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3-10-2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马鞍山气象站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及2012年马鞍山城市统计资料,分析马鞍山极端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及对马鞍山城市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马鞍山1960-2010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以0.24℃/10a和0.54℃/10a的线性倾向率显著增加,极端最低气温在1992年前后存在明显的增暖性突变.马鞍山城区和郊区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但市区增温率高于郊区.马鞍山高温日数在城区、郊区都呈增加趋势,霜冻日数则表现为减少趋势.
  • 摘要:基于T639数值预报产品下发的多个物理量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开展本地化的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研究,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1°×1°网格点逐6h再分析资料,开展业务应用并进行了效果检验,得出以下结论: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要好于最高气温,同时夏季的气温预报也明显好于其它季节;在最高气温中对扬中的预报准确率高于其他站点,在最低气温中对丹阳的预报效果相对比较好;客观预报方法存在明显的系统性负偏差,通过使用每个预报时效预报误差的7d滑动平均进行订正,结果表明通过订正,预报效果有所提高,特别是最高气温订正效果较明显;通过主客观预报准确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客观预报对最高气温的预报效果比较差,但是在气温趋势预报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低气温客观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和主观预报相比,虽然仍然低于主观预报水平,但是差距不大,基本上可以替代主观预报;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对高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和实况相比,预报强度偏弱.
  • 摘要:本文选取2013年2月3日15时16分至17时12分,在江苏沿淮地区出现雷暴天气过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雷达等资料,通过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冬季雷暴天气成因,探讨冬季雷暴天气的预报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对流发生在深厚的天气尺度上升区中(上升运动伸展到300hPa附近),而且对流层低层环境大气的绝对湿度较大.对流层上部的强辐散叠置在低层辐合区上空,有利于上升运动加强并向高层发展.500和850hpa温差以及低层有明显逆温层存在,大气具有上干冷下暖湿结构特征,表明大气层结不稳定.同时雷达图带状回波形成并始终维持较大的强度和气旋式切变存在,对雷雨大风有一定指示意义.
  • 摘要:大雾作为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有着巨大的影响,做好大雾的准确预报和及时服务,对交通出行、生产生活安排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江阴2004~2010年78天大雾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根据大雾的时间分布特征得出,在预报大雾时,应重点关注大雾出现的3个集中时间段:一是每年的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3月,二是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秋收时期),三是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夏收时期).通过对大雾发生时地面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发现,大雾日05时的气温、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风速和风向能很好地反映出大雾的气象要素特征:05时气温一般在0℃~25℃之间,05时相对湿度一般≥90%,05时温度露点差一般≤2.0℃,05时风速一般≤3.0m/s,05时风向一般多为NE、ENE、E、ESE、SE和SSE.通过对大雾出现前高空和地面形势的统计分析,归纳出江阴大雾常见的高空和地面形势场,从而为大雾的预报提供参考.文中对江阴辐射雾进行了重点统计和分析,找出了江阴秋冬和初春季节辐射雾的四个预报指标,进而制作了大雾预报软件,通过实况资料检验,该软件对江阴秋冬和初春季节辐射雾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文中还给出了江阴大雾临近预报和预警服务的流程.
  • 摘要:利用银河高性能并行计算环境,开展AREM、MM5及WRF三个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多模式集合预报试验研究,建立起多初值、多物理方案及多模式的短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选取2011年长江中下游入汛首场最强暴雨过程进行了48小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单向正扰动增长模繁殖方法应用于短期超级集合预报中,在确保准确效果前提下,大大缩短计算时间,有效解决了短期集合预报海量运算与高效运行的效率平衡问题;采用扰动增长率和场相关方法共同确定饱和状态和饱和时间,可较好解决短期集合预报中扰动饱和难以准确确定的难题;针对东部沿海地区特点优选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解决集合方案发散性与预报成员等同性的优化配置问题,其强降水预报集合预报结果要优于同区域单模式预报效果.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气象与保险行业的关系.保险行业是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经营风险就必然要参与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它与气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保险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气象也随之进入了保险领域,气象也就与保险防灾结下了不解之缘.越来越多明智的业主在投保时,会考虑到保险公司能够提供哪些气象防灾方面的安全技术服务,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和安全技术服务将成为中国保险市场中一项新的竞争手段.让保险行业介入自然灾害公共预警机制,配合气象部门对投保者特别是持有大额保单的客户在严重灾害来临之前提出警示,既是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也是降低理赔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气象服务与保险行业联手合作,势必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前景.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气象科技服务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本文主要针对我省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特点和现状,重点阐述了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出了气象科技服务未来发展的建议.
  • 摘要:本报告通过深入分析“7.08—7.15”山西暴雨天气过程中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服务特点分析、服务效果反馈等方面内容,认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中,各地市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全市应急处置启动早,部门联动响应快,社会媒体全勤投入,市民主动参与,使得这次过程并未对我省城市运行造成很大影响,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对气象服务和城市应急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 摘要:本文总结了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安全隐患,重点通过作业点的选择、火箭弹的安全与存储运输、火箭发射架和发射控制器的性能、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流程和应急处理四个方面,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 摘要:本文以2011年6月11日北京市一次防雹过程为例,分析作业区不同高度上偏振参数变化特征:防雹作业前,强回波中心参数范围为:Zh>50dBZ,-0.5<Zdr<0.5,-0.5<Kdp<0.5,0.8<ρhv<0.9;防雹作业后,Zh>40dBZ回波迅速减少,最后超过60%的回波在20~30dBZ,约70%的Zdr集中在0.8~1.5dB,Kdp大部分落在-0.5~0,ρhv在0.8~0.9的粒子数量大幅减少,最后集中在0.95~0.98.据粒子相态识别结果发现:防雹作业前,作业区是以冰雹粒子为主,作业十分钟后粒子相态发生较大变化,较大冰雹粒子几乎消失,作业区变为以霰粒子为主,含有少量小冰雹粒子.
  • 摘要:本文利用气象行业专项“京津地区低能见度雾霾天气监测与预报研究”外场综合观测试验资料,通过分析2011年12月1-7日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气溶胶、雾凝结核(FCN)、雾滴谱、含水量等数据及大气能见度、边界层垂直结构特征,研究了此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中的微物理特征及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表明,此次持续一周的雾霾过程发生在高压天气系统控制和静风的条件下,逆温和逆湿的边界层特征有利于污染气溶胶的积累和雾霾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持续不断的湿平流使雾霾天气得以长时间持续和发展.整个雾霾天气期间能见度均小于2km,典型的雾霾混合天气的液态水含量在10-3g·m-3量级,同时气溶胶数浓度均在10000cm-3以上.此次长达一周的雾霾天气发生了三次强弱不同的霾气溶胶积累、霾雾转化及混合和减弱三个主要阶段,在霾向雾转化及混合阶段中,有利的温湿环境时,大量的雾凝结核导致雾的爆发性增强,同时雾滴谱具有爆发性拓宽的特征.
  • 摘要:2011年4月河北抚宁森林火灾期间,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运十二飞机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对4月17日的一次明显的冷锋过境云系进行探测并在火场上空开展增雨作业.云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在火场上空的云中云滴数浓度较大,平均达到1000个/cm3,平均云滴直径大于10μm,液态含水量0.2-1g/m3.通过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对比分析发现,作业后雷达回波显示云底下降,同时从降水粒子图像探头发现在云下部有降水粒子,且火场地面观测到有量降水.
  • 摘要:本文利用1980-2010年(31年)北京地区19个国家标准气候站能见度观测资料及道面专业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最优插值法差值,分析雾霾天气条件下北京地区低能见度的分布和演变特征,研究影响能见度的可能因素,探讨城市化对能见度的可能影响,探讨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为空气质量预报、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得出:80年代、90年代低能见度(Vis≤1km)累计日数多,城区东部存在“混浊岛”,2000以后低能见度累计日数明显减少,城市“混浊岛”不明显;北京的东北部郊区和城区西北部的低能见度日数有显著增加现象,低能见度日数增加区域与偏南气流作用下在北京北部和西部地形造成的辐合、堆积作用有关;北京城区低能见度日数年变化趋势均呈波动减少趋势.2008年以后骤减.城区冬季Vis≤3km累计日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Vis≤1km累计日数减少趋势最不明显;凌晨3-5时发生低能见度的时次数多,下午14-15时低能见度时次数少.城市低能见度日变化不明显,白天(尤其在12-13时)城市的低能见度时次数远比郊区要多.
