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河南开封
  • 出版时间: 2015-10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奔走呼号,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等教育理论,本文主要对陶行知于晓庄时期培养的几位学生为例,希望能够展现陶行知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成就以及晓庄师范对后来我国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 摘要: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是推动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梳理新疆双语教师培训的相关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将其研究历程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推进期三大时期,并就研究成果、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领域等方面分析每一发展时期的趋势特点,提出应开拓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培训的新途径,研制适合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教学的多媒体应用软(课)件,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自主学习。另外,还有学者将培训模式与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新疆双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不容乐观。为了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培训模式,通过校本培训模式,实践发展模式,科研驱动模式带动双语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 摘要:关于教育小说,取教育学视角研究的,现如今并不是一个枝繁叶茂的领域.首先,笔者在综观现有的研究著述后发现,现有研究,大致有整体与个别两个角度.整体角度,涉及众多的教育小说,现有的研究较少,《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与《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述》两篇博士论文算是其中的代表;个别角度则涉及一部教育小说或某个作者的某些教育小说,据笔者统计,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饭》、《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老张的哲学》,《未央歌》等几部有典型性的教育小说上,涉及面也还太小;其次,笔者发现,在这些已有著述中,还未形成一个固定的分析模式,通过探究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既然“三层次分析模式”可以用来分析教育小说,笔者以《围城》为例,来具体阐述它的操作方法,包括真实教育世界,虚拟教育世界以及理想教育世界。
  • 摘要:“土货化”是张伯苓创建南开大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办学方针.这个办学方针是将中国历史、社会作为学术背景,目的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课程设置、研究机构的设立等方面进行落实.因此,研究“土货化”办学方针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了解贯彻落实“土货化”方针的具体内容,将“土货化”的办学方针作为创办教育的起点,结合社会需要,培养为国家、社会服务的人才,才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
  • 摘要:教师的形象、角色与责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今天,要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践履教师责任,就必须明确传统教师的形象、角色与责任,这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社会,教师形象经历了由生活化、伦理化向神圣化的转变过程,与之相随,教师也在能师和达师、经师和人师、传道士和卫道士等多种角色之间进行着变换,这成为中国传统教师的主要角色.此处,主要依据上述这几种类型,从中国历史出发,考察其在不同时间、地点所扮演的角色.当然,并非每一个具体时段完全对应一类教师角色.由于复杂的社会和人文因素,只能大体判断在特定的时间内,其中的一种角色占主流.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身的形象、角色和责任,而如何完成教师形象、角色和责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明确现代社会的教师形象、角色和责任,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应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并结合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吸取传统教师形象、角色和责任的合理内核,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最终转变和更新教师观念,切实构建起现代教师角色和责任体系,使其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又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本土性。
  • 摘要:新中国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一般都经历了3-5年刻骨铭心的助教工作,随堂听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成了他们的职业必修课.在政治控制加强的特殊年代,青年教师科研呈现出“无意识”状态,表现为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或迫切性;没有外在压力科研暂可忽略;运动多空间小无暇顾及科研;学术环境不好科研选择“沉默”等四种情形.但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无意识”中却蕴藏着科研意识与科研素养,一旦时机成熟、环境许可,他们就会喷涌而出.由于职称晋升工作非制度化、不确定性,青年教师对讲师职称非常向往,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当了十多年助教.新中国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没有丢掉过去,他们承继了上一代学者的那份责任与坚守,更没有遗失未来,他们对未来的大学教育事业充满期待,他们强化了现在,把青春留在了三尺讲坛.
  • 摘要:1909至1927年,中国掀起留学美国的高潮.这一时期留美学生的求学取向可约略分为镀金之学、实用之学、科学之学与人文之学四类.清末民初,政府对留学生待遇优厚,直接促成了“镀金之学”的盛行,美国大学偏重社交的校园文化更加重了这一风气.另一方面,晚清以降,经世实学思潮影响极大,部分留学生对“实业救国”的提倡,依然延续了这一思路.留美学生的“科学救国”思想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强调探本求源,以科学作为实业之基.美国科技、实业的发达,以及大学对科学研究、工厂实习的重视,也直接促成了留美学生对科学与实业的提倡.另有部分留学生深受儒家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时受到美国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着力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留美学生归国后大多进入教育界,以上差异进一步对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与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 摘要:梅贻琦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通才教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教育原则.本文从通才教育的思想来源、基本主张、积极作用以及对现今大学教育启示四个方面论述通才教育主要内容,,认为当前大学教育应当注重文理渗透,优化课程结构,严格执行学分制,对学生学业定期考核,增设选修课种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课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 摘要:对教育制度历史阶段的划分进行实证化分析,旨在抓住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脉络,从而建立联结教育制度宏观文化分析模式与微观行为分析模式的桥梁.教育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关系的变迁,关系的变迁将对教育的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并进而影响制度变迁主体的行为模式.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对反映教育制度本质的结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确定变量发展趋势发生重大波动的关键节点,并据此作为教育制度分期的重要依据.对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制度的时间序列分析检验了这一分析路径的有效性.
  • 摘要:民国时期的高校中,学生的类别多种多样,有正式生、备取生、预科生、先修生、补习生、试读生、选科生、转学生、编级生、旁听生、免试生、保送生、借读生等等,本文主要探讨民国时期高校招收学生类别的多样化,指出民国时期,由于政府没有直接干预、直接参与和严密控制高校的招生,高校享有较大的招生自主权,这就使得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类别和身份名目繁多,这同时也体现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与入学制度高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而由于高校招生与入学制度的灵活与开放,再加上当时政府和高校对优秀的清寒学生进行特别的支助,民国的高校报考与入学制度几乎使所有热诚向学的学予不仅有可能凭自己的学业成绩获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而且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比较自由地选择志愿的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和技能,其历史经验和智慧无疑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摘要: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执教生涯中,弥补了他教育历程中高等教育阶段体验的匮乏及缺憾,教学研三者合一,得到的不仅是人生阅历的丰盈,更有通过在与近现代一流学府师生之间交流、碰撞中获得的学科专业化的提升、思想的洗礼以及学术能力的锻炼.与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近代教育家在北大期间发表教育研究论著、构建教育理论不同,梁漱溟却完成佛学、儒学的文化探究,著述出版,其间论及某些新教育构思,虽然从根本上属于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却为他后来从事乡村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 摘要:“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凸显了当今中国教育的本质诉求.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教育公益事业发展速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教育公益活动中.回顾教育公益的历史,卓越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是教育史上教育公益的一面旗帜.法国华工服务——晏阳初教育公益行动的起始;“3C”与民族情结——晏阳初践行教育公益事业的动力;平民教育——一项伟大的教育公益事业.晏阳初的教育公益精神将激励每一个公民的公益心的养成,激励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教育公益事业中来.
