本文介绍了葡萄籽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同时说明了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对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本实验探讨CIG对微管相关蛋白tau过度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及其药理机制.方法:采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及激酶A(PKA)抑制剂GF-109203X (WT/GFX)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共孵育,建立微管相关蛋白tan过度磷酸化拟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空白给药组(100mg/L),WT/GFX组,CIG小剂量组(50rag/L),CIG中剂量组(100mg/L),CIG大剂量组(200mg/L).CIG与SK-N-SH细胞预孵育24h,再用WT和GFX与SK-N-SH细胞共孵育3h.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微管形态结构;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不同位点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相关通路中p-Akt、Akt、p-GSK-3β、GSK-3β、PP2A、DM-PP2A (demethyled PP2A),PP2A甲基转移酶(LCMT)及甲基酯酶(PME1)的表达.结果:WT/GFX抑制p-Akt-ser473和p-GSK-3p-ser9、从而引起GSK-3p活性增高导致tau蛋白磷酸化。CIG中剂量和大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模型细胞tau蛋白在Thr212, Ser214,Ser396/Ser404,Thr217,Thr20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论:CIG能够降低tau蛋白在多个位点的过度磷酸化修饰,从而保护微管结构和细胞形态完整。其降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修饰可能是通过调节PME1和LCMT的表达,从而降低PP2A的非甲基化提高PP2A活性使tau蛋白去磷酸化。CIG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对AD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双黄连、清开灵等清热解毒类中药对血培养中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双黄连、清开灵等不同浓度的药液注入血培养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菌液,观察阳性报警时间,并与不加药液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双黄连、清开灵均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对革兰阳性菌比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强;双黄连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清开灵好.结论:血培养标本应在应用抗菌药物前抽取.
  • 摘要: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磁珠分选法4种常用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法,同时说明了骨髓基质细胞的疗效作用,并指出推广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十分必要,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硬件,选择合适的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其不同探针位点与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5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HBV-DNA水平检测.结果:基因分型为B型36例,C型94例,D型19例和混合型4例;C型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型;B型、C型、D型HBV-DNA水平分别为(5.36±1.85)log值,(5.43±2.01)log值和(4.83±2.21)log值,其HBVDNA水平经统计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例C型分亚型,C2(15例)、C1+C2+C3(15例)、C1+C2(4例)、C1+C3(8例),C1(2例)、C2+C3(1例),以C2(15例)、C1+C2+C3(15例)为主,C1、C2+C3亚型病例数少于3例,不计入统计,C2型与其他3组亚型HBV DNA水平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C2型HBV DNA水平明显比其他3亚型组低.其他3组亚型HBV DN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各型HBV-DN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亚型中以C2、C1+C2+C3为主,C2亚型HBV-DNA水平明显比其他3亚型组低.检测不同探针位点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摘要:本文概括论述赵宗江教授及其团队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理论研究,然后将现代科技研究手段与中医药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生化指标、病理形态及分子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优势,确切指导了今后的临床诊疗活动和实验研究方向。
  • 摘要: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白花蛇舌草能够缓解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症状、控制炎症.This experiment aimed to检测白花蛇舌草汤剂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吸收入血的有效成分,并观察其活性成分对CIA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PDA法,测定白花蛇舌草汤剂中的活性成分,再以白花蛇舌草汤剂灌胃SD大鼠,检测这些活性成分是否为大鼠血浆中的可吸收成分.设定可吸收成分的高中低剂量,以可吸收成分的最佳剂量干预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增长数、关节炎指数积分、关节肿胀度、关节X线摄片及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并于造模后28天及42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IL-1β、TNF-α水平.结果:此次试验中检测出的白花蛇舌草汤剂中的活性成分为对香豆酸、阿魏酸.测得白花蛇舌草生药中阿魏酸含量为233ng/mg,对香豆酸为529ng/mg.SD大鼠予白花蛇舌草汤剂灌胃后血浆中成功检出对香豆酸、阿魏酸两种成分.阿魏酸干预CIA大鼠以高剂量为最佳,干预2周后,干预组的体重增长数、关节炎指数积分、关节肿胀度、X线、HE病理学检查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炎症因子检测显示干预组血清IL-1β、TNF-α含量较模型组下降.结论:对香豆酸、阿魏酸是白花蛇舌草汤剂中的活性成分,且均可以被吸收入血.阿魏酸可以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反应,提示阿魏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白花蛇舌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的物质基础之一.
