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中国技术哲学第十届年会
中国技术哲学第十届年会

中国技术哲学第十届年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04-07-29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技术哲学第十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这一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但并不主张向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自然;主张保障万物平等的生存权利,但并不反对对万物的合理利用。她没有人类中心主义的任何烙印,也不是当今所谓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等都不相同。
  • 摘要:“自然价值”是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罗尔斯顿所创建的自然价值论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潮中的主导流派。本文从生态整体的高度出发,从自然价值主客观的统一性、自然价值的层次性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生态系统价值模型三个方面解析了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 摘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兴起之日起至今,就一直与技术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体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上:医学技术帮助人们对自己身体建立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了体育的兴起;技术促进了体育国际化发展和体育国际管理机构的出现,传播了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从而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直接推动力;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设想利用和平、圣洁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来消除因技术所导致的资源争夺而可能诱发的战争威胁,消除技术造成的人主体地位缺失、严重的身心俱疲等异化现象,所以消除技术异化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其次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化发展过程上:为了促进自身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初期向技术寻求了帮助,技术应用所显现出来的技术效益又促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引进技术,从而逐渐地使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对技术的依赖,最终使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化了,“科技奥运”的观念也因此产生并被人们普遍接受下来。但是,技术化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陷入了哲学的、道德的、伦理的和逻辑的困境。首先,技术权威使人成为了“技术人”,从而导致人对运动过程和结果承载者身份的缺失,最终造成奥林匹克运动主体的缺失。其次,技术本身成为了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保证公平竞争就必须保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对技术占有的公平性。但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从而公平竞争精神受到了破坏。第三,技术加剧了运动员损伤的程度,也导致了兴奋剂现象的普遍存在。最后,为了消除技术异化而兴起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却又被技术异化了,这就构成了逻辑上的悖论。理性分析表明,人对自身主体限度的超越,技术应用合理限度的超越,以及体育理性的过度扩张是造成科技奥运困境的根源。
  • 摘要:海德格尔的技术“座架”本质确实是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这种本质不是技术本身固有的,而是在科学、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改变影响环境技术创新的这些因素,建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
  • 摘要:辽宁的振兴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以提升社会公德水准为起点。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培养、提高公民的公德素质,使之自觉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首先,探讨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其次,进一步探讨了与科学发展观相关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最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章从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阐述。文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确立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确立科学发展观,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十分困难。关键在于如何界定科学发展观。
  • 摘要: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命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创新,进而形成了邓小平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新境界。
  • 摘要:本文界定企业知识和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阐述高新技术企业的一般特征;阐明技术的三种形态,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技术形态;论述了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中技术的作用。
  • 摘要:现代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获得和利用技术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企业的技术战略是影响和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获取和技术竞争的范围扩大到了国外,企业技术战略的含义和任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企业技术战略的任务包括三方面,即技术获取、技术利用和技术管理,其展开范围和实行方式,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 摘要:技术工人作为制造技术创新主体之一,是企业提高制造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要想提高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其首要一步就是要认识到技术工人的重要性,了解他们在制造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动作用的特殊性。本文从行业角度、技术创新阶段性角度,以及与传统制造技术下技术工人能动作用的比较,归纳出了在现阶段制造技术水平下技术工人的能动作用。