  • 摘要:自6月16日至6月22日,江南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造成特大洪涝灾害.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州唱凯大堤决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与前期16日到21日抚州市的持续暴雨过程密不可分,其中19日降水量最强,导致江河、水库水情变得异常严峻.对2010年6月19日抚州市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从高低层的天气形势、物理量、雷达拼图出发,利用风云2号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其独特、直观与准确及时的特性,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细致分析,解析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制作、应用技巧.运用风云2C红外、可见光、水汽云图资料对降水云系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冷平流作用下,低涡东西两段切变线均向暖区推进(东段南压、西段东移),其结果是:①加强了切变线附近辐合上升运动;②缩小了暖区的范围,使强降水更加集中;③减缓了低涡偏东移动的速度;④使低涡中心偏南东移;⑤始终使赣中东部位于低涡东南侧与低空急流的左侧,这些都有利于触发和加强中小尺度对流的发生、发展.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下,产生的东北气流,压制了低涡向偏北方向移动,使其南掉东移,低涡南侧低空急流耦合作用加强了暖湿气流的输送.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的结果表明:①加快了低涡云团与闽西赣东南云团的合并;②压制了低涡向偏北方向移动;③加强了低涡及切变线的辐合强度.较稳定的西南低空急流,保证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造成这次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次强降水过程与中-α、中-β、中-γ三个尺度的中小尺度系统密切相关;槽前抬升运动、中低层切变辐合、低涡东移触发了地面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的生成,从而产生特大暴雨;850p水汽通量等值线密集带与特大暴雨区的分布十分一致.
  • 摘要:将城市中频发的内涝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3S技术,利用2007~2010年济南市城区自动站的降水量数据及Rapid Eye 5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等,构建了济南市城区内涝灾害数据库,探索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基于灾害风险的理念,从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城市内涝灾害损失评估和风险表达方式,并制作了济南市城区内涝风险评估区划图.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区内涝风险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交通学院、济南西市场、市政府一带,槐荫公园至王官庄一带,清河村、北坦街办一带以及百花公园及周边;风险等级最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南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以及城区西北部的济南动物园、美里湖一带.
  • 摘要:本文通过测量一处测风塔接地电阻,分析并评定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指出评定不确定度的重点是熟悉并准确判定不确定度的来源,阐述了如何更准确的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
  • 摘要:中国气象局于2010年将桂林探空站作为L波段探空雷达返厂大修的试点单位.在雷达大修准备期间,桂林探空站按照《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建设指南防雷工程设计要求》,根据该站所处地理位置、雷击环境和现有防雷设施状况,对该站雷达供电系统、传输系统、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等方面进行防雷整改,使之完全符合“安装一部新雷达”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为全国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返厂大修建立了示范.
  • 摘要:根据北京南郊观象台的监测数据、探空等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气候背景,并结合北京的地形特点对北京地区2013年1月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和位置的异常对于北京地区雾霾天气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以纬向为主,冷空气势力偏北是造成北京地区2013年1月雾霾天气频发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逆温层的出现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维持,而平原地区近地面的逆温难以被破坏则是北京2013年1月雾霾日数偏多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71个站1961~2010年日照、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与累计距平法分析黑龙江省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黑龙江省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呈松嫩平原大部与黑河部分地区较多;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26.7h;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90年代最少;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967年,最少为2003年;四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春季最为明显,其次为冬季、夏季,秋季最不明显;除8月、9月外,各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6月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转折时间大致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日照时数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前者通过了0.10显著性检验,后两者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检验.
  • 摘要:基于全省82个监测站1961~2010a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取第95百分位作为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极端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可分为大、中、小值区.大值区≥34mm,小值区≤30mm为界,它们之间为中值区.按极端降水总次数多少可划分3个区域,即偏多、正常、偏少区域.以总次数≥120次相当于2.4次/a,定为偏多区域,总次数≤100次相当于2.0次/a定为偏少区域,100≤总次数≤120之间为正常区域.最大区主要分布在伊春市和尚志.同样暴雨,以总次数≥35次相当于0.7次/a定为偏多区域,总次数≤25次相当于0.5次/a定为偏少区域,25≤总次数≤35之间为正常区域.暴雨偏多区域主要分布在伊春和铁力,尚志和五常.极端降水与暴雨均有同步变化特征;上世纪60、70年代均趋于偏少,80年代出现最高值,而后90年代和本世纪初10年又开始呈下降趋势,但总的趋势呈现出略微的增长的趋势,而极端降水增长略高于暴雨的次数.全省夏季降水、极端降水、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分析表明,50年来降水总的变化趋势呈略微下降趋势,平均下降2.5mm/10a不明显.而极端降水、暴雨呈略上升趋势,分别平均上升5.2次/10a和1.2次/10a,极端降水比暴雨次数略多一些.夏季降水、极端降水、暴雨互相关表明,极端降水日数对降水量相关系数达0.92,远大于暴雨的相关,表明极端降水事件对降水量贡献远大于暴雨的贡献.
  • 摘要:为了减轻黑龙江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并为农业用水资源分配和旱涝灾害的成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黑龙江省60个气象站1961—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应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可利用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1年来,黑龙江省年可利用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达-4.4mm/10a,春季和冬季显著增加,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全省可利用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松嫩平原大部和三江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黑龙江省降水量对可利用降水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气温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也有着深刻影响.
  • 摘要:利用2012年11~12月在广西开展的层状云微物理飞机外场观测试验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广西冬季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以及暖云降水形成的讨论.
  • 摘要:中尺度模式中描述湿物理过程的方案主要有对流参数化方案和云微物理方案,当网格距达到可以分辨积云对流尺度时,云微物理方案对描述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作用变得更为重要.本文利用GRAPES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7年7月7-9日我国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降水量、雷达回波、水成物分布等角度结合观测资料,分析了Ncep3简单冰相、Ncep5复杂冰相、CAMS双参数复杂冰相微物理方案对梅雨锋暴雨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这次暴雨过程,CAMS方案对小雨、中雨和大雨的模拟最好,Ncep3和Ncep5方案在暴雨以上的TS评分较高,CAMS方案模拟的暴雨中心最大值最接近实况;不同微物理方案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发展的模拟有差别,Ncep5方案模拟的弱回波范围偏小,CAMS方案在强回波的两侧弱回波区范围虽比实况偏大,但反映了对流回波周围存在层状回波的特点;CAMS双参数方案能够模拟出与CloudSat卫星实测资料相似的冰粒子含水量和数浓度大值区垂直分布特征,Ncep3和Ncep5模拟结果更偏强,并且不包含冰粒子数浓度;初步分析了微物理方案模拟差异的原因,在对流系统初始阶段,模拟差异主要由动力过程产生,在对流系统发展成熟阶段,微物理过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
  • 摘要:利用2008~2010年5~9月的邯郸16个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和邢台探测资料,计算与对流发展有关的20种物理量和33种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开展雷暴潜势预报,探讨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对汽车加油加气站的自身特点,结合笔者多年来对于汽车加油加气站的检测分析,重点关于电气电子系统存在的设计、审核、施工方面的不足,针对汽车加油加气站电气电子系统雷电防护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根据国家规范及其自身特点,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最大限度的进行安全防护。
  • 摘要:本文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及结构特点,作者认为防雷检测根据电力行业防雷标准要求,及运行经验,结合常规建筑防雷国家标准进行,作到统筹兼顾,尊重现状.参加电厂检测人员应熟悉电力行业高压进网作业有关规定,并参加其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具体检测时,还应做好劳动保护与着装要求.开展电厂防雷检测,应与对方有关人员沟通并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弄清楚电厂危险源,确定重点检测部位、区域.电力生产装置防雷特点:中国与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电力系统防雷设计中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一直采用折线法.电力行业标准规定,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路杆塔等设施的接地电阻检测周期为每5年一次.电力系统提倡使用钢结构认为,钢构建筑最安全,其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油罐区、制氢站是整个电厂比较危险的场所,设置独立避雷针保护.发电厂的过电压有雷电波侵入过电压和内部故障或操作引起的过电压,必须选用阀式SPD、排气式SPD和保护间隙来实现过压的保护.接地阻抗检测根据《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 475—2006有关要求,通常采用电流-电压表三极法.电气完整性检测即直流电阻值,使用电气完整性测试仪表测试电流应满足3~20A要求,这主要考虑到电场中干扰存在,如电流太小可能受干扰电流影响.办公建筑和附属用房可以按照《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 T21431-2008提供的测试方法要求检测.
  • 摘要:利用珠三角区域的气象场及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对2012年8月份该区域的空气污染过程进行分析.该月份共出现五次明显的污染过程,其中四次与台风过程有关.利用WRF模式对其中两次由热带气旋所引起的污染过程的气象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海葵(8月7日-8日)期间珠三角地区的O3和PM10浓度有明显的增加,其它各污染物浓度也出现高值,而台风启德(8月16日-17日)期间,O3和PM10的浓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两次过程出现这种浓度场变化差异的原因与台风的路径、风向、风速、区域的边界层高度,垂直输送及水平散度场等气象场特征有关.
