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08·国际儒学论坛
2008·国际儒学论坛

2008·国际儒学论坛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28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会议文集:2008·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儒家仁爱思想的发展,由孔子肇其端,孟子继其绪,荀子开其制度设计的新局,而在西汉中期由董仲舒集其大成,将其从价值体系的高度和制度建设层面落在了实处,使得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并形成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程。
  • 摘要:@@以前,很多学者以荀子看作先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本身也以“礼”为政治思想核心而重视“文”等形式,不太重视内心。可是,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荀子的“心”的研究。尽管如此,我因孤陋寡闻,关于荀子的“爱”的研究还没看过。荀子屡次提到“爱”。“重法爱民而霸”(《天论》),“百姓皆爱其上”(《富国》),“致忠信以爱之”(《富国》)等等。这意味着什么呢?本文边分析荀子的“爱”的结构,边阐明荀子提倡的“化性起伪”的修养结构。
  • 摘要:@@儒家的最基本范畴是仁与孝。仁者爱人,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同胞,最终博爱天下人。博爱天下人是儒家的最终理想。那么,如何做到爱天下人呢?孔子的弟子有若独独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我们首先做到孝顺,然后才可以实现为仁。孝顺是为仁的第一步。那么,孝为什么是为仁的第一步呢?同时,仁对于孝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便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摘要:@@从新的视角研究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会发现一个有别于以往成见中的董仲舒,会从他的天人学说中可以读出一些新的内容。笔者认为,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研究董仲舒的天人学说,应当抓住天上有人、以天论政、天人感应等三个基本论点。
  • 摘要:@@世界化可以使得我们时代的社会纠纷得以减少,使得分配得以公平,公平的机会得以保障,并尊重他人,实现伦理所需要的领导力。这样的领导力需要充分的人文精神,充分的自我开发和实践力,和他人的调和能力,以及狂阔的包容力量。本文中,将通过对过去2000多年东亚的代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理念为基础的儒家精神进行现代的再解说,并对个人,和社会领导力涵养的方向进行讨论。
  • 摘要:@@香港六大宗教领袖于2003年宗教庆典仪式上一致强调[和而不同]、 [各宗教应该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宗教之间合力将仁爱思想推动到社会各阶层,共同维护道德伦理。香港各宗教之间的真诚交往、互敬互爱的精神,实为现今世界社会的榜样。
  • 摘要:@@“仁”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哲学范畴,释义“仁”的含义及阐释《论语》中的“仁”,有其深刻的哲学意义。
  • 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以人为终极关切的哲学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奠定于先秦时期。在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的真正成熟的标志性奠基之作《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曾列有一题为“人之发现”的专节,析论孔子之前及同时的相关思想。其后,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试稿中,他进而指出;“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人的发现’时期,就是说,与‘天命’和鬼神比较起,‘人’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认为人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此论极具启发意义.实则西周初叶以降,中国的思想文化即开始进入到一个堪称“人的发现”的时代,春秋以后,先民赓续光而大之,至孔子则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有鉴乎此,笔者不揣谫陋,谨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这一“人的发现”的视域,对孔子仁学思想的历史意义,再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 摘要:@@儒家“厚德载物”的伦理观从殷商时代萌芽产生,西周时代发展形成,到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逐步完善。《周易·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理念,古典儒家系统阐明了以敬业精神、日新精神、合作精神成就“盛德大业”的“厚德载物”的伦理观。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厚德载物”伦理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摘要:@@孔子致力于寻找使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中道,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这种平衡,他的教诲切中伦常,力图提倡不偏不倚的中道。圣人作为理想人格虽然是超常的,但他们仍然生存在日常情境之中。君子之为“君”不是由于他们超越世间,而是由于他们是世人学习与效法的榜样。日常生活的记录可以回溯到《诗经》中的最早记载:“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易经》里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事与物的创生来自日常事务,这正是圣人们运用他们智慧的地方,他们穿透了日常事物的表面,而“百姓日用而不知。”