  • 摘要:本文以个案呈现方式,叙述了民国时期盲校特殊教育、普通学校融合教育总体状况,针对上海盲人吴国彪的学习生活、职业状况、婚姻生活等生命故事的采访、报道、回忆、记录以及自述,以文本语句编码进行质性分析和文本比较,展示了民国时期部分盲人学者真实的生活场景.本文最后指出,民国时期部分盲人学者对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声誉.
  • 摘要:清代官学教师的选拔方式沿承明代,但也有不同,其中通过捐纳的方式选拔官学教师是便是典型的表现.捐纳官学教师这一独特的教师选拔方式是清代文官捐纳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内容繁杂,争议不断,几乎贯穿了有清一代二百多年,对清代这一专门从事文化教育的职业团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摘要: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从古代开始就有典籍的记载,教育家们也非常重视尊师重教的问题。但是,这种传统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倡导和民间遵守的层面。从政府和官方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在这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一些朝代从最高统治者开始,就不太尊师重教,甚至还有轻慢教师的举动,比如汉高祖刘邦就曾有溲溺于儒生冠中的事情发生,这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极大侮辱,也是对其社会地位的践踏。而且,往往是在官师一体的体制之下,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得以保证,尊师重教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而当教师成为一个独立职业的情况下,尊师重教的思想并不能得以很好地贯彻。从孔子到荀子到后代的一些学者,似乎在成为专职教师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礼遇,有的晚景凄凉,这是值得思考和警醒的。当然,从民间的角度来看,尊师重教的传统还是得以保持下来。官方没有做到尊师重教,而学生对师长还是比较尊敬的。比如,孔子去世之后,就有弟子为其守孝三年,足见师生情深,弟子对先生尊崇备至。在今天的时代,重新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希望从官方到民间,都能延续尊师重教的传统。尊师重教问题尤其应引起国家和政府层面足够的重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吸取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成功经验,总结“贱师轻傅”的教训,对今天践行尊师重教具有重要价值。国家层面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可见,从国家层面来讲,尊师重教问题已经引起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并将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尊师重教目标的实现。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教师社会地位的明显改善和经济、政治待遇的极大改观。
  • 摘要: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在曲折中不断前行,从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人员构成结构也随之不断改进和提高.近代早期的从事学前教师职业的人员主要是乳媪以及节妇等,之后始趋向于接受了专业教育的并且获得相关证书的师范生等,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员的不断变化,可以肯定的是,近代学前教师师资培训经历了一个不断专业、完善和提高的演变历程.
  • 摘要:王筠是清代杰出的文字学家以及具有革新精神的教育家,在《教童子法》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写作教学思想.他结合自身多年蒙学写作教学经验,秉承“学生是人”这一核心理念,从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写作的规律出发,提出快乐写作、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写作教学原则,以及“先放后收”、“涵养诱掖”、从模仿中创新、“以圈为主”、重视口头作文的写作教学主张.这些写作教学思想涉及到写作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对当前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值得去深究探讨,学习借鉴.
  • 摘要:通过对2001年至2010年江西省教育厅主管领导年度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文本进行分析,以了解21世纪前十年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及政策变化.结果表明,江西教育改革发展重点是:义务教育是从关注普及到推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从突破发展瓶颈到推动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高等教育是从规模发展到推动以质量提升为着力点的内涵式发展.这一发展轨迹背后所蕴含的逻辑是,强调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和谐发展.
  • 摘要:王筠作为清代杰出的文字学家和具有革新精神的教育家,非常注重蒙童的写作教学.他在自己的蒙童教育论著《教童子法》中,系统而详细的论述了写作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并针对当时写作教学的状况提出了许多大有裨益的观点和主张.
  • 摘要:宋英宗治平四年,程灏任晋城县令,正句读、明理义、教乡民、办乡校的三年为政举措,在晋城本地以及相邻县域(高平、陵川)形成了浓郁的兴学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程颢在晋城的兴学活动历经元、明、清三代的朝代更迭,通过祠堂祭祀的文化仪式得以文化符号表征,《宋两先生祠堂记》、《重修程子祠记》及《明道先生祠堂记》等记文,真实地再现了程颢在泽州地区的文化地位和历史影响.同样,三位记文作者的文化成就和政治地位,又在无形之中强化了程颢兴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程颢兴学重教所形成的文化资本,通过理学、书院、进士等载体在泽州乃至河东地区得以延续,以理学为核心的精神体系、以书院为平台的物质体系和以进士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从文化资本的不同层面巩固和拓展了程颢兴学的地域文化魅力.
  • 摘要:民国时期私人兴办学校达到高潮,其中私立大学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的振兴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在异常艰苦的办学条件下,私立大学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经费的保障.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经费渠道呈现多样化特点,来自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赠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经费来源.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教育捐赠形式和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民国,私立高等学校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可以说是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社会各界对私立大学的捐赠,作为私立大学主要的经费来源,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与民国时期私立大学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样,教育经费问题也是摆在我国当代民办高校发展面前的重大瓶颈。面对办学经费的拮据,要完善我国当代民办高校的筹资体系,并非只能通过寻求他国的实践经验,还应该注重对自身的历史经验的回顾。
  • 摘要:民众教育馆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综合机关,政府以“行政力”赋予了其权威性资源地位,馆长、会计等被纳入公务员系列,是承担“以教育改造达社会改造”任务的地方事业单位.从民众教育馆事业开办之日起,质疑之声便如影随形,人员遴选、经费使用更是备受诟病.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权力范围的内迁,对后方省份的民众教育馆馆的经费进行了政策性倾斜,民众教育馆馆数及事业得到速猛发展,但问题也随之凸显,馆长或主要职员贪污经费、中饱私囊问题此起彼伏,屡见不鲜.在1937至1945年期间,仅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就先后发生多起主任会计与馆长互控事件,而尤以1944年“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陈石真与会计余鼎勋互控一案”最为棘手,除去湖南省教育厅,先后有省第八区行政监督专员公署、省政府湘西公署、省政府会计处以及沅陵公署介入调查,省第八区行政监督专员公署更是四次派员秘查该馆.在既往研究中,甚少有人关注于此.利用湖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还原了该事件始末,认为:民众教育馆馆长和会计互控案频发不仅是社会教育事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亦与近代的政治、社会教育的社会角色等问题息息相关.而且,对“1944年湖南省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陈石真与会计余鼎勋互控一案”做深入考察,对民众教育馆人员遴选、年功考核中的权势争夺做较全面与深入诠释,可以为认识政府与地方社会、制度强制与传统惯习等互动、博弈的过程提供一个详细的个案研究范例.
  • 摘要:“四书”经学教育形态的萌生和确立,是二程、朱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发展重要的贡献之一.宋代“四书”经学教育教学的面向主要有二:一方面是士人群体,另一方面则是君王阶层.宋代“四书”经学教育形态确立了“四书”经典结构在宋元明清经学教育史中的主导地位,为元代“四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理学“化民成俗”教育理念的实现.
