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山西五台山
  • 出版时间: 2012-07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山西民族宗教文化交流中心

会议文集: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宗教信仰共同体在理论上是一个较新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完全陌生.它的基本定义是,人类为了顺应全球化时代共同生存发展需要而将形成的各宗教教派和信众多元通合、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宗教信仰机制.特点是继承吸收各宗教的全部精华,消除摒弃各宗教对立排他等消极因素,求大同存小异,所有信众和宗教教派可以在此框架中保持各自特色而和谐共存。共同体既不是一元化的单一宗教,也不是一种新兴宗教,而是在寻求共同信仰目标、共同价值观和伦理取向,关切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可以协调思想和行动,和谐共生的各宗教教派和信众的普世兼容体。rn 本文指出构建宗教信仰共同体,对于无论是现代中国社会还是全球化的国际社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代中国社会由于近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打压否定而丧失了社会精神、价值、伦理和文化的基础支撑,亟需复兴发展中华文化体系以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全球化的国际社会则迫切需要找到有效化解宗教文明冲突的办法和构建全球化人类共同秩序所需的共同精神、价值和伦理基础。对此,宗教信仰共同体可能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案。就此而言,宗教信仰共同体将是中华文化对全球化人类社会最重大的贡献。
  • 摘要:道家的意思,"生命"就是由"外天下、外物、外生",而"回到生命本身",这个就是生命哲学。人的生命之所以一直都凸显不出来,原因是我们通过"天下"、"物",或把生命定限在"形躯"的"生"。道家讲"天真",我们的真性情都在"天下"淹没,然后被"物" (外物、财物)取代,被物欲禁闭。"生",若指涉人的形体,我们的形气、物欲,所以"生命"本身透显不出来。"天下"把生命淹没了;"物",外物、财物,把生命取代了,流落在我们的形气、物欲中,所以"生命"本身出不来,因此活一百年,都没有把自己活出来。本文介绍生命哲学及人的存在处境、人的身份。
  • 摘要:宗教和谐是两种以上宗教在交往相处过程中,持续动态的互益共存状态.不在同一空间、时间和人口范围存在的宗教就无所谓宗教关系。宗教和谐作为一种特定的宗教关系类型,首先必须要有某一类型的宗教作为载体,其次是作为载体的宗教之间能够相互接触交往.当两个及以上类型的宗教在同一的时间空间与人群中,具有实实在在互动的关系发生时,才可以谈论宗教和谐.
  • 摘要:身处「小康」之世的「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所以能够避免兵连祸结,是依赖礼义—「谨于礼」、「着其义」、「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且「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回到现代,要避免个体对个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的宰制,建立尊重、肯定、能够保障每一个个人自由、平等的人权的(国内、国际)制度是必要手段。rn 也就是说,要追求「宗教大同」,需先注意到:现在所努力追求的,其实仍在「小康]。本文因此,即由对宗教自由的追求开始。
  • 摘要: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大同讨论宗教大同就不能不把它放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理论形态下来说明,也只有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形态相结合才能得到充分说明.所谓宗教大同问题,实际上只有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才能产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中国社会的各种宗教形态,不管是外来传入的,还是本土产生的,无不受制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形态、思想观念和文化特征,这样反应在宗教上,追求大同理想成为其存在的一种客观的形态。因此,宗教大同必须放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来得到说明。
  • 摘要:本文之作,基本上是从当代儒学诠释的分化着手,在参酌近年来大陆学界有关从“后现代”视域重新定位儒学的讨论之后,尝试针对儒学义理性格的归属,提出分析。全文分别从两个议题展开讨论.一是儒学的特质是否可以从“主体性”这个概念来规定。另一则是在“后现代”一片反形上学的声浪中,检讨儒学是否还要维持“形上学”的身份.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主体性”概念的运用中,意义并不一致.有时牟先生是要藉“主体性”概念凸显儒家重生命实践的存在进路,有时则是为了要证成儒学的“自律道德性”,径自将主体性简化等同于“实践理性”.如果我们维持第一个涵义来理解儒家,则儒家与“后现代”的语境调性并无不一致的情形,但若坚持第二个涵义,则不免与后现代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至于第二个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若能放弃以“实体”为核心的西方古典形上学的框架,从哲学诠释学来重新展开天人关系的理解,则儒学是否一定要保留“形上学”这一身分,其实争议性并不大.
