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理学思想

理学思想

理学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6522篇;相关期刊246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晋阳学刊、齐鲁学刊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海峡两岸辞赋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理学思想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昌林、唐季冲、蔡小龙等。

理学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4.80%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6522 占比:94.95%

总计:6869篇

理学思想—发文趋势图

理学思想

-研究学者

  • 吴昌林
  • 唐季冲
  • 蔡小龙
  • 蔡方鹿
  • 史革新
  • 陈俊民
  • 陈忻
  • 陈爱中
  • 马涛
  • 任访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宜聪
    • 摘要: 明清时期开封城多次遭受黄河水患,城内书院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但作为河南省会开封府创办的彝山书院却留下了二十多条含义隽永、文字精工的楹联。彝山书院的景致楹联、理学楹联,可从侧面反映出书院的教学活动、词章水平、学术思想等。剖析彝山书院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经世致用的书院文化精神,宣扬因材施教、勤政爱生的思想,对学习书院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金雷磊
    • 摘要: 书院除具有藏书、祭祀与讲学三大功能,还有出版功能,即书院从事刻书活动。书院所刻书籍,被称为“书院本”。相比其他版本而言,“书院本”质量上乘、版式精美,是刻本中的精品。刊刻、印刷理学书籍,是书院出版的一大特色。理学书籍的出版,促进了理学思想的传播,并对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院与理学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得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 郭军亮
    • 摘要: 阳城县衙二堂北中部内墙上现存《阳城令箴》碑刻一通,为明代理学大师、光禄卿马理所书。该箴言诗肯定了县令韦文英的政绩,赞扬其施政纲领,勉励做到更好,对韦文英影响很大,为其从政指明了方向,是研究马理理学思想和书法造诣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章结合《泽州府志》《阳城县志》等文献资料,对《阳城令箴》进行简要论述。
    • 李会杰
    • 摘要: 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宋代艺术审美与生活审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宋代的审美风尚呈现出崇尚理趣、寓意于物和平淡内敛的审美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熏陶、浸染下,宋代理学思想对艺术审美的引领作用。
    • 王永灿
    • 摘要: 清初理学名臣汤斌,其思想融合程朱陆王,归本于躬行实践,为官30余载,恪尽职守、不徇私情、廉洁公正、清正爱民,深得康熙皇帝信任和百姓爱戴。汤斌的廉政实践是和他的理学思想分不开的。从天理层面看,天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在其政治实践中表现为明物理与明事理的统一;从心体层面看,汤斌把仁作为心之体,仁的至善性、感通性在其政治实践中表现为爱民与利民的统一;从工夫层面看,汤斌注重修身与躬行,政治实践中表现为律己与奉公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 翁飞帆; 龚崧源; 李旭芳; 丁铮
    • 摘要: 朱熹理学中的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其相关内容的研究还仍然有待完善。文章以朱熹创办的建阳考亭书院为案例,研究闽北书院园林石坊雕刻装饰中所深刻蕴含的托物言辞的美学思想,探析托物言辞思想在石坊雕刻装饰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其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通过托物言辞这一思想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启示,为朱熹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环境下的应用方式以及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 马燕
    • 摘要: “童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为:“小孩子的天真纯朴的心;像小孩子那样的天真纯朴的心。”在儿童教育领域,“童心”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重要概念。早在明朝,李贽就有过论述:“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1]虽然他批判的矛头实际指向的是当时僵化的理学思想,但其核心理念也表明了童心的重要性和本质。
    • 谢梦莹; 杨欣
    • 摘要: 钟芳的理学思想是其在丰富的人生实践以及各种学术交往中呈现出来的,具有务实、博采和辩证的特点。钟芳的理学思想是在程朱理学的思想框架下进行的。钟芳是海南人文思想史上十分重要的理学大儒之一,扛起了海南理学体系发展的担当。
    • 邵宇
    • 摘要: 理学家面对李翱“复性说”中遗留下来的“性善如何生出不善之恶”的人性论矛盾问题,自觉地批判吸收隋唐以来儒学复兴的成果,并仍以“复性”的模式对心、性、情的逻辑结构进行塑造.张载引“气”入“性”,完成了对人性善恶问题的初步改造;程、朱则在继承张载理论构造的同时,将具有本体意义的“气”定义为形而下之物,援“理”释“性”,提出“理”本体论.特别到朱熹这里,通过“理气”这一理学范畴有力地综合了以往儒学人性善恶问题的分歧,确定了性之理气两个层面和心对性情的主宰作用,使“性善”有了形而上明确的依据——“理”,也为“不善之恶”寻找到合理的安顿之处——“心”,而“心”同时又是“性善”到“不善之恶”过程的中枢,既体现了先天道德性,又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从而在理学视域下有效地解决了李翱所留下的“性善如何生出不善之恶”这个问题.
    • 唐炜
    • 摘要: 麻溪姚氏作为桐城五大世家之一,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家族史上占有显赫地位,其书学在明清时期已达到繁荣鼎盛的局面,家族子弟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之上,涉猎博雅,均在诗文、仕途、书画上成就卓然.笔者拟以十六世姚鼐作为家族学书的转型代表,按照时间脉络,至姚元之、姚柬之、姚莹、姚永朴、姚永概等后辈转益名家、延续古雅,以期观照这一时期姚氏家族书法的思想渊源、书风特征及文化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