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春秋

春秋

春秋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60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48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12篇;相关期刊2301种,包括管子学刊、齐鲁学刊、人文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等;春秋的相关文献由606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筱芳、邵炳军、本刊编辑部等。

春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48 占比:97.64%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112 占比:1.84%

总计:6092篇

春秋—发文趋势图

春秋

-研究学者

  • 陈筱芳
  • 邵炳军
  • 本刊编辑部
  • 侯步云
  • 曾亦
  • 马卫东
  • 黄开国
  • 姚晓娟
  • 张俊娅
  • 施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淑一
    • 摘要: 《春秋》记载了春秋列国的历史与社会生活,但长期以来其作为社会史文献的意义被经学和政治史研究掩盖了。仅就婚姻家庭领域而言,《春秋》就涵盖了先秦婚姻礼仪、婚姻禁忌以及一些仅存于当世的婚姻习俗等诸多丰富而详赡的内容,文字多达800余言,约占全文的1/20。于“亲亲疏疏”的血缘情感背景之下,《春秋》又存在刻意的文字倾斜和精心的统筹建构,于简单零散记事的背后,蕴涵着婉曲深刻的内涵。挖掘《春秋》的社会史价值,对于丰富有关先秦时期观念、习俗、情感、文化等的认识,探究建构中国先秦社会秩序力量的多样性,改变以往《春秋》学研究僵化枯燥、领域狭窄的面貌意义重大。
    • 杨昭
    • 摘要: 公羊家法至何休始得齐备,“义例”的阐明是解说《春秋》的关键所在。首先,何休在董仲舒的基础上整合提出了“三科九旨”,这一学说历来被视作公羊家的标识。何休“三科九旨”说继承董仲舒等先儒学说,表现在:董仲舒与《公羊传》一样都仅仅将三世用以区分褒贬用辞的不同,何休将三世说理论化为王道由微至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个别事件的褒贬刺讥;《公羊传》主讲夷夏之防,董仲舒明确提出三个层次之分,何休将之发展为与三世统一、不断变动的内外例,体现王道的发展;董仲舒的核心是大一统,在元之道落实中,由于四时交替而有三统循环,何休则侧重于立足一王之道上的三统共存。其次,何休使得公羊体系更加清晰明确,严密而有层次:一、常例,即每一类事件如何书写的义例,从中体现褒贬。二、变例。孔子于常例基础之上,另外设置了褒贬的体例,通过日月时、称谓不同程度的使用,或者是通过对常例的违反,体现出对事件或人物刺、讥、贬、绝或隐或善的评判。《春秋》中还有对于特殊人物的讳例,以及对于常例不书的不书例,体现出“《春秋》以道名分”的宗旨。三、《春秋》大义隐藏在前二者之后,是孔子判定书与不书,或褒或贬的依据。
    • 骆扬
    • 摘要: 在中国早期史学的发展中,编年史《春秋》的出现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春秋》的编年记录既显示为时间上的连贯性,同时又有着阶段性的区分,体现了将历史发展视作连续与断裂之统一的理解。《左传》在继承《春秋》编年史形式的基础上具有了更高的叙事连贯性,对所记载的众多史事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叙述,以凸显历史的整体相关性,从而构成了一个可以为人们所理解的过程。
    • 吴怀东; 胡晓博
    • 摘要: 孟子提出“《诗》亡而《春秋》作”,无论是从对社会事实的记载还是思想的建构角度看,《春秋》被认为是《诗》的延续,意在强调二者所承担的政治功能。孟启在《本事诗》中赞誉杜诗具有“诗史”的品质,这种解读无疑反映了《春秋》学以及儒家文学思想在中晚唐的复兴。他能够从诗史关系角度认识杜诗,除了时过境迁这个基础条件,也受中唐《春秋》学及史学兴盛的影响。此外,世殊时异,政治激发了文学的反省与革新,《新唐书·杜甫传赞》将“诗史”概念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结合起来,赋予了杜诗“诗史”新的内涵。从孟启提出“诗史”概念到《新唐书》重新解读并最终确立“诗史”概念,“诗史”说是对“《诗》亡而《春秋》作”这一古老政教文学传统的复兴。
    • 保罗·那比尔