  • 摘要:历史是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文化不仅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发挥历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修史问道,科学治校,以史明志,启迪后人。一所学校的校史文化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从学校校史中汲取积淀凝练的珍贵财富,可以使师生员工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增益智慧、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校风。学校校史是一代又一代人对这所学校精神的提炼,是学校引领社会风尚,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使命感、责任感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的、生动的、具体的、亲切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 摘要:建国初,国立安徽大学为了成功地实现合并转型,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对教师队伍采取了一系列顺应时势因地制宜的整改措施:全面改造,整体提升;强化师德建设,凸显育人宗旨;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这些措施的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系师资队伍体系的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支满足各类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打造出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队伍,大大促进了教育学科繁荣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 摘要:幼稚园是近代中国的舶来之物,幼稚园的兴办自然需要解决师资来源的问题.本文对第一批幼稚园师资来源进行了考察,特别分析了日本幼儿教师如何走进晚清士大夫的视野,成为中国兴办近代幼稚园的引进师资.文末尝试探讨了当时社会既存的慈幼救济传统和传教士慈善事业背景下,引进西学以及西式保姆对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意义,并对慈幼育婴堂中的中西文化冲突、接轨过程中产生的误会以及近代幼稚园摇摆在“儿童”中心和“家国”中心的办学张力进行评析.
  • 摘要:家族在教育史上起着无可替代推动作用,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人才培养的促进、家族教育的推动作用是深远的.以家族为背景的教育家群体在前人的研究中鲜有涉及,而在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无锡村前胡氏教育家群体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有着卓越贡献,本文以《近代社会变革中教育家族之个案研究——以无锡村前胡氏教育家群体为中心》为研究课题,探讨该族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活动、家族教育目的、该族教师群体的构成及构成特点,并考察了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进行的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方法应用,最后对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进行历史定位、提炼了若干启示.
  • 摘要:作为时代精英,京师大学堂师范生毕业回省后,投身地方师范和中小学教育,致力于推广新式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地方教育的主力军,在清末民初专业师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对地方教育的近代化,贡献颇多.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国内大学毕业生投身教育,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毕业生埋没其中,但他们在清末民初专业师资极度缺乏时所做的开创性贡献,是不能轻易否定的。
  • 摘要: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作为清末民初较早一批试图通过编撰教科书来挽救经学教育的产物,对于经学通史的学习与研究具有开创性.该书不仅继承了传统经学教育的文化内核,同时借鉴了西方章节体的编纂特点,将中国传统经学用史学的方法贯穿起来,对经学史的学习与研究以及传统文化的转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代产生到清朝灭亡,书院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其良好的师生关系,一直为世人称道.通过对古代河北书院历代教师和学生的分析,发现河北书院有延请名师教学的传统,而其对学生的招收也有最初的宽松发展到有条件限制.古代河北书院的师生关系有尊师爱生、关系融洽,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学术自由、注重研讨的特点,古代书院管理在教育管理中有着独特的地方,所产生的书院管理文化是今天的教育管理的宝贵财富。书院管理中所形成的深厚的师生感情,不要说在当时的官学无法与其相比,就是现在的学校教育也有不及的地方。当前师生感情日益呈现淡漠化、利益化、冲突化的趋势,更有师生关系恶化而出现的极端事件的发生,让人痛心。书院教育虽然是封建教育的一部分,其间渗透了封建教育的伦理道德,但它在教师选择、学生录取、学习指导等方面的主张是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很好的教育管理经验,值得今天的教育者们借鉴和汲取。
  • 摘要:近代刺绣教育开始突破传统的“艺徒制”出现近代化的转型,其与教育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以锡绣教育家李佩黻和苏绣教育家沈寿两位为苏南近代之典范,以近代化为视角,深入分析其培养职业女性的办学宗旨、开设正规学校的教学形式、全面完善的教学内容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其成功缘由,为今职业教育、艺术教育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 摘要:李蒸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民国时期他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进步事业.他积极宣传民众教育,培养民众教育人才,大力创办民众教育实验区开展民众教育;他对民众教育的本质、目标、实施途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讨,丰富和深化了民众教育理论.
  • 摘要:中国近代的小学课程从清末学制改革开始到民国时期新学制改革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了萌芽时期、改进时期、转变时期一系列的发展变迁.在这段时期内,教育宗旨及目标、课程科目等都有不同的变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境和问题.通过梳理中国近代小学课程的发展演变,在课程变迁的过程中,拓展了小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建立了现代小学的课程体系的雏形,并探索了小学课程改革的路径。得到的历史启示是:注重发展教师教育、课程科目要均衡发展、教科书要配备齐全、教学时间要合理安排.
  • 摘要:教育说到底是师与生的交往活动,倘若不能对师生关系有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教育理论就会缺乏坚实的根基,教育实践也无法正当展开.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种教育质量的好坏,也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一致,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从大陆与台湾的研究生教育的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师生关系、培养师生关系,解释并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本研究试图探究两岸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内涵,以期对当下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有所改进.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选择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与导师以及台东大学的研究生与导师作为样本,探讨师生关系的差异.本研究以访谈法为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辅以观察法搜集相关文件资料.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之分,并且不同地区的学生所归属的原因不同.研究者透过访谈学生并经由观察中看到,在大陆和台湾的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背后的因素由多方面造成.通过比较两岸研究生教育中政治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师生交流方式、师生交流目的、师生交流方式、师生交流时空等,找出明显差异,并借鉴台湾研究所教育的优势所在,提出从制度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入手改善师生关系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日后实践或研究做一定的参考.
  • 摘要:作为宋明理学家中的重要一位,陆九渊以其特色鲜明的理学观点引起后来学者的不断研究,但对他有关教师观点的研究还有填补余地.笔者试图在基本了解陆九渊理学思想的基础上,从其日常言行、书信中抽取归纳出他有关教师的思想,可以看出其理学思想对其影响之明显。教、学为明本心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与现代教师偏重于传授知识、训练学生考试的理念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值得引起对现代教师使命的反思。
  • 摘要:近代以来,民族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国家作为主体需要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应对,于是,国家权力便逐渐扩散和渗透.学生军事训练便是国家军事化学生身体的手段.学生军事训练并不仅仅是宏观的政策和组织,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制服、声音、姿势等日常生活要素之中.正是在这些日常生活要素中渗透着国家权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进行着规训.但是国家权力并没有实现所谓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军训实施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自主性让国家权力鞭长莫及.同样,学生军事训练也没有预想的成功.
