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3-09-1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6-14岁健康儿童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正常值水平.方法:在2010年12月选取219名在校儿童,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浓度,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采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方法(MEFV)和脉冲震荡法(lOS)测定儿童肺功能.结果:从219名儿童中筛选出无致敏且肺功能正常者169名儿童,男71例,女98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岁5个月,FeNO水平范围是13(5-35)ppb.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每3岁为一组,共6组.71例健康男孩FeNO水平为12(5-33)ppb,其中12-14岁(27例)组FeNO水平为18(11-33)ppb,均显著高于6-8岁(23例)组和9-11岁(21例)组FeNO水平为12(5-20)ppb和11(5-29)ppb.98例健康女孩FeNO水平为13(5-35)ppb,其中12-14岁(37例)组FeNO水平为16(9-35)ppb,均显著高于6-8岁(21例)组和9-11岁(40例)组FeNO水平为13(5-19)ppb和12(5-30)ppb.结论:健康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正常值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了解急诊就诊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类型等,为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提供有力证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童意外伤害登记表对2012年11月-2013年5月因意外伤害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就诊的0-18岁儿童进行调查,登记表内容包括患儿年龄,性别,地点,意外伤害发生的过程,有无及时的处理等.结果: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问卷为1189份,有效率为99.08%.1189例意外伤害儿童中,男童776例(65.26%),女童413例(34.74%),男女童比例为1.88∶1.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各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98%,32.46%,36.42%,19.93%和4.21%.意外伤害类型以跌落(51.98%)、碰击伤(14.97%)和交通事故(11.27%)为主,各年龄段意外伤害的类型及所占比例均有所不同.意外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分布在家中(44.15%),学校/幼儿园(27.92%)和路上(15.73%).儿童意外伤害常见的受伤部位主要是头部(38.60%)、四肢(27.67%)和面部(16.90%).处理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正确率为14.97%.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物主要为各种坚硬的平面,如地面、楼梯等,各种有棱角的家具以及电瓶车.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有玩耍(41.80%)、跑动/走动(19.09%)和上课(7.4%).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时以母亲在场居多(33.73%),其次是老师(11.19%),发生意外伤害时无人看管的患儿占29.52%.儿童年龄、性别、所处环境、看护者安全意识、儿童当时的活动为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结论:充分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加大儿童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力度,加强儿童看护者安全意识,提高儿童所处环境的安全系数,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的疾病谱变化趋势以及费用负担情况,为了解儿科疾病谱变化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加强儿科学科建设和完善医保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北京市医保中心的二手数据对北京市儿童的疾病谱(根据ICD编码的前4位筛选)和住院医疗费用及其补偿比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期间,北京市婴儿期(0-1岁)儿童住院疾病谱前10位变化较小,其中前4位基本没有变化,分别为支气管肺炎、细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肠炎、幼儿急疹等疾病也位列疾病谱的前10位,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2年哮喘和癫痫首次出现在婴儿期住院疾病谱的前10位.2008-2012年期间,北京市儿童(0-14岁)住院疾病谱(前10位)发生了变化,支气管肺炎位列首位,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原体性肺炎分列2-4位,但支原体肺炎从2008年的第4位,逐渐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扁桃体炎、细支气管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也位列前10位;2009年起,恶性肿瘤化疗和单侧腹股沟疝也成为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2008-2012年北京市参保儿童的住院率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3.36%增加到2012年的4.61%;次均住院费用逐年提高,但增长幅度较慢;从2008年的7469.07元增加到2012年的9188.37元,年均增长率为5.32%;住院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例逐年提升,从2008年的47.69%增加到2012年的51.57%;参保儿童个人自付住院费用有所增加,从2008年的3907.09元增加到2012年的4449.88元,年均增长率为3.30%;但与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患者负担有所下降,次均住院费用占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08年的15.80%下降到2012年的12.20%.结论1、北京地区0-1岁儿童住院疾病谱仍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而过敏性哮喘住院率的增加,提示该类疾病的发病人次、严重程度及低龄化等呈加重趋势,可能与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待进一步分析。癫痈住院率的提高、原发与继发因素的相关性改变,也应引起关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导致0~1岁儿童住院率逐年提高的各类疾病谱改变的原因。2、儿科学科建设难以满足儿童医疗服务的需求,加强儿童建设刻不容缓;儿童学科建设应适应儿童疾病谱的变化,一方面要加强内科特别是呼吸科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疾病谱的变化,加强肿瘤、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等学科建设。3、参保儿童住院补偿比例逐年提高,但个人自付比例仍然较高(接近住院费用的50%),应继续加大医保的筹资力度,逐渐提升医保补偿比例,以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亚太地区的目标是个人自付比例在30%-40%)。
  •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肺俞"穴对FM1流感病毒所致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血清中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探索针灸阻抑病毒性肺炎的效应机制,为针灸介入小儿病毒性肺炎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用KM小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FM1接种SPF鸡胚,常规培养,收集尿囊液,传代2次,以LD50浓度造模,以造模7d未见小鼠死亡的0.33LD50为造模浓度制作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以西药、针灸肺俞穴为介入方法,一周后检测小鼠肺指数及抑制率,同时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肺组织及血清中IL-10、TNF-α水平.结果:针刺组能使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和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而针刺与艾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针刺组能够使小鼠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IL-10含量进一步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而针刺组与艾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肺俞穴辅助,有利于提高病毒性肺炎小鼠肺指数的降低程度、提高IL-10含量,抑制免疫应答,从而减轻病毒感染后所出现免疫病理损害,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抑制TNF-α的过量产生而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
  • 摘要: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合并或不合并细菌定植对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2012年间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13784例儿童鼻咽分泌物,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用普通痰培养法检测细菌,并按三区划线法将细菌分为1+~4+四个量化等级.分析hMPV感染患儿呼吸道细菌定植,尤其是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l)、卡他莫拉菌(MC)、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定植情况,比较四种定植菌阳性与阴性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并进一步对四种定植菌及其检出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苏州地区hMPV检出率为6.6%(915/13784).hMPV感染患儿中SP、HI、MC、SA定植无性别差异;男性患儿HI定植主要在2岁以内,平均年龄明显小于女性(p<0.05).细菌定植是hMPV感染患儿发生喘息的危险因素(OR=3.274,P<0.0001),主要是SP(OR=3.415,P=0.0002)、HI(OR=6.562,P=0.0002)、MC(OR=2.996,P=0.0457).定量分析SP 2+(OR=11.776,P=0.0015)、HI 1+(OR=5.891,P=0.0067)和HI 2+(OR=6.124,P=0.0237)是喘息的危险因素.定植菌阳性组C-反应蛋白(CRP)值较阴性组高(P=0.005).结论:鼻咽部定植菌对偏肺病毒感染患儿的喘息症状有重要影响.定植菌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儿童时期喘息发生、发展的机制.
  • 摘要:目的:了解人博卡病毒(HBoV)在天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的检测情况和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NPA)标本1259份,提取病毒基因组RNA,采用RT-PCR检测方法扩增HBoV的核衣壳蛋白基因(VP 1NP2基因).阳性标本作核酸序列测定,并将所获得的序列与已知的HBoV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收集整理相关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HBoV PCR筛查情况从1259例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中共检测到57例HBoV VP 1NP2基因片段扩增阳性,总阳性率为4.5%.2.HBoV感染患儿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男性患儿HBoV阳性率为5.0%(44/880),阳性构成比为77.2%(44/57);女性患儿HBoV阳性率3.4%(13/379),阳性构成比为22.8%(13/57);不同性别患儿的HBoV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X2=1.511,P>0.05).57例阳性患儿平均年龄为9.3±4.7个月,阳性标本全部为2岁以下的患儿,其中以7~12个月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各月龄组HBoV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X2=24.008,P<0.01).结论:天津地区部分儿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与HBoV感染相关,且HBoV感染在7-12个月龄的婴幼儿中更为常见,无性别间差异,夏季为流行高峰,患儿临床诊断大多为肺炎和支气管肺炎。
  • 摘要:目的:探讨杭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s)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住院的2911例ALRIs患儿记录其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就其好发年龄、临床表现和好发季节等进行统计分析.hMPV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在2911例标本中,70例(2.40%)样本hMPV阳性.就好发年龄分析,发现1-3岁患儿的阳性率(3.32%)最高,<1岁的次之(2.72%),3岁以上患儿的阳性率最低(0.63%),三年龄段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1.795,P=0.003).在毛细支气管炎(5.61%)和哮喘(5.81%)患儿中阳性率较高,肺炎(2.15%)和支气管炎(3.41%)患儿中阳性率较低,四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9.270,P=0.026).hMPV在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中的阳性率分别是肺炎患儿的2.706(95%Cl:1.057-6.924)和2.806倍(95%Cl:1.095-7.187).另外,在不同季节,春季阳性率最高(5.87%),其它依次为冬季(3.30%)、秋季(0.44%)和夏季(0.36%),见表1.在春季的三月以7.47%阳性率最高,而7月至9月无标本阳性.结论:人类偏肺病毒为儿童ALRls的一个重要致病原,临床多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在杭州地区好发于春季.
  •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及转归,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8例在我院感染科2011.1-2012.11住院治疗的儿童MP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热退天数、肺部体征好转、及其它合并症情况、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及胸部影像学变化,评估治疗及预后.结果:28例重症MPP儿童,男16例,女12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5±3.4)岁,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入院后均高热,其中5例合并呼吸衰竭;13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倍以上升高,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2倍以上升高伴心电图ST-T改变;2例伴应激性溃疡;6例嗜睡烦躁、精神萎靡;1例合并渗出性多形红斑.胸部X线:8例胸腔积液,其中3例为双侧胸腔积液,4例肺不张,17例肺实变,1例支气管扩张,其中1例胸腔积液、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并存,均属MPP范畴.入院后均给予阿奇霉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其中5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17例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住院治疗天数17.2±6.3天,6-11天热退,1例合并气压伤气胸、纵膈气肿、皮下气肿机械通气11天死亡,其他均好转出院.随访3~6个月,23例肺内病变基本吸收好转,肺功能正常;其中3例无临床症状,但肺CT提示肺不张1例,肺实变1例,支气管扩张1例;1例儿童出现反复的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监测肺功能提示小气道阻塞功能障碍,高分辨CT双肺通气不均匀,可见斑片状毛玻璃影,临床考虑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结论:支原体感染后主要引起气管黏膜的损伤,气道炎症易使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阻塞气道;同时激活的B淋巴细胞还可以使体内IgE水平升高,引起IgE介导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害,其发病机制可能为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外靶器官的受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脏器功能.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当临床上遇到MPP患儿高热、呼吸喘促、面色发绀时,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应监测SaO2,并给予氧疗,当进行性呼吸困难及缺氧加重时,应注意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及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同时予小剂量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早期应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应定期随访,检测胸部影像学及肺功能.