  • 摘要:炎热指数是一种体感温度,主要考虑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状况的综合影响,日炎热指数≥85定义为高温炎热日,少数人感觉闷热,难以忍受.本文将日炎热指数≥85定义为一般性炎热日,日炎热指数≥87定义为危害性炎热日,日炎热指数≥90定义为强危害性炎热日.研究分析了福建省各级炎热日数和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根据一般性炎热日数、极端最高气温和夏季高温日数3个指标综合分析得出,福建省最炎热县(市)前15位排名为:尤溪县、闽清县、沙县、将乐县、建瓯市、漳平市、永泰县、南平市、华安县、松溪县、三明市、南靖县、福安县、政和县和永安市,福州市区位列全省第21位.研究分析造成福建省高温炎热干旱天气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高温炎热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 摘要:本文利用1991~2010年大亚湾地区G1701区委监测站的气象数据,以及热带气旋对大亚湾地区的灾情数据,采用冯利华提出的灾级概念,以及历史个例相似法等方法,分析了大亚湾地区热带气旋的灾情特征,并对造成灾害损失的热带气旋进行灾害评估,提出了适合大亚湾地区的热带气旋灾害评估和预评估方法.从个例的分析来看,1991年~2010年期间大亚湾地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情较轻,3个个例的灾情指数显示其中两个为中灾,一个为轻灾.而对于热带气旋灾害的预评估,可以使用较普遍、方便、有效的热带气旋灾害评估方法—相似法,但首先得建立起当地热带气旋灾害的数据库.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活动的逐步增大,我国很多地区都频繁出现了山洪等地质灾害,像惠州市龙门县这样的小城市近些年也经常出现局部地质灾害的情况.短时强降水(暴洪)和持续性强降水是导致山洪和地质灾害等次生性灾害的最主要的天气现象.持续性强降水预报比较容易,服务也很到位.暴洪预报难度大.解决暴洪预报问题首先要解决短时强降雨预报问题,但是由于影响短时强降雨的环流系统多而且复杂,降水时空分布十分不均匀,目前受大气探测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限制等原因,短时强降雨预报和预报服务一直是气象台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气象预警预报针对短时强降水的预报准确率有待提高.目前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在水文气象业务能力方面,迫切需要提高定量降水预报能力,加强流域的降水实时监测分析,流域预报,改进面雨量预报方法,建立相应的流域降水监测业务系统,充分利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的资料,建立协调的水文气象业务流程.为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汛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中小流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以及防御等高度集约的中小河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对山洪等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涉及的流域临界面雨量指标研究、进行定量降水预报预警、开发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就势在必行.随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逐步推广,实时显示多普勒雷达的强度和速度资料,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 系统)的研究,正确合理使用这些产品,这给我们解决龙门山洪等地质灾害预报提供了可能性,也给解决像龙门这样小城市地质灾害的问题带来了曙光.
  • 摘要:本文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年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的分析,得出: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低年,南下的冷空气偏强,有利于冷空气与夏季风西南暖湿气流在淮河流域上空交汇;淮河流域上空环流斜压性异常强,对应正涡度和上升运动的发展,并伴随水汽的输送和辐合均异常偏强,为淮河流域降水增多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低年的情况正好相反.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淮河流域降水的可能机制为: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低年,从我国的东北地区直至30°N~50°N的广阔太平洋地区异常偏冷,纬向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使得东亚夏季风异常强和东北冷涡活动异常频繁,导致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增多;东北冷涡弱年的情况正好相反.
  • 摘要:利用站点降水资料、实时多变量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指数、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MJO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在MJO不同位相,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随滞后时长而发生变化.第2—3位相和第6—7位相分别是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典型“湿位相”和“干位相”.(2)华南前汛期降水对MJO的响应需要一定时间,滞后时长约为1—2侯.(3)MJO活跃对流(受抑对流)可通过激发Rossby波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当MJO活跃对流(受抑对流)中心位于赤道印度洋附近时,非绝热加热作用激发的Rossby波到达并影响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产生异常上升(下沉)运动和水汽供应的增强(减弱),从而促进(抑制)华南前汛期降水.
  • 摘要: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呈时间、空间上的不均,人工增雨是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主要手段,本文利用CWR-PEP法对福建省各县市人工增雨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福建省人工增雨可开发的云水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内陆地区,得益于自然条件;低值区分布在沿海、宁德内陆和三明的局部地区,除了自然条件不足外还受限于其他外部因素.
  • 摘要: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类型云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利用设置在东莞站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测量系统于2010年获取的15次降水过程每分钟一个记录的完整观测资料,对数据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开展15次降水的各种微物理特征量分析.各选取两次典型过程层状云降水(S)、积层混合云降水(T)、积雨云降水(C)三种不同类型云降水,对各种微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和时间演变特征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S、T、C型降水的粒子数浓度分布规律不明显,平均粒子直径、平均雨强、平均雨水含量、过程最大立方根直径、过程最大雨强的分布规律明显,基本遵循C>T>S的规律;较大直径的雨滴对雨强和雨水含量的贡献更为明显;T、C型降水的大雨滴明显多于S型降水;雨水含量与雨强的相关性最好,雷达反射率因子与雨强的相关性次之;层状云降水主要为1mm以下小粒子,1mm以上大粒子数浓度很低;积状云和积层混合云降水雨滴谱宽较大,1mm以上大粒子数浓度较大.
  • 摘要:利用黄陂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自定法1‐3和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进行季节划分,揭示当地气候季节变化趋势,比较不同方法异同点.结果表明:1)该地常年(1981‐2010年)四季起始时间分别为3月11日、5月18日、9月25日、11月25日,长度分别68d、130d、61d、106d;2)多年(53年)平均四季起始时间分别为3月16‐20日、5月17‐21日、9月24‐27日、11月23‐25日,各方法间只差2‐4天,但年际差异可达38‐47天;典型情况下,过去53年入春、入夏分别提前5.1、6.2d,入秋、入冬分别推后7.1d、4.2d,且不显著;3)多年平均四季长度以夏季130~131d 最长,冬季114~115d 次之,春、秋季最短,各2个月,各方法间只差1天;春秋季虽短但年际变幅大,最长秋季(91d)是最短秋季(28d)3倍以上,夏、冬季长度相对稳定;夏季最多延长13.3d,达极显著水平,其余季节长度均缩短,均不显著;4)行标法和自定法3结果几乎相同,说明二者相当;自定法1、3起始时间分别为最晚和最早,说明自定法1最严格,自定法3或行标法最宽松;自定法1、2冬季长度缩短较多,因入冬推迟、入春提前所致,其余方法冬季长度没有变化,因入冬、入春时间变化不明显,与实际不符.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气候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入秋推后、入夏提前和夏季延长,其他季节变化并不显著,与地处郊区而未受城市热岛影响有关;自定法2比较适合该地应用,不至于出现明显偏差.
  • 摘要:利用廊坊市9个气象站1964-2011年的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趋势拟合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廊坊市近48a来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性特征,并结合信息扩散法,进行了不同雷暴日数下的概率区划.结果表明:(1)廊坊市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均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约每10a减少2d.(2)廊坊市雷暴月、季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雷暴主要发生在4-10月,其中夏季(6-8月)占全年的74.5%,这一变化特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密切相关.(3)受燕山南侧迎风坡的影响,三河具有最高的雷暴日数,廊坊市中北部的雷暴日数明显多于南部的文安和大城,这可能是因为在东南季风方向上,由于渤海湾的存在,廊坊中北部地区离沿海较近,水汽输送条件比南部地区好.(4)廊坊市雷暴日10a及以上周期在绝大部分地区具有全域性,而短周期3-5a大多表现在90年代之前.(5)随着雷暴日数的增大,雷暴发生高概率区逐渐北移,当雷暴日数异常偏大(>40d)时,中部的部分地区也处于雷暴发生高概率区.
  • 摘要:利用贵州省中部威宁、三穗、黔西1980~2010年3个具有长时间连续电线积冰观测记录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贵州省中部电线积冰的时空布特征、物理特性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省电线积冰分布的空间差异显著,年平均电线积冰日数在6.3~38.3d/年之间.11月到翌年4月各月都有电线积冰现象出现.主要出现在12~2月,1月出现的积冰日数最多.最大冰厚为10~31cm,最大积冰直径为17~38mm,最大冰重为65~352g.等效直径主要集中在40~60mm 之间,平均质量为40~60g/m,东北向的等效直径、平均质量频数均大于南北向频数.电线积冰的平均密度主要在大于0.2g/ cm3以上,南北向的密度比东西向的密度小.积冰日最低气温-2~-1℃范围内出现积冰的频率最高.积冰日的平均气温范围在-4~1℃之间,-1~0℃温度范围内出现的频率最高.出现电线积冰的日平均相对湿度都比较大,日平均相对湿度为80%~100%的积冰日数占总日数的90.1%.表明电线积冰出现时主要以微量降水和小雨为主为.出现电线积冰时,日平均风速大多集中在0~6m/s的范围内,其中在2~4m/s时发生积冰的频率最高,占总数的69%.
