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3-08-16

主办单位:;中国周易学会;;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山东省运河监狱探索利用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周易文化教育矫治罪犯,对于罪犯的认知态度转变、行为习惯优化、道德修养提升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罪犯违规违纪率明显下降,教育改造质量得以提升,为践行"首要标准",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摘要:本文选取较具代表性的邵雍易学、《周易参同契》与《周易禅解》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儒释道三教对易学的诠释,指出这种诠释表面上是借助易学象数模式诠释易学义理,实则藉此阐述和建构儒释道三家各自教理,并对各家的诠释特色展开探讨,指出传统易学诠释中,儒、道二教藉由易象推演天道,进而由天道诠释、指引人道,最终借助义理易学来建构自身理论。诠释幅度与深度最具规模的当属儒家对传统易学的诠释,尤其借重象数易学模式,最终引申出义理易学来建构自身理论体系的学术特色。相比而言,儒家对易学的诠释更具理论创发性。传统易学诠释中,对象数易学模式诠释最为详尽的当属以《参同契》为代表的道教易学,基于对道教中幽微玄妙的丹道炼养理论的清晰阐述这一目的,易象的形象性及其系统性被用来诠释天地、人体、鼎炉及其间的阴阳转换之理,并藉由象数易学对天道运行规律的模拟,来阐述道教丹道炼养的理论基础、行持方法及火候问题。因此,以《参同契》为代表的道教易学诠释特色,即沿着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一点与儒家一致),借重系统的象数易学模式而详尽地阐发道教丹道理论。而且这种诠释,因为传统易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想空间。不同于儒、道对传统易学的诠释,佛教对易学的诠释,既不成规模,亦欠缺深度,更缺乏系统性。因此,以《周易禅解》为代表的佛教对易学的诠释特色,即以易学象数模式与义理思想来比附佛教理论展开阐发,在这一诠释过程中,传统易学成为了佛教教理的注脚与佐证。一方面,佛教这种易学诠释确实起到了引导儒门知佛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这种诠释很难为易学发展再开辟新的空间。同时,这种对易学的佛理化诠释不必环环相扣于传统的天人合一这一思维模式。因此,佛教对易理、易数的诠释在取其需要的选择性诠释过程中,直接越过了对天人合一的论证,基于佛性的遍满常住直接展开乾元即佛性、易道即佛理的佛教化诠释。三教的易学诠释,表面上看似同象数而别义理。实则遵循了易学自身的诠释模式,即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推演路向。只是各家因应自身理论需要对传统易学象数有所取舍,并藉由易学诠释来建构自身教内理论体系。在此意义上看,传统易学的诠释,既是其自身的一种思想资源的发挥,又是基于某种教理的一种理论建构。而在这一理论建构与阐发中,易学自身独具的兼具形象与抽象的表述方法与认识模式,加之自身兼具言、象、意的表述特色,使各家在诠释中均可由形下而形上,贯通天道与人道,从而使得易学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释道三教的诠释中成为必须借重的理论工具与思想资源。易学诠释因而也在传统的经典诠释中成为一种较具代表性的理论表述模式,而这种贯通形下世界与形上世界、言象意三者一体的论说模式,也是传统文化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认知模式。
  • 摘要:本文从存心正行于物和礼以时中去私欲思想出发阐述了顾炎武承继「程朱易学」时,如何将《易》理切於实用,抛却性理舆天道之论及其道德修养理论。
  • 摘要:本文从反对旧式经学研究,提倡以世界之眼光观其象、师西人之所长,尽制器之能事、悟易理进化之道、力求改革几方面介绍了杭辛斋易学特色,同时论述了其思想的易学价值。
  • 摘要:和谐社会是古今人类一直期盼的美好社会,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由于"和"的非现成性,意味着它只能作为高悬而有待遥契的存在境界,只能通过现世社会秩序的不断调适,才能达到一种终极的理想境界.《周易》在"卦爻象"的基础上构筑了感性的时空系统,而它的包容性则获得"弥纶天地之道"的强大生命力.后世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宇宙理论体系.