  •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儿童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及parC的流行及变异情况。方法:以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检测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法对36株对喹诺酮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gyrA及parC基因检测,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对gyrA基因耐药决定区的序列分析,发现其中33株有第83位的改变、3株有第87位的改变,而parC基因在所有耐药株中均有第80、91位氨基酸的改变。结论:本省儿童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及parC基因突变情况十分普遍,监测其突变频率、位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耐药机制研究十分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月8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65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和2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辅助检查,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重症腺病毒肺炎主要见于<3岁儿童,以年龄在6月至2岁之间占84.62%,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主要见于>3岁儿童,>5岁儿童占64.29%.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肺部罗音均为两组患儿的共同表现.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热时间>14天的病例较对照组多(P<0.05),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多见于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呕吐、腹泻、意识改变、川崎病样改变((口腔黏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杨梅舌、手足硬肿、蜕皮))以及肝脾增大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均以白细胞、CRP正常或轻度升高最常见.贫血以及肝功能、心肌酶受损以重症腺病毒肺炎更为常见.(4)影像学检查对比显示,两组患儿均有肺部实变,但是重症腺病毒肺炎肺部实变以左下肺多见,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右下肺以及左舌叶多见,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更容易出现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两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以粘膜糜烂,粘液栓堵塞为主.重症腺病毒肺炎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粘膜糜烂剥脱更常见,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粘膜可出现颗粒样突起.(6)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缩短热程,促进病灶早日吸收.而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并不能缩短热程.重症腺病毒肺炎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机率较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高.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比较,临床症状更重,肺外病变更多见,治疗难度更大.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松龙在治疗儿童普通支原体肺炎(MPP)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方面临床疗效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讨在常规治基础上,联合不同剂量甲泼尼松龙治疗的意义.方法:1病例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53例MPP患儿.分为普通MPP组96例和RMPP组57例.按照甲泼尼龙的使用情况,两组均分为:对照组(未使用激素)、小剂量治疗组(3~5mg/Kg.d)、大剂量治疗组(7~9mg/Kg.d).普通MPP组分为:对照组34例、小剂量治疗组46例、大剂量治疗组16例;RMPP组分为:对照组11例、小剂量治疗组26例、大剂量治疗组20例.2比较普通MPP、RMPP组内,不同剂量治疗组间,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WBC、CRP、LDH、BALF中MP的拷贝浓度)、纤支镜灌洗次数、治疗后纤支镜下不同炎症表现的改善情况、肺部炎症阴影持续时间,以及后遗症和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符合正态、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三个不同剂量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如有统计学差异,再进行两两比较;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普通MPP组1.1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肺部阴影持续时间: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大、小剂量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即对照组患儿发热时间、住院时间、肺部阴影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两治疗组;1.2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三组间WBC, CRP、LDH及BALF样品中MP-DNA的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3纤支镜下表现:三种疗法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再进行组间比较得出,大、小剂量组间的治疗有效率无差别(P>0.05),较对照组均有差别(P<0.05),1.4纤支镜灌洗次数:三组间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5激素不良反应:各组均未见明显激素不良反应;1.6后遗症: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后遗症。即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期联合不同剂量的甲泼尼松龙治疗普通MPP,能够缩短发热、住院及肺部阴影持续时间,并可使纤支镜下病变支气管的炎性程度好转,且其作用不依赖激素用量的大小;但甲泼尼松龙未改善普通MPP的炎性指标,也不可减少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次数。急性期联合不同剂量的甲泼尼松龙治疗RMPP,可以缩短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其作用不依赖激素用量大小;大剂量甲泼尼龙能显著降低炎性指标,缩短肺部阴影持续时间、减少灌洗次数、明显降低支气管肉芽增生致堵塞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研究血浆B型尿钠肽(BNP)及联合指标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纯肺炎组(A组)64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B组)76例,正常对照组(C组)60例,3组进行BNP以及其他心肌酶谱联合生化指标的研究.结果:A组和C组之间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B组和C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BNP、BNP/AST、BNP/CKMB、BNP/cTnT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指标的诊断价值排序为:BNP/cTnT>BNP/CKMB>BNP/AST>BNP.BNP/CK、BNP/LDH以及BNP/Mb的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90却大于0.80.结论:NP及联合指标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低氧性呼吸衰竭,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iNO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iN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O吸入治疗,NO吸入浓度从5ppm开始,最高20ppm,持续吸入时间24~72h,同时动态监测主要血气指标,包括pH、PaO2、PaCO2、PaO2/FiO2、SaO2、动脉-肺泡血氧分压差[(A-a)PO2]以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iNO组(n=16)与对照组(n=19)比较,治疗后12、24、48h及72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24h最明显[pH(7.4±0.1)比(7.2±0.1),PaO2(68.7±10.1)mmHg比(51.6±11.3)mmHg,PaCO2(38.6±8.2)mmHg比(48.4±12.1)mmHg,PaO2/FiO2(206.8±32.5)mmHg比(165.2±22.7)mmHg,SaO2(0.93±0.07)比(0.81±0.09),(A-a)PO2(227.4±126.8)mmHg比(346.7±160.2)mmHg,OI(5.8±3.5)比(9.2±6.2)]。iNO组气道NO2浓度1ppm,出血时间正常,死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未增加。结论:iNO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氧合功能,纠正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期(≤3岁)自发性颅内出血患儿45例.结果:本组45例,男21例,女24例,男女性别比为1:1.14;年龄为出生后7天~3岁,平均1.2岁;年龄段分布为新生儿(出生~生后1月)15例,婴儿(生后1月~1岁)19例,幼儿(1~3岁)11例;病例纳入标准:①生产中无产伤窒息史;②无头部外伤史;③经影像学(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颅内出血.本组患儿均为急性起病,病程4小时~12天,平均2.5天;临床表现包括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前囟膨隆等高颅压症状32例(71.1%),贫血28例(62.2%),意识障碍26例(57.8%),惊厥发作19例(42.2%),黄疸15例(33.3%%),肢体瘫痪14例(31.1%),颅神经功能障碍9例(20.0%),脑疝6例(13.3%).本组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脑内血肿(ICH)12例,硬膜下血肿(SDH)9例,脑室内出血(IVH)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例,SDH与SAH合并出现5例,ICH合并SAH 5例,IVH与SAH合并出现3例;凝血功能异常39例,其中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异常13例;本组39例行3D-CTA或3D-MRA检查,发现动静脉畸形(AVM)6例,动脉瘤2例.病因诊断:婴幼儿期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以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多见(占37.8%),血液系统疾病(占28.9%)和血管性疾病(占17.8%)次之.本组手术治疗35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18例,脑室内或硬膜下腔外引流17例;放疗1例,非手术治疗9例;痊愈32例(71.1%),轻度残疾8例(17.8%),重度残疾或植物状态2例(4.4%),死亡2例(4.4%),放弃治疗1例(2.2%).42例患儿随访1.5年~5年,再出血4例,均为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结论:婴幼儿期小儿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依次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血液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以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及脑室内出血多见,病情多危重;婴幼儿期DSA检查困难,3D-CTA和3D-MRA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有一定作用;如诊断、治疗及时,本病预后良好.
  • 摘要:目的:调查石家庄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本病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桥东区、裕华区、新华区和长安区共抽取0-14岁儿童10000人进行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计算患病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收回完整问卷9864份,应答率为98.64%.哮喘儿童141例,其中儿童哮喘121人,婴幼儿哮喘20人,咳嗽变异性哮喘24人,可疑哮喘18人,患病率为1.43%,比10年前患病率增加了36%.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70%和1.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438,P<0.05).治疗上82.27%的哮喘儿童应用抗生素治疗,吸入激素治疗者为27.66%.吸入激素治疗有所上升,但仍以抗生素为主要的治疗方案.结论:石家庄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有所升高,应进一步普及和推广GINA方案.
  •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比较肥胖哮喘儿童与正常体重哮喘儿童间FeNO,FEV1及C-ACT的差异,旨在探讨肥胖或体重指数对哮喘儿童FeNO、FEV1及C-A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哮喘门诊就诊及小儿呼吸内科住院的哮喘患儿5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肥胖哮喘组及正常体重哮喘组,各25例.对所有入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实验、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比较两组间FeNO、FEV1及C-ACT的统计学差异.并且对所有入组儿童的BMI与FeNO、C-ACT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哮喘儿童与正常体重哮喘儿童在FeNO、FEV1及C-ACT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5).所有入组儿童中BMI与FeNO、C-ACT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均无相关性.结论:在对哮喘儿童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肺功能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时无需考虑肥胖或体重指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环境变应原对哮喘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3(IL-13)、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及1,25-(OH)2D3对其的作用.方法:筛选2011年11月-2012年6月我院正常顺产的足月新生儿36例,分为卵清白蛋白(OVA)组、脂多糖(LPS)组、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组,每组各12例;新生儿断脐后立即取胎盘端脐静脉血50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磁珠分选CBMC中的CD4+T细胞,每组CD4+T细胞又同时予以下三种处理:a.自然状态即空白刺激b.变应原单独刺激c.变应原+1,25-(OH)2D3共刺激,培养72小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Real Time-PCR技术分别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3、IL-17水平和CD4+T细胞中IL-13 mRNA、IL-17 mRNA表达情况.结果:(1)OVA、LPS、β-βactoglobulin单独刺激组其培养上清液中IL-13、IL-17水平及CD4+T细胞中IL-13、IL-17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5-(OH)2D3分别与OVA、LPS、β-lactoglobulin共同刺激后其培养上清液中IL-13、IL-17水平及CD4+T细胞中IL-13、IL-17 mRNA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OVA、LPS、β-Iactoglobulin单独刺激组,但仍高于空白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境变应原可加重脐血CD4+T细胞IL-13、IL-17的表达,可能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1,25-(OH)2D3抑制生命早期环境变应原诱导脐血CD4+T细胞IL-13、IL-17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早期防治作用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两年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0月—12月我院哮喘专科门诊110例6-14岁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按照GINA方案常规治疗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照组按照GINA方案常规治疗.通过2年随访,每6个月复查肺功能FEV1%、PEF,每12个月复查IgG4、slgE、粉尘螨皮肤点刺检测、日、夜间哮喘症状、C-ACT评分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24个月实验组肺功能FEV1%、IgG4值、C-ACT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治疗24个月实验组粉尘螨皮试等级变化、slgE、肺功能PEF值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实验组IgG4值在治疗12个月和治疗24个月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实验组在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日夜间哮喘症状、C-ACT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舌下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中,IgG4值呈逐年显著升高.粉尘螨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特异性免疫药物.
  • 摘要:目的:建立短肠综合征的大鼠模型,运用454测序和多变量统计方法解析短肠实验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鉴定出微生态调节剂对短肠相关的特定细菌类群.方法:将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g)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短肠组(SBS组)、添加益生菌(双歧杆菌)短肠组(SBS-PRO组)、添加益生元(低聚果糖)短肠组(SBS-PRE组)、添加合生元(双歧杆菌+低聚果糖)短肠组(SBS-SYN组)、正常无手术组(Normal组).术后第15天取结肠内容物,RT-PCR检测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属的含量,采用bar-coded 454测序的方法分析16S rRNA基因,多变量统计方法解析短肠实验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鉴定出微生态调节剂对短肠相关的特定细菌类群.结果:RT-PCR显示大鼠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在SBS-PRE组和SBS-SYN组与SBS组相比均有明显上升趋势,SBS-PRO组与SBS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对6组实验大鼠的粪便样本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V3区bar-coded 454测序,共分析了54个可用的样本,总共获得135360条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序列,包括24206条unique序列.用DOTUR划分OTU,在98%水平上得到3354个OUT.PCA和PLS-DA分析结果均显示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有分开的趋势;用PLS-DA鉴定出25个OTUs关键的细菌类群,比较特别的细菌Desulfovibrionaceae和Clostridial ⅣV,其丰度变化与模型动物相关.PLS-DA发现Lactobacillus属和Bifidobacteriaceae属在PRE组与SBS组相比有明显上升,而PRO组和SYN组与SBS组相比无上述现象,进一步对两个益生菌Lactobacillus和Bifidobacterium在PRO组、PRE组和SYN组与SBS组中的丰度进行了比较(Mann-whiteny非参数检验),发现Bifidobacterium和Lactobacillus在PRE组与SBS组、SYN与SBS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在PRO组与SBS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PCR显示益生元和合生元能提高短鼠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益生菌能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454测序揭示手术应激对宿主肠道菌群在结构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的补充均使短肠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益生元使短肠大鼠肠道菌群中Lactobacillus属和Bifidobacteriaceae属明显上升,而益生菌无明显变化;鉴定出比较特别的细菌Desulfovibrionaceae和Clostridial Ⅳ,其丰度变化与模型动物相关.
  • 摘要:目的:阐述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小儿的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禁忌症、具体操作及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综合分析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成人及小儿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禁忌症、具体操作及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施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可在儿科推广.
  • 摘要:目的:调查1997-2011年上海户籍人口0-14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方法:根据捕获再捕获法原理,回顾性调查1997年-2011年期间上海户籍人口中0-14岁新发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根据人口统计学资料计算发病率。本研究覆盖<15岁人口140余万.结果:1997年-2011年上海户籍0-14岁儿童中共发现1型糖尿病625例,其中男307例,女318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95/100,000(95%Cl2.72-3.19),校正发病率为3.25/100,000(95%Cl3.01-3.5).男性平均年发病率为2.84/100,000(95%Cl2.53-3.17),校正发病率为3.20/100,000(95%Cl2.87-3.55).女性平均年发病率为3.06/100,000(95%Cl2.74-3.41),校正发病率为3.30/100,000(95%Cl2.96-3.66).女性略高于男性.将15年按每5年进行发病率统计,进一步细分后发现2007年以后发病率升高最快,1997-2001年校正发病率为1.62/100,000(95%Cl1.37-1.90),2002-2006年校正发病率为3.36/100,000 (95%Cl 2.92-3.82),2007-2011年校正发病率为5.55/100,000 (95%Cl 4.96-6.16),其中2009年达6.56/100,000 (95%Cl 5.17-8.10).结论:上海1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1997-2001年发病率较低,2002-2006年发病率上升,2007年以后发病率快速上升,2009年达6.56/100,000,较以前的调查1980-1991年0.72/100,000,1989-1993年0.96/100,000和1994-1996年1.92/100,000有大幅上升,因而需要更详细地调查原因.由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起病早、病程长、生活管理困难,比成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急需建立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登记制度,更好地管理病人,并提供给患儿更多的医疗资源.
  • 摘要:目的:胰岛a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本研究探讨GSK-3β及ERS信号通路ATF4/CHOP在FFA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首次研究丙戊酸钠(VPA)对FFA诱导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0.25~1.0mM棕榈酸(PA)±GSK3β抑制剂(10、20μM TDZD-8或2mM Licl)或1~2mM VPA与INS-1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PI染色、Alexa Fluor(R)647/PI流式细胞双标法和电镜检测细胞凋亡;Real time-PCR检测ERS信号通路分子ATF4、CHOP和XBP-1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运用Westem blot检测CHOP、p-GSK-3β、GSK-3β和Caspase-3蛋白水平;最后通过小分子干扰RNA(SiRNA)下调CHOP表达观察其对FFA诱导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0.25~1.0mM PA显著降低INS-1细胞活力(p<0.001),并可诱导INS-1细胞凋亡(p<0.001),其呈浓度和时间依耐性;TDZD-8、Licl和VPA均可拮抗PA对INS-1细胞的毒性作用(p<0.001),且VPA拮抗作用最佳(p<0.001),其亦可缓解PA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p<0.001);PA上调ATF4、CHOP和XBP-1的mRNA水平及CHOP和Caspase-3蛋白水平,并下调p-GSK-3β蛋白水平(p<0.05);与PA组相比,TDZD-8+PA对ATF4及XBP-1mRNA表达无影响(p>0.05),但下调CHOP mRNA水平(p<0.01);VPA+PA组较PA组CHOP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GSK-3β蛋白表达上升(p<0.01);通过SiRNA下调CHOP表达未见明显拮抗PA毒性作用.结论:PA通过活化GSK-3β及ERS信号通路ATF4/CHOP诱导INS-1细胞凋亡,其中GSK-3β活化对INS-1细胞凋亡影响可能更大;丙戊酸钠通过抑制GSK-3β活性拮抗PA诱导的ERS和INS-1细胞凋亡.