  • 摘要:目的:检测痹肿消汤按湿、热、毒、瘀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的影响,从湿、热、毒、瘀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的CIA模型,并设立正常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清热解毒组(拆方1组)、祛湿组(拆方2组)、活血组(拆方3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ERK1/2、ERK5的磷酸化水平,运用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造模14、21、28d后,模型组滑膜ERK1/2、ERK5表达逐渐呈递增趋势(P<0.05).痹肿消汤组及拆方各组治疗后,ERK1/2、ERK5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其中拆方2组ERK1/2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1组、拆方3组更明显,而拆方1组ERK5表达的下降幅度比其余拆方组更显著(P<0.05).结论:在RA病变过程中,ERK1/2、ERK5与RA滑膜病变密切相关;痹肿消汤组、拆方各组均能抑制ERK1/2、ERK5蛋白激酶的激活.其中祛湿组尤能抑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清热解毒组尤能抑制ERK5信号通路的活化.提示拆方各组都有阻抑关节滑膜增殖和骨质侵蚀的作用.但清热解毒、祛湿遥络、活血祛瘀各治法对通路调节作用优势有不同,提示用中医药治病,也有其特有的效应靶位.
  • 摘要:目的:从湿热毒淤各方面研究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简称全方组)及清热解毒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1组)、祛湿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2组)、活血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3组).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II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的水平.结果:造模21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拆方1、拆方2组、拆方3组大鼠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全方组及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TNF和IL-1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各拆方组则逐渐降低.而全方组TNF和IL-1水平低于各拆方组(P<0.05).其中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痹肿消汤及拆方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和TNF的水平.
  • 摘要:目的:观察肾血安在体内对IgA肾病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用口服异种蛋白同时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蓖麻油及尾静脉注射脂多糖的改良方法制备IgA肾病大鼠模型,用益气活血、凉血止血作用的肾血安及复方肾炎片对照给药,用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评价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uPA)和PA抑制物(PAI-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肾组织tPA、uPA蛋白表达呈不同程度增加,PAI-1表达下降.结论:肾血安对慢性肾炎大鼠凝血纤溶系统有显著影响.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1].在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在肾活检资料中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0%-47%,其中约20%-30%的患者在其病后10到20年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ESDR),是我国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2].近年研究证实,肾小球疾病的发展与凝血障碍密切相关.凝血与纤溶平衡紊乱是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病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最新的研究表明,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抑制物(PAI)-I蛋白的表达在肾小球的疾病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PA的活性受PA抑制物PAI-1、PAI-2、PAI3等调控,其中PAI-1的作用最为突出[3].在PA催化下形成的纤溶酶不仅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还可以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3],从而防止肾小球的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本文采用口服异种蛋白同时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蓖麻油及尾静脉注射脂多糖的改良方法制备IgA肾病大鼠模型,半定量评价肾组织tPA、uPA、PAI-1的蛋白表达,观察肾血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的病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及其治疗方法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根据中医理论国内学者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分类,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脾肾阳虚、肾阴虚、痰浊阻滞和肝郁化火患者的中医治疗进行总结。以提高中医治疗水平。
  • 摘要:更年期综合征一直是困扰广大女性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中西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以四物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也成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常用方法.本文将对更年期综合征及其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文章从更年期综合征的定义,主要表现和发病机制三个方面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介绍。并论述了更年期综合征的雌激素代替疗法、植物激素疗法,重点介绍中药和中药方剂疗法和其他疗法。
  •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中药红景天在治疗肿瘤和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实验研究成果.结果显示,红景天具有抗应激,抗疲劳,抗氧化,抗癌,抗抑郁,对肝肾具有保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且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过程中副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研究现状,对IR细胞模型及其发生机制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19篇,分别从高胰岛素、高葡萄糖、游离脂肪酸、TNF-α、IL-6、地塞米松、金属铬等诱导产生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方法进行筛选和介绍了近8年来的研究状况;结果:上述各种诱导方法均可以成功诱导出3T3-L1脂肪细胞IR模型;结论: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RA患者和无关节滑膜损伤患者滑膜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探讨RA可能的发病机制,寻找RA致病相关蛋白.方法:选取6例无关节滑膜损伤患者及6例活动期RA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得到滑膜组织,提取总蛋白质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TOF-MS)技术进行鉴定,并用Mascot软件在SwissProt和NCBInr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比较和分析鉴定.结果:建立了RA组及对照组滑膜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获得130个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数,选取其中分辨清楚的39个点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29个蛋白质,其中21个蛋白质点在RA组中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其功能涉及功能代谢、细胞信号传导、抗氧化、分子伴侣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是一个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这些表达差异蛋白质可能是RA发病的内在因素.