  • 摘要:在《二程遗书》中,程颐与学生谈话的主要内容,多从《系辞》出发,程颐以易学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主要概念也是来自于系辞的,在学易方法方面,程子认为要落实到对于义理的把握上来,他赞同学易从专讲义理的王弼、胡先生、荆公三家入手。提示了读易的一条基本原则,“读易须先识卦体”。在把握“易之理”的过程中,读易一样要从“晓其文义”开始,同时论述了其对于象数的批评及易之理即天理的思想,从天理是形而上、道无无对、天理只有一个、“密”是天理、天理内在于人心等多方面阐释了以天理转换易理的解释途径。
  • 摘要:宋代很多思想家同时也是易学家,其中不少人都有相关著作,杨时也是如此,比如他有专门的解经之作《易说》。在注《易》上除了极少数例子之外(如使用互体),杨时解《易》的象数条例大体在十翼与王弼义例范围之内。另外,对其师程颐的一些独特义例,如诸卦皆自乾坤来的卦变说、阴爻本应居下而居上的失位说,有所汲取。总之,相对于专门的象数学派而言,他的易解是典型的义理易。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他的《易说》虽然与王弼、胡瑗、程颐同属义理易,且深受其师程颐的影响,但是在对象数的使用上,其态度要比此三者宽松与灵活。在一些地方,他使用《说卦》之象来注解。而王、胡、程从未使用过此类象。王、胡、程三家是绝不用互体的,然而杨注有一例。这或许是其不经意之笔,然而多少透露了一些异样的味道来。杨时注《易》有一个特点,愚见以为值得赞扬,那即是在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勇气与创造性。为了阐发自己的思想或义理,他敢于突破传统的象数义例。他是一个儒家思想家,尤其是一个理学家,因此其解《易》自然以阐发儒家义理或自己的思想为中心。象数自然是说明、阐发义理之工具,是服务于义理的。
  • 摘要:朱熹在《本义》所论卦变及图式与在《启蒙》所论变卦及图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列,卦变肇端于文王所系的卦辞中,至孔子始于《彖传》明确运用卦变解释卦名卦辞.卦变是圣人观象系辞的结果,乃后天易学,丢弃卦变不可取.变卦则与依据卦爻辞预决吉凶的占筮过程密切关联,体现了《易》以变为占的占筮原则,变卦图是朱熹六爻变例说的形象化的图式说明.
  • 摘要:本文在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企图对陆九渊易学思想再作讨论,旨在关注陆九渊易学的主体内容,介绍了其关于易数的论述,主要包括揲蓍说、五行生成之数、八卦图及洛书之数等,对于“三陈九卦”,也是从德性修养的方面作出阐释,认为圣人画卦作《易》,发明易道,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使得资质优良的人能够因此而成德,天下百姓能够因此而得到教化,君子得以有效地修其身,从而治理好天下。他把君子修身进德作为“三陈九卦”的主要宗旨,认为所谓“履,德之基”,履即是行,基即是始,对礼的践行即是修德的基始,他认为圣人之所以作《易》,是由于圣人先觉宇宙之理,而又以此理觉斯民,而明理是陆九渊易学的主要目的。
  • 摘要:本文主要从儒学本色的视域进行开展,梳理出包括以傅证经的诠释进路、引述儒典的儒理释《易》典范、强调君臣之道的政治观、君子舆小人之辨、中道思想之开显、太棰生次的用象释义之法等几个命题,探讨林栗易学在儒学思想主张上所表现出的重要内涵。
  • 摘要:杨简解《易》,以"一"摄"多",以"己"融"形",以"心"解"理",但最终归结为以"道心"解《易》,将"道心"贯注于《易》卦辞、爻辞及其他经文中,《易》涉及所有事象,其通其阻、其喜其忧、其福其祸、其吉其凶,无不与"道心"关联,从而对《易》的解释注入了新的方法、新的精神,从而开启易学的心学方向.但是,杨简解《易》实践中所显露的主观化、简单化、随意化等倾向,于《易》义理之真实呈现多有遮蔽,而于一般性文本解释实践则需三致其意.