  • 摘要:笔者几年前曾经从气化身体的角度,针对「致虚」工夫的「内涵」问题做了尝试性的解析与探讨,并且藉由此项研究得知,「致虚」的工夫即便会因着不同的关怀,而有不同的诠释发挥,然其整个论述的领域,基本上皆可从对人文造作的反动,到认知活动的去成心,以及身体主体的消解,甚至到存有境界上的描述中一窥究竟.不过就气化身体的角度来看,其整体内在形式,原则上都不脱离老庄以后的原型模式.因此,在此诸言说中,其义涵便可经由身体主体的结构研究而得到聚焦,并有整体性的理解;且经由其中内在气质变化的窥视,则可更清楚地掌握致虚工夫的遮拨活动,而呈显出「致虚」工夫的实质内涵。rn 本篇论文进一步地将「致虚」工夫与佛学、儒学的工夫理论做一次初步的「外延」比较,期能藉此研究以彰显出「致虚」工夫更清楚的全貌。
  • 摘要: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世界的进步一日千里,现代化的发展与需要则促使人们对知识与科技的追求胜过一切,但也由于生活的优质化而日益造成人类的骄纵与狂妄,此一现代性、理智性与宰制性连环绾合的现象,如今又已然成为后现代批判的焦点。面对知识爆炸、科技日行千里的时代,诸如选择性别、复制动物、飞上太空,创造新的生活空间、利用干细胞脐带血治疗绝症、各类基因解码与生物改造等等,这些原本被认为只有上帝才能管辖的事,现在却全由人类包办了.如此一来不但严重影响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增加社会及人性发展上的不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庄子灵性教育的精切义蕴,简述了庄子灵性教育的理想目的。
  • 摘要:「三教归易」乃是方以智《药地炮庄》所提出之注庄的诠释方式,其目的是要以「会通」、「炮制」药材的方式,强调融合各家精华于一炉,重新提炼出属于中国思想之统一性,并且也给《庄子》一个新的诠释视域.因此从其「三教归易」的《炮庄》宗旨观之,方以智当时是以和尚身份来完成这部「兼容学术」之会通专著,更可以看出他《药地炮庄》的特殊用心.这样的特殊诠释立场与主张,不也反映出方以智身处明清政权转移危机之际,宋明理学过渡到清代经学的学术关键时刻,他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观点,提出儒、释、道「三教归易」的理想,其实也隐含着知识分子处乱世时理想性与使命感。
  • 摘要:佛教的兴盛离不开帝王宰官的护持,国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稳定也离不开宗教的开化.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的碑刻铭文极为丰富,其中又以明清为最.本文就五台山现存的碑刻铭文从两方面来探讨一下明朝皇室对五台山的信仰与护持。首先明朝帝王后妃对五台山的信仰与护持体现在寺庙的兴建方面.再者体现在对这一佛教圣地僧人地位的尊崇。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文殊信仰之内涵,使读者了知文殊菩萨的殊胜功德.其次说明文殊信仰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及五台山的作用和意义。
  • 摘要:五台山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海内外信众"有缘必朝"的佛国圣地.自古这里寺院林立,香火兴盛,名僧济济,宗派繁多,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宗教意义。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净化人心、提升灵性的文化拯救中,如何发挥文殊信仰特有的智慧法门,将是我们在五台山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确立。
  • 摘要:五台山佛教是文殊菩萨(maJjuCrI bodhisattva)的道场,与其他诸山佛教有其不同的特点,五台山佛教有汉语系佛教的出家男众寺院和出家女众的尼姑庵,俗称"青庙";也有蒙藏语系出家男众寺院和出家女众的尼姑庵,史称"黄庙".可以说,五台山佛教包揽了佛教的全部现象.它不分教派、不分男女僧俗、不分民族、不分地区和谐共处,修持佛法与乐人天。本文注重研究五台山与蒙藏佛教有关的人物和寺院情况。
  • 摘要:在台湾,民间信仰的寺庙有许多社会功能。每次大型的庙会活动都能吸引邻近地区的信众前来烧香,顺便采买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自清代以来,行之久远.从《台湾日日新报》上看,在1918年到1920年,有一股迎神赛会商业广告化的风潮.这股风潮起自台南,盛于台北.台北大稻埕自开埠以来,就是国际贸易的商业中心.在这股风潮下,大稻埕的商人发挥最大的创意,把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的迎城隍活动,赋以商业广告的意味.推陈出新,吸引整个台湾西部各大城市的人,乘坐火车,前来热闹.把台湾西部变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这是民间信仰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最有名的实例.
