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
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

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9-19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

会议文集: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目前除了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损伤等因素以外,还存在一类对动脉硬化的形成有特殊作用的蛋白;血清逆转运蛋白.这类蛋白主要包括小凹蛋白和清道夫受体家族.本文就CAV-1和SR-B1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CAV-1和SR-B1逆向转运胆固醇发挥抗AS的作用,CAV-1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AS作用,和SR-B1抑制过氧化损伤发挥抗AS作用加以总结讨论.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方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血尿酸代谢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寻找一个有效的研究方向,从而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rn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3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六周后作中医证候总疗效判定,观察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及血尿酸(UA)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rn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HDL-C水平未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C、UA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UA水平未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均可降低Lp-a水平(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摘要:心脏神经症临床发病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和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属于循环系统心身疾病,运用赵志付教授首创的刚柔辨证理论指导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心肝阴虚证具有一套诊疗特色,该类患者多病程一年以上,多因外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内在郁怒所伤,导致肝之疏泄太过,肝旺火灼阴伤,上扰心神,发为该病.究其诱因,多是由于不良的应激源所致,故而追溯心理应激源,了解个体禀赋差异,并针对其不良的心理应激源及性格特点进行干预尤为重要.治疗需遵循从心肝论治,宗柔肝养心之法,重视安神.用药特色以药对为先,注重性味归经,多选用酸甘化阴、咸寒滋阴、甘寒养阴之品,少佐顾护中焦之药,共奏柔肝养心安神之功.
  • 摘要:冠心病在中医多属胸痹范畴,临床多表现为胸部闷痛,气短眩晕等症状。赵国定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就总结提出了“培土之本,以养心颐,,的学术观点,认为医治胸痹一病一定要从“察气血、重脾胃、治痰疲”三步入手。并举以案例,该案例赵老师以《金匿要略》瓜萎燕白半夏辛温化痰通阳为主,配以“四君子”健运中州;陈皮、获等、苍术等化痰除湿,佛手、降香等行气解郁,丹参、川芍、红花、桃仁、山植活血化疲通络,党参、黄茂扶正益气。诸药合用,共凑健脾益气、化痰活血、通络宣痹之功效,故痰癖渐消,气血通畅,诸症渐愈。在长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独特的见解,提出了"培土之本,以养心颐"的等观点,注重痰瘀交阻,善用调理脾胃之法.
  •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CHD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其指标涉为提高辨证论治的客观化、规范化和准确性,及到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等多方面,为提高CHD辨证论治的客观化、规范化和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 摘要:本文就难治性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浅析"络风内动"学说与难治性高血压的理论相关性,具体论述难治性高血压与络病、风邪的关系,指出难治性高血压属风邪为患,当归于络病范畴,强调"络风内动"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核心病理环节.结合现代研究探析祛风通络、解痉缓急法以及虫类药物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并附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 摘要: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多年侍诊及自身临床实践,从发作期和缓解期不同疾病阶段入手,整理分析程志清教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特色经验.结果:程志清教授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强调发作期应重视诊断,辨病情轻重;详审病机,重在痰瘀标实;重视舌脉,强调情志因素.缓解期应调治本虚,重在补益心气;详辨心肾,善用膏方补虚.结论:程志清教授分阶段、紧扣病机、泄实补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良好.
  • 摘要:蛋白质组学研究致力于观察和量化蛋白的多样性,蛋白质组学技术现已能对组织和血液中的蛋白谱、蛋白功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相关研究.蛋白质组学技术运用于心衰及中医证候研究,将会不断深化对该疾病及中医证候机制的认识,并有潜力发现更多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心力衰竭的诊断、评估、治疗等提供有效指导,对中医证候的客观化起到推动作用.
