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境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358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6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篇;相关期刊1695种,包括文化月刊、文学教育、安徽文学(下半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创新教育论坛、2006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暨第11届中国工业设计年会、2003中国饮用水业高层论坛等;境界的相关文献由3501位作者贡献,包括宁新昌、付长珍、张泽鸿等。
境界
-研究学者
- 宁新昌
- 付长珍
- 张泽鸿
- 张艳清
- 穆涛
- 佚名
- 张兆勇
- 蒋永青
- 马立鞭
- 卢致新
- 张文
- 朱国良
- 朱敏
- 潘立勇
- 耿林莽
- 贲立人
- 赵畅
- 刘晓慧
- 张小娴
- 张正线
- 张涛
- 张秀娟
- 张震
- 彭玉平
- 徐建勇
- 徐辉
- 朱良志
- 李勇
- 李明
- 李铎
- 林海
- 池莉
- 沈宏非
- 牛飏
- 王传林
- 王军
- 王斐
- 王虎林
- 田学良
- 章辉
- 职通帅
- 肖建原
- 胡占光
- 范玉刚
- 董保纲
- 董小伟
- 计国菊
- 郑群英
- 郭剑林
- 钟尚钧
-
-
刘旭光
- 《社会科学》
| 2020年
-
摘要:
"审美"行为是多样态的,可以用一种有限多元论的立场,以一种"肯定性超越"的方式对这种多样性进行境界划分,其境界可分为:品鉴之境、直观之境、体验之境、求真之境、理想之境、感悟之境和澄明之境.不存在一种超越于生活之上的"审美境界",应当在不同层次上,对生活进行审美,在审美的各层境界之间的"肯定性超越"把精神的自由程度,作为审美境界之高低的尺度.审美的诸境界要求审美者在感性生活中不断追寻反思愉悦,但绝不脱离感性生活,而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审美的方式自得其乐,以此来获得精神的自由.
-
-
刘运好;
程海滨
- 《名作欣赏》
| 2020年
-
摘要:
学界研究《人间词话》多以手稿本为研究对象,将“意境”和“境界”混为一谈,这是一个必须严肃辨正的问题.虽然“意境”和“境界”都涉及主体和文本的两个方面,但是二者观照点不同.“意境”说的观照点是文本的审美形态,由文本的审美形态逆推主体的生命精神,是沿波讨源;“境界”说的观照点是主体的生命哲学,探究主体生命精神与文本审美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循本求末.作为诗学范畴的“境界”说也经历了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的发展过程,发端于手稿本,自觉于初刊本;初刊本通过对手稿本的严苛选择、逻辑排列,才使“境界”说成为一个具有文学本体意义的诗学范畴,并形成了理论的内在逻辑层次.因此研究“境界”说,必须以初刊本的文本为依据.
-
-
张震
- 《现代大学教育》
| 2020年
-
摘要:
《孟子》是蕴含先秦儒家德育哲学的重要文本.学界对孟子德育哲学思想架构的研究多从孟子自己的理论特色出发,较少有建立在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基础之上的讨论.四方架构理论将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视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四方架构理论视域中,孟子德育哲学呈现为相互联系且系统互动的“宇宙—本体—工夫—境界”四维.孟子德育哲学的四方架构围绕成德内核展开:宇宙论意在提供“辨德之据”,本体论意在指明“向德之鹄”,工夫论意在要求“修德之履”,境界论意在验证“证德之境”.以孟子德育哲学诠释为例,四方架构理论为教育学界研究中国古典德育哲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视域.
-
-
蒋志琴
- 《书法》
| 2020年
-
摘要:
苏轼以『君子』定位自己,立足于文人立场,将书法视为文之余、德之外显,有别于当时苦学晋法的蔡襄、米芾.他主张学晋法之理、得晋法蕴含的自由精神,把流露学问之博、性情之真、君子之气、笔法纯熟的自然书写,视为学者之书的精髓.苏轼个性刚毅、忠直,有『天下士』的气象,而人品(心)与书品(迹)合一的自然书写,也使其书有了忠君爱国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代文人竞相仿效的典范.本文对于苏轼书法的定性(君子之书)和定位(忠君爱国文化内涵),对于学习和理解文人书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
王晓晨
- 《决策探索》
| 2020年
-
摘要:
南唐时期,词是以花间派为主,李煜前期词同样继承了传统花间派风格,词中多为描写宫廷娱乐生活;后期词以回忆家国往事为基调.但无论前后期,李煜均以纯情的姿态将情真发挥得淋漓尽致,以白描的手法抒写个人所感所言.李煜后期词开拓了题材,提高了词的地位,推动了词的雅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李煜及其后期词作推到一个较高的地位,赞赏其词"境界"之深、情感至真.李煜词上承花间,下启两宋,对后代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引得历代词论家对其进行评价,更体现出李煜词的艺术成就之高.
-
-
-
-
杨延强
- 《散文百家》
| 2020年
-
摘要:
王国维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美学家,学贯中西,被冯友兰誉为"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王国维美学思想扎根于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主要受益于康德、叔本华的美学理论.虽然王国维政治思想比较守旧,主张清王朝复辟,但其美学思想却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熠熠生辉,链接了中国美学的传统与现代,为中国美学探索现代发展道路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将从不同方面简论王国维美学思想,以期对其美学思想有一个整体把握.
-
-
-
-
-
佘玉亮
- 《2006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暨第11届中国工业设计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论文首先论述了设计对于企业竞争的重要性。接着阐明设计存在的三种境界,好的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说明设计没有固定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可以省去自己熟悉的环节。其次从市场角度阐述设计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符合消费者需要,按照设计的发展趋势,做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好产品。然后结合公司背景,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市场为前导的设计管理实践,对公司M315、K3产品成功设计研发上市的案例进行分析,成功的产品必须经过调查、分析、企划、设计及评审等一系列严密的步骤才能得以推出,得出结论:好的设计必须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永远在变,设计只有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最后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经营理念对未来设计与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指导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设计是一个永远的过程,新经济、信息化,同持续发展战略将是今后工业设计之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