  • 摘要:按照产业技术选择理论,产业的技术选择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价格。因此,政府应该以促进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为目标,而不是以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目标。本文以甘肃资源型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为技术选择的约束条件,根据产业技术演进的趋势,对甘肃资源型产业技术选择的努力方向以及所必需的管理体制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甘肃资源型产业技术升级的对策。
  • 摘要: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创新”的概念漂移,隐含着一种技术创造观的变化。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的创新。高技术创新的文化发展方向应是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 摘要: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问题,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和问题,阐明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区域创新体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区域创新源系统、中介服务系统、产业创新系统、人才服务系统建设、创新环境系统五个方面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实施“对接工程”,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对策建议。
  • 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化发展的趋势的出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必须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生态化。生态化的思维方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朋友,人与自然界各得其所,和谐共存。这一思维方式可分解为系统整体观的认知结构、互利型的价值取向和模型化与网络化的思维方法。
  • 摘要:解读三种网络导致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分析了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实质,揭示网络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网络社会自我认同危机实质在于,人与技术的互动过程中,人的自我恒常性与适应性的矛盾在现代网络社会情境中的表现。
  • 摘要:基于功能视角,金融技术化的表现和特征主要表现在扩大金融运作空间、改变金融形态和手段、降低金融运行成本等方面。金融技术化的社会后果包括经济后果、制度后果和对人的心理的影响等。金融技术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经济危机的本源;金融技术化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同时也导致公平的失衡;金融技术化对人的心理影响也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倾向。
  • 摘要:网络软件研发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智力活动过程,还内涵有丰富的哲学价值因素。有共性与个性共存、主观能动性与研发条件制约性相统一等哲学价值特征;网络软件研发在目标上、方法上、需求分析上都渗透着哲学价值的意蕴;网络软件研发还应遵循大众哲学文化构件、哲学关怀建构等原则。
  • 摘要:工程哲学研究尚处在成长期,具体表现在基础研究的薄弱,且缺乏历史维度分析。通过对古希腊工程的形而上学思考。可以发现现代工程哲学思想根源于古希腊,探析古希腊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哲学的历史维度分析拉开了序幕。
  • 摘要:拉里·希克曼继承了杜威的实用主义立场,对当今高度技术化的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哲学问题有重要的见解。从他对“技术”的定义、对人类活动的分类和对“科技”术语的解释等方面入手,抓住其思想基础,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他的技术哲学思想。
  • 摘要:德韶尔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最有影响的技术哲学家。其技术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技术的争论)(1956)一书中。在该书中,他对康德三大批判有关科学、道德和艺术的三个王国做了引申,对著名的“第四王国论”进行了补充,坚持认为技术发明只是对以潜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技术可能性的发现,是上帝创世活动的继续。由此阐发了技术的本质,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技术发明,技术的存在方式和历史特征、技术客体的特征,技术的影响与联系等问题,回应了历代学者及同时代学者有关技术的看法和争议。
  • 摘要:费耶阿本德认为,民主判定高于专家的意见,因为专家也无知,因此必须外行监督内行。
  • 摘要:文章介绍了第13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的议题与内容,阐述了国外技术哲学研究的新思考和新趋势,主要对技术与全球社会、技术伦理学、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等议题和西方技术哲学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 摘要:技术时代的到来在带给人预想的便利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同时也暴露出技术理性、科学以及实证经验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人类能否达到诗人荷尔德林所吟唱的“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觉悟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渡。”他挖掘出现代技术是现代性的根源所在,认为技术作为逼索型的解蔽方式,如同“座架”一般辖制着近现代世界的方方面面。海德格尔反复强调“家园”才是人类居留于地球之所。然而,面对均质化文明的到来,建造即栖居乃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重要的思想也被遮蔽、遗忘。在海德格尔的“筑、居、思”中,体现了“思想”通过“筑造”“存在之家”的活动而与栖居紧密的联系。若要适时地把世界从技术的“座架”中拯救出来,为了召唤着缺席已久的“存在”的重降,人类就必须学会“思”想与作“诗”。他的“思”“诗”合奏呼唤着人的一种面向世界敞开,同世界沟通,让世界万物自身说话,以求安居于大地上而具有现实性的“筑造”活动。本文通过分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与建筑观,试图阐明海德格尔提出的一条“真正构建起人类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家园”的可能之路。
  • 摘要:本文首先从哲学上定义设计,认为设计是主体意识外化为真实技术事物的媒介替代物的过程。设计的本质是技术原理现实化的展现和技术的人化。所谓现实性,即与现实需要契合,由现实的各种约束形塑。技术的人化即人的属性与自然的属性的链接,这样技术原理被人化,技术才能被人所使用。其次,文章讨论了设计的作用和特征。设计的出现使技术的知识形态具有自己独立的形式——媒介替代物,或称技术的虚形态。它具有现实的技术形态的某些基本要素:内含技术原理,具有同样的外形和结构,只是功能尚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但从逻辑上可以推出其功能实现的必然性。设计的出现还使技术主体分离为脑主体和手主体,强化了脑主体的主导地位,提高了技术主体的能动性和工作效率。技术主体的分离也由此产生不同的阶段技术主体的虚化,从而出现设计与制造的矛盾。与科学、艺术相比较,设计的特征表现为设计解决的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并由多种约束条件制约的问题;设计不参与实际对象的制造,是一种预见;设计是满足实用功能和批量生产为主要目的的艺术;设计的媒介工具在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论文提出了设计哲学的研究内容。除了探讨设计的本质属性之外,设计哲学还应讨论设计思想史、设计美学、设计的方法论、设计伦理等相关的问题,同时具体设计领域的哲学问题也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
