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命观

天命观

天命观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464篇;相关期刊333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晋阳学刊、南都学坛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等;天命观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华、鲁西龙、张松辉等。

天命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0 占比:11.7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3464 占比:88.10%

总计:3932篇

天命观—发文趋势图

天命观

-研究学者

  • 李华
  • 鲁西龙
  • 张松辉
  • 曲宏实
  • 潘承玉
  • 王兵
  • 王志跃
  • 任素月
  • 冯溪屏
  • 刘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珏
    • 摘要: 孔子天命观在殷周原初天命观的基础上完成了由王权向个体的转化,从而将“天命”的核心内涵与人之个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具体表现为“天命”对人的双重赋予:一方面,“天命”通过对人的生死穷通等外在客观限制,完成了“天命”对人的自然性赋予;另一方面,“天命”通过对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个体之人内在心性的限制,要求人们不断修己德以达“天道”,完成了“天命”对人的道德性赋予。此二者中,孔子天命观将“天命”的道德性赋予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强调“天命”对人的道德性要求,个体之人唯有自觉承担此德性修养,才能实现主体道德的高扬。
    • 邹福清
    • 摘要: 西周初形成的天命观以君权神授、以德配天为核心内涵,解决的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凤凰被形塑为传达天命的使者,代表天临鉴人间君王之“德”,并成为“明王”的预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凤凰的知识和信仰被转换、改造,用以建构和形塑理想士人人格。孔子将“知天命”作为君子人格的本质,将“德”由政治面向的君王的德行转换为人性面向的士人的德性,将天命转换为理想士人人格合理性的来源,同时将凤凰出现与否和君子的穷通联系起来,将其形塑为君子人格的表征。凤凰的形态与仁、义等德目的对应关系随后也被系统地建立起来。屈原虽不言天命,但关于政权合法性的思考没有超越周初的天命观,而且,他极其关注士人的人格,张扬凤凰被放逐、被囚禁以及与众鸟的对立和错位,将其形塑为洁身自好、取义成仁的骚人人格的表征,透露出士不遇的焦虑,这得到了宋玉的发扬。汉代士人则基于时势的体验,主张“知命”、“委命”,建构适应大一统的新君子人格,潜藏着吁求君德和消解士不遇焦虑的文化动机;基于环境判断或远翔或降临的凤凰被形塑为审时度势以选择进退的新君子人格的表征。凤凰虽被不断形塑为不同内涵的理想士人人格,但都潜藏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不遇焦虑的体验和自我调适的努力,成为早期中国的重要文化表征。
    • 张博阳
    • 摘要: 今日多数学者认为欧阳修反对传统天命观,在《新五代史》中不记灾异,唯言人事,这一说法与事实差异很大。《新五代史》所载神怪迷信、占卜应验、善恶报应之事甚多,欧阳修文集中相信天命鬼神之言论亦连篇累牍。欧氏天命观固然有进步的一面,但其消极的一面同样不可忽视:他相信天命鬼神、占卜算命、神怪迷信、帝王受命等,且发自内心地敬畏天命,不可视为唯物主义思想家。“畏天命不惧天变”是对欧阳修天命思想的最好概括。
    • 杨佳将
    • 摘要: 中国思想史上的“天命”概念最早可见于《尚书·盘庚》。商王盘庚所说的“天命”是原始自然崇拜演化的结果,并与殷商时盛行的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周初统治者在部分继承殷商天命观之余,为“天命”赋予了伦理的意义,使其成为普遍必然性的象征。纵观《尚书》中天命观的演进过程,主要是循着从狭隘到普遍、从重“神”到重“人”两条线索,深刻影响了以后的思想家对“天命”的理解。周初统治者从经验性的历史过程去阐释“天命”,将承载“天命”的圣王与普遍的道德法则等同视之,影响和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持续两千多年的圣王崇拜和复古情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世思想家的形而上思维方式与哲理抽象能力的发展境界。
    • 章夫
    • 摘要: 回溯上下数千年中华文明,重德释道由来久矣。殷商时期,天子自称是“天”“上帝”在人间代表的最高统治者,却因奴隶的暴动,致使“天命改降于周”。这一历史大变革,使得获得执政权的周王朝最高统治者警醒,他们悟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的“天命观”,并清醒地认识到,“天”只辅佐那些有德之人。
    • 于赓哲
    • 摘要: 古人出于天命观,总要为名人渲染一个神异的出身,所谓圣人必有异相,他的出生、外貌、身体特征总要有异于常人之处,由此可以证明天命之所归。先秦时期还没有这种思想,到了汉代尤其是汉武帝大兴儒术之后,神学化的汉代儒学逐渐塑造出了很多神异现象,例如圣人出现常伴随着黄龙、麒麟、凤凰、甘露、朱草、灵芝、彩云等的出现,身体也有各种异于常人的地方,例如重瞳,手长过膝,一字眉,体有三乳、四乳等。
    • 温先露
    • 摘要: 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之下,东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众多,诸如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和自然环境等,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是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古希腊悲剧和中国儒家经典无疑是东西方文化特质的典型代表,对于"命运"的思考是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在这两种文明形态中的表达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基于此,笔者就这两种文明中所传达的"命运观"进行比较,试图从中窥探古希腊悲剧中的宿命论与中国儒家经典中的天命观的深刻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从根本上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渊源,正确看待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尽可能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
    • 张芳
    • 摘要: 中国上古时期以“天人关系”为核心的宇宙观,经历从神秘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的漫长过程。殷代以前人们完全依赖自然,将上天视为宇宙主宰的至上神。在殷人的信仰体系中,神灵的人格化与祖先的神灵化处在一个互动过程中。周代在政权合法性的建构中赋予道德属性,从而使得天人关系和宇宙秩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这也反映了周人理性精神的觉醒。
    • 曾勋
    • 摘要: 公元234年10月8日夜晚,曹魏权臣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赤色大星,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懿涼喜日:“孔明死矣!”在《三国演义》中,类似场景不少。其所描述的天命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并在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中源远流长。至东汉末年,谶讳神学盛行,观星象、察地物等活动,对政治运作具有的启示意义愈加重要,乃至影响政治斗争的走向。
    • 关心
    • 摘要: 孔子的天命、鬼神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殷商重鬼神,而周人重人文,虽然春秋时期天命鬼神观念依然存在,但思想渊源于周公的孔子却罕言天命鬼神。孔子所提出的“知天命”、“畏天命”的“天命”观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鬼神”观,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思想痕迹,但在春秋末期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进步性:既帮助统治者稳定政权,又引导人们理性看待天命、鬼神之说,这实质上反映了孔子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积极态度。孔子的这些思想和态度,对今天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