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山东临沂
  • 出版时间: 2007-08-06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面对探讨社会建构新模式的历史任务,荀子从“人性”入手探讨社会建构方案,提出社会建构模式中的国家管理一体化构想和社会经济一体化构想。主张“以礼定分”调整物欲以管理社会,“以分使群”分工合作以发展社会经济,具有超前社会意识。
  •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有感于转型期人们所特有的迷惘和困惑,“轴心时期”的思想家从孔、孟到老、庄、墨子等站在不同立场上,从知识的理性出发,以社会需要、社会价值为尺度,以社会公正为评价标准,反思历史,批判现实,面向未来,提出各种“救世”方法和对策,以求促进社会的发展。荀子是这一社会批判群体中的一员,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具批判意识的思想家之一。在荀子思想研究中,以往比较多地关注了他对诸子百家之学的学术批判,而对其社会批判思想有所忽略,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识的思想家,是社会理性、社会良知的代言人。荀子对未来社会一种理论设计既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思考,源于社会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有赖于他对先秦诸子社会理想的批判性考察。这后一方面构成了荀子创新性社会理想学说的思想来源。荀子的社会理想模式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指明了方向;秦以后的社会发展印证了荀子社会构想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 摘要:三皇时代以道治,五帝时代以德治,三王时代以功治,五伯时代以力(法)治。荀子以儒为主,集儒家以及百家之大成,其思想主体是讨论治道。论文梳理了荀子治道的基本内容:人道政治—治道总论;隆礼重法—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刑兼用;粹王驳霸—王霸并用:有治人,无治法—人法兼取。荀子的治道成为秦汉以降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采用的治道模式。当今中国治道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荀子的治道思想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确立文化主体意识,复兴礼治模式,并与德治法治密切配合。
  • 摘要:为了适应时代需求,生活于战国末季的荀子,其学术体系之框架体现为重构了一套包涵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系统。礼治思想作为荀子思想体系之核心,集中反映了荀子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思考与重新定位。
  • 摘要:本文试图从《荀子》的几个关键概念,藉由询问:「荀子或《荀子》的问题意识是什么?」、「荀子或《荀子》的基本关怀是什么?」「荀学的目的为何?」「荀学是否有其知识论?」「若有,是何种型态的知识论?」等问题,来推导出一种对荀学的诠释架构,即一种「道德知识论」的建构。并进而反思与肯认此一道德知识论仍可有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 摘要:本文选择从荀子「统类」思想切入来评估其在当今性别议题里的可能贡献。首先介绍荀子思想中的「统类」思维,然後分辨「统类」与[分类」,「归纳」的差异,在凸显了「天生人成」观点作为「性别建构」的理论基础之後,将焦点置于「统类」、[壹」在性别议题里的发用,文章最后则呼吁正视荀子「统类」思维的时代意义。
  • 摘要:先秦诸子很重视对人的欲望的探讨,但大都不是主张节欲就是倡导寡欲,似乎只是从压制或消除的角度来讨论。相反,荀子对于“欲”不但不同避,而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他提出了“养人之欲”的说法,认为“欲”是与生俱来的,应该使之合理地得到满足,并且,强调设“礼”以“别”,通过层级差异的制度安排,把满足“欲”的观念理性化、合法化。荀子的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合理的,即使对现代社会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 摘要:教育是人类文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人类藉着教育,来谋求个人和团体之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文化之传递与发扬;人类生活之所以能逐步改善,人类文化之所以能曰益进步,教育实为主要之力量。先秦儒家思想以孔、孟、荀为代表。认为教育重在人性的启发,通过伦理道德以造就完美之人格,并期使能止於至善。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教育目标在使人成为「君子」,进而达到「圣贤」之境;教育方法重「因材施教」,注重人格感化;「有教无类」的精神,更为後世所钦崇。孟子主张「性善」,以「即心言性」言四端之心为人所本具,重道德自觉与道德实践之体证,教育应发挥人之本有善性,在教育方法上重「启发」、重「存养与扩充」,并贞定以落实仁教。荀子主张「性恶」,人欲为善则须通过「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化性起伪」;本文将从苟子的:一、教育思想的人性基础;二、教育目的与功能:积善全尽以为圣;三、教育方法与学习:积伪、重学;四、教育内容:礼义与乐教;五、尊师重道的精神等五个面向作一论述,并希冀从此一探究中能对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有扼要的理解。
