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化薪传与发展——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薪传与发展——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薪传与发展——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福建福清
  • 出版时间: 2018-09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中国宗教学会福建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文化薪传与发展——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一般认为,中国主流学术思想或谓显学之序列发展,先后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晚清新学等几个阶段.晚清新学之从中体西用到中西学全方位交融的演化过程,既是中华文化薪传与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这一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晚清新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18世纪中叶,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跨海而来,他们企图用基督教、贸易与鸦片,但最后是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腐朽的清王朝,在西方新兴势力面前望风披靡,中国面临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危机,也就是李鸿章所谓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这一过程,还出现了西学东渐.正是在这种亡国亡种的危机感下,在中、西文化激烈的碰撞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以自强.新学作为晚清的主流思想,既是中西文化撞击与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思想先导与文化成果.新学作为晚清时期的主流思想,发韧于内忧外患,演化于救亡图存,最终以侯官新学集其大成。
  • 摘要:珍藏于日本的《梧山旧稿》是京都黄檗山第四代主持独湛性莹早期的文稿汇编,记录着独湛性莹随隐元赴日之前的生活和思想,本文透过《梧山旧稿》的爬疏和解读,认为独湛性莹出生名门世家,从小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16岁出家后,对禅学情有独钟,并有所精进.独湛性莹思想开放,主张儒道释三教殊途同归,并具有相当强烈的大民族气节.探讨独湛性莹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与思想,对于研究独湛性莹赴日之后的佛学思想的形成和日本黄檗宗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摘要:儒家是不是宗教?随着孔庙制度研究的逐步开展,已得到完全肯定的答案,绝无一丝一毫的怀疑空间.然而,在孔庙祭祀随着帝制中国瓦解而归于沉寂,因此对于儒家思想已从具体的制度遵行转变为全盘义理思想的阐发.亦伴随着西方宗教思想的笼罩,看不清儒家是宗教的事实.本文视野即是以通盘介绍儒教研究概况,也关于儒家是否具备宗教性的问题.儒家宗教性可以建立在孔庙制度上,也能够界定为以孔子思想为核心,如何面对生死大事与超越层次.认为儒教研究偏向制度面,儒家宗教性研究侧重精神面,这是高度概括划分的结果,方便学术讨论.事实上,儒教与宗教性皆必须同时考虑它的研究动态,加以整合,方能比较清楚儒家在宗教相关议题上的全貌.就儒教来说,又可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民间宗教;就儒家宗教性而言,则可分为内向超越型态建立与否,以及如何面对释、道二教的思想挑战.
  • 摘要:近世纪以来东西方人类社会无法从自己制造困境中走出来,实因学术思想走入瓶颈,对社会、对生命实际遇到的问题无响应能力.东方智慧可以救世之说,一直被广为期待,而西方中世纪之宗教哲学亦为西方文化之精华,东西方传统哲学有无基本相似的架构及整合的可能?如何从东西方哲学及宗教的高度智慧,作学术发展上的思考,开创出一条新的路径?东西方生命哲学对观及其整合,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本文从中国禅宗宗密的生命哲学,到西方中世纪圣多玛斯的生命哲学对观下,探讨整合思维之可能及整合,是否可以响应当前人类生命困境并从中走出来?是否以可成为宗教哲学研究的新方向。
  • 摘要:本文以唐宋以来福建出土的镇墓砖、镇墓俑为例,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四灵墓砖(神俑)、人首兽身俑、风水人物俑、蒿里老翁俑、柏人俑,以期从中了解中国各区域丧葬文明如何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进程.福建“明器神煞”丧葬制有效地融入了地域化的信仰特色,有力地刺激了入闽汉人在礼仪秩序方面的在地构建.这些丧葬明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中国人之根深蒂固的“事死如事生”的祖先崇拜观念,并未截然划分生与死、人与神的界限,而是试图追求永恒性和不朽性,并在阴间和彼岸世界永续在世时的日常生活,甚至更进一步进行了理想化和神圣化的安排.
  • 摘要:本文旨在对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界的「道风建设」,提出几点善意建言,以作为大陆佛教界从事「道风建设」与推展「人间佛教」的参考.全文共分三小节完成:壹为「前言」.旨在交待笔者撰写本文的原因、机缘、目的与方式;贰为「对当前大陆佛教『道风建设』的几点善意建言」.旨在对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界的「道风建设」,提出笔者的七点具体建言,并逐一加以论述;参为「结论」.旨在综览全文,并作出简要的结论.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界的「道风建设」,计有以下七点善意建言:一、大陆佛教界应先对「道风建设」的两种义涵(广、狭二义)、两个类型(共同与个别二类)与两大面向(消极与积极二面)等,有一基本的认知与了解.二、大陆佛教界应固本培元,强化寺院僧人对佛法的「正信」.三、大陆佛教界应多培育有正信、有道风与有佛教及人文素养的僧才.四、除佛门传统的清规戒律外,各寺院也应引进现代僧团的管理制度,并将两者作一良好的绾合.五、各寺院的财务应尽量透明化与制度化,而且最好有客观公正的认证.六、各寺院应同时兼顾消极面与积极面的「道风建设」:一方面不应从事有损道风之事;另一方面,则应积极地营造寺院浓厚、端正的修道风气.七、各寺院也应营造自己的「别道风」,以建立自家修道的风貌与气象.