  • 摘要:八字易象,是一种以天干地支所形成的阴阳五行之象的形式研究人生及天人关系的学问.其思想观点通过八字术数活动,影响了宋明理学.并成为如"性二元论"的社会基础,朱熹等人对此多有论述.八字易象在性、理、气等问题上也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古代术数及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与意义,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笔者认为,研究术数的思想资源,有助于了解中国思想史上阴阳五行思想多方面的内容,也有助于吸收传统思想,建立新时代的中国哲学.
  • 摘要:《周易》等儒家经典在曹端所处的明初时代,就有了新的诊释课题,即究竟如何通过澄明圣人们践行内圣之德的生命智慧,以更好为士阶层所认同,从而更好实现理学的权威化、正当化, 与朱熹、陆九渊不同,曹端认为,《周易》这部经典就充分开显了圣人们的独特生命智慧,其对实现理学的权威化、正当化有很大裨益,且经过伏羲、文王、周公以及孔子四圣“圣心,一天理而己。圣作,一天为而己”的生命智慧的照澈,实现了“理学之传有宗”,使理学有了源头,从而提供了一条实现理学权威化、正当化之路,他从伏羲先天易与太极思想入手,创辟了一条以理性化之天为入路的理学权威化、正当化之路,重建了《易》学纲领,以“活人骑活马”新范式,创新了《易》的理世界。
  • 摘要:明代西蜀熊过不仅以文章名,而且研思经训,发明易象,颇有成就.他早年读宋易不合,转而为汉易,复就读中秘书,尽求古易说,以深沉之思,神悟妙契,又亲近师友,重加讨索,紬绎参稽30余年而后成《周易象旨决录》一书.全书以易本在象,将象分为有象之象、无象之象,而务求明象之旨.其方法则是综汇众说,而以心体悟,融会贯通而尽其蕴.复以象为主,义必考古,订证今文,辨证经传.在辨析象旨中,融通三教,阐发义理,为当时、后世所重,成为"易学在蜀"的代表人物之一.
  • 摘要:易学的使用,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方法进路,此种理论建构模式相对於前者,更多的展现在宋明理学家身上。而刘宗周作为宋明理学之殿军,其理论内涵之呈现,更完全的展现出此种模式。从理论发展的时间历程、概念内涵及其关注点几方面介绍了刘宗周易学思想的建构,从改过工夫与易学之关联、「太极」之贞定几方面介绍了即本体即工夫的思想特色在易学思想上的开展。
  • 摘要:《洪范》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源头,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纲领性文献,因此,历代关於《洪范》的专门注解也非常多,黄道周的《洪范明义》就是其中非常特别的一部.介绍了黄道周对于《洪范》文本的订正,阐述了《洪范》与河图、洛书、《周易》、《诗经》、《春秋》等的关系,阐述了其皇极、北极、至善、敬的理性思想和皇极、君权、民本、朋党的政治思想。
  • 摘要:本文基于对《田间易学》之"象数"学思想与"义理"学思想的全面、细致地梳理与分析,以说明钱澄之易学是集四大特征——"象数"与"义理"兼顾、以科学解《易》、以老庄解《易》、以"史"解《易》——于一身的"集大成"易学.与方以智父子的易学相比,它的突出贡献在于以"史"解《易》、以"史"证《易》;而与杨万里等以"史"证《易》相比,其地位在于承前启后,为后来的易学史证派人物之解《易》提供了以"史"解《易》的解释学范式.