  • 摘要:miRNA是一类长度在18~22个寡核苷酸之间的非编码小RNA,可在后转录水平通过抑配对mRNA的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最新研究表明miRNA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将对与冠心病密切联系的miRNA相关研究及miRNA干扰技术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miRNA在冠心病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型髓系DC(MDC)和淋巴系DC(LDC)的比例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探讨ACS患者外周血中DC亚型漂移与疾病的进展关系.rn 方法: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ACS患者外周血MDC和LDC表达CD11c和CD123,分析DC亚型比例和数量的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6水平,检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多普勒高频彩超测定颈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nia thickness,IMT).rn 结果:ACS组的hs-CRP、Hcy、IMT分别为8.43±0.28mg/L、13.73±2.12μmol/L、1.32±1.89mm与对照组0.97±0.76 mg/L、3.53±1.65μmol/L、0.85±0.79mm比较,均有升高(P<0.05).ACS组MDC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MDC实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C比例:(0.58±0.28)%比(1.13±0.31%]、MDC数量:(80.76±31.54)比(45.72±5.82),P<0.01];ACS组TNF-α、IL-12、IL-6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分别为32.7±5.82pg/ml、23.59±4.61pg/ml、17.78±3.53pg/ml比10.5±4.12pg/ml、5.92±3.74pg/ml、4.67±4.54pg/ml. ACS组TNF-α、IL-12、IL-6与Hs-CRP、Hcy、IMT呈正相关性(P<0.05),ACS组MDC比例和数量与TNF-α、IL-12、IL-6、Hs-CRP、Hcy、IMT呈负相关性(P<0.05).rn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外周血DC亚型的飘移向AS斑块内迁徙并介导了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
  • 摘要:中医药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干预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5年的中医药对AR的临床干预文献,认为中医药以其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优势展现了其在治疗AR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为中西药联合用药提供了较为前沿的思路.但中医药干预AR,低水平的重复试验不少,实验设计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中医证候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并且较少涉及药物干预机制研究.所以,临床实验设计的严谨,AR辨证分型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以miRNA及其调控网络为切入点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AR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睡眠剥夺已成为冠心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和逐渐升高的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本文回顾了现代医学睡眠剥夺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中医药防治的理法方药研究,笔者认为中医药"调心安神"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减少睡眠剥夺引起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分别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疗程4周.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效、安全.
  •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红花、薤白、降香、桃仁、山药、赤芍、地龙),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法,2组均能明显改善中医症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纠正心功能衰竭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纠正心衰、改善症状疗效肯定.
  • 摘要: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病因病机主要与寒邪入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为本虚标实之证.所以在辨证时,首先应责之正气虚损,即或有标实,亦属本虚所致,在该病的治疗中,只有在治本的前提下治标,在扶正的基础上驱邪,才能确定提高疗效.治病用药要精湛,忌凑药敷衍,杂乱无章,用药宁少勿杂,宁精勿滥,且要有法有制,君臣佐使,配伍相宜,决不失辨证规范.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脉证合参,要熟知经方的组成与功效.以方测证,深入挖掘,可一方多用,有是证用是方,灵活运用,以经方为主,随证加减,分清寒热虚实,辨明病机,选用相应的经方,拓展经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
  •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血瘀阳亢痰浊证"患者左室重构构型与血压、病程的关系.rn 方法:通过对20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采集病人一般资料、中医症状,结合四诊进行中医辨证,并对患者血压及心超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病程与正常构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离心性肥厚组病程与向心性重构组及向心性肥厚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收缩压与正常构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向心性肥厚组收缩压与向心性重构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离心性肥厚组收缩压与向心性重构组及向心性肥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舒张压与正常构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舒张压与正常构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 结论:高血压(血瘀阳亢痰浊证)患者左室重构构型以正常构型及向心性重构为主;该类患者心室重构构型与病程成正相关,血压随着心室重构构型的加重而升高.
  • 摘要:目的:加味建领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n 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到我院治疗高血压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加味建瓴汤加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32例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观察前后两组动态血压、动态血压节律变化、心率变异性、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动态血压节律变化比较:治疗组血压杓型节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两组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主症积分比较,治疗组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加味建瓴汤对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使动态血压趋于正常,增高心率变异性,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摘要:本文从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和心血管活性两方面进行综述.缬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类和环烯醚萜类,包括单萜和倍半萜,此外还含有少量黄酮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该属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 摘要: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阴阳平衡、因人因地而异,辨证施治,显示出了中医的治疗优势.就如何提高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问题,结合临床体会,提出以下几点.1.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肾相关,病位在肝,病根在肾,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肝肾阴虚,标实责之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等,因而要治病求本.2."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脏腑调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3.病证结合中西贯通,通过中西药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提高降压效果,缓解症状,减少西药用量及不良反应.4.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仅要治病,更要治人.根据"因地、因人、因时"的"三因制宜",考虑北方、南方地域的区别,青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的不同要区别对待;饮食起居、精神状态不同用药也不同.除了方药治疗外,还要配合针灸、拔罐、耳穴压豆、外敷法、足浴、药茶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治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三因制宜多法齐用.通过以上不同角度、不同靶点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2014年8月8日,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发布,报告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而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据一项回顾性调查发现,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心血管病主要死亡原因为左心功能衰竭(59%),其次为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因此心衰已严重影响国人健康.我国目前尚无关于CHF患者中贫血、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贫血、ID普遍存在于CHF患者,并且ID多于贫血,ID可能于贫血前即存在,并参与贫血的形成.两者均可使心衰恶化,影响患者生存质量,ID本身对CHF的影响可能比贫血更严重,其独立于贫血为CH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就慢性心力衰竭并贫血、铁缺乏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思路综述.