  • 摘要:MetS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虽然MetS的定义及发病机制还远没有被认识清楚,但通过对这一综合征的应用,对医学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健康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比较成人代谢综合征(MetS)的研究,儿童青少年MetS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大量的防治工作需全方位、多领域的联合研究。而且必须强调的是诊断了MetS,并不是为其戴上了一顶“帽子”,而是告知其具有多种因素或潜在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尽快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接受干预和治疗,及时纠正各组分的异常,在儿童青少年期逆转MetS。防止和延缓CVD的发生。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英夫利昔单抗在中国儿童BLAU综合征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风湿免疫科病房诊断的8例BLAU综合征患儿,在泼尼松和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予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按3-5mg/kg.次)静点治疗,治疗时间点分别是0、2、4、8、8、8,疗程最长为8个月.研究应用英夫利昔单抗的BLAU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和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8例BLAU综合征患儿中男2例,女6例,年龄为1岁10月至5岁6月,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足疗程患儿仅1例,共用6次,最短者目前已用2次,其余患儿正在按规律应用中.所有患儿应用一次后均有明显的效果,表现为皮疹消失和关节肿胀和疼痛减轻,其中皮疹消失最为明显,所有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后炎性指标如血沉和CRP明显下降.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TNF-α单克隆抗体,为新型的生物制剂.中国儿童BLAU综合征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后取得良好的效果,为BLAU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 摘要:佝偻病是VitD缺乏极端范例,佝偻病发病高峰在3月至18月龄,佝偻病临床表现包括一般非特异性症状、骨骼特征性改变和其他系统改变。依病变程度分为早期、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必须注意的是佝偻病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多汗、易激惹、夜惊、枕秃等,很难同生理现象区别,仅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乳牙萌出延迟(1213月龄后)、前囱闭合延迟(24月龄后)不是佝偻病的特异体征,部分体征如方颅、鸡胸有一定主观性;下肢弯曲宜应与生理性弯曲相鉴别(依据病史、骨X线摄片与血生化等资料)。VitD缺乏性佝偻病需与其他非VitD缺乏性佝偻病(如肾性骨营养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低血磷抗VitD性佝偻病、范可尼综合征),内分泌、骨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病)等鉴别。儿童患慢性腹泻或肝胆、胰腺疾病或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影响VitD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轻化,导致继发性VitD缺乏,亦需鉴别。
  • 摘要:目的:研究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患儿致病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探讨存在突变热点的可能性,确定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取10例XLH患儿外周静脉抗凝血,进行PHEX基因、FGF23基因及SLC34A3基因外显子测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0例XLH患儿均检测到PHEX基因突变,没有检测到FGF23基因及SLC34A3基因突变.10例PHEX基因突变中5例为错义突变、3例为拼接位点突变,2例为框移突变,其中错义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还发现了四个新突变,分别为c.2048T>C,IVS20+1G>A,c.1710_1711insGAGT、IVS20-1G>T.结论:在本组病例中未发现PHEX基因存在突变热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的突变类型或突变位置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联系;另外,还发现了PHEX基因的四个新突变.
  •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儿童FA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提高对儿童FA的认识.方法:1.对象: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间于消化科、皮肤科就诊的部分怀疑FA的患儿病例资料.参照《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in infants》,结合患儿的病史及临床症状,再选取其中辅助检查阳性者,共涉及202人次,排除77例饮食规避或服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后症状无好转的儿童,共收集病例1 25例.病史明确,饮食规避或替换疗法后症状明显好转者临床诊断食物过敏.2.方法 对临床诊断FA的125例相关临床指标(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身高、体重、血常规、SPT、血清特异性IgE、大便常规、腹部彩超、电子无痛胃肠镜检查,其中有1 1例入院行食物激发试验)和治疗情况通过电话、门诊随访等方式随访,并进行回顾分析.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运算,计数资料用Fisher精确统计概论检验,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和具体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间的相关性用卡方检验,两均数间采用T检验.P<0.05有显著相关.结果:1.本组FA儿童男:女=58:67,年龄小于4月的53例(42.4%),4月-1岁30例(24%),1-3岁22例(17.6%),大于3岁20例(16%)。2.67/125例(53.6%)以单纯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33/125例(26.4%)以单纯皮肤戮膜表现,25/125例(20%)合并有皮肤茹膜及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夜间哭吵、腹胀、便秘、纳差、呕吐,在存在消化道症状的92例中,有39/92例(42.39%)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皮肤茹膜症状中湿疹占50/58例(86.21%),特应性皮炎占8/58例(13.79%)3.23/41例(27.2%)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结论:儿童FA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通过Eos计数、SPT、血清特异性IgE等辅助检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FA。斑贴试验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非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过敏原的唯一的方法。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DBPCFC)作为诊断FA的金标准,开展起来较为困难,临床上多采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pen Food Challenge)。目前饮食规避及替代疗法是FA主要的治疗方式。
  • 摘要: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复习2002年以来文献报道的49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50例患儿,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100%),肝肿大(76%),脾肿大(80%),皮疹(40%),淋巴结肿大(98%),关节痛(20%),腹痛(36%),肾损害(52%),神经系统异常(20%),心律失常(占4%),呼吸系统异常(60%).实验室检查示血细胞减少(占80%),肝功能异常(86%),乳酸脱氢酶升高(84%),血沉增快(92%),C反应蛋白升高(64%),凝血功能异常(42%),血清铁蛋白升高(80%),抗核抗体ANA升高(90%),C3、C4水平降低(80%),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24例(占48%).确诊患者都给予了大剂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50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占12%),其余预后良好.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少见但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SLE并发HLH的认识,及时诊治.
  • 摘要:目的:研究波生坦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儿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波生坦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6min步行距离、NT-proBNP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波生坦可有效降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的肺动脉高压,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地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1112名0~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手指末梢血血铅含量测定.结果:郑州地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总平均水平为:53.45±34.32μg/L,其中男童血铅平均水平:53.89±35.33μg/L,女童血铅平均水平:52.76±32.65μg/L.儿童血铅水平大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长,不同年龄组间的儿童血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同年龄组内,男童女童的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金属元素铅是一种毒性物质,高浓度的铅会导致儿童听力、肌肉协调能力的下降并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故应定期监测儿童血铅,减少铅污染,综合防治儿童高铅血症.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88例急性中毒患儿中,79例治愈(89.7%),3例死亡(3.4%).发病年龄以1岁-3岁的幼儿最多,其次为3-7岁小儿.中毒途径以误服最多见.临床表现各异,以消化道症状最多见(占82.5%),严重者可有多器官多脏器受累.其中27例重症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有22例治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重症急性中毒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及时予血液净化治疗是有效的抢救方法,可提高小儿急性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 摘要:目的:对一例表型血小板无力症(GT)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并对其母亲腹中孕23W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采用双针套管技术在超声引导下采集胎儿羊水和脐带血;检测患儿、患儿父母和脐血的血凝常规和血小板聚集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和Ⅲia的表达;微卫星技术确定脐血未被母体细胞污染;PCR技术扩增GPⅡb、GPⅢa所有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区,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胎儿足月出生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ADP不能诱导患儿的血小板发生聚集,脐带血中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约为正常人一半,但患儿父母和新生儿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正常血小板聚集率相当.患儿血小板膜表面GPⅡb的平均荧光强度(MnX)约为正常对照的10%,而患儿父亲和母亲、脐血和新生儿的血小板膜表面GPⅡb MnX均为正常对照的90%以上;患儿血小板膜表面GPⅢa的MnX几乎为0,而患儿父亲和母亲、脐血和新生儿的血小板膜表面GPⅢa MnX均为正常对照的30~50%.羊水胎儿脱落细胞和脐带血DNA微卫星分析证实胎儿羊水、脐带血取材未被母体细胞污染;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GPⅢa 6号外显子A38293→C和9号外显子G42186→A的杂合突变,导致GPⅢaHis281→Tyr和Cys400→Pro氨基酸的杂合改变.这两个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羊水胎儿脱落细胞、脐血或新生儿基因组中只有一个GPⅢa9号外显子G42186→A的杂合突变.结论:GT患儿GPⅢa的基因为A38293→C和G42186→A双重杂合突变.胎儿为GPⅢa基因G42186→A(Cys400→Pro)杂合突变,并在出生后确证,GT可以用于产前诊断.
  • 摘要:目的:异戊酸血症(IVA)是由于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IVD)先天性缺陷所致的一种罕见的有机酸血症,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了解IVA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治疗情况,进行IVD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分析2例IVA同胞患儿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尿有机酸测定结果,并对患儿及双亲IVD基因12个外显子及内含子行PCR扩增和DNA测序,找出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患儿1,男,生后第7天昏睡,拒奶,体重不增.全身可闻及汗脚臭味,后因出血,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患儿血氨升高至99μmol/L,血钙降低至Ca 2+0.94mmol/L,血常规见三系降低.生理体液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出血中甘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浓度低于正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尿有机酸分析检测出尿中大量异戊酰甘氨酸,少量乳酸,3-羟基异戊酸.死亡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异戊酸血症".患儿及父母IVD基因DNA测序显示,患儿及母亲IVD基因的10号外显子区域存在杂合突变:c.1016G>A(C339Y),以往未见报道.父亲为正常基因型,父母表型正常,非近亲结婚.结论:新报道2例IVA同胞患儿,分别以急性和慢性起病。无论在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异戊酸血症是出现异戊酞甘氨酸极度增高的唯一疾病。仅根据两例患儿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均可确诊IVA。尽管在中国人IVA患者中发现1个新的IVD基因杂合突变,但该突变不一定为致病突变,哥哥症状体征严重但未见其他突变,两名同胞患儿与父亲的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并不符合该疾病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尽管DNA测序可作为遗传代谢疾病诊断的有效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未发现突变并不能完全排除某种遗传代谢病,比如,单纯通过DNA测序并不能发现单条等位基因上某外显子大片段的删除,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修饰与加工发生紊乱,甚至是未知基因的致病突变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因此,基因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综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来确诊疾病。
  • 摘要:目的:总结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小剂量司坦唑醇(ST)治疗对改善Turner综合征(TS)女孩成年终身高(FAH)的作用,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共有64例TS女孩,其中,38例接受联合治疗(治疗组),26例未接受促生长治疗(未治疗组).治疗组初治年龄(CA0)为(12.7±2.5)岁(6.8岁~18.4岁)、初治骨龄(BA0)为(10.5±1.9)岁(5.0岁~12.5岁)、疗程为(2.8±1.3)yr(0.6yr~5.5yr);结束治疗后随诊至最近一次测量的身高视为FAH;分析影响FAH的相关因素.结果:(1)治疗组FAH改善了(7.9±5.0)cm,FAH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和治疗前预测成年身高(均P<0.001).(2)对治疗组按不同年龄分层,3例6.8~7.9岁组平均疗程4.8yr,FAH改善最大,平均为14.3cm,10.0~11.9岁组、12.0~13.9岁组和14.0~15.9岁组平均疗程均达到2年,3组FAH和FAH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明显大于16.0~18.4岁组(均P<0.05);按不同疗程分层,2.0~2.9yr组、3.0~3.9yr组和4.0~5.8yr组平均FAH均达到正常女性人群身高-2SD以内,3组FA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大于0.6~0.9yr组和1.0~1.9yr组.(3)治疗组相关性分析显示FAH与THtSDS、Ht0SDS、rhGH+ST疗程、雌激素治疗前rhGH+ST疗程和GV1呈正相关,与CA0呈负相关;FAH的改善与rhGH+ST疗程、雌激素治疗前rhGH+ST疗程和GV1呈正相关,与CA0和BA0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t0SDS、rhGH+ST疗程和THtSDS是影响FAH的独立因素(F分别为47.27、14.25和9.86,均F<0.01);而rhGH+ST疗程和GV1是影响FAH改善的独立因素(F分别为31.75和10.03,均P<0.01).结论:rhGH联合ST治疗能有效改善TS女孩的FAH,且治疗前身高、遗传靶身高、rhGH+ST疗程及对治疗第一年的反应影响了FAH和FAH改善;对于CA0<16岁和BA0≤12.5岁TS女孩,rhGH+ST疗程达到2年后可获得满意的FAH.
  • 摘要:目的:研究因佝偻病、行为问题和发育落后就诊的儿童中发现的遗传性疾病.方法:总结因佝偻病、行为问题和发育落后就诊而被确诊为遗传性疾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类佝偻病症状的遗传性疾病有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低碱性磷酸酶血症,软骨发育不全,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致密性骨发育不全,外胚层发育不全.类孤独症表现的遗传性疾病有脆性X综合征,Rett综合征.以发育落后为主的遗传性疾病有Prader-Willi综合征.结论:在发育儿科或儿童保健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因佝偻病、行为问题和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和生长发育落后)就诊的儿童.其中有少部分可能是由于基因异常所致的遗传性疾病,临床医师应在诊断和治疗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 摘要:目的:减少误诊。方法:病历总结及文献查阅。结论:在儿童一些少发的疾病例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胆结石在确诊后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及体格检查(如该患贫血脾大与胆结石胆囊炎不符)以免误诊;遗传代谢性疾病家族中同一疾病在不同人中表现不同.