  • 摘要:@@仁是儒家的根本精神和主要范畴,历来倍受儒家学者的重视。近代思想家特别是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对仁极力推崇并加以阐扬,致使仁成为第一范畴。由于容纳了近代的价值理念和西方的思想元素,他们所讲的仁具有不同于古代的新高度和新意境,从统辖范围、意蕴内涵、主旨精神、理想境界到学术视野都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
  • 摘要:@@“仁爱”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儒家思想最基本的价值。孔子接续前人关于“仁”的观念而贯之以“爱人”的诉求。“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论语·颜渊》)成为儒家仁爱思想最经典的表述。然而,仅限于“爱人”去界定“仁爱”,虽然抓住了孔子思想的主旨,但却并不全面。从孔子到后来的儒家,“仁爱”不仅表现在“爱人”,也体现在“爱物”。
  • 摘要:@@儒家仁爱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体恤和生养,在政治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赈济措施。如《周礼·地官司徒》提出:“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振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六日安富。”《礼记·礼运》说:“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后世的儒家学者就赈贫恤患、扶危济困等社会慈善活动展开论述,进行提倡和表彰,从而丰富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历史内涵。
  • 摘要:@@代表先秦儒学之孔、孟、荀三家,都重视、并且阐述作为道德价值的[仁义]观;例如:孔子以[仁]为人生至道,由己及人,表现为[仁爱]的情怀,在《论语》中多有抒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除了推己及人,审辨好恶的仁心,孔子论[仁],亦有就实际行为而发者,例如:回答颜洲问仁,孔子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懂](<颜渊>)这行为,作为[仁-克己复礼]的细目,使我们看到:以[仁]作为[具体化化行为]时,依连与否,实际上与[礼]互为表里。
  • 摘要:@@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的英雄教师们以“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的高尚精神,用自己最可宝贵的生命谱写了爱心,用热血见证了高尚,用行动履行了责任。在新时代以新理念诠释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仁者爱人”的精神,以新行为铸就了儒家“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丰碑,以新思想塑造了儒学先忧后乐、“舍生取义”的人格。
  • 摘要:@@“贵仁”,倡导、崇尚仁爱,可以说是孔孟之道或孔子之后儒家普遍持守的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既是孔孟之道或儒教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维持其生命力的力量之源,亦是其常常被批评或贬斥为“迂阔”而不切实用的理想化的生命意境之所在。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又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呢?兹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略说一二。
  • 摘要:@@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者爱人”,“仁民爱物”,不仅表现在爱人,而且爱物:强调“天人合一”,“与天地参”,“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对我们今天保护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 摘要:人的自然生命是指人由出生到死亡的生理过程。儒家是通过践仁将现实生命安顿在纵向的下学而上达与横向的社会责任两个层面上,并有超越死亡的论述。rn 儒家肯定道德内在性,而这内在的道德又有其超越的根据。儒家的理想生命是一个践仁的道德生命,这个由践仁以完成的道德生命是在自然生命的历程中完成。因此,人的现实生命被安顿在两个层面:一是横向的修已安人、修己安百姓、己立立人、已达达人:这是将个人修养落实到社会责任上。从这个层面而言,在自然生命结束后,便能青史留名。一是纵向的下学上达,与天双向相知、相通:这是孔子所彰显的圣人的德性生命。
  • 摘要:孔子弟子高柴(子羔)历来很少在学术论文中被拿出来进行讨论,深究其缘故皆导因於高柴其人的文献资料缺乏所致。但随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问世,似乎对这位亲自受业於孔子的「先进」弟子,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考古文献资料,而本篇论文即在以《战国楚竹书》中有关高柴的相关文献,并参酌相关古籍.进而试图对高柴其人及其学术成就作出一番梳理工作,使得这名被孔子直说「愚」的早期门生面貌,可以藉由此篇论文略窥一二,亦可对现今已在热烈讨论的《战国楚竹书》中关於高柴的部份提供一些个人浅见.