  • 摘要:巫觋道、方仙道、黄老道是道教的三个源头,许地山认为"巫觋道和方术预备了道教的实行方面,老庄哲学预备了道教的思想根据."巫觋道与黄老道产生于中国本土,方仙道则融合许多来自中国境外的因素.顾颉刚指出"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重要的大系统:一个是昆仑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昆仑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这个母题发展出东海之外有"方诸"国,以及西王母在昆仑山的神话。rn 昆仑神话多出《山海经》,十六国前秦时方士王嘉采录遗逸所撰《拾遗记》,则较多记录蓬莱神话。事实上蓬莱神话与昆仑神话,都是伴随东西文化交流而来,关键在于来华的途径不同。本文藉讨论海上神仙与方仙道的内涵,说明中西文化的相遇与相容。
  • 摘要:由于西方三十年战争(1618-1648)结束,政教合一制度瓦解,导致神权与政权分离,再加上启蒙运动和世俗化的发展,长久以来,普遍认为宗教与政治不可相提并论.另外,要达到宗教自由的目的,政教分离乃被视为是种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宗教涉及到公共或政治领域抱持怀疑态度的人数与日俱增,普遍认为宗教代表私,政治代表公,两者明显不同.同样地,在国际关系的研究里,宗教就像种族、族群、性别一样并不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从三个角度论述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第一,讨论是否政治与宗教应严守分际.第二,探讨宗教影响冲突与暴力的缘由.第三,分析宗教对和平建立的贡献.本文的结论是:虽然宗教不应介入政治,但两者之间的划分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宗教在冲突上具有四种社会功能,虽然不能指望与期待宗教必然化解所有冲突,但如何疏导朝正面的发展前进,则需要宗教领袖扮演积极性的角色;宗教的和平建立运动近年来已经出现些许的成果,如果我们给予道义上、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支持,那么宗教疏导冲突与暴力将具有更大的成效.