  • 摘要:使用铜仁市10个气象站1951~2010年11月~次年3月的长时间序列气象资料和2004~2010年92个区域自动站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对铜仁市凝冻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凝冻过程时空分布不均,在高海拔地区,凝冻出现的几率达100%,凝冻天气持续时间平均为11d,持续时间最短的为3d,最长的达35d;而低海拔地区出现凝冻出现的几率只有65%左右,持续时间平均为3.5d;出现特重级凝冻灾害有6a,其中以2008年最重;以梵净山为界,铜仁东部凝冻重于西部,以东部凝冻最早开始,也是东部凝冻结束最晚;对整个冬季来说,凝冻总日数变化呈抛物线形式,1月达到最多,占全年44.5%;凝冻平均初始日在12月下旬后期,平均终止日在2月下旬末到3月上旬初;近60年铜仁冬季凝冻总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对凝冻指数的分析表明,铜仁市凝冻天气的时间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突变特点,突变点在1987年,1986年以前变化较平缓,1987年以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铜仁市出现区域性凝冻过程占总数的71.7%,其中重级区域性凝冻过程最多,占总数的26.7%,其次是轻级凝冻过程,占总数的20.0%.根据凝冻强度的空间分布,铜仁市可划为重级、中级、轻级3个凝冻等级风险区.
  • 摘要:结合廊坊城区地形地貌、市政工程、排水设施现状等,应用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方程和一维明渠非恒定流方程算法,构建城市积涝模型,结合区域自动站雨量实时监测数据、数值预报和预报员主观精细化降水预报,建立廊坊城市积涝动态预报预警系统,可实时估算、预报城市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等,预报并进行了业务试运行.系统以2012年7月21日廊坊市特大暴雨引起的城市积涝过程为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报积水深度与实际积水情况比较接近,预报结果对城市防洪减灾有指导意义.
  • 摘要:通过三种思路构造出保定气温变化的不同背景气温序列,分析近33a(1979—2011年)城市化对保定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比保定站与郊区背景站气温资料得到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增暖幅度为0.15℃/10a,城市化贡献率为30.3%.2)用NCEP/DOE的2m气温再分析资料为背景得到的城市化增温幅度为0.24℃/10a,分离出的城市化贡献率为48.08%.3)比较城市站与山区背景站资料得出年均气温的城市化增暖幅度为0.22℃/10a,贡献率为43.64%.4)三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城市化增温幅度及贡献率各不相同,却一致表明城市化对保定年、季气温的增暖贡献较为显著.
  • 摘要:黔西南州是一个冰雹多发区域,对冰雹路径的研究是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课题使用2002~2011年10a间,54个防雹站及8个气象站收集到的降雹天气资料,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建立强对流天气个例库,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黔西南州冰雹路径的新变化,总结出冰雹路径新的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制定人影工作方案,合理布置炮点,有效的遏制冰雹灾害天气对该州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 摘要:为增加有效降水,降低干旱和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研制了以提高开发空中水资源能力为主要目的、基于GIS技术的人工增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依托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Micaps数据资料和自动站数据库,开发了增雨作业预警和指挥功能、指挥信息和作业信息收集互传功能、增雨效果评估功能、常规业务管理功能,实现了地面、高空、卫星云图、雷达信息等大气监测信息和作业点的叠加显示,实现了雷达预警指挥产品的制作、动画与作业点的叠加显示,为各作业单位提供了实时的作业决策依据,提高了作业指挥水平和作业指挥能力.依托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信息管理业务平台,实现了作业单位与指挥中心的信息互传.该平台分为中心端和用户端两部分,应用MicroSoft C#语言开发.
  • 摘要:云在环境和气候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地球辐射收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成员,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先进的气象卫星平台(如Aqua卫星)和仪器投入使用,利用多通道多仪器的联合观测可以对云的宏观和微观参数进行更精确的反演研究.本论文利用CPR探测结果对CPR反演云顶高度的两种算法(雷达反射率方法和云层检测方法)进行了考察,并对地表回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雷达反射率方法在阈值选为25dBZ,且扣除地表回波干扰后,获得的云顶高度结果相对来说最理想.
  • 摘要:利用1981~2010年华北平原64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低能见度、雾、霾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了解低能见度雾霾发生规律,为雾霾预报预警及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霾日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东麓地区,雾日集中出现在平原地形辐合线(京广铁路沿线)附近,呈南北带状分布,低能见度的分布覆盖了雾、霾日区域.太行山脉地形效应及其走向是影响雾霾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年际变化上,霾日数随时间呈明显增长变化趋势,线性倾向为3.7d/10a,低能见度频次随时间也呈增加趋势,但其增长趋势不如霾日明显,线性倾向为2.5d/10a,雾日数随时间呈逐年波动,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月季变化上,低能见度、雾、霾日数在冬季1、12月出现最高,5、6月出现频次最少,夏季7、8月份,受大的相对湿度增影响,低能见度、雾、霾日频次相应有一个增加变化.
  • 摘要:运用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温度以及NCEP第一套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资料,研究了1979-2011年33年来北极海冰消融的季节特点和空间特征,并从反照率——温度正反馈与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方面分析了海冰减少对北极增温影响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在秋季和夏季的减少明显大于冬季和春季,而北极地表升温却在秋季和冬季最显著,夏季最为微弱.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是融冰季,海冰融化将吸收潜热.且此时北极低空大气温度高于海表温度,海水相当于大气的冷源.随着海冰的消融,更多的热量由大气传入海洋用于融冰和加热上层海水,这使得夏季的低空大气不能显著升温.而在秋冬季,海冰凝结释放潜热,且此时低空大气温度远低于海水温度,海冰的减少使得海水将更多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使得低空大气显著增暖.海水对大气的这种延迟加热机制是北极低空在夏季增温不显著而在秋冬季增温显著的主要原因.此外,秋冬季的海冰减少与北极近地面升温具有非常一致的空间分布,北冰洋东南边缘和巴伦支海北部分别是秋季和冬季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
  • 摘要:利用1948年~2011年NCEP全球格点日平均资料,选取南海区域(10°N~20°N,110°E~120°E)850hPa候平均纬向风稳定地由东(西)风转为西(东)风,且同一层上稳定地有θse>335(θse﹤335)时确定为南海夏季风爆发(结束)日期.建立了近60a南海夏季风爆发、结束、持续日期及强度指数序列.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地区的反气旋与越赤道气流及副高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起着决定引导作用.在纬向风的突变上,对流层高层比低层发生得早.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其强度关系密切,夏季风建立越晚(早),其强度越强(弱).
  • 摘要:本文从统一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编制方法的角度,结合多年来的防雷实践工作,阐述了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的意义、作用、编制原则和编制流程,指出防雷检测报告应由封面、目录、检测意见书、检测数据表、封底等单元组成.其中封面由封面正面和封面背面两部分组成;目录以检测意见书和受检建(构)筑物(或设施)在检测报告中的顺序排序编写;检测意见书为检测报告中各建筑物(或设施)防雷装置安全性能质量的总结;检测数据表包括基本信息表、接闪器检测数据表、引下线检测数据表、接地装置检测数据表、防侧击雷检测数据表、等电位连接检测数据表、供配电系统检测数据表、信息系统检测数据表、数据分析及检测结论表和签发表等10个数据表组成,要求检测结论为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装置数据也应如实编制在检测报告中.对检测报告的印制格式与装订提出了要求;提出对已经发出检测报告做实质性修改,应以更换检测报告的形式实施;为便于安排、调整、量化统计防雷检测工作和促进整个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探讨了唯一识别性标识的编制方法,建议检测报告编号由18位数字组成,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为防止伪造,建议目录页码采用罗马字母、检测意见书和各检测数据表编写“第n页共N页”等方法.另外,对图的使用以及防雷简则报告在编制过程中的相关编制规则也提出了建议.
  •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2012年的雷灾统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雷灾事故的特点,阐述了黑龙江省雷灾事故的时间分布、雷灾事故分类和雷灾事故的行业分布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雷灾防范措施.
  • 摘要: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图纸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是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防雷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此项工作,对减少雷击事故隐患,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防雷装置图纸审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防雷设计依据引用错误,设计说明与设计图纸中存在矛盾现象以及图纸设计不全或设计说明过于简单。和竣工验收中引下线设置与图纸设计有出入,等电位连接情况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 摘要:为了对建筑物做出更全面、更准确、更精细化的雷击风险评估,体现雷击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本文在国家现有的雷击风险评估标准GB/T21714-2008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原理计算、软件仿真等方法提出多个风险因子的评估方法:提出了雷电流幅值的累积概率分布经验公式,并推算出建构筑物未来70-100年使用年限内可能遭遇不同等级雷电流的雷击次数.根据某地区的闪电监测资料,统计推算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绕击率和反击率;根据不同土壤特征以及人体重量,提出作用于人体的跨步电压计算及安全性分析;运用电路的方法以及有限元差分法,计算出雷击建筑物时的雷电流分布以及内部磁场强度分布,为敏感电子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上述研究分析,进一步提高了雷击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完整性,对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在海南岛984-1948年历史热带气旋灾情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并采用热带气旋灾害综合等级公式计算了海南岛历年热带气旋综合灾情D,并按照D的大小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7-9月为海南热带气旋灾害的高发期;热带气旋灾害多发地带集中在海南岛的北部和东北部,而在海南岛南部次之,西部记录最少;根据热带气旋灾害综合等级值,将海南岛111年有热带气旋灾情记录的年份进行了综合灾度的划分(D≤1.1轻灾;1.1
  • 摘要:本文针对2012年邢台市气象要素与大气环境质量的月变化特征,以及各气象要素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关系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了解邢台市降水、气温和日照这三个气象要素每个月都具有什么变化特征,分别分析这三个要素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问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达到大气环境治理的目标提供帮助。得出了气象要素与大气环境质量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气象要素对于大气环境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大气的环境污染对于各气象要素也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降水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对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日照的影响并不明显;大气环境污染对于气温与日照的影响在冬季比较明显.
