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6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5116篇;相关期刊430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第三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等;天人感应的相关文献由64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瑶、阮华、于首奎等。

天人感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6 占比:0.8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5116 占比:99.17%

总计:75745篇

天人感应—发文趋势图

天人感应

-研究学者

  • 李瑶
  • 阮华
  • 于首奎
  • 周桂钿
  • 汪高鑫
  • 白立强
  • 丁东风
  • 丁柏伊
  • 刘丽英
  • 刘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闻文
    • 摘要: 对于董仲舒的天人学,以往学界多从谶纬神学的角度加以诠释,认为董仲舒是高倡神秘之学,宣扬唯心学说,神化天命,贬低人的地位,甚至完全把他的天人思想看作是迷信。其实不然,梳理董仲舒的相关思想,就会发现他的天人关系学说仍是承续先秦天人学的脉络,高扬“人”的精神,并且又进行了创新。首先,他从“天人同类”出发,解决了天人相异的问题,为其天人学的论证打下了基础;其次,他又通过“人副天数”说,从外在形体构造上阐释人与天的相通处,以此抬高人的地位,进而借助“天人感应”思想从反面论证,借尊天而高扬人的精神。这是汉唐时期人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的表现,也彰显了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人文维度及其天人关系论证的特殊理路。要言之,董仲舒的天人之学,看似是尊天,其实是借此以抬高人的地位。
    • 常宜钊; 李小成
    • 摘要: 根源于农耕文明社会的天文观测和星象占卜,对后来的历史和自然科学影响很大。《史记·天官书》与《汉书·天文志》是先秦以来天文学成就的总结和系统化,它一方面代表了“星野观”与“天人感应”观点的起点,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学领域的发展。两汉的《天官书》和《天文志》体现了司马迁与班固和那个时代人们对天文学的认知,从其时间记录体系、节气意义、行星占卜意义进行对比与分析,了解汉以前人们对斗转星移的深刻认识,以及所形成的体系化的政治学、天文学、星占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 成中英
    • 摘要: 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体。关于天人之际的关系,《易传》提出“天人合德”的思想,之后子思、孟子、荀子都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代的张载,则将其发挥成为“天人合一”的本体宇宙论,这是中国哲学的主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有其历史的根源,也反映出早期中国的民间信仰,但并不能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流。
    • 纪德群
    • 摘要: 从生态文明视角看《红楼梦》,可以发现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感人的思考与描绘。作者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有情的,人也是秉自然之气而生,书中主人公常对自然界的花草鸟鸣怀有悲悯、呵护之情,并演绎了不少人与自然互动感应的动人故事。《红楼梦》体现的这种生态理念,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张博阳
    • 摘要: 今日多数学者认为欧阳修反对传统天命观,在《新五代史》中不记灾异,唯言人事,这一说法与事实差异很大。《新五代史》所载神怪迷信、占卜应验、善恶报应之事甚多,欧阳修文集中相信天命鬼神之言论亦连篇累牍。欧氏天命观固然有进步的一面,但其消极的一面同样不可忽视:他相信天命鬼神、占卜算命、神怪迷信、帝王受命等,且发自内心地敬畏天命,不可视为唯物主义思想家。“畏天命不惧天变”是对欧阳修天命思想的最好概括。
    • 邹建雄; 钟昱彬
    • 摘要: 宗庙祭祀文学在西汉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太一”文化、儒家仪礼和封禅制度为西汉宗庙祭祀文学提供了文化支撑,乐府祭祀诗、汉赋、童谣是西汉宗庙祭祀文学的三个主要载体。结合“天人感应”的观念框架,阴阳五行与谶纬之说频繁体现在西汉宗庙祭祀文学作品中。西汉国祚上承楚文化血脉,其宗庙祭祀文学又受到《楚辞》的深远影响,拥有瑰丽的神灵塑造方式。
    • 米为闻
    • 摘要: 元宇宙的概念已经成了一个大筐,谁都能拿来装些东西。这些东西包括:角色扮演游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混合现实、扩展现实、虚拟人、人机融合,以及各种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新名词。不管是什么,一贴元宇宙标签,话题度立刻提高不少。闲聊不要紧,但如果用随意贴标签的办法来做研究,言之凿凿地输出观点,反而可能减少元宇宙的吸引力。肖方晨先生“再谈元宇宙”文章提到的沈阳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版》,确实有附会的问题。
    • 杨滢桐
    • 摘要: “窍”是《管子》中的重要哲学范畴,它属于身体,也与天地深度交流。“窍”包括“九窍”与“五官”,以“虚”为根本特征,以“理”为原则,在心的带领下发挥作用,使人达到“知远之证(征)”的境界。通过“窍”,人体建立了基于气的与外界的循环沟通系统,故“窍”是身体向世界打开的门户。“窍”也与先民自我意识萌芽相关,且通过具象比喻和类比等方式成为“象”,参与天人感应系统的塑造,成为天、地、人沟通的门户与桥梁。
    • 郭鹏; 常馨元
    • 摘要: 在古代儒家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观念居于重要地位。经过对早期“天人感应”观念儒家化过程的梳理与考察,可以把握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确立路径与生成逻辑,并对其相关内涵进行系统阐述。在此过程中,也可对儒家理论的述理逻辑以及其中体现的阐释智慧予以分析说明。同时,结合儒家思想蕴含的历史文化意识和现实关切,对“天人合一”观念所体现的人文社会内涵和实践贯彻路径进行充分分析与论述,有助于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义进行系统把握。
    • 林忠军
    • 摘要: 汉代流行的天人之学是以阴阳灾异为内容的、可感可证天人感应体系。同时,汉代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天人之学。它是以太一(太极)神为主宰,以十二月为纲目,运用当时多学科知识编织起来的对称而共存的天人之宇宙图式。迎合汉代天人之学,《易纬》大量吸收了当时天文、历法、生物、中医等自然科学知识,重构一种具有易学特色的天人之学。在这个体系中,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其功能、德性、行为及安恙与整个自然世界紧密相连,再次凸显人体在世界万物中的地位。此时身体不再是人体器官的简单合体,而是活生生整体宇宙的显现。《易纬》对于人体疾病发生与防治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防病治病仍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