  • 摘要:藏族学者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除了撰写大量有关本族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外,还以藏文著述了关于其他民族历史的不少史书.诸如《印度佛教史》、《汉地佛教史》、《汉藏史集》、《红史》、《土观宗派源流》、《印汉藏蒙正法兴隆如意宝树》等.此类文献或史书是以记述佛教弘通的历史为中心,旁及王统系谱,虽然是佛教史与政治史的综合,但却把重点放在佛教史上.可以说,这类藏文文献在学术研究,尤其在研究世界佛教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料价值.本文仅就藏文文献中所见西域人文及佛教历史作一粗略的梳理和阐述,希望得到方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 摘要:本文题为《论宗教本质与宗教事务》,全文的要旨有四.其一是有关宗教存在的现实性,以及宗教对信众精神生活的关系.法国哲学家孔德(A.Comte)把人类的思维历程分为三个明确的阶段,即:神学、形上学及科学,也就是宗教、哲学及实证科学.由于哲学及科学存在着极限性,因而宗教的存在是必然的.既然宗教信仰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与文明息息相关,因此,宗教现象及宗教事务就自然成为学界的研究与观察的对象.其二是有关宗教的排他性本质.宗教既然是一种有关世界观、生命观及人生观的信仰,而信仰本身是存在着高度的主观性.又由于宗教冲突不断,因而宗教容忍与统合是必要的.其三是有关「宗教放任主义」,并指出宗教「自由」不宜视为等于「放任」,宗教必须受到道德及法律的规范.其四是对于社会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提出「宗教事务」与「公民政府事务」之间的权限,而「公民政府事务」是以法治精神为基础.当宗教超越道德与法律的规范时,「公民政府」就应当基于法治精神而对宗教进行干预,以维护公民免于伤害,并从而提升人文与社会质量.
  • 摘要:本文以第一代现代新儒家的马一浮、熊十力为研究对象,而欲分辨二人如何定义「中国哲学史」的内涵,并观察这门学科成立初期的不同面貌,及其对第二代现代新儒家所产生的影响.事实上,两入学术思想立基点本不相同.马一浮吸收了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观,提出「六艺论」,进而创发「义理式的学术史观」,认为中国义理不等于中国哲学.熊十力本无学术史根柢,其学术思想在哲学,以「经学何谓非哲学」将「六经」作为中国哲学史的根源.因此,从两人观点来看,「六艺」不等于「六经」,「义理」也不等于「哲学」.若从「中国哲学史学史」视域观之,近代中国受西方知识传播与转型影响,传统思想、文化、科技……等等,纷纷转型为现代学科.所以,学科成立初期的「中国哲学史」也在不同哲学史家的摸索下,呈现出各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热闹气氛,马一浮、熊十力这对学友亦躬逢其盛.本文也将透过两人对「中国哲学史」之界定,还原一条从传统中国义理学过渡到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进路.
  •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籍记载中,咒语的功能大致可分为:息灾灭祸、祈福保安、增益开慧、强身治病等作用,依据坚信咒语的僧侣、道士亦或通灵者…等,在神秘主义者的认知中,认为咒语凝集了自然界中的特殊信息,施术者本身的真气加上隐态能量的帮助,其作用和威力是巨大的,咒语甚至可给隐态物质传达信息,具有特异的调动自然界能量的功能和作用;这些概念得产生与形成,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若干思维方式与行为现象的产生,其中以由中国土壤孕育出的道教,以及由印度东传至中土的佛教最为显著,因之,本文以该二教咒语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意涵为思考之主轴.
  • 摘要:「治理」一词俨然已成为不同意识、价值、学派的共同指向,在意义与内涵上的转变,代表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方式,以及组织网络间的自我管理过程,且不再局限于政府领域,主要在解决社会问题,开创社会生机,融彼此互动于整体之中,并藉以建立此间行为的规范性基础.比之于西方治理的「操纵」意涵,中文的治理义则强调事物本然之理,「顺应」事物本质的自然与相对关系,就其「理」而「治」之.本文以「经典诠释」的研究途径,尝试从先秦经典《老子》中,探讨治理的意涵,发现老子以史学家的观点也探究当时的国家治理与社会问题,更谏言国家治理者应肯定社会多元的价值与反身自求,效法自然,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善治境界.《老子》的治理观点同时具有多元的内容、哲学与跨学科的意涵,并且彰显多元而生生不息,多元而和谐等超越时代的治理价值.