  •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技术的社会历史观理论的概念与提出的理由与根据;其次,将技术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分为技术产生的理论、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及其社会作用的理论、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方向的理论三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论述;最后,分析并论述了技术的社会历史观理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摘要:人的本质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展开,其一是劳动,把人与动物相区分。其二是社会关系,把人与人相区分。工程活动作为现代社会最发达、最典型的生产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的区分。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是认识人的真正本质的必要前提,原因在于,工程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具体化的表达。
  • 摘要: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技术的固有属性,它是指技术人为性中的一种非人为性特性。技术自然属性具体表现在“物质”和“关系”两个方面。技术自然属性的辩证性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技术哲学的研究现状,包括技术定义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科学是客观规律的理论化结果,技术的客观规律的实践化能力的概念。最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互动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摘要:技术与政治现象有着不解之缘: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现象的产生,政治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政治现象后又离不开政治的支持,政治的发展又不能没有技术及其提供的物质保障——技术的政治化倾向明显。技术的政治化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也表现为技术的不同层面的政治化。技术政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它给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是需要辩证地去分析的。
  • 摘要:现代技术是在机械自然观的影响下而产生的科学化的技术,是对古代附魅技术的祛魅。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因此遭到多方批判。人们对祛魅的技术痛定思痛后,又觉得未来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一条返魅的道路。
  • 摘要:本文分析了技术的理论性所具有的超前性、综合性、重效性特征以及技术的实践性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特征,并探讨了技术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技术实践性是技术理论性的基础,技术理论性是技术实践性的指导,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文章强调在技术活动中要注重搞好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 摘要: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探讨了机器在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中的地位,机器体现了近代技术的本质,机器是近代工业的基础,以机器、机器技术为基础和核心构成了近代的技术体系,机器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马克思在对技术的社会职能、技术应用的社会后果,技术的本质,技术与科学、生产的关系的分析中,恰恰是以机器为出发点的。机器构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
  • 摘要:技术价值在其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技术的属性。技术价值主要包括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技术价值虽然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但它未必与人类的价值相对应或一致。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技术伦理则是对技术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技术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是关于技术及其发展的社会建构或形成过程和机制的理论。马克思的技术社会观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决定论,而是技术与社会互动论,或是技术与社会系统论,是技术的社会形成论。
  • 摘要:埃吕尔认为,社会现实本质上是辩证的,作为整体的技术系统有着其构成部分不具有的特征,任何技术行动都有正负双重效应,所有技术进步都有其代价,技术社会的自由就是对技术环境的抗争和超越。指出了埃吕尔辩证法的缺陷及其根源。
  • 摘要:如同社会学的理论前提是社会的运行是有问题的,所以要对社会的运行进行研究;法律的理论前提是人性本恶,所以要设立法律限制人的活动;技术哲学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技术哲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技术哲学作为人对技术的沉思,其理论基础应该是自我的人,对于作为与自我相对的“非自我世界”联系的技术产生了一种忧虑,正是这种忧虑成为了技术哲学存在的理论基础。这一定义既要避免技术乐观主义,又要避免技术悲观主义。
  • 摘要:绿色消费对于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但真正实现绿色消费还面临着诸多需要我们正视的困难;文章分析了绿色消费面临的三方面困境,即消费观念的阻碍、经济利益的矛盾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作者提出对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正确选择,是走出困境实现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
  • 摘要:面对由掠夺环境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破坏,许多人提出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一种新的“生态伦理”“环境道德”观念,强化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走出“人类中心论”。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贬低或限制人的发展,而且,只要有人类存在,人就是目的,人类便不可能走出“人类中心论”。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更理性的人类中心论,使人的权利和责任意识达到新的升华。
