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夫

工夫

工夫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97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0篇、专利文献167篇;相关期刊54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等; 工夫的相关文献由1072位作者贡献,包括江用文、袁海波、邓余良等。

工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0 占比:82.91%

专利文献>

论文:167 占比:17.09%

总计:977篇

工夫—发文趋势图

工夫

-研究学者

  • 江用文
  • 袁海波
  • 邓余良
  • 滑金杰
  • 董春旺
  • 刘飞
  • 叶阳
  • 尹军峰
  • 许勇泉
  • 何华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陶行知
    • 摘要: 时间的贫穷是不可耐的贫穷,时间的剥削是最厉害的剥削,时间的解放是顶急需的解放。我们没有时间便看不清楚,没有时间便想不明白,没有时间便干不彻底。实行愚民政策的人是不要我们看,不要我们想,不要我们干。他们发明了一个巧妙的毒计。这巧妙的毒计就是叫我们忙、忙、忙,忙得没有工夫去看我们自己要看的事情,忙得没有工夫去想我们自己要想的问题,忙得没有工夫去干我们自己要干的工作。对于学生,他们挂的招牌是“埋头读书”“管理有方”“加紧训练”“功课认真”。他们用的策略是在老的功课里,挤进所谓之“非常学科”,而所谓之“非常学科”,还是用老的法子教。这样一来,平常每天六小时的功课就变成七小时、八小时,甚而至于九小时、十小时,我们都遇见过。并且是关在学校里,如同关在模范监狱里,要一星期、两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许出校的一次。还有周考、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简直是把学生们忙得连觉也没有工夫睡,还有工夫去做救国的工作吗?还有工夫去唤起大众,一齐来做救国的工作吗?
    • 雷静
    • 摘要: 王阳明在明代正德年间提出的“致良知”说不仅是哲学命题,更是其道德实践工夫。探析正德年间王阳明创作的散曲、诗歌等直抒胸臆的文本,将直面“致良知”说产生的心路历程,从而呈现出阳明所强调的“良知即是非”“自致其良知”等工夫关键。阳明由致良知工夫体证得出,良知作为是非标准,而自致其良知的自信,正是对良知作为是非标准的自立自信,其归于万物一体之仁的不容已,这既是士人的为己之学,更是使天下人自致其良知的大同理想。
    • 汪学群
    • 摘要: 王阳明强调立志,指要立圣人之志而非其他志向,而且必须从良知入手,良知纯洁便有圣人之志。立志是根本,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立志虽然是起点,但非终点,立志的目的在于学道,学即为学,道即为学之道,追求道德上的完善;立志又与工夫关系密切,是用功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立志就是一种工夫。王阳明把立志纳入良知心学范围之内,凸显良知的自觉。
    • 王培友
    • 摘要: 理学实践主体求道之“工夫”具备客观性和多样性。理学诸学派既有递相传承的“师法”,亦有共同遵奉的求道之“工夫”存在。理学体系之求道“工夫”,兼具认知与实践的独特文化品格,必然形塑理学实践主体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作为理学实践主体所创作或书写的重要物化形态之一,理学诗也必然表征出为求道“工夫”所形塑的理学思维或认知方式。理学家的思维或认知方式与理学诗表达方式之“会通”,可以从主体同一性身份、理学家的文道观念、理学诗所承载的“因诗求道”功用等方面来获得证实。理学之“为学”“发明”“观物”“格物致知”“象物比德”“日用为道”等,可算是“会通”宋代理学、诗学的重要“桥梁”或“载体”。
    • 陈屹
    • 摘要: 陈确的人性论思想将家庭日用的身心工夫视为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通过对工夫域中“性-教”、“能-为”、“知-行”等系列互生互成“天人交相用”维度的阐释,说明人性或性善即是活生生地构成、维持并发展充实于身心力行工夫域中的人性或性善。由此,陈确的人性论思想既不是先天形上学的预成论或后天工夫复性论,也不是经验主义的后天发展论,而是以身心力行工夫为中心的人性生成论。这种思想是明清之际儒学回归日用事为,向即“身”、“行”以明道方向的发展,可称作“形而中学”和“行而中学”。
    • 马寄; 方玲琴
    • 摘要: 宋明理学的核心是本然“心体”的探析及发明本然“心体”的工夫法门。宋明理学工夫发展趋势是从“静中用功”转向“动”“静”相贯,其内在逻辑是对本然“心体”的不同认知。周敦颐工夫法门为“主静”,这源于他对本然“心体”的无欲的理解。这奠定了宋明理学工夫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朱熹将“心体”划分为“未发”“已发”。基于此,他倡导“动”“静”交互用功。王阳明由龙场悟道而跻入圣域,其最初工夫法门是“静中用功”。后来,他认识到“静”中用功工夫有流入“空虚”之弊,于是转而主张“动”中用功,并于这一工夫视域下实现其思想的第二次飞跃-“致良知”。明儒殿军刘宗周的工夫法门是“动”“静”相贯。这源于他对本然“心体”的理解。
    • 吴树波
    • 摘要: 陆王心学在本体论上将先前理学家们预设的外在本体拉回内心,并有意无意地向禅宗看齐,破除了超越之“道心”与现实之“人心”的分辨,因而更加切近美学,尤其是禅宗的生命美学。在后期,随着禅宗化程度的愈益加深,心学美学越来越走向自然主义。在一些王门后学那里,原本笃实稳健的心学修养工夫悄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类乎洪州禅法的随顺自然,并越走越远,直至传统的儒家道德审美境界最终蜕变为建基在自然人性论之上的非道德审美境界。
    • 陈立胜
    • 摘要: “功夫”/“工夫”一词既有技艺义,又有修身义。在儒家修身学中,“志道”(学道)与“游艺”(学艺)均是君子修身之道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修身功夫/工夫与技艺功夫/工夫在“目标定向”“时间历程”“自身反涉”三个面向上既相通又不同,揭示其异同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修身功夫/工夫的意涵。
    • 尹文芳
    • 摘要: 先秦儒学未使用“本体-工夫”这对范畴,但其蕴含着丰富的本体工夫思想。儒家认为天人合一,天道是人的根源性存在,也是人的本体性存在。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目标,就是要通过尽性尽伦实现天道的生生不息。人通过尽性尽伦的生活实践实现天道的过程,就是其进行工夫修养的过程。儒家的“天道”偏重道德属性,因此其本体也是道德本体。与此相应,工夫是道德工夫,是成就德性人格的工夫。不同的主体因工夫进境不同,对天道的体认和实现程度也会不同,这种不同带来道德境界的差异。
    • 郭亮
    • 摘要: 陈立胜先生《从“修身”到“工夫”——儒家“内圣学”的开显与转折》一书试图回到源远流长的儒家修身传统来重建中国哲学。在这部具有典范意义的著作中,陈立胜先生以其恢宏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哲学洞见,把儒家修身传统划分为春秋战国之际的德行培育时代、唐宋变革之际的心灵操练时代、清末民初的“过渡时代”、当今“人机之辨”的新时代,并借着“轴心时代”论中国哲学的起源,对中国哲学的定义、中国哲学的主题、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具体的论述中,该书主要围绕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反省”技术、“知-情-意”的基本领域、“内圣”的终极关怀三个面向展开。可以说,陈立胜先生在该书中的学术努力,不仅穿越了中国哲学重建的双重思想屏障,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颇为自觉的“做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意识,已然呈现出一种“通向世界的中国哲学”的新气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