  • 摘要:@@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如果从北京山顶洞的文明算起,中华文明距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但是,中华文明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并不是殷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原始宗教,而是脱离原始宗教以后逐渐丰富起来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肇始于西周初年,花开在春秋战国,至今已有三千年的辉煌历史。西周初年形成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天意在民”等基本观念,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政治伦理的基本准则。围绕着理想的政治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个人道德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天道人事,和谐统一,总是以天人合一的显性思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儒道墨法、阴阳兵农,哪一个是例外?特别是儒家,更是以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超迈气概,一枝独秀,推演着中华文明的千秋大业昂首向前!尽管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但这些小插曲反而更能凸显儒家文明大河东流的磅礴气势!
  • 摘要:@@陆九渊根据“民为邦本”的原则,在深入了解民众疾苦的基础上,认识到现实社会缺少对官吏权力有效的制度制约。如果缺失有效的制度制约,权力一定为成为拥有者谋求私利的强势工具。陆九渊深切地感到吏胥、豪家凭借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为非作歹,严重危及到社会治安和国家稳固,为此,他提出了“必将检吏好而宽民力”的主张,要求建立制度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
  • 摘要:@@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宗教’一词是源于日本人对英语‘religion’的翻译用语。当然'religion’的概念与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自从18世纪以来,却一直是作为基督教的代名词而使用,此时,‘宗教’所包含的含义大概就是对外在人格神的信仰和教团的构成及靠圣经一卷所维系的。清末以来传入中国的‘宗教’只是作为英语‘religion’的翻译用语而使用。结果,宗教就成了代指基督教的词汇。而如今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中,‘宗教=基督教’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
  • 摘要:@@自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运动。应当看到,自从古希腊以来直到整个中世纪,西方的伦理传统是德性伦理学的传统,进入近现代以来,这一以德性伦理学为主流的传统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所取代。当代西方复兴德性伦理学的运动是在回归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德性的意义上,建构当代的德性伦理学。或者说,他们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寻找复兴德性伦理学的资源,依此资源进行他们的德.性伦理学的建构。然而,当代西方著名的德性伦理学家们,几乎都没有注意剑中国几千年来的伦理学,实际上都是德性伦理学。要建构现代意义的德性伦理学,中国传统的德性伦理学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
  • 摘要:@@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大动荡时代,臣弑君、子弑父不绝于书。动乱的时代一般都呈现出人欲横流的道德沦丧,但是,由于周文化重德思想的长期影响,春秋时期的大动荡并没有带来伦理的崩溃,相反,许多有识之士更加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伦理的价值,将伦理道德视为拯救社会动乱的良方,从而,使周公以来的敬德观念得到空前的发展,春秋时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为重视道德伦理的时代。对道德伦理的重视,是春秋人文、理性精神兴起的二大表现之一。正是春秋时期道德伦理观念的普遍流行,才有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诞生,产生出后世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
  • 摘要:@@“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的“仁者爱人”,倡导彼此关爱的道德精神。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地演进,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体现人类爱的对象在扩展,道德水平在提升。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籍里,都讲“爱”,与儒家的仁爱观堪相一致,其普世意义,不言而喻。
  • 摘要:@@当我们回顾东方的历史传统式,会发现乳胶与佛教及道教思想在各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儒教思想,已在中国、韩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中扎下了根,成为起影响作用的主流观念。
  • 摘要:@@苏武是汉代一位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典型。苏武人格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伟大的文化传统,即“苏武现象”,其教育意义影响深远。班固在《汉书》中评价说:“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汉书·李广苏建传》)总的来看,班固的评价并没有错.但历来对苏武人格形象的理解却失于笼统和抽象。具体来说,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苏武前求死而后求生,杀身与求生之间是何关系?第二,苏武“使于四方”,是否“不辱君命”?“不辱君命”为何但求一死?只有消除了这些疑点,才能对苏武的形象做出客观的评价,揭示出苏武人格体现出的儒家“杀身成仁”的精神。