    • 摘要: 中国传统思想偏向于不直言抽象原则,而是通过论述具体事件来表达普遍真理。据此理,本文将以庄公二十五、二十七年《春秋》经:“冬,公子友如陈”之经文为例而阐释出儒家思想基本性之“亲亲”“尊尊”对立面概念结构。通过仔细分析公子友之性格、政治背景以及历史角色,将讨论“亲亲”“尊尊”与一系列对立面概念之亲密关系,即“质”与“文”,“阴”与“阳”,“仁”与“义”,“内”与“外”等因素,然后考之于先秦典籍,既指出其张力以及互相排除关系,又解释其相辅相成而互相依赖之本质。最后,将“亲亲”“尊尊”与其对应概念系列置于妥当哲学背景下,论述为先秦儒家思想之普遍思维形式之一,有客观重要性于人性、道德、社会、历史以及政治思想。以期能够揭露《春秋》公羊学连贯一致逻辑结构之一隅。
    • 姜广辉; 秦行国
    • 摘要: 春秋时代,诸侯争霸,“霸”即“伯”,即争当“诸侯长”。历史上,虽有孟子等儒者对春秋史事评价过低,但孔子作《春秋》记载春秋大事,对齐桓公、晋文公主盟之事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并从这段历史中发现政治智慧与思想之光,以“大义”和“微言”形式总结其中的经验。“大义”主要有“尊王”“尊周”,反分裂;“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天下治理,“会盟”共商;倡仁道,鄙诈力等。“微言”主要有“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新“夷夏”观等。《春秋》“大义”和“微言”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和价值,可以进行现代性阐发与转化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推举贤能理政;文化上,促进文明交流与民族融合,维护文明延续发展与民族团结等,这些在当代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 李宜春
    • 摘要: 《春秋公羊传》在两汉具有"宪法"一样的重要地位,对塑造汉代政治思想与制度具有重要影响,是汉代人士处理重大政治事件时常引用的儒家经典之一。如借阐释"春王正月",倡导大一统局面、主张"受命之王必改制"与通三统、存三正;借阴阳灾以言政事,盛行禅让学说;以《春秋》决狱,影响立法;借"君亲毋将""讥世卿""王师败绩,不书晋人"等《春秋》之义,提倡尊君抑臣;根据"《春秋》之道,守经行权",评价矫制行为;援引"内诸夏而外夷狄""守在四夷"、"许夷狄不一而足"等《春秋》之义,处置与四夷的关系;援引"诛君之子不得立"、"立子不立弟"、"子以母贵"等《春秋》之义,规范立嗣与继绝;援引"王不祭于下土诸侯""苟有功德则宗之"、"不以亲亲害尊尊"等《春秋》之义,规范祭祀。它与其他儒家经典相辅相成,又具有指导、优越的地位;相对"故事"而言,又常是政治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塑造两汉捍卫道义的士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 李广良
    • 摘要: 在现代中国,大概除了少数中国史学史专家和部分儒家学者外,已经很少有人读《春秋》了,即使有少数读者,大概也只是把它看作一部“历史书”,“当作一个客观的历史文本”来阅读。而由于《春秋》文本的独特性并不符合史书的一般特点,实难激发普通历史爱好者们的读书兴趣,故即使作为“历史书”,《春秋》的境况似乎也是惨淡之极。即使对于当代新儒家来说,作为“五经”之一的《春秋》似乎亦不具有“思想价值”,除了以《公羊学引论》成名的蒋庆先生以外,少有以《春秋》及“春秋学”为其思想资源者。在当代哲学家之中,对“《春秋》的深远寓意”有真切之体会者,亦寥寥无几也。
    • 王孝强; 朱闻宇
    • 摘要: 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时间层面看,把“远、近”训释为长远、切近,“虑”训为预防,“忧”训为患,在历代释义中占据主流地位。后又引申出“终身之忧”的谨慎态度。空间层面涉及切近与远物、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把“远、近”理解为内部、外部,引申出“个体—家国”的命运共同体联系。从境界层面看,“远虑”可作“高远之虑”解,唯怀高远之境界者,才能包容天下,消弭大患,不为外物所累。
    • 丁毅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分析、批判哲学思想的传入,我国的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变化主体性研究的加强增加了我国史学发展的动力、活力,所以加强对主体意识的合理性、正当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对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