  • 摘要:目的:对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经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Ⅻ促凝活性(FⅫ:C)和FⅫ抗原(FⅫ: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两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的FⅫ基因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多态性,103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两个先证者分别是3岁患儿和28岁孕妇,在术前检查时发现凝血时间延长,前者APTT 140s,PT 11.2s,FⅫ:C 0.4%;后者APTT 86s,PT 10.5s,FⅫ:C 18%,两个先证者的FⅡ:C、FⅫ:C、FVⅢ:C、FIX:C、FX:C和Fg均在正常范围内;孕妇的狼疮抗凝物测定正常.对3岁患儿的FXll基因进行检测,发现位于第8外显子区的C799G(R248G)的杂合错义突变;家系分析表明该患儿母亲在该位点是杂合错义突变,父亲是正常.对28岁孕妇的FXII基因进行检测,发现位于第X外显子区的G1561A(E520K)的纯合错义突变;家系分析表明孕妇的父亲和母亲在G1561A这个位点上分别为杂合错义突变.两个家系均发现FXII46C/T和619G/C的多态性.结论:在103例健康人的FⅫ序列中均未发现杂合错义突变C799G(R248G)和G1561A(E520K),因此推测这2种突变是导致先证者FⅫ缺乏的原因,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FXII缺乏的病人中发现这2种突变,其具体机制将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Arnold 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有脊髓空洞.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手术方法较多,疗效各异.为探讨儿童mold-Chiari畸形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Amold-Chiari畸形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儿,其中:女18人,男28人,平均年龄:6岁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脊柱畸形29例,颈肩或肩背疼痛6例,头颅外观异常12例,肢体无力或其他运动障碍5,腰骶部包块2例,头颈偏斜3例.影像学检查发现合并脊髓空洞27例,合并幕上脑积水12例,合并脊柱侧弯16例,合并脊髓脊膜膨出2例.对有症状的Arnold Chiari畸形患儿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34例患者均行:后颅窝骨窗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术、小脑扁桃体切除,27例合并脊髓空洞者行四脑室流出道疏通及脊髓中央管开口探查,12例合并幕上脑积水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16例有肢体无力或其他运动障碍、颈肩背疼痛、头颈偏斜的患儿中症状明显改善或改善者12例,无改善4例,但均无明显加重表现.合并脊髓空洞的27例患儿复查MRI脊髓空洞明显改善者21例,无改变者6例.结论:儿童Amold-Chiari畸形有症状的、有明显脊髓空洞的患者均应早期治疗,后颅窝减压和硬脑膜扩大修补及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Arnold Chiari畸形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感染所致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日龄(简称P2)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B.脂多糖(LPS)感染组、C.早期EPO干预组,D.晚期EPO干预组.各组新生大鼠分别于相应时间开始连续5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其中A、B两组分别于规定时间点,各随机抽取10只新生大鼠应用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EPO受体(EPOR)水平;A、B、C、D组均于规定时间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EPOR的表达;各组12日龄(P12)HE染色反映脂多糖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病理改变.结果:LPS感染组的EPOR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且随日龄增加EPOR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LPS感染组MB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EPO干预组较LPS感染组表达增加,且早期EPO干预组比晚期EPO干预组增加更明显.LPS感染组GFA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7日龄(P7)时EPO干预组表达较LPS感染组更高,而12日龄时EPO干预组表达较LPS感染组降低,且早期EPO干预组较晚期EPO干预组降低更明显.结论:EPO对生后感染所致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感染使新生大鼠脑组织EPO受体表达增加有关;早期应用EPO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晚期应用EPO的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PO受体表达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不同年龄段脑损伤儿童中的特点,探讨脑损伤儿童aEEG改变及其与神经系统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16导联aEEG监测模式进行定量aEEG分析.100例脑损伤患儿进入本研究,其中2月-12月(11例),13月-35月(16例),36月-71月(24例),72月-155月(39例),156月-216月(10例),在入院72h内行aEEG监测,监测时间30-60分钟,采集安静闭目状态下各部位的aEEG上、下边界及带宽值,3个月后对所有患儿进行临床观察随访,记录其儿童脑功能等级评分(PCPC).另收集10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其中2月-12月(20例),13月-35月(20例),36月-71月(20例),72月-155月(20例),156月-216月(20例).比较分析两组儿童不同年龄段的aEEG特点,并评价脑损伤儿童aEEG的变化与PCP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正常儿童aEEG分析表明:前额、额、中央、顶、枕、颖区的aEEG定量与年龄呈负相关,因此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aEEG差异,表明:2-12月正常婴儿与脑损伤婴儿额、中央区上、下边界具有明显差异,P分别为0.04,0.03.0.01,0.01;前额、额、中央、颗区带宽具有明显差异,P分别为0.034,0.011,0.02,0.0290 13-35月组:所有部位的上、下边界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所有部位的带宽比较无差异,P>0.05;36-71月组:上边界的前额、额、顶、枕区对比有差异,P分别为0.004,0.002,0.001,0.047;所有部位的下边界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所有部位的带宽对比无差异(P>0.05);72-155月组:所有部位的上、下边界以及前额、额、顶区带宽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156-215月组:所有部位上边界对比具有差异(P<0.05),前额、额、中央、顶区的下边界对比具有差异,P分别为0.005.0.002,0.003,0.045,0.000,而所有部位的带宽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1、正常儿童的aEEG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随着年龄增加aEEG降低;脑损伤儿童的不同部位aEEG的上、下边界较正常组具有改变。2、顶、枕区上、下边界与脑损伤患儿3个月后的PCPC评分存在相关性,由此推测,可能可以根据脑损伤患儿早期顶、枕区aEEG定量值的改变预测脑损伤患儿的近期神经系统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及其配套训练方案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龄2~3月脑损伤患儿11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婴儿30例为对照组C组.各组婴儿干预前均进行儿心量表评估,A组患儿干预前同时采用PDMS-2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 运用其配套训练方案对进行干预,B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3个月后再次对各组患儿用儿心量表进行发育评估.同时对治愈患儿进行治疗成本分析.结果:3个月评估显示两组患儿发育商都有所提高,但A组患儿发育商显著高于B组(P<0.05);治愈患儿成本分析,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小于B组,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MS-2及其配套训练方案在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中意义重大且可降低医疗成本.
  • 摘要:目的:研究64排CT三维重建在Ⅲ型先天性食道闭锁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64排CT影像学资料,并与食道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6例病例均行食道造影和64排CT检查,食道造影检查结果证实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48例,Ⅳ型1例,Ⅴ型0例;64排CT检查结果分别为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49例,Ⅳ型0例,Ⅴ型0例.64排CT食道重建与食道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相近,与食道碘油造影相比较,64排CT食道重建能准确显示食道闭锁两盲端距离及瘘口位置.35例Ⅲ型食道闭锁患儿接受手术治疗,64排CT三维重建测定两盲端距离≤1cm,9例(25.7%),1-2cm13例(37.1%),2-3cm7例(20%),3-4cm4例(11.4%),>4cm2例(5.7%);术中测定两盲端距离≤1cm,8例(22.8%),1-2cm13例(31.4%),2-3cm7例(25.7%),3-4cm4例(17.1%),>4cm2例(2.8%),64排CT三维重建与手术所见食管两盲端距离吻合.结论:在Ⅲ型先天性食道闭锁诊断中,64排CT具有与食道碘油造影相同的诊断价值,但运用图像后处理技术,64排CT三维重建能准确测量两盲端距离并明确瘘口位置,为Ⅲ型先天性食道闭锁诊断、术前评估及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有利于降低患儿死亡率及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0~2岁女童乳房早发育与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4月~8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专科门诊诊断为乳房早发育的女童(PT组)50例、健康无乳房发育的女童50例为对照组,年龄在3月~2岁,填写调查问卷表;对乳房早发育的女童进行子宫卵巢的彩色B超检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清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按地域分布,塑料制品使用情况,服用营养滋补品情况,动物性或高蛋白饮食,人工饲养的动物、反季节蔬菜水果等情况,饮料、膨化食品等含防腐剂、色素食品食用情况6个方面对PT组进行分层研究血清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的差异.3、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PT组和对照组血清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T组女童血清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统计均在SPSS17.0软件完成.结果:1、PT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女童检测出双酚A,检出人数分别为48人和9人;部分PT组女童(24人)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对照组女童均未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PT组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3、PT组子宫体积大小与双酚A含量呈低度正相关(r=0.355,P<0.05).4、PT组女童血清中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与血清中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含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5、在地域分布不同时患儿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有差异,且城市患儿高于农村患儿(P<0.05).结论:1、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0~2岁女童患乳房早发育相关;2、乳房早发育女童血清中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比正常女童高;3、双酚A与0~2岁乳房早发育女童的子宫体积大小有相关性.4、乳房早发育女童血清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含量高低与地域分布有关,城镇明显高于农村.
  • 摘要:目的:在川崎病幼兔模型上,研究给予辛伐他汀干预后其对川崎病的发病、病理损害及对内皮微颗粒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机制,从而为从内皮细胞保护的角度防治川崎病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分组:将30只日本大耳幼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三组.模型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均予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10%,3ml/kg),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3ml/kg),且12天后重复注射一次.辛伐他汀干预组于第2次注射后当天及以后三周每天予辛伐他汀干预(5mg/kg.d)灌胃;并于第2次注射后第7、14、21天(即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采血一次.结果:1.组织病理学结果模型组所有幼兔冠状动脉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内膜增厚,冠脉内皮不完整;辛伐他汀干预组幼兔冠状动脉炎性细胞浸润较轻,内膜增厚不明显;生理盐水对照组冠脉内皮光滑完整;2.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组与生理盐水组血浆EMPs的比较:(1)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组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三种表型的EMPs表达水平(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模型组与辛伐他汀进行比较:OCD62E+EMPs,CD105+EMPs:(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D144+/CD42b-EMPs:模型组与辛伐他汀干预组:急性期(P=0.0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急性期(P=0.199)恢复期(P=0.096)模型组EMPs表达高于辛伐他汀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辛伐他汀可以降低内皮微颗粒的释放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辛伐他汀通过改善eNOS表达的稳定性,增加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来改善内皮功能,eNOS参与了其发挥这一保护作用的机制,为KD冠脉内皮的保护提供依据。2.KD兔模型组CD62E+EMPs,CD105+EMPs均明显升高,恢复期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及CD144+/CD42b-EM Ps恢复期持续增高提示KD恢复期内皮损伤持续存在,EMPs水平的监测尤其是CD144+/CD42b-EMPs可用于KD长期预后评估,而对早期诊断价值有限。3.EMPs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持续存在的因素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02)对左向右分流大鼠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8)、假手术组(n=8)和手术+S02组(n=8).对手术组和手术+S02组大鼠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左向右分流动物模型.手术+S02组于术后腹腔注射Na2S03/NaHS03.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心脏/体重(HW/BW)、右室/左室+室间隔(RV/LV+SP);同时测定大鼠右室收缩压(RVSP)、右室舒张末压(RVEDP)心功能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右室心肌组织S02含量;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GRP78、JNK和磷酸化JNK及CAS PASE 12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分流术后8周,分流组HW/BW、RV/LV+SP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3.9±0.1)g/kgvs(2.6±0.2)g/kg;(0.38±0.086)g/gvs(0.28±0.039)g/g,P<0.05],予S02干预后,HW/BW、RV/LV+SP均明显降低[(3.9±0.1)g/kgvs(3.5±0.7)g/kg;(0.38±0.086)g/gvs(0.30±0.032)g/g,P<0.05).手术组大鼠RVSP、RVED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4.1±2.9)mmHg vs(22.6±2.5)mmHg;(33.5±4.5)mmHg vs(22±3.0)mmHg,P<0.05].右室心肌组织S02含量,手术+S02组明显高于手术组和假手术组(15.32±6.24vs10.59±0.74vs6.11±1.08,P<0.05)(P均<0.05).右室心肌组织GRP78、JNK和磷酸化JNK及CAS PASE12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手术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mRNA:GRP78(2.00±1.13vs0.67±0.37);JNK(1.21±0.17vs0.57±0.33).P<0.05.蛋白:1.52±0.42vS0.3±0.1 8,1.22±0.53vS0.52±0.39,1.88±0.97vS0.6±0.37,0.78±0.66vS0.17±.0.22,4.343±2.436vs1.404±0.398,P<0.05];而应用S02干预后,GRP78、JNK和磷酸化JNK及CASPASE 12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RNA:GRP78(2.00±1.13vs0.67±0.34);JNK(1.21±±0.42vs0.0.17vs0.48±0.19).P<0.05.蛋白:(1.5252±0.16,1.22±0.53vs0.65±0.39,1.88±0.97vs0.62±0.48,0.78±0.66vs0.25±0.17,4.343±2.436vs2.429±0.77).P<0.05].结论:SO2可能通过降低左向右分流大鼠右室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而对心肌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 摘要:为了构建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miR-19b的转基因小鼠,先确定载体插入的酶切位点,在上游和下游各取16bp,加上酶切位点,作为上游和下游引物的部分,再分别取miRNA-19b前体序列的前端和末端各18bp组成上游和下游引物,以小鼠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所得产物约131bp,电泳后切胶回收.将带有a-MHC promoter的质粒用特定内切酶酶切,电泳后切胶回收.将两种回收产物按同源重组试剂盒步骤进行同源重组,将连接产物转化,测序,大提后,通过纤维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中,通过胚胎移植,得到转基因小鼠,用PCR方法检测子代小鼠miR-19b基因的整合情况,发现有20只小鼠在其基因组上整合有miR-19b的前体基因,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miR-19b的过表达情况,发现这些转基因小鼠在心脏组织中特异过表达miR-19b基因.