  • 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汤剂中的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检测大鼠经白芍灌胃后血浆中芍药苷的吸收,并以芍药苷作为干预因素,探讨其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影响.方法:(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PDA法,色谱柱为:UPLC BEH C18色谱柱(2.1×50mm,1.7μm),流动相:乙腈(A2)和1%醋酸水(B2),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190-480nm,对白芍汤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用白芍汤剂灌胃SD大鼠,采用UPLC-PD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芍药苷成分;(2)采用牛II型胶原蛋白混合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芍药苷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筛选芍药苷最佳剂量干预CIA大鼠.动态观察芍药苷干预后CIA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增长数、关节炎指数积分、足爪肿胀度、关节X线摄片及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ELISA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芍药苷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1)在不足4min内,白芍汤剂中的芍药昔成分获得良好分离。灌胃白芍汤剂30min后健康SD大鼠的血浆中可测出芍药昔成分。(2)根据ELISA分析结果选择芍药昔中剂量浓度(lmg/kg.d)干预CIA大鼠。干预后模型组与芍药昔组关节炎指数积分于21天左右达高峰,芍药昔组在35天和42天发病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关节X线摄片示芍药昔组大鼠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低,关节骨骼破坏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弱;HE染色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可见大量血管翁形成,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厚等病理特征;治疗组可见少量新生血管及炎症细胞浸润,滑膜轻度增厚;模型组和治疗组血清IL-1p、TNF-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在第28天血清IL-1p、TNF一。水平较模型组稍有降低,第42天治疗组血清IL-1p、TNF-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简单、快速、灵敏、有效地测定白芍汤剂中的芍药营含量,并发现白芍汤剂有效成分芍药普为大鼠血浆可吸收的有效成分。芍药营可以显著提高大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耐受性,能够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p、TNF-。的水平,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反应与骨质侵蚀,为进一步研究芍药昔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采用链脉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DN,以厄贝沙坦为实验对照药物,观察翻白草对DN大鼠的药效学、氧化应激水平和肾组织中TGF-β1/Smad7, NF-xB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56只,腹腔一次性注射STZ(4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6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翻白草组。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2周称一次体质量,检测24h尿蛋白定量。14周时,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酷(TG)、尿素氮(BUN)、血清肌配(Scr)。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普通HE染色以及Mallory, Masson.PASM-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bloting及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 Smad7.NF-xB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翻白草可以增加DN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可以显著降低肾重系数,与模型组比较,P<0.05;翻白草组第4, 8, 12, 14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0.05;翻白草组TG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 BUN和Scr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翻白草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间质损伤评分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0翻白草组肾组织TGF-β1,Smad7,NF-xB蛋白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翻白草可以保护DN肾功能、减轻其肾脏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而实现的。