  • 摘要:荀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教育思想则以立国强国,立身正身为宗旨,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现实中国的发展环境有相似相通之处,当为新课程改革继承发扬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之必选。传承荀子教育思想,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着眼于中国的长治久安和青少年的健康和谐成长,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习重要性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摘要:在儒家的研究中,人性论一直是被研究探讨的重点。先秦儒者们也分别提出他们自己对於人性论的说法。其中,不同於孟子的性善说,荀子提出性恶来说明白己对人性问题的立场。荀子所说的性,意指人性中的自然部分。然而例如饥渴保暖等的生理慾望,如何能言善恶?则荀子将如何说明他性恶的主张?而既然主张性恶,荀子又将如何说明道德实践的根据?也就是,人性既是恶,则善由何而来?本文将藉由整理学者们对於苟子性恶说的诠释,特别是牟宗三与唐君毅的诠释,来加深对此问题探讨的深度。牟宗三由「顺而无节」来说明荀子所说的人性之恶的来由,在我们的分析之下,这个能造成恶的性,应指人性中的不停止、无法被满足的欲望。唐君毅则认为荀子的性恶说是与人文礼义之化成而相对照出,离开人伪、离开礼义化成则人性本身无法单独说恶。除了展示牟宗三与唐君毅对於性恶说的诠释之外,我们并且尝试经由对于荀子性恶篇的分析而提出我们对於荀子的性恶说的诠释并且试图对牟宗三与唐君毅的诠释做出批判。在我们的分析之下,荀子的性恶说意指人性本身因为有种种欲望,此欲望为恶的根源并且悖反于礼义因此为恶,荀子所说的性并非如牟宗三与唐君毅所言是中性的。
  • 摘要:荀卿生当战国末期,秦代立法、两汉传经多赖荀子。但自唐末两宋以来,道学兴起,绌苟而扬孟,荀子被判为“不醇”,辟为儒家“道统”之外,地位遂渐趋低落。近代以来,随着先秦诸子学研究的兴起,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对苟子或贬或尊,莫衷一是。近年来,学界荀子研究渐热,正重新论断其在中国儒家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似多于荀子抱同情态度:而马一浮和钱穆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通儒,虽然在论及荀子时的角度各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基本认同宋儒的判定,把荀子放在了儒学传统中类似的位置,这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并由二位先生的学术论断思索当代新儒学发展的路径。
  • 摘要:以“儒”作为孔子所建立的学派之名,在《论语》里尚无其例。而在孔子死后不久,到了墨子的时代,“儒”或“儒者”已经成为墨子及其学派用以指称孔子学派的定名了。与墨者同时的孔门七十子及其后学也以“儒”而自命,并往往通过追述“孔子日”对“儒”加以定义和说明,在这一方面,《礼记》的《儒行》篇可谓是最明显的例证。近代以来,因为《论语》中的孔子不曾对“儒”字加以解释和说明,已有的甲骨、金文资料中也没有确定的“儒”字资料,于是引起诸多大家学者纷纷“原儒”,企图找出春秋以前儒字的本义,从而说明儒家思想的起源和春秋末期“儒”的特质,以呼应20世纪前期对儒学的批评和关注。其中方法论上的问题我在拙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中已经作了分析。其实,虽然《论语》中没有儒的定义,但事实上,早期儒家即所谓七十子及其后学,以及早期儒家的论敌,他们对“儒”的使用,已足以使我们了解“儒”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的意义。换言之,不管“儒”字在字源上的源始意义如何,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战国时代的其它学派对“儒”的思想刻画,从他者的一面所反映的“儒”的意象描述,已经鲜明地呈现出儒家的思想特质;而战国儒学在运用“儒”字上所表达的自我理解,更突出显现了何为儒之人格,何为儒家的学说宗旨在当时的通行理解。尤其是,战国末期的儒学人师荀子对“儒”的理解,作为战国时代评论各家“儒”的总结性代表,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儒家因应秦的统一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新的追求。本文以荀子为中心,对先秦“儒”的语用史作一个案的探讨。
  • 摘要: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荀子“非十二子”中对子思与孟子的批评,探讨其理据何在。第二部分从哲学思考立场整合于思与孟子的内在主义与荀子的外在主义,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儒家人性发展概念,为古典儒学的发展做出一个总结。第三部分为古典儒学整体的发展做出一个本体性的诠释。第一部分:苟子批评子思与孟子,认为子思倡导五行之说,孟子和之,认为该说是无类、无说、无解。但何谓五行之说?庞朴从对马王堆帛书内的“五行篇”与郭店竹简内“五行篇”的整合比较分析中找到了回答:郭简五行篇主要是五行说的经篇,帛书五行篇主要是五行说的说篇。可以合理的认定荀子批评思孟学派的五行说就是子思与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圣”的五德。庞朴的论证清晰的说明了此五德之为五行(但此五行读为Wuhang),即是德之五行。
  • 摘要:关于荀子认识论的研究,学者通常都从主观和客观分别对待出发,认为荀子力图使主观“符合”客观,以期求得全面正确的认识。荀子的认识论是心物一体的认识论,心不是“主观”,物也不是“客观”,他更没有提出“符合”论,也不以“客观”为认识的标准。荀子的认识论是心“合”物论,也就是心物相合不二之论。荀子指出,“知有所合谓之智”,“能有所合谓之能”(《正名》)。通常的解释是人的知觉和事物相接触有所符合叫做智慧,本能和事物相接触后有所符合叫做才能。
  • 摘要:荀子不相信有鬼神,但他能够从社会管理的高度,超出个人的信仰,把神道视为人道的一部分,使其发挥神道设教的功能。他提出“礼有三本”之说,把敬天祭祖看成是保持民族根源性意识的重要方式,使礼文化能回归价值的源头。他指出包含着神道的礼文化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丧葬祭祖有助于人们敬始慎终,养成忠信爱敬的情感,形成文明民俗。苟子认为,宗教祭祀是建立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这种差别与互补是正常和有益的。这对于今天不信神的社会主义者进行社会管理、正确对待民众的宗教信仰、慎重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仍有参考意义。
