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3-10-2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964条结果
  • 摘要:精细的暴雨预报对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重要作用,数值预报是制作精细暴雨预报的重要手段,资料同化是获得精确数值预报初值的重要保证.为提高暴雨预报的精度,本文针对卫星辐射率资料,利用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和增长模繁殖法(BGM)集合预报技术,基于WRF模式,设计了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BGM-3DVAR),讨论了混合同化方案中集合成员数目对暴雨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BGM方法得到的集合预报信息能够为混合同化方案提供有效的背景场和具有“流依赖”特征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相对于传统的3DVAR方案,BGM-3DVAR方案得到的模式初始分析场,增加了有利于暴雨发展的中尺度信息,特别是在雨区内增加与雨团尺度相当的初始增量,明显的提高了暴雨分布结构和强度的预报效果;而传统的3DVAR方案在雨区内的初始增量较小,增量信息尺度较大,不能有效增加初始场中的中尺度信息和改进暴雨精细化预报的效果.进一步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随着集合成员数的增加,降雨强度有一定的改善,降雨结构的改善最为显著.
  • 摘要:采用CloudSat卫星云廓线雷达反演资料2B-CLDCLASS、2B-CWC-RO和2B-GEOPROF以及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选取了新疆天山及其附近地区的6次强降雨过程中的8个降雨云个例,对云中冰粒子等效半径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面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粒子主要分布在2-13km内,其等效半径的低值主要分布在云层的上部,高值主要分布在云层的下部.半径大于150μm的冰粒子的出现概率很小,而等效半径小于80um的冰粒子除2007年7月9日昭苏降水过程中仅分布在云层的顶部外,其它个例中在各高度云层中均有分布.冰粒子等效半径与降水量相关性随高度而变化,在5~6km高度层内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823,且在0.05水平上有较高的显著性.5km以上相关性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弱.同一地区不同降水过程云中冰粒子等效半径的垂直分布具有极高相似性,相关系数大于0.9.
  • 摘要:地表温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地面观测,卫星遥感,还是陆面过程模拟,都很难单独获得时空连续且高精度的地表温度分布规律.本文将遥感与陆面模式相结合,利用2006-2008年不同MODSI叶面积指数(LAI)数据,提出了将高时空分辨率的MODIS LAI融入CLM 3.0模式分析的技术,并进行了编程实现.开展了地表参数LAI敏感性分析及不同MODIS LAI应用效果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陆面模式对LAI参数较为敏感,无论从站点还是区域尺度,均能体现两种MODIS LAI对模拟地表温度的改进效果,以改进MODIS LAI模拟的结果精度较高.年平均站点尺度上,改进MODIS LAI模拟的地表温度与观测值的偏差、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相比原模式模拟结果误差依次减小了9.7﹪、10.1﹪、2.2﹪.相比较MODIS LAI,改进MODIS LAI在夏季改进效果较明显.区域尺度上,在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北南和西南地区,均能较明显体现两种MODIS LAI对模拟地表温度的改进效果,以改进MODIS LAI模拟的结果精度较高.七个区域均是在冬季模拟结果偏差较大,春季次之,夏季和秋季偏差较小.
  • 摘要:利用1963~2011年贵州81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9年贵州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特征,探讨了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在降水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降水等级的上升,对应该量级的雨日迅速减少;贵州总雨日及小雨日西多东少,而中雨日、大雨日及暴雨日南多北少;近49年贵州总雨日、小雨日、中雨日、大雨日整体上都呈减少趋势,而暴雨日却呈一定的增加趋势;小雨日与总雨日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后逐步减少,21世纪初期之后降幅更加明显,而中雨日在20世纪60~80年代初多波动,在21世纪初后迅速下降,大雨日和暴雨日均经历了两次较明显的波动;随着降水等级的上升,雨日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迅速增大,小雨日与降水量的相关最差,暴雨日与降水量的相关最好;降水偏多年各个等级的降水日数明显偏多,小雨日、中雨日及大雨日变化较为显著,暴雨日变化不显著,降水偏少年各个等级雨日则明显减少,中雨日变化最为显著,其次为大雨日、暴雨日,小雨日变化不显著,因此,贵州地区总降水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小雨日、中雨日、大雨日的增加引起的,降水量减少则主要是由于中雨日、大雨日及暴雨日的减少引起的,比较各个量级的降水日数,无论是在降水偏多年还是偏少年,中雨日和大雨日的变化都是比较显著的.
  • 摘要:利用1951—2010年中国逐日台站降水资料和195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和对应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季节内的变化,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自5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整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降水20世纪50年代基本高于平均值,降水量较多,但是从1965年开始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进一步减少,出现干旱情况,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的变化有明显的2-3年振荡,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降水振荡的强度较大,频率较低,70年代之后降水振荡的强度较小,频率较高;500hPa高度场、高空急流以及水汽输送的年际、年代际以及季节内的变化也影响着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
  • 摘要:利用GRAPES(Globe/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对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6个场馆气温、相对湿度、风及降水量的预报结果,采用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Alpha Index、TS和ETS评分等统计量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评估.结果表明:GRAPES-Meso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检验效果较好,对相对湿度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且随预报时效的增加,其变化趋于稳定.起初模式对相对湿度的预报偏干,之后逐渐变为预报偏湿;气温预报偏低;风速预报偏大.逐日各要素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气温的变化幅度最小;各级降水检验发现,晴雨预报的TS评分最高,且随降水增大,ETS评分逐渐接近TS.不同起报时间的预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GRAPES-Meso模式使用00时GFS资料做背景场进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要优于使用12时GFS资料的预报;而对于风速预报,12时的起报略好.与其它模式预报检验结果对比发现,GRAPES-Meso对复杂地形下要素预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还发现,模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若能有效订正其误差,将有助于改进模式预报.
  • 摘要:利用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9日——16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雾霾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范围的纬向环流形式为雾霾的发生提供了背景,逆温层及较大的相对湿度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850hpa以下层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的绝对值较小,是雾霾维持的因子.
  • 摘要:利用常规与非常规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发生在广西北部的桂林龙胜一带以及以北省区,其主要影响系统为500-700hpa高空槽及850-925hpa切变线及地面锋面;强降水区位于500-700hpa槽线附近、850-925hpa切变南侧附近以及850hpa水汽通量辐合区中;对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不利条件有850hpa以下层偏南气流较强、切变线在25°N以北、江淮气旋的生成发展、水汽通量强辐合中心在110°E以东的30°N附近、强上升速度位于26°N以北;桂林站格点(25°N、110°E)垂直速度深厚,但强度中等,对流不稳定条件较好,但缺乏深厚的槽切变线触发系统,以雷电及短时大风天气为主,局地有暴雨;预报产品中形势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雨量要素预报量级与落区与实况有一定差异.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ECMWF等资料,对1223号深秋台风“山神”减弱后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引发广西持续2天异常特大暴雨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神”进入北部湾并在越南北部海登陆,转向东北移动,在广西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后,空气从江西经桂东北在低层渗透进入华南西部,并与“山神”东部的偏南气流在桂南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使得广西南部的动力辐合和上升运动得以加强和维持;(2)“山神”东部强盛的东南风急流将南海大量的水汽输送到广西上空,为持续性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原料;(3)“山神”减弱消亡后,其外围环流位于广西南部上空的垂直风切变小,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热量、水汽的积聚和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并释放大量的凝结潜热,对暴雨的增幅也有重要的正反馈作用.
  • 摘要:2013年5月24日傍晚到夜间贵阳市出现了本地区2013年入汛以来的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自动站等资料探讨此次暴雨过程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地面辐合在相应的水汽、热力及不稳定条件的配合下产生的.