  • 摘要:在宋明儒学的发展胍络中,「理气关系」已经成为此时儒者们所建构的理论中必须回应舆讨论的范畴之一.本文从气为实有、理气互体、性即理、船山气理论定位几方面对船山的气理论是否为气本论及其理论是朱熹理气论的终结还是有修正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研究。
  • 摘要: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诠释之盛,影响之大,非其他经典可与伦比.大致分为义理《易学》与象数《易学》两大类型.比较而言,虞翻、尚秉和之《易注》及陈搏、邵雍之图书《易》,可谓"象数《易》".《易》"十翼",王弼、程朱及今人之种种《易注》皆为义理《易》.义理《易》为《易学》诠释主流、正宗.汉京房《易学》主要亦为义理《易》.义理《易》的不同诠释范式反映不同时代之《周易》观与诠释者的特定哲学与文化背景.
  • 摘要:汉代易学大家京房在其八宫易学体系与世应格局中发明飞伏体例,对六十四卦进行创造性解说,揭示爻象或卦象显现与隐伏的两种存在状态,以及特定的爻与爻之间、卦与卦之间以及爻与卦之间互相对待、变化生成的关系.京房易学飞伏说以卦爻符号的飞伏显隐符示涵摄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其理论来源于古人占候地气的观测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京房易学飞伏说将天道运行彰显为阴阳、五行的气化流行,揭示了人处身其中、生生变化的生存境遇,体现了汉代易学沟通天人之际、深沉浩大的宇宙论品格.
  • 摘要:张惠言,是公认的虞翻易学研究的专门之家,张氏所勾勒的虞翻易学阴阳消息的体系,因其沉思深密,又因虞翻易注为辑逸而成而不完整,所以在以往的研究中,笔者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它和虞翻本义是否契合,本文对虞翻卦变说的规整性进行了分析,得出 由以上规则,可以得出屯、蒙、革、鼎四卦,甚至坎、离,都是不符合界限的,因此需要特殊的处理,针对除去取象以合卦爻辞的意图外,虞翻是否还有其他的考虑,本文对由十二辟卦生的十七卦不由十二辟卦生的六卦进行了探讨。
  • 摘要:《稽览图》是《易纬》的一种,其卷上、卷下皆有卦气说,且二者思想倾向和内容有所不同。《稽览图上》与孟喜卦气说一样,此也认为卦气是从中孚卦开始的,其关于蒙气的学说与京房相似,《稽览图下》的卦气说与孟喜思想相近。孟喜卦气说的特点是,以坎、离、震、兑四正卦主四时,然后余六十卦每卦主六日七分,配以七十二候, 在孟喜卦气说中,坎、震、离、兑四正卦二十四爻主二十四节气,其初爻主二至、二分,即坎卦初爻主冬至、震卦初爻主春分、离卦初爻主夏至、兑卦初爻主秋分。《稽览图下》继承了孟喜的这种思想,对四正卦所主二十四节气作了说明。世轨说并见于《乾凿度下》和《稽览图下》。《稽览图下》与《乾凿度下》都讲到世轨、爻辰、推厄法等思想。
  • 摘要:本文从唐君毅对朱陆《辩太极图说书》的定位、对周敦颐言太极无极概念的讨论、对张横渠、邵雍二程哲学的定位、对太极为一创生原理的定位、对朱子之理气西哲之形式质料之定位、对朱子太极理气之动静问题之定位、对朱子理气之是一、是二问题之定位等多方面阐述了唐君毅对朱熹哲学的探讨。
  • 摘要:在二十世纪中国易学思想史中,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尤具特色,唐君毅是其中代表人物,本文从卜筮与感通论述了唐氏是如何从思想的深度揭示《周易》的演变史的;从观象与修德论述了唐氏是如何揭示出古人由对于物象之感通,而体认出人应该重视修德的;从道与性疏解了唐氏所论《易传》中道、善、性的关联,其中蕴涵了感通之理;通过感通之理述略,清理出了唐君毅感通哲学的内在环节;通过感通之理的启示提示了唐君毅对于感通之理的揭示的当代性价值,并且界定感通之理在现代新儒学思想中的位置,以及展望其可能的发展。