  • 摘要:《全台赋》,收录台湾自明郑起始,经清领以迄日治约三百年之间,共计196篇的赋作。检阅其中为扶鸾所出的赋作,计凡36篇,占全体的18%强.诸篇鸾赋的善书出版时间,时间上集中在明治29年至大正3年(1896-1914)的近20年之间,集中反映日治前叶的时代性;诸鸾赋发刊地区,分别为宜兰、基隆、新竹、苗栗、高雄、澎湖的13处鸾堂,主要呈现北台鸾教的区域性。形式上皆采用「限韵」格式的律赋,以关怀现实的题材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兼摄儒、释、道三教义理,展现健康和谐,宣扬正道.兼具台湾宗教史与文学史上的双重价值。
  • 摘要:要理解中国慈善的现状,就是研究中国慈善的心理动力模式,要研究中国慈善的传统文化背景.自鸦片战争打开传统中华帝国的大门以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中国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西化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的体系虽然已经支离破碎,但事实告诉我们,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思想方式中,尤其是行为方式中的巨大影响还无处不在。中国慈善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就是显着的一例。
  • 摘要:本文从宗教与现代性的关系来考察当代中国佛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宗教如何批判性地回应现代化进程,对此作出自身的调适,同时对于现代化的弊端作出批判,是世界各大宗教普遍面临的问题。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中国宗教必须在特定路径制约,即必须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制约条件下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换。
  • 摘要:蒙古佛教音乐是形成、运用于蒙古族地区佛教寺院,且具有严格的宗教意义,并由寺院宗教人士沿用的音乐.蒙古佛教音乐是由几个不同文化范畴的多个文化质点组成的复合文化体.诸多文化质点基本归属于蒙、藏、汉三个文化系统,它们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汇聚于一起,一同建构了具有多元性质的蒙古佛教音乐.这一重要特征不仅是蒙古佛教音乐的特点,同时也是蒙古佛教这一上层体系所拥有的特点,更是区别于母体(藏传佛教)以及其它佛教派系的重要依据.无论从纵向的发展历程还是从横向的断面观察,在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族源结构和文化整合体的三个层面上均体现着多元特征.蒙古佛教音乐的多元特征对研究、确立蒙古佛教的文化意义、文化特征、文化定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 摘要:今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全球化进程不仅带给人们相互交流与关系联系的日益紧密,人们在大众传播媒体与信息科技的传播扩张影响下,人类社会呈现「地球村」 (Global Village)的发展面貌亦正浮现.更重要的是,人类面对一系列全球重大问题与危机发生时,例如:全球生态与环境破坏问题、全球发展与不公平问题、全球安全与冲突问题(恐怖主义威胁)、全球核武发展与毁灭浩劫等问题,人们的全球身份与认同意识则会不断增强,一种休戚与共、命运共同的情感于焉而生。本文对共同体的释义进行介绍,简述了其演变的争议
  • 摘要:本文之主旨在于透过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之探究来论述宗教大同之所以可能的理性基础,并指出和而不同敬其所异的「和敬」精神应是人类和谐共存同享幸福之道.死亡是生命存在的终极问题,无论其性质为何一断灭还是断续,都是在世存有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没有死亡就没有宗教,直面死亡在宗教上就是有关生命的终极关怀.基于对死亡意义之探究所形成的不同信念,不论相信死亡就是断灭还是断续,乃造就不同的人生观.依此人生观而活,也就是每一个不同的宗教人生.直面死亡,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特定的态度,也就是形成某种信仰.任何宗教信仰均有其基依于死亡观所形成的独特人生观,也就是说,宗教对于有关如何存在之生命意义的宣称,究其实乃来自于此信仰对于死亡之洞见.在此意义上,宗教可以说就是人们直面死亡所形成的对待人生之价值态度。人们基于直面死亡而形成对待人生之价值态度,这种由死鉴生所形成的生命价值观称之为「人生观」,不外有三:一世的人生观、二世的人生观、三世的人生观.这三种人生观皆属宗教信仰真理,而非科学事实真理.信仰真理必然导致宗教上多元主义的观点。每一个宗教信仰都可以坚持其真理宣称,但是对于其它宗教不同的真理宣称,则应该真诚地彼此互相尊重.宗教对话的相互了解即应着重在此不同的相异处之真确体认上,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每一个信仰反思的自我了解,透彻了解宗教上的真理宣称,其所宣称的不过是信仰真理而非事实真理,方能生起对于不同宗教的真正尊重.这种「和敬」的精神可以说是多样性和谐融合的大前提,这应该才是宗教大同的实质内涵.宗教之道,在明死,在安生,在止于至福.宗教乃止于至福的朝圣之旅,而死亡是进入至福乐园的门票,而有不同的入口可以进场,确实需要够多的入口以容纳为数庞大的生命入园欢度幸福,是谓大同.
  • 摘要:佛教大同理想作为佛教对理想社会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其个人观、家庭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等息息相关,并在深层理念上体现了佛教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近代以来,以胡礼垣、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谭云山等人的大同思想中,均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佛教特色,佛教界高僧如宗仰、太虚等人提倡的“人间佛教”的革命中同样包含佛教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佛教的缘起观、平等观、心性观蕴含的大量思想经过现代化的阐释之后,可以作为全球社会奉行的黄金原则.