  • 摘要:利用在美国中部和东部进行的低光度观测网络和甚高频闪电成像网络的协同观测,分析了中尺度对流系统中产生“红色精灵”的正地闪过程的时空发展特征.对2011年159次位于距离LMA中心200公里内的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一般伴随较强脉冲电荷距(e.g.,>+200C·km)和长时间连续电流的正地闪过程的电荷源高度一般比冻结层高2到4公里,对应的环境温度在-10℃到-30℃之间.此外,对一次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表明正地闪电荷源高度随着雷暴的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变化,但始终保持在冻结层高度之上.
  • 摘要:介绍了短基线时间差辐射源定位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定位原理,该系统根据闪电发生发展过程中辐射出的宽频带甚高频辐射信号,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广义互相关时间延迟估计及抛物线插值算法,计算到达不同天线的时间差,实现辐射源的二维定位(仰角和方位角).利用短基线时间差定位系统并结合同步观测的高速摄像资料,通过对一次云闪放电过程研究发现,该系统能够较好地重构闪电放电通道,定位结果与高速摄像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
  • 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及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MICAPS实况资料和NECP 1°×1°资料,以2012年5月11日-14日江西暴雨为个例,设计了风三卫星MWHS资料的循环同化双星资料方案和单时次同化单星资料方案,并对方案的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MWHS资料可以改进湿度场和涡度场.相比单时次同化单星MWHS资料,循环同化双星MWHS资料方案能更好地改善湿度场和动力场,模拟的降水落区和强度更接近实况,其TS评分最优.单时次同化单星MWHS资料,选用降水期间探测的卫星资料同化效果更优.
  •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秒级原始探空、GPS/MET、微波辐射计、GFS再分析资料,以及区域中尺度WRFvar模式的预报场资料计算可降水量,对多种资料计算的可降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原因分析,从中得出:GPS可降水量综合资料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应用中更有优势.Wrf模式12小时预报场中粗网格的结果要优于细网格,而24小时预报场中细网格的结果要优于粗网格;细网格预报场在山区的预报能力较强,而平原地区则粗网格更准确.有降水时GPS可降水量与实况相关性较低,但误差较小;微波辐射计计算的可降水量在有降水时存在较大的误差,但其误差主要为温度廓线的误差造成,其湿度廓线相对准确.而GFS资料和wrf预报场的误差均由露点廓线的误差造成.因此,将微波辐射计的湿度廓线引入wrf预报场有利于提高模式对可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
  • 摘要:运用1961-2012年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12年江苏省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南京、淮安、宿迁的大部分地区为霾高发区,年霾日数超过200天;大部分地区霾日数较往年明显增多,全省平均霾日数为近50年来最多;7~9月霾较少出现,其它月份较多,其中1月最多,6月及10~12月份次多;轻微霾占主体,轻度霾比2011年明显增多,中度霾略有增加;降水少、风速小,利于霾天气出现.运用苏州市2012年气象观测资料及大气气溶胶资料,分析了霾日与污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二氧化硫外,PM10、PM2.5、黑炭、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浓度随着霾等级的增加而增大,其中PM2.5浓度明显增大.
  • 摘要: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郑州地区的水汽输送以及水汽循环过程.在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郑州站点的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资料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郑州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结果表明:郑州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春季最为富集、夏、冬季最为贫化;年尺度下降水δ18O与温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而与降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季节尺度下,只有秋季的δ18O与温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采用HYSPLIT模型对站点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并结合季风活动分析得出:全年中郑州大气降水δ18O的贫化主要受亚洲夏、冬季风及其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季风交替时节(春、秋季)虽降水源于局地蒸发水汽,为季风带来降水和局地因素共同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2011年7月-2012年6月昆山市气象局大气成分站采集的PM10、PM2.5、PM1.0数据分析了昆山市大气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10、PM2.5、PM1.0日均浓度均值分别为107.6μg·m-3、60.1μg·m-3及46.8μg·m-3,11月至次年2月为昆山颗粒物超标最严重时段;观测期间PM10、PM2.5总体分布规律均为:霾雾>灰霾>纯雾>平均值>降水;PM1.0总体分布规律均为:霾雾>灰霾>平均值>纯雾>降水.PM2.5的超标天数与灰霾日数的月变化趋势更接近些,在PM10及PM2.5都超标的情况时出现灰霾的可能性很大.随着灰霾等级的加重,颗粒物浓度大幅提升,且细粒子在颗粒物中占比也同步上升.纯雾时颗粒物中细粒子含量较少,总体污染程度并不严重;霾雾时霾粒子吸湿膨胀,但湿度远未达饱和,霾粒子无法增长转化成雾滴,因此霾雾过程只能说是由吸湿膨胀的霾粒子及雾滴共同作用所造成的;有一定量级的降水能对空气中灰尘和粉尘等悬浮污染物起到冲刷作用.
  • 摘要:为了解北京地区雾霾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利用2002~2008年AERONET资料分析了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波长指数、粒子尺度谱分布和单次散射反照率等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的特点及其区域环境、气候效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表现出较高值,且随波长增大而减小,440nm时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达到1.34.Angstrom波长指数在雾霾天气时也表现出较高值,平均值达到1.11;其中高于0.9的波长指数出现频率达到94%,说明北京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粒子主要以细粒子为主.气溶胶体积尺度谱分布表现出双峰型结构,细模态的平均峰值半径随光学厚度增大而增大,而粗模态的平均峰值半径却随光学厚度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气溶胶粒子尺度谱中的主模态峰与光学厚度有关.雾霾天气期间平均单次散射反照率达到0.89,且随光学厚度增大表现出依次增大趋势,但对波长变化表现不敏感.
  • 摘要:利用卫星云图、观测资料和逐6小时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省出现的5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静止锋存在的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静止锋的共同作用而产生.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气旋性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气旋性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静止锋与贵州春季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静止锋南侧1个纬度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静止锋北侧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
  •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降水资料,对2009-2011年贵州省8次夏季暴雨进行分析,将夏季暴雨分为低涡切变暴雨、两高切变暴雨和冷锋低槽暴雨,分别讨论其雷达回波的主要特征,探讨多普勒雷达观测对夏季诊断分析预警的意义.
  • 摘要:2011和2012年的7月贵州降水出现异常,分别遭受干旱和洪涝.利用NCEP/NCAR提供的这两年7月日平均和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环流形势、水汽输送特征、动力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高空和地面实况资料逐日分析中尺度天气影响系统.结果表明:该两年环流形势有异同点,鄂霍次克海以西的阻高位置和水汽输送通量的差异是引起降水异常的原因;高度距平场分布的差异可能对旱涝过程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动力结构特征显示2012年要比2011年更有利于产生降水天气;2012年中尺度天气系统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中低层系统的配合关系更有利于产生强降水,2011年的3次降水过程仅持续5天致使降水量严重偏少.
  • 摘要:运用常规天气资料、华北电网地闪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2年6月21日发生在河北省境内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地闪特征,希望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帮助。结果显示,(1)总体地闪特征为:闪电自西向东移动,闪电密度较强区分别位于河北省西部、北部和中部的局部地区.河北省境内共观测到地闪6529次,其中负地闪6318次,正闪211次,以负地闪为主.闪电频次高发期也正是灾害性天气多发时期.(2)关键区的地闪特征为:总地闪的频次变化波动性很大,呈3峰3谷型,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占的比例很小;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波动性也非常大,基本呈3峰2谷型,最高峰值达0.9;正地闪占总地闪比例的峰值伴随着负地闪的低谷,且正地闪峰值的地闪频次接近或超过了负地闪的频次.正地闪占总地闪比例的低谷伴随着负闪的高峰;强回波内或其附近正地闪的出现和频次的增加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具有指示意义.
  • 摘要:互相关函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时延估计方法,但在低信噪比和闪电存在多分叉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广州地区一次闪电过程的雷声记录,结合高速摄像资料,比较了互相关函数法和改进互功率谱相位法在雷声声源定位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利用互相关函数法和改进互功率谱相位法计算声源点的方向信息,定位的结果与高速摄像照片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定位方法的可靠性,对比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环境和多分叉闪电的情况下,改进互功率谱相位法比互相关函数法能够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文章最后给出了综合利用改进互功率谱相位法计算得到的方向信息和声源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信息得到的雷声声源三维定位结果.
