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
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

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08-09-06

主办单位:国务院学位办;山西大学

会议文集: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肉眼观察、X射线拍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灵石旌介青铜容器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了其合范的规律性,并指出旌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同时期殷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接近,有些工艺如焊接,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领先殷墟青铜器。但由于等级地位的区别,在合金上略有差异。本文的研究填补了商代晚期王畿之外的西北边陲地区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的空白,为进一步探讨殷商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摘要:“重学”一词在晚清力学传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力学”一词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有其内在的原因。本文通过对“重学”一词的发展、变化的梳理,力图勾勒出晚清力学这一学科性质、功用及其内容体系在当时中国的传播情况。
  • 摘要:人工自然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范畴之一,在中国学界有着悠久的研究传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人工自然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应该被忽视。人工自然是作为自然进化产物的人类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和人工自然界的总合。人工自然生态,其中包括产品生态、产业生态等。人工自然并不总是以生态化的形式存在,其中的非生态的内容是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这些非生态的内容尽可能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之中,使之生态化。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人工自然问题。在人工自然物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人工自然界的演化等方面,人工自然与和谐社会紧密相连。人工自然是社会不和谐的载体。除了经济过程中围绕人工自然物产生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之外,围绕人工自然界的自然环境问题也是社会中不和谐因素的中心。引起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关系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在于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从“三大关系”到“四大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变革,更是和谐理念的变革。“四大和谐”基于“四大关系”,是对“三大和谐”的改进和超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人工自然构建“四大和谐”,最终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摘要:本文叙述了传统科学实在论和反科学实在论的观点,并对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指出它们的争论的焦点所在,进而阐述劳斯的科学实践观是如何对两者进行批判,并挖掘劳斯实践实在论的意蕴。文章最后对劳斯的实践实在论与哈金的实验实在论做比较并对其进行评价。
  • 摘要:大卫·布鲁尔(David·Bloor)是SSK 研究中的爱丁堡学派的主要人物,他所提出的强纲领原则和概念的有限论思想对于SSK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强纲领原则旨在对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一切信念体系,不论真的假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社会学方法都能对之进行描述,其中包括数学和逻辑学这样远离经验的科学。数学是科学知识中最具有逻辑自洽性的知识,离经验研究的距离最远,社会学是否有能力触及数学知识的核心,分析布鲁尔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社会起源对于理解布鲁尔的强纲领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EPR 论证作为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有力证据,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EPR 论证一开始提出的时候,由于缺乏实验上的支持,对垒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始终僵持不下,直到贝尔不等式的提出,才在判定方法上有了突破。贝尔不等式基于爱因斯坦定域性假设提出,但经过一系列实验检验以后却发现量子力学预期虽然破坏了贝尔不等式,却仍然有效,也就是说定域性假设对量子力学不具有约束性,即不是判定量子力学完备性的必要条件。由此形成了“贝尔定理”,贝尔定理是一组理论结果的集合名称,而所有这些结果都显示了量子力学的定域实在性解释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非定域性和量子力学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非定域性在量子理论的许多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对涉及到非定域性本身属性的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有必要对非定域性的发现过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以便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应该说非定域性的研究从EPR 提出就开始了,EPR 论证说明了在量子世界中相互远离的系统之间存在着奇特的关联,尤其是在1951年,波姆EPR 思想实验提出以后,正统量子力学及其各种解释认定这种关联就是非定域性的,即使在两个光信号无法到达的系统之间仍然就具有这种非定域影响。而贝尔不等式的发现和贝尔定理的形成,正有力地支持了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本文认为非定域性本质上是一种潜在的整体性,同时量子理论统计关联性也是一种整体性,显在的整体性,二者通过量子测量过程统一在量子力学的整体性特征之中;统计关联性是非定域性的外显形式,或者说实现形式。
  • 摘要:作为一种心智状态,意向(intention)在主体实施行动的前因后果中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塞尔认为个人行动的意向分析应当包括两个部分——“心智”部分和“物理”部分。如果我们同意社会性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那么人的行为就因此被打上社会性的烙印。而集体行动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对其做出分析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塞尔延续其在《意向性》一书中对个体意向的分析思路,提出了他的集体意向理论,指出集体意向是一种特殊的个人意向,“目标-方法”为其基本结构。但这一理论遭到了一些误解和批评,主要是针对背景能力是否是一种生物本能,以及规范性的缺乏。本文介绍了塞尔的集体意向概念,并试图对一些批评作出回应。
  • 摘要:二战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技术异化问题日渐引人注目。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引起了某种程度上的技术统治,进而导致了天人关系的紧张和一系列的人性危机。人创造了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却不能真正控制他所创造的东西,反而成了这些东西的工具从而逐渐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
  • 摘要:空间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拓展人类眼界、增进人类福利的同时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冲击。载人航天的动机以及生命价值与经济成本的权衡、地外生命的探寻使人的尊严与地位面临挑战;空间政策的决策和空间科技应用对公民自由与隐私的影响使社会民主成为问题;空间科技应用对文化多样性也产生了双重的影响。
  • 摘要:自近代以来,以古希腊原子论自然哲学为理念主导的经典科学范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在190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充满自信的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只是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可是一年后,这两朵乌云却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宏伟大厦,它所引起的科学革命及其成果变成了更加浓厚的乌云笼罩全世界,例如核炸弹、核污染及生态失衡等,导致了科学技术的严重异化,科学、自然与人文之间的鸿沟加剧。面对危机,卡西勒要人们重温“敢于认识”的启蒙哲学的座右铭,寻找新的世界观。
  • 摘要:把科学知识的内在过程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野是科学知识社会学者的雄心,然而他们所持的社会思想使得他们关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充满相对主义的色彩,受到理性主义者的抵制。相比之下,黑格尔具有自然哲学色彩的社会的伦理实体性思想对于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性却有根本性的启发,黑格尔把个人和社会实体的关系看作社会的个别性和普遍性的社会整体论关系对于进一步探索科学与社会的内在关系意义深远。
  • 摘要:马克思的自然科学观在国内鲜有人研究。马克思主张不能撇开人的劳动来理解自然科学,要从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来理解它。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马克思的自然观不同于以往的一切自然观,它认为自然界不是自然界的自然界,而是人的自然界即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属于人的世界;它为事实和价值的难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一门科学,自然科学不仅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也是关于人自身的科学;一部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发展史,实质是一部关于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发展史。