  •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发他们探求的欲望和动机,让他们充分享受数学的快乐.另外,有效地情境创设,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让他们感知数学的意义和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故事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精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引发探求的欲望和动机,让他们充分享受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另外,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使整个课堂始终处于高昂的气氛中。
  • 摘要:自甲午战后至近代新式学制系统确立之前,力图实现教育近代化的中国掀起了盛极一时的“以日为师”的热潮,尤其是作为“群学之基”的师范教育,在教育理念、制度构架、课程教材、师资配置、学生培养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取源或移植于日本的兴学经验.在此背景下,作为首开近代师范教育先河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自然也难摆脱“日本元素”的覆盖.然而,南洋公学师范院的“日式经验”并非被动而得,而是创办者盛宣怀依靠中日两方人脉资源主动探寻摄取的.同时,由于盛宣怀对师范教育本土性办学定位的考虑以及个人“西学观”的偏向,使其对“日式经验”进行了相当程度上的损益与调适,形成了本土色彩、日本元素、欧美背景混杂并存的状态.这也是整个清末教育转型期新旧杂糅、中西交汇的复杂反映.
  • 摘要:论文从制度化水平和学术范式的变迁两个方面衡量,将大学史研究领域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严格意义的大学史研究出现于十九世纪,并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形成第一波热潮.二十世纪初教育史学科在教育院系的初步制度化为大学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在二十世纪前四十年大学史研究处于相对沉寂状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专业的历史学家开始介入大学史研究,此后二三十年该领域进入复苏期.20世纪80年代,大学史专门研究期刊的创办标志着这一领域初步实现了制度化的过程.从学术范式而言,大学史研究经历了思想史范式、社会史范式和文化史范式相继兴起的过程,但它们之间并非取代的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范式开始崛起,成为新的学术热点.
  • 摘要:课程史研究是教育史研究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课程研究是以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并不涉及历史的因素,因而缺乏一种深邃的历史视野与厚重的历史关怀.对历史记忆的模糊往往会对当下现实产生虚幻.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推进课程研究,无疑是对“工具理性”课程研究传统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在新时期,为深化课程史研究,需确立发展性的进步史观,并对课程科学史、课程文化史等相关核心性议题展开探讨.开展课程史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课程的过去”不值得研究、课程史研究解释力的积弱以及研究方法的褊狭,构成了课程史研究的内在性困扰.
  • 摘要:教育活动史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课程设置和丰富教学内容,其价值是多元的,在于发掘、保存和传承教育活动传统,以及服务于进行中的教育改革和预测未来教育走向等.同时,基于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教育活动资料原始积累阶段、常态关注性思考阶段、实质性研究突破阶段和新常态化研究阶段;基于郭熙透视山体的“三远法”,亟须构建多维立体研究视角;基于西方“微观史学”及“深度描述”理论,亦应将“形而下”的碎片化的史料,运用历史想象,建构一幅相对完整的、真实的、鲜活的教育活动场景.
  • 摘要:1879年密歇根大学设立了美国历史第一个永久性的教育学教席,威廉姆·哈罗德·佩恩成为首位教育学教授.他积极倡导教育研究的大学化、整理和积累教育知识,并引导了一种理性与演绎的教育科学的研究取向.他的作为和见识典型地代表了美国第一代教育学家,成为美国教育研究专业化进程中一位不容忽视的过渡时期的开拓者.
  • 摘要: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引入,批判、复兴三个阶段,正现今,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会创建蒙台梭利班,甚至很多私立因所会全部采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方式办园.本文着重从蒙台梭利教育中被人们们所误解的几个方面,并分析其原因,讨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和教育思想,使教育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并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学校园中的学生群体在社会构成、学习经历与教育成就、职业流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学生群体社会构成中,女性、少数族裔、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显著增长,学生宗教背景主要是以新教教徒为主,其中以浸礼会(Baptist)、卫理公会(Methodist)、路德教(Lutheran)和长老会(Presbyterian)教徒居多,但无宗教信仰的学生群体比例也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学习经历与职业流动方面,美国大学生在入学动机、攻读学位、专业选择、职业流向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倾向,学生对社会身份和阶层分化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将入学学习作为一种基于经济回报的市场选择过程,淡化了其中的社会身份背景差异.从美国大学学生群体特征看,市场与经济领域的话语正在重构高等院校的属性,高等教育当前重要的使命之一即是维持个体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对家庭、社区和民主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责任逐渐被边缘化.
  • 摘要: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伴随着教育普及化、教育理论的丰富特别是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外国教师职业经历了教师职业经验化的解构与教师专业的始建,教师职业走向初步专业化,教师专业步入高学历化、证书化、终身化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指出21世纪,人们应该以并不限于职前的师资培养阶段,而是将其外延一直延伸到教师专业生涯的最后阶段的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的新理念,来代替原有的师范教育(normal education)的旧理念。教师教育作为传统的“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教育”的整合与延伸的专业教育,在经历了古代“长者化”“教师圣者化”和近现代教师专业化之后,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的高度上的专业教育。
  • 摘要:《外国教育史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于1999年、2003年、2015年出版了三次.该书全面呈现了外国教育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高校教育史学科教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是近十几年来全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教材,是外国教育史学科教材建设的一座丰碑.《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以新的视角和框架反映了外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外国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进程,总结了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探讨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解决当代中国教育问题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并预示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该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自考生学习和使用的优秀教材,也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提高教育专业素养的优秀读物。学习和阅读《外国教育史教程》,有助于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吸取外国教育的优秀经验,有助于培养师范院校学生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 摘要:大学学生组织在西方大学产生之初就成为大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大学学生组织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一个基本组织和机构.它对大学的产生发展、大学的内部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形成以及对大学自治地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学生组织及其功能随着大学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展变化。学生群体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存在,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追求,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团和组织。由于教师群体在大学发展中日益成为主导性群体,以及大学外部势力对大学控制的加强,学生组织的功能的发挥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代社会,由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发展和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大学学生组织功能问题日益凸显,大学学生组织不仅积极参与大学内部管理,也在大学的社会责任的实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欧美国家具有大学自治的传统,但不可否认,大学的发展以及大学学生组织功能的状况一直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20世纪60年代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管理改革,由于大学的扩张,学生数量剧增,学生身份和来源的多元化,代表学生利益的学生组织成为大学内外不可忽视的力量,学生组织的功能的发生范围突破了近代时期的局限,不仅关注其自身的权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参与社会的重大事件,大学生组织成为推动大学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但由于经费、学生的主体身份和大学的自主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组织的活动及功能的发挥还是存在与一定的权限之内。
  • 摘要:信息时代伊始,中国大学面临快速建立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问题.这需要在探索世界古今优秀高等教育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相关的优秀成果.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高度的学术自由与自治和开放等特点较好地诠释了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取向.在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经典经验,通过形成高度的学术自由与适度的大学自治,实现立足民族特色的开放与融合,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办学质量提高.