  • 摘要:本文分析了流域泥沙与降雨特性的关系、流域植被对产输沙的影响以及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流域,流域输沙模数与降雨侵蚀力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土壤因子、坡度因子比较相近的情况下,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度等下垫面环境因素对流域产输沙量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 摘要:使用国家环保部官网的pm2.5小时监测数据(每天抄录),累计为2011年底到2013年7月底,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北戴河pm2.5的年均值分解超标2.5倍和1.9倍;以pm2.5的为标准,北京年均7个月超标、北戴河年均4个月超标.北京、北戴河春夏季pm2.5上午9时前后、夜间21时前后为高峰时段;秋冬季表现为pm2.5数值白昼低夜间高的特点.大气边界层表现为逆温层(或者同温层)是严重pm2.5污染的推手,重度污染时段摩擦层均表现存在逆温结构,阴雨时段表现为阴天pm2.5污染严重,小雨以上降水时段空气质量优秀.
  • 摘要:为了解唐山空中云水资源特征,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利用唐山11个观测站56年的地面水汽压、降水资料和唐山4个地基GPS 2010年6月—2012年10月的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数据,分析唐山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地区空中云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唐山地区平均年大气可降水量为6914.2mm,自然降水效率为8.9%;唐山地区可降水量基本上从北到南逐渐增加,与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大致相反;年代际变化不明显,年可降水量略有上升,自然降水效率略有下降;月、季分布特征相似,月分布二者都呈单峰型,7月最大,1月最小,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均为夏季最大,春秋相当,冬季最小.
  • 摘要:统计了林州市的历年的降水资料和气候特点,阐述林州实施增雨作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了现用人工增雨(雪)作业工具的优缺点,林州购置ZY-2型远程控制碘化银地面发生器的必要性;统计了林州秋、冬、春季产生降水的高空、地面影响天气系统及雷达回波状况;根据ZY-2型远程控制碘化银地面发生器特性,分析得出在林州石板岩设置地面燃烧炉的可行性;经过2年使用,总结出了适宜AgI地面发生器作业的季节、最佳天气过程和最佳作业时机及一次增雨(雪)作业AgI焰条的用量.通过实际作业为林州的农业丰产、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平衡做出巨大贡献.
  • 摘要:本文通过利用全球大气模式CAM5.1模拟研究了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地表和大气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的分布及其随季节的变化规律.通过敏感性实验分析了黑碳气溶胶在中国地区的直接辐射效应,得到了黑碳对中国地区温度、气压、风场和气压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在中国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以及长江流域.黑碳气溶胶在全天空下大气顶的辐射强迫值四季都是正的,其光学厚度的大小和分布、在地表和大气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具有季节变化,在夏季最大.且地表温度、地表风场和气压场、降水率的强度随季节分布区域不同而不同.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1961~2010年浏阳气象观测站及近年来浏阳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总结出浏阳干旱有发生频率高、出现有周期性规律、出现的季节性明显、区域性特征明显、农业灾损巨大等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实际分析干旱有以下五大成因:1、气候因素是主因;2、地理因素;3、水系特征与土质状况;4、农业种植业结构因素;5、现有水利工程及设施因素;6、人类活动因素.根据干旱形成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加强现有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广泛实施“生物治水工程”、科学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旱情测报和预报等应对的措施和办法.
  • 摘要:本文基于大气环流模式CAM,对青藏高原大地形进行简单处理并积分15年,并逐侯对比分析了东亚夏季风对高原的响应特征.模式模拟结果表明:高原的隆升加强偏北风,使热带季风爆发之前华南及长江流域的降水加强,并通过对高层大气的显著加热作用,强化了东亚地区上层大气的南北热力差异,使得东亚夏季风加强.在西南风引导下,暖湿气流北上并使长江及江淮流域梅雨期提前,雨量加大且持续时间更长,进而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并改变了东部沿海地区的降雨分布,使其呈现出旱涝相间分布的状况.自7月上旬,高原的存在反而减弱了北方雨季的降雨强度,但是延长了北方降雨期.同时由于降雨释放潜热减少与偏南风加强的作用相互消减,使得337.5°K假相当位温线到达最北时的位置变化不大.
  • 摘要: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环流资料、区域土地利用资料和站点类型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高影响天气演变特征及大气环流系统变化和区域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对高影响天气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959~201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低温、雷暴、大风、大雾、降雪和龙卷风日数都显著减少,高温和暴雨日数的变化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空间上,雷暴和大风日数在整个长江三角洲都显著减少,低温日数在北部和中部地区显著减少,降雪日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显著减少,高温日数仅在江苏南通、上海、杭州湾地区以及浙江东部显著增加,暴雨和龙卷风日数的变化趋势在整个区域都不显著,大雾日数的空间变化更多地表现出局地性特征.过去52年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环状模(或北极涛动)都增强,而北半球极涡及欧亚经向环流都减弱,大气环流系统的综合作用导致长江三角洲大风、低温和降雪日数的减少和高温日数的增加.区域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长江三角洲高温日数的增加和大雾、大风日数的减少,城市化对降雪、低温、龙卷风和暴雨日数的影响则不明显.
  •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不同分辨率模式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WRF模式对2007年5月渤海湾一次海陆风过程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一种非均匀下垫面有效空气动力学参数计算新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案能考虑网格区域内高大障碍物引起的零平面位移对有效粗糙度的增幅作用,采用新方案能有效减小陆气相互作用通量计算误差,而常用的模式网格区域内非均匀下垫面参数加权平均方案低估了感热通量和高估了潜热通量.
  • 摘要:利用micaps3.0、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对2010年8月21-22日秦皇岛地区出现的一次暴雨至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横槽、700hPa低涡及副热带高压,强降水落区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低空急流入口区左侧、中低层低涡和切变线附近.红外云图上副高边缘降水云系在沿海地区发展为多个强降水云图,造成我市沿海地区大暴雨天气.同时K指数、相当位温、涡度等物理量场对降水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为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提供依据.本次过程副高呈带状分布,超低空急流和低涡使降水增幅,降水量分布不均,沿海降水量较大,具有典型的海岸带暴雨特征.
  • 摘要:通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6日发生在天津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天津“7.26”特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副高、低槽和锋面,前期副高强盛,为降水提供了高温高湿条件,低槽携带的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天津特大暴雨,水汽通道的建立与台风“韦森特”和副热带高压密切相关,强降水区域出现在地面锋前暖区,位于低空冷暖平流零线的偏暖平流一侧,以及假相当位温高能舌的顶部,并发现在降水期间对应低层正螺旋度、高层负螺旋度,强降水时段对应的高层负螺旋度迅速加强,低层正螺旋度向垂直方向伸展,但强度增大并不显著,可见高层强大的反气旋对强降水起了一定作用.
  • 摘要:利用2007-2012年武汉市五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和各区雷电灾害资料,对武汉市郊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时间特征分析,6年中五个郊区年雷暴日和年雷灾次数均呈现来回波动现象,但年雷暴日与年雷灾次数波动方向相反.五个郊区年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递减趋势.每年新洲都发生雷灾,东西湖发生次数相对较少.根据空间特征分析,五个郊区均属于中雷区.长江以南区域平均年雷暴日多于长江以北,江夏平均年雷暴日为五个郊区之首.雷暴活动相对最少的区域是东西湖和蔡甸.武汉郊区雷电灾害频度呈现明显区域性差异.新洲及江夏雷电灾害频度较高,东西湖雷电灾害频度最低.雷电灾害频度分布与平均年雷暴日分布情况大致相似.新洲和江夏平均年雷暴日高,且靠近长江水域致使土壤电阻率容易突变,因此易遭雷击.分析近几年武汉郊区雷灾事例,雷灾原因主要是无防雷装置、防雷措施不完善或户外防雷意识欠缺.雷暴日和雷电防护措施均对雷电灾害有影响,在不能控制雷暴日的情况下,应积极科普防雷知识并采取雷电防护措施.防护过程中需同时注重感应雷和直击雷的防护.