  • 摘要:皮克林认为传统的科学观并不能完整地描绘科学的图景,科学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实践的过程。但是,人们更习惯于探讨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科学的概念实践却很少问津。皮克林认为,概念实践的研究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我们也能够发现概念实践中的冲撞体现着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同时,概念实践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的相对性、历史性等都有重要的启示。
  • 摘要:罗素的和平主义思想在20世纪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和像他一样一批持有和平主义观点的科学家的推动下,20世纪的和平运动得以轰轰烈烈地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罗素的和平主义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德哲学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他提出的“中立主义”思想,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认识论,也是在道德领域、乃至在评判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一种方法论。他所认为的“中立”,就是不受各种先入之见和教条的干扰,经验地探究客观事实,按照事实进行思考、判断并采取行动。当然,这种“中立”近似于一个虚设的理想化状态,即使罗素本人也无法做到。本文根据罗素在其相关著作中提到并论述的“中立”概念,尝试分析了罗素提出这一概念的哲学基础,论述了它在伦理学和政治领域内的特殊涵义,并给以适当评判。
  • 摘要:“达尔文主义”一词经常出现在各种领域,但它们的含义不尽相同。达尔文主义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进化生物学家迈尔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理论,分析了对达尔文主义的多样性认识,并针对达尔文主义的多元性,试图给出其不变的理论内核。
  • 摘要:美国环保协会是美国比较大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1967年成立以来,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立之始就秉承改善美国乃至全球环境的原则,在美国开展了涉及空气、水、健康等项目。1997年,协会与我国政府、研究机构等各界合作在中国开展项目,,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旨在研究1997年以来美国环保协会在中国开展的具体项目,对其资助、赞助的项目进行分类,了解这些项目对我国环境政策、环境治理等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我国的环保领域、环境NGO 等相关方面的改进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 摘要:工程活动的核心在于工程设计,从而有必要从工程设计的视角研究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工程设计自身存在着“理想化危险”的伦理困境,而工程设计作为一种自洽的“游戏”同样也对传统伦理学提出了挑战。因此,设计工程师有必要承担一种“考虑周全的义务”,以便更好地处理工程设计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关系。
  • 摘要:女性主义自提出“科学—性别”研究(science-gender system)以来,涉入到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其中尤以科学史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是其中有关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这使以女性主义视角切入中国科学史必将成为不久将来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当我们以女性主义理论来展开本土化探索时,必须要考虑到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gender)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它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虽然世界范围内,女性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中存在着相似性,但是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社会性别”应该是有国界的。当我们进行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时,应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定文化中的性别关系,二是中国具体科学语境下的性别关系。在实践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本土化的探索中,以下几个问题应着重考虑:首先,在理论研究上我们要着力进行社会性别理论的本土化建设;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要寻求针对边缘人群研究的有效手段;再次,在研究内容上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域。我们只有在充分考虑到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科学观念和社会性别的特殊性,在充分考虑到差异的基础上,才能突出中国的特色。以史为鉴,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到当今存在于我国科技界中的性别分层现象,来把握中国现在科技界中的“父权制”存在的形式和历史原因,这也是实践本土化探索的意义所在。
  • 摘要:本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奖制度作了探讨,认为它的评奖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严格的评奖程序贯穿始终,体现了程序正义的基本精神;其二,同行评议贯彻在评奖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实质正义;其三,对评委的严格把关;其四,设立制衡机制与补充机制。本文的探讨,对于我国科技成果的评审与评奖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摘要:培根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Sylva Sylvarum 是他在生命最后数年完成的著作,他本人对此书非常重视,视之为新自然哲学方法的具体示范。本文简单介绍了Sylva Sylvarum的内容,对其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个案分析,并简要概括了书中蕴含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 摘要:祁寯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嘉庆进士,历任朝廷要职,是我国清朝时候一位热爱农业的显宦。《马首农言》(1836)是祁寯藻回家居丧时有感而作,书中记叙的是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而马首为寿阳古名,所以题为《马首农言》。《马首农言》是总结和继承山西古代农业的难得文献,是我国古代北方农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重农思想,也总结了农业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包含有丰富的农学思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在干旱地域经营农业的方法,总结了我国北方,特别是山西东部地区的耕作制度,对耕作原理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旱作农业区长期农耕生活宝贵经验的积累和高度概括。内容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祠祀、织事、杂说等十四篇,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书中有关物价、粮价和农谚、方言乃至祠祀等有关经济、风俗、语言等方面的记叙,在传统农书中并不多见,充分体现其作为地方性农书的特色,为了解当时的农村经济、风俗习惯和农民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从农业生产技术来看,《马首农言》结合当地风土条件,具体记述了适合当地特定气候条件下的轮作套种、土壤耕作、播种、中耕除草、治虫防病、施肥、收获及留种等种植技术;以及详细系统的总结了因畜制宜、因时制宜的畜牧饲养管理技术。其内容都是作者从事农事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对指导当时农业生产起过积极重要的作用,到今天还极有参考研究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 摘要: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的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文基于他们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对其学术成就及其重要意义做了较为详尽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他们的共同品质,以缅怀前辈、启迪后人。
  • 摘要:“尊严”是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本文梳理了尊严的主要含义,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尊严、《圣经》中的尊严、康德的道德哲学中的尊严、人权宣言中的尊严,并对这些含义的尊严概念在生命伦理学情境中的使用进行了讨论。
  • 摘要:在现代技术的发展洪流中,“我的延伸”正被另一种“人的延伸”所中断,使人的思维抛离了本位,进而可能使人丧失存在特性。文章立足技术的文化解释学视角,从技术体系的内在惯性以及当代技术文化的非人性特征,阐释技术引发意义的分化与消隐,唤起人类对“自身”更为自觉的眷注。
  • 摘要:本文从实践这一人类存在的特有方式入手,剖析以人为中介的技术与伦理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以人的功能被技术改造将技术发展分为囿于体能之内依附四肢的原始技术、摆脱体能脱离四肢的机械技术、旨于改造人脑以及生命有机体的信息生物技术三个阶段,依此对技术发展与伦理演化作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最后,在进化论的反思与追问中,向人们展现技术与伦理在以人为内在关联的自然历史呈现与深刻的逻辑发展的统一。