  • 摘要:目的:近期研究发现G0S2和ATGL是影响脂肪分解的关键因子.观察决明方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中G0S2和ATGL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决明方在脂肪分解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7只,模型组7只,决明方组7只,决明子组7只.检测大鼠血清FBG、TG、T-CH、HDL-C、LDL-C、ATGL及INS.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分析脂肪组织中G0S2、ATGL水平.取大鼠脂肪组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G0S2、ATG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决明方组大鼠体重、体脂比、内脏脂肪湿重降低(P<0.05).血清TG与LDL-C降低(P<0.01),HDL-C升高(P<0.01),ATGL增高(P<0.01),INS降低(P<0.01).脂肪细胞减小(P<0.01).决明方组脂肪组织中G0S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而ATGL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决明方能下调脂肪组织G0S2表达,上调ATGL的表达,可通过促进脂肪分解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Ks)通路中磷酸化p38(p-P38)和磷酸化JNK(p-JNK)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全方组)、清热解毒组(拆方1组)、祛风除湿组(拆方2组)、活血化瘀组(拆方3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足趾注射胶原蛋白乳剂制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10d后加强免疫;初次免疫后第14天开始给全方组每天痹肿消汤灌胃,拆方1组每天拆方1号药灌胃,拆方2组每天拆方2号药灌胃,拆方3组每天拆方3号药灌胃,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正常组自由饮水.分别于初次免疫后14,21,28d观察大鼠全身状况,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在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磷酸化p38及磷酸化.JNK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全方组及拆1,拆2方组能下调磷酸化p38及磷酸化JNK的表达(P<0.05),拆3组下调磷酸化p38及磷酸化JN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全方组比,各拆1拆2方组对下调磷酸化p38及磷酸化JNK的表达作用较弱,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中磷酸化p38及磷酸化JNK的表达.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清热活血方药抑制CIA大鼠骨破坏的机制.方法: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MTX组(C组)和风湿清组(D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CIA造模,C组与D组免疫后第14d开始给药,给药直至第49d.以足肿胀、病理切片、骨密度及血清中IL-17、RANKL、MIP-1a的表达水平综合评价清热活血方药对CIA大鼠骨破坏的干预情况.结果:造模后足肿胀明显、足部关节骨破坏严重,给药两组能改善足肿胀及骨破坏;造模后整体骨密度下降,给药后骨密度上升,第56d时,D组与B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造模后IL-17、RANKL、MIP-1a的表达水平上升,给药后呈下降趋势.结论:清热活血方药可以抑制骨密度下降,防止骨破坏,其机制可能通过骨免疫Th/RANKL系统,下调IL-17、RANKL、MIP-1a的表达水平,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和分化,促进成骨细胞活跃,从而抑制骨破坏.
  •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颅脑损伤(TBI)的时效,揭示针刺干预对TBI动物神经元的保护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组)、B(针刺1组)、C(针刺2组)、D(针刺3组)和E组(模型对照组),对B、C、D和E组造模,B、C、D分别于造模后第1日、第3日、第5日开始针刺治疗,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10次,所有动物均在造模后第15日取脑组织,检测BDNF蛋白及mRNA含量.结果:针刺对B、C、D各组动物脑组织中BDNF蛋白及mRNA含量均有上调作用,且针刺1组优于针刺2组、针刺3组(P<0.01),针刺2组优于针刺3组(P<0.01).结论:TBI后针刺介入治疗的时间点应尽可能早,有利于发挥保护脑组织神经元的作用.
  • 摘要:目的: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高分辨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中医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的的本质内涵.方法:设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颈椎病肝阳上亢证组及健康人对照组3组,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取凝胶图谱,以PDQuest V7.3.1软件对三组表达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定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SWISS-PROT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结果:建立了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肝阳上亢证组、健康人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2-DE图谱;通过分析比较,发现16个蛋白质点在肝阳化风证组中异常表达,12个蛋白质点在肝阳上亢证组中异常表达,肝阳化风证组与肝阳上亢证组比较,分析发现16个差异蛋白点,3个相同蛋白质点.结论: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有差异蛋白又有相同的蛋白,提示同病异证在共同的物质基础上存在着不同的本质内涵.