  • 摘要:《礼记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校的设置是立国为政的必要选项,三代以上,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治出于一的现实背景使得学校既是政治场合也是社会场合,既是文化知识教育之课堂,亦是实战攻防之基地,乃至养老、恳亲之所在.而孔子庙介入学校的教育源头殆始于学堂释奠于孔子之礼,雏形孔子庙的登场则始于东晋孝武帝年间,学校场合始立孔子之庙,始成左学右庙之典制.“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矣”,唐太宗年间,将孔子庙的制度普遍推广至郡、县、乡、里.安史乱后,学校废败,文庙独存,独自肩负了教育与教化的责任,可以说,地方文庙的维持是安史之乱后有唐教育文化体制的典型模式.
  • 摘要:台湾张、高、林三姓祖先从大陆福建泉州安溪大坪村渡海来台,把家乡守护神「尪公」带入台湾,为祂立了「集应庙」.当三姓先民于清朝初叶来到台湾,沿着淡水河流域,在台北盆地周边垦植与种植茶叶.逐渐站稳脚步后,三姓合祀,共同祭拜从家乡集应庙而来的「尪公」、「尪娘」神像及香炉.当三姓祖先人数增加,合垦地区逐渐分散,再加上对祭拜守护神的意见出现差异,乃于1853年决定各自分立.以「拈阉」方式分配神像与香炉,张姓拈得香炉、高姓拈得尪公、林姓拈得尪娘神像,从此各自祭拜.三姓中,以景美高姓集应庙最早立庙(1867),其次为张姓木栅集应庙(1894),再来为林姓万隆集应庙(1921).这三间庙宇都具有安溪大坪后裔的「地方庙」与张、高、林「家族庙」双重信仰的色彩.
  • 摘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视野中,孔子的天命观经历了一个被除魅化的过程,其结果是遗失了孔子思想的真意.本文立足于孔子本人对于天命的相关叙说,力图客观解读其天命观的本来意蕴,依据天的功能和孔子本人对于天命的情感态度,将孔子的天定位为宇宙的主宰者.为进一步判定孔子天命观的超越形态,本文对于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说进行辨析,分析了孔子的超越精神与基督教的外在超越和心学化的内在超越之差异,进而将孔子的超越形态断定为中道的超越观.这一超越观在战国中期以后逐渐遗失,但它的重新发掘对于客观把握孔子之超越精神以及重建当代国人的终极关怀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荀子与天台宗虽同倡“性恶论”,二者“性”“恶”有别,不能一概而论.智顗将“性恶论”与三因佛性紧密相关,说缘、了因必具正因,不可分而论“恶”.荀子“性恶”则认为是自然生命中生理与情感上无节制的欲望,提出化性起伪的重要观点.文章在辨析二家性恶思想的基础上,比较二者之异同,对二家“性”“恶”进行了辨析,并对其在功用上的相通性子以较为详尽的论述,阐述了二者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二者一为佛家开权显实的思想体现,一为儒家道德观;一为唯心主义之“性恶”,一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但二者之根本同以“善”为核心,台家认为众生悉俱佛性,荀子亦认为凡、圣同性;二者同倡修习之用,台家认为修习可“翻恶成善”,荀子则以“性恶”倡后天学习、积累之功用;且台家以“性恶”劝化世人脱离烦恼,具有积极的一面,而荀子则更是以王治为导向规劝世人.
  • 摘要:明朝宰相叶向高与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关系密切.他对黄檗山万福寺的赐藏、建设进行了有力支持,使得黄檗山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叶向高作为在精神层面上对福清影响颇深的人物,多次游览福清黄檗山,并留下许多诗篇.诗歌主要内容包括寄情黄檗、以诗会友、弘扬佛理.文章在明确叶向高对佛教态度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诗歌研究,阐明其对福清地方宗教乃至世界黄檗宗的深远影响.
  • 摘要:福建省漳州市北溪中下游的迎神赛会和闽台其他地区主体上是相似的,但也有独到之处:如浦南古傩遗存,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朱熹高足陈淳的文章中所描述的迎神赛会活动至今并无太大变动,可对二者进行应照;有意思的是,对迎神赛会强烈批判的陈淳,成为了北溪民众迎神赛会的选择对象.
  • 摘要:北宋哲宗亲政以后至徽宗时期,新学真正成为定于一尊的官方学说,这是北宋新学发展的鼎峰,是新学走向王朝政治工具的开始,也是新学因此走向消亡的开始.作为官方学术的新学,在徽宗时期主要是作为徽宗宣示理想政治和个人神圣性的论证工具,这既使新学成为唯一被允许发展的学术,同时,也使其根本上失去了理论创新发展的动力和必要性.