  • 摘要:马克思生存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转向,这种转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开启了技术哲学解读的新视域,打通了技术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和建构论等各范式之间的壁垒,为认识技术的复杂性开辟了新道路,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马克思生存论视角的技术研究进行了必要性反思与合理性追问;对马克思生存论视角下技术本质、人的本质和生存本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可能性证明。
  • 摘要: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对自2007年5月1日《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引起各方人士热议的湖南何一文、何志刚两家人的“交叉换肾”的案例从实质伦理学和程序伦理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摘要:任何经济思想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经济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某种哲学思想去思考和处理经济问题。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对整个经济学方法论基础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研究。经济学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自然科学的特定方法对经济学产生直接影响,科学哲学通过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学产生间接影响。在经济学方法论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关于假设问题的研究,就经济学理论研究来说,假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经济学假设问题的梳理,试图从其优势和弊端中找出经济学假设问题困境的出路。
  • 摘要:马克思曾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 这一点在军事技术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和强烈。军事技术在本质上具有鲜明的价值二重性。所谓技术的价值二重性,是指:“技术产生后果与技术要实现的目的相背离或不一致。”[2]军事技术是实现战争目的进而实现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在新旧制度的变革中也曾充当过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但是,迅速发展的军事技术和威力越来越大的技术兵器同时也带给人们深重的灾难,甚至常常使人类濒临毁灭的边缘。这就迫使人们去思考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向问题。当理性的人类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问题时,军事技术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了人类价值理性的色彩。
  •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恩著作、论文、书评、引证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一方面,反映了科恩对科学史的贡献,梳理他的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史研究方法的演进历程,对促进我国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反映出科恩科学史论著在国外和国内产生的影响。
  • 摘要:科学和人文是两个各自均未得到清楚认定的领域,尽管如此,科学-人文问题仍然是最基础和重要的哲学问题。通过《论灵魂》为主的全集文献线索分析,《尼各马可》的道德哲学观点得以重新考虑,并使它也需要被看做是科学之书而非人文之书。这也是发现另一个亚里士多德的历程,它让人们看到在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有哲学家为这两种基本价值与取向所困扰,并努力做着解决和协调两者的尝试。本文除了提出对两者关系新的解释模式,也展现了它们的难解;大部分时侯我们并不清楚两者之间的界限到底在何处,以及又该用什么立场和行动去对待。科学和人文的对立、混合、妥协,共同构成了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摘要:简要介绍了达尔文研究的历史发展,评述了《达尔文》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讨论了该书的史学思想和方法,并指出《达尔文》一书在达尔文产业中所具有的地位和意义。
  • 摘要:以近代物理学为代表的新兴科学的兴起是以使用经验实现方式取代原来以牛顿时空观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而上学预设为起点的,并且随着经验研究的发展,科学在不断地重新理解自身带有的一些形而上学预设的经验可检验性,因此传统的实在论不可避免地受到工具主义的有力挑战。本文通过论证传统实在论之所以无法应对挑战的原因在于它仅局限在理论与经验观察的逻辑关系,而无法为理论与世界的真实图景建立具有物理必然性的联系;因此它在形而上学上不足,又无法像工具主义那样比较成功地应对新科学提出的认识论问题。然而科学的求真倾向不可掩盖,为了同时兼顾这两种倾向,发展一种能够应对这种工具主义批判的新实在论是必要的。因果指称机制理论将为实现这种实在论提供一条途径。同时,根据这条途径我们还能发展出对理论结构、推理模式和理论诠释等科学哲学问题的新看法。
  • 摘要:本文对科学史中的修辞学研究进行了一个二阶研究,勾勒了研究领域的基本面貌,并且按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倾向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宏观的建制研究、中观的社会研究、微观的策略研究。
  • 摘要:科学数学化的趋势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学的应用是科学发展进步与走向精确化的重要步骤;但数学定理所论及的毕竟只是理想的状况,数学概念与经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而其有效性同样是有限的;尽管数学在科学中的运用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但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不论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有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问题的存在,这就是各门科学出现数学化趋势的牢固基础。未来科学数学化依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 摘要: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指出,科学共同体是一个自我管制的体系,但是 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动物保护运动向科学共同体发起了挑战。动物解放主义者、动物权利论者以及反对动物权利论者围绕动物实验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持久的争论。人们对动物实验的道德问题的反思,使科学共同体开始受到公众的监督。
  • 摘要: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是与科学教育不同的教育活动,技术教育以技术知识传授和掌握为目标,通过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来培养技术人才。技术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性:在内容特性上,技术教育是以技术知识传授为主,又同科学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价值特性上,技术教育展示了技术的内在价值,为技术价值和技术劳动者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在社会特性上,技术教育发挥着社会权力结构分配模式的作用,同时具有支持社会权力结构形成和促使社会权力结构变革的民主功能。技术教育是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重视的新的研究领域。
  • 摘要:“科技考古”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是我国考古学理论发展中的一个创新,它顺应了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对考古学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丰富和发展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在科学界定“科技考古”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 摘要:科学有没有禁区,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话题。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科学无禁区”的大力宣称,到今天关于科学有无禁区双方的强烈对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日益突出及其负面影响的凸显。主张“科学无禁区”的观点中,一是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认为科学是在同宗教或神学设置的种种禁区作斗争中而发展起来的;二是将科学与技术区分开来,主张“科学无禁区,技术有限制”;三是从思想自由的角度论证科学无禁区。“科学有禁区”的观点,一是从科学的限度出发论证“科学有禁区”,认为科学鞭长莫及的地方就是科学的禁区,二是从科学研究的手段层面论证科学有禁区。在对这些不同的论点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科学有无禁区”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对科学的立场和态度: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或人文主义的信念。当前所宣称的“科学无禁区”与“科学有禁区”两种说法都欠妥当,对于这一命题,应该历史地、辩证地来分析。具体而言,就是从科学的本性来看,科学无禁区;但从历史和现实的图景来看,科学有限制。