  • 摘要:禅宗在中国的发展,“一花开五叶”,衍生出所谓的“五家七宗”,其中的“五家”是指沩仰宗、法眼宗、云门宗、曹洞宗和临济宗,后来从临济宗中又分化出黄龙派和杨岐派,这样合起来就有了“七宗”。在“五家七宗”中,于禅宗史最有影响者,乃是临济宗和曹洞宗两家,但是这两家的禅风迥异,历史上有所谓“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其大意是说,临济宗禅风峻烈,有将军作战之气象;而曹洞宗禅风绵密,有士民温柔之性格。若依个人所喜欢的时下更为通俗的说法,那么临济宗“棒喝交驰,机锋纵横”,有着浓重的“江湖”气息,而相比之下,曹洞宗“温尔文雅,热衷说理”,颇有“学院派”的风格。当然,曹洞宗的“学院派”不是印度式的而是中国式的,因为它不是用印度佛学的概念和词汇来说理,而是用中国本土文化的话语尤其是周易的思想来阐发佛理禅机,这是曹洞宗对于佛教中国化的一大贡献,而且对于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周易的道理来进一步发展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毕竟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崛起乃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曹洞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价(807-869)为宗祖.(重离)一卦与曹洞宗旨密切相关,且因为《周易》<离>卦原有火象,而曹洞以(重离)为心象,故後世禅师无不注意於「心」与「火」在意义上的关联,如云外以火言心,乃就心「不是寅体」、「没有自性」而喻「心」有「进之不可即退之不可离」之性;而永觉则取(离)中虚之象,以喻心之般若智离於两端,「触则被烧,背则非火」,二者之说皆原於(寅镜三昧)「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一句。由此可见,曹洞一系以(重离)说十六字偈,其目的不在於融通儒、道诸家的说法,也不在建构禅学的诸种境界,而在於指出心的能感、能摄、能变、能现的诸相,希望参禅(玄)人善自把握此觉悟之根本。魏伯阳《参同契》之名义有二说,一是以「参」为[三」,言《易》、黄老、炉火三道相类,殊途同归。二是以「参」为[杂」,指「可与《易》理通而义合者」。石头《参同契》之名显然是以「参」为「杂」,目的在於隐去《易》、黄老、炉火的色彩,而强调明暗、形影或理事之间[相随」、「回互」的关系。在云岩(宝镜三昧)十六字偈指出《参同契》与魏伯阳《参同契》的关系後,曹洞宗旨与《易》的关系,就有了难以分割之势。《易》学引入禅门,在化导众生的说法上增添了方便,但相对而言亦增设了文字障碍。在宗门内,因有祖师的印证,文字障尚不成为问题;但在宗门外,难免因其文字而有正、讹的论断。(寅镜三昧)引发了後世禅师诸多学理上的讨论,这或许不是石头、云岩与洞山所乐於见到的现象,因此在探讨高僧大德如何运用《易》理表达禅学意境时,也应反归禅学的本意,避免陷入指谬归正的学理论断之中。
  • 摘要:易解丹道是李道纯内丹修炼论的重要特色.李道纯以先天乾坤到后天坎离的丹道"卦变"说晓示内丹修炼之基一"药物",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寂感心性学阐发内丹修炼之门一"玄关一窍",以卦气说符示内丹修炼之时一火候,以取坎填离、三家相见喻示内丹修炼之方一性命混融,构建起较为完备而详明的易学视野下的内丹修炼论,在道教易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庄子》一书历来喜好及研究者众,舆《老子》、《易经》更并称「三玄」,三者之间的会通处自不待言.然一般谕者以道家观点看《易经》舆《庄子》,《易经》作为六经之一的地位反而被忽略掉,方以智《药地炮庄》提出儒家托孤说,除了是庄子舆儒家的再靠近之外,更是庄子的经学意义被重新发掘的契机.本文在整理《药地炮庄》中关於《易经》易理的描述後,亦试着从知识论的角度观察《庄子》<逍遥游>一篇的精神,如何舆《易经》易理呼应.并以此说明<逍遥游>和《易》贯通的可能基础.