  • 摘要:中国时间是研究中国空间大气局部物理动力项,气象学上的时空模式.北京时间是中国地理标准点的时间,而大气科学是研究空间水汽动力的理论,存在有相互空间尺度的误差.世界时零时是地球连续性标准的时间,而气候变化是空间循环.用世界时连续性计算模式,时差--会导致预测事件积累性计算误差和空间定位、定量标准,预报模式的误差加剧、模式预报结果稳定性的现象.中国时间是地球气候模式的唯一参照.时空是一种数学空间,它的点必须即被指明空间坐标又被指明时间坐标.基于现代气象学的精髓,是要掌握在,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影响下大气的动力、物理和化学的演变规律,依据已知的信息,预知大气未来的演变过程和状态.人工影响大气理论的应用.四度空间、正负时间、空间是独立的维度和视界的地球模式统一研究.通用的T639-新一代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MM5数值系统模式与时间坐标系的结合,从探测技术、预报系统与天气事的分析,时间坐标模式,具有局部模拟大气动力.应用防御系统的陆面局部强降水、洋面热带气旋性降水预测等,数值基础性水汽物理动力的精准,是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的综合效果.分析时间坐预测方法、制约理论,有技术上和基础上的模式创新.研究分析,地球运动,是太阳系与行星之间的运动参照.应建立观察者统一的坐标圆点上,这个点是物质运动时间(秒).参照光速是太阳系模式的知识.气候模式一般是以音速为参照.墙钟与空间动力的时差,是地心及地面相对空间物质运动.正负值、初值是指大气、地面标准点时间模式的计算.
  • 摘要:利用2000-2012年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08-08时降水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到金沙江中下游五个子流域逐日面雨量,对金沙江中下游及五个子流域强降雨面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强降水日面雨量频次分布、等级分布、极值分布等统计特征.结合天气学分析,给出了金沙江中下游流域性强降雨天气系统分型;同时,结合强降雨分布与副高的关系,给出了金沙江中下游流域型强降雨与副高的关系分型.为开展金沙江中下游面雨量预报,把握强降水发生时天气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模式GRAPES-MESO v3.0,以2010年6月1日-30日为例,开展地面降水率1DVAR同化方案在GRAPES-3DVAR同化系统中的应用试验研究(ASSI试验),并以未加降水资料同化的试验为对照试验(CNTL试验),以评估全国1h加密雨量资料在模式中同化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1)在相对湿度背景误差和降水率观测误差范围内,1DVAR同化方案能够对湿度廓线进行有意义的调整,使分析降水向观测降水靠近;ASSI试验对初始温、压、湿、风场的修正主要为正效果;2)对2010年6月17-21日江南、华南连续性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整体而言ASSI试验对逐日及逐时降水强度的预报普遍强于CNTL试验,与实况更加接近;3)ASSI试验对2010年6月1日-30日08时起报的0-24h模式预报的小、中、大、暴雨、大暴雨各个降水量级TS评分及ETS评分相比CNTL试验均有较明显提高,预报偏差也更接近于1;4)ASSI试验较CNTL试验能更好地模拟雨带的分布、雨带演变特征和降水强度的变化;5)对降水所做的典型个例和统计检验分析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地面降水资料1DVAR同化方案在GRAPES-3DVAR系统中的应用改善了GRAPES-MESOv3.0的降水模拟效果.
  • 摘要:降雨能诱发大量滑坡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威胁.为了克服降雨型滑坡传统监测手段中可视性、自动化性、智能性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采用滑坡联合监测手段,在滑坡地表、地下布设传感器,将监测数据和三维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滑坡联合监测的信息系统,为滑坡监测数据表达和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平台.系统针对滑坡多种诱发因子的耦合问题,主要探讨了降雨对滑坡的影响机理,联合监测中硬件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智能评定分析.
  • 摘要:根据1949-2011年热带气旋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影响珠江口海域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包括热带气旋频数、强度及路径趋向等特征,结果显示,在近63年间共有75个热带气旋样本影响珠江口海域,有3个年份出现多达4个热带气旋影响该海域;出现12级以上强风的台风样本约占总数的3成;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以西北和偏西方向为主,约占总数的7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Колмогоров法对热带气旋样本频数及最大风速序列分别进行拟合适度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珠江口海域的热带气旋最大风速服从Poisson-Gumbul复合极值分布,计算影响珠江口海域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概率风速,得到的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风速为51.1m/s,100年一遇10分钟平均风速为56.8m/s.
  • 摘要:利用2001-2010年广州地面气象站逐时风场、湿度、能见度等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0m风场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10年来广州地区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相应的局地风场自循环指数(R系数),同时还对灰霾日的大尺度流场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出现灰霾天气时,夜间风速多数时候小于1.0m/s,白天风速虽然较大,但是也1.5m/s,最大值风速出现在14-15时左右;R系数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风场的有效输送能力,平均R系数与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好,当R系数约小于0.75时,广州能见度小于10km;导致广州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流场可主要划分为冷气团型、暖气团型和台风型三种,其中冷气团型主要出现在干季,暖气团型主要出现在湿季,台风型总数较少并且多数出现在湿季.
  • 摘要:2012年夏季特别6月和8月份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的热带气旋频繁登陆并严重影响我国沿海多个省份,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多年热带气旋资料对比发现,2012年6月TC生成偏多,至7到8月份逐渐趋于正常甚至略偏少.但从登陆的数量来看,6到8月登陆热带气旋均比常年偏多,并逐月呈增多的趋势.利用多年的NECP/NOAA的在分析风场、高度场、SST以及OLR资料,全面分析了西太平洋洋地区的2012年的天气特点,并将其与历史同期对比发现,赤道太平洋地区SST从2011年冬季开始,从La Ni(n)a逐渐向El Ni(n)o形势转变,同时2012年6-8月份季风槽逐步向北推进,其中6、8月季风槽比常年偏东偏北,有利于西太TC生成,7月份则偏东,不利于TC生成,另外东半球越赤道气流南风分量比常年偏强,6月及8月ITCZ偏强,均有利于TC的生成和发展.最后通过计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得出2012年7月份副高偏大偏强,不利于TC生成,但8月份特别是6月副高明显偏小偏弱,有利于TC生成.
  • 摘要:科普场馆是展示科技成果,普及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科普工作的成效和社会公众参与热情的重要途径,为此昆山市气象局精心打造气象·防雷科普馆,并以科普馆为阵地,以未成年人和市民为重点对象,开展一系列气象科普活动,旨在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 摘要:本文从山东省气象局3G 系统的建设、安全性对比、各观测台站3G 设备的使用情况、业务运行情况及在移动办公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果显示该3G 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后,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备份,保证了实时气象通信业务数据传输的连续,极大地提升了移动办公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保证了省局内网的安全.
  • 摘要:甘肃、浙江、福建、四川和黑龙江等省面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不同挑战,单位GDP能耗从0.72吨标煤-1.81吨标煤/万元,节能减排任务从减少16%到18%.有些省还面临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的艰巨任务.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是共同的目标,这很难避免不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因为节能减碳空间有限,减碳成本压力加大,加之节能减碳科研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新能源开发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清洁能源比重和减碳目标实现等.为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议:(一)将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与民生指标、GDP指标相结合,不用高耗能措施刺激经济发展;(二)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参与节能技术创新;(三)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完善预案.(四)结合控制大气污染行动计划要求,建立倒逼机制,设置能源消耗总量(峰值)约束性指标.