  • 摘要:立体人工增雨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现代气象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通过采用飞机、火箭发射装置等先进技术装备设施,在高空、地面实施增雨作业,科学有效地开发云中水资源的一种方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云水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科学行之有效的途径.必将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 摘要:综合利用2009年4月18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实施的飞机云物理观测和播云试验资料,结合卫星、雷达、加密探空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该次积层混合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云降水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结果有:此次降水云系为积层混合云,云中过冷水丰沛,具有很好的可播性,强可播区占作业云体的主要部分;云的可播性与雷达回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C波段雷达回波的强弱与降水粒子谱呈现较好的相关性,与云滴谱相关性相对较弱;播云作业过后,云中小云粒子浓度减少,大云粒子和降水粒子浓度增加,雷达回波的相应位置出现亮带;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雨量对比分析显示,作业过后近三小时内降水增加.
  • 摘要:利用DMT探测平台对2009年3月11日山西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计算了云中过冷水含量距层高度的垂直分布:云中过冷水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距0℃层高度以上400m处,其最大值分别为0.416g/m3;之后随着距0℃层高度的增加,云中过冷水含量迅速减小,到0℃层高度以上600m处基本为最低,之后直到云顶,云中过冷水含量维持低值.CDP探头探测的云中粒子浓度以及CIP探头探测的云中大粒子浓度应作为判别云中可播度的两项主要指标CDP探测的粒子浓度不小于30/cm3的云区才具有一定的可播度,其中CIP探测的大粒子浓度小于10/cm3时,可确定为强可播区.云滴浓度随高度变化呈多峰分布,云中粒子谱型主要为双峰或多峰型.此探测程中典型区域的粒子谱中均出现第二峰值的区段,分析表明只有当云粒子浓度不小于30/cm3时,相应云区才具有一定的可播度.
  • 摘要:为揭示西安市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以及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以期为大气环境规划和环境治理提供宏观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西安泾河2007-2011年的地面常的规气象资料,用国标法算出每小时的混合层厚度,挑选出日最大值,得到每日的最大混合层厚度,结合同时期的降水资料及5a每日空气污染物浓度值,对比分析西安地区混合层厚度和同期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空气污染物浓度值与同期最大混合层厚度空气污染物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1)西安2007-2011a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有逐年递增趋势,2011年有所减小.西安5a平均降水日数为109d,西安在2011年的年降水日数月平均值最大为119d,最少为2010年100d.从变化可以看出混合层厚度与同期降水日数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年度尺度的负相关关系,年最大混合层厚度平均值大的年份,年降水天数少,相反年最大混合层厚度平均值小的年份,年降水天数较多.(2)西安2007-2011a中,日平均最大混合层春季最大,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最小,冬半年低夏半年高.平均值最低在1月,最高在4月和5月.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日最大混合层厚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空气污染物浓度大的天数里,混合层厚度小,反之则混合层厚度大.
  • 摘要: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表明,九江鄱阳湖区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6、7月份2000s较前期显著上升,8月份总体呈较平缓的递减趋势且在2000s维持在偏低状态.回归分析表明,夏季平均气温年变化线性趋势各站点均不显著,但有半数站点平均最低气温显著递增,有1个站点平均最高气温显著递减;月平均高温线性变化趋势,6、7月份绝大多数站点不显著,而8月份绝大多数站点显著递减;月平均低温线性变化趋势,武宁站6、7、8月份均递增,瑞昌、九江站6、7两个月递增,星子站6月份1个月递增;月平均气温线性变化趋势,6月份有2个站点递增,7月份全不显著,8月份有3个站点递减;气温日较差线性变化趋势,6、7、8月份分别有2、3、7个站点显著递减(永修站7月份递增),其余均不显著;6月份的平均气温、平均低温、平均高温均表明出显著的上升的慢变,7月份的平均气温与平均低温均表明出显著的上升的慢变、平均高温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8月份的平均气温、平均低温、平均高温均表明出显著的降低的慢变.小波分析表明,6月份平均气温永修1站呈周期变化,7月份平均气温各站点周期性变化均明显,8月份平均气温各站点周期振荡均不明显;月平均高温永修站6、7、8三个月均呈周期性变化,湖口、星子2站6、7两个月呈周期性变化,武宁站6、7、8三个月周期性均不明显,其余4站仅6月份呈周期性变化;月平均低温都昌站6、7、8三个月均呈周期性变化,永修站6、7两个月呈周期性变化,德安、湖口、星子3站仅7月份呈周期性变化,其余3站6、7、8三个月周期性均不明显.M-K检验分析表明,6月份气温部分站点在2000s有升温突变,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突变有星子、都昌、九江、瑞昌、武宁、湖口6个站点,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突变的有瑞昌、永修2站,平均气温突变升温的是市区以及西部山区共3个站点.瑞昌站最高、最低及平均气温均有突变.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普遍存在降温的突变,且有7个站点突变时间区域含1970s中期;7月份平均最低气温西部、南部及市区的4站2000s末突变升温(其中武宁站持续时间近30a),东南部邻湖的都昌、星子2站表现为1970s 前、中期突变降温,湖口、德安2站无突变现象;7月份平均气温有5个站点1970s中期突变降温,3个站点(德安、瑞昌、九江)无突变现象,九江站1951-2010a资料分析为1960s中期突变升温.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2000s普遍存在降温的突变,西部2站的持续时间最少,德安、都昌、湖口、星子4站在1990s中、后期就已进入突变状态;8月份平均最低气温都昌、武宁、瑞昌3站2000s有降温突变现象,其余5站无突变;8月份平均气温德安、都昌、湖口、星子、九江站1990-2000s有降温突变现象,其余3站无突变(九江站1951-2010年的资料8月份平均气温无突变现象).
  •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5种气候周期检测分析方法,分别对功率谱、最大熵谱、交叉谱、小波分析和谐波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方法介绍,同时对各方法在国内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得出:1、目前上述5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区域或单站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周期检验分析,但小波中特有的多分辨率分析,是对傅里叶分析方法的突破性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小波分析成为气候周期研究中关注的热点.2、目前国内各种应用研究分析结果得出:中国降水普遍存在2-4年、9-11年周期,中国夏季月平均气温的持续性较好,但周期性较差.东北地区气温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存在着2-4年的显著周期.
  • 摘要:采用美国NCEP/NCAR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GFS)资料,分析我国南方2012年7月中下旬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影响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回算数据的特点,检验评估了2012年7月11日-31日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场的预报能力,并利用谐波滤波提取空间长波、超长波进行检验,进一步对我国南方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预报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环流形势场的预报时效随对流层高度升高而增加,GFS模式对东亚地区的中低层高度场预报可靠时效维持在7d左右,高层预报可靠时效可达10d;滤波分解出的长波、超长波的预报技巧显著提高,相对整体预报时效延长1d以上,其中高度场的5-8波的预报效果好于3-6波段,而风场正好相反;对我国南方两次持续性强降水的可预报天数维持在8d左右,并可提前2d预报出强降水带位置,模式对整个强降水过程预报整体偏强.
  • 摘要:利用内蒙古46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0年内蒙古地区作物生长季内的降水资源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生长季内月尺度旱情特征.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区生长季降水资源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平均为255.0mm)自西向东递增;降水变率为25.3%,与降水量成反比;1961‐2010年,生长季降水量以‐4.5mm/10a的趋势减少.内蒙古地区生长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西部地区干旱程度更重;5月是干旱最严重的月份,多年平均干旱站点44站,重旱以上的区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5.5%.7月和8月降水量相对充沛,全省干旱程度较轻;7月份全省不旱的区域包括东部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2%.
  • 摘要:广州塔”是广州市亚运会的地标建筑,在塔层121m与454m高度自2010年11月以来开展了颗粒物PM10/PM2.5/PM1的测量,观测仪器是德国GRIMM180型气溶胶粒子谱仪.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的资料分析表明:PM10/PM2.5/PM1的年均值在121m高度为44.1/38.2/34.9μg/m3,454m高度为35.7/30.4/27.5μg/m3.以2012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为标准,121m与454m的PM10与454m的PM2.5年均值均可达标,而121m的PM2.5年均值超标幅度为9.1%.观测期间PM10/PM2.5/PM1最大日均值121m高度为183.3/144.8/123.8μg/m3; 454m高度为102.8/92.7/86.4μg/m3.日均值除454m的PM10没有超标外,121m的PM10/PM2.5日均值超标频率为0.6%/10.7%,超标幅度为9.0%/24.4%;454m的PM2.5日均值超标频率为2.0%,超标幅度为10.4%.可见,454m高度的空气仍然达不到新标准的二级标准.污染最重的季节是冬季,最清洁的季节是夏季.PM10/PM2.5/PM1的垂直分布总体上随高度递减,递减率PM10>PM2.5>PM1,表明细粒子的垂直分布比粗粒子均匀,夏季PM垂直分布比其它季节更为均匀.