  • 摘要: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一组(C1组)、假手术二组(C2组)、MIRI一组(I/R1组)、MIRI二组(I/R2组)、MIRI前用药组(LX1组)、MIRI后用药组(LX2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MIRI模型,各组于开胸前取血(T1)、实验结束后取血(T2)测IL-1β、IL-8、cTnI血清浓度;同时测定SOD活性、MDA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I/R1、LX1与C1相比,I/R2、LX2与C2相比,血清IL-1β、IL-8、cTnI浓度(均为T2),SOD、MDA以及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5).LX1与I/R1,LX2与I/R2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8、cTnI浓度(均为T2),MDA含量及凋亡指数;并显著提高SOD活性(P<0.05);同时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线粒体排列整齐,电子密度增高,肿胀及空泡明显减轻.结论:LXA4通过抑制组织促炎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损伤,降低细胞凋亡来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对大鼠MIRI起明显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重构中的作用及卡维地洛的治疗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异丙基肾上腺素组(模型组)10只:背部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5mg/(kg.d)10天后,予以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4周.(2)卡维地洛组(治疗组)10只:背部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5mg/(kg.d)10天后,卡维地洛10mg/(kg.d)连续灌胃4周.(3)对照组10只: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ml/(kg.d)10天后,予以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4周.4周后取大鼠心脏,测心重指数(CWl);大鼠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心肌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光镜下病理改变: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纤维结构清晰,未见心肌纤维破坏;模型组可见心肌细胞肥大、伸长,出现明显的缺血、变性,肌质变性,核大、深染,心肌细胞间出现纤维化;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心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大部分呈平行排列,结构清晰,间质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仍可见胶原纤维,但较模型组明显减轻;2,CWI: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W I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WI下降(3.31±0.07 vs 3.03±0.04,P<0.01);3、心肌组织TGF-p1.Smad3,Smad7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p1及Smad3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均增多,而Smad7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E匕较,治疗组的TGF-p1及Smad3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降低,Smad7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GF-团Smads信号通路参与了异丙肾诱导的心肌重构,阻断该通路可能是卡维地洛抑制心肌重构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多柔比星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左侧心室肌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柔比星腹腔注射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当时、造模4周后检测正常对照组、DCM组LVEF,留取左侧心室肌检测mRNACx43和Cx43免疫组化法.结果:DCM对照组、DCM组及正常对照组Cx43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35,0.63±0.20,4.76±0.4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07,P<0.01).DCM对照组、DCM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Cx43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28.3±7.631、10.53±7.502、180.6±9.121DC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7,P<0.01).DCM对照组、DCM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LVEF(%)分别为38.37±2.93; 30.44±5.45,74.58±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2,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3组大鼠心肌Cx43mRNA与LVE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Cx43表达减少及分别紊乱,Cx43的表达与心功能呈正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小鼠柯萨奇病毒B3(CVB3)心肌炎中对血红素加氧酶-1/一氧化碳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选取70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将小鼠分成四组:心肌炎阴性对照组(N组,10只),心肌炎对照组(C组,20只)、炔丙基甘氨酸组(PAG,P组)和硫氢化钠组(NaHS,S组)各20只.实验观察至病毒接种后第10天各组随机取10只小鼠,记录小鼠心脏及体重重量,采血后处死并留取心脏标本.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心肌炎症积分;检测血中COHb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HO-1蛋白表达的分布含量;RT-PCR检测HO-1mRNA含量.结果:1.炎症积分比较:各心肌炎组炎症积分均升高,P组心肌炎症积分显著高于C组(P<0.05),S组则显著低于C组(P<0.05).2.血COHb含量测定:各心肌炎组血COHb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P<0.01),P组显著低于C组(P<0.01),S组显著高于C组(P<0.01).3.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HO-1表达:N组阴性表达,各心肌炎组心肌细胞胞浆HO-1均有阳性表达.C组呈阳性表达,P组呈轻度阳性表达,S组呈阳性表达.4.相关性分析:血COHb含量与心肌细胞HO-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存在正相关;小鼠心肌炎症病理积分与COH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小鼠心肌炎症病理积分与心肌细胞HO-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2S可通过诱导HO-1表达,上调HO-1/CO通路,在小鼠CVB3心肌炎中起到保护心肌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5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心肌炎对照组(C组)、JAK2抑制剂组(A组)和丹参酮ⅡA组(T组)各25只,正常对照组(N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心肌磷酸化STA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酮干预后,小鼠心肌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而心肌磷酸化STA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丹参酮可通过活化JAK2-STAT1通路,上调磷酸化STAT1表达,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肌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及TLR4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模型组,n=24),不含病毒的Eagle's病毒稀释液腹腔注射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n=24),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变化,分别于制模后7天、14天、28天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两组小鼠心肌病理改变情况,以甲苯胺蓝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检测两组小鼠各时间点心肌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情况,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心肌TLR4的表达,将模型组各时间点肥大细胞数目及TLR4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肥大脱颗粒增多、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TLR4表达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肥大细胞数目和TLR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2=0.877,P<0.05).结论:模型组心脏肥大细胞数和TLR4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肥大细胞及TLR4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炎症反应、纤维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肥大细胞可能是通过激活TLR4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发挥作用的.
  • 摘要:目的:观察p38、ERK1/2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作用.方法:75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心肌炎组(E组)60只,观察各时间点(第1、3、7和14天)心肌细胞磷酸化p38MAPK、ERK1/2含量、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cTn-I水平的动态变化.对照组(C组)15只作总体对照.E组小鼠腹腔接种0.1ml柯萨奇病毒B3复制心肌炎模型;C组小鼠腹腔注射不含病毒的1640培养液0.1ml.病毒接种后第1、3、7、14天留取小鼠血清及心脏标本,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磷酸化p38MAPK、ERK1/2含量,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结果:E组小鼠于病毒接种后第3天心肌组织内开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积分及血清cTn-I水平升高,第7天达炎症高峰,心肌纤维坏死崩解,炎症积分及血清cTn-I也达峰值,第14天炎症浸润减轻,血清cTn-I水平也明显降低.心肌组织磷酸化p38MAPK、ERK1/2变化早于炎症浸润的发生.病毒感染后第1天,E组小鼠心肌磷酸化p38MAPK含量开始升高,第3天达峰值,然后逐渐降至C组水平.心肌组织ERK1/2含量也于病程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高峰,第7天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第14天表达复增加.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存在p38MAPK、ERK1/2信号通路活化,上述通路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左心房容积指数,探索左心容积指数与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所有血管迷走性晕厥组病例选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68例,对照组病例选自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及青少年60例,对照组无晕厥病史,且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脏彩超、测量身高、体重及胸正位片.左房容积指数计算方法 左房容积=(π/6)(LAd)(Lx)(Sx).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是M型超声在胸骨旁测得收缩末期从主动脉后壁到左房后面的距离(cm).Lx是心尖四腔心描出左房面积图长轴(cm),Sx是短轴.左房容积指数=左房最大容积(ml)/体表面积(m2).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体重<30kg,体表面积(m2)=体重(kg)x0.035+0.1;体重>30kg,体表面积(m2)=(体重-30)×0.02+1.05.实验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x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根据胸部正位片测量心胸比例(采用右隔顶法).结果:血管迷走性晕厥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2.45±3.01岁及12.02±3.46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WS组女孩人数更多(67.6% vs 51%,P<0.05);血管迷走性晕厥组LAVI低于对照组(20.11±3.4 vs 25.65±3.06,P<0.05);血管迷走性晕厥组心胸比例低于对照组(0.38±0.04 vs 0.49±0.03,P<0.0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机理与左心房容积指数有关,左心房容积指数偏小及心胸比例偏小的儿童及青少年更容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
  • 摘要:目的:确定各家系凝血因子Ⅷ基因突变类型,了解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先采用PCR方法对10个血友病A家系共29人进行内含子22、内含子1倒位检测,非内含子倒位患者采用直接测序法确定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家系相关成员进行对应位点的扩增与测序.结果:13例血友病A患者中未检出内含子22倒位,检出内含子1倒位1例,基因突变12例,分别位于FⅧ基因外显子12、14、23,其中7例突变位于外显子14.检出基因型共7种,均为单碱基变异,其中c.4379_4380dupA和c.4379delA碱基突变位于FⅧ基因外显子14的A8区域,4例均为散发病例;c.3605delA(p.His1202LeufsX16)为一种新型突变,由遗传获得,患者有较严重的出血表现.16名家系女性成员中有10名被确定为携带者.患者出血程度与FⅧ活性、基因类型并不完全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结论:点突变为FⅧ常见基因突变类型,其突变热点区域位于外显子14,多聚A序列容易发生单碱基A突变,多为非遗传性.FⅧ:C并非决定患者临床表型的唯一因素,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FⅧ功能的调节机制.新基因型c.3605delA(p.His1202LeufsX16)的发现丰富了FⅧ基因突变数据库,该基因变异对于FⅧ凝血功能的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11例血友病B(HB)患者及其中3个血友病B家系中可能携带者的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变类型及位点,初步探讨血友病B的分子机制,并尝试应用于家系中血友病B携带者的诊断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指导.方法:采集11例血友病B患者及3个家系中可能携带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覆盖凝血因子Ⅸ基因外显子区域及其调控区域的序列.运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The dideoxy chain termination method)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得到测序结果反馈后在Blast上进行序列比对.绘出3个家系的家系图谱,结合患者及家系可能携带者的资料对测序结果进行相应分析.结果:①基因分析显示其中10例患者的凝血因子Ⅸ基因突变均位于外显子区域,共有7种类型,其中有2种为错义突变:c.943G>T(p.Asp315Tyr)、c.1088G>T(p.Gly363Val),2种为无义突变c.880C>T(p.Arg294X)、c.1358G>A(p.Trp453X),另3种为缺失突变:c.488delT(p.Ala164GInfs*39)、c.704_708delCAGGT(p.Gly236llefs*10)、c.786_788delTGT(p.Val263del);1例患者为内含子区域剪接位点突变,c.391+1G>A.其中:c.943G>T(p.Asp315Tyr)、c.488delT(p.Ala164GInfs*39)、c.704_708delCAGGT(p.Gly236llefs*10)、c.786_788delTGT(p.Val263del)、c.1358G>A(p.Trp453X)等5种突变类型为新的突变类型.②3个家系中,家系1、2的先证者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c.488delT(p.Ala164GInfs*39)和c.704_708del CAGGT(p.Gly236llefs*10),2家系的可能携带者基因分析结果均未发现突变,所孕胎儿经出生后随访证实FⅨ活性正常;家系3的先证者基因突变类型为c.786_788delTGT(p.Val263del),其母亲经DNA测序分析后证实为携带者,其基因突变类型与家系先证者相同.结论:①基因型的明确为血友病B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分子基础.②共发现了5种新的FⅨ基因外显子突变,丰富了FⅨ基因突变种类,并有望扩充血友病B的基因突变数据库.⑧为3个家系建立了家系图谱,发现家系携带者1例,对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起到了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对四川雅安芦山及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血友病患者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血友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短期预防治疗,总结管理缺陷,保障患者在次生灾害中的安全.方法:收集患者临床、就医、对疾病认知、社保医保、医疗救助、药品来源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临床评估和实验室评估,对有预防治疗指征的患者给予短期预防治疗,剂量10-20U/kg biw疗程1月.发现患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观察小剂量短期预防治疗的效果.结果:1.患者资料来源于我院的血友病登记中心、患者协会、药品生产厂家及患者亲戚.调查患者共计15例,其中血友病甲11例(占73.3%),血友病乙4例(占26.7%).1例患者家属拒绝参与调查及治疗,其余14例患者,年龄最小1岁4月,最大26岁,中位年龄7.5岁.诊断时年龄最小6月,最大5岁,平均诊断年龄(2.66±1.78)岁.4例血友病乙患者为重型,来自同一家族,该家族共发现血友病患者6人.血友病甲10人,家族史阳性6例,占60%,重型8例(80%),中间型2例(20%).出血部位主要在膝关节、踝关节,皮肤出血,牙龈及口腔出血等.14例患者中,有关节肿胀、畸形或骨折者者8例,占57.1%.结论:目前血友病患者管理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登记不全、诊断水平各级医院差异较大、没有完善三级管理体系、病人及家长教育不到位,地震灾区血友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较差,关节畸形后遗症发生率高,进行预防治疗的患者比例少。因此,加强血友病分级管理和规范治疗对于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减轻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利用改良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定量比值法)检测斑马鱼不同组织、不同时相胚胎的G6PD酶活性.利用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g6pd-pCS2+、mutant g6pd-pCS2+、g6pd-EGFP-pCS2+、mutant g6pd-EGFP-pCS2+.同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斑马鱼g6pd的表达情况,从而为构建G6PD缺乏症的斑马鱼疾病模型奠定基础.方法:1.运用改良的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成年斑马鱼各组织,以及不同时相的胚胎G6PD酶活性,并利用RT-PCR检测mRNA水平上表达情况;2.(1)提取斑马鱼Total RNA,制备斑马鱼cDNA,通过RT-PCR克隆得到斑马鱼g6pd基因片段全长;(2)g6pd-pCS2+重组质粒的构建,并且制各地高辛标记的反义mRNA探针,在野生型斑马鱼Tuebingen进行原位杂交,观察g6pd基因的表达情况;(3)g6pd-pCS2+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运用重叠延伸定点诱变原理设计出突变型mutant g6pd基因,将mutant g6pd基因与EGFP-pCS2+质粒重组构建突变型mutant g6pd-EGFP-pCS2+重组质粒,然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mutant g6pd-EGFP-pCS2+重组质粒注入斑马鱼胚胎中,观察荧光表达.结果:1.野生型成年斑马鱼各组织G6PD酶活性结果为:脑1.7307±0.1673,眼睛1.7085±0.2230,鱼鳃1.7347±0.1901,肠1.7501±0.2241,肌肉1.7201±0.1573,皮肤1.7460±0.1756,血1.7012±0.1902.各时相的酶活性为:24小时1.7429±0.1701,48小时1.7495±0.1296,5天1.7118±0.2236,15天1.7621±0.1690.2.成功设计g6pd基因、突变体mutant g6pd基因;3.成功构建突变型mutant g6pd-EGFP-pCS2+重组质粒;4.成功制备出斑马鱼g6pd基因反义mRNA探针;5.成功的将mutant g6pd-EGFP-pCS2+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入斑马鱼胚胎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表达情况.结论:在野生型斑马鱼中各个组织及各个时相胚胎的g6pd恒定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首次采用新型模式生物斑马鱼通过原位杂交观察g6pd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不同发育时相中的表达情况,并人工设计mutant g6pd基因,运用基因重组原理成功构建出突变型的mutant g6pd-EGFP-pCS2+重组质粒,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斑马鱼胚胎内,为共注射GATA-1-mutantg6pd-EGFP-PBSK Isce l重组质粒和Iscel酶,然后利用显性负效应制备斑马鱼G6PD缺乏症模型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的研究人类G6PD缺乏症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TH17细胞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哮喘(NA)组、嗜酸性细胞哮喘(EA)组,每组每个检测指标6只小鼠.建立NA和EA两种哮喘小鼠模型,检测BALF中有核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Buxco小鼠肺功能仪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TH17、TH2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A (IL-17)、IL-5、IL-6、TGF-β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脾脏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mRNA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3-mRNA的表达.结果:1.NA组、EA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组BALF中NEU%显著高于EA组和对照组(P<0.05),EOS%高于对照组而低于EA组(P<0.05);NA组、EA组A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NA组AHR明显高于EA组(P<0.05);2.NA组、EA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3.NA组TH2/TH 17比例低于EA组(P<0.01),且NA组BALF中IL-17水平高于EA组及对照组、IL-5水平明显低于EA组、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4.NA组、EA组BALF中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EA组BALF中IL-6的水平高于NA组(P<0.01);5.NA组BALF中TGF-β水平略高于EA组及对照组(均P<0.05);6.NA组、EA组脾脏RORyt-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NA组高于E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NA组SOCS3-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而EA组SOCS3-mRNA表达高于NA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存在强烈的TH17细胞免疫、中度TH2细胞免疫反应,增高的IL-6、TGF-β形成了有利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TH17细胞优势分化的体内微环境,并通过RORyt和SOCS3两种途径共同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
  • 摘要: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单核巨噬细胞NF-KB的调节机制.方法:THP-1细胞采用12-豆蔻酸-13-乙酸佛波醇(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细胞分组为对照组、ox-LDL组、ox-LDL+H2S组、H2S组.或者细胞分别转染NF-KB p65野生质粒和NF-KB p65 C38S突变质粒后,转染野生质粒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ox-LDL+H2S组;转染突变质粒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ox-LDL+H2S组.分别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Trans AM NFKB p65 ELISA试剂盒(Active Motif)检测NF-KB DNA结合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KB p65游离巯基蛋白表达;NF-KB p65 cys38巯基位点突变后,Western blot检测NF-KB p65磷酸化水平, EMSA,ELISA检测NF-KB与DNA结合情况.结果:EMSA,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人单核巨噬细胞中NF-KB蛋白活性明显升高,与ox-LDL组相比,ox-LDL+H2S组细胞中NF-KB蛋白活性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人单核巨噬细胞中NF-KB p65巯基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472±0.123 vs0.291±0.034 P=0.038),与ox-LDL组相比,ox-LDL+H2S组细胞中NF-KB p65巯基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295±0.119vs0.472±0.123 P=0.041),单独的H2S组细胞中NF-KB p65游离巯基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0.301±0.039vs0.291±0.034P=0.891);细胞分别转染NF-KB p65野生质粒和NF-KB p65C38S点突变质粒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野生质粒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NF-KB p65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0.1755±0.04vs0.0934±0.038 P=0.012);与ox-LDL组相比,ox-LDL+H2S组NF-KB p65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0.09884±0.007vs0.1755±0.04 P=0.016);而转染突变质粒细胞中,各组之间NF-KB p65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EMSA,ELISA结果显示,转染野生质粒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NF-KB 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加;与ox-LDL组相比,ox-LDL+H2S组NF-KB 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而转染突变质粒细胞中,各组之间NF-KB DNA结合活性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H2S可抑制ox-LDL诱导人单核巨噬细胞中NF-KB的激活,其作用位点可能是通过NF-KB p65cys38游离巯基作用实现的.