  • 摘要:@@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如何?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斥之为“王权至尊”和“圣人至上”,认为儒家政治思想“大体上便是围绕着这两大观念怪物或以这两大观念怪物为中心形成的”。亦有学者认为,“内圣外王”乃儒家整个政治思想的核心,它既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实践模式”,“对中国政治哲学、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然而1998年公布的郭店竹简中有《鲁穆公问子思》一篇,其中有子思日:“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恒称其君之恶”的精神动力何在?所谓“忠臣”具体何指?围绕这些问题,又可对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做出哪些检讨与反省?这些无疑是早期儒学特别是思孟学派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
  • 摘要:赵岐是位长寿的士人与政治家,其身逢政治紊乱的东汉中後期,其具有士人气节的风范,时常斡旋於外戚、宦官、蛮族或军阀之间,均能适时的达成人君所能委托的任务,不辱君命。rn 赵岐有关於经学的着作只有《孟子章句》一书。而其书又成为後来十三经注疏的版本,因此关於此书的相关研究是又格外的重要。赵岐注解《孟子》,所使用的方法,无非是汉人常用的章句训诂的方式,但其训诂方式又不是大张其鼓式的训释数十万或百万余言的大章句,而是回到经学最初的诠释方式,即是减省後的小章句。其中除训诂之外,又不偏废句意义理的阐发.本文将对赵岐《孟子章句》十四卷进行文字训诂、引经、解经等,其中具有特色或有问题的部分提出个人的看法,所以本文将分为「训诂名物」、「以经解经」、「博将子史」、「诠释文意」等来做分析与说明。此研究成果将能对於赵岐其人其事与其《孟子章句》的诠释方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 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中体系中,有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道”、一个是“仁”。而确定“道”与“仁”那一个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对于认识孔子思想体系的结构与脉络是尤为重要的。笔者以为:“道”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并存的最高范畴,而“道”与“仁”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构成孔子这种认知特点的根源。“道”与“仁”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作为孔子思想的两大最高境界,即政治思想境界和道德认识境界,却包含着诸多共同的精神信念。因此,“道”与“仁”又是相互能够统一对方的,有时甚至是不分彼此的,是可以相互包容转换的。本文将试从八个方面,来辨析孔子“道”与“仁”的认识结构、思想脉络,以及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
  • 摘要:@@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一些“非人道”、“反人化”的异化效应,引发了有关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伦理问题的大讨论。尽管生命科学家、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等围绕“优生学”、“人体实验”、动物实验、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各类生命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类伦理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激烈讨论,但目前依然未形成针对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伦理问题讨论的规范性、共识性的框架。
  • 摘要:@@本世纪初以来,中国人文化意识的发展变化来得非常突然。我们知道,上个世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还是完全沉浸在文化激进主义或是说反传统的状况下,这个状况已经延续了近百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余英时先生发表过一篇文章,叫《现代儒学的困境》,大概发表于1988年。这篇文章发表后,在我们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他对现代儒学的困境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儒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寄身之体,已经魂不附体,成了一个“游魂”。和这个观点相近的,还有美国学者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里提出的“博物馆说”:儒学已经进入历史,仅仅是一种博物馆里面存在的东西了;正因为它已经走入历史,成为一种陈列品,所以它才能够存在下来。这两个说法对大陆学者影响非常大,引用率非常高。我自己也曾经引用过这两种观点。很多学者悲观地认为,这样一种状况会永远继续下去,儒学已经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了。我研究儒学、中国哲学也有将近三十年时间,开始时我也很悲观。但是近几年我们看到,尤其是本世纪初以来,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的。