  • 摘要:在明代佛教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晚明四高僧高扬宋代文字禅之旗纛,继承和发展了宋代文字禅思想,借用富于文学色彩的比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并将其引入言、意、象之辨,实现了与传统文论的对话.他们从现前一念心出发,将文字禅延伸至世间万象,有效扩充了文字禅的内涵.针对禅与文字之争,他们选择通过宗教实践消解二者的矛盾,构建出全新的佛教语言观.四高僧文字禅的薪传与重构,超越了纯粹佛学意义的思辨,成为其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为晚明佛教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双方往来源远流长,尤其是两国佛教界互动频繁,有效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先有唐代高僧鉴真东渡传法,后有日僧空海、最澄入唐求法.继之,荣西、道元来宋修行,后弘禅扶桑.明末清初,福建福清的隐元禅师再次东渡,值黄檗文化于东瀛,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隐元东渡不仅推动了日本禅宗的改革与发展,开创了日本佛教的新宗派——黄檗宗,更是在日本传播了中华文化艺术,在思想、文学、语言、绘画、书法、篆刻、建筑、雕塑、印刷、音乐、医学、饮食等各个方面都对日本近世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摘要:黄檗文化是以临济宗禅学为核心,涵括儒道思想以及书法、绘画、建筑、文学等文化领域在内的综合文化形态,因此它的当代价值超越了宗教层面,而辐射到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黄檗文化作为福清地方城市文化名片,梳理福清精神与黄檗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提升福清地方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工作.
  • 摘要:《周易》的「阴阳」,是易学中一个重要的对偶范畴.「阴阳」二字,从本义的「日照的向背」,理解和解释为「太极」或「道」,化生万物变化对立的气,其诠释发展是如何产生的?本文从4个角度,包括「阴阳」意义为何不返回本义、「阴阳」意义的本体论发展、「阴阳」意义的「视域(界)融合」以及「阴阳」诠释的无止尽发展等,来探析「阴阳」诠释视域的特色与价值.现今诠释学的发展,是以德·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此在诠释学」及德·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的「语言诠释学」为核心,本文以其学说作为论证的重点以及依据,以剖析「阴阳」的诠释意义与价值.潘德荣(1951-)在《诠释学导论》指出,在伽达玛(即伽达默尔)看来,诠释学的问题不仅从起源的意义超越了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范围;并且,理解与解释显然组成了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此明白表示,「理解与解释显然组成了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同上)」.职此之故,《周易》的「阴阳观」,就是在理解与解释之中,将诠释展现了最大的内涵能量与实际效用.其「阴阳」诠释视域的特色为:第一项特点诠释是开放性而非保守性;第二项特点诠释是融合性而非排他性;第三项特点诠释是创新性而非僵化性;第四项特点诠释是本体性而非现象性;第五项特点诠释是无限性而非有限性.
  • 摘要:哲学是人类理性发展的高峰,而哲学之前,神话主宰了人类生活的世界;透过仪式,代代相传成为宗教文化,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称此为人类意识的「原型」.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家已脱离神话框架,进入理性思辨的维度,各种宇宙人生观点百花齐放,其中的演化脉络,牵涉先秦古人的人性观点.此际,儒、道思想虽生命观点歧异,却不约而同以「法天」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自此影响着生生世世中国人的生命观,亦即,自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人已不再是天人二分的宇宙人生观.以荣格(1875~1961)的「原型」理论,天人合一思想可谓中国人的文化原型.老庄思想虽然成为日后道教发展的温床,但最后还是要回到「心」上来关照人生.因此人性议题不断被讨论,其所牵涉范围往往是道德的问题,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笔者认为,心的议题涉及荣格的潜意识原型理论,此为本文论述的另一目的:西方科技文明当道的现代社会,先秦的心性论能否如荣格潜意识原型理论所命题;藉由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来对抗物质主义带给现代人存在价值混乱的现象.笔者认为,对此命题的响应,可以荣格的精神哲学所侧重的原型理论,积极与西方展开对话,以为东西文化沟通的桥梁,俾使在现代化人性「异化」的问题上,做出有效的响应.
  •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已高度依赖网络,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互联网.在海量信息中,冗余及虚假信息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构建谣言监测、预警机制与权威辟谣平台,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己成为当前各领域共识,其对佛教薪传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奥尔波特与波斯特曼的定义,谣言是一种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没有事实根据或捏造的虚假信息是互联网谣言在法律上的特征.从现实趋势上看,中国互联网舆情场域中,互联网谣言传播事件频发,并且往往起势凶猛、传播迅速、干预困难、破坏力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