  • 摘要:对全球无线通讯系统(GTS)1980-2009年全球台站逐日降水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评估.有效地过滤了错误和不可靠的降水观测记录,构建了一套新的全球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集.利用CMAP和GPCP降水产品进行的检验评估表明,新资料集月平均降水具有良好的发生频率分布和空间结构一致性.相比于CMAP和GPCP降水,全球平均的时间相关系数从质量控制前的0.24提高到0.70左右,均方根误差则从12mm/d减小到1mm/d.在亚洲,新资料集与CMAP和GPCP具有一致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全球不同地区,其降水的季节变化与CMAP和GPCP降水吻合.
  • 摘要:从城市化过程开始后,大气颗粒物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污染特征与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所引起的大气非均相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由大气气溶胶污染所带来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文旨在以嘉兴地区不同时期的天气情况来分析嘉兴市出现霾日天气的分布情况,并从气象和环境监测的角度介绍嘉兴市雾霾天气综合预警系统.
  • 摘要:利用重庆地区1980—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重庆地区霾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灰霾的预警预报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重庆霾出现频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分布特征,年和季霾日数均呈现中西部较多、东部较少、盆地多的特点,各站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霾日数冬季最多,其次为春、秋季,夏季最少;各区域霾日数有相似的月变化特征,霾天气高发期在10月至次年3月,其中霾日数12月最多,其次为1月.总体来看,重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后期、2005年和2006年霾日数较多.对重庆主城区霾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霾日数1980—1991年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1999年波动较大,2000—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7—2011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 摘要:本文基于1980-2010年30a观测资料及山区不同高度的自动站数据,运用天气学理论和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地形下山区与周边丘陵水资源的分布差异及其成因.为中长期预报精细化制作和气象预警服务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地形)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九华山年降水量比丘陵区域多34.1%,且主要降水集中在5-9月.造成山区与丘陵降水的明显差异主要是二地存在明显的局地水汽输送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的差别,他们对降水效应主要为:山体海拔>200m对降水产生影响,表现为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以海拔在400m~800m对降水的增强作用最显著;山区地形对降水的增雨作用较为明显,强度越大的降水,其增强作用就越明显,地形对降水的平均贡献率为37.6%.九华山降水资源一年四季有盈余,丘陵地区的秋、冬季是最易出现旱情的季节,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要做到科学布局、统筹利用.
  • 摘要:本文根据各种SPD的特点,着重叙述了SPD的分类,以及在保护配电装置电源系统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基本防护措施、SPD的选型,安装及后续保护的要求方面的讨论来加强电源保护系统.
  • 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CMA)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和厦门市气象局获取的大气电场等资料,分析了2013年第8号台风西马仑(CIMARON)登陆后的大气电场变化特征及其与闪电和降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与台风流场的三圈结构对应,西马仑台风前部云系大气电场的水平结构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测站大气电场剧烈变化主要受台风后部云系影响;降水强度与电场强度之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雨强峰值出现前大气电场会发生由负到正的极性变化;大气电场跳变剧烈时,地面降水强度相对较小;闪电大规模爆发的时段,地面降水强度较弱;闪电活动滞后于大气电场变化5—20min,而地闪大规模爆发的时段也是大气电场跳变最密集的时段.
  • 摘要:等电位连接定义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是指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是指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已经起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谈谈防雷等电位连接在检测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事项.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云图、4dvar反演风场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常用的几家数值模式产品,对2012年8月3-4日发生在秦皇岛地区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量要素等方面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台风暴雨过程是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由高、低空急流和地面辐合触发产生的.从连续的自动站风场资料和4dvar反演的多普勒雷达风场资料可知:在台风达维北上过程中,渤海形成一气旋性环流,在强回波附近存在明显的风向、风速辐合.台风苏拉和达维的相互作用,使秦皇岛沿海出现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各家数值模式产品对暴雨定量降水预报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强降水出现时段把握较好,中央气象台和河北省气象台对强降水落区预报准确,其它各家降水落区和量级跟实况都有偏差,省台大暴雨范围预报偏大,中央台把握较好.在形势预报方面:不同的数值模式有所差异,T639模式预报比较准确,EC模式对台风路径预报偏差较大.
  • 摘要:利用天气图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1日河北保定北部特大暴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721特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线,副高的稳定维持对暴雨也有重要影响.高低空急流耦合较好,尤其是强降雨时段较强低空急流为特大暴雨的持续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东南风的加强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是造成保定西北部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中小尺度辐合的稳定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原地发展是保定东北部特大暴雨持续的主要原因.暴雨过程中,地面辐合线的位置与暴雨落区及雨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保定东北部的气旋式辐合场在暴雨开始前已经形成,因此对暴雨的短时订正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 摘要:2012年7月5日下午,张家口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这次天气是多个雷暴单体和超级单体不断生成、发展、消亡的过程.由于张家口地区处于高空气旋性辐合中心的东南象限,动力条件好,前期温度高,热力条件好,加之有明显的高低空风场垂直切变、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导致了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 摘要:亚洲热带夏季风子系统包括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两个子系统,而与这两个子系统相对应的最主要的季风槽是孟加拉湾夏季风槽和南海夏季风槽,也是亚洲热带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夏季风区和南海夏季风区有其各自的影响范围,称之为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的控制域.采用以两个季风槽为中心的正涡度区的边界作为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控制域的边界,此边界以西为南亚夏季风控制域,以东为南海夏季风控制域.定义每年的JJA 平均涡度纬向最小值点连线为每年的夏季风子系统内边界,且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的控制域边界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亚洲热带夏季风子系统控制域变动与ENSO 的关联,结果表明,强La Ni(n)a年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控制域边界偏东的可能性较大,而El Ni(n)o年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控制域边界偏西的可能性较大.且当控制域边界偏东,同时也是强La Ni(n)a年的时候,对应南亚高压东部型,南亚夏季风区环流系统强度偏强;而当控制域边界偏西,同时也是强El Ni(n)o年时对应南亚高压西部型,南亚夏季风区环流系统强度偏弱.此外,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控制域变动与ENSO对应不同年份的热力结构也有明显差异.
  • 摘要:以Penman-Monteith方法为标准,利用Hargreaves 方法,Priestley-Taylor方法和FAO-17Penman方法计算乌鲁木齐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对计算结果分别作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修正.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的ET0季节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减小的趋势;(2)总的来说,PT和HG方法的估算值比PM的标准值要偏低,F17方法的估算值比PM方法的标准值要偏高,造成不同方法的估算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自选用了不同的辐射项和动力项所致;(3)在气象资料缺乏、精度要求不高的时候,PT方法能够用来计算乌鲁木齐的ET0,如果精度要求较高,可以使用修正后的公式;(4)修正后的HG公式计算结果最接近PM方法的标准计算结果,如果使用HG方法估算乌鲁木齐的ET0,必须先进行修正;(5)F17方法采用了与PM方法不同的风速修正方案,修正前后的误差都较大,不适用于乌鲁木齐ET0的计算.上述方法在其它地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 摘要:在对连云港沿海15座各类气象观测站近10a来8级以上强风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利用6座沿海梯度测风塔2005-2007年测风资料,探讨了连云港沿海近地层风湍流强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点,并重点对不同类型天气系统引起的强风湍流演变特征及其对风电场影响进行剖析.为今后该地区乃至华东风电场建设时风机选型、风电场运营期问气象服务保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风湍流强度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冬季小、夏季大,且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海面动力粗糙度对海上强湍流变化的影响有别于无强风及下垫面是陆地时;(3)在热带气旋影响区域,同一时段内可能会出现风速和湍流强度瞬时骤变现象;(4)海上强湍流出现在30m以上高度,陆地出现在底层,这一现象在不同天气系统引起的强风湍流变化中都有发现;(5)风机轮毂高度处有2.1%-3.8%的湍流强度特征值超过目前风机最大抗湍流强度设计标准,建议华东中、北部沿海地区风机抗湍流强度参数调整为0.31-0.41.
