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哲学

道德哲学

道德哲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774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欧洲哲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4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187篇;相关期刊428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求索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全国首届医药卫生风险研讨会暨江苏省卫生法学会、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会、江苏省医学哲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道德哲学的相关文献由725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大志、张俊芳、陈翔等。

道德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4 占比:76.38%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4.16%

专利文献>

论文:187 占比:19.46%

总计:961篇

道德哲学—发文趋势图

道德哲学

-研究学者

  • 姚大志
  • 张俊芳
  • 陈翔
  • 刘静
  • 晏辉
  • 樊浩
  • 王正
  • 王腾
  • 路艳娥
  • 郭卫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鹤潼
    • 摘要: 自由意志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与基础,康德哲学的最终目的是重建道德哲学,而以自由意志为前提,道德和法治才有实现的可能.哲学家们也在为这一问题而争论不休,产生了诸多流派,本文以康德的自由意志为主题,简要阐述其中的道德哲学、法制哲学以及宗教哲学.
    • 王松晨
    • 摘要: 西方道德哲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范畴的哲学分支形式。在西方道德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先是经历了“神命论”与“德性论”纠缠,后又开启了“德性论”与“功利论”的争论。神命论是道德哲学的起始,指道德上正确的事情就是上帝命令我们做的事情;德性论是道德哲学出现的第一次转向,认为人之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发现自身内在德性;功利论是道德哲学的发散性转向,以抽象整体的“好”来引导精确义务的规定,孜孜不倦地想要去量化追求,最后达到“善”的终极目标。每次西方道德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都会衍生出更多的道德哲学的方法、观点以及原则。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于西方道德哲学的转向的微探,将有助于我们把握道德哲学的历史规律,启发道德哲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将“神命论”“德性论”融通于“功利论”之中。
    • 辛智广; 辛熙恒
    • 摘要: 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思想,贯穿在其各个时期的作品中,对马克思道德哲学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正确认识马克思道德哲学在伦理史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幸福维度的分析,探索马克思道德哲学发展历程的幸福依据,引导人类追求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感悟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力证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是以追求人类幸福为目的的。
    • 李习羽
    • 摘要: 威廉斯认为他同时代的道德哲学家们对道德的理性主义假设是一种谬误,为此,他试图构建一种基于"羞耻"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一方面,威廉斯深入考察了古希腊伦理思想中的羞耻文化,并与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罪责"进行对比,尝试将道德的基础建立在"羞耻"这一人类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上。此外,他进一步将"羞耻"推广到公共生活领域,围绕社会正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试图证明"羞耻"亦是公共道德的重要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往往非常复杂,"羞耻"与"罪责"两个概念所涵摄的话语空间并非像威廉斯所强调的那样泾渭分明;而完全排斥理性,羞耻的情感也很难单独成为道德稳固的基础。
    • 郭卫华