  • 摘要:本文阐述了四种概率解释:经典解释、逻辑解释、倾向性解释和频率解释。文中认为概率的经典解释与逻辑解释是主观的解释,主观解释主张概率是在证据与假设中的某种逻辑关系。主观概率是对客观可能性的主观评估,而不是由主观解释所假设的主观思想的不确定性。概率的倾向性解释和频率解释是客观的解释,概率的客观解释把概率理解为某种独立于人意识的自然属性,这种解释运用于经验科学和统计学中,也称为概率的经验解释,它强调概率陈述的正确性依赖于经验事实。概率哲学中研究了各种概率解释,对概率概念的澄清,是科学哲学、认识论和统计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默顿科学社会学曾显赫一时,但随着SSK的兴起,其在科学社会学中的主导地位被迅速消解而边缘化了。默顿科学社会学将如何演变?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会走向终结吗?我们不是预言家,无法对此作出准确推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一定的思考。受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默顿科学社会学只承认科学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及微观生产过程均无需诉诸社会学分析。这种悬置科学知识的做法成为SSK 攻击的把柄,SSK的批判使默顿学派在痛苦中反思、调整自己。与此同时,SSK 突出强调社会维度的决定作用的相对主义倾向对理性标准构成了巨大威胁,受到传统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强烈批判,其强纲领研究进路在方法论上还遭遇到了反身性难题。SSK 并不能否认默顿科学社会学存在的价值,默顿规范的实质是要从不同侧面堵塞个人和社会因素对科学的侵蚀,以捍卫科学的自主性,从而保证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这一科学制度性目标的实现。可以说,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核心精神就是通过捍卫科学的自主性,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和理性,它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昭示着人们努力的目标,值得永远期待。
  • 摘要:本文立足生存论视域,在阐释高科技的内涵及本质的基础上,揭示了高科技生存的肯定向度和否定向度,这两个向度是高科技本身内在具有的,而不是外在影响的结果。学界在揭示高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时恰恰忽视了其与人的生存的同构性的特质。
  • 摘要:从某种角度讲,我国的科学教育不甚成功,科学界缺乏创造性开创新领域的人才以及中国科学界浓厚的诺贝尔奖情结和没有一个完全在本土成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现状的存在,都是我国迫切强调创新教育的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优秀人才的成长经历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数位著名科学家的成材经历,说明儿童在早期接受合理的科学启蒙教育是可能的,并且完全是行之有效的。文中通过引用亚里士多德的“求知欲是人类的本性”、贝尔纳的“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的”等观点以及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成功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早期科学启蒙的重要性,同时还表明伟大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特质就是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些都源自成功的科学启蒙教育。文章最后还指出早期科学启蒙教育应注意的方式方法:首先科学研究工作者有目的地积极地创造出丰富的有利于引导青、少、幼年成长的知识、信息载体,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科学启蒙一定以启发孩子们的心智以及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原则,而不是以简单灌输知识为目的;再次,科学启蒙教育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要承认受教育者在智力或智力类型以及智力发展早晚等方面的差异的存在。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我们的科学启蒙教育阶段,思想和方法就已经落后。合理而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是培养优秀科学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摘要:不同理论领域拥有各自独特的逻辑范式。哲学之形而上学地逻辑地建构是必然的。哲学在“智慧”的形态上,就是疏理经验/体验基础上的“关系”审视;而在理性这个概念最普通的哲学意义上,它与“关系”或“关系状态”是不可分割的。就目前发展水平的任何一种逻辑体系而言,如果哲学之理性将其一以贯之,这势必导致在关于世界本体上摇摆不定,并忽视那些作为基础的自然必然性。形式化逻辑理性的缺陷就在于,在本体论意义上世界地位的未确定性,在方法论意义上理性路径的不确定性,在认识论意义上经验知识的不可判定性。从而也在知识论意义上说明了科学理性的逻辑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哲学需要的是多因素的、多维的、多向度的较为复杂的理性,科学也是如此。
  • 摘要:既管又理,是对管理的中文字面分析。英文方面,则与经验主义学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字面上的分析远远不够,客观上体现为纷纭绚目的管理哲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务中利润往往被列为管理的第一视角。所谓“管理的欲望”,应该是指一种权力欲。同时,和谐的理念贯穿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管理追求1+1>2的效果,其间暗含着一种互动的视角。由利润的视角来透视管理,免不了要以经济为参照系。权力进入商业企业领域,则体现为公司政治和市场政治。所谓“和谐社会的构建”,暗示从和谐的视角来考量管理,更多地是选取了社会作为参照的标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容回避,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一书也在印证这种观点。本位主义是与互动相矛盾的管理现象,应对它要求以整个或更大的系统为参照,即系统观。建立在一般均衡之上的经济学分析是管理者重要的日常工具。管理实务中要形成权力上的牵制,不可出现极化—这就要诉诸政治学分析来实现。格局的合理搭配,即“衡平”,是贯穿于管理各个环节的考量依据。为达到“互动”或“他动”的目的,把管理对象放在系统内考察,“系统动力学”就成为了此时的分析工具。对分析工具的迷恋有技术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倾向。管理学科百花齐放,本文浅见认为:由利润、权力、和谐、互动四个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管理,要分别选取经济、政治、社会和系统作为参照系并运用相应的方法工具来进行分析。
  • 摘要:意义归因是探讨规则遵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涉及怀疑论悖论的内涵、语义实在论、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等内容。克里普克的怀疑论悖论蕴含着意义归因的非事实论,从逻辑角度可以更清晰地解读怀疑论悖论,而将规则遵循问题与非实在论的意义概念相联系来探讨也是一种视角。文章在对规则遵循中非实在论的意义概念作出相关的逻辑分析之后指出意义归因问题的语境选择。
  • 摘要:从认知角度对系统科学进行反思,探讨了系统科学的使命。以物理学认知为基础归纳探讨了空间尺度观概念,因为时间和逻辑等其他领域也存在与空间尺度相似的特性,对尺度概念进一步抽象和泛化,形成了一个基本认知观念:尺度观。以尺度观为基础,从思维和认知的角度,结合相对论和辩证法,分析了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思维方法,进而对系统思维认知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种更为系统的系统思维方法和认知原理。
  • 摘要:生态学作为一门处在自然科学边缘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意蕴。生态学被看作是建设性后现代科学的代表。生态学思想的有机整体论对机械还原论的超越、关系本体论对实体论的超越以及它具有的科学的“返魅”特征都是其后现代意蕴的重要体现。
  • 摘要:我们应当超越理论与实践的传统对立并从更为一般的角度认识科学哲学“实践转向”的内涵及其意义:这不仅为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不同进路,而且也从总体上提供了关于科学实践(包括“概念实践”与“实验实践”)性质的一种新的分析。进而,相对于所谓的“转向说”而言,我们要更为明确地提出“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这样一个任务,包括由“外推式的研究”向“内生式的研究”的重要转变,以新的发展为背景对科学哲学基本问题做出新的研究,以及关于科学哲学在整体上的合理定位的深入思考.
  • 摘要:可靠主义作为一个关键的理论,自二十纪六十、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在科学哲学、当代知识论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具有极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探究知识与确证时运用的重要语汇。在可靠主义的知识与确证理论发展历程中,戈德曼(Alvin I. Goldman)是其中最为显要的理论家,他除确定了可靠主义的理论形式外,还致力于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对理论本身不断进行修正。可靠主义不仅可以视作实现确证的进路之一,同时确证意义上的可靠主义也成为怀疑主义、证据观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或达到信念得以确证的有效保障。在对知识的讨论中,柏拉图的三元知识定义被视之谓起点,同时更加强调“确证”条件在其中的必要性。本文利用视角主义框架下的视角转换,体现不同层次的认识主体、认识阶段与认识过程乃至认识评价的关联。对认知的视野,则特别强调需要从个体扩大到集体,从个体心理过程扩大到社会心理过程。为此,本文对社会意义的可靠主义加以准确定位,提出可靠主义在知识与确证中的统合。
  • 摘要: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在与灾害的长期抗争中产生了许多减灾、救荒思想和措施。徐光启的荒政思想是我国传统减灾、救荒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的荒政思想,对当今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 摘要:百年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大致起源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其严格秉承分析哲学讲究的数学式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的方法,试图通过对科学语言的意义的分析与澄清,提出并解答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科学语言的统一性归纳方法的有效性等科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波普是英美哲学界第一个站出来与分析哲学抗衡的人。本文试述波普的科学哲学思想。
