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儒家伦理

儒家伦理

儒家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0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9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58篇;相关期刊740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2014卫生法学与生命伦理国际研讨会等;儒家伦理的相关文献由1214位作者贡献,包括邵龙宝、王殿卿、陈少明等。

儒家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9 占比:92.60%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3.06%

专利文献>

论文:58 占比:4.33%

总计:1338篇

儒家伦理—发文趋势图

儒家伦理

-研究学者

  • 邵龙宝
  • 王殿卿
  • 陈少明
  • 王雅
  • 柴文华
  • 蔡德贵
  • 任剑涛
  • 刘余莉
  • 刘涛
  • 吴先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晓楠
    • 摘要: 传统是重建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儒家伦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哲学的方式承担起自身的时代使命,其基本的伦理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伦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支撑,崇德重义的精神追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道德性提供了历史依据,实践理性的哲学智慧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永恒价值。然而,传统亦有其历史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一种超越精神实现对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属于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 胡一可; 毛朝晖
    • 摘要: 当今社会,代孕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儿童是代孕中最无辜的一方,这种情况下对亲子关系问题的讨论显得极为重要。代孕对亲子关系的维系从情感、伦理、道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本文将基于儒家伦理的视角对亲子关系的维系进行分析,借助《论语》,运用“双向性、后天性”的概念,围绕“慎终追远”“父母之慈”等思想对儒家伦理中的亲子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并借助儒家伦理中亲子关系的维系这一视角指出代孕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最终指出代孕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是相违背的。
    • 桑东辉
    • 摘要: 五胡十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大迁徙、大碰撞、大融合时期。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文化的融合是其中主要内容。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接受儒家文化过程中,有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也会出现质疑和反思。在慕容氏建立的后燕政权中,就出现过后燕主慕容盛与臣下讨论周公和伊尹等儒家圣人是否忠圣的问题。这一讨论不仅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缩影,体现了文化接受学的规律和特点,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以儒家为主的汉文化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不仅局限在器物层面,更包括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通过对慕容盛君臣讨论儒圣和忠德的个案分析,能更明晰地看出伦理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 王立刚
    • 摘要: 中国文化向来重视家庭,家长素养在中国过去的教育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思想家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寻找好的教育环境,经历了数次搬家。“孟母三迁”的故事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一直对中国家长起着提醒作用。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对家长素养有着丰富的讨论,并逐渐建立起古代家长素养体系。
    • 樊智宁
    • 摘要: 汉代儒家的复仇观具有内在张力,这种张力体现在其既与“孝”亲和又与“仁”相悖。汉儒通过经典诠释的方式从张力中发明新义,阐发了复仇观的理论特质。一方面,从与“孝”的亲和中,汉儒阐发了复仇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超越特质;另一方面,从与“仁”的冲突中,汉儒阐发了复仇观在情感与礼法上的规范特质。这两种理论特质虽然泾渭分明却又圆融贯通,共同彰显了儒家对自然情感的关怀以及对制度法规的尊重。同时,汉代儒家复仇观还将自然正义与制度正义相统一,是儒家正义观的重要内容。
    • 吴先伍
    • 摘要: 西方伦理强调道德之人的强大,否定其脆弱性,而儒家伦理则高度重视伦理之人的脆弱性,这在孔子答宰我问“三年之丧”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人不仅小时候高度脆弱,在出生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而且这种脆弱性与人相伴一生,因为人始终会受到老病死等问题的纠缠。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脆弱性,所以,人们能够对他人的脆弱性产生共通感,愿意为他者承担道德责任,愿意帮助他者。人们在为他者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又将自己作为一个坚强的道德主体建立起来。不过,这种坚强并没有消除脆弱性,而是在深刻体会自身脆弱性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脆弱性感同身受,从而使自己的仁心善性不断被激发出来,使自己在道德之路上坚持不懈。
    • 高旭东; 陈睿琦
    • 摘要: 文学伦理学批评立足于文学的伦理道德价值,探讨文学的伦理特征与道德内涵。作为近代以来不多的由中国学者建构的批评方法,虽是由当代外国文学学者首先提出,但其渊源则要追溯到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中国文化精神植根于以伦理为根本的儒家传统,因而浓重的伦理特征不但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批评中,而且深刻影响了以梁实秋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中国文化蕴含的伦理精神滋养着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从广度与深度上拓展这一理论方法,进而以文化自信的姿态构建既有普遍意义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话语。因此,当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尤其应当重视其中国资源。
    • 谢狂飞
    • 摘要: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整体治理的重要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蕴藏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和智慧,经由一种与时偕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能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提供生生不息的智慧启示。无论是儒家伦理重视的极具现代价值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治理理念,还是落实到“笃行之”的实践层面的乡绅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都为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现代启示。
    • 刘洪健
    • 摘要: 作为明代正统思想的程朱理学,使士人书法恪守在儒家伦理道德之内。但沿袭到晚明,由于心学的影响,士人对书法的认知不拘束于此前的循规蹈矩,而是求真重性。所以,晚明既有传统的理学思想,又有心学理念的革新,二者相互交织,成就了特点鲜明的书法自我教育,赋予“离合观”以特殊的时代含义。“离合观”是倪元璐书法自我教育的核心论点,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陈峰
    • 摘要: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属于新旧两种不同的范式。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可称之为正史范式,它以儒家伦理为中心,以政治史和精英史为主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则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导引,以社会经济史和阶级斗争史为两大基本内容。从来源上看,中国传统史学是本土生成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属于内生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则是外来学理引入后的产物,其形成与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息息相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脱钩绝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