  • 摘要: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论题是道德价值规范根源的说明和论证。在先秦儒家之中,一般以孔孟为正宗且先后相承,荀子则被视为歧出。这方面的论述已有不少研究和文献,本文拟从当代伦理学的一个议题探讨此一问题,以展示孔孟与荀子可以有的异同之处。在伦理学中,伦理或道德价值根源,或广义的规范价值根源,是其主要的理论型态的表现所在。在儒家哲学中,道德价值自然是一核心课题,不但涉及道德价值与行为,更是一切价值根源所在。本文将论述在荀子哲学中,道德价值根源与规范意义,以展示其特色,并与孔孟之模式作比较。本文之理论主要发展西方当代伦理学家歌丝伽(C.Korsgaard)对於规范根源研究之构想,及用以分析康德、休谟、近代若干伦理学理论和发展,以及用此成果分析孔孟和荀子的模式。最后本文运用近年伦理学界之内在论(internalism)与外在论(externalism)之区分,检察荀子及孔孟之理论归属。
  • 摘要:荀子立足于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为君者要“善生养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的君道思想,其中蕴涵着对于人的需要的深刻洞见,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的基本需要的理论有相通之处。
  • 摘要:稷下之风流是先于魏晋风流而出现的风流。如果说,魏晋风流主要是生活方面放浪形骸的风流,那么稷下之风流则是政治方面潇洒倜傥的风流。稷下之风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政治上的民主,学术上的自由。“稷下之风流”不是新杜撰出来的时髦词儿,而是在汉代就有人提出过的。《史记·叔孙通列传》说叔孙通作为“汉家儒宗”,“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集解》徐广口:“盖言其德业足以继踪齐稷下之风流也。”
  • 摘要:汉代学者所认定的稷下先生,不过是在那一时代不同时间段里在齐国逗留过的一些三四流学者。严格来说,他们之中并没有纯粹的思想家,也没有人把做学者、做思想家当作一回事。对于这些学者,单独研究其思想或许有必要,但是,若把他们归入一个学派来看待,则有画蛇添足之嫌。所谓稷下学宫也好,稷下学派也罢,或者是出于汉代学者的美好愿望,或者是齐国君主曾有过的奢望,或者是齐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政治败笔。
  • 摘要:荀子战国时代儒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家的内部派别进行了梳理。荀子站在自己的学术立场上对孟子、子张氏儒、子夏氏之儒、子游氏之儒进行了批判,指出了他们的理论缺陷。荀子的“非儒”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洞察到儒学内部学派之间的理论漏洞而试图矫正和修补,是对儒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 摘要:本文以现代眼光论述荀学的天人相分、性恶论、王霸并用、义利双行等五大特色,并与时代接轨,以求有益于现代社会。
  • 摘要:苍山县兰陵镇政府驻地东南二里余,运女河西岸有一古冢,墓前立碑“楚兰陵令荀卿之墓”。荀子(前313—约前230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荀子对先秦各家各派的哲学和学术思想进行了批判总结,建立起了自己集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内涵广博宏深,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其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 摘要:荀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但史书对荀子的生平经历记述不多。在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对荀子的记述只有220字。在荀子的《儒效》《议兵》《强国》等几篇文章中,反映了荀子劝谏齐相、论政于秦,议兵于赵的经历。但对荀子的祖籍和生平都没有明确记载。而在后来研究荀子的一些书籍中众说不一。我在编辑《苍山名人》时,对荀子这个名人进行了认真负责地考证和研究。
  • 摘要:荀子哲学思想最具有对立性与融通的统合性特征,对立性必须透过理性思考,方能融通统合於核心价值之中。「核心价值」是近代化的特征之一;另外一个近代化要素就是「理性思考」。荀子哲学思想深具这两顼迈进近代化的特质,其中关涉近代化理性思考的判知能力——「义」与核心价值的实践能力——「礼」,是荀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范畴。「义」当与不当的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与「礼」行为义所产生规范义的制度化,而此制度化所依循的礼法之法理却又是遵循外在世界的规律——自然法。「自然法」一词,同时兼指人们的行为准绳与外在世界的规律,我们称之为「自然的人为法」。这正是荀子强调「从道不从君」(臣道)所欲建构「通达之属,莫不从服」(非十二子)的政治理想。然观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非十二子),实现统一,一统天下万物而用之,使整个天下的百姓都能得到丰厚的养育与良好的教养,可说是当今两岸中国人如何迈向和谐、共生、共存,所必须自修、自制、自律的首要误颖。
  • 摘要:与大多数宗教或哲学体系相比,儒家学说是相对“此世”的,它的目标是提升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此外,儒家学说与其他学说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它接纳了我们这些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被加以塑造的人,并旨在尽可能地减少我们难以根除的缺陷。“礼”的一个重要功能正是教化人们相互影响的方式,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导致个人之间的相互冲突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艰难,尤其是对弱者来说更是这样。