  • 摘要:社会认识论是社会科学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社会是“可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但是,简单回答可知或不可知,仅指明了人认识客体程度序列的两极,却将两极对立起来了。把对社会认识的程度作为一个变化着的、逐级上升的序列,能更好地使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统一起来,解决二者对立是通过思维与存在“同一”的程度序列表现出来的。信息时代要求社会认识论研究不仅定性,也应定量化;当然,社会认识论研究是难以直接运用公式量化,但它却反映了认识论研究的新趋向。认识结果总有一定的质与量规定、并统一于一定的度的信息,也即是表现为信息度,这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和直接归宿之一。信息度概念更准确地揭示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关系或程度。信息度概念是关系范畴,它的普遍性根据于任何物体都既是物质体,又是信息体。世界客体“中介化”了的符号化、理论化即信息体化。发展、进化着的信息体或者,在认识论意义上,信息度概念是标志社会进化的信息尺度。人类当前以及未来的竞争不仅是资本、物质的竞争,更是信息的竞争,但确切说,竞争是以什么样的信息的质与量及其统一为信息度的规定的竞争。
  • 摘要:唐人对误差思想有过广泛的探讨,他们认识到在计量中误差不可避免,还讨论了产生误差的各种原因和相应减少计量误差的方法,并且从制度上对误差的避免或减少做了规定。这些内容,是唐代计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边缘效应最初是作为一个生态学概念被提出,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它系统)的交汇地带,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种、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耦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随着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边缘效应已被更广泛地用于解释人类文明史进程中一些民族和地区的兴衰。在人类军事史上,边缘效应理论对于国家和民族崛起的现象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解释作用。16世纪末17世纪初,满洲八旗军在与明军进行的军事技术对抗中,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取得逆转。许多学者将其归因于明朝政权的腐败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励精图治,这些普适性因素或许在宏观上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却无法说明无论从文化传统、技术力量或外部援助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明朝的满洲政权,何以能在短短17年内(1627—1643)就在军事技术实力上成功超越明军,并使其在关外以1:10的火器劣势而处于“茫然无恃”的境地。从军事技术哲学层面的考察中笔者发现,军事技术交汇带的形成及其边缘效应的作用是造成明朝与满洲政权间军事技术优势易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文中,笔者运用边缘效应的原理,重点论述了明末中西军事技术交汇带的形成、发展和更替,并分析了新旧军事技术交汇带的更替与明清军事技术对抗格局逆转之间的关系。
  • 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的布鲁尔以强纲领的形式提出了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要求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知识,从宏观角度寻求导致科学知识产生的外部社会条件,而巴黎学派的拉图尔则从科学活动的微观角度出发,试图提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新主张。从布鲁尔到拉图尔所体现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陈赓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我们党培养的最早的军事指挥员之一。文章运用语境论分析方法,在考察陈赓军事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语境的基底上,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作用、武器装备使用中协同使用、军事技术教育同国防现代化的关系、军事技术发展与军事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陈赓军事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认为陈赓军事技术思想是对他长期军事战争及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指出研究和学习陈赓的军事技术思想对促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实践的重要意义。
  • 摘要:重实用的工具主义价值观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技价值观的主流。在分裂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一派异彩纷呈的景象,科学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科学主义的科技价值观明显浮出水面,与工具主义的科技价值观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 摘要:先秦时期,占据社会思潮主流地位的神学天道受到冲击,并产生了朴素的自然观“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为古人认识音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先民们对宇宙的本源与演化的认识,使得在关于音乐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自然音乐观。自然音乐观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以其对自然的认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音乐观念。它集中体现在对于自然与音乐的关系的思考。本文从先秦文献典籍《国语》、《吕氏春秋》、《管子》、《乐记》、《礼记·月令》中记载的音乐思想入手,首先对先秦时期自然音乐观进行梳理。关于音乐起源,古人认为音乐源于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阴阳二气上下对流而成“风”,古人“效八音之风”而成乐,乐在本源上与自然界是一致的。关于音乐与自然的关系,“乐法天道”,乐体现、遵循自然界、宇宙世界的运行法则。人可以通过源于自然的音乐认识自然、影响自然。音乐成为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先秦时期的自然音乐观,来自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科学整体的认识,并促使古人积极地思考音乐与自然世界、世界本源相对应的自然规律,直接促进了哲学层面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和探索,使我们看清了中国音乐起源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中国音乐思想史的深入研究探讨,也将会成为中国科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作为消费文化的资本化结果,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支配下、为资本再生产服务的附属性意识,由此导致意识形态成为消费主义的基本性质规定。自然性和虚假性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两大性质特征,消费主义实际上创造出一种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新型方式,这就是资本化的人格。
  • 摘要:“红钱”是新疆所铸方孔圆钱的专用名词。新疆红钱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回疆之际。当时,乾隆皇帝将天山南路原来流通的准噶尔部普尔铜币销熔,改铸成全国统一形式的外圆方孔的“乾隆通宝”红钱。至清代宣统年间(约1910年),这种红钱不再铸造,由此可见,其在新疆地区前后行用了整整一个半世纪。“红钱”,除了少数黄铜、青铜、铅、铁甚至银质的以外,绝大部分都是用新疆当地开采的纯净红铜所铸。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和金相显微技术,分析了七枚新疆地区铸造的乾隆年号红钱。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一枚红钱为内地钱局铸造的铜铅合金;其余六枚红钱皆为红铜,含铜量都在95%以上,含有硅、硫、铝、镍、铁、氯,基本上不含铅,其金相显微结构也表现为单一的α相铸造状态特点。从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来看,在乾隆年间,除宝伊局铸造红钱时有意加入铅,其他钱局如乌什局和阿克苏局都是将冶炼的红铜直接浇铸红钱而不专门加入铅、锡等。
  •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模块性假定在生成语法研究的系列假定中所具有的基础地位。以模块性假定是否是一个有充分理由的假设以及它对于解释语言能力是否必要这两个问题切入,倚重于哲学论证和实验证据,文章随后指出:乔姆斯基的学习理论论证存在一些缺陷,它并不足以为提出模块性假定提供辩护;并且,认知科学中的联结主义进路以一些极具说服力的模型表明,模块性假定对于解释语言能力并不必要。因此,学习理论论证实际上将模块性假定置于一种二难的境地。
  • 摘要:我们,作为有意识的人类,为什么并不关注意识?意识论,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了解意识。意识的概念,已经存在于哲学中,只是还没有关系到我们自己。以象限图的方式,我们将明确意识的存在。以意识分离论的方法,意识将成为我们自己。从映射论的假设开始,我们将明晰意识的层面。意识内在的两个视界,是我们基于意识论的新的视界。其中美的自由、崇高、和谐,将引导我们成为意识之舞者。我们从有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变,还需要时间。这样的时间,只能来自意识论的视界。我们还将在它提供的空间中,实现自我意识。
  • 摘要:意向性和因果性一直以来都是哲学中的重要议题,但是将两者联系起来讨论的话,通常认为意向性不能具有因果性,因果性中的解释项也不能是意向性。但是,意向实在论者仍然坚持意向性是因果有效的,并且意向性本身在本体论上不可还原。塞尔所提出的意向的因果性理论是意向实在论的自然主义学派的代表,他的理论若能成功,则一方面为意向性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意向性不再是先验的、高于自然的概念,另一方面因果性的概念也得到了拓展,意向性不再被因果性拒之门外。然而,他的这一理论仍然遇到了三个困境,而这三个困境的解决都有赖于一种更为精确的因果理论——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