  • 摘要:城市重污染事件的发生除排放源外,气象条件是最直接的客观外因.本文以2013年2月21日-28日北京地区典型PM2.5重污染过程为例,基于气溶胶水平和垂直监测数据,常规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高时间分辨率风廓线数据,分析了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环流形势以及边界层结构的变化对PM2.5污染形成、累积和消散的影响.从而为今后预测和预警PMz.s重污染事件提供支持和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地面持续的均压场或弱低压控制,东南和西南气流的输送,低风速和高湿以及较高的日夜温差引起的辐射逆温,易导致PM2.5的累积增长,另外,低空顺时针的垂直风切变带来的暖湿气流引起的平流逆温,也易促使PM2.5在低空汇聚增长;高空持续稳定的西北气流配置减缓了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的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使得污染过程持续维持;当北京位于高压前部时,较强的偏北风往往使得PM2.5得以疏散清除.
  • 摘要: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图、全国自动加密观测资料和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一次发生在河北中南部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阻塞高压的维持使高空冷空气在贝加尔湖横槽中大量堆积,河套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加速了低层气旋性辐合的形成.低空急流使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风速和风向在河北中南部的辐合促进了水汽的辐合;石家庄、邢台北部的块状回波与邢台市区附近的带状回波相接处即强对流暴雨的发生地,回波带断裂处顺时大风易发;邢台次云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北部主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邢台北部低于-42℃云区范围扩大,邢台狭窄的强对流回波带形成,当北部主云带东移时,邢台上空的云区与降水减弱.以上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该云区和降水的形成与邢台北部对流云发展有关;全国自动加密观测资料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地面中小尺度信息,非常有利于提高中小尺度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在此次区域性短时暴雨过程中,地面加密风场的变化以及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都对河北中南部短时暴雨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带状回波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快速强烈发展,而且随着河北中南部地面辐合线的消失而原地减弱.风速的低层辐合是本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增雨作业目标云的自动识别中,设计并实现了人工增雨指令实时计算软件.解析雷达产品数据,将雷达产品作为极坐标表示的图像像素的集合;利用四川盆地地区适宜增雨作业云系的雷达回波特征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区域分割、区域标记等图像处理方法识别出作业目标云,确定作业目标位置;结合作业点的地面位置和作业工具,科学计算出具有作业条件的作业点和作业指令的相关参数,极大地提高了人影作业指挥的自动化程度.
  • 摘要: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缓解水资源的短缺就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人工增雨可以大幅提高空中云水资源的利用,也就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飞机人工增雨作为人工增雨的方式之一,以其显著的增雨效果,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飞机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航线设计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使用ArcGIS和MFC设计并且实现了飞机人工增雨航线制作软件.与现有的软件相比,基于本文的软件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地图进行缩放操作,快捷的添加或删除图层,以及完成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等功能,所以,可以更好的满足飞机人工增雨跨区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空中云水资源的利用.
  • 摘要:在统计雷击大地密度的过程中,需要划分公里网格,然后对落在网格内的闪电数据进行统计.首次提出利用降维思想统计雷击大地密度,降维统计是一种科学的统计方法.利用统计出的数据绘制等值线时,每条数据都参与了等值线的绘制,不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给出了手工统计的方法,同时利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了降维的统计方法,提供了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实践证明,该统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摘要:本文利用湖南地区97个观测站1980-2010年逐日观测资料中的雷暴日数据和湖南省气象局防雷中心提供的2000-2010年湖南地区雷电灾害统计信息,对湖南地区的雷电活动时间、空间特征分析,得出湖南地区的雷电活动有较明显的年代际和月际变化特征,湖南地区的雷电空间分布和湖南地形存在对应关系,雷电造成的灾害及损失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主要行业、技术水平有关.
  • 摘要:利用耦合了单层城市冠层模型UCM的中尺度模式WRF,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夏季城市化效应进行了5年(2003-2007)高分辨数值模拟.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无城市的对比试验,试图寻找城市化效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降水特征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得长三角城市群及其邻近地区夏季近地层水汽混合比呈明显减少趋势,而使得850hPa-700hPa层的水汽混合比有所增大.通过对比有与无城市各等级降水日所对应的2m水汽混合比,小雨降水日对应的2m水汽混合比差异与总降水日对应的差异最为接近.通过分析环流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发现,水汽混合比的垂直变化是由于城市群的存在使得近地层辐合、850hPa-700hPa层辐散配置增强,以及在城市群上空存在增强了的垂直上升运动,从而增强城区对流活动,水汽的垂直输送也更为活跃,从而有可能导致对流性降水的增加.
  • 摘要:分析和预报局地对流时常用到对流温度,对流凝结高度常用于估计局地对流云的云底高度.对流温度和对流凝结高度用于局地对流分析时存在一定的前提,且其蕴含的物理意义非常丰富.本文剖析了几本较为经典的大气物理学相关书籍书中对流温度概念图示,指出其中隐含的理论错误,并阐释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对此物理量误解和使用疑惑.论文构造了物理意义清晰、气象基本理论更为合理的对流温度示意图.论文利用北京夏季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夏季6-8月份出现的对流云的频数和出现时间,并尝试用对流温度预报局地对流云的出现,用对流凝结高度预报对流云的云底高.结果表明:对流温度在局地对云流的预报中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流凝结高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局地对流云的云底高.如果把最高温度不低于对流温度1℃做为判定能否产生对流云的一个标准,预报准确率能达到45%.当预报有局地对流云时,对流凝结高度与对流云的云底高之差在600米以内的占到了局地对流云出现日数的46%.
  • 摘要:本文利用WRF V3.2的两种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Thermal-diffusion、Noah)和4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MYNN3、ACM2),对2011年4月17日发生在广东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各方案模拟得到的雷达回波、23oN纬向垂直速度场、降水过程和地表热通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强对流系统的移动速度快于实况,模拟的雷达回波和累积降水量的最大值均大于实况;12小时累积降水的Ts评分和Bs评分结果表明Noah-MYJ方案是模拟降水的最佳方案;强对流系统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移动路径上地表热通量的影响明显,在发生降水前,系统移动路径上的地表热通量越大,越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应用WRF模拟预测强对流天气过程时,与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相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选取更为重要;对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推荐使用YSU、MYJ和MYNN3这3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 摘要:强对流天气往往具有发生发展快、移动迅速、破坏性强等特点,利用卫星资料对强对流云团活动进行监测有助于客观实时地追踪预警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研究表明,强对流的发生与深厚对流关系密切,深对流指数大值区常对应强对流天气区.但仅靠红外通道很难将强对流云团从卷云特别是密实的厚卷云中完全分离出来,本文研究了不同红外通道亮温差对强对流云团的指示意义,通过采用联合阈值对强对流云团进行识别.通过对2005-2008年6-8月华北大部分地区、长江流域深对流指数值和红外多光谱亮温差值的统计分析,综合确定识别条件,用2009年6-8月华北地区资料进行客观检验,击中率为70%以上.此外,在有效识别强对流云团的基础上,采用改良面积重叠算法对强对流云团进行跟踪,并引入光流场改善跟踪效果.在此基础上,线性外推预测强对流云团未来的位置.用2009年夏季强对流天气个例对该识别追踪预警算法的检验表明,质心位置30分钟预报经纬度平均误差在±0.1°左右.
  •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愈来愈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突发性、积累性、持续性等特定属性,其带来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具有很高的风险.因此,适时地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解决该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经验的研究,为中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路径提供了选择,如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选择合理的模式、规范承保范围、科学组建承保机构、严格限定责任限额等.
  • 摘要:利用临沂巨皇光伏跟踪示范电站2011年光伏发电数据和同步辐射观测资料,采用趋势面分析法进行春、夏、秋、冬四季和全年多晶硅太阳能板温度变化和辐射量变化对发电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四季和全年发电量二次和三次趋势面拟合度均达显著水平,可以揭示其影响变化趋势,电池板温度和辐射量变化对光伏发电量影响的二次趋势面拟合方程完全可以用于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预报预测.另外研究发现板温和辐射量变化对发电量的影响较为复杂,二者相互制约又共同发挥作用,总体表现出双向渐变趋势,即辐射量正向变化、板温负向变化.不同季节发电量受板温和辐射量变化影响其变化趋势和幅度也有所不同,板温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较为复杂.
  • 摘要:基于卫星资料监测地面细颗粒物能有效弥补地面站点观测的不足,而其关键在于对卫星资料进行多个影响因子的订正,因此对影响因子敏感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对2010年MODIS AOD资料和地基PM2.5观测资料进行时空匹配,研究垂直(气溶胶标高)、湿度(吸湿增长因子)和粒径(有效半径)三个影响因子及其组合的敏感性,使用三个因子及其组合对全年、干季和湿季数据的进行订正,比较和分析订正效果.研究表明,三个因子中,粒径因子的敏感性最高,垂直因子次之,而湿度因子有负作用.组合因子中,垂直及粒径订正和垂直粒径及湿度订正的相关性要高于单个因子,而垂直及湿度订正的相关性要低于粒径订正.其中,垂直及粒径订正的效果最好,敏感性最高,全年相关系数能达到0.516,干季到0.515,湿季高达0.983.垂直及粒径因子再加上湿度因子后,敏感性有所降低,全年的相关系数降为0.487,干季降为0.439,湿季略微降低为0.977.垂直及湿度订正的敏感性最低,全年的相关系数仅为0.145,干季为0.305,湿季为0.848.总体而言,垂直及粒径订正因子敏感性最高,效果最佳,其中粒径因子的加入起了显著提升作用.而湿度因子使得相关性降低,这表明经验吸湿增长因子的时空代表性单一,需要实测资料加以修正.