  • 摘要:傅山是明末清初一位很重要的思想家,而且他的成就是多方面,并且生命的遭遇也是十分奇特,所以,很受当时学者及近代学人的推崇。由於晚近一、二十年来,他的着作不断被发现,而且编印全集成书。从(圣人为恶篇)到傅山评点的诸书,使得他的思想更为人留心。此次参加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荀子学术讨论会,本想以清代的荀学为题,後来,发现题目太大,加上重读傅山着作,发现目前学术界已流行一种值得商榷的看法,即认为傅山的荀子研究,最值得重视的地方,是傅山发现荀子的长处在他不是醇儒,而且更重要的观点在荀子是杂墨家、刑名、法家。事实上此一观点是否全正确,需要加以检验。本文,从宏观上,对傅山荀子学稍做一全面性的研讨。主要分为三个视角,一是讨论傅山的荀子研究作品及其使用版本;二是对傅山《荀子批注》与《荀子评注》内容分析(傅山对(荀子》原文的校释方法,傅山对杨惊、刘辰翁、孙鱅的校注诈点看法);三是客观分析傅山对荀子学的评价(傅山心中的子学、傅山对於先秦儒学的看法、傅山对於墨家、刑名、法家的看法),比较他和荀于观点的异同,以及说明荀子在傅山心中的地位。经由这三方面的研讨,发现学界目前流行的傅山荀子学,有些看法是有点值得斟酌的地方。另外,傅山的《荀子批注》或《荀子评注》也存在一些问题,是研究傅山学术应该稍微留心的地方。
  • 摘要:先秦儒家的外王之学,存在两个传统。一个重视内在道德修养,强调通过内在道德的提升,由内圣开出外王;另一个重视外在的礼仪规范,强调直接从外王入手,通过外在的礼仪教化和制度约束,实现王道政治,逐步提升人们的内在道德修养。孟子和苟子分别是这两个传统的代表人物。孟子的外王思想是其“仁政”思想,荀子的外王思想是其“礼治”思想。这两个外王理路坚持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用工方向,二者存在鲜明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们的人性论根据不同,而是他们实现外王的途径不同,三是它们与内圣的关系不同。长期以来,孟子重视内在道德的思想受到重视,而荀子的外王思想受到轻视。今天应摆脱以往的狭隘道统观,对孟荀外王之学的定位给予重新审视。
  • 摘要:原始儒家的精神方向由孔子确立而为孟子、荀子所传承,因而要探讨原始儒家精神历程就必须把握的孔孟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但以往关于先秦儒学的研究,都是以一元(孔子)二支(孟子、荀子)模式来解释原始儒学精神发展,将孟荀思想解释为是对孔子思想之不同取向的发展。而本文则是从偏离与贞定的角度来论述孟荀与孔子在思想上承续关系,以说明孟子思想取向是对孔子所确立的儒家精神方向的偏离,而荀子思想取向则是对孟子之偏离的贞定,使原始儒家在精神上回归孔子的立场。
  • 摘要:一贯之独特乃在于它体现了古典义理学的思维方式,回答了天地万物如何呈现的问题。一即道,贯即道之发用流行。天道一贯而成万物。物自动,生生不息而呈现为形色声光。性自动为心,一贯地呈现为视听言动。心动与物动相接而交感就是事一情,也即心一物。在事中,如果克己复礼,视听言动无不中节,则是人道一以贯之。一贯是世界自行呈现的方式,也是最本然的思维方式,因此它具有彻底的解释力。运用一贯,可以消解二界悬隔困境,证明科学是基于对一贯的领会的,无需预设二界悬隔。
  • 摘要:在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出现的思想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思潮中,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各主要思想学术流派,都推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其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法家的“不分贵贱亲疏,一断于法”最具代表性。这其中,儒、道两家的构想中,和谐社会理想成为主旋律。这里,只就其时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和谐社会理想作一概括的论述。孔子和谐社会的理想是“老安少怀”。指导理念是“仁者爱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等三个层次。其基本内容是,“亲亲”——血缘亲近之人的宗亲之爱:“仁民”——所有之间的普遍之爱;“爱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痛心疾首,认为它破坏了和谐社会的秩序。他认为恢复和谐社会秩序的唯一途径是“克己复礼”,并通过它达到“天下归仁”。这表明,他将“礼”看成和谐社会的规范,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礼”的规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拥有相应的权力和承担相应的义务,由此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即“仁”的境界: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大自然和谐。
  • 摘要:唐宋以来,荀学备受误读,而性恶论更受诟病。千百年来学者名流只关注荀子“性恶”这一价值评判,而没有注意到荀子人性论意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本文认为荀子论述的人性至少有材性、知性、情性、人性(人之所以为人之性)等等多重意蕴,性恶是其针对情性作出的价值评判。他以“化”对治情性,以“积”成就人之所以为人之性,以“伪”雕琢材性。孟、荀人性说看似对立,实质上相反相成:孟子的性善说质在说明人之教化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说质在说明入之教化的必要性,在成就圣贤人格上,同归而两途,一致而异虑。