  •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究竟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更加认真的研究和探索。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论断,江泽民同志关于“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论断,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它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观,既具有很强的倡导性和激励性,又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是一个总体的发展观,既有很强的全局性、战略性,也有一定的过程性和系统性;是一个求实的发展观,既有很强的规律性和概括性,也有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观,既有很强的统筹性和原则性,也有一定的区别性和灵活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统筹兼顾与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关系;当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体制改革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付诸实践将为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增添强大支撑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 摘要:创新资源概指人们为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和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各种创新资源的结合方式和结合效率决定着创新的绩效,特别当创新成为多个主体、多种机构交互作用的系统行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基于不同的发展观,会形成创新资源整合的不同思路和不同的制度安排。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创新资源的整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澄清“以人为本的创新资源整合”这个概念,构成了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 摘要: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出发,揭示出技术创新生态化在全面发展、协调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四个方面体现了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致性。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顺应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时代要求,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必将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 摘要:技术创新是从熊彼特创新理论发展而来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与发展动力。社会发展是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社会发展不仅要作为一个结果,更应成为一个发展目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过程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充分利用新技术为人类发展服务,消解新技术带给人类发展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与隐患。
  • 摘要:如何界定企业技术联盟,如何将企业间的技术联盟与其他联盟的关系相区分,如何将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与其他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相区分,是企业技术联盟研究领域中长期讨论但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企业技术联盟赋予了不同的技术创新属性。持第一类观点的学者是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持第二类观点的学者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作者则认为企业技术联盟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在技术创新的轨道作用与市场的拉动作用下,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以不完全合约形式建立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特征:第一,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是在技术轨道的作用下,实体型技术结构向知识型技术结构转化时,一种新的技术规范的出现使技术结构的承载主体——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异位的过程;第二,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比起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即整体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第三,从社会对技术整合的功能看,企业技术联盟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相比,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
  • 摘要:产业集群能够产生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实现集群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实现区域创新力的提升。文章阐释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情况,指出其已有了一定的产业集群的基础,并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观及创新集群的特点分析。指出创新集群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必然的战略选择。
  • 摘要:在技术创新研究中,激进的技术变化将会导致熊彼特所预言的创造性破坏风暴的发生,是一个长久以来的一致性认识。根据这一认识,可以推论出“大企业的诅咒”的发生,可是经验却表明情况似乎并非如此。这一现象被称为“创造性破坏之谜”,并从互补性的视角进行了解释。
  • 摘要:本文认为技术同时存在着知识态与嵌入态两种形态,大学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在这两种形态上发生着不同的嬗变。文章分别探讨了大学技术转移中技术知识态的展现与转化过程,以及技术嵌入态的剥离与重构过程,认为大学技术转移正是同时包含了这两者的双重过程。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在于在这两种过程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状态,找到一种互相匹配和适应的模式,使大学技术转移在成本与效用之间实现优化。
  •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集聚了比较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老工业基地,对于辽宁和全国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装备制造业的本质内涵为着眼点,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其内在关系及其演变趋势,结合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制约因素的深入考察,提出技术政策建议。
  • 摘要:电信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电信产业自身,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信息传播而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为实现电信产业内部和谐、电信产业与社会和谐,企业管理者和社会精英要树立新观念应对各种挑战。