  • 摘要: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卵白蛋白致敏诱发哮喘大鼠细胞因子、NK细胞、神经激肽酶A受体(Neurokinin A receptor,NK2-R)的影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预效果.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B组-致敏组、C组-恐惧应激致敏组、D组-恐惧应激致敏+吸入糖皮质激素干预组,给予OVA建立致敏大鼠模型;强迫浸水模拟恐惧应激环境干预;面罩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使用四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各组大鼠气道峰压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气道炎症,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NK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IL-4、IFN-γ的水平,比较IL-4/IFN-y值,荧光定量PCR(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CR,RT-qPCR)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NK2-R mRNA含量.结果:C组血清IL-4及气道峰压值高于B组及A组(P<0.05),而血清IFN-γ、外周血NK细胞数量较B组及A组降低(P<0.05);肺组织NK2-R mRNA表达量较B组高(P<0.05);D组气道峰压值,血清IL-4及肺组织NK2-R mRNA的表达量较C组降低(P<0.05),血清IFN-γ及外周血NK细胞数量增高(P<0.05).结论:负性情绪能够加重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不仅影响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还能够在减少外周血中NK细胞,增加肺组织NK2-R的表达等方面影响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仅能够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失衡,降低肺组织NK2-R mRNA的表达,还可能增加外周血NK细胞数量.
  •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易感基因ORMDL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哮喘组(卵蛋白致敏),地塞米松组(卵蛋白致敏,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进行干预),每组10只.称量和观察小鼠的体重增长趋势,对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浸润情况,计数三组小鼠的外周血(PB)嗜酸性粒细胞(EOS),ELISA法检测对比三组小鼠血清的白介素4(IL-4)的浓度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小鼠肺组织ORMDL3 mRNA水平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体重增长显著落后于其他两组(P<0.05),地塞米松干预后能缓解生长迟滞,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下层和平滑肌增厚,管腔狭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改变较哮喘组为轻.哮喘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P<0.05),地塞米松组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小鼠的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地塞米松干预后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哮喘组小鼠ORMDL3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地塞米松组小鼠ORMDL3mRNA水平较哮喘组下降,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白蛋白小鼠哮喘模型中ORMDL3的mRNA表达显著性增高,地塞米松可下调ORMDL3的表达,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其中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对哮喘Balb/c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及IL-4、IFN-γ、TGF-β的影响.方法:选择4w、体重16-189、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哮喘组(A)、哮喘+唾液乳杆菌组(AH),应用卵蛋白建立急性哮喘模型,原代提取脾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CD25+Foxp3+Treg/CD4+比例,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GF-β水平.结果:(1)哮喘组小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FN-y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哮喘+唾液乳杆菌组IL-4含量明显低于哮喘组、IFN-γ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2)哮喘+唾液乳杆菌组小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3)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在哮喘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哮喘+唾液乳杆菌组则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CD4+CD25+Foxp3+Treg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唾液乳杆菌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Foxp3+Treg数量及增加TGF-β含量减轻哮喘炎症.
  •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正常小鼠和哮喘小鼠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组织中白三烯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否可通过白三烯途径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奠定理论依据.方法:144只SPF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哮喘组、哮喘后接种肺炎支原体组。用培育好的肺炎支原体鼻腔接种小鼠,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模型;卵蛋白腹腔注射并4%卵蛋白雾化激发,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代替肺炎支原体及卵蛋白的雾化和激发。分别于模型制作完成后第3,7.14,21,30天取材。对各组小鼠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病例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ysLTs的含量;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CysLTs-R蛋白表达的J清况。结果:1、病理学改变:哮喘组炎症反应最明显,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隔增宽;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于第7天和14天炎症反应最明显。2、肺组织CysLTs-R蛋白的表达:CysLTs-R主要表达在各级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于光镜下观察可看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哮喘(OVA)组及哮喘后支原体感染(OVA-MP)组CystTs-R含量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OVA+MP组的表达高于OVA组。结论:CysLTs及其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的表达增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加正常BALBlc小鼠及己哮喘小鼠CysLTs-R蛋白的表达。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出血,尤其是创伤性肺出血的临床表现、预后、机械通气策略与非创伤性肺出血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PICU收治的14例儿童肺出血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0例非创伤性,4例创伤性).结果:10例非创伤性肺出血原发疾病白血病居首位,其次有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噬血细胞综合症、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创伤组2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挤压伤.非创伤组血小板减少5例,凝血异常2例,创伤组血小板均正常,1例凝血异常.非创伤组经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非创伤性组8例死亡,死亡率80%,创伤性肺出血4例均治愈.创伤性肺出血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参数均低于非创伤性组.4例行气管镜检查,2例为气管壁出血(创伤性).结论:非创伤性肺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创伤性肺出血;创伤性肺出血机械通气策略不同于非创伤性.气管镜对于创伤性肺出血诊断价值较大.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1 itis,NEC)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提高新生儿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诊断为NEC 8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母亲围产期因素、生后喂养情况、发病日龄、合并症或并发症、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等资料,根据患儿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单因素分析进行c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与NEC预后相关的单因素,对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最相关的因素.结果:83例患儿中以男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并且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患儿,其中生后24小时内喂养居多,平均发病日龄(10.61±0.88)天,其中<7天30例(36.1%),7~14天34例(41.0%),>14天19例(22.9%);治愈45例,院内死亡1例,放弃37例.治愈组与预后不良组进行比较,生后开奶时间在24小时内、合并败血症、肠穿孔、颅内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NEC患儿预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生后开奶24小时开奶、合并败血症、肠穿孔、颅内出血时影响NEC患儿预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NEC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其病死率.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思密达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鼠UC模型肠道屏障功能改善情况,确定美沙拉嗪联合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疗效及机制,为临床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依据.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170-190g),随机分成:模型组7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每日饮用3%DSS水,连续7天后正常饮水7天,以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照组每日饮用蒸馏水.模型组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思密达、美沙拉嗪联合思密达、蒸馏水灌胃治疗14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14天后从每组中随机抽取8只给予乳果糖甘露醇灌胃,搜集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改变,处死所有剩余存活大鼠采集大鼠结肠标本.评估结肠病理变化,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肠道Occludin、Claudin3、ZO-1、Claudin2表达的水平.结果:1.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经DSS处理后大鼠体重下降,HE染色发现远端结肠炎症明显,表现为肠上皮隐窝扩张、溃疡,炎症细胞的浸润,在实验的中期炎症表现最重,后逐渐缓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升高,大鼠肠道通透性升高.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3 mRNA等表达水平降低,claudin2 mRNA表达水平增加.2.各组给予药物治疗后,肠道通透性测量(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对照组<美沙拉嗪思密达组<美沙拉嗪组<思密达组。结论:无论从症状和体征上,DSS处理大鼠的表现和人类溃疡性结肠炎表现相似,因此DSS经饮水途径可以成功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肠上皮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紧密连接损伤,紧密连接蛋白组成改变.DSS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给予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美沙拉嗪、思密达药物治疗后,可以通过改变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影响肠黏膜通透性等途径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肠道胆汁酸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应用α-异萘硫氰酸酯(ANIT)对大鼠灌胃来建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取32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大黄素组、大鼠模型组和模型十大黄素组.(2)造模后48小时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实验动物的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DBIL、TBIL、TBA和ALP的变化.处死动物后收集肝脏和回肠标本,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回肠末端钠依赖性转运蛋白(ASBT)、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STc/β)、家族聚集性肝内胆汁淤积基因1(FIC1)、核受体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MRP3)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ALT、AST、DBIL、TBIL、TBA和ALP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光学显微镜下示:肝组织中门管区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有变形坏死;回肠粘膜绒毛完整性被破坏,部分稀疏变短、脱落坏死,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在mRNA和蛋白水平ASBT、IBABP、OST和FXR表达降低(P<0.01或P<0.05),FIC1表达增高(P<0.01),MRP2 mRNA、MRP3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MRP2蛋白表达下降(P<0.05).(2)模型+大黄素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DBIL、TBIL、TBA和ALP均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回肠粘膜绒毛明显恢复.ASBT、IBABP、OST、FXR和MRP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FIC1表达继续增高(P<0.01),MRP2 mRNA、MRP3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MRP2蛋白表达下降(P<0.05)(3)大黄素组与正常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1)大黄素能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DBIL、TBIL、TBA和ALP的浓度,减轻肝损伤.(2)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可损伤回肠粘膜屏障.(3)大黄素通过下调肠道中与胆汁酸代谢相关的转运蛋白ASBT、IBABP、OST、FXR和MRP2和上调FIC1的表达以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并增加其排泄,成为其降低胆汁酸、保护肝脏的分子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生及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Lp(a),培养GMCs,在不同时间(12h、24h、48h、60h、72h),应用不同剂量(1.25μg/L、2.5μg/L、5.0μg/L、10μg/L、20μg/L)Lp(a)处理GMCs,采用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生率,免疫组化法检测GMCs的增生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上清的ICAM-1浓度,并与脂多糖组、对照组比较.结果:与LPS组、对照组比较,随着Lp(a)剂量的增加,GMCs的MTT、增生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上清ICAM-1浓度呈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LPS组,在Lp(a)2.5μg/L、5.0μg/L其作用达到高峰,大剂量时出现下降,剂量越大,下降越明显,Lp(a)10.0μg/L低于对照组,20.0μg/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GMCs的MTT、增生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上清ICAM-1浓度呈增加趋势,但随着剂量的增加,依次于72h、60h、48h逐渐出现下降.GMCs上清的ICAM-1浓度与MTT和增生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Lp(a)能明显影响肾脏系膜细胞的增生,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小剂量时刺激系膜细胞的增生,大剂量则表现为细胞毒作用.Lp(a)明显影响大鼠GMCs的ICAM-1表达,GMCs上清的ICAM-1浓度与MTT和增生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提示Lp(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可能与ICAM-1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对危重症足月新生儿肠道通透性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危重症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除常规治疗外,一组予以益生菌口服(治疗组),另一组则未给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分别在入组当天、第8天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浆D-乳酸测定,并同时记录患儿血浆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及皮质醇水平.结果:入组第8天时,治疗组患儿血浆CRH水平为219.4±67.7pg/ml,对照组为267.1±59.2pg/ml,治疗组的CRH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同时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显示,治疗组患儿为62.11±10.4ug/L,而对照组为78.77±14.1ug/L,治疗组也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此外治疗组患,儿入组第8天血浆D-乳酸的水平为0.85±0.08ug/ml,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为1.02±0.24ug/ml,与之相比前者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危重症足月新生儿中应用益生菌,可以调节体内的应激反应,减少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肠道通透性,保护并促进肠道屏障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在静脉输液的各环节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结果:应用安全管理制度后,护士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无输液相关纠纷发生.结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了输液安全隐患,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分析婴儿痉挛的临床发作特征,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吉林大学收治的27例婴儿痉挛患儿采用视频脑电图监测,观察婴儿痉挛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发作期以及发作间期的脑电图特征.结果:共监测193次痉挛发作,可见多种发作类型,多数双侧对称,主要为屈肌型痉挛(92次),其次为伸展型发作(25次),少数为不对称(49次)、一侧性或局部性痉挛发作(16次),也可出现轻微痉挛仅表现为点头(11次),轻微痉挛发作多发生在发病的最早期或成串发作的最初或最后一下,或经过药物治疗后,尤其是激素冲击治疗后.发作期脑电图可见多种形式,主要为高波幅多位相慢波伴或不伴电压下降,其次依次为多棘慢波或慢波复合快波节律或伴随快节律阵发伴电压下降,快波节律阵发,高波幅慢波、尖慢复合波阵发.次发作仅出现"种形式脑电图改变).多数患儿一次长程监测发作时为一种形式的脑电图改变,发作间期的脑电图背景活动均失去正常结构,以典型的高度失律(9例)和不典型高度失律(15例)为主,不典型高度失律以间断高度失律(7例)多见.在同一个患儿的监测中,可同时见到多种形式脑电图改变.结论:婴儿痉挛独特的轴性痉挛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和5例合并其它形式发作,,在发作期和发作间期有多种形式,高度失律是大多数婴儿痉挛的发作间期特征性脑电图形.尤其时轻微及不对称痉挛发作,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婴儿痉挛提供依据,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
  • 摘要:目的:通过视频脑电图(vEEG)观察不典型的婴儿痉挛症患儿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以及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婴儿痉挛症的诊断.方法:对15例未经治疗的不典型发作的婴儿痉挛症患儿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7例;发病年龄为5~22个月.对全部患儿均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分析监测录象中婴儿痉挛发作的临床表现以及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脑电图特点.结果:15例患儿痉挛发作形式不具有点头、仰头、四肢屈曲等婴儿痉挛症的典型症状,患儿临床表现:表现为部分性发作5例,无动性凝视4例,肌阵挛样发作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例.视频脑电图(VEEG)也表现为多样性,发作期脑电图具有多种发作形式,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高度失律特征.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发育障碍.结论:(1)婴儿痉挛症患儿发病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2)婴儿痉挛症痉挛发作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认为其他癫痫发作类型,延误治疗时机,患儿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更加严重,预后不良.(3)视频脑电图对婴儿痉挛症的特殊发作形式的确定及其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为诊断不典型婴儿痉挛症提供重要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首选和非首选促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近期(6周)疗效,比较两组的无发作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婴儿痉挛症患儿72例,均为ACTH或1种或1种以上抗癫痫药失败后再用ACTH治疗的患儿.结果:首选ACTH组24例,无发作17例,占70.83%;非首选ACTH组48例,无发作22例,占45.83%,2组比较,X2=4.028,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其中1种抗癫痫药失败后再选ACTH 17例,无发作8例(47.06%);2种抗癫痫药失败后再选ACTH 23例,无发作11例(47.83%);3种抗癫痫药失败后再选ACTH 6例,无发作2例(33.33%);5种抗癫痫药失败后再选ACTH1例,无发作1例(100%).结论:首选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能取得较高无发作率(70.83%),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应首选ACTH;非首选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获得无发作率(45.83%),婴儿痉挛症患儿用1种或1种以上抗癫痫药失败后仍可再选ACTH,以尽早控制发作.