  • 摘要:《管子》一书中对于心之论述主要在〈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四篇旨在论心,由其篇名「心术」、「白心」、「内业」即可看出.然四篇虽言心,却以「道」贯穿其间.四篇主要论述治心、洁心的内心修养工夫,透过内心修养工夫达到心静气理,与道契合的境界.笔者分别从「虚」、「一」、「静」、「因」四方面来论述其要义。
  • 摘要:佛教大量译经始于东汉桓帝时来华的安世高,安世高译经以《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为最着盛名,而其经即以老子的清静无为来说禅定。卷上说:“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把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引入了禅修中.而“守意”一词,也是受汉世当时流行的“守一”衍化而来.《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至汉《太平经》等书,推衍为“守一”,而安世高以守意来译禅修时的止意、定意.此外,老子的有无之说,及清静、无为、恬淡、寡欲等说,对安世高译经也都有深远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佛教的中国化情况,简述了佛道之争与佛儒之争的概况,指出佛教的历史命运,正是因为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有极其强大的同化力,连佛教这样精致的思想体系也避免不了这种命运;另一方面,作为异质文化,佛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也才能真正生存下来。
  • 摘要:人类的宗教活动不时出现既神圣又专断、既宽待又敌忾的诡异情况。盖宗教皈依的行为本是神圣虔敬的;因为神圣,所以能够启示人通向于绝对的崇高和真实,亦缘于虔敬,是以能够教诲人展露出无限的尊重与包容.然而宗教信仰的抉择却往往会流于狂热和专断,就因为专断,所以很多的宗教组织都自认为唯有它们才能够有效启动终极的关怀、才能够正确铺设永生的坦途,亦因为狂热,以致不少的宗教团体只会将它们的友谊和包容分享给自己的道亲同修、或有可能成为道亲同修的信众,除此之外则可能被漠视、甚至会被当成外道异端而不时予以谴责挞伐,最严重的还发生过兵戎相见的情形。本文介绍了老子和谐思想与宗教大同、老子玄同思想与宗教大同的相关内容。
  • 摘要:中华古典哲学有三大主流,就是儒家、道家、佛家(或所谓的儒释道)。而佛家尤以"禅宗"影响最深远…这三大思想主流,都开显出"宽恕"之道的精神。虽然其所开显的词意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宽恕"精神,则是一贯的被揭示出来。古典的中华文化,能促进"宗教大同"的理想实现,本文将以儒、释、道三家的一些基本哲学文本,来探索这个"宽恕"之道的主题,希望能有利于今日宗教和平共处的理想。
  • 摘要:本文所论「三教同源」,意指儒道佛三教皆以生命实践去体现这义理之人,可称之「实践之儒者」(以及修行之道士、佛徒),此一完整充实活泼的真生命亦是理当同时体现诸家义理的,以相融为一体,实即儒即道即佛之谓.易言之,就其侧重生命的终极关怀而言,以期创造出一个真实圆满的理想人间,是以若能体会得此意涵,皆可属「大同」(所谓「三教同源」)。本文将藉由「三教同源」的观点,来探讨蒲松龄之文集与《聊斋》中,所隐含之「至情感通」思想价值,先就蒲松龄如何从「三教同源」之「真心J,以论其「至情感通]思想,由其思想之意涵期能实现蒲松龄「即情显理」的感通价值。
  • 摘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在中国四大菩萨信仰的道场中确立时间最早.由于其建寺历史悠久及影响巨大,故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关于五台山佛教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众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然而近代五台山佛教研究则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广泛搜集地方文史资料,及民国佛教期刊,草撰此文,求教于方家,并祝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圆满召开。
  • 摘要:藏传佛教不但在宏观的层面,对佛教的解脱之道倍加重视和研习,而且在各宗派内建立独具匠心的修学体系,从微观的层面,对佛教的解脱之道进行有步骤地修学和实践。实际上,解脱之道,则是每位高僧大德的宗教人生。其最终目标或终究目的,便是普渡众生。他们认清自己、了解世界、探寻真理,试图将世间有情众生从现实烦恼或痛苦中解脱出来,引向清净光明、独立自主的圆满人生之路。