  • 摘要:美国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提出为世界各个国家的教师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重视职前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是达成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提出是对美国教师教育历史的延续与发展.美国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提出为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 摘要:在二十世纪早期,非裔美国人教师数量不足,接受教师培训水平不高,工资水平和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都比较低,同时非裔美国人教师还被寄予了“超出了教室”的期待.非裔美国人教师和教师培训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加快发展,不仅公立教师培训机构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非裔美国人教师接受的教师培训水平和教师资格认证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有赖于非裔美国人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而提升了的教师培训水平又有助于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黑人整体教育水平和白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 摘要:循着韦伯对现代社会发展理性化趋向的分析理路,西方教师文化发展趋向亦呈现理性化的特征.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和“祛魅”分别从制度和观念上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教师文化塑造;重塑之后的教师文化衍生出了新的危机.新危机的解决需要卡利斯玛权威结构的重现和“返魅”,但理性化的进程在最大程度地堵死了危机解决之路.徘徊于传统和理性化之间的中国教师文化,要警惕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教师文化合理性危机,需要在提升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重塑教师知识权威与教学自由两方面上着力.
  •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化的萌芽始于中世纪大学,教师薪酬制伴随着它一起发展变化.大学教师以专业活动作为其生存的主要手段,其收入来源经历了由学生感谢费、教会资助到公共资源的转变.教师薪酬制对教师个人及群体的职业地位产生影响,而且还导致学生型大学的衰落.教师薪酬制促进了教师专业活动的制度化,在给教师职业带来稳定的同时也禁锢了其发展.
  • 摘要: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西学渐入,早期高等教育机构初现萌芽.明治维新后日本仿效德国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了近代大学体制,并逐渐形成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精神传统,但与此同时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也严重渗透到了日本大学中,践踏和破坏了其传统的大学精神.大学知识分子不断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大学的精神传统,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日本大学的户水事件、木下事件、泽柳事件、泷川事件等就是典型例证,这些事件对日本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历史过程是一个渗透与抗争相互交织的过程.
  • 摘要:清华始终坚持开放办学,长期坚持选派、资助留学生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中西文明,发掘、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清华自觉承担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职能.近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民族、国家、文明不可能自外于这个整体而独立发展,只有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在共存、融合中共同前进。对于中国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尤其需要学习西方。清华学校积极培养、派遣和资助留学生,学习西方现今科学技术;同时,清华积极推动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德交换留学生制度开辟了高等教育领域中欧平等往来的先河,双方在学术和文化上实现了真正深入的理解。这正是从世情、国情出发,站在国家民族发展和世界学术发展的高度,将留学教育融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洪流中去,校史与国运因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 摘要:研究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安徽清末、北京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会发现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起步早、起点高、但发展屡次中断;受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干扰强烈、高等教育发展没有根植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等特点.因此,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要跟政治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度政治化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剧烈波动,高等教育要主动深入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发展自己,发展属于我国自己的高等教育理论.
  • 摘要:陈宝泉(1874—1937)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和师范教育的卓越先驱.他毕生献身教育,为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师范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有多彩的教育活动,也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其师范教育思想,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摘要: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历经清末民初时期、国民政府主政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当今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的延续.中国教育现代化乃受外国教育的传入而兴起,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往往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路向.从早期的德国、日本到中期的美国和后期的苏联,外国模式都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并非简单的先后交替关系,而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共存和交相辉映.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一直深受外国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学习外国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中西两种知识体系的冲突和融合问题是当中的核心问题,以科技文明为基础的西式现代教育与以儒家文明为基础的中式传统教育发生了很大的矛盾。直到改革开放后新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这些矛盾方得到解决的机会。综观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片面模仿某种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并不可行,只有在坚持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得以顺利实施。
  • 摘要:自1905年参与复旦公学的创办至1942正式卸去复旦校长之职,李登辉服务复旦大学三十余载.在这筚路蓝缕、风雨飘摇的三十多年里,他抱定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的宗旨,苦心经营,呕心沥血.他拒绝权贵,四处奔走,多方筹措经费,把复旦建设成一所“学术独立”的大学;他尊重学术,聘请名师讲学,营造了“思想自由”的大学氛围;他奠定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框架,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使复旦在海内外卓有声誉;他倡导德育,践行“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培养“社会上最高的德行”.李登辉校长的一生,是与复旦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生,他对复旦发展的贡献,他的治校理念和办学实践在今天依然濯濯生辉,启人深思.
  •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穷困积弱的中国国情与社会精英们“唤起民众”的社会教育实践催生了以教育电影为开端的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萌芽与发展.与学校教育相比,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在师资培养上展现出更多社会教育的功能与特点.它主要采用短期培训班与设立学制体系内的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具有以现实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逐渐专业化等明显特征.早期电化教育师资的培养不但为以教育电影为主要形式的电化教育的推行提供了专业人员,也促进了中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 摘要:先秦时期,中国教师理论出现,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文章介绍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师价值论、教师职责论、教师素质论和尊师论.先秦时期的教师理论为中国教师理论确定了良好的基调,对教师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教师的职责也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教师的素质有了详细的共识,社会也形成了尊师的风尚,这些都促成了先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先秦教育达到了世界教育的先进水平。而先秦时期的教师理论为中国教师理论确定了良好的基调,对此后我国教师理论及教育发展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许多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 摘要:宋元时期的地方官学随着统治政权的更迭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逐步稳定而日益完善,承载着为地方兴学育士和为中央官学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地方官学逐渐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在一批学养丰富、管理有方的教官的教育和管理下,为官学生潜心学业提供管理保障.地方官学的行政管理活动、教官选任考核管理活动、生员的考试与日常管理活动以及教学管理活动,共同构成了宋代地方官学管理活动的历史图景.