  • 摘要:目的:了解幼儿肠套叠早期表现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等.结果:此例愈后良好,病初仅有发热、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热峰38.5℃,3d后出现惊厥发作,予水合氯醛、鲁米那钠对症处理后缓解,4d后出现阵发性哭闹,解"果酱样"大便,腹部触诊未及明显包块,查腹部B超提示肠套叠,患儿一般情况可,行空气灌肠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肠套为回结型,术后患儿精神萎靡,上眼睑苍白水肿,转SICU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幼儿肠套叠早期表现惊厥罕见,对该病认识不足,随病情进展出现肠套叠典型症状,完善B超检查确诊,积极行手术治疗.当婴幼儿早期表现发热、呕吐及惊厥时,应警惕肠套叠的发生可能,完善辅助检查,避免诊疗的延误.
  •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幼年大鼠惊厥的预防效果.方法:120只21天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大组,在体研究组和脑片组,每组又分为6个亚组,分别为:正常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安定对照组,小儿牛黄清心散低、中、高剂量组,每个亚组10只.中药干预组大鼠按照18mg/kg/d,400mg/kg/d,800mg/kg/d的剂量分2次灌胃服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整体实验的动物在第二次给药结束后30min,按7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PTZ,观察各组惊厥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持续时间,死亡率,脑电图变化.组织水平研究的动物,在第二次给药结束后30min,制作急性脑片,记录在无镁人工脑脊液中各组脑片皮层和海马场电位出现的潜伏期,放电波出现的频率,幅度.结果:小儿牛黄清心散中、高剂量干预组可明显延长戊四唑诱导惊厥的潜伏期,缩短发作时间,降低死亡率(p<0.01),改善脑电图情况,高剂量组与安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小儿牛黄清心散中、高剂量干预组可明显降低无镁诱导脑片皮层和海马CA1区的发作率,延长潜伏期,降低场电位的频率及波幅.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有较好的预防惊厥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新型隐球菌肉芽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均为女性,起病年龄4月-12月,3例均有癫痫发作.CT检查发现颅内异常占位病变伴钙化,头颅MRI T1Wl、T2Wl均呈混杂异常信号.3例病理检查可见具有特征形态的新型隐球菌,部分钙化,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抗癫痫等治疗,长期随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罕见,尤其是婴幼儿起病,对于临床癫痫反复发作难以控制,伴或不伴局灶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结合影像学颅内有异常病灶,应怀疑本病.病理诊断为确诊方法.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抗癫痫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效.
  •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了1例糖原累积病Ib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葡萄糖-6-磷酸转位酶(G6PT)基因突变情况,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分析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从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G6PT基因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其突变位点.测定患者父母的相应序列,确定其突变来源.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患者携带一个新的G6PT基因剪切位点突变IVS8+14delGTAA,该突变位于第8内含子,导致第八内含子剪切位点的5'供体缺失,推测导致mRNA剪接过程中内含子8无法切除.IVS8+14delGTAA突变在已有文献和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中未见报道.同时检测到患者携带一个已报道的移码突变c.1042_1043delCT(p.Leu348ValfsX53),该突变位于外显子第8外显子,导致第348后编码氨基酸发生移码突变,并在401位引入终止密码,使编码的葡萄糖-6-磷酸转位酶为截断型蛋白.结论:G6PT基因突变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转位酶功能缺陷是该GSD Ib患者临床表现的分子遗传基础.IVS8+1_4delGTAA突变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报道.G6PT基因突变分析可以作为糖原累积病Ib型的主要确诊方法.
  • 摘要:目的:本文目的在于回顾性分析肾上腺素刺激试验在GSD-Ⅰ型、Ⅲ型分型中的作用.方法:北京协和医院1991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GSD患者1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GSD临床诊断标准,并通过基因确诊.PCR扩增G6PC、G6PT和AGL基因编码区并纯化后测序,根据G6PC、G6PT或AGL基因是否突变而分别确诊为GSD-Ⅰa型、GSD-Ⅰb型或GSD-Ⅲ型.男92例,女52例,年龄0.42-25.83岁(平均5.77±4.58岁).GSD-Ⅰ型88例,其中GSD-Ⅰa型68例,GSD-Ⅰb型20例;GSD-Ⅲ型56例.空腹或餐后肾上腺素刺激试验分别为在空腹或餐后2小时予肾上腺素0.02mg/kg皮下注射,给药1h测血糖,如血糖较前升高≥45mg/dl(即2.5mmol/L)则为血糖明显升高,表示肝脏糖原可被分解为葡萄糖;如血糖升高<45mg/dl则为血糖未明显升高,表示肝脏糖原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44例均完成空腹及餐后肾上腺素刺激试验.空腹刺激试验血糖均未明显增高,符合GSD的临床特点.餐后刺激试验血糖明显升高43例,其中Ⅰ型8例,Ⅲ型35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餐后刺激试验诊断Ⅰ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63.6%;诊断Ⅲ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6%和90.9%.年龄越大,灵敏度和特异度越高.年龄≤2.5岁患者餐后刺激试验的结果较>2.5岁的有统计学差异.诊断Ⅰ型时年龄≤2.5岁患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3%和47.8%,年龄>2.5岁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和75.0%.诊断Ⅲ型时年龄≤2.5岁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和47.8%,年龄>2.5岁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5.4%.结论:肾上腺素刺激试验对GSD-Ⅰ型和Ⅲ型的临床分型仍具有一定意义.尤其对没有条件进行基因诊断的医院,针对2.5岁以上、可疑GSD的患者,肾上腺素刺激试验辅助分型更有意义.
  • 摘要:目的:构建LYRM1基因的沉默表达载体并在3T3-L1脂肪细胞中验证其干扰效率.方法:针对LYRM1 mRNA设计并合成三条siRNA干扰片段,以3T3-L1前体脂肪细胞为工具细胞分别单独转染siRNA干扰片段,共同转染siRNA干扰片段和LYRM1-Cherry-RNAi Reporter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荧光定量PCR检测LYRM1 mRNA表达水平,筛选有效的干扰序列.以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构建LYRM1-RNAi载体.将LYRM1基因的沉默表达载体转染至3T3-L1前体脂肪细胞,验证干扰效率.结果:(1)siRNA297干扰效率为42%.(2)LYRM1-RNAi载体干扰效率为39%.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LYRM1基因沉默表达载体,其干扰效率为39%,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相关基因LYRM1的功能提供可能技术支持.
  • 摘要:佝偻病系由于钙磷代谢异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于骨骼的生长部分,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钙缺乏可能与佝偻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是佝偻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本文介绍了钙缺乏性佝偻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特别是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同点,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 摘要:目的: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视觉认知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有效地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于两组儿童(学习障碍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进行儿童韦氏智力测试、视觉分辨能力测试,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测试以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二组儿童的视觉认知特征.结果:与正常组儿童相比,学习障碍组儿童的VlQ、PIQ和FIQ三项智能分均值都远低于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进一步比较了视觉相关因子,尤其在译码分项目上,LD儿童较正常儿童薄弱,两者的差距达到了37%.LD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Visual-Motor integration(VMI)的分值分别为:93±16,115±16,p<0.001.LD组儿童的视觉分辨失误率平均秩次为62.76,大于对照组3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5个不同的空间频率刺激下,LD组儿童的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的P100波的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虽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但在视觉认知能力方面仍较正常儿童薄弱.应对这类儿童进行多方位的视觉认知能力的评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 摘要:目的:调查南京市学龄前儿童父亲育儿压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主城区6家幼儿园3-6岁儿童共400名,通过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及父亲育儿压力量表对其父亲的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南京市儿童学龄前期父亲育儿压力值为83.32±15.04,除3岁组与4岁组不同年龄间父亲育儿压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外(f-2.141,P=0.036),其余各组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调查的各因素中,儿童年龄(P=-0.016)、父亲文化程度(P=0.019)、父亲工作变动否(P=0.037)、父亲收入增减否(P=0.022)与父亲的育儿压力显著相关.结论:对于学龄前儿童父亲而言,其育儿压力更多地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父亲在育儿过程中更多地承担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
  •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EV71感染动物进行脑、心、肺等重要病理学及病原学研究,以期为临床EV71脏器组织感染防治与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EV71临床分离株建立EV71感染动物模型,对实验动物进行组织解剖及病理学检查,采用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观察动物重要脏器病理变化及病原嗜性.结果:成功建立了EV71感染乳鼠模型.乳鼠感染后出现后肢瘫痪、死亡.组织病理学显示大脑皮质锥体细胞核出现红染现象,小脑颗粒层变薄,脑组织局部出血、液化.心肌纤维水肿变性、溶解、萎缩,正常结构消失,间质出血,少量炎细胞浸润.肺脏明显出血,肺泡隔轻度淤血,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脊髓前角细胞核红染,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在大脑椎体细胞检测到EV71核酸片段,其VP1序列与其父辈病毒VP1序列一致.感染组乳鼠心肌及对照组乳鼠脑组织、心肌中未检测到EV71核酸片段.结论:EV71临床分离株可以感染1日龄乳鼠,感染后可导致乳鼠脑、心、肺、脊髓等多脏器广泛而显著的病理损伤,并可导致感染乳鼠瘫痪及死亡.其发病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与人类EV71感染危重症有着很高的一致性,表明本实验的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研究与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超声心动图的诊断要点及其与临床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的30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通过估测三尖瓣Z值评价右室发育情况用以指导手术.结果:30例患儿均经过超声心动图诊断后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有28例在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得到确诊,另外2例虽图像质量不佳,但结合彩色及连续多普勒,超声仍高度怀疑PA-IVS.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病程早期可及时对PA-IVS做出可靠诊断,同时评价右室发育情况用以指导手术,在术前探查中应着重注意观察肺动脉闭锁的水平、右室及三尖瓣发育状况、合并其它心内畸形、右室-冠状动脉交通以及预测是否存在右室依赖的冠状动脉循环(RVDCC)等,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患儿的筛选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 摘要:目的:研究miRNA在室间隔缺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使用real-time RT-PCR对样本(9例正常,40例室间隔缺损心肌组织)中30个候选miRNA(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标本miRNA芯片结果筛选出的有差异miRNA)进行实时定量检测,确定在先心患者心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2)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有差异表达miRNA(miRNA-1-1和miRNA-181c)的候选靶基因,并用realtime RT-PCR检测候选靶基因的表达情况.miRNA-1-1的候选靶基因有:EGFR,GJA1,MED1,TGFBR3,SOX9,CITED2,EDN1,PAX3,RARB,SMAD2,SRI等.miRNA-181c的候选靶基因有:SEMA3C,ACVR2B,ADM,ADRBK1,COL5A1,SMAD7,PDGFRA,VCAM1,BMPR2,NF1,HAND2等.(3)通过3'-UTR luciferase报告基因分析、免疫组化以及靶基因大鼠H9C2成纤维的外源性验证,以确定miR-1-1及miR-181c对初筛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心脏组织比较,miR-1-1在室间隔缺损心脏组织中表达降低,miR-181c在室间隔缺损心脏组织中表达升高;Sox9和GJA1在室间隔缺损心脏组织中表达升高,BMPR2在室间隔缺损心脏组织中表达降低.结论:miR-181c和miR-1-1在室间隔缺损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将室间隔缺损患者胸腺组织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并高效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①利用反转录病毒将四个干细胞基因Sox2、Klf4、Oct4和Nanog导入人胸腺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②设计实验对获得的iPS细胞进行形态及功能学鉴定,同时进行核型分析以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检测.③采用两步法将我们获得的iPS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并人为干预分化过程.贴壁培养第4天在基础培养基(RPMI1640培养液+B27,1X)中添加25ng/ml BMP4和6ng/ml bFGF,第5天换成100ng/ml activin A,从第6天开始添加250ng/mlNoggin连续处理5天,5天后换成200ng/ml DKK1连续处理8天,隔天换液一次,观察到有自发节律收缩的心肌样细胞出现后,改用基础培养基继续培养.④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及RT-PCR方法等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利用流式细胞仪计算心肌细胞分化率.结果:①iPS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功能鉴定:iPS细胞镜下观察呈典型人ES细胞样克隆生长;RT-PCR,碱性磷酸酶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iPS细胞高表达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及蛋白,体内外实验能向三胚层分化;经STR分析证实无交叉污染。OiPS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EBs贴壁培养4天,相差显微镜下即可见在EBs生长晕中出现自发节律性收缩细胞团;搏动细胞团分离出的单个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到能表达心肌细胞相关基因,免疫染色检测能表达心肌特异的marker;流式细胞仪计算心肌细胞分化率达70%.结论:成功建立了室间隔缺损患者特异性iPS细胞系,并找到了一种将人iPS细胞高效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方法。