  • 摘要:十九世纪末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易经英译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译本经久不衰,至今仍被西方汉学家视为易经外译的典范.本文对理雅各及其易经英译本进行探讨,指出译文应保持易经爻辞优美的韵律,应传递易经爻辞深刻的内涵,再现易经爻辞生动的意境,提出在《易经》翻译时应加强训话学习,把握卦爻辞的正确理解与断句,加强人文修养,了解卦爻辞的文化意象及其含义,加强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研究,注重跨文化的翻译传播效果。
  • 摘要:本文通过“美”字源于八经卦中的兑卦、一阴一阳之谓美、美在易道之中阐述了“美”字的易学解释,通过“易”字在《周易》经传中意义阐述、“易”为变化之美、“易”字源于先民的审美取向几方面介绍了“易”字的美学解释,认为从根本上看易学和美学是有机统一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为用,融会贯通.
  • 摘要:《周易》中“心恻”二字有着多种深刻的含义,也可以认为其就是《周易》的心法,可解释为忧患意识,其特点是每当《易经》中出现忧悲惊恐惧等情感内容时,不利的因素就会向积极面转化,而会有诸如“吉”、“无咎”等字眼随之其后,这是一个令人注意的现象。《周易》的忧患意识既是易学研究的心法,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情感和理性的交汇处,从心理的综合层面来探讨《周易》的心法是很有学术意义的。
  •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风水的哲理与易学相通或相同的观点,其次阐述了风水运用了《周易》的阴阳、五行、八卦等象数派理论模式,但又有自身的特点。
  • 摘要:以《周易》为理论源头,又与秦汉以后术数及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也有着密切关联的预测活动在现代社会极为盛行,这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环境和现实社会环境为当代《周易》预测活动提供了温床,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内在矛盾成为《周易》预测活动盛行的力量之源.在肯定《周易》预测价值的同时,对预测活动中出现重预测结果,轻过程转化,重象数,轻义理,重术轻德,政府管理松懈等问题也不应忽视,应积极寻找对治措施.
  • 摘要:本文先对王弼《易》注中的"汉代象数"及前人相关研究加以详辨,继而再探讨王弼易学的革命性所在,并最终对"尽废象数"论加以重新理解和评价,首先从形式和数量上看,即便只在“汉代象数”的狭义层面上使用“象数”概念,“尽废象数”论仍有不当之处。问题的症结在于“尽”的限定。虽然王弼使用汉易思想注《易》的方法和卦例都很少,但这只能说明王弼废弃了“汉代象数”的大部分内容,而非“尽废象数”。就此而言,“尽废象数”论是有失公允的。然而,却可在另一意义上认同“尽废象数”的观点,倘若用“象数”特指“汉代象数”,并在文化精神和运思方式、而非象数体例和具体方法的意义上使用“汉代象数”概念,那么,“尽废象数”的说法恰是对王弼易学精髓的一种点示, 若按此思路重新理解,则“用象”、“忘象”、“扫象”三者亦具有了同一性,后世学者之所以能在王弼《易》注中挖掘出远远超过实际数量的汉易卦例,正是由于他们仍按照“案文责卦”式的思路来检索王弼易学所导致的。每发现一处可与汉易相比附的孤立字词或只言片语时,就断言王弼使用了汉易方法。毋庸置疑,这种以王弼所批评的“案文责卦”式的思维苛责王弼的做法,实不足取。
  • 摘要:《周易》原为卜筮之书,经《易傅》发挥其崇德广业之说,经学傅统乃视《周易》则为儒门典籍.宋代理学家依《易傅》开演天道性命之教,部分学者乃以「道德的形上学」为儒门易学之义理正宗.学术史中,「道德的形上学」的易理建耩,周濂溪《太极图说》、《通书》当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如果接受《太极图说》、《通书》对观的理解方式,那麽《太极图说》的「太极」便不仅是存有语词,还具有规范性的意义;而「太极阴阳五行」在宇宙生化之外,还应是一道德的流行之迹.至於《通书》在对观之下,「诚体」也不应仅止於心性谕的道德根源,还具「乾道燮化,各正性命」的存有意义.然而,《太极图说》谓「五性感动而善恶分」,《通书》亦谓「诚,无为;几,善恶.」还描述了经验世界中善恶杂染的事实.单独来看,此一善恶杂染之现象固为不可否认之事实;但经验现象终究来自一终极本体,而此本体又为「纯粹至善」(《通书》语),如此一来,岂不有理论上可怪之处?另一方面,如果仅将《太极图说》视为单纯的宇宙论,则宇宙演化乃属物理层面,善恶乃伦理层面,「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乃为理谕跳跃.准此,《太极图说》中论恶之发生,当有可论之处.