  • 摘要: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本文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卵巢功能衰竭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论述了西医治疗卵巢功能衰竭的治疗进展并重点总结了中医治疗卵巢功能衰竭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诊断与中医临床综合能力建设.方法:分析实验诊断在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观察、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探讨中医医院临床实验室中医特色建设.结果:实验诊断能够为中医临床提供客观的实验室数据,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充分发挥实验诊断在中医临床中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中医学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中医医院临床实验室的创新发展.
  • 摘要:从实验诊断学考量中西医结合位点,实验诊断学具有早期性、动态性及多点性等特点;而中医学具有"治未病"、恒动性及整体性等理念;同时研究内容有交叉性.藉此实验诊断学与中医学可在辨病辨证中相符性结合.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同类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与相同表达的蛋白,初步从蛋白质表达水平探讨中医肝阳化风证的本质内涵.方法:严格按照中医辩证标准选择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脑梗死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颈椎病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帕金森病肝阳化风证与血虚生风证患者作对照研究,提取上述各证组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上述各证组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比较分析并鉴定,得到同病异证中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相同表达蛋白质点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2个;脑梗死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相同蛋白质点8个,差异蛋白质点19个;颈椎病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相同表达的蛋白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13个;帕金森病肝阳化风证与血虚生风证相同表达的蛋白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14个;异病同证相同表达的蛋白13个;四病同类证有1个共同表达的蛋白质点为硫氧环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酶.结论:同病异证有不同的本质内涵(有多个不同的蛋白表达),8异病同证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有共同的蛋白表达),相类证有相同的蛋白表达(有相同的物质基础),提示中医的证是有物质基础,有本质可寻的.
  • 摘要: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衰老的干预作用及其时效性特征,以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抗血管疾病的作用特点.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加入终浓度10-6mol/L Ang Ⅱ诱导细胞衰老,建立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模型组、中药提取物组和替米沙坦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鉴定内皮细胞的衰老状态,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eNOS的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情况,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AngⅡ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β-gal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多,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eNOS合成减少,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G2/M期和S期则逐渐消失(p<0.05).给予中药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和替米沙坦干预后,明显改善了细胞的衰老状态,β-gal阳性染色率下降,eNOS合成增加,细胞存活数量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进入G2/M期和S期的细胞逐渐增多(p<0.05);在AngⅡ诱导后的24h点,中药提取物的作用优于替米沙坦(p<0.05);而在48h点,以替米沙坦的作用为优(p<0.05).结论:益气活血药能够延缓AngⅡ诱导的HUVECs衰老,其干预作用在细胞衰老过程的早期更加明显.提示在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 摘要:中医药在AA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首先详细介绍了AA的发病机制主要集中在造血干细胞损伤、免疫功能异常和造血微环境损伤3个方面,然后论述了AA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免疫介导方法诱导AA动物模型,最后分析中药对调控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改善造血环境、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 摘要:本文为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和益气滋肾)三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的疗效及远后效应,初步探讨其治疗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反复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第9-20周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和氨茶碱灌胃,于第20周结束时半数取材,剩余大鼠正常饲养至第32周结束时取材研究.结论发现,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和益气滋肾方均可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大鼠一般情况、肺功能,减轻肺与气道组织病理性损伤,并具有良好的远后效应,疗效优于氨茶碱。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和益气滋肾方可通过调节NFxB/TGF-p1/Smad2信号传导,下调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重塑,并具有良好的远后效应,疗效优于氨茶碱。并且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和益气滋肾方中以补肺健脾方和补肺益肾方疗效更为突出。
  •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HuangQi Glycoprotein,HQGP)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外周免疫及滑膜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AA模型,一周后给药治疗,三周后取各组大鼠外周血及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25+、CD28+、CD278+的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凋亡水平,采用TUNEL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HQGP可显著提高AA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P<0.01),同时显著降低CD3+、CD3+CD25+、CD3+CD28+细胞比例((P<0.01或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HQGP显著提高AA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比例,免疫组化显示HQGP可使滑膜组织中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结论:HQGP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来抑制外周免疫,同时通过调节Bax和Bcl-2的表达来诱导关节滑膜细胞凋亡,从而缓解关节炎症.