  •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9月13日一次西风槽天气过程以及9月26日一29日受副高影响,冷锋过境天气过程下3个架次飞行个例进行分析,分析了降水性层状云的宏微观物理特征,主要从层状云的云滴微物理参数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以及云系降水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人工增雨催化的可播性进行了讨论,以提高对河北地区秋季层状云降水机理的了解,为人工增雨提供实际的数据依据。
  • 摘要:根据1962-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度日模型和基准温度21.8℃,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冷度日和热度日月际、年际及年代际的变化特征.为珠三角地区能源管理及产业转移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冷度日集中在4-10月,以7月份最大,热度日集中在11月-次年3月,以1月份最大,各站冷度日和热度日的最大值差别均较小;冷度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在18.8~87.9℃·d/10a之间,最小值出现在1976年,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之后,热度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在28.7~60.7℃·d/10a之间,最小值多出现在21世纪10年代,最大值多出现在1969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冷度日上升和热度日下降的趋势均加快,佛山、深圳尤为明显.CDD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HDD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CDD、HDD的这些变化特征可能与年平均气温的上升有关,也可能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
  • 摘要:本文提出的高密度自动站智能标注算法,综合了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点抽稀算法和数据分散算法,根据用户主要关注天气要素极值的特点,针对降雨、风、气压等要素,依据观测值的大小分配自动站显示的权重,依据先绘制权重高的标注后绘制权重低的标注的原则,以保留极值和流动标注等方式,利用屏幕网格索引技术,实现了气象数据有重点而又整洁清晰的显示.实例分析证明,采用本文设计的智能标注算法显示高密度自动站数据,可以很好的保留极值信息,有利于预报员发现识别气象灾害,提高预报员使用高密度自动站的能力.
  • 摘要:在统计了1990-2009年间降雪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天气图、micaps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回流型强降雪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华北回流型强降雪天气的普遍特征,通过对回流形势和廊坊及上游沿线测站高低空物理量特征的诊断分析,归纳出一些适合廊坊本地的预报指标,并通过初级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当地强降雪预报的准确率.结果发现:回流降雪过程500hPa高空形势可分为两类:两槽一脊型和多波动型;地面图上亚欧东部基本呈“北高南低”或“东北高西南低”的形势,高压中心的平均强度可达1045.5hPa.廊坊地面风的上游即渤海西岸为显著的北到东风,同时当风速达到5m·s-1以上时要注意强降雪的发生.
  • 摘要:利用增城市国家气候基准站1959-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2年来增城市暴雨日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并分析了暴雨日数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结果表明:增城市每个月都可能出现暴雨,但主要集中在4-9月,暴雨日数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6月;增城市年平均暴雨日为8.8d,暴雨的平均强度为79.8mm/d.暴雨日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年份达到17天,最少的只有4天,暴雨日数以0.0366d/年的线性趋势增长;年暴雨日数与年暴雨雨量、年降水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小波分析表明增城市暴雨日数存在着11年和21年的显著周期,2000-2010年有5年的周期,预计2011年和2012年增城市暴雨日数偏少.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表明从70年代起增城市暴雨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暴雨日数增加的突变点是1964年.
  • 摘要:本文从气候变化、城市化的发展对肇庆城市气象灾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象干旱频繁导致火灾明显增加,极端强降水增多引发地质灾害频发,高温引起能源供给系统的压力,雷电灾害的多发导致城市通讯系统安全隐患,灰霾对城市交通、医疗系统的影响加重,酸雨的增多导致水资源质量下降,旱涝交替频繁导致地表径流减少,水资源缺乏.并提出了相应防御对策:因城制宜,根据气象灾害风险区制定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规划;加强防洪、防内涝工程性防御措施,提高城市承灾能力;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必须进行气候论证;加强城市工程的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减灾工程措施;发挥肇庆城市的湖泊河道蓄水功能,降低水荒风险;加强城市建设气象规划的相关研究等.
  • 摘要:厦门2013年进入汛期以来,频繁出现大暴雨天气,导致城市内涝、交通瘫痪、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一定的人员伤亡.气候变化分析表明,厦门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并非偶然.本文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产生厦门城市内涝的内外因素,提出海岛型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防治以城市内涝为典型代表的城市气象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对影响桂林市的大雾天气进行综合分析,为找出相应的预报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桂林市大雾天气主要为两种类型:辐射雾与平流雾,平流雾比辐射雾出现次数多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辐射雾比平流雾能见度更低;两种雾的物理机制及大气环流截然不同:辐射雾由早晨晴空微风气象条件所致,对应稳定的高压系统控制,平流雾由深厚的暖湿气流辐合造成,对应小槽、切变弱降水系统及切变前的强西南风气流;两者都具有近地面层气温低、湿度大的特点;两种雾形成及消散的气象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存在不同的预报着眼点.
  • 摘要:通过各台站使用灾情直报系统进行灾情上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时经常常出现错误、统计月年质量报表花费时间长的情况,特设计了桂林灾情、预警信息质量管理系统.
  • 摘要:利用基于大气边界层Monin-Obukhov相似理论、通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设计的非均匀地表空气动力学有效粗糙度计算方案,研究了3种不同地表类型情况下有效粗糙度的统计特征,并分析了大气层结稳定度和粗糙变率对有效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粗糙度总是大于面积加权平均粗糙度,大部分情况下有效拖曳系数比平均拖曳系数大10%以上;有效粗糙度虽然和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但对粗糙变率更敏感,粗糙变率加倍将使有效粗糙度相对变化百分比达到加倍前的4倍,有效拖曳系数相对变化百分比达到加倍前的3倍.因此,非均匀下垫面的数值模式中,不能简单地采用面积加权平均粗糙度,需要采用能表示下垫面非均匀性综合效应的有效粗糙度.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北京T213分析场资料等,对2012年2月22日鹰潭一次大雾天气过程产生的天气背景、气象要素及各种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雾是平流雾,是冷空气影响前夕底层温度明显回升、地面倒槽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中低层强的暖湿平流作用在边界层形成了逆温,有效抑制对流的发展,为这次大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层结背景条件;前期降水条件、低层暖湿平流输送及暖盖作用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低层弱的辐合上升为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另外云层间的晴空区的辐射降温作用也是鹰潭出现大雾的有利条件之一.
  • 摘要:综合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雷达资料、卫星TBB等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1~22日唐山地区对流性大暴雨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预报此类暴雨天气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大暴雨发生在贝加尔湖低涡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偏强北跳后转而东退的背景下,降水发生前唐山地区有较高的对流不稳定潜势,高低空急流动力耦合、水汽通量辐合为深对流提供了背景条件.(2)地面辐合线与强降水位置一致,是此次大暴雨的触发机制.(3)持久深厚的西南低空急流不仅提供了水汽、热力条件,加大了0~6Km风切变,维持了较强的上升运动.MCC云团内TBB≤-72℃冷云区与大雨强降水对应,MCC具有后向传播特点,云团内对流单体沿着平均承载气流移动,“列车效应”是产生累积雨量偏大的原因.(4)对流层中部直立的纬向锋区靠近低空急流带时诱发了低空急流的加强,多个中气旋在高空锋区附近生成,有利于中层冷空气卷入,增大暴雨区上空热力不稳定性,是本次过程雨强偏大的直接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MOS方法,对T639模式资料进行解释应用,制作河北143站最高、最低温度预报.逐月并向前后跨一个月建立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利用该预报方程制作中间月份最高、最低温度.通过2013年5月,6月预报试验,并进行检验分析,并与中央台指导预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整体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质量高于中央台指导预报,尤其是最低温度预报.最低温度预报效果优于最高温度,168h内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均超过60%,尤其是对6月最低温度预报在72h内正确率都超过75%.最低温度预报72h以内平均觉得误差基本在2℃以内.从全省平均误差的分布看,最高温度平均误差48h内基本在-1.2~2℃之间,72h中北部部分地区达到2℃以上,从空间分布看,中北部地区平均误差为正值,且较大,说明对于中北部地区以预报偏高为主,中南部地区平均偏差不大,略微偏低.最低温度预报平均误差基本在-1.2~1.2℃之间,空间分布不均.
  • 摘要:本文对2000至2006年的南宁市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南宁市近7a能见度年均值在13至17km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一年之中,能见度最小值主要出现在1至3月,最大值出现在6至7月,汛期能见度明显好于非汛期.一日之中,能见度的日变化为:08时<02时<20时<14时.能见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温度、风速成正比,与压强、降水、湿度成反比.与污染物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较强,达到-0.58.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