  • 摘要:学术自由的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大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迥异的内含,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有别于近现代.近代以来的学术自由理念以思想自由为其基础,而欧洲的中世纪是存在诸多禁锢的时代,其实,所谓中世纪的"自由"可以分为三类:根据出身而生来就有的等级特权;自下而上从统治力量那里争取而来的豁免权;自上而下由统治阶层颁发的特许权以及特殊保护等等.学术自由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它在不同时代的内涵不尽相同。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指的是特许权,它与今天所说的围绕教学与科研等事务的学术自由有天渊之别。从学术自由概念的历史起源来看,教研自由与中世纪大学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大学与生俱来的特性,以教研为核心的学术自由是近代以来大学的基本特征,是现代学术自由概念的内容。本文论及的“学术自由”只限定在了中世纪大学的范围之内。其实从根本上讲,求知的行为与求真的探索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未必与机构相系,也不一定与职业挂钩,并不是只有专业人士或者出于职业要求才享有此项“殊荣”。只不过,大学的师生由于以教研为业、甚至以此为天职,才凸显大学奉行学术自由原则的必要性。由于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时期,所以在追溯学术自由概念的根源时容易与大学的起源混为一谈。本文所努力达到的就是以史实为依据,在中世纪的语境中理解中世纪大学及其“学术自由”,避免对中世纪大学以及相关概念的过度理想化。
  • 摘要:圣约翰大学曾以其西化的理念、严格的管理、严谨的学风、高标准的办学质量,骄人的办学业绩誉满近代教育史,形成了所谓的“圣约翰办学模式”,所属的圣约翰医学院在生源招考、学生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位授予等众多方面都独具特色,成为近代教会医学教育的标杆,为后续国人办学提供了参照,为近代西医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 摘要:穷学生是中世纪牛津大学世俗学生中的重要群体.他们主要通过学院提供的助学金、教会的免费教育与教产补助以及不同形式的个人资助维持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这些经济资助不仅为穷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也反映出中世纪英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宗教信仰和捐赠观念,折射出中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 摘要:20世纪30至40年代,时人对高校入学考试资格的限制颇有争议,当时入学考试还存在范围窄,难度大,与中学课程标准分离;评分宽严不一;考试标准各校迥异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招生水平,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对此,时人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和意见.同时,上述问题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主导下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如在有限的放宽考试资格的基础上实施规范管理,试题方面要求紧密贴合中学程度等,尤其是统一招考要求对考试科目、试题、评分等方面实施统一监管,且统考本身也是考试方法的革新.经过调整,到40年代末高校入学考试某些方面的确有所改善.
  • 摘要:乾隆年间的科举体制在发挥正向影响的同时也存有深刻弊病.本文选取诗人诗歌为视角,以沈德潜、赵翼、黄仲则三位江苏地区诗人为例,分析他们不一样的科举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诗歌风格;发现由“温和敦厚,顺应时局”的沈德潜,到“性灵至上,入仕出仕”的赵翼,再到“凄苦失意,沦落以终”的黄仲则,不同的思想特征、价值抉择决定了不同的科举仕途命运,也催生了不同的诗歌风格类别;在那样的年代里,才华出众的诗人才子拼搏于科场却徘徊于社会底层,诗歌与仕途或成相反方向发展,这从新的角度引发了对乾隆“盛世”的反思.
  • 摘要:学生生活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从学生视角探讨业已存在的教育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1977-1990年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生活叙事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教育生活叙事的研究方法,探讨其主体叙事的内涵及生活特质.该时段学生的主体叙事来源于叙事者内在的的叙事冲动.校园生活的多彩、理想世界的营造、情感生活的单纯、社会责任的担当、民族振兴的期盼等构成其生活叙事的基本内涵.自我存在感的凸显、内在自省性的增强、社会变迁的参与、文学世界的追求等是该时代学生生活的特质所在.泛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后教育精英化的起始阶段,关注该时段大学生生活,对于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作用.
  • 摘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高尚精神对于人生、对于教师的重要价值.他所提倡和坚守的高尚精神很丰富,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爱国报国的精神;爱人类、爱民众、爱学生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精神;改造社会的精神;大丈夫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所有这些,都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全面、认真地学习.
  • 摘要:由民国时期教育家董渭川关于“学校社会化”的思想,深度思考基础教育定位、教师社会角色等问题.发挥学校作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作用,是董渭川中小学教育改造的核心思想,也是从“大教育”视域看待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学校不是孤悬于社会之外的“围城”,应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使其成为促进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儿童之师,还应是社会之师.
  • 摘要: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高校不仅高度重视并努力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使命,而且积极面向抗战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肩负起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缩影,陪都重庆高校的社会服务不仅为战时大后方其他高校做出了表率与示范,而且为抗战救国大业与大后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并为当前中国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 摘要:梳理南洋公学时期(1896-1905)在校学生诸如人数规模、入校年龄、籍贯、学历等基本概况,结合考察同期其他新式学堂的学生情况,大致可以窥见清末时期(特别是1905年学部设立前10年)中国新式学堂中学生群体一般现象:学生数较少、入学年龄偏大、生源集于周边地区、入学者多为新士绅,由此获知中国高等教育萌芽起步阶段具有办学规模小、层次低,影响力有限,生源不足,新旧杂糅等基本特征.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受制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落后和基础教育薄弱的状况,高等教育的早期启动特别艰难.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清末新式高等学堂的蹒跚起步,第一代本土新式人材的培育,在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方面承担起了新型的使命.
  • 摘要:清末,由于师范教育只是处于初创阶段,满足不了初等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因此,大量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员充作小学教师,师资整体素质不高.如何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其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便成为与发展正规师范教育同等重要的问题.当时清政府和热心的教育界人士为此在实践中摸索,取得了有限但可贵的成绩.从总体上讲,所有的小学教师都当然地是在职培训的对象,无论是未经专业训练者还是已经专业训练者。未经专业训练者需进行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补偿性培训,已经专业训练者因原有训练不足或专业理论、学科知识等的发展而需作进一步的提高性培训。从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清末所进行的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主要属补偿性培训。清末,师范教育还只是处于初创阶段,培养小学师资的能力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小学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大量未经专业训练的科举中人充任教职。由于他们原先所受的教育内容及方式的局限,他们只能担任一部分学科的教学,并且不懂得班级授课制下的新式教育该如何进行,所以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私塾教学方式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这一时期私塾在初等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对私塾进行改良被认为是发展新式小学教育的经济之策。因此,清末数年的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对未经专业训练的小学教师及塾师进行有关学科及教育理论方面的补偿性培训。当然,提高性培训也有,但极少。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补偿性的。
  • 摘要:清末是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阶段,在新政时期“学”与“术”的氛围中,中国教育学的学术状态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在国家层面上,就其引进目的来说,教育学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术;术有育人、资治两端.教育学引进之初最直接和最急之“用”,是为师范学校培养教师之用——引进教育学教科书.资治则是用日本、西方的教育改革经验,改革中国的教育实践.西方教育学的学与术,都以“教育学”为名,以学的面貌出现.清末中国学习西方教育学的基本思路是引进西方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又基于“怎么做”的逻辑,在“用”的层次上去解读和引进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 摘要: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对比中,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人不仅是德性的存在,还是理性与实践性的存在;即便德性,也不再限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而是以自由、平等、权利为核心的新道德;人的这些特性需要实践加以实现,人的身体体能开始受到重视.教育是开发人的德性、理性、实践性与增强人的体能的重要方式,是促使国家富强的主要途径,教育的功能被充分拓展.以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式培养新民,重新构建教育关系应对面临的社会危机,成为一种教育选择.
  • 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对教育横向结构方面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和教育纵向结构方面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配置均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针对制约陕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因素,研究者提出了促进陕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设想和建议:强化全省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加强薄弱学校教师培训,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控制度,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督导和评估.