  • 摘要:根据南京市1951-2011年的逐日温度资料,按照温度小于等于-5.C为极端低温标准,筛选出一年中极端低温的天数,计算得出一年中极端低温仅持续一天的总天数、持续两天的总天数、持续三天的总天数、持续四天的总天数、持续五天的总天数及持续六天(及以上)的总天数,进而构造极端低温赋权指数序列.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级法,将该指数序列划分为5种状态,分别采用加权马尔可夫和灰色加权马尔可夫两种预测模型,以1951-2009年极端低温状态为观测序列,模拟2010年与2011年南京市极端低温状态.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都显示,极端低温状态模拟数值与实际状态值相符.以1951-2011年极端低温状态为观测序列,预测2012年南京市极端低温风险状态.结果表明:采用加权马尔可夫预测南京地区的2012年的极端低温风险状态为第三种状态;采用灰色加权马尔可夫预测南京地区的2012年的极端低温风险状态为第二种状态.通过预测未来年份极端低温风险,为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低温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提供决策支持.
  • 摘要:使用NCEP FNL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轨迹模式对2012年8月26日发生在黄淮地区的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水汽条件及输送进行了分析.产生暴雨的水汽是由东海上空输送而来,水汽输送高度主要在700hPa以下;强降水发生时水汽净流入较大,而降水发生前和降水结束后呈现净流出,从水汽通道空气块的运动轨迹来看,净流入的水汽主要是在台风倒槽环流的引导下从东部进入暴雨区.气块通过东海上空时所吸收的水汽是这次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
  • 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00 多个)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2年的ECMFW(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和JMA(日本气象厅)数值模式资料的2m气温、地面相对湿度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的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对于不同的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ECMWF比JMA的2m气温资料更接近实际观测,冬季的结果要好于夏季,分析场的数据要好于预报场的数据,对于短期预报,短时效的预报数据要优于长时效的预报数据.ECMWF比JMA的地面相对湿度资料更接近实际观测.
  • 摘要:本文采用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站建站以来地面常规要素观测值为源数据,利用温湿指数及风效指数计算方法,对自治区夏半年(5月-9月)的温湿指数及冬半年(10月-4月)的风效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当地的旅游气候条件,对两种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从而确定了内蒙古地区户外旅游的舒适度评价等级指标.然后依据新的指标,对自治区近30年平均态的舒适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内蒙古地区最舒适的旅游时段是6月-8月,为旅游的“黄金期”;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地区舒适或较舒适的时段共有8个月,即4月-11月,而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舒适或较舒适的时段只有3个月,即夏季的6-8月.
  • 摘要:利用1961-2011年间的实测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计算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量分析了果洛地区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年来该区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029℃/10a的幅度升高,全年和夏秋冬三季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最明显,达1.76℃/10a,春季为0.57℃/10a;夏季升温呈略微下降,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气温较高,80年代后期气温有所下降,但是从80年代至今气温还是呈上升趋势.果洛年降水量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全年降水量按季节分布夏季最多,秋季为次之,冬季降水量最少,季节降水量春季、冬季为递增趋势,其中春季递增率较大;秋季降水量为递减趋势、夏季与历年相比处于持平状态.果洛地区各地月平均降水量均为典型的单峰型降水,干、湿季节变化十分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
  • 摘要:在无基本气流的情况下,应用无辐散正压模式探讨线性β项和非线性涡度平流项在双台风互旋相互作用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强度双台风相互作用中,涡度平流项(线性β项)使得双台风中心运动轨迹向对称化(非对称化)发展;在大尺度非对称涡旋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小尺度涡旋的作用是台风发生逆时针打转或摆动的直接原因;非线性项是小尺度涡对产生的根源,但是仅考虑该项时,只能引起西台风路径的摆动,并不能促使西台风发生逆时针打转运动;线性项的作用是西台风逆时针打转的重要原因.
  • 摘要:热带气旋的研究和业务预报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热带气旋袭击时可能造成的各种灾害性天气的强度、出现和维持时间、落区等,以便做好防御工作,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因而,做好登陆本地热带气旋的总结分析工作,具有现实意义.该文着眼点为在台山本地登陆的热带气旋,通过选取2009年两个登陆台山的热带气旋“天鹅”和“巨爵”,分别从过程概况(生命史、路径、风雨特点等)和天气形势(高层、低层、地面等)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预报登陆本地的热带气旋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2年6月23-26日北部湾海面一次突发性西南大风进行诊断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西南大风预报的能力结果表明,西南大风的产生与冬季偏北大风主要取决于南北气压梯度、850hPa锋区强度和500hPa引导气流等因子有所不同,西南大风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北部湾低压或低气压槽的发展;850hPa西南低空急流的建立;500hPa副高加强西伸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强烈发展.
  •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基层气象科普设施与资源现状,指出基层气象科普设施与资源利用中存在着调配能力薄弱、设计模式化、共享共用不协调和投资主体单一化等影响气象科普工作的突出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解决措施和对策,建议遵循气象科普规划、结合“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注重气象科普设施与资源建设可行性研究,大力推进其科学高效配置,以更好地支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满足提升全民素质需要.
  • 摘要:本文着点当前网络时代的时应要求,用网络时代把农村与农村气象的需求联系起来,从农村气象信息产品出发,做到农村气象信息产品全面化,分析了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主客观原因,设想解决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种类的气象数字报.农村气象数字报的利用和借助各种资源与传播手段提升气象专版质量,值得认真探讨.现下各类相关农村气象信息及相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率存在很大盲点,特别是易受灾害影响的农村、山区,气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应用几乎为零.“农村气象数字报”的建设,可以将农村信息传递的覆盖面扩展开来,解决我省农村防灾减灾信息传递的主要问题.
  •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减灾己工作,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2012年7月暴雨灾害为典型案例,发现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方面,我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由于组织领导能力有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欠缺,致使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有待提高,灾害监测现代化建设还需加强;四是管理机制,部门合作、联动协调机制有待完善;五是气象灾害应急法律体系有待完善.针对我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我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建议,以期为完善我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畅通信息,强化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设;三是要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加速灾害监测现代化建设;四是要提高气象灾害的调查和评估体系建设;五是要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联动协调机制.
  • 摘要:以实施中央财政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气象科普宣传载体,设立《气象预测与防灾减灾系列专栏》,根据当地农事、农时以及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在及时告诉公众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同时,普及在日常生活、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中的气象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知识,着力提升气象科普宣传在经济社会发展、“三农”工作中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取得事倍功半的服务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以特色气象为农服务、利用公众媒体以及“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科技节等科普活动平台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主要做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2013年4月19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阳泉、晋中和吕梁4市出现暴雪天气,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出现时间晚、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过程降温幅度大、带来的灾害重.该次暴雪天气气象服务过程中,受影响地市气象部门在决策气象服务的动态跟进、气象预报预警的及时调整、气象信息的广泛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同时指出了气象服务中战略布局存在的不足,并由此引发了深入思考.
  •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就如何建立地市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公共气象务服与气象防灾减灾略作探讨,和广大同仁交流,以期推动地市公共气象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 摘要:对NCAR CSIM5海冰模式中海冰侧边界融化参数化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利用CSIM5模式模拟了侧边界融化对北极海冰厚度和海冰面积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侧边界融化热力过程会加快海冰的消融,使得海冰厚度和面积相应减少,其中海冰厚度减小最明显的区域分布在西伯利亚海和格陵兰海,海冰面积减小最明显区域分布海冰边缘地区;(2)侧边界融化过程对夏季海冰厚度影响比冬季更为明显,而对冬季海冰面积的影响要比夏季更为明显;(3)侧边界融化方案能更好地模拟出海冰面积的季节性变化;(4)海水表面温度(SST)是影响海冰侧边界融化过程的重要因子,侧边界融化率的大值区分布在SST零度线附近的狭窄区域.
  • 摘要:通过分析建筑物防雷施工阶段影响防雷工程质量的原因,提出了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防雷工程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防雷工程监理员要熟悉防雷业务方面的规范,严格按照图纸防雷审核的要求,对防雷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物防雷工程的安全可靠.