  • 摘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国人的心灵。其结果,不仅在华夏大地上奏响了一支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凯歌,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生死观,乃至宗教观的深刻反思。其影响同样波及民众、牵制人心。作为多年研究儒学,提倡儒学现代化与儒学普及的一名学者,自己不由得反复思索:汶川地震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价值观有何表现?当前,儒学正在以什么样的潜在要素影响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未来儒学将沿什么方向发展,才能适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正在和将要遇到的一切?这里将着重探讨孔子儒学的仁爱思想与生死观的关系。
  • 摘要:@@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哲学。我们说孔子的学说是关于人的哲学,是因为他的学说是围绕人的问题展开的,他关心的是人道、人格、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等人生的大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关注和探讨的诸如世界的本原、宇宙的生成、万物运动的规律等自然哲学的问题,但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对人的问题的高度关注,构成了孔子学说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 摘要:@@“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在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但在孔子之前,似无对“君子”一词之解说。对“君子”一词之具体说明,始于孔子。《论语》一书,“君子”一词凡106见。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文化。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思索、在对超自然现象的崇拜中就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和合思维模式。随着国家的产生,天人关系在人际冲突中世俗化、伦理化,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天人之际的论辩与实践奠定了以儒家仁学理论为主要代表的丰富的和谐伦理思想的基本框架。经秦汉以来社会实践与理论拓展,最终形成了以“天下归仁”为核心,以“和而不同”为价值选择原则,以修身正心的身心和谐精神、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精神、群己和谐的社会和谐精神、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精神。本文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主要内容做初步探讨。
  • 摘要:@@“生态学-ecology -词最早是由德国生态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est Haeckel)提出的,由两个希腊词“Oikos”(家、家用)与“logos”(研究)组成,研究的是生物体与它们的环境(家)的关系问题。当代生态学不仅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也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哲学是对上述关系进行哲学的思考,探索人类存在的实质和规定性的学问。
  • 摘要:@@纵观当今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古老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和衰落,有些业已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物,唯独我中华文明一支独秀,既未中断过,也未停止过,她一脉相承直到今天。虽然在历史上,中国也曾遭异族入侵,但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中绝,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
  • 摘要:@@在当今中国环境中阐明儒家仁爱思想必须采用中西比较方法,因为今天对中国传统思想认识的莫衷一是和虚无主义倾向是西方价值观在中国施行话语解构的后果。还原中国儒家思想的话语结构,寻回中国儒家思想的精义之本,是中国儒学界面临的严峻任务。儒学仁爱思想只是许多重要问题之其一。因而,如果不从中西两大传统思想结构入手,不与西方价值观在结构上进行比较,找到宇宙观和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别,在今日之历史和社会条件下,要阐明仁爱思想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 摘要:@@在儒家的五伦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核心的观念和思想,也是最不易达致和实现的道德境界。孔子及后世儒家之所以把仁作为核心思想,目的是为了唤醒人的仁心、激发仁的仁行、实现一个充溢着仁道的人类社会,所以,儒家的仁自身蕴涵着实践的品格,换句话说,儒家的仁从活生生的人的情感中提取出来,又化育、导引人的现实生活,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展现着它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墨家也承认孔子思想有“当而不可易”之处,所以孔墨思想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的,我们认为墨家的“贵俭”、“兼爱”、“尚贤”、“以孝视天下”等思想对孔子思想中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借鉴,换句话说,墨家思想的这些成分是借鉴了原始儒学包括孔子思想并加以改造而成的。
  • 摘要:@@孔儒学派产生之后,便打出了仁的旗帜。仁的观念,最先可能并不由儒所提出,却为儒所吸纳、改造与推扬。儒家看中仁、选择仁,又并不完全出于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与复杂的社会背景。仁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与中枢。所以,理解儒家的观念,践行儒家的教义,一定要首先弄懂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关。只有理解了仁的历史起源和最初意义,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儒家特别强调必须宽待他人、厚爱他人,进而能够把天地万物都视为与自己具有同样情感意志、可与对话和交流的对象。
