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格义

格义

格义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宗教、语言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专利文献15427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法音、佛学研究等; 格义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文国、高圣兵、刘振宁等。

格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15427 占比:99.19%

总计:15553篇

格义—发文趋势图

格义

-研究学者

  • 潘文国
  • 高圣兵
  • 刘振宁
  • 刘桂杰
  • 哈磊
  • 姚志奋
  • 姜荣刚
  • 张雪松
  • 曹顺庆
  • 林安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谷鹏飞
    • 摘要: 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进入中国,但由于其长期局限于比较研究的“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中西互释”单纯方法论视角,缺乏两种阐释学原理意义上的疏通与转化,因而至今并未见出本土化的重要实绩。要推进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的本土化,须以文学心理学阐释的原理形态为出发点,运用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格义”阐释法,通过对中西文学心理学阐释各自所包含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层次文本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四步骤的“格义”阐释,最终形成一种“新格义”阐释法,才能实现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的真正本土化。
    • 余亚斐
    • 摘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把格义看作是魏晋时期佛教经典诠释的方法,而且是佛教初传中国时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不成熟的诠释方法。然而,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格义构成了古今中外视域的融合,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对佛教中国化以及三教圆融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格义植根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之中,是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延续与发展;格义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普遍的经典诠释方法,不仅是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创立的基本经验,而且还为外来文化中国化提供了一种范式。
    • 侯胜川
    • 摘要: 从西医进入中国并确立科学的历程切入,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来探索中国武术的“科学化”问题。认为,西方医疗技术作用于中国民众身体,成为一个现代性事件,继而身体的科学化历史被象征为“民族国家寓言”,中国武术也在身体改造中被视为民族复兴、民众强健的工具。从民国至今的百年历程中,武术经历过两次国家化的身体改造,在西方科学化数字化和求力逻辑的裹挟下,中国武术的身份认同存疑,以至于民间通过约架的方式张扬对武术的自我认知。通过对中国武术西方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中国武术科学不应是近现代西方数理实验科学,而应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态度坚持中国武术的本土科学阐释方向,并以科学之名格义,“走回来”重新发现和整理武术的本土化基本理论,建构“中华武术学”学科体系。
    • 张亚光; 沈博
    • 摘要: 由于中西社会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时空错位,近代中国无法直接移植西方经济思想与实践,为此近代中国经济学人展开了漫长的经济学中国化探索.文章按照时间线索,以近代中国新旧学术体系的嬗变和经济学研究主体的转变为依据,结合科学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双重因素,将近代中国经济学探索与转型划分为格义、分野与自立三个阶段:"格义"对应着初始阶段,即传教士与传统知识分子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重述和移植西方的经济思想与实践;"分野"对应着发展阶段,即时人对经济学的新认识与探索主体的新转变为近代中国经济学从传统知识体系的"格义"版本转向现代学术话语的科学版本奠定了基础;"自立"对应着深化阶段,即新知识分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力,推动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并在本土研究与应用中逐渐形成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自立诉求.研究显示:(1)经济学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逻辑主线,科学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内外因素所带来的中西学术合流与分化是近代中国经济学探索的内在张力;(2)经济学中国化的深入开展道明"中国经济学"的缘由,"中国经济学"的探讨标志着近代中国经济学探索的深化,二者构成近代中国经济学的演化全景;(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是科学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实现有赖于学界在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发掘中西发展时空错位的后发优势,直面时代共同话题,归纳提炼系统性的新理论,实现中国与经济学的互相成就.
    • 曾小珍
    • 摘要: "格义"是印度佛教东传初期中外佛教僧人运用于佛经翻译的一种译经方法.涵化是西方解释异文化间接触后发生文化变迁的一种理论.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格义与涵化这两个概念,得出一些关于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反思,并通过对格义方法的运用和异文化间涵化的比较分析以期寻求一种异文化间和平共处的解释范式.
    • 喻春勇
    • 摘要: "格义"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汉末魏初之际形成的用"经中事数拟配外书"达到理解佛法的方法,同时也是外来的印度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早期形态。本文通过对"格义"内涵的阐释,将"格义"划分为翻译过程中的比配、解经过程中的配说以及道安之后所提出更高要求的新"格义"三个阶段,并阐述了各阶段的具体内涵。同时以民族融合的视域来阐述"格义"与"胡人佛教""汉人佛教"之间的关系,阐明格义在胡汉佛教、胡汉民族相互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以论述"格义"是佛教汉化的早期形态,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的作用。
  • 7. 文学插图的批评功能何以成立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乔光辉
    • 摘要: 文学与美术同为载道的工具,在跨媒介叙事的出位之思语境中,图像因"出位"而承担了原文字文本意义的二次转化.当文本的道、意、神为图像显现时,美术的言说便指向文学文本.以"格义"法探索中国图像阐释的方法,沿着西方经典图像学者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等人的思路,中国图像阐释只有回归本土语境,从传统"图式"画谱和中国传统宇宙观中才能寻找到正确的阐释路径.而传统美学范畴"比德"说与"畅神"说,恰恰是将西方图像学接引至本土,从传统宇宙观中寻找中国图像艺术解读的有效方式.明清小说戏曲的像赞、图题与楹联等,与评点一样承担着批评的功能.图像跨媒介批评的逻辑前提是文字优先,图像是在文本限制下的再言说.仔细研读插图之于文本再现,在深谙文本与图像寓意的基础上,才能解开文学插图之于作品的价值评判.
    • 张春蕾
    • 摘要: 佛源成语主要指出典于汉译佛教经、律、论三藏典籍和中国僧人撰述中的成语.佛源成语是汉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长期流传和现实运用中,不少成语出现了转义.这类转义现象的产生既缘于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法师们为释经而采用的格义法,以及随后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对佛法的本土化阐释,以至于人们模糊了佛法本怀,更缘于中印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人对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部分教义不自觉地加以屏蔽.在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学中,如果能对成语转义现象作出清晰的阐释,可有效还原交际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理解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复杂性,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新思路.
    • 何玉国
    • 摘要: 佛教东传,为了“得意”“格义”盛行.但作为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必要手段,“格义”以中国旧有观念类比西学的释义方式,并未绝迹.21世纪,随着学术现代化观念的不断觉醒,作为“格义”的衍生范畴,“反向格义”(“逆格义”)成为主导,这种以西学观念框定、摆置中国学术的做法,在21世纪初,受到了学界广泛探讨.“不'格义',我们该怎么办?”也成了呼之欲出的问题,追本溯源,总结得失,提出“格义”“反向格义”依然有存在必要,辅助“合本”观念,倡导“问题意识比较”,应该成为“后格义”时代比较研究的新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