  • 摘要:智能建筑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雷电隐患,建筑信息系统智能化而产生的雷电灾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来宾市粮食大厦为例,结合各种雷电危害类型,发生雷击危害,简述雷电灾害特征,就智能建筑雷电防护方面提出应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减少雷电灾害的损失.
  • 摘要:2013年6月22日,桂林市区出现一次强烈雷暴活动,造成一处户外演出项目的电子系统严重受损.经调查检测,发现当日雷暴活动强烈,引起本次雷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位于山边、水边,电子系统的前端、传输、控制设备多位于户外,属于LPZ雷击区,防雷施工不规范.
  • 摘要:防雷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是防雷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中通过对防雷接地装置的容性和感性进行对比分析,并从环形接地体的面积、接地网布置的合理性、接地网和大地的接触面积、接地电阻值的合理性、是否能有效防范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等多个方面,分析和探讨防雷接地装置的性能设计,供广大防雷工作人员和防雷工作安全可靠的运行参考.
  • 摘要:本文利用1983—2012年ERA-INTERIM风场的月平均资料和由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83—2012年的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研究了Hadley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我国夏季东部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春季Hadley环流强度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Hadley环流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北半球环流强度在冬季最强,夏季时最弱,并且环流的范围随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环流强度越强时,范围就越大.(2)冬季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不明显;夏季南半球Hadley环流年际变化强,年代际变化上有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3)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从南至北逐渐减少.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从6月到8月,雨带由华南地区北推到长江流域,而后又被推至华北地区.(4)春季Hadley环流强度与我国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呈“负正负”的相关关系,利用合成分析的得到的结果与其相一致.
  • 摘要:本文利用沧州市1954-2008年的温度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和山本(Yamamoto)法,分析近55年沧州市气温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沧州市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278℃/10a的倾向率在增加;近55年各季温度均呈上升趋势,春季增幅最大,以0.416℃/10a的倾向率在增加,春季次之,夏季最小;近55年沧州市温度经历了两次突变,分别出现在1980和1986年,但是突变并不明显.
  • 摘要:利用石家庄市16个县气象站和石家庄市区气象站(简称石家庄站)1972~2012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市极端气温指数的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城市化对石家庄站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石家庄市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极端高温事件多发中心位于石家庄站及西南部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发中心位于东北部地区,大部分站点极端低温事件呈减少的变化趋势,而极端高温事件则呈增多的变化趋势.在年代际变化上,石家庄市的冷夜日数和冷昼日数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而暖夜日数和暖昼日数则呈明显增加的趋势.除了冷昼日数突变不明显外,其它极端气温指数均在1990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城市化使得石家庄站冷夜日数和冷昼日数显著减少,暖夜日数和暖昼日数显著增加,且夜间和白天极端气温指数城市化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城市热岛效应的非对称性有关.
  • 摘要: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University)2008年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表能量分配的基本特征.不考虑地表热量存储等能量订正项时,白天,半小时的能量平衡比在70.0%~90.0%之间,夜间只有30%左右的能量闭合程度.浅层土壤热量存储和垂直平流的感热输送占能量平衡残差的80%以上,其他能量修正项所占比重较小.考虑各项能量订正之后,秋冬季白天能量分别有13.2%和14.7%的不闭合,春夏季的闭合度较好.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结果比较发现,秋冬季节涡动相关法对感热通量分别低估11.3%和21.6%,潜热通量分别低估19.1%和28.7%.从直接观测低估和数据处理误差传递两方面考察了涡动相关法对CO2通量观测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涡动相关法错误地高估了站点地区下垫面对CO2的存储能力,全年NEE从数值上估计偏高21.28%.
  •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再分析资料计算的高原夏季风指数进行了对比,发现这几种在分析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是非常一致的,尤其是在滤去10年以上长波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提高,尤其是CFSR资料,与其他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所使用的再分析是准确的.在与降水做相关分析的时候,发现高原夏季风越强,我国高原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华北地区降水偏少,之后对高原夏季风强弱年的大气环流场进行了分析.
  • 摘要:为更好的理解陆地表面水热通量的空间差异,利用2009和2010年1月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LOPEX)的陆面过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气候区主要地表水热通量特征,结果表明半干旱区的定西在近地层气象要素、土壤湿度、动量通量、地表能量及CO2通量等主要陆面特征物理量与半湿润区平凉、庆阳差异明显;气候背景相接近的平凉、庆阳的主要陆面特征量比较接近.虽然地形、地势、海拔、下垫面影响因子也是影响陆面特征的重要因素,但是气候背景差异愈明显,则陆面特征差异也愈明显.即一个地区的气候背景是陆面过程特征的主要决定因子,对陆面特征有综合影响,而地形地貌只对一个或几个陆面物理量有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1979-2012年的中国753站降水、实时多变量MJO指数及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MJO对中国南方秋季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当MJO强信号位于印度洋时,中国东南地区有明显的降水正异常,当MJO强信号位于西太平洋时,中国东南地区有明显的降水负异常.同时在秋季,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降水也受到MJO的影响,MJO强信号位于第3位相时,云南地区有明显的降水负异常,MJO强信号位于海洋性大陆时,云南地区有明显的降水正常.进一步分析发现,MJO强信号位于印度洋时,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最强,中国东南部地区有明显700hPa水汽输送的正异常和垂直速度的负异常,导致中国东南地区降水的正异常,当MJO强信号位于西太平洋时与此正好相反.中国云南地区虽然在MJO强信号位于印度洋时700hPa有正的水汽输送异常,但南支槽较弱,垂直速度为正异常,不利于降水的形成,表现为降水的负异常,当MJO强信号位于海洋性大陆时,700hPa水汽输送为正异常,南支槽较强,垂直速度为负异常,有利于降水形成,云南地区表现为降水正异常.
  • 摘要:通过对影响厦门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结合2009~2011年厦门气象台的地面、高空资料,重点分析在各类地面天气形势控制下厦门地区污染指数的变化特征,以及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影响,寻找和发现了有利和不利厦门大气污染物扩散或稀释的各类天气形势和气象因子的指标.
  • 摘要:研究在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等基础上,把人作为主要的承灾体,用人口密度来评估风险暴露因子;参照北京地区暴雨洪涝的历史灾情资料,建立致灾因子强度(等效日雨量)与人员损失之间的损失系数估算方程;以不同时段外出人员的比率作为时间纠正系数;最后用因子乘积方式建立人员损失风险预评估模型.以“7.21”和“6.23”暴雨为个例,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及检验分析.“7.21”个例选用的雨量数据是BJ_RUC(24h)预报雨量场,“6.23”选用较为贴近实况的BJ_ANC定量降水估计QPE资料.检验发现模型估算的“7.21”暴雨人员损失总数在数量级别上与实况比较接近,而基于空间网格的人员损失风险预评结果与实际遇难人员发现地点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尽管“6.23”暴雨的人员损失预评估的总数不足1人,但在局部地区的损失风险仍然较大,个别格点甚至达到0.40人的风险水平.而这次暴雨过程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城市内涝,实际上也发生了几例比较偶然的人员因灾死亡事故.实例应用表明损失预评估可反映出人员损失的基本情况及风险水平,可用于决策气象服务及预警信息发布的主要依据.
  • 摘要: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分析了2008年8号台风凤凰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积云对流潜热和海面感热三种热力因子的作用.表明:对流凝结潜热释放是台风凤凰维持和发展的主要热力因子,积云对流潜热释放不但使台风中心增暖并使台风中间层上升运动增强,从而促使台风加强和发展;海面感热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使海面风及对流层涡度增强,可能是台风初始低压的形成机制;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在台风发展过程中值虽然较小,但它通过影响台风眼区的垂直下沉气流,促使台风暖心低压的进一步发展.