  • 摘要:与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一样,科学传播在应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应急条件下,科学传播有显著的独特性:科学传播的构成要素呈现多元性与交叉性的特点;传播内容直接涉及安全和健康;线性传播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等三种运行机制并存;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三个过程共存;交流的不对称性与单向的科学普及表现尤为突出。
  • 摘要:政治学哲学是对政治学理论及其研究实践的哲学反思。它是社会科学哲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和展开,标志着社会科学哲学的深化和具体化。政治学哲学的建立有其必要性:它既能满足社会科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内在需要,也有利于社会科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健康发展。政治学哲学与政治哲学和政治学方法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政治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中都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
  • 摘要:古代中国是陶瓷大国。在陶瓷大国阴影下生存的中国古代玻璃一直难有陶瓷的发展壮大。本文从技术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学上的“顶芽优势理论”来论述这种现象、指出陶瓷的发达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使中国人从来就惯于依赖陶瓷制品。这种状况使玻璃生产缺乏动力推动。中国的玻璃仍只能侧向发展、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介入到中国百姓的厨房尤其是炼丹家的炼丹实验中去。这使中国古代文化人尤其是炼丹家们失去了许多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观测物质反应、变化的机会,进而错过了若干发现,消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进化。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做出相应的重大发现。科学革命更不可能在中国发生。最后本文从仪器工具的角度认为相伴几千年、我们深以为傲的不透明陶瓷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穿越了科学革命,开创出近代文明的辉煌。
  • 摘要:本文对我国学界近三十年的科学学学派研究历史全面进行梳理基础上,总结出我国自然科学学派研究走过的路径为:在上世纪80年代以翻译和介绍国际上的自然科学学派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成果为主,80年代后期开始自主开展科学学派理论和案例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规模化定向研究国际上的著名学派,新世纪开始时以武汉出版社推出《世界著名科学学派丛书》为标志出现一个新的研究高峰,并开始关注本土科学学派的研究。
  • 摘要:生态危机是当今时代人类生存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类“家园”的毁坏,是将人类连根拔起的危机。对人类而言,持续生存是人类的终极追求。这种终极追求是以自然为根基,通过实践的途径实现的。因此,根基的存在和实践的进行是人类存在目的实现的前提。然而,工业社会形成以来,过分的实践行为摧毁了人类的“家园”,生态危机骤然降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致使这一切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对自然的自在性的遗忘。自然本身是自在的,它的自在性表征着它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天生自成、本然存在,呈现出来的是它的整体性和人类对它的不可超越性。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实质上就是人类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实践论关系而忘记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存在论意义上,自在的自然是根本,自然决定人,人不可能超越自然,人类只是自然整体的一个部分;实践论意义上,人对自然具有超越性,而此自然只是人以外的局部自然物。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决定人,决定着实践论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的超越,即自然决定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界限。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都“遗忘”了自在的自然,主体意识无限膨胀,文化取代了自然。
  • 摘要:“最佳说明的推理”(IBE)及其相关性问题是当前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推理模式近来被看作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归纳推理,它对很多归纳推理给出了部分说明。IBE的独特之处它按照“最佳说明”这一目标来进行推理,把推理的合理性建立在对证据的最佳说明上。从而部分地颠倒了人们在推理和说明上的观点。我们可把IBE的核心观点概括为:说明上的考虑是推理的指导,科学家依据可得到的证据提出的假说如果真就很好地说明了证据。待说明的现象最终给出了相信说明正确的重要理由。按照IBE模式,假说受它们所说明的那种观察的支持,观察支持假说的原因就在于它说明了假说。这在科学上是非常普遍的。从可利用的证据出发,在那些为我们的背景信念所决定的众多可能中,找出最能说明证据为何这样的理由。对科学家而言,选出的那个说明就成了他提出的理论。然后,再用各种实验来检验这种理论,进行说明。所以,可以把IBE 看作是“自我印证”的,它使很多证据得到了自然的说明。IBE 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被看作既是对实际科学推理过程的正确描述;另一方面,又被赋予由它得出结论的那种认识保证的属性。这已成为现代科学哲学有关科学发现和创造以及有关非演绎推理的一个主要论题。所以,探讨IBE模式在这两个方面的优点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科普图书作为科普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出版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科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一定历史时期科普图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本文对1949-1965年《全国总书目》所收科普图书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总结这一时期科普图书出版的利弊得失。这对于促进当代中国科普图书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科普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国总书目》是依据全国各正式出版单位每年度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的样本书编纂而成的。它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家图书出版情况为基本特征,反映了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状况。1956年新华书店总店编辑出版了《全国总书目1949-1954》(146l 页,收书21809 种),收集了1949年lO月1日起至1954年底在我国出版发行的绝大部分图书。1957年新华书店总店编辑出版《全国总书目-1955》(1083 页,收书12767 种)。同年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中华书局出版《全国总书目-1956》(1132 页,收书18108 种)。从此,《全国总书目》每年一本,隔年出版,全部32 开本,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终止。据最新统计,其收书在当年总出版量的65%左右,最高可达70%。也就是说,《全国总书目》能够大体反映年度图书出版的基本情况。在1988年正式按照《中国标准书号》进行统计以前,我国图书出版统计是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四大类进行统计的。本文所统计的科普图书基本属于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这一大类。目前,我国图书分类法没有明确将科普图书分为一类。除了自然科学总论以外,不同专业科普图书散见于各自专业领域。这无疑给科普图书的统计带来了困难。本文从图书内容的角度,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章道义等主编《科普编辑概论》对科普图书的分类,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与交通运输、少儿科普五大类对《全国总书目》所收科普图书进行了统计。文章主要围绕图书出版和发行两个方面,选取3个指标:第一个是科普图书的出版品种数,它反映了科普工作的深度以及科技知识的分化与联结程度;第二个是科普图书的发行印数,它体现了科普工作的广度;第三个是每种科普图书的平均销售指标,它体现了科普图书拥有读者的多少,折射出科普图书总体质量,即每种平均销售量提高,意味着图书拥有的读者量增加,普及的广度增加,反之,普及程度下降。
  • 摘要:本文就当前国内对大坝建设的环境影响的论辩出发,分析了论辩双方就大坝工程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辩论的哲学和伦理基础,提出了大坝工程的生态转向问题,最后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大坝工程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摘要:学术过程指学术问题的生命周期,它的一般路径是: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出发,归结出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经过充分传播,最终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社会现象的改善。在被关注的问题存在领域发生转变时,如果将学术问题经大众媒体扩散成社会事件,则会增加问题被关注的程度。大众媒体参与学术过程的风险在于可能消解学术问题甚至社会问题本身。大众媒体对学术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术过程核心问题、学术过程受关注程度、学术争论的质量等方面。两种文化争论体现了学术过程的一般路径。与作为学术过程的两种文化相比,科学大战争论的不同在于:第一,从学术问题向社会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缺少了有效而充分的学术传播环节。这个环节的缺失使得学术问题没有充分展开就在轰动炒作的大众媒体环境中进行。第二,提问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斯诺从正面直接揭示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两种文化”问题。科学大战以戏剧化的方式揭示问题,大众媒体带来的热闹淹没了要解决的问题本身,使得问题难以辨认。这两点差异严重阻碍了科学大战所反映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比较作为学术过程的两种文化与科学大战,对当今和未来的学术发展的意义在于:在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体背景下,学术健康发展、社会问题按照人们想要的方式得以解决,不仅需要正确引导学术过程中的大众媒体,遵循学术过程的自身规律,而且需要呼唤学者和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