    • 摘要: 从道德哲学角度考察和反思近些年来伤害无辜民众的社会恶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既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事件,更是关涉到人的精神层面的伦理事件,其精神根源是“怨恨”。“怨”作为“自我心灵折磨”,直接导致个体的“精神沉沦”,并以“匿怨”的形式破坏着个体“正人心”的内在德性修养。由“怨”的“自我心灵折磨”向“恨”的“自我心灵毒害”的转化,使“恨”在精神中又一步步由意识透过情感态度,现实化意志行为,最终摧毁个体与伦理实体之间的精神联结。因此,要有效化解“怨恨”的分离力量,需要发挥“爱”的伦理同一性力量,即培养个体“爱的能力”。首先,应当发挥家庭以“爱”为核心的伦理教养功能;其次,需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培养个体以“正义感”为核心的“爱的能力”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对德性的向善性和“爱”的伦理同一力进行“精神融合”,从而促使个体以德性的超越力量从各种人生困境和人伦矛盾中超拔出来,以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
    • 薛铁成
    • 摘要: 刑罚的历史共同孕育出刑罚的本质,每一种刑罚思想对当下刑罚都有影响。历史的实践决定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二律背反,同时也造成了报应刑与预防刑的割裂。对于犯罪问题引起的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真实道德关系,历史的实践并不是一种恰当的方式,且争论的真实要素不能通过思想体系的二律背反视觉获得准确的领会。报应刑与预防刑之并和主义作为刑罚根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妥当性,已获得理论界的认可。但是,二者关系之界定,经不起辩证唯物主义之方法论的检验,谬误地割裂了刑法理论与刑罚理论的关系。报应刑的运作是以个体的主观性为基础,强调的是归责的个人化和行动者的主观立场,预防刑的运作是以修正个体的主观性为基础,强调的是归责的情景化和旁观者的结构立场,使其超越了单纯的报应目标,包含了个人及其所处的共同体。两者都属于“责任”刑的范围,维护了行为人的行为既是在历史上被塑造、构建和附加的,又是在道德上真实且有意义的归责教义。
    • 黄海
    • 摘要: 康德的目的论思想具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自然目的论、道德目的论和历史目的论。当用目的论思想指导宗教哲学研究时,目的论思想便转化为一种方法论。康德宗教哲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理论进路:在前批判时期,康德借助自然目的论的方法论提出自然神学;在批判哲学时期,康德对自然目的论、自然神学进行改造,分别把其作为道德目的论、道德神学的预科,借助道德目的论构建起道德神学;在康德的晚年,他借助历史目的论的方法论提出道德宗教思想,从而建立起一种完备的、具有实践性的宗教哲学体系。
    • 秦晓
    • 摘要: 荀子的道德哲学有丰富的意涵和完整的内在理路。从天人观的角度荀子主张天人之分,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确立了道德行为的主体性归属;从人性论方面荀子区分了人性中原初的为恶倾向和向善禀赋,提出“化性起伪”的命题,强调道德感形成的实践因素和社会氛围,以达到“性伪合而天下治”的德治效果;从工夫论入手荀子主张“积善成德”,注重道德品质的积累,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达到成德、成人的目的;从境界论来说荀子道德哲学的主旨在于达成儒家理想的道德境界,注重对“圣心”的价值追求。荀子力求通过理性经验的路径分析成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注重知行结合,强调道德的实践意义。荀子将儒家成人的理念融入“积善成德”的道德进路中,探寻人的道德价值,鼓舞普通人也可以成德、成圣。这种关注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构建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是荀子思想中的宝贵财富。
    • 朱浩
    • 摘要: “熏习性”之说在章太炎的道德哲学思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理清这个概念的内涵,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章太炎伦理思想的认知。章太炎在触及西学之初,即提出“熏习性”的产生,并非出自于“经验”,而是源于“先验”。其后由于受到“俱分进化”思想的影响,他又意识到“熏习性”与人性中的“善”“恶”等命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由于“熏习性”在人们道德实践中,能够从多重维度、间接地左右着人们意识活动中的道德价值判断,故而章氏进一步提出“熏习性”自身,还受到来自于“经验”的外铄。由是出发,他将思索的目光指向具体道德哲学的践行问题,在探讨这个命题的时候,章太炎聚焦于宗教和意志力在“涤除名相”,帮助人们洞悉“熏习性”中的作用和价值。
    • 赫曦滢; 谷思雨
    • 摘要: 马克思的道德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新的学术增长点,也是存在较大争论的学术论域。文章从马克思道德哲学的伦理—道德关系的研究逻辑入手,阐释了塔克尔与伍德对马克思道德哲学的认识,并通过在德国哲学的传统中诠释马克思道德哲学的合理元素,分析了马克思道德哲学的演进逻辑,彰显了马克思对传统道德伦理所进行的改造与创新。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马克思的批判社会科学也是一门道德哲学的新观点。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理解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过程,无疑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野,对于推进马克思的道德哲学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