  • 摘要:历史上将《华严经》中的清凉山等同于五台山,把五台山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有一个衍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北魏开始,一直到唐华严四祖澄观撰《华严经疏》(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才基本结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古人为佛教融入中国本土而进行的自觉努力,历史已经肯定了这种努力的重大价值。
  • 摘要:佛教圣地山西省五台山是汉藏佛教徒共同确认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被当作"智慧第一"的菩萨而助佛弘法、代佛颁宣,同时也表现出特色鲜明的智慧风格,文殊智慧亦由此构成五台山佛学的核心价值与人文标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文殊菩萨"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的智慧或可为诸多现代性危机的克服与"宗教大同"理念的实践提供别一种文化参照。
  • 摘要:五台山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它相当于秦文化、楚文化、鲁文化、晋文化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那么,五台山的区域如何呢?从地理位置上说,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北纬38 °50′-39°5′,东经113° 29′-113° 44′,即从北台顶的秦戏山品字泉发源的滹沱河所经过的繁峙、代县、原平、定襄、五台、盂县和河北阜平等二省七县.若从文化范围上讲,则是东起河北正定,南至太原,西至河曲,北到大同.在唐代时,它与长安、洛阳为三足鼎立的三个佛教文化圈.在这个区域中,概括来说,有两种文化: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文殊这一智慧是通达因果缘起、俗谛和真谛的智慧。它既具有世间智慧,又具有出世闻智慧。因此说,它是认识宇宙人生真谛的一种特殊智慧。
  • 摘要:台湾中华禅净协会会长、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台中慈光寺住持惠空法师,基于佛教振兴的社会关怀,以其高远的佛教视野和敏锐的学术眼光,发愿编纂一套多达百本的《台湾佛教丛书》,不仅涉及到佛教的教义、修行与历史,也涉及到当代台湾佛教的僧团、教育、文化、慈善与人物传记等多方面的研究。此种规模的佛教研究事业,仅就有关选题的设定而言,对总策划人的要求就非同一般;而且,这种研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摘要:到了宋元时期符咒已不单纯是与神交感的巫术或法术,重视的是持法者自身精气神的修持境界,着重在静坐、存想、炼神、还虚等工夫的锻炼,开发自己的生命境界来参与天地气动的造化,冀求不仅能发动雷机与左右风雨,还能在施法中展现出人神合一的变神能力,将自我的生命提升到相应于神真的超越存在,此时人即是神,象征着宇宙至尊在人间的显现,能惊动天地来代天行道.《道法会元》承续了先秦到宋代理学的宇宙论,追究宇宙的本原与生命的本原,深化了宇宙道化与气化的生成法则,运用在符咒的感通体验上,不只强调人与鬼神互为一体,更重视人与天地混然一体的生命能量。宋代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起,大多集中于无极而太极的哲学论辩,重视无极与太极的生化作用,以此来推演宇宙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此时道教的符咒法术也受到此等学术思潮的影响,相当重视自身宇宙论的建构,双方虽然在论题上颇为相近,但是基于宗教的通神需求,道教对宇宙的运作与生成法则,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宇宙本体论与生命论.
  • 摘要:当代艺术的抽象绘画,除了受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巴色拉的空间美学在欧洲的确具有相当重要影响力的思想之外;日本铃木大拙的许多著作,他可以说成功地将禅的观念传播到整个世界,其中禅的空无思维,也对抽象表现主义起了重大的影响;另外,中国的书法与日本的书道都对抽象绘画有过具体的贡献.当代抽象绘画大师朱德群与赵无极除了受到巴色拉空间美学的影响之外,本身的书法基础及传统中国哲学宇宙观的空间美学也是重要的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