  • 摘要:张载(1020-1077,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开山祖和关学宗师,也是宋易大家.本文首先介绍了张载对秦汉以来宇宙论哲学的历史总结,其次介绍了张载建构宇宙本体论的核心,在于其天观或太虚观。依据张载本人的论述,可以从两个角度诠释其太虚本体的多重涵义:一是从太虚自身的规定性看,一是从太虚作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物的终极根源和主导力量看。张载在宇宙生成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依据《易传》的《系辞》、《说卦》、《象传》诸篇为儒家建构了以“太极”为核心概念的具有充实内容的“天参”、“太和”以及“性与天道合一”的宇宙生成模式。
  • 摘要:《西铭》借易学的语境,基于天道性命的贯通,本乎天地人三才三而通贯为一的性命之理,着眼个体之"我"对于三才之一的人的角色承当,从"我"出发,为"我"构设了性命之理的生命大语境,生命终极承当与实現的宇宙大家庭语境,浸润礼、仁、孝的生命人文价值语境,开示了"我"对宇宙大家庭的认同承当,以及基于此所应当过的通体心存敬畏感恩珍视善待的直面父天母地的孝子、肖子的生活.昭示了士人当仁不让于圣贤的生命主体意识自觉,宣示了士人致君泽民利物舍我其谁的强烈家国天下以及整体宇宙承当.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司马光的史学与其经学之一的易学之间的关系.司马光通过其易学形式表达了独具特色的历史观.他提出"易道"的观念,认为"凡宇宙之间皆易",易就是"阴阳之变"、"五行之化",这就对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原则作出了界定;又提出"圣人作《易》,为数亦为义,义急、数亦急",以"义"与"数"作为历史发展普遍性原则的重要内容;并认为《易》是对易道的表征,《易》有"见微而知彰、原始而知终"的史学功能;在探讨自然和人类历史存在的形式时,司马光还提出"阳非阴不成,阴非阳不生,阴阳之道表里相承"的观点,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揭示了其应有的价值目标和方向.
  • 摘要:本文认为,应该恢复《四库全书总目》在易学史上的经典地位,理由有《四库全书总目》在易学文献整理方面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大总结的集大成之作,在易学思想方面提出的新论开启了传统易学向近代易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在学术精神方面表现了兼容并包的宏大气象。
  • 摘要:《易》为羣经之首,六艺之原,周秦百氏无不渊源於《易》,《易》固无所不通.本文将《礼记·月令》内容分五项为纲,就《周易通论月令》一书,作全面性解义.以"元"为主轴,前後一路贯串,旁及天文、暦法、乐律、明堂、五行、文字诸说,从象数舆义理两面,说明此书承先起後,深博明辨,独备一格,既有功於《易》,亦发明於《礼》,开後学别一研《易》门径.
  • 摘要:朴学易建构了一种述作统一的述言方式,它是专言、真言、证言与形言的统一体,即专业性、真实性、证明性、运算性的言说方式,代表着朴学家对语言存在的体认.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