  • 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转录因子GATA4、Nkx2.5基因进行突变观察及关联研究方法:收集50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ATA4、Nkx2.5全部外显子,并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T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基因突变,并用Clustal W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在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GATA4基因第3号外显子识别出1个杂合错义突变,使第267位密码子由GTG变为ATG,导致第267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即V267M突变.这些突变在正常对照者中均不存在,且多物种GATA4序列比对显示第267位的缬氨酸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在Nkx2.5外显子1第63位识别出了1个常见的不改变氨基酸的单核甘酸多态,导致第21位密码子由GAA变为GAG,即c.63A>G多态.但这些多态在C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GATA4的V267M基因突变与CHD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转录因子NKX2.5的c.63A>G多态可能与CHD无关.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酒精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小鼠动物模型,在体内水平探讨孕期酒精暴露所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的表观遗传机制,为该疾病发病机制的探寻提供全新思路.方法:实验组小鼠予以10ul/g/d剂量酒精连续灌胃,对照组予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收集E11.5、E14.5、E17.5及E18.5胚胎心脏和新生小鼠及生后7天小鼠心脏.检测血液酒精浓度及H&E染色观察胚胎心脏大体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胚胎心脏发育H3K9乙酰化时序水平及酒精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Q-PCR检测酒精干预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Mef2c、Nk×2.5及Tb×5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1.孕鼠血液酒精浓度为348.15±77.49mg/100ml;2.酒精干预可以导致小鼠胚胎心脏心肌发育不良,心室腔增大,室间隔肌部变薄.未见解剖结构畸形.3.胎鼠心脏发育期间,组蛋白H3AcK9水平于发育早期(E11.5)渐升高,于发育中后期(E17.5)维持在较高水平至出生,生后其水平显著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E17.5较E11.5、新生期及生后7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酒精干预致E11.5、E14.5、E17.5及E18.5胚胎心脏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4.酒精干预可致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和Nkx2.5在E14.5和E17.5,Mef2c在E14.5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而Tbx5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以上数据显示了胚胎心脏组蛋白H3K9乙酰化的时序性规律以并提示酒精干预可致其高乙酰化并致心脏发育核心转录因子表达上调.为揭示酒精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提供全新思路及理论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PCP)途径调控的心肌细胞迁移在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干扰孕鼠宫内胚胎发育,构建先天性心脏病小鼠动物模型.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经VPA处理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F-actin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观察心肌细胞骨架;Western blot检测全胚胎及体外培养心肌细胞Vangl-2和Scrib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VPA可致胎鼠心脏发育畸形,以孕期第7天,700mg/kg剂量胎鼠心脏畸形发生率最高.VPA处理后,光镜下心肌细胞极性消失,细胞内F-actin瓦解、边聚,荧光减弱.全胚胎及体外培养心肌细胞Vangl-2和Scrib蛋白质表达均下调.结论:PCP途径调控下的心肌细胞极性化迁移运动阻滞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基础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标志,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大量研究表明生命早期饮食结构的改变可以对其产生长期的影响.本研究从发育的角度动态观察哺乳期营养过度及断乳后高脂饮食下,大鼠血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与其相关的血清NO(一氧化氮)和血管组织中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阐明血管内皮功能在早期营养过度致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窗口期.方法;应用经典大小窝组模型建立哺乳期营养过度的动物模型,即生后3天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喂养组(Normal Feeding NF,10只/窝)和过度喂养组(Over Feeding OF,3只/窝).生后3周断乳,NF和OF组再分别给予正常饮食(control)、高脂饮食(high fat).结果:1、生后1周OF组大鼠体重开始高于NF大鼠,并持续至16周;断乳后OF+HF大鼠体重即高于其它各组,而NF+HF大鼠体重直至10-16周才有所增加。3周时,OF大鼠血压高于NF大鼠;6周、16周时,OF+HF组大鼠血压均高于其它各组。2、生后3周,OF及NF组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处于正常范围,OF组舒张功能高于NF组。6周时,四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亦处于正常范围,但相较于其它三组,OF+日F组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6周时,OF+HF组出现明显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而NF+HF组仅出现下降趋势。3、生后3周,OF组大鼠血清NO高于NF组,而6周、16周时,OF+HF组大鼠血清NO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血管组织中eNOS变化水平与血清NO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哺乳期过度喂养较正常喂养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更加敏感,更易发生血压升高,且上述改变与NO的生成减少有关。哺乳期是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编程的窗口期。
  • 摘要:本文对一个AT家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肌电图表现对于协助AT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5岁半的AT患儿肌电图提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感觉诱发电位幅度减低,而运动神经传导无异常相符.鉴于基因诊断尚无突变热点,而在临床出现典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感觉运动障碍和肌肉萎缩症状之前,可能已经表现出肌电图感觉神经诱发动作电位幅度的减低以及肌电图感觉传导速度减低,这可能与ATM突变基因在感觉传导神经纤维的高表达有关.因此,肌电图检测感觉神经诱发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有可能与检测ATM突变基因一样有着协助早期诊断AT的临床意义,并可以帮助AT的临床分型,协助早期遗传咨询、医疗护理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避免紫外线、放射线的照射等等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SH2D1A或BIRC4基因突变所致,该病在国内致病基因明确的病例报道极少,其临床及分子特征、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尚不明确,所以对其进行临床及分子特征研究很有必要.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外院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疑诊XLP患儿35例,纳入标准:男性患儿,以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有EB病毒感染证据,伴/不伴有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对疑诊患者进行临床免疫学筛查,采集外周血进行DNA、RNA提取,扩增SH2D1A及BIRC4基因并进行测序比对,部分拼接位点突变采用PCR产物T-A克隆测序.提取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AP蛋白表达.结果:通过基因及蛋白表达分析,发现SH2D1A突变所致XLP患者共5例,占入选患者14%,未发现BIRC4基因突变.SH2D1A突变患者中,3例患者有发热及皮疹,4例有淋巴结、肝脾肿大,1例发生淋巴瘤,2例发生EBV相关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SH2D1A基因分析提示5例患儿均为严重突变,分别为:L25fsX1,Y47fsX12,V40fSX34,Trp64X,Arg55X,其中3种突变类型为既往未报道过的新发突变,突变类型与临床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2例患儿进行蛋白分析示无SAP蛋白表达,而患儿母亲均为相同突变携带者,SAP蛋白筛查示一例携带者完全正常表达,一例为部分正常表达.结论:经过基因及蛋白表达分析发现5例SH2D1A突变所致XLP,其中3例为新发突变,发现致病突变患儿仅占入选患者14%,因而基因及蛋白分析应作为XLP的确诊标准.该研究患者均为SH2D1A严重突变,未发现既往报道较多的错义突变及BIRC4突变,提示我国XLP患者独特的分子特征.
  • 摘要:目的:X-联锁高IgM血症为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本文通过对临床确诊病例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致病基因CD40L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基因突变特点,并寻找疾病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13年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23例X-连锁高IgM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对患者致病基因CD40L进行序列分析,并和不同地区已发布的X-连锁高IgM血症患者突变数据相比对.结果:23名患儿平均发病年龄10.2个月,平均诊断年龄5.5岁,平均诊断间隔58个月.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91.3%)、反复腹泻(69.6%)、中性粒细胞减少(65%)、口腔溃疡(60.9%)以及中耳炎(47.8%).所有患儿IgG浓度均明显降低(均值为1.06±0.95g/L),78.3%的患者IgM浓度显著升高.12人显示有男性家族成员早期夭折史.患者对IVIG治疗反应良好.4人接受骨髓移植,有3人目前情况良好,1人死于移植后肠道感染及肠梗阻.对20例患儿进行CD40L基因序列分析,共确认18种突变类型,包括10例新突变.导致阅读框改变的插入/缺失突变(10例)为主要的突变类型,另外发现错义突变6例,无义突变2例,以及剪切位置突变2例.突变主要发生在5号外显子区域(11例).结论:X-联锁高IgM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溃疡以及中耳炎.致病基因CD40L主要突变类型为导致阅读框改变的插入/缺失突变.突变位置可能对活化细胞CD40L表达率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了解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6月共68名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毒剂量及临床症状分为轻型、重型、爆发型3组,分析各组之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的差异,随访生存情况,了解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68例患儿中66例为口服中毒,2例皮肤接触中毒.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而肺部、肾脏是最主要的受累脏器.68例中6例失访,20例死亡(死亡率32.26%):轻型(n=22),无死亡患儿;重型(n=26),8例死亡(死亡率30.77%);爆发型(n=14),12例死亡(死亡率85.71%),随着临床分型的加重,死亡率明显增高,血尿素氮和肌酐也随着临床分型的加重明显增高,两两比较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血气分析、肺功能在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肾功能可完全恢复.随访胸部CT,肺纤维化可能出现逆转.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存在急性肾损伤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儿预后越差,急性肺损害、立即催吐、2小时内洗胃和6小时内行血液净化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急性肾损伤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而长期预后主要来自于肺纤维化,肺损害可能在病程中出现逆转,应采取积极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病原学及肠道病毒混合感染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间收治的20例双重肠道病毒混合感染病例,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和转归.结果:20例均为散居儿童,其中男12例,女8例.男女比例1.5∶1,年龄9个月-3岁,≤1岁10例,发病3-9月份,其中3月发病4例,4-6月8例,7-9月8例.临床表现均不同程度发热、皮疹,部分病例肢体抖动、咳嗽、呕吐、抽搐、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伴肺炎2例,肺水肿/肺出血3例,脑炎7例,心肌损害9例,肝功能损害7例,循环障碍3例.肠道病毒检测总阳性率38.79%(45/116),45例中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95.56%(43/45),EV71阳性率37.78%(17/45),Cox-A16阳性率11.11%(5/45).双重病毒混合感染44.44%(20/45),其中EV7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7.78%(17/45),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6.6%(3/45):EV71阳性混合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00%(17/17).20例病例治愈17例,死亡3例(人院到死亡平均9.8小时).结论:本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其他肠道病毒居多;3岁尤其1岁以下儿童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多见,混合感染中以EV71混合其他肠道病毒为主,EV71混合感染重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关注3岁以下儿童,重视EV71混合感染,及时识别重症,予以正确治疗,是救治成功、降低死亡关键所在.
  • 摘要:目的:观察(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常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1例(危)重症患儿依据《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进行临床诊断、分型、治疗,病例组分为危重症组和重症组,健康对照组为50例小朋友作健康体检者.血清NSE、S100蛋白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均为复孔).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NSE、S100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1),2.经过常规治疗后,重型组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后危重型组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在病理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及星型胶质细胞的损害,血清NSE、S100蛋白量的变化与病情轻重相关,可早期反映脑损害的程度,还可评估其预后,并可以指导早期干预治疗.
  • 摘要:目的:分析6岁以上年长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KD患儿共482例,年龄6岁以上患儿54例,将其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和冠状动脉正常组(NCAL),并于同期收治的大于6月而小于6岁的KD患儿228例进行比较.结果:1.≥6岁组球结膜充血、口唇改变及皮疹发生率明显低于<6岁组(P<0.05),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诊时发热≥10天病例明显高于<6岁组(P<0.002).2.≥6岁组川崎病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球结膜充血,皮疹及口唇改变较少见,而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者较多,发热时间和确诊时间均较长,不完全KD的发病率及冠脉损害发生率明显升高;3.≥6岁的CAL组的C-反应蛋白、血沉、清蛋白、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NCAL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岁以上年长儿川崎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初诊时发热长,热程较长,不完全KD发生率高,诊断较困难,冠脉损害发生率明显升高,值得关注.
  • 摘要:目的: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已经得到公认,但仍有10%至20%的川崎病(KD)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lG)治疗无反应.本研究目的是寻找能预测KD患儿对丙球治疗无反应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丙球治疗敏感及丙球治疗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曲线下面积获得这些因素的临界值.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与丙球无反应有显著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这309名患儿中,丙球无反应型的有30例(占9.7%),这部分患儿中性粒细胞比值、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和NT-proBNP水平高于对丙球敏感的川崎病患儿.与川崎病对丙球敏感的患儿相比,川崎病IVlG无反应型患儿住院时间更长,冠状动脉病变、无菌性脓尿发生率更高.但两者在初始治疗时的发热时间以及临床特征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ALT≥84IU/L,总胆红素≥15.39μmmol/L是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两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因此,ALT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是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的有用的预测指标.
  • 摘要:目的:了解气象因素:气温、降雨量、气压、风速、日照时数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地区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住院治疗的所有川崎病患儿.以发热第1天日期为发病日期,计算出每月发病人数,与同时期该地区的每月平均气温、降雨量、平均气压、平均风速、日照时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地区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共951人.男女比例为2.02∶1.春、夏季节发病率高,冬季发病率低.气温、降雨量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压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风速在夏季较低,冬季较高;日照时长在夏、秋季长,冬季短.降雨量与川崎病的发病成正相关(P<0.05),气压、风速与川崎病的发病成负相关(P<0.05),气温、日照时长与川崎病的发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川崎病的发病与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