  • 摘要:本文介绍了香港天文台的《小涡旋》临近降雨预报系统,并讨论了对应热带气旋降雨的特定预报方案,对其作出个案测试和验证。由于加强方案有效纠正原方案中热带气旋雨带在较长预报时效时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客观上有助提升热带气旋降雨的临近预报技巧,天文台会在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后,考虑在业务中引进该方案,以应对热带气旋影响香港时的临近降雨预报。
  •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32~37°N,99~104°E)22个地面气象站2001年6月~2011年5月共10年的每日8次地面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1年NCAR/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及NOAA HYSPLIT_4(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水汽轨迹模型,主要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近10年云量、云状的发展特征及其与水汽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0年,高原东北边坡地带多年平均总云量与低云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全年云量的增加,春夏季尤为明显;(2)全年中发生雨雪天气时,卷云出现概率最高,其次为高层云,积云最低.高原东北边坡地带对流云出现概率明显比非对流云出现的概率高;(3)水汽是决定高原降水分布和对流云变化的主要依据之一,水汽主要来源于700hPa,且水汽通量可以较好的反映低云量的多寡.
  • 摘要: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增大,气象灾害的破坏程度将越来越强,影响将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将越来越大.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始终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本文主要从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几方面探讨.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暴雨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成功模拟出本次暴雨过程,特别是对100mm以上的大暴雨也有一定的模拟能力.降水过程可分为稳定发展、强降水和急剧减弱三个阶段,水汽条件和上升运动条件同降水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的急剧增强对应水汽增加,垂直运动增强;大气中层的动能梯度变化可以很好的反映降水的演变,随降水的增大,动能梯度增大,动能梯度可以作为降水分析的诊断量;低层低涡及其东侧的偏南风急流是影响降水的主要系统,急流切变引起的辐合是降水的触发机制之一;北京西南侧的局部地形对于本次暴雨过程中降水中心的落区具有很大影响,而北侧和东北侧的局部地形则作用不明显.
  • 摘要:雷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雷击事故频繁发生.因为雷电击中建筑物会产生的强大破坏力,所以建筑物本身必须实施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保证建筑和建筑内的设施有相应的雷电防护能力,确保雷电发生时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结合宁明县劳动局行政办公楼的情况,进行防雷等级划分,结果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直击雷防护设计主要依靠行政办公楼主体钢筋,把强大的雷电流泄放入大地.对建筑物内的低压配电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了LEMP防护设计.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广西北部发生的5次强对流雷电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厚且垂直的低值辐合系统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气层热力不稳定性越强,强对流雷电等天气越强烈;整个3月700hpa以下为高湿层,强对流天气以湿对流(雷电伴有强降水及冰雹)为主,低层水汽辐合越强,湿对流越明显;强对流冰雹等雷达回波最强达65dBz,并伴有三体散射现象,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最高达70kg/m2,回波顶高达14km,速度回波有逆风区等.
  • 摘要:基于47年的雷暴日观测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展开(EOF)分析方法、Mann-Kendall(M-K)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河池市雷暴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雷暴活动的监测与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河池市雷暴日分布呈现出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雷暴日数呈1987年前增加,之后减少,总体降低的趋势;雷暴日表现为全区域变化趋势相同的主要空间分布;河池市雷暴日存在4、11、22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11年的周期振荡最明显;初雷日呈延后的趋势,终雷日呈提前的趋势.
  • 摘要:通过某小学一次雷击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查找出产生雷击事故的原因,提出防雷装置整改措施和加强防雷安全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雷灾调查鉴定主要有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雷灾原因、雷灾评估鉴定、编写雷灾调查报告或鉴定几个方面.现场调查是雷灾调查鉴定的重要环节,对准确分析、判定雷灾原因非常关键.调查内容包括听取在场人员对雷击事件的描述、勘查周边地理环境、调查发生地的雷击历史、查找雷击痕迹、检测防雷装置及测量剩磁.所有这些都必须详细记录调查情况,对重要证据要拍照、录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气象台站资料、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天气雷达回波资料、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大气电场仪记录、雷灾发生地历史雷灾资料.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及相关资料,结合雷电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效应,以及剩磁法、金相法等来判定是否发生雷击以及发生雷击的原因.多数地方由于条件限制,一般较少采用金相法.根据雷灾原因分析,得出雷电灾害的结论,分为是、不是和不能确定三种.雷电灾害一般应分为由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造成的灾害,雷电电磁脉冲又可分为空间电磁场、电源线路、通信线路三种情况.根据雷灾损失情况划分雷电灾害等级.雷灾调查结束后,根据现场勘查资料、相关资料、雷灾原因分析和雷灾评估,出具雷灾调查报告或鉴定,提出雷电灾害隐患及整改建议.
  • 摘要:如何提高防雷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水平,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防雷检测必须依据国家、地方、行业和国际的检测(验收)规范标准来进行;2实时对标准进行查新;3注意新出的专业规范;4检测的报告应与原始记录相匹配;5防雷检测的原始检测科目宜结合物价局的收费文件批复的收费项目详表罗列;6计量认证工作应始终贯穿于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 摘要:根据1961—2011年河南省32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以百分位阈值方法定义极端气温事件的阈值,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及Mann-Kendall检验两种方法,对河南省极端气温和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极端最高气温以0.20℃/10a的速率呈显著的降低趋势;极端最低气温以0.42℃/10a的速率呈显著升高趋势,其升高趋势比前者降低趋势更为显著.2)河南省极端高温事件频数与极端低温事件频数分别以2.04天/10a和3.13天/10a的速率显著减少,且后者比前者减少趋势更为显著.3)极端最高气温降低的突变年与极端高温事件频数减少的突变年一致,均为1969年;极端最低气温升高的突变年与极端低温事件频数减少的突变年一致,均为1985年;4)河南省极端最高(低)气温与极端高(低)温事件频数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地区差异.
  • 摘要:本文利用1960年至2010年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中国月平均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趋势,长江下游地区秋季(9,10月)降水量时空变化,着重对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次年长江下游地区秋季降水做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年际变化显著,自1960年来大幅下降,2000年后小幅回升但仍未达到先前水平.(2)长江下游地区秋季降水主要集中在9月,且降水量呈正比分布,年际变化显著,1985年后降水总量偏少.(3)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长江下游地区秋雨降水量存在相关关系.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时,次年长江下游地区秋季降水量大,其中部分地区相关性非常显著;反之次年长江下游地区秋季降水量也较小.因此本文采用的青藏高原冬季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可尝试作为长江下游地区秋季降水预测的一个指标.
  • 摘要:本文针对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的无云条件下的CALIPSO观测资料分析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分布,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为沙尘发生频率高值区,前者的沙尘发生频率总比后者大.中国地区的沙尘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冬沙尘传输距离远影响范围大,而夏秋的沙尘传输则受到限制,这主要受季节变化的风场影响.另外,沙尘跨洋传输主要发生在春冬季,塔里木盆地的沙尘则春夏爬升高原.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等代表性区域的光学厚度、消光系数廓线、退偏比廓线的四季特征.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光学厚度在春季最大冬季最小,消光系数廓线在春冬季的峰值大于夏秋,但随高度增加比后者递减更快.戈壁和柴达木盆地沙漠的消光廓线形状四季变化不大,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秋季最小.
  • 摘要: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ndicated heavy anthropogenic absorbingaerosol loading overthe Beijing metropolitanarea from 2004 to 2011.The annualmeans of the aerosoloptical depth (AOD),Angstrom exponent,single scatteringalbedo (SSA) and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were 0.40±0.04,1.28±0.07,0.89±0.09and0.093±0.032W/mzW/mzat 550nm in Beijing City,0.51±0.05,1.16±0.06,0.87±0.09,and 0.104±0.024in the Xianghe suburb,and 0.20±0.02,0.99±0.05,0.88±0.08,and0.045±0.018W/m`in the background readings, respectively.aerosol optical and radiative characteristics had strong seasonal variations inregion,and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wereapparent from the levels in the cityto the background levels.The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in the region washighest in summer:0.115±0.074W/mz in Bei jing City,0.142±0.045W/mz in the suburband 0.071±0.O1W/m`in the background readings. The annual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forcing trend showed a slight decline in Beijing City,while the trend in thebackground levels rose in recent years.