  • 摘要:性包括恉之性、理之性和气之性三类。万物的恉之性和理之性是相同的,气之性却是千差万别的。性和心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的界定,实质上性心一也。气之性或气之心就是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古人称之为气禀,今人谓之基因。它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有行善作恶之功用。不同的气禀、基因在行善作恶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有的更容易导致行善,而有的则更容易导致作恶。至于最终导致行善还是作恶,取决于后天的习染和教育之功。气之性或气之心大致有四项基本内涵,可以分别用“知”、“情”、“意”、“气”四个概念来表达。情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情感、欲望和情爱本能。三者都属于本能,其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却是善恶之端绪,隐含着向善向恶的趋势。孟子对性的概念首鼠两端。当他将性仁义礼智,即我们所说的恉之性或憎之心的时候,他得出了性善的结论;而当他将性归结为情爱本能的时候,便自然得出性善为一种可能性的结论。荀子的“性”为生理欲望,本无所谓善恶。荀子的性恶,不过是人性向恶的趋势罢了。
  • 摘要:荀子的“天人之分”内含天人各有职分、天人不同、天人分而不离三层意义,并从天人各有职分引出了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天人不同引出了提升人之环保素养的思想、天人分而不离引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站在建构现代环保意识的视界,以“天人之分”为中间环节而折中、整合“天人合一”、“主客二分”的合理成分,有可能开出符合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实践需要的新思维。
  • 摘要:先秦各家,“仁”学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孔子的“仁”,含义基本上都是具体的,其实质皆是“爱人”——关爱他人。子思之“仁”已较抽象,内涵己超出“爱人”的范畴。考察荀子之“仁”,其实质亦皆是爱人,与孔子之“仁”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荀子对行仁有更进一步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孔子的仁学。
  • 摘要:本文中的“善”泛指道德伦理领域中的正面的价值。它与“恶”相对而言,指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显示公平,友爱,正义,等表现在概念上的概括。也可以说,善是跟在个人层次上损人利己,在社会上层次上的弱肉强食等现象相反的价值取向。大部分人都不否认善和恶的存在。但是在二者的起源上,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关於善和恶的起源的理论往往与哲学家们关於人性的看法有联系。一般说来,主张人性本善的人需要解释恶的起源。主张人性悲的人则要解释善的起源。在中国,孟子以其性善论而闻名。他认为,人之变恶,是由於失去了本心。在西方,卢梭也主张人性善。他认为,社会上的不平等—社会上诸恶之根源—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人在自然状态时是平等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为自己的财产而互相竞争,引起矛盾和争斗,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平等。不平等则是诸恶之首。相对而言,从自然人的天生的善进而解释社会裹的恶的产生似乎并不太困难。在很多人看来,善像一条路。人一旦偏离了这条路,就沦落为恶。这就像伊甸园裹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他们一旦出了伊甸园,就负上了不可解脱的原罪。
  • 摘要:荀子所谓人情,或指好恶喜怒哀乐之天情,或指利得而德衰之习情。荀子人情论的理路是:由个体生命之情的任意泛滥便会导致人群社会的争夺悖乱,因此,天情(尤指好恶之情)不善,习情不美,为了保证人类社会持久有序之发展,就必须改善天情,美化习情。
  • 摘要:《荀子.性恶篇》谓「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造句话的表述清晰明确,所以在诠释「正理平治」、乃至诠释于整个《荀子》思想的时候常将「正理平治」视为「善」的定义,并据此将「正理平治」意义下的「善」作为《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如此的诠释诚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而以「正理平治」意义下的「善」作为《荀子》道德思想的核心,於典籍证据和理论上均有可加强之处。《荀子》里尚有些「善」的意义似可等同於「圣」,而且并非「正理平治」所能涵盖,因此礼义教化的意义也可能不仅止于以社会规范确保艮速欲求之满足。所以,本文将尝试建议如果以「圣」作为《荀子》道德价值的核心,或许能将这套哲学诠释得更深、更广。
  • 摘要:孟子和荀子讨论人性均以“性”的结构作为切入点。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心”指“德”,人性中的“生”指情欲;荀子认为人性中的“心”指“知”,人性中的“生”也指情欲。不过,孟子强调人性中的“心”,以“德”为人性的本质;荀子重视人性中的“生”,以情欲为人性的本质。从“心”、“德”的角度看“性”,孟子判定人之“性”是善的;从“生”、情欲的角度看“性”,荀子判定人之“性”是恶的。关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以及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是,仍有未尽人意之处。本文拟从“性”字的结构入手,试图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 摘要:《孟子》与《荀子》中各有一幅孔子图象,彼此之同,可以发现「孔子」在孟、荀哲学中具重要圣人形象,同时也可见儒学之精神所在;彼此之差异,则说明孟、荀哲学所理解的「孔子」图象有别。这一种现象,除了说明「孔子」图象的多元性之外,也说明了哲学在传统承绩之余,不同哲学家的转化与择取。