  • 摘要:文化产业是推动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表述并不相同,通过剖析文化物化形态由产品到商品的逻辑交换过程,指出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高了产业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十分深刻,使文化产业在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走入家庭生活,给家庭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引起一系列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现代科技正深入地渗透到每个家庭,影响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家庭产生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深入探讨思考现代科技对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的社会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 摘要:军工技术的提高一直是困扰发展中国家国防工业的瓶颈。而引进发达国家的军工生产技术则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军工水平的重要做法。本文就军工生产技术的转移和引进进行分析。加速国防和军工建设是技术引进的动因,而发达国家又设置重重障碍加以限制,如何突破障碍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做法。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基本经验,对我国军工企业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 摘要:哲学网络观应定义为:人们关于网络的本质、网络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的、总的观点。哲学网络观必须对下述三个问题做出回答:(1)网络的本质是什么;(2)网络对人和人类社会有何价值;(3)应如何全面评价网络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摘要: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分娩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这种结构分化与文化系统的要素整合又导致了两种文化相互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一个由上述两大类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不断反复地进行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又是该两类互动形式交互渗透、彼此缠绕、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两种文化之间由此不仅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而且形成了相生相合、互渗互补、互促互融等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 摘要:本文从技术本体论、技术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技术进步论以及技术价值论四个角度评述前苏联时期技术哲学的成绩与特色,并引出当今俄罗斯技术哲学对前者的批判继承关系和现今俄罗斯技术哲学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哲学难题。
  • 摘要: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技术本质的现象学分析,涉及西方近代人成为主体与世界成为图象两大进程、对物的均一化的单向度数学筹划、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等各个层面。从这几个方面对照中国传统思想来审视李约瑟问题,不仅可以发现问题本身提法的缺陷,而且还能从更深的层面回答李约瑟问题。
  •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技术同根而生的艺术紧紧地被“限定”在了技术的“座架”之中,它正以审美趣味的方式表象着已被对象化的世界和自我的“图象”,它所开启出来的世界已被技术所“遮蔽”。如何拯救沉沦中的艺术,使其回到是其所是的境遇,展现其丰富多彩的存在内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摘要: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根本现象,但在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上尚有诸多争议。在流行的观点里,科学是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技术则是科学理论的应用。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并非是科学在先,而是技术在先。在他的思想里,技术作为一种解蔽方式而存在,这种解蔽使技术将整个世界得以打开,从而使世上万物自行展现,并将“现实之物”揭示为“持存物”。而科学就是依此“持存物”作为其研究对象,进而形成其理论的。另一方面,技术是一种“做”的方式,科学则是一种“思”的方式,而“做”就是人的生存的境域化本身,正是这种“做”的行动把人带入了对自身生存境遇的思考。“做”对于“思”具有一种先在性。
  • 摘要:片面强调知识万能,就会给知识异化提供场所;片面强调知识异化,就会给知识无用论增加理由。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提出知识异化,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形成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的良好氛围,建立人类美好家园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马克思对知识异化的批判、西方哲学对知识异化的批判和后现代主义对知识异化的批判三种维度的考察,提出扬弃知识异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历经着时代的变迁,也面临着时代的拷问。
  • 摘要:现代技术的未来发展,高新技术的开发,都需要从技术哲学理论中获得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从技术哲学视角,考察了技术系统及技术系统的演化过程,对技术系统演化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回答了技术系统发生演化的规律和原因,揭示了技术系统整体演化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在什么情况、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使技术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更好、更有效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由于否认产品技术是技术哲学界的主流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产品技术的关注和研究不够。有理由认为产品技术是存在的:能够使自然规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发生“定向作用”的事物都应属于技术的范畴;承认设计形态的技术就应该承认产品形态的技术;产品技术潜在于产品结构之中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产品技术存在着观念、物质和使用三种形态,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产品技术是潜在的产品技术,使用形态的产品技术才是现实的产品技术,通过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实现着产品技术形态的转化,其中产品设计技术使产品技术获得了成熟的观念形态,产品制造技术则使产品技术获得物质形态。