  • 摘要:本文介绍了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慢性心衰,及其病理机制。慢性心力衰竭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系统瘀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然后逐渐发展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心衰,甚至死亡的这样一个连续的心血管事件过程.心血管疾病发病规律,就像一根链条那样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因此形象地称之为"心血管事件链".心力衰竭作为此链条上的最后环节,目前全球发病数已高达2250万,并以每年200万例的速度递增,且5年死亡率达60-70%,发病率之高超过肿瘤.
  •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对比常规剂量rhBNP即先予负荷量继之以维持量治疗,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肾功能、低血压发生率、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临床研究.rn 方法:将52例A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负荷量及维持量治疗3天,治疗组在rhBNP每日仅使用1支维持量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50ml/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浆BNP水平、肾功能和低血压反应率、住院费用的变化,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比较.rn 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组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浆BNP水平较之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费用方面,本研究显示对照组住院费用较高,相对于可以达到同等效果的治疗组在经济学评价上并无优势(P>0.05).rn 结论:参附注射液联用小剂量rhBNP能进一步增强后者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并能避免rhBNP引发的肾功能损害和低血压情况、降低住院费用等,更为重要的是疗效上不逊于常规用法的rhBNP方案,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对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rn 方法:60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治疗.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rn 结果:2周后到治疗结束,治疗组的中医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7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尿钠肽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改善中医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脑尿钠肽水平.
  •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在结合西医基础治疗上,加载养阴法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61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心功能分级观察记录对照组与加载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与心功能改善的情况,同时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及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rn 结果: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40.0%,两组间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加载中药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加载中药治疗对改善西医症状与体征、心功能与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更为有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两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加载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
  •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抗辐射致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rn 方法:用X线照射心肌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当归红芪超滤物进行干预,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辐射损伤模型组、当归红芪超滤物不同浓度(3、6、9mg/mL)干预组.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激光共聚焦(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蛋白印迹半定量测定各组细胞Bax蛋白的表达.rn 结果:与辐射损伤模型组比较,当归红芪超滤物各干预组心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功能明显改善(p<0.05),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rn 结论:当归红芪超滤物具有拮抗辐射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 摘要:刘中勇教授将浊邪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浊邪,根据其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治疗浊邪的多种方法,如宣肺祛浊、健脾运浊、温肾利浊、芳香透浊、渗湿泄浊、清热利浊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现进行探讨与分析.
  •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心律宁片为对照,进行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显效率为22.0%,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能明显减少Holter室早总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显效率为18.0%,总有效率为68.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试验前正常者试验后无异常.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对冠心病室性早博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评价复律宁颗粒治疗心血亏虚型或气阴两虚型心悸(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rn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的方法研究复律宁颗粒治疗心悸(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曙光医院、岳阳医院和龙华医院三个中心严格按照标准入选90例心血亏虚型或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以心律平作为阳性对照药,根据1∶1比例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疗程四周,主要观察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含心率变异性)及相关中医症候的变化.rn 结果:1、两组治疗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9%.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症候表现程度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显效及有效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P<0.05).3、安全性评价:实验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理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rn 结论:复律宁颗粒对于心血亏虚型或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的室性旱搏有一定疗效,非劣效于心律平,并能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候.