  • 摘要: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代的重要的思想家,其历史影响在当今学界中是众所公认的。而在历史上,对荀子,对荀学的评价却分歧甚大。荀子服膺仲尼,反对“俗儒”。以“大儒”自命,(见《荀子。儒效》)。孔、孟、荀三人,无论当时或后世都是公认的的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汉以后,儒家受剑独尊,历代皇帝也都是自命为“尊儒”的,配享孔庙被认为是儒者身后最高的荣誉。可是两千年来,在偌大的孔庙配享队伍中竟然找不到荀子的牌位。首创儒家道统说的唐代的韩愈把荀子的学说看成和汉代的杨雄一样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那样是“醇而又醇”,虽够不上“亚圣”,但总还不失为贤者。而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则认为“两千年之政,泰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见《仁学》)把荀子和历代被视为暴君代表的秦始皇联系起来,并斥为“德之贼也”的“乡愿”,这种激烈的抨击完全可以和“五。四”时代的“打倒孔家店”主张比美。数十年后,从俄国传来的马克思学说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荀子似乎也“时来运转”,被评价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备受推崇。作为历史人物,荀子被反复折腾说明其思想长期以来仍保留影响,评价上有大幅度的起伏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在反复交锋。这就越发印证了今天重新研究荀子思想的必要。
  • 摘要: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礼”。但对“礼”的论述却与传统儒家有很大不同。他以“性恶论”作为论述的前提,并由此将礼治与法治有机结合,给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礼法结合的政治模式实际上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采用的指导思想,其思想资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摘要:自周公援德入礼、孔子援仁入礼以来,荀子援法入礼,主张隆礼重法,实现了礼制思想的第三次变革。礼是荀子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拟从礼的内涵变迁及基本政治功用,礼的核心:等级制度的确立与维护,礼为修身立命、治国安邦之本,援法入礼与隆礼重法:礼法之互补性以及理论困境:陷入人治--圣人万能论的怪圈等五个方面阐释荀子的重礼思想。指出,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中,荀子的礼论具有许多合理的思想内核,但最终没能跳出圣人万能论的窠臼。
  • 摘要:荀子的社会分工思想,除了直接继承了孟子的社会分工论之外,还受到管仲的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论和先秦诸子中其他学派的社会分工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集各家思想之大成又具有自己显著特色的社会分工理论。荀子的社会分工思想,是其富国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也是其礼治思想的依据与逻辑延伸。荀子在士农工商分职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本商末思想,并进一步凝炼成为著名的“务本禁末”论。由于这套理论与传统社会的封建自然经济相契合,从而成为延续几千年的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正是由于苟子社会分工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今天的学者也就容易忽略荀子社会分工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试对荀子的社会分工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理性的分析,并与西方的社会分工思想进行一些比较,以期从中发现一些比较重要的当代价值。
  • 摘要:荀子提出了一个“群居和一之道”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系。首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 摘要:在早期儒家关于人性的讨论中,“性”有“生之谓性”与“人之所以为人者”之新旧二义。荀子取其“生之谓性”义而言“性恶”,但在其德行论内部,作为“人之所以为人者”的人之本质(human nature)并不在于其所谓“性恶”之“性”,而在于后天修养而成的“第二人性”(the second human nature)—“德性”(virtue)。进而,对荀子道德论证的考察表明:荀子德行论呈现为一种综合了后果论的道义论。于是,荀子德行论道德基础之建立也就集中表现为德性的养成何以可能的问题。德性出于后天的养成,但人必须具有天赋的获得德性的能力,德性的成就方成为可能。在荀子这里,成就德性之内在根据落实为“心”。从而,德性之养成就在于“以心治性”、“以道制欲”,亦即寻求感性生命之理性化。最后,在荀子德行论中,德性的内在性与非先验性之双重属性导致了道德修养中“德性的悖论”的出现,而作为对这一悖论的消解,荀子德行论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格。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儒家言心的文献脉络,重点阐述了荀子“以智认心”的认知心中主宰义在认知心中的限制、心的特性与功夫以及从当前文化使命看荀子心论的时代意义。
  • 摘要:在古代中国的心术论谱系中,荀子的“心术”又是非常独特的,它同其它的“心术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又是同荀子的整个思想的构造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必须将之放在荀子的整个思想结构中来理解。在荀子思想的结构中,“心”和“精神”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它架起了从“现实”到“理想”的桥梁。但要履行这样一种角色,“心”自身首先必须加以塑造,这就是“心灵”的自我转化,它是“心”对“客观之道”、“圣王之礼”的认知和接受的过程,是将心灵“理性化”和“精神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反过来说就是“心灵”对人的自然“性情”和“欲求”不断进行调节和升华的过程,即荀子一再强调的“化性起伪”的过程,称之为心对性情的转化。这两个过程在荀子那里既是统一的,又是相对区别的。