  • 摘要: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1991年出版了《我们从未现代过》(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1993年英译本)一书,将论述触角延伸到“现代化”、“现代性”的争议中,拉图尔认为这些都是深陷于主客二元的架构之错误中,并割裂了时间,独具匠心地开创出他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非现代”(Amodern) 立场。通过组建准客体,以重构其所谓的“现代性宪法”(the Modern Constitution)。
  • 摘要:在对诺尔-塞蒂纳社会建构论思想的逻辑论证过程的两个方面——科学事实的建构和科学论文的建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其得失,总结了其主要成就和理论缺陷,指出诺尔-塞蒂纳社会建构论科学观的问题在于,对实验室研究采取了一种“截断”式处理方式,从而陷入了对客观性、反身性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回答的困境。
  • 摘要:人性假设是对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的内隐认知。近代以来,人性假设与人力管理具有范式特征,并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科学技术三个范式阶段。“人是经济人”、“人是资源”和“人是资本”是人类对人的三种不同假设。与“人是机器,是经济人”思想相联的是“效率科学”和“人事管理”;与“人是资源”思想相联的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是资本”思想相联的是“人才科学”和“人才技术”。人性假设与人力管理的范式的演进有其时代背景基础。近代蒸汽工业时期产生了经济人假设、科学管理和人事管理;现代电气时代产生了社会人假设、行为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当代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了人才科学与技术。
  • 摘要:针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其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原始人使用的骨针到现代人使用的钢针,针已经伴随人类社会存在了两万多年。中国人最早发明了钢针。但由原始的手工制针发展到近代的机械制针这一过程是在西方完成的。其中,实现制针专业化分工的制针手工工场长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由于其工序的繁多和复杂被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当作劳动分工的典范加以论述。在改进制针技术的过程中,首先实现生产了局部机械化,进而实现了全部机械化,最后出现了整合所有局部功能的制针机(1880年代)。机械制针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改善了操作机器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手工制针工人失业。中国土法制针,历史悠久,曾是中国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鸦片战争后,大量廉价的机制洋针涌入中国,土法制针随即遭受灭顶之灾。在一些制针业中心,手工作坊倒闭,世代从事手工制针的匠人们失去生计。当处于弱势的传统中国社会无法抵挡强势的西方机械技术的进攻时,被迫做出了艰难的改变来适应近代化的潮流。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尝试建立机械制针业。这其中,有清末张之洞等人的失败,也有民国尹致中等人的成功。由于中国的史学传统,导致对针这一类小发明、小器物很少关注,实则它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从手工制针到机械制针的技术发展过程,来分析机械制针技术对手工制针业的冲击和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有关制针与经济、社会和民族工业等方面的问题,仍留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理论和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的科技创新史。在技术创新的各项要素中,拥有创新的思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深入理解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本文从提供了几个石油工业中的技术创新实例,简单分析了其中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 摘要:恶的问题是基督教上帝信仰中最棘手的问题。对恶的问题的解答方案概括地说有坚持传统上帝观的解答、偷换概念的解答、放弃传统上帝观的解答三种。介评这三种方案,对我们全面了解基督教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 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发展哲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发展哲学既要反思社会发展更要规范发展实践。实践和理论的双重需要提出了加强和深化社会发展合理性研究的内在要求。从社会发展合理性视角深化发展哲学研究,需要阐明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内涵,分析社会发展达到合理性的过程,探讨作为发展状态的社会发展合理性,研究作为人类活动方式的社会发展合理性。
  • 摘要:人是一个非二元的有目的意向性的完整的生物有机体,认知,暂且不论其他非人类的物种是否具有这种能力,作为人类认识外在世界(包括人自身)的一种活动,当然无论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多强,认知层次有多高,它总要与作为物理实在的与外在世界直接联系的——人的身体密切相关。认知并不单是在脑神经系统中的表征的操作;确切地说,认知最初是在活的身体的界面上进行的,只是到了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到了符号语义的阶段,认知的内在表征方面才高度发展并成为认知活动的重要领域。认知主义者往往过于强调“自上而下”地从现有进化水平的人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出发来研究认知和意识问题,而忽视或轻视了“自下而上”地从原本无认知和意识能力的物质世界的基本层次出发,来揭示认知和意识的本质以及演化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导致这些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这种方法论的缺陷,本文以自然科学规律为主要工具,沿着物质世界,尤其是生命世界进化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物质世界进化与发展的每一个层次内,寻找认知和意识自然起源与演化的蛛丝马迹,以达尔文进化论思想为指导,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涉身认知的基本思想、理论依据及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摘要: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乃是人在世间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庄子的哲学视野而言,人与物处于“天人一物”、浑然不分的框架下,而非西方所谓相互占有的“技术”模式——因为技术的态度将会导致人们道德的堕落、生存意义的缺失以及生存(态)环境的失衡。庄子对技的批判态度与西方后现代哲学遥相互应,亦构成了中西哲学对话的契机。尤其当下,重新反思技术,对人类的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启示。
  • 摘要:针对抽象代数中的几大重要代数系统,我们从代数系统建立的逻辑层次上得出抽象代数的本体是关系,从代数系统结构的同构意义上得出抽象代数的方法是同型,并从抽象代数的认识主体、理论结构、分析方法、物理意义四个层面分析了蕴涵在抽象代数中的科学美与真理性,进而还原了抽象代数的最深刻的人文意义。
  • 摘要:梅洛-庞蒂与拉可夫、约翰逊都具有涉身性的思想,都提出了自己的涉身哲学。他们认为身体是与心灵相互作用,人的心与身是统一体,身体在认知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对当代的认知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们的思想之间又存在着异同之处。本文重点讲述梅洛-庞蒂以及拉可夫、约翰逊的核心思想,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提出问题,并希望以此能得到一些启示。
  • 摘要:我国公共领域在核能发展上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完成从担忧到接受的转型。这种转型将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的进一步实施扫清公共性障碍。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策略来消除公共领域在核能发展上的担忧,增强公众对核能发展的接受。
  • 摘要:泊松是19世纪法国分析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本文用编年史的方法,介绍了19世纪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S.D,泊松其人其事。
  • 摘要: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相对经济和解释性简化而著称于世界,其影响之大,更是其他理论所不能望其项背。以致许多理论学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作为构建理论的方法论模板。其实在与经典热力学的三次类比中(其中有二次是爱因斯坦本人给出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误读,误导,其实质是陷入一场方法论的危机。此文的目的正是要抵制这一思想,并指出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方法论理论仅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胜利,而远远不是解释深度的胜利,它的作用效果也仅限于在混乱、无秩序的状态背景下。
  • 摘要:高平开化寺壁画中的纺织机械结构清晰,真实地再现了宋代的纺车和织机状况,文章通过对山西高平宋代开化寺壁画中纺车和织机的结构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宋代纺车和织机的基本原理,从而说明高平开化寺壁画艺术再现的纺织工艺技术的科技内涵,反映了宋代山西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水平。