  • 摘要:目的:探讨白术多糖对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研究分为正常对照组,凋亡阳性组,白术多糖0.025g/L组,白术多糖0.05g/L组,白术多糖0.1g/L组,白术多糖0.25g/L组.采用"Neurobasal+B27"体外神经细胞无血清培养,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细胞,MTT测定药物毒性,Rh-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损伤,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测定Caspase-3、Ba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无血清培养神经细胞的比例达93.70%±0.56%.白术多糖在1.0g/L之内预处理神经细胞对其无毒性作用.白术多糖在0.025g/L~0.05g/L范围显著地改善缺氧对神经细胞生长的抑制(P<0.05).与凋亡阳性组比较,白术多糖在0.025g/L~0.1g/L降低缺氧的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在0.025g/L~0.25g/L范围内显著地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神经细胞早期凋亡(P<0.05),0.025g/L~0.05g/L下调缺氧的神经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0.05g/L下调缺氧的神经细胞Bax mRNA的表达,0.025g/L~0.25g/L下调缺氧的神经细胞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0.025g/L~0.25g/L上调缺氧的神经细胞Bcl-2蛋白表达,0.025g/L~0.05g/L提高Bcl-2/Bax mRNA及0.025g/L~0.lg/L提高Bcl-2/Bax蛋白的比例(P<0.05).结论:白术多糖在一定发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其机理是降低凋亡基因及蛋白产生,上调抗凋亡蛋白产生,提高Bcl-2/Bax比例.
  • 摘要:植物雌激素是源于自然界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经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体内不仅可以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或抗雌激素样作用,而且在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中也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将植物雌激素类型及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综述,期待为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朱砂及其复方朱砂安神丸中汞对肝、肾组织病理及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硫化汞、氯化汞,甲基汞做对比研究.方法:健康小鼠42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组、HgS组、朱砂组、朱砂高剂量组、朱砂安神丸组、HgCl2组、甲基汞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HgS 0.2g·kg-1、朱砂0.2g·kg-1、高剂量朱砂2g·kg-1、朱砂安神丸1.8g·kg-1、HgCl20.032 g·kg-1、甲基汞0.026g·kg-1,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30天后处死,取肝、肾组织.检测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肾组织MT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肝组织MT表达.结果:正常组、HgS组、朱砂组、朱砂安神丸组小鼠肝脏、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M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朱砂高剂量组小鼠可见肝、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轻度水肿.肝组织MT表达上调.氯化汞组可见肝、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肝、肾细胞水肿,肾小球萎缩或体积代偿性增大.甲基汞组可见肝、肾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明显水肿,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肝细胞水肿、坏死,细胞再生活跃.氯化汞组、甲基汞组小鼠肝、肾组织MT表达上调.结论:以临床等汞含量给予HgS、朱砂、朱砂安神丸30天均未造成肝、肾损伤;10倍剂量给予朱砂可造成肝、肾损伤,上调肝、肾组织MT表达,但改变仍小于氯化汞、甲基汞组.
  • 摘要:近年来,随着骨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地提高,对成骨细胞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诸多科研者就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因素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突破.本文就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过程体外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对成骨细胞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类和其他体外调控因素。对了解骨性疾病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经学的传承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大脉,经学自孔子删订六经之后,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相接的特殊历史变革时期,演变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支风格迥异的经学派别.这两种经学派别之争一经肇始,便一发而不可收,自汉时起绵延至今.章太炎先生曾言:"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在两千余年经学统领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经学对中医学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受经学影响,中医对于典籍也很是推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医界有先贤曾说:"不读医经,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
  • 摘要:"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其不仅表现在哲学领域是辩证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在历史学、社会学、医学等其他诸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体用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早就运用在中医学的理论当中了,成为古人认识和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人体五脏六腑的体用关系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但是矛盾是相对的,体之于用,不即不离,离体无用,离用非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