  • 摘要:荀子(约公元前318—约前234年),战国时期赵国郇(今山西安泽)人,15岁游学于齐,后掌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成为先秦儒家的又一位大师。但他的思想不同于邹鲁儒学,而是属于稷下儒学。他对孔、孟有所传承,但更明显的是其对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在价值观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介绍了“天人之分”的价值根据、义利两有的价值衡定、公正无私的价值取向、以道制欲的价值、选择群居和一的价值实现和、全力凝德的价值理想。
  • 摘要:论文讨论了《荀子·解蔽》篇“虚壹而静”段的断句、错字等文献学问题,并进而探讨了“虚壹而静”说的深层内涵,指出其“壹”,是一时的选择;“静”却是长时间的坚持。“壹”是“择一而壹”、“壹于道”,而“静”则是坚持“择一而壹”的成果,保持“择一而壹”的成果到底。
  • 摘要:本文通过对《荀子·大略》的文献分析,发现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条目重出於先秦同期文献与《荀子》他篇,作者据此认为《大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荀子作品,而是其读书笔记,其中有对固有文献的机械摘录;也有在固有文献之後略加按语,作为阅读心得或曰後写作的备忘;遗有阅读中的一些感受,随手记下,并用经眼的文献作为佐证,此类条目粗具议论文雏形,但仍不能视为有意为文。因此,《大略》的题旨当是作者广泛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大略》虽非荀子的作品,但可由此考见荀子的思想话语资源、阅读写作方式及思想形成过程。其中的多数内容毕竟不是荀子所作,因而,讨论荀子思想与文风时需要要将它与《荀子》其他篇章作区隔。
  • 摘要:至今为止,《荀子·正名》篇研究中充斥着太多西方学术概念,牵强的解释太多,削足适履的色彩太浓,依据正名篇自身及《荀子》一书思想脉落展开的研究太少。荀子的名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语言的问题就是政治的问题,要解决政治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语言的问题。其目标是:用权力去规范语言,然後通过规范的语言强化权力。正名篇最重大的意义在於荀子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建立语言霸权的重要。“正名”的获得主要不是来自逻辑的推导,而须从政治上、心理上着手。这也是正名篇会分成前後两部分的原因,上半部分讲“制名”的原则,下半部分讲正名在於正心,两者是统一的有机的整体。荀子论“名”并非纯粹的语言分析,他探讨的是“名”在政治和道德上的价值、意义和作用。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建立什么逻辑体系,在逻辑学上也没有什么创新。
  • 摘要:本文针对荀子的天君之「心」作了较全面而细致的探索。远古的信仰在晚周思想中残留。荀子曾经思考如何在自然界、心灵界走出一条理性的路。「天论」指出健康、经济、政治都不能依赖「天」,科学的「天」出现后,人类不再畏惧自然。「解蔽」篇对照「天君之心与道家、医家「精舍」之心,指出荀子时质询找出一条新的「虚静专一」理解,摆脱「神明」的命令自作主宰,发现内部的自由。
  • 摘要:本文从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有天有人,天人有分”之说入手,讨论了郭店楚简“天人有分”与荀子“天人之分”说的区别,认为荀子的“天人之分”的思想是其在《非十二子》中批判思、孟“五行”说的基础。文章认为,荀子所批的思、孟“五行”并不是仁,义、礼、智、圣“五行”说,而是见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天、地、民、神、时“五行”说。天、地、民、神、时“五行”说,不仅与荀子“天人之分”的宇宙思想分属不同的体系,而且与传统的水、火、金、土、木阴阳“五行”两系并立而成说。
  • 摘要:荀氏是一个源远流长、英贤辈出的古老姓氏,“上承孔孟,下启汉儒”的一代宗师苟子即其家族精英。由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子家世的记述十分简略,只提到“荀子,赵人”一点线索,致使荀子故里祖籍扑朔迷离。本文在涉足姓氏研究时也触及到这一话题。经考证辨析,初步认定:晋国荀氏出自原氏,荀子故里就在山西安泽。
  • 摘要:在儒学发展史上,荀子和荀学曾经一度遭到陆沉的命运,这其中同朱熹对之所作的判定密不可分。论文梳理了荀子在儒门中的地位变迁,得出其在儒门道统中的“不在场”状态自荀学创立伊始就开始了,只是到了中唐的韩愈起才结束了这一状态,但随着道学兴起,荀子又重新进入了“不在场”状态。论文由朱熹的荀学观管窥到苟子陆沉命运的关键所在,即与孟子性善论迥异的性恶论,认为性恶论之所以成为朱熹诟病的焦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在“何谓儒学”问题上,汉唐儒者与宋代儒者的理解存在分歧;另一个是在切入儒家之道上,荀子与孟子的向度各自不同。最后得出:由于宋儒与汉儒相比,在安排秩序和安顿生命问题上,更着眼于安顿生命,更偏重开显儒学所具有的内圣学资源,所以朱熹拒斥了着眼于安排秩序的荀子,选择了在安顿生命上有着独特智慧的孟子,从此,荀子在儒门道统中遭到了陆沉的命运。
  • 摘要:荀子融“法”入“礼”,“礼”“法”并重,提出了兼具先验信仰性和实践理性的礼治主义思想。其与孙老韩以客观理性为特质的功利主义、孔孟具有历史理想的道德主义、墨子从平民意愿出发的实用主义和商李以集权强国为目的的法治主义一起,构成了先秦五种政治思想流派。荀子的历史位格和思想价值即在于此。其缺陷是礼治作为外律手段本身缺乏外律保障,君王的“集权”在历史实践中异变为“专制”,从而礼治主义也异变为封建专制主义。