  • 摘要:阅读竺可桢七十多年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下的数百万言《日记》,缅怀他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作为一位国立大学校长所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让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充满了由衷的敬意.在竺可桢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位大学校长的家国情怀,他的追求真理、培育英才、转移风气、报效国家的办学理念,他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境界,他的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襟怀广阔、平易近人的道德情操,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更是21世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途中,亟待认真发堀、充分利用的宝贵的本土资源.这些基于一所大学的发展所提炼出来的理念、境界和情操,折射的是现代大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她的主持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正在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可以给提供诸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 摘要: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老字号”,私塾建筑空间,教育价值丰富,私塾教育产品,科学价值广泛.私塾名师长期积累的教学“绝活”——语言技能、教学技能和书写技能都已失传.名师失传的教学技能,表明名师教学“绝活”具有难以传承的个体性,名师很难复制名师,增加了名师队伍建设的难度.破解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难题,必须保护名师的教学遗产,承继名师的教学技能,修炼名师的教学“绝活”,名师的教学“绝活”是名师的职业凭证,是名师的专业本领,体现着名师的职业声望和信誉。修炼名师的教学“绝活”,则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有自己独家所创,人皆不能,不可替代的各种教学技能和教学表现形式。这些教学技能和教学表现形式包含着科学的含量、经验的知识、教学的智慧和个人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魅力。所以,在保护名师教学遗产,传承名师教学技能的过程中,要修炼名师的教学“绝活”,使每一名教师的教学经验成为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以及教育价值的文化遗产。
  • 摘要:借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去考察无锡国专的成功,可以发现:家学师承保障了国专师生卓越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能力;东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产品为国专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主动融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为国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众多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最终成就了无锡国专.
  • 摘要:文章对中国师德规范的整个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中国师德规范经历了古代教师非专业化时期师德规范的萌芽阶段,近代教师开始专业化时期师德规范的初肇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师德规范的阶级化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师德规范的正式建设与具体化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又呈现出师德规范建设的三次高潮.
  •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逻辑起点与核心观念之一的先秦儒家礼教思想,曾经历史地担负过中国传统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人性教化和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使命,对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五四运动以降,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以及激进主义社会变革思想理论的涤荡,对儒家礼教思想形而上学式的全盘否定的批判使其遭至重创,以至对其合理性价值判断的探讨至今仍有分歧.毋庸置疑的是,先秦儒家在“为政以德”治国方略的主导下“以礼为教”,德治、礼治、法治、政治四维统一,结合“立人”“立国”的主张,在“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这一修齐治平、治国治世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价值导向与终极关怀中,达到了化成人性、化成天下的目标.因此,在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于先秦儒家礼教思想作以梳理和阐释,不仅可以为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提供新视角,也可以为实现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能的现实镜鉴.
  •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纷争不断,奴隶制逐渐瓦解,并被封建制所取代,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相适应,文化领域各家学派纷纷广收门徒,著述立说,儒、墨、道、法“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庄子·天下篇》),“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汉书·艺文志》).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最深,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治国安民的思想策略.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师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探讨孔、孟、荀的师道观念,不仅可以帮助认识先秦时期的儒家师道伦理,还对当今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借鉴意义.
  • 摘要:留美女性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从新旧冲突中走出国门,中西文化碰撞中汲取学识,中西融合中满载而归.在这过程中,留美女性从自我萌生到自我成长再到自我突破,由深闺无知怨女一跃而成为社会知识精英.留美高校女性作为知识精英群体,不仅提升了近代中国女性的地位,而且推动了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现代化进程.
  •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以西方教育为圭臬,促使教育家倡导本土化办学,创建具有中国立场、民族精神的教育.这适切了时代发展的命脉,是社会转型、教育变革和现代化的需要.本土化办学超越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现代教育,体现了借鉴、融合、创新的意蕴.教育家正确处理了办学与政权、经济、文化、民众之间的关系,保持了适当的张力,合理地处理教育事业内部的矛盾,在中国教育史留下了生动鲜活而又耐人寻味的办学实例.
  • 摘要: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始于民国时期.厦门大学于1927年成立国学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启了中国私立大学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值得关注.厦门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厦门大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实际运作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样本,但在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定位、学费、课程、特点等方面与同一时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一定的差异.国学研究院的早期探索虽在短时期内结束,但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努力并没有停止,这也为解放后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基础.
  • 摘要:牛津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导师制是牛津大学的特色之一.导师通过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和写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品格和心智的发展.导师制是本科生培养的主要方式,为世界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因此被誉为牛津大学“皇冠上的明珠”.随着时代的发展,导师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在师生比例、学生构成、教学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科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导师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教学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导师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如何保持导师制的吸引力等都是牛津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认同导师制在当代的意义比起来,导师课的规模是否应该恪守一对一的形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事实证明,两三个学生一起上导师课还有很多好处,这样可以避免尴尬的沉默,还可以从同学那里获得不同的观点。当英国除牛津和剑桥大学之外的其它大学和美国绝大多数大学都无法负担导师制的时候,牛津大学以自身独有的方式始终维持着导师制的正常运行,这其中有经济的原因也有学校体制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牛津大学对自由教育理念的坚守。
  • 摘要:《十人委员会报告》一直被看作是美国教育领域尤其是美国中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历史文献,在美国教育史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十人委员会报告》为美国中学设计了一套课程方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推出一套全国统一的中学课程方案.自该课程方案出台之日起,学者们就对中学课程该不该统一、如何统一等问题展开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至今观点不一.本文认为,19世纪末的美国教育处在极度混乱的状况之下,“课程走向统一”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同诉求,《十人委员会报告》的适时出台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尽管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报告在很大程度是上解决了美国当时的教育问题,引领了美国随后的课程走向.
