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程颐

程颐

程颐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4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5篇、会议论文6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徽州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2014年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国际儒学论坛·2009等;程颐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海军、蔡方鹿、潘富恩等。

程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5 占比:98.7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1.22%

总计:491篇

程颐—发文趋势图

程颐

-研究学者

  • 姜海军
  • 蔡方鹿
  • 潘富恩
  • 姚季冬
  • 岳天雷
  • 徐余庆
  • 朱汉民
  • 王璋
  • 衷尔钜
  • 刘玉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崔波; 邵宇
    • 摘要: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不仅是一部易学著作,更是一部理学著作,是宋代易学与理学交融的杰出成果之一。程颐是在严格的儒学立场上对易传进行注解,基于“理本体”的视域中去考察易传之义理。他运用理学思想就易传中的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与阐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有理性特色的范畴和命题,其易学特色可概况为“阐明儒理”。具体而言,他利用理学的范畴对传统易经进行新意解读,如“理气”“天命”“体用”等,从而建构起理学模式中的易经体系。就其理学内容而言,他基于“理本体”的角度重新诠释了“理”与“象”的问题,将一般意义上的“天下之道理”上升到具有哲学本体性的“理”意义,详细地区分了形而上下以及“象”的中间地位,提出“因理以明象”与“因象以明理”的辩证关系。
    • 乐爱国
    • 摘要: 程颐解《孟子》“王何必曰利”,与他解《孟子》“故者,以利为本”从利害关系的层面讲“君子未尝不欲利”结合起来,又从义利关系的层面讲“只以利为心则有害”,并讲“仁义未尝不利”。朱熹不满于程颐对“故者,以利为本”的解读,但继承程颐解“王何必曰利”,并予以发挥和完善,既包含了对于利的较多肯定,又把“以利为心”看作人欲之私,还对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做了解释。程朱对“王何必曰利”的解读及其义利观,不仅是中国古代《孟子》诠释史上的重要创见,而且是对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的重要发展。后世对于程朱义利观,较为重视其对于利的谨慎,而忽略了他们从利害关系的层面讲“君子未尝不欲利”所包含的对于利的肯定,以至于这一创见被逐渐淡忘。
    • 于磊; 孙世平
    • 摘要: 程颐在《易传》中对心灵和谐问题的阐述,源自其对“圣人境界”的追求。他延续了“《易》《庸》互释”的思路,在对“心”加以诠释的前提下,将赋予了理学色彩的“中”运用于心灵和谐的思考,提出由“中体”以达“心和”的观点。为了能使这种理念真正有助于心灵和谐而不是流于浮泛,程颐进一步提出了心灵和谐的方法,即视“居敬”为实践原则,视以经学撰述为主要载体的“集义”为实践内容,而其《易传》以心灵和谐视角对卦爻辞所做的众多疏解,也反映了程颐对自己思想的践行。
    • 胡菊香
    • 摘要: “因象明理”是程颐援理学入易学、融易学与理学为一炉的经典观点。“因象明理”论所蕴含的因《易》之事境以求理境是程颐易学的精神旨趣所在,借由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的方法贯通观《易》与体《易》正是实现由象到理的关键,其本质则是将人心转化为道心。程颐易学中的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与程颐理学中的反躬是一致的。程颐除了开辟出大易理境和《易》之磨砻工夫之外,更对《周易》卦爻解释体系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创设。
    • 董津含
    • 摘要: “中和”思想源自于《中庸》,因其丰富的心性理论为宋代理学家所重视。北宋学者程颐从“已发未发”的视角对“中和”概念进行重组建构,将其抽象、提升为心性论的高度,并提出了“已发之后求中”的心性理论。而南宋学者李侗将程颐的“中和”概念进一步内化,提出了“未发之前求中”的心性理论,更加突出了“心”的作用。李侗对程颐“中和”思想的全新阐释,在宋代《中庸》的研究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 毛朝晖
    • 摘要: 二程理学都构筑了经学的奠基,具有共同的宗旨,但也存在一种结构性的差异。我们考察二程对经典资源的选择与定位,发现二程都是基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传》五部经典建构其“道统”的谱系,其本体论都奠基在《易传》的基础上,工夫论都奠基在《中庸》的基础上,并且都具有一个顺向地由“天道”自然发用为“人事”以及一个逆向地通过“人事”的后天努力而逆证“天道”的工夫论的回环结构。但是,在这一回环结构中,二程各有侧重,程颢侧重顺向的“诚”的工夫,而程颐侧重逆向的“诚之”(含“敬”与“致知”)的工夫。在他们各自的《大学》改本中,此一结构性差异得到了鲜明的彰显。
    • 孙新梅
    • 摘要: 宋人解经不肯墨守汉唐训诂之学,他们颇具胆识,对于前人定论,必求以可信与否。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辨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宋代以前是辨伪的创始期,那么宋代就是辨伪的上升期。文章以欧阳修、程颐、苏轼、苏辙、晁说之、吴棫为例,论述了北宋文人的辨伪成就,以供研究者参考、批评。
    • 乔屏
    • 摘要: 北宋有这样一个人,他对文化思想有着非同寻常的领悟,以至于当朝皇帝为他配享孔庙,连著名理学家程颐、朱熹对他推崇备至,而他却始终都是一介布衣。他就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
    • 贾琳; 张秋山
    • 摘要: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二程的君臣论也是宋代理学家关于君臣关系的典型表述.在君臣关系上,二程主张尊君,维护君主权威.同时二程也主张君臣一体,并力图在理论上寻找君臣相合的契入点,希冀君臣和谐相处,共治天下.但二程的"君臣共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权力分立,更不是某种制度化的国家建构原则,它着眼于如何通过君臣合力共同完成儒家平治天下的政治目标,而非挑战皇帝的最终政治裁定权.可以说,在儒家与政治的交互中,儒家倡导的政治模式实为儒者对所处时代的一种理想的政治期待.
    • 张国策
    • 摘要: 宋代儒家学者的处世态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宋代儒学的追求在于"内圣外王",内达于立心,外达于为万世开太平.宋学是不同于汉学的新的儒学,是对于汉学的"反动",这种"反动"的一个具体方面便是:宋学追求"内圣",进一步来讲是宋儒的修养论、工夫论.自佛学传入中国,儒、佛、道等在思想领域激烈交锋,更见于心性方面."敬"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一环,二程将"敬"拿出来加以阐释,作为他们的修养工夫论,来与佛、道交锋."敬"是二程修养工夫论的核心.但在具体的修养工夫实践中,程颢持"敬"活泼直接,程颐持"敬"严谨繁杂,从而导致二程的修养思想偏重有所不同.在二程之后,程门弟子对于"敬"也各有其认知,从而使"敬"的修养思想在儒家哲学体系中逐步确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