  • 摘要:从两汉到隋唐五代将近一千两百年中,儒学不管是不是主流,基本上是荀学的路线。宋明两代,荀学遭到强烈的贬抑,竟然逐渐退到了儒学的边缘。进入清代,尽管宋明理学的强势不再,荀学有了一些复兴的迹象,但负面的评断仍然时时加在它身上。到了当代,虽然中国大陆、西方漠学界基於新的或不一样的文化生态,比较能正面看待荀学,但台湾儒学界仍然多半延续着尊孟抑荀的心态。本文将指出,即使就着当前台湾政治、社舍、文化的生悲,仍然可以超越宋明以来尊孟抑荀的值值判断,重新给予荀季一个高度的正当性。更积极地说,可以开始建立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当代新荀学」。本文主要是就着台湾儒学界的氛围和问题意见而撰写的,不过,由于文化性格的共通性,本文所讨论问题仍然具有普遍性,所提出的观点对全球的华人文化圈仍然有或多或少的意义。
  • 摘要:傅山对《荀子》探绩索隐,而撰《荀子评注》和《荀子校改》两书,既训沽考证,又发挥义理,深的要旨;同时钩深致远,举一反三,旁及诸子各家。把荀子放在时代思潮中,纵横类比,以揭示其思想本真。他忧国忧民,医病尚能妙手回春,治国却是回天无力。
  • 摘要:众所周知,荀子曾在古邑兰陵做过十八年兰陵令。就在古镇兰陵东北部两洳河畔上,有一个村庄叫作字村。村旁有一座苍颉庙。相传“造字圣人”苍颉(也作“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在作字村这个地方运用他超人的智慧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汉字,从而结束了史前古人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为中华民族逐步走向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荀况在他的名著《荀子》中最早把苍颉造字记入典籍中。
  • 摘要:孟、荀在人性主张上的不同,与他们各自所取的审视角度与方法的不同有关:孟子从人生存的社群性切入,荀子从人的个体性切入;孟子关切人在社群生存中的具体性、历史性与情境性;荀子的视角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假定。两种不同的审视角度与方法,与先秦社会历史由贵族为主体向由平民为主体的变迁密切相关。贵族讲究精神教养,注重才情与风度:平民取代贵族成为社会主体,却凸现了一种个体性、工具性、功利性追求。孟子的性善论,关切人的精神教养,是把人往上提升的;荀子的性恶论,以好利恶害论人,人被往下拽落了。但平民也应该有同等的机会与权利。性恶论在把人往下拽落之后所实现的同一化与均等化,固然消解了贵族的特权,可视为进步;但也消解了人的精神教养,似亦在坠落。
  • 摘要:戴震的学说对于宋明理学有极大之反省,他所自言要发狂打破的「宋儒家中<太极图>」,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便在于要破理学「理先气后」之「理气二元」思想。戴震从经验世界现实关怀出发,通过所主张的自然气化的本体论,建构起殊异于理学模式的新义理观。戴震对理、气采取「去等级化」的理论结构方式,其气论是「理气合一」之「神气不二」、「形神不二」的气化本体论立场,具有形而上的性格。因此戴震一方面认同孟子肯定人有超越的道德本心;另方面又试图由此建构出一种非形上学的强调道德创造的理论系统,以相埒于理学之「道德形上学」。也因此戴震虽然和荀子同样都从气性出发,但却与荀子不承认人具道德创造性、否认人有超越的道德本心的理论结构,具有本质上的殊异。是故自居为《孟子》确解的戴震,他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批评荀子乃「无于内而取于外」,「知礼义为圣人之教,而不知礼义亦出于性。」两人之殊异,实不容抹杀。
  •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在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话语系统建构中国哲学史的历程中,学界对荀子“天”论往往褒扬有加,“战斗的唯物主义者”等桂冠不一而足。随着近几年考古材料的问世,我们不难发现:荀子“天”论与孔子、孟子“天”论一样,同样蕴涵着“主宰之天”、“自然之天”和“义理之天”等诸种义项。先秦儒家哲学中的“天”并不存在一个由“宗教之天”向“哲学之天”过渡的哲学进程。广而论之,就先秦两汉儒家哲学而言,“宗教之天”与“哲学之天”不仅自始至终都是裹挟在一起的,而且“宗教之天”还有逐步强化的趋势。
  • 摘要:性恶论是荀子最为著名的理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性恶论的逻辑构成及其内在困难,旨在证明,就一个完整的道德理论而言,只有一个由建立在性恶基础上的认知层面,而缺乏一个性善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信仰的层面,是完全不够的。
  • 摘要:荀子所提出的观点都可以归纳于很清楚的哲学结构,而且荀子表达方法也很一贯很清楚。这当然是荀于的哲学优势,但此种优势同时会造成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苟子观点部分的误解。换句话说,荀子的很清楚的表达方法,通常让不同时代的人们感觉,好像他的理论从字面已可理解,并不含着任何内在性的以及价值根源的概念,然而此种仅仅从字面来的阅读与诠释,实际上会简单化荀子思想。因而本文从思想史背景讨论荀子的「神明」观确切含义。本文的目的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探封三个议题:一、荀子的「神明」来源;二、荀子对「神明」新的理解;三、荀子对「神明」概念发展的影响。
  • 摘要:“性恶”论无疑是荀子最为人所知的观点。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看,荀子思想的引人入胜之处也许正在于:如何在性恶的前提下论证善的必要与可能?本文将详细地检读苟子的有关论述,指出苟子在讨论为善何以“可以而不能”时对意志自由问题的关注,并尝试将其与亚里士多德以及奥古斯丁的有关观点进行比较,以凸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及理论得失。
  • 摘要:对荀子人性论之性质,学界历来众说纷纭,但其中牟宗三对荀子人性论的定性深入而富有创见。从荀子对性之规定来看,其人性论无疑属于“性朴论”或“自然人性论”,但其同时又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说法,牟宗三由此而认为荀子人性论中存在着“性朴论”与“性恶论”的矛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荀子虽然有“人之性恶”的提法,但其真正意义并非指“性恶”,而是“欲恶”,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荀子人性论之性质应该是“性朴欲恶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