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6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7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9130篇;相关期刊435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国际儒学论坛·2009、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天人关系的相关文献由65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志跃、杨国荣、高新民等。

天人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7 占比:3.1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9130 占比:96.76%

总计:19771篇

天人关系—发文趋势图

天人关系

-研究学者

  • 王志跃
  • 杨国荣
  • 高新民
  • 刘华军
  • 唐明邦
  • 尹航
  • 张京华
  • 潘永辉
  • 陈望衡
  • 丁为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施克灿; 辜慧敏
    • 摘要: 在孟子的理论逻辑中,苦难指的是在社会伦理受到冲击下的个体悲惨的生命体验,包括身体和心志上的磨难;苦难教育则是引导学生在悲惨的生命中选择存养本心的道德实践活动;天道赋予了苦难教育存在的先天绝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可感通性、“自求”性和可转化性的特征;苦难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消弭苦难,增加内心对义理的愉悦之情,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分析孟子的苦难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挫折教育理论的建构方式,而且对于培养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有着重要的现实启发。
    • 张杰
    •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重人道、轻天道的人文主义思潮。在这种思潮下,孔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相区别的观点,并且大力弘扬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孟子在此基础上将仁义之道内化为人性并以之为生存之本。在天人观方面,孟子试图摆脱传统天命这一管理人间的方式。他在天与人之间增加了人性这一环节。人们并非直接听从天命,而是通过寻找良心、寡欲、扩充良心等方法达到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目的。孟子以人性为媒介来实现天所赋予人的本质属性,这为其天人相分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孟子之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做名词用,即自然界之天;二是名词做形容用,即天然之天。前者虽然继承了天的苍天义,但却改造了其人格神属性,认为自然而然的状态是天的属性;后者具有天然存在的含义,它多与人性或人道有关。孟子罕言自然之天,多论与人性或人道相关的天然之天。这些都为其天人相分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 王闻文
    • 摘要: 对于董仲舒的天人学,以往学界多从谶纬神学的角度加以诠释,认为董仲舒是高倡神秘之学,宣扬唯心学说,神化天命,贬低人的地位,甚至完全把他的天人思想看作是迷信。其实不然,梳理董仲舒的相关思想,就会发现他的天人关系学说仍是承续先秦天人学的脉络,高扬“人”的精神,并且又进行了创新。首先,他从“天人同类”出发,解决了天人相异的问题,为其天人学的论证打下了基础;其次,他又通过“人副天数”说,从外在形体构造上阐释人与天的相通处,以此抬高人的地位,进而借助“天人感应”思想从反面论证,借尊天而高扬人的精神。这是汉唐时期人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的表现,也彰显了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人文维度及其天人关系论证的特殊理路。要言之,董仲舒的天人之学,看似是尊天,其实是借此以抬高人的地位。
    • 王正
    • 摘要: 墨家的伦理学常被概括为功效主义,但其背后的哲学谱系非常多维与丰富。墨家如儒家、道家一样是在天人关系论中展开其伦理思考的,不过墨家的天人论是一种天对人监察与赏罚而人只能效法天的比较“强硬”的天人观。在这样一种天人观影响下,墨家一方面与儒家一样认为人禽之间有根本性差异,但墨家所认可的人禽之别在于人有“力”(勉力而为);另一方面墨家不像儒家那样重视人性论、心性论,而认为以“所染”来理解人性即可。这样一种对人的理解虽然更强调人应“被动”地效法天,但仍旧需要言行合一、学以成智、明义以成德等个人修养来既实现对天志、鬼神之真理智慧的认知,又将这些真理智慧——墨家的“十大主张”——实践于现实。
    • 张诗琪; 何善蒙
    • 摘要: 君子作为儒家塑造的理想人格,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所论“君子”的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天人感应思想,重新从伦理、政治等层面勾勒出一个理想的君子人格形象。董仲舒所论之君子,重修养道德,以“仁在爱人,义在正我”“礼尊于身”“必仁且智”等道德标准规范自身;董仲舒所论之君子,谈为政之道,以天下为忧、任德远刑、教民以义,为百姓行事确立正确的政治导向。
    • 吕芳
    • 摘要: 中国古代文化从先秦“诸子时期”过渡到汉代“经学时期”是一个各家思想融汇和重构的过程,董仲舒对《春秋》和《公羊传》的诠释虽意在以天道权威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但在“天人感应”的逻辑理路与思维模式上与先秦墨家一派相互关联。在“天人关系”的图式中,董、墨将“天”设计成人类行为活动和伦理道德的主体性根源,把自然界之变象作为印证人们与神灵之天相互感通的解说工具,并于政治权力运作过程中关涉着王道统一与制约君权的价值追求。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学术并非完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之要义在汉代被选择性地融入儒者之大经。与此同时儒家经典的阐释中羼入了子学与史学成分,构成汉儒经学与子、史汇通融合的文化景观。
    • 陈培君
    • 摘要: 目前我国生态伦理学研究大多根植于西方生态伦理研究成果,缺乏对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因此培养和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尤为重要,我国古代包括墨子在内的很多先秦思想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就很值得探讨。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的顺天思想及天人关系下人的能动作用两方面,探讨墨子的天人关系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伦理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 陆荣
    • 摘要: "人"与"天"未来是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总是追求人与天的融合,"天人合一"是重要的精神追求。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认同之后,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中,天与人的关系准备通过多种方式演绎出来。当然在演绎的过程当中,指向也未必是天与人本身,当阐述天、人以及天人关系的时候,弥漫在演绎过程中的其它一些情和意,也往往值得琢磨与细品。
    • 刘舫
    • 摘要: “一以贯之”出自《论语》,一般以“忠恕之道”解释“一贯”,人践履道德即是顺应天道,体现了天人一体的认知结构。至宋代,宋儒释“贯”为“统”,“一贯”被用来表述天道与人道的紧密关系,说明宋人已区分自然天道与人伦世道,并试图阐明两者在哲学上的统一,从而出现了如“一理贯万事”“太极即一贯”等统摄天地人三才的论说,还出现了以图像表示认知世界整体的《一贯图》。至明清,天人“一贯”的认知结构与西方的科学知识系统接榫。原初“一贯”的道德义仍保留在《论语》的经学注疏中。“一贯”的转义体现了经典命题随着古代认知结构的变化完成自我更新的历程。
    • 高超朋
    • 摘要: 圣经中用不同的图像来帮助我们明白跟天主之间的关系。耶稣用过“葡萄树和枝条”的比喻来描述我们与祂的亲密共生关系。圣经中也以“身体”为图像来描述我们与天主的一体性关系: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基督是身体的头,我们都是祂身上的肢体(哥1:18,弗5:23,30)。保禄也以建筑物为图像描述我们跟天主的关系:教会就像一个建筑物,“而基督耶稣自己却是这建筑物的角石,靠着祂,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在主内成为一座圣殿”(弗2:20-2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