  • 摘要:90年代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尤其是涉外合作办学更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由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原因涉外合作办学在二战前后的首先在美国出现.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涉外合作办学主要有授权办学、海外分校、姊妹计划、学分转移、项目合作等方式.在当代比较受欢迎的是海外分校和项目合作.通过已有的研究分析和评述美国涉外合作办学办学的历史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美国涉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涉外合作办学遭遇的问题以及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指出设立海外分校有利于我国引进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深化教育理念、增加高等教育多样性、减轻资金外流和人才外流造成的损失等优势,作者特别提出强调外国大学分校与我国民办教育合作的观点,认为海外分校可以与我国的民办大学结合起来,民办大学提供资金、土地等硬件设施,海外分校提供师资、课程、教材、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等软件设施。推动民办搞笑运转,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苏洋基于对20所世界一流大学海外分校办学实践,在解析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管理体制、融资渠道、办学层次的基础上,提出吸引海外合作办学可以缓解人才外流、与国外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国外高校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政府可以放宽政策吸引更过优质教育资源,高等机构特别是大学转变单向策略向双向交流发展,因地制宜结合国情探索多样化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 摘要: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与反贫困的社会背景下,联邦政府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并着手制定与弱势群体相关的补偿教育法律.美国弱势群体的补偿教育立法经历了初步形成、发展演变与全面提升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补偿教育立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归纳出美国补偿教育立法继承性、发展性与整合性的三大特点,以期对中国弱势群体的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 摘要:保罗·弗莱雷的解放公民教育思想作为解放教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维,是弗莱雷“教育人性化”理念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延伸、发展与补充.解放公民思想中所蕴含的培养“人性化”公民、“批判性”公民、“实践参与”公民,对中国公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弗莱雷弗莱雷解放公民教育思想,以被压迫者教育学的视角观察当前的育现状和非人性化的教育问题,构建人性化、批判性、对话平等的公民教育体系,为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能够为人们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与公民教育探究方式,丰富当前公民教育的实践路径,推动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向公民教育的历史性转型,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思考。需要说明的是,受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和弗莱雷本人在建构理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理论盲区,解放公民教育自诞生以来,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逐渐显露出其理论中的漏洞,表现出些许的滞后性存在着不足或者缺陷,但是在随着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思想也正在逐渐完善、修补、更生。应该认识到,每种思想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能因为存在些许问题便否定这一伟大的理论体系。因为只要存在教育压迫和异化现象,只要“非人性化”的现状存在,解放公民教育就有它存在的必要。
  • 摘要:古德莱德是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改革家,一生都在探索美国教育问题,积极进行教改实践并提出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一贯重视教师教育,提出了较为深刻的教师教育改革理论,他认为教师角色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学,教师还是学校的管理者、民主社会的公民、变革型学习者以及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教师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有助于实现教师的价值,也有助于改变民众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 摘要:在约翰·洛克的教育专著《教育漫话》中,他不仅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全面论述了“绅士教育”问题,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育体系的构想.尽管洛克的教育思想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倾向,但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摘要:艾拉.弗雷格.扬是美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大城市系统的女性督学,她倡导教育民主管理,重视教师的自主权的发挥,孜孜不倦地为教师争取权益;重视课程中儿童兴趣的作用;提倡对父母进行教育;她的实践活动影响了整个芝加哥乃至全美的公立学校的课程发展,她的教学才能、管理才能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赏,总结其成就对于进步的时代的影响和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 摘要:美国大学男女同校教育,是女子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也是高等教育内部民主化进程的一次深刻变革.从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大学男女同校从无到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发生才了实质性的转变:从“有限”地招生女生到平等地接纳两性.大学争夺生源的需要、大学内部主要利益团体的驱使,以及社会对“平等机会”的倡导是其转变的主因.男女同校后引起了校园变化:高校逐步废除限制女生的“配额制”招生政策,可选择的课程和专业趋于多样化;各类校园社团组织更加兼容并包.
  • 摘要:交互教学是一种通过有结构的对话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比较具体的“教学方法”,没有形成具有较大的适用性的“教学模式”,因而适用范围较小.本文主要针对这一局限,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信息由师到生单向传递;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出发,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尝试着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生生关系三个方面建构交互教学的模式,最终使学生共同掌握学习策略,学会自学并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交互教学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际有重要的的指导意义,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 摘要: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是指在编写教科书过程中为达到相应标准所必须遵循的规范.通过对中国“人教版”和新加坡“朗文版”历史教科书的比较可分析出其编写原则的共性:以本国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注重学科逻辑的同时,也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和心理逻辑;强调教科书服务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功能;注重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作用;坚持本国特色,关注历史教科书结构的创新.反思上述两版教科书的共性,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历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编写出既符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教科书.
  • 摘要:儿童文化是儿童及其同伴群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思维逻辑、语言内涵、群体价值观及行动方式与规则.儿童文化与儿童道德发展密切相关,而现有德育中存在的儿童文化缺场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因而需要对德育中的儿童文化进行重构,德育过程应充分体现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德育工作者应切实理解儿童独有的道德逻辑、培养儿童的独立人格.
  • 摘要:中世纪大学教师主要的任职目的是为了获取薪酬,早先只要能招到学生就可以进入大学教学,后来学位制度逐渐发展,硕博士学位成为在大获得教职的必备条件.中世纪大学教师虽有多种途径获取收入,但收入差距悬殊,有些教师依然只能艰难度日.书院教师常以传道为目的讲课授徒,成为书院教师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声誉.书院教师在书院官学化后,收入更趋向稳定,总的来说,书院教师和中世纪大学教师相比,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就是,教师这一职务待遇相差非常大。二者还有很多不同,像书院教师,尤其是宋代的书院教师,很多都是为了“传道”而授课讲学,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则更多是考虑到教师这份工作可以获得收入。在社会地位方面,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教师们在司法和税收方面有一定优惠,而书院教师在书院官学化趋势之下,很多获得了官员身份。
  • 摘要:进士行卷是随着唐朝科举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和社会风气,在唐代盛极一时,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从行卷的含义、对象、时间和内容四方面介绍了唐代的行卷,分析了唐代行卷兴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卷的利弊以及对于现代高校招生的启示,在行卷制度的产生与衰落中,看到这实质上就是考试的公平与实质效果之争,之后的结果是形式胜过了实质,也导致了很多问题,最终使得科举考试终结,在现在似乎又回到了这样一种境况。自主招生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一旦实施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看到自主招生在更加全面的考察人才方面的作用,可以选取一个主要目标,然后在围绕这个目标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问题,使之更加完善。其实,不管是高考还是自主招生都只是为了选拔,也并不矛盾,重要的还是如何才能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的发展。
  • 摘要:20世纪初,“学生自治”一词在中国出现,并且伴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杜威来华讲学、公民教育运动等事件的推进,使得“学生自治”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民国时期中华职业学校在实践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以民国时期中华职业学校为立足点,从中华职业学校学生自治的背景、学生自治指导部、学生自治会三个方面,考察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治活动,发掘中华职业学校学生自治的特点,作为近代职业学校先驱的中华职业学校也深受着“学生自治”思想的影响,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和目的,在学生中组织学生进行自治,目的是训练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作为职业人的责任意识,这是中华职业学校的学校性质和目的的内在要求。民国时期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治”培养了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和修养,促使中华职业学校有效地实践着职业教育,更是间接地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治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镜.
  • 摘要:近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学生的宣传,更离不开学生运动的推动.自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并伴随此后的学生运动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本文将结合中国近代的学生运动发展历程,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具体促进作用及原因,指出学生作为一个追求先进思想和不同文化的代表,更加容易接受一种新的思想,并以其敢为人先的行动力和强大的爆发力推动其传播。因此,自五四运动起,近代的每一次学生运动都不遗余力的对先进思想进行了弘扬和传播。随着学生运动的深入,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群体也成为是时代力量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在不断提高自我思想觉悟的同时,也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倡导,并接受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一次次斗争实践中,坚定信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地位的稳固。这是近代学生运动的内在精神催生的力量,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不断传播和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