  • 摘要:随着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西方兴起。由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宣称它是对现代性特征与宣言的“重写”,这就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学术视角的转换,意味着理论范式的重建和话语概念的重构。在这种新的语境中,我们以传统方式建构起来的认识与实践对象必将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特征。技术,作为我们时代最突出的问题和根本现象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所关注。继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反”现代的“叙事”之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范式对技术进行了“后”现代的哲学反思。在后现代哲学的语境之中,技术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研究维度。从后现代主义哲学代表人物对技术所作的各具特色的理论反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在技术主题的凸显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勃兴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即,对现代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正是在这种历史性的境遇中,技术哲学从无到有,成为一门建制化的学科,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视野的根本转变也从“隐”到“显”,扩展到理论与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家族的一个分支,必然会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智慧的关照之下呈现出与以往相比不同的特点。
  • 摘要:本文从对技术统治论思想的主导地位的考察入手,指出技术决定论思想和技术乐观主义在文化中的渗透是技术统治论思想发展的直接来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统治论思想在现代规划中的延续,同时阐明这种延续在当前的典型表现在于“理性规划者”观念。接着,本文揭示了社会与城市规划本身对于技术统治论思想的挑战。社会方面的挑战来自于三个阵营: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建构论者。城市规划本身提出的挑战在20世纪大致分为三个典型时期:三四十年代,美国南部地方主义运动最早提出反对技术在规划中的主导性;五六十年代,以芒福德为代表的一些人在质疑技术乐观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技术不能完全解决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六七十年代,以戴维道夫为代表的人士反对在规划中用技术设备来解决社会问题。在以上分析之后,本文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做了实证分析,从而进一步说明规划者们在技术统治论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规划中的态度前后转变。最后,本文得出了相关结论。技术统治论思想具有一定的遮蔽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掩盖了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并非是在真空中发展的,技术对于规划的影响是复杂的社会过程的一部分;新的技术可能会带来未曾预料的悬殊差异;新的技术创新可能会给规划带来无意识的结果。对这些问题的反思能够使我们避免陷入技术统治论思想的诱人陷阱,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为社会过程的技术与技术创新以及更好地实现规划目标。
  • 摘要:现代技术既给人类带来进步与繁荣,又带来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现代技术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之一。作为现代性运动的必然结果,“技术问题”不仅反映了技术与自然之冲突,还透射出肇始启蒙的现代性文化之固有矛盾。理性是现代性运动铸就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从启蒙理性到技术理性之蜕变以及技术理性之过分张扬是技术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 摘要:科学技术哲学不等同于自然辩证法,而是以人与技术的关系为基本问题的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技术不等同于“自然技术”或者“物的技术”,而是包括社会技术等技术的“大技术”,就像科学不等同于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一样。确立并反思“社会技术”,深入研究“社会技术”中的哲学问题或带有哲学性质的诸多问题,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努力开拓的21世纪技术哲学的新视域。
  • 摘要:技术本体论不仅应该包含技术本质论的内容,而且也应该包括技术存在论的内容,它主要是探讨技术的根基问题、技术“何以是”的根据问题,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是否为一种客观现象?技术是如何获得“存在”身份而成为“此在”的?技术是如何“物成其所是”的?语言和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在将其推入存在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还有技术的真假问题,等等。本文就技术存在论具体分析了如下几个问题:(1)“技术存在”意指什么?在回答技术是否存在时既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技术,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存在。(2)技术是如何成为存在的?是技术的本质和客观实在性通过人的物质生实践而整合起来之后,技术才成其为所是的,这个整合的过程,也可以称其为“造物”活动。从总体上看,技术是其所是,离不开物(器具)、能量(造物活动)和信息(语言)的人工性互构。技术“如何是”也是从更基本的层次上回答了技术“是什么”,从而技术的存在论与本质论又成为交织性的问题。(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承认技术是存在的?对于技术具体来说,当我们能够感知到具体的器物和造物活动,以及推知技艺的存在时。(4)什么情况下我们不承认技术的存在?可列举如下情况:不存在某种技术实体,虽然有某种器具性实体,但不具有所称谓的功能,逻辑上和哲学上无法解释的技术构想。(5)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不准技术是否存在?表现为相关群体的意见不一致以及出现解释性分歧时。(6)为什么要争取技术存在的“身份”?总的来说是利益的驱动,比如一种活动或一项工作取得技术的身份后,就可以得到社会的重视,得到政府或有关机构的资助,一种产品取导(新)技术的身份后就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赚取大量的利润。由此产生出真假技术及其划界的问题,而社会建构对于真假技术的区分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将我们的探讨向这些领域不断扩展,技术本体论才更富哲学的意味。
  • 摘要:新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开展自然技术哲学研究”和“开创全面技术哲学研究”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它又划分为初创时期和发展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以2000年10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技术哲学年会为标志,它开创了我国全面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阶段。关于21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展望,提出“拓展全面技术哲学研究”和“加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一体化研究”两点建议,并进行了初步阐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