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文献在1937年到2022年内共计5857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29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31篇;相关期刊2195种,包括现代哲学、学理论、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等;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文献由544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晓蓓、武宏志、徐长福等。

亚里士多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29 占比:99.00%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31 占比:0.53%

总计:5888篇

亚里士多德—发文趋势图

亚里士多德

-研究学者

  • 郭晓蓓
  • 武宏志
  • 徐长福
  • 陆扬
  • 刘小枫
  • 周敏(绘图)
  • 曹顺庆
  • 叶秀山
  • 侠倚碧鸳
  • 刘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覃泽宇
    • 摘要: 作为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对技术的哲学思考散见于其对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等论述中。他在自然视域中通过“四因说”的思维框架对技术进行了阐述,而理解“四因说”需要回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视域中,需要关注自然的运动本原问题。技术作为一种将自然运动包含在内的强制运动而存在,是人类模仿或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技术的创制本质,主要体现为将潜在的事物变成现实的事物,此过程依赖于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等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同时,他将技术的本质拓展到了德性范畴,建构了“技术-智慧-中庸”的路径,实现了技术之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将亚里士多德的技术思想投射于教育技术,发现教育技术在其存在、本质和实践层面上均需重新解读。教育技术的存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从自然存在到技术存在的跃迁;教育技术的本质,乃是在教育场域中不断生成技术的创制智慧,并通过智慧性的技术创制来实现人类教育意志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的实践,即是在创制智慧的引领下实现技术在教育场域中的真善美统一。
    • 覃泽宇
    • 摘要: 作为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对技术的哲学思考散见于其对形而上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等论述中。他在自然视域中通过“四因说”的思维框架对技术进行了阐述,而理解“四因说”需要回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视域中,需要关注自然的运动本原问题。技术作为一种将自然运动包含在内的强制运动而存在,是人类模仿或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技术的创制本质,主要体现为将潜在的事物变成现实的事物,此过程依赖于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等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同时,他将技术的本质拓展到了德性范畴,建构了“技术-智慧-中庸”的路径,实现了技术之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将亚里士多德的技术思想投射于教育技术,发现教育技术在其存在、本质和实践层面上均需重新解读。教育技术的存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从自然存在到技术存在的跃迁;教育技术的本质,乃是在教育场域中不断生成技术的创制智慧,并通过智慧性的技术创制来实现人类教育意志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的实践,即是在创制智慧的引领下实现技术在教育场域中的真善美统一。
    • 陆品超
    • 摘要: 在《斐德罗篇》和《斐多篇》中,柏拉图强烈谴责了智术师名为antilogic的论证方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卷四中呼应了柏拉图批判,认为这种方法违反了不矛盾律,这促使他踏上了开创逻辑学的征途。传统解读将antilogic视同为强辩术或辩证法的做法是不妥的,研究表明,antilogic式论证具有集体废止型的可废止推理特征。它是普罗塔戈拉“双重逻各斯”学说在论证领域的实践,反映了智术师在面对信念冲突时的处理手段。它的恰当使用既能胜任智术师正反权衡、评判是非曲直的探究需要,也能满足他们在公共生活中实现合理且有效说服的修辞需求。
    • 王茹
    • 摘要: 每个案子都是独特的,执法者在法律知识、信仰理性之上,还应有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亚里士多德说过,“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法律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都在努力剥离主观臆断,以最大的理性制定良法并期待良好的实施。可每个案子都是独特的,执法者在法律知识、信仰理性之上,还应有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
    • 沈国琴
    • 摘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在方法论上有其特殊性,因而它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明确性与精确性原则。鉴于道德行为的多样性及多变性,研究道德行为的伦理学在逻辑上的首要难题便是解决善的统一性与行为多样性间的矛盾。亚里士多德通过概貌这一元伦理学概念为两者找到了中道。概貌这一概念说明了伦理学所能认知及不能认知的内容,它在伦理学中体现了一种有意义的精确性。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具有显明的概貌性特征,概貌性科学的理念体现了其伦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及动态的思维逻辑。
    • 戴茂堂; 葛梦喆
    •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不仅表现在他根据灵魂中“自身是理性的”和“自身是非理性的但能够接受理性指导”的差异将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且表现在他根据实践与生活的不同将德性区分为个人性的和公共性的。前一种区分实际上是在知识形态层面讨论什么是德性以及德性的类目,后一种区分已不再是知识上的德性分类,而是直接强化了德性的实践与行动的含义。从伦理学本来就是实践哲学的意义上说,后一种区分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的进路来说更根本、更关键。从“什么是德性”推进到“如何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进而过上好生活,这是一种从理论向实践的深入与深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的生活实践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公共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一方面用于描述个人生活的特征,这是道德哲学所要考察的;另一方面用于描述政治生活的特征,这是政治哲学所要考察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既是作为“为己之学”的道德哲学,又是作为“待人之学”的政治哲学。而“为己待人”两个维面上的卓越就是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凸显出来的张力。
    • 赵子明; 段文阁
    • 摘要: 明智①属于理智德性,在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明智与实践紧密相连,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它是一种好的考虑,是一种对人是善的与有益的事物的权衡和考虑。了解明智德性,做一个明智的人,有利于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获得道德德性,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 摘要: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 许玉洁
    • 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朱光潜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关于作用机制的部分进行细致研究,从三个阶段阐释其异同、特点。首先,在悲剧机制的前期准备阶段都采用“距离化”的手段,但在人物塑造、语言运用上存在着差别;对悲剧感成分的分析中都包含“怜悯”“恐惧”,但朱光潜加入了“崇高”;其次,在悲剧机制的中期生发阶段都承认悲剧的震荡心灵的作用,但亚里士多德将其归结为情绪的“净化”,朱光潜归结为“本能能量”的宣泄;最后,在悲剧机制的后期余波阶段两者虽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做了不同的解释,但在底层逻辑上都承认有道德影响而无道德目的的悲剧功用观。
    • 孙周兴
    • 摘要: 马丁·海德格尔作于1922年、迟至1989年才面世的“那托普报告”对于理解这位思想家的前期哲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他在其中端出了一种“生命哲学”或所谓“实际生命的现象学阐释学”的初步方案,该方案与他的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基本存在学”无疑有着渊源关系;海德格尔此间正处于思想道路的“开端”阶段,其哲思具有开端性的“寻求”和“试验”特性,显示出某种鲜活生动的探索特质,而这是在后来更为成熟、也更为严格的“主要著作”中隐失了的。海德格尔在“那托普报告”中对“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的揭示,可视为哲学阐释学的开端性奠基,而围绕亚里士多德哲学进行的阐释学实践,一方面把阐释学工作深化为具有海德格尔特色的词源学探讨,另一方面也隐晦地初步开启了后来在《存在与时间》中才得以充分展开的新时间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