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9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7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460种,包括晋阳学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元好问的相关文献由68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传志、周惠泉、狄宝心等。

元好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7 占比:99.7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2%

总计:919篇

元好问—发文趋势图

元好问

-研究学者

  • 胡传志
  • 周惠泉
  • 狄宝心
  • 赵永源
  • 查洪德
  • 刘泽
  • 李正民
  • 张静
  • 李献芳
  • 黄春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崔悦; 辛昕
    • 摘要: 元好问在羁押山东及归乡后的晚年生活中,数次到访东平,留下了五十余首有关东平的诗歌,涵盖寄友赠别、题画题像以及游园宴饮等题材,这些诗作展现出东平城的秀美景致,记叙了元好问在东平的交游情况,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关于东平诗的分析和探究,是元好问诗歌研究的重要内容。
    • 张静; 裴兴荣
    • 摘要: 元好问的题画诗不仅摹写图画内容,描绘自然景物,诗歌语言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有对世事的思索和慨叹,对隐逸的向往;也有对家国故乡的热爱和思恋;既有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还有对绘画创作和鉴赏的思考。
    • 薛正昌
    • 摘要: 耶律楚材家族为辽代皇室东丹王耶律倍之后裔。其家族前后四代为官于金朝、蒙古汗国和元朝,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元好问为官于金朝,以文史著称于后世。耶律家族与元好问交往始于蒙古灭金的过程中,其《遗山集》里留下了与耶律楚材家族相关的碑文四块,涉及耶律楚材的父亲、母亲和二位兄长。《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是金朝灭亡之际元好问呈送给耶律楚材的“陈情书”,希望耶律能护佑汴京城里的著名文化人。耶律楚材早元好问一年即设法取得窝阔台汗的同意和支持,为金朝送达了保护汴京城文化人的“国书”。保护汴京城的文化人,是他们二人的共同心愿。他们的作为,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
    • 原所贤
    • 摘要: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被尊为“北方文雄”。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授儒林郎、权国史院编修,尚书省左司都事。金亡不仕,晚年勤于著述,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传世。元好问一生倾情杏林,以生死相许。他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1180-1251)历经战乱,相处六年,为李东垣的两部医著写序。
    • 狄宝心; 赵兴华
    • 摘要: 文章明确了元好问五首词的作时,其中有拙《谱》未及者,亦有订正其失误者,还有学界对拙《谱》之词作系年持异议者,兼及对词意的新解和词人与交游的行迹。一、《江梅引》(红杏墙头粉光匀),"杨白花"暗指白华;二、《鹧鸪天》(临锦堂前春水波),此"临锦堂"在宋徽宗即位前之潜邸隆德宫;三、《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蒙泉"指定襄县南丛蒙山之三泉,词人与刘济川、周献臣曾约定共隐于此;四、《定风波》(离合悲欢酒一壶),甲辰秋词人至河南迁母葬路经永宁时作;五、《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外家"指嗣母张氏之娘家,在阳曲县北。
    • 摘要: 金元文学著名研究专家胡传志教授新著《元好问传论》,2021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围绕金元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生平和作品,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述评、考论,展现出被特殊的历史时代裹挟的这位大文豪的人生际遇与历史贡献。上篇侧重“传”,以元好问身世、生平、家庭为中心,结合其作品的解读,系统梳理其生平的疑难问题,并兼及其民族、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思想。
    • 王嘉宸
    • 摘要: 金末元初文人元好问创作了十余首涉及寒食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要内容,兼有思乡怀人、咏物抒怀等题材。这些诗歌突破了前代以展现寒食习俗为主的内容,蕴含着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及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文章将元好问的寒食诗置于其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变化的背景下探索其思想内涵。
    • 张勇耀
    • 摘要: “金源氏典章法度几及汉唐”是元好问弟子郝经转述的元好问纂修《金史》的初衷和动机,经由《金史》引述而由文学文本进入了历史文本。回到原始文本,我们发现这是对元好问某些说法的扩大,但“汉唐情结”在当时却有着重要的政治与文化意义。面对金亡后文明秩序的重建,如何将金源政权汉化进程中的经验传递给元统治者,是金元之际汉人文士的历史使命。这一社会思潮经过元好问、王磐、许衡、陈祐、徐世隆、郝经、王恽等人的不断言说,对忽必烈确立制度时“心中有汉唐”产生了积极影响。
    • 张瑞杰; 李燕
    • 摘要: 金元一代文宗元好问,于易代之际为解救百万京民,曾主动参与为崔立撰功德碑事,上书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晚年谒见忽必烈奉其为儒教大宗师。没有依儒家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为金殉节或为遗民,客观上体现出由金入元士人的民族观、正统观和历史观。元好问夷夏观之重志向、民本之济世救民、道统之传承文脉的人格观念,促使其在易代之际作出了上述人生选择。有清三百年元好问作为地域乡贤,对地域文化的建构影响极大,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清初山西诗人对夷夏之防的观念相较江南而言较为淡薄,多关注个人志向的实现。王朝鼎革多关注民生疾苦、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之思和救世济民倾向。同时在更广阔的视野上看待王朝的更迭,关注道统的传承文化的延续。清初山西诗人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仿效元好问的过程中,潜在地提升地域诗歌的价值与自身的影响力。
    • 章华英
    • 摘要: 该文从元好问的生平及琴事、交游与琴、古琴审美思想三个方面,对名冠金元两代的文坛巨擘元好问的琴事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元好问历经金末换羽移宫的亡国之痛,后隐居不仕。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古琴、山水和自然,自始至终是他超然世外的一种方式。元好问交游广泛,除了古琴待诏,还有善琴的金元名臣、隐士、高僧等。而家国之沧桑巨变,使元好问饱尝离乱之苦。其诗其琴,写尽黍离之悲、故国之思、人生之愁,体现了身处特殊历史境遇中一个文人士子的无奈与深恫。如此,使元好问对于古琴的审美,亦呈现出有别于一般传统文人的独特之处。元好问著述中,所留存的丰富的古琴史料,对于研究金元之际的琴史、琴人有着一定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