  • 摘要:@@[六经]是儒家最提倡的典籍,也是中华文化精神之依托,孔子周游列国,未能伸展其志,在《论语.述而》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间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爱也],因此夫子自衡国返鲁,重新编修六经以教学,《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踪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 摘要:01.以本文一有限的论文篇幅,仅能“略说”儒家仁爱思想在二十世纪马来西亚的历史作用为“1898-1945:陈嘉庚与华侨时期的儒家”、“1946-1956:陈祯禄与过渡时期的儒家”及“1957-1996:沈慕羽与华人时期的儒家”三大时期之事。严格说来,本世纪儒家仁爱思想在马来西亚的作用,有三大特色与形式可言:(一)主要为孟子式之仁爱思想、(二)此仁爱或对他人之关爱思想,表现为对华人在“华侨”与“华人”时期所面临的“民族危亡”之危机,而有“保种”或民族主义之趋向与心思、(三)此“挽救民族危亡”之形式,先后在“华侨”与“华人”时期表现为“保国救亡”与“保教救亡”的全民族、全社会之运动。言下之意,儒家仁爱思想在过去二十世纪的马来西亚不但未曾缺席,而且还是今天我们理解华人社会与马来西亚的宏观依据与视野所在,此值得读者与世人加以留意。
  • 摘要:@@《论语·里仁》篇第八章载:“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此章并无罕见字词,亦无重大异文,理解好像并不困难。但其实解读的问题很大。
  • 摘要:@@“仁”者“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创见。宋儒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以爱说仁,在爱与仁的关系、爱人的方式、爱人的范围、仁爱的根源、仁与礼的关系等方面,对孔子的仁爱思想做出了新的发挥和诠释。本文拟分“爱必兼爱”:对孔子儒家仁爱思想的推进,“若要居仁宅,先须入礼门”:仁、礼关系的新诠释,张载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等三部分,对张载的仁爱思想略加阐论。
  • 摘要:儒家思想体系是两千多年来养成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基础,其中的“仁”、“义”作为这个基础的理论核心概念,本身具有普世的意义。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中国人作为帝国臣民的性质已经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终结,而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正在培育之中,儒家伦理系统中那些具有超越时空性质的价值观念在经历了社会变迁和思想洗礼之后,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在当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塑造中发挥积极作用。
  • 摘要:@@世界不同文明中的思想家、宗教家对人道精神有不尽相同的表达,儒家讲仁爱、道家讲慈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悲、基督教讲博爱、伊斯兰教讲行善惩恶。
  • 摘要:@@近来,国内外的各种新闻持续报道从世界各国的产业工厂和遍布地球的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等有很多文明的恶果所招来地球温暖化和污染化的现象。同时也警告因这样的地球温暖化和污染化而引起的南北极海冰山的融化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将对人类的未来有着如何严重的影响。因此,不但各国的专业环境运动团体,就连一般的有志之士也积极地加入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列中。本文以古典文学对社会功能的观点,由近代朝鲜的理学家李滉咏物诗所呈现的“理一分殊”的物我(对象和自我)观点来探讨一些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问题。
  • 摘要:@@近些年来,儒教问题再度成为一个思想学术热点。这反映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精神需要、或者说是一种迫切的精神渴求。因此,儒教问题确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由面向“天帝”神明而转向人世、由神本转变到人本的思想迅速发展,孔子是这一潮流的集大成者和重要标志。孔子由神本到人本的转向通过两条途径而展开:一方面以一种“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的现实而明智的态度,对传统的天命鬼神信仰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修正和改造,对“天帝”所具有的人格神成分作了更进一步的剔除,从而使传统的天命鬼神信仰充满着人文理性精神;另一方面继承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人本主义意识,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人间世事上,以肯定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为起点,以人的发展完善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终极关怀,建立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独具特色的“仁”学体系和文明架构,以提倡“人”的自觉力量和能动作用,高扬“人”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当然,这两条途径并非毫不相干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本文即以这一认识为前提,尝试以孔子的“仁”为着眼点,探讨孔子的“仁”所展现出来的人本意蕴。