  • 摘要:法律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是关于人类世俗社会生活秩序与规则的信仰,其核心信念是公平正义。不同于其它世俗信仰形态,法律信仰具有物质利益性、普适性、公开性的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和谐,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契约文化得到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法律信仰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确立法律信仰的时候,我们需要正确把握好三大关系:相信与怀疑的关系;希望与失望的关系以及爱与理智的关系。
  • 摘要:大卫·古丁的实践科学观遵循着科学实践哲学中新实验主义的研究进路,从科学实验的维度说明科学。他通过引入一种符号化的实验图,规范性地重构了历史上的重要实验过程,再现了实验实践中物质力量和人的力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向我们阐释了科学家如何从地域的、情境化的、特殊的实践应用上升到一般的、具有理论意义的论证领域,突出强调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对古丁的实验图示法分析入手,对其科学实践观进行评述。
  • 摘要:摹状词指称赋值就是确定摹状词的具体所指,是话语理解和交际的基础。从弗雷格和罗素的理论到斯特劳森、唐奈兰和克里普克的理论,摹状词指称论的历史演进反映出了指称研究中语义进路向语用进路的转变,语用分析方法也在指称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继续从语用视角研究摹状词的指称赋值问题,旨在回答“摹状词所指确定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获得的”这一问题,认为:1)摹状词自身不会指称,是语言使用者在指称;2)摹状词指称赋值依赖于说话人明示的意图、听话人认知语境的建构和听话人的语用推理,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3)摹状词的所指就是其涵义对认知语境的函项,是听话人调用合理的语境因素对涵义加以心理运算的结果。文章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把“说话人意图”、“认知语境”和“语用推理”几个概念用到了摹状词所指确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摹状词指称赋值的机制做出了说明。
  • 摘要:对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所用时间问题的不同说法(“半年”说、“近一年”说、“一年多”说)的原因是,对翻译过程不清楚、对不同人员的贡献区分不明确,翻译过程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其中包括瞿太素主导下的翻译探索和徐光启主导下的翻译,以及穿插其中的多人参与的研究和校订工作;利玛窦对《几何原本》的高度熟练,徐光启精彩的中文表述和润色敲定是《几何原本》成书的关键;通过对徐、利译《几何原本》的不同版次和研究专著的定量分析得出:徐、利译《几何原本》的多次刊行激起了时人和后人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反思和深入研究,对中国的数学研究影响深远。
  •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波兰尼意会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演变经历:理论介绍阶段、认识深化阶段、全面深入和广泛应用三个阶段,并且在依次介绍三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各个阶段发展的特点和不足,以其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 摘要:生态文明是一个技术——生态概念,是技术进步与生态进化的协同统一体。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生态进化,建设生态文明,应以“预防原则”作为技术构建的总原则,加强对技术运行过程的的社会控制,并力促技术的生态化和人文化转向,以实现生态文明视角下经济、生态与人文价值三者协同的技术价值旨趣。
  • 摘要:时空的新内涵界定需要解决时空观上的实体性思维的问题和时空统一性的问题,而把空间定义为实践的显现性或肯定性,把时间定义为实践的隐匿性或否定性,则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实现了时空内涵界定的现代更新。
  • 摘要:结构实在论自提出以来,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理学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领域。而事实上,时空物理学作为一个高度数学化的物理学领域,其中存在的对时间和空间本体论问题的哲学思考也很适合结构实在论的框架。其原因有二。第一,时空理论是数学化的,其中数学结构的重要性大于其它任何可能与实验相联系的物理学。第二,时空本体论的争论中存在着科学哲学一直关注的本体论不连续性问题和非充分决定性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另外,时空本体论争论中对于时空点的看法,直接地构成了对结构实在论的某种要求。近年来,不少物理哲学家都在探讨结构时空实在论的可能性,本文就是从阐述结构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开始,继而分析时空本体论争论中时空点的地位、结构实在论的作用,最后探讨时空理论为结构实在论提出的要求和时空结构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指出它的语义概念下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趋向。
  • 摘要:本文以“世界大学排名--2007官方权威”(该排名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前50名中的10所大学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学校的科学哲学专业从学科特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学校的科学哲学专业:注重原创性研究,以学科、以学生、以社会为中心,内容广泛、空间宽广、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培养趋势,这对我国科学哲学专业具有重要启示。
  • 摘要:本文对宋代道教类书《云笈七籤》所载的隋唐五代时期的诸家气法作了细致的梳理并力图探究其理论基础。在“元气学说”一节,分别从宇宙生成论和人体养生论的角度对“元气”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讨论,指出元气既是人之生命存在的最终依据,也是气法炼养的最终依据;在“精、气、神学说”一节,分析了诸家气法中的重精说、重气说、重神说对于精、气、神三者在炼养中的地位的不同认识;在“藏象学说”一节,论述了脏腑理论、三焦理论、命门理论如何指导着气法炼养;“运气学说”一节,则阐明了阴阳五行、象数易学对于气法炼养的指导意义。
  • 摘要:兴起并活跃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是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涨而出现的。由此,启蒙时代的科学理性受到来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的巨大挑战和威胁,也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科学理性的信心和偏爱,懊恼和悲观以及受骗和失望的情绪在蔓延。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潮在对科学进行无情批判的同时,亦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众(包括当时流行的各种神秘主义教派)参与的反对科学组织和科学机构的运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前期在西欧各国以卢梭为代表的以及后期以尼采为代表的众多浪漫主义反科学斗士的反科学思想以及言论,并从文学史角度来考察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想在德国、英国和法国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特征,例如:德国的浪漫主义反科学突出的表现为唯心主义和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相结合的特征,以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阿尔尼姆、布伦坦诺等为代表;英国的浪漫主义反科学突出的特征是诅咒城市文明,缅怀封建中古,否定技术进步。其中以对英国的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改革起到关键作用的湖畔派代表,像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浪漫派代表,像拜伦、雪莱、济慈等;法国的浪漫主义突出显示了批判古典主义的特征,其中以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和雨果等为代表。通过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力图发掘出众多思想家和文化先锋的反科学思想脉络和轨迹。最后,本文尝试揭示出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的如下特征:即主观性和反对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而反对科学存在的合法性。
  • 摘要: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和灵魂,达尔文进化论将个体作为选择单位并倡导个体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群体是由“自私自利”的个体组成,利他主义无法得到进化。1962年生物学家爱德华兹(Wynne-Edwards)提出群体选择理论,该理论则认为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进化。之后,群体选择理论受到很多生物学家的质疑,基因选择论者指出基因才是真正的选择单元。在此基础上,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艾利奥特·索伯(Elliott Sober) 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物哲学家索伯提出了多级选择理论,认为选择力作用于不同的层次上,可以存在多个选择模型,从而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一种新范式。他认为个体选择偏爱单个群体内最大化相对适应度的特征,群体选择偏爱整个群体最大化相对适应度的特征,因而利他主义在个体选择中是不适应的,在群体选择中适应,并进一步指出一直以来作为群体选择的证据被“平均谬误法”所遮蔽。社会性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现象与人类行为极其相似,而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支持了群体选择理论。从群体选择与个体选择争论的本质、群体选择在人类行为、文化进化角度下的存在,可以认识到选择力作用于不同的层次上,可以存在多个选择模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