  • 摘要:为了解南京API的变化特征以及气象条件对其的影响,利用2007-2009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南京API年、月等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初步比较了南京、北京和上海这3个主要城市的API变化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近3年来南京的优天数和良好天数均较以往增多;API值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近3年来的月平均变化大体相似,峰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和冬季;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API值影响很大.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指数影响显著,API与气温基本呈正相关;降水、降雪均有利于API值降低;相对湿度与API值基本负相关,夏季最明显;静小风易造成API值增加,高风速可使API值减小.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12月23日凌晨至上午发生在河北的一次回流降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蒙古冷高压外围的偏北风携带冷空气东移至东北平原后转向西南方向抵达河北中南部地区,边界层偏东气流将渤海水汽带向河北中南部;在降雪前期表现为“湿冷”,在降雪过程中表现为“干冷”;偏东风在太行山东麓地形作用下被迫抬升,其携带的水汽随之抬升,为降雪过程提供了弱的水汽条件;边界层内水汽通量散度主要表现为纬向水汽辐合,在降雪前主要由水汽平流引起,在降雪过程中主要由风场辐合造成.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和地面实况观测资料,对2013年1月河北中南部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从500hPa平均高度场、低层风场及温度场、地面气压场等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大雾期间500hPa为平直偏西气流或西北偏西气流,没有明显的槽脊活动,冷空气活动较弱.而没有出现大雾的时段,500hPa为明显的西北气流控制或有槽脊活动;大雾期间在850hPa以下都存在逆温层,强逆温层在925hPa以下时大雾天气范围大且浓,地面气压场都偏弱,尤其河北平原一带基本为均压场;河北平原大雾以辐射雾为主,有时出现辐射雾、平流雾、锋面雾等其中两者的混合雾;出现强浓雾时,边界层的逆温非常明显,925hPa以下很强的逆温层(暖盖)形成后,空气的水平、垂直方向交换流通能力变弱,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也被限制在浅层大气中,并逐渐积聚形成霾,导致空气污染;相对湿度和能见度基本呈负相关,即相对湿度小,则能见度大,相对湿度大,则能见度小.雾日时大部分时段为雾和霾的混合物.
  • 摘要:通过对Micaps资料和NCEP资料的分析,此次降水过程主要是受高空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降水前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高湿为后期降水提供了充足的热力和水汽条件.夏季在有利于大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下,要着重考虑有无触发系统,低层切变线和低值环流的位置和移动与强降水发生区域直接相关.
  • 摘要:接地电阻值测量是防雷检测的重点,但由于城市道路硬化等原因,经常遇到无法合理布桩的情况.本文以补偿法为测试方法,通过对3m×3m、4m×4m地网为测试对象进行测试,对比所得结果,分析找出较为准确的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当电流极在4D情况下,电压极布设距离为0.4-0.8电流极距离时,测量误差不大于5%;当电流极布设距离大于1.5D,且小于3D时,如果使用0.618补偿法测试,测量误差不大于5%;在其他不符合测试条件下所测得的结果,可以根据本文所提供的误差分析表,进行适当修正.
  •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性能,在分析了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基于高铁线路防雷性能与雷电活动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性能时空差异化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雷电监测网长期积累的真实雷电数据,利用高铁线路走廊雷电参数网格统计程序,统计出待评估高铁线路走廊沿线在指定时间段内的雷电参数,再结合高铁线路走廊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本身的结构特征和绝缘特征,使用高速铁路牵引网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计算线路各网格区段的直击雷跳闸率、感应雷跳闸率、总雷击跳闸率及全线的平均雷击跳闸率,并以全线加权平均雷击跳闸率为基准,评估出高铁线路各区段、供电臂段、省域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评估结果可以帮助高速铁路运行管理部门有效掌握高速铁路牵引网的防雷性能、明确高速铁路牵引网的防雷重点、实施主动性的、差异化的防雷设计与改造工作.
  • 摘要:本文依照IEC 62305-2:2010和GB/T 21714.2—2008/IEC 62305-2:2006两个不同版本的评估技术规范,选取目前城市建设发展中较为常见的项目类别(办公楼)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计算结果显示:通过对同一项目进行新旧标准两种取值方式的风险计算,其人身伤亡损失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最后的风险值虽然最终都处于各自规范的容许值内,但其数值上已经具有较大的差别.对于某些处于这两种评估结论临界值附近的建筑物,这种差别的存在直接关系到评估结论的判定.同时,分析人身伤亡损失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各项风险值可知,2010年版的IEC 62305-2:加大了对于入户线路上因雷击造成的损害概率,而每年雷灾统计结果也正是说明了因线路的雷击损坏造成的损失是每年雷灾事故的一个重要成因.
  • 摘要:利用1961-2012年NCEP/NCAR的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南区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地区、西藏东部)水汽总量和水汽输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区域水汽总量近50年来呈整体减少趋势;水汽含量在850hPa-700hPa之间最为丰富;西南区域东湿西干,重庆、贵州、广西、四川东部水汽总量相对丰富;影响西南区域全年水汽量的有四个输送通道,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偏西气流,夏季主要受到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季风影响,秋季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冬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偏西风和西太平洋;西南区域全年主要为水汽汇合区(除云南大部分地区以外),常年有两个水汽辐合中心,一个在西藏与四川交接处(青藏高原东南侧),一个在贵州及其附近地区;而云南上空主要为水汽辐散,只夏季有部分地区为水汽汇合区.
  •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临汾市的雷暴气候特征,为雷电预测及防雷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54—2010年近57年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观测资料,借助数理统计、线性拟合、气候倾向率法以及M-K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临汾市的雷暴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临汾市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6.2天;雷暴日出现最多的年份出现在1959年(47天),最少的年份在2009年(12天);临汾市雷暴日数月变化呈单峰抛物线型,其峰值位于7月;临汾市平均雷暴初日为4月29日,平均雷暴终日为9月25日;临汾市平均雷暴持续期为148天;雷暴出现时大多数同时伴有降水出现,湿雷暴占总数的79%.由此得出,临汾市雷暴日数呈现减少趋势;雷暴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最多,冬季无雷暴;历年雷暴持续天数的变化呈波状变化.
  • 摘要:本文利用山西省观象台(1955-2012年)Eф20小型蒸发皿的实测水面蒸发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了近60年太原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年变化、月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60年来太原年蒸发皿蒸发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7393mm/a,而用10年滑动平均值计算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是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趋势是逐渐减少,80年代的蒸发量最少,从90年代至今蒸发量有小幅震荡,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蒸发皿蒸发量逐月的变化特征是蒸发量较大的月集中在4-8月,其中5月蒸发量最大,冬季蒸发量较小.分析了各月蒸发量与各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湿度、平均风速及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阐述了影响蒸发量各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导致太原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其次是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对蒸发的变化影响最小.2003开始启用E-601大型蒸发皿传感器自动测量蒸发量,每年5-9月进行逐时数据采集.为了研究蒸发的日变化特征,本文挑选近5年的能见度较好、无云、无降水日的逐时蒸发量,通过整理、计算、绘图,分析了假设只有温度与气压影响的变化时,实测蒸发量的日变化特征,再利用道尔顿蒸发公式W=C'(E–e),计算出时蒸发量,分析用公式计算出的蒸发量的日变化趋势与实际蒸发量日变化趋势的对比,用三级多项式的拟合曲线分析两种变化的一致性.应用实例判断蒸发时变化量可能变化的范围,可以剔除由于意外情况出现的异常值,用于今后对数据的质量控制.
  • 摘要: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山西地处我国内陆,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等各种地形均有分布,同时降水时段相对集中.在此地形条件下,气象灾害频发,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每年都会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山西省近20年内的暴雨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