  • 摘要:@@先秦孔孟儒学是宋代理学家最看重的思想源头,普遍认为自己的思想就是从孔孟儒家思想那里继承下来的。孔孟儒学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孔孟儒家的仁义之道与老庄道家的自然之道形成对照,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两大家。理学作为宋代新儒学,亦是以仁义思想为核心,以复兴儒家圣人之道为己任,这是理学家的共识,也是思想史上的一个客观事实.可以说,先秦孔孟儒学作为理学兴起的思想渊源,理学是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创新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而不是对原始儒学的“异化”。儒家仁说的现代价值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 摘要:@@华夏刑律,有一种被特别强调的政制,即“容隐制”。起源出于儒家的“亲亲相隐”思想,起于汉宣帝诏令,定型于《唐律》,而流行于汉以后之传统社会。盖人之生而能群,先有家,聚家成国,于是不得不有礼仪规则以作为人群共同生活的秩序安排。其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即是:当家人所行,悖于群体规则,同家之人应该如何?在传统中国思想与社会中,在面对亲人犯罪的时候,儒家思想、传统刑律都允许“亲亲相隐”。但是,这并不是惟一的思想维度。在“亲亲相隐”之外,还有另一个思想维度,即“大义灭亲”。如果我们把“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放在同一个理论层面来讨论,那么,这两种思想无疑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事实上,这两种思想并非同一个层面的问题。简单来说,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传统社会,在面临亲人犯罪的问题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处理方式,即:从维系“情”的角度出发,在制度设计中要求“亲亲相隐”,也即创造一种可以安顿真情、人伦至上的制度:同时,对执法者、强势一方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即“大义灭亲”。
  • 摘要:@@从“学而”、“为政”、“八佾”到“里仁”,《论语》的篇目安排内蕴着什么样的深意呢?换言之,“里仁”在《论语》中出场的依据是什么?它同应的问题意识是什么?
  •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学说就是一种关于“仁”的学说。在儒家看来,“仁”的本质规定性就是“爱人”。而其中的“爱人”,就是指爱一切人。因为儒家在别的场合明确说过要“泛爱众”。其中的“泛”和“众”两字就揭示了儒家仁学的普世情怀,无论是“大人”、“庶人”、“国人”还是“野人”乃至于“万物”等,都属于爱的对象,都要以人道的方式相对待。比如孟子就在孔子“泛爱众而亲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命题。这种由近及远、由人及物的仁爱学说,虽然从亲亲关系开始,却又超出了亲亲关系,扩展到人类以至自然万物。《周礼·大司徒》“仁者,仁爱之及物也”、董仲舒“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扬雄“周爱天下之物,无有偏私,故谓之仁”、韩愈“博爱之谓仁”、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及戴震“仁者,生生之德也。
  • 摘要:@@《论语·里仁》篇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对于此章文本,西方一些汉学家接过“疑古思潮”的风气,对其制作、涵义及其与孔子之道的关系一直具有比较浓厚的辨伪兴趣。如万白安(Bryan W. Van Norden)等人,就通过所谓的论证,否定了这一章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追问: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而曾子所答的“忠恕”,是否即是孔子所云之“一以贯之”之“道”?“忠”、“恕”在义理上是绝然相分的,还是具有根本关联的两个观念?最后,此章之所云到底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记述,还是纯粹出自后人的伪造?无论对于孔子一贯之道,还是对于孔门“忠恕”观念而言,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探讨与回答的。
  • 摘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其道德思想的核心范畴,这一点在学术界已有共识,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仁”范畴的阐释,基本上是模糊而论,笼统而言,即使名家亦不例外,这对于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份遗憾。因此,笔者不揣冒昧,积多年教学实践与研究之心德,对“仁”范畴的丰富内涵和多层次的逻辑结构做一疏理,以使世人对“仁”的理解更接近其如实本来。
  • 摘要:仁道精神是儒学的核心和特质,儒家仁道精神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忠恕恻隐的仁爱精神,二是万物一体的超越意识,三是生生不已的生机活力。rn 这种仁道精神虽产生于过去,但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融洽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进世界和平,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摘要:@@儒学是人伦日用之学,而关于人的内在精神生命的纯化、丰富化、敏锐化、高尚化的道德涵养论则构成其核心内容与重要特色。道德涵养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它诉诸于内在的直觉、体验,以主体的自我修养、自我提升为实质内容,而以提高精神境界,成就理想人格为目的。儒学的道德涵养论对于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重情感、重自律、重工夫、重君子人格的独特风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日趋平面化,研究儒学的道德涵养论既有理论意义,更有现实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