  • 摘要: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粘附分子E-选择素、ICAM-1表达的影响.rn 方法:将98例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3粒/次tid),疗程2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比(E/A)等心超参数及B型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选择素(E-selectio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ICAM-1mRNA等血液指标的差异.rn 结果:对照组中,治疗后各型房颤患者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组E-选择素、ICAM-1、ICAM-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中,治疗后各型房颤患者BNP、hs-CRP、E-选择素、ICAM-1及ICAM-1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患者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治疗后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型房颤BNP、hs-CRP、E-选择素、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案;并可明显降低血清粘附分子(E-选择素、ICAM-1及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这种抗炎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房颤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强心复脉方含药血清对乳鼠受损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rn 方法:分离培养Wistar乳鼠窦房结细胞,分为六组:正常组、模型组、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空白血清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模拟缺血-再灌注法制备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膜片钳技术在电流钳模式下不给于任何电流刺激记录各组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测量各组细胞复极至20%动作电位时程(APD20)、复极至50%动作电位时程(APDs0)、复极至90%动作电位时程(APD90)、最大舒张电位(MDP)及动作电位幅值(APA),并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与正常组细胞比较,模型组细胞的APD20和APD50均明显延长,MDP和APA值明显减小,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100ul含药血清组、200 ul含药血清组、300ul含药血清组细胞APD20分别缩短至(35.7±7.1)ms、(50.1±7.5)ms、(39.7±4.3)ms,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PD50分别缩短至(90.6±5.8)ms、(111.0±4.1)ms、(109.0±2.4)ms,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0ul、300ul含药血清组缩短较100ul含药血清组更明显(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00ul和300ul含药血清组APA分别增大至(83.2±5.9)mV和(82.2±6.4)mV,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00ul空白血清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rn 结论:强心复脉方含药血清能缩短乳鼠受损窦房结细胞的APD20、APD50,能增大乳鼠受损窦房结细胞的APA,以缩短其动作电位时程,加快自发性搏动频率,但无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强心复脉方提高心率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赤红补肺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rn 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赤红补肺胶囊3粒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LISA法测定血桨N-末端脑钠肤前体(NT-proBN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改变情况及心功能水平.rn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经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桨NT-proBNP下降,P均<0.05,但观察纽血桨NT-proBNP与LVEF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rn 结论:赤红补肺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水平.
  • 摘要:目的:研究降香不同提取物(水提物、醇提物和挥发油成分)对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rn 方法:将降香分为挥发油、醇提物和水提物.取小绍兴10日龄鸡胚48枚,分为阴性对照组(纯水)、阳性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挥发油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用于溶解油提物和醇提物的)6组.分别加药15ul后恒温箱37℃孵育48小时,福尔马林固定,剪下鸡胚尿囊膜,显微镜下计数血管.按照血管外径0.1mm为界分为大血管和小血管,分别计数,统计.rn 结果:试验结果发现,大血管生长情况,纯水组0.7±0.5,VEGF1.8±0.8,水提物2.2±0.9,挥发油0.5±0.3,醇提物0.7±0.4,DMSO为0.6±0.4,可以看到水提物组大血管生长情况较好,挥发油大血管生长情况较差,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小血管生长情况,纯水组8.6±1.5,VEGF14±1.8,水提物12.5±1.9,挥发油6.0±1.1,醇提物7.2±2.4,DMSO为8.6±2.3,可以看到水提物组大血管生长情况较好,挥发油大血管生长情况较差,与纯水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水提物组与VEG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醇提物和DMSO的血管生长情况和纯水相似.rn 结论:本研究发现不同降香提取物对血管新生的作用是不同的,降香水提物对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降香醇提物对血管新生无明显作用,降香挥发油对血管新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 摘要:根据刘中勇教授三十多年治疗浊邪的临床经验并将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认为浊是一类具有浑浊不清、粘滞重着特性的物质,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浊邪.本文将对浊的理论内涵进行较为系统地剖析,以望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经学的传承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大脉,经学自孔子删订六经之后,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相接的特殊历史变革时期,演变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支风格迥异的经学派别.这两种经学派别之争一经肇始,便一发而不可收,自汉时起绵延至今.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在两千余年经学统领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经学对中医学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受经学影响,中医对于典籍也很是推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摘要:辛开苦降法是一种辛味药和苦味药配合运用的方法,具有燮理阴阳、调和寒热,协调升降的功能.目前对辛开苦降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而心血管疾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许多疾病中也会出现寒热错杂、气机失调的病机.故从其源流、特性及在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后心室重构等疾病方面的运用做一探讨,以扩大其范围,更好地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
  • 摘要:目的:对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rn 方法:全面收录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研究提取资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性分析.rn 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总计908例患者,治疗组492例,对照组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温胆汤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温胆汤加规范西药与规范西药相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温胆汤加规范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在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规范西药.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不排除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rn 结论:温胆汤能够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但是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和数量有限,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