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07

主办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科院;;

会议文集: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有五千多年没有中断的文明史,孕育出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对其中民本、和谐、会通理念进行考察和论述,足以彰显中华文明与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民本"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了正面的积极作用.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对本土各民族文化以及域外文化都有重要价值.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文明会通的历史.中华文明的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华文明是人文丈明与政治文明的结合;重视制度革新与文明创造,具有自我修复完善并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华文明是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总汇,它善于学习、借鉴域外文化.
  • 摘要:当代儒学的复兴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是一个历史、文化与哲学思想传统自然发展的趋向,显示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也显示了人在经验与知见上诠释的差异,并非不可取,实为文化活力的征象.问题乃在是否仍然保持而且发展了儒学的核心价值,是否能够推广核心价值的影响与大用.若从客观的时代与社会变迁来说,这些变迁是否仍然能够带动人的心性内涵的认知以及其创造性的发展与人的整体价值的自觉与追求.事实上,可以提出以下几个应该认知的有关时代与环境发展重要问题:1)东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与目的问题;2)东西方社会新一代面临的多元价值冲突困境问题;3)科学宇宙观与传统形上学与本体论的对立问题;4)生物科学与伦理价值及精神信仰的冲突问题;5)西方一神福音宗教发展形成的冲突与竞争问题;6)现代国际政治与国家治理多元形式及基本实质统一问题;7)经济与金融全球化形成的恶性利益与市场竞争问题;8)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互冲突的问题;9)人类未来走向与终极发展的取向问题.
  • 摘要:如今,对于全球化尽管是毁誉褒贬越来越多,但不管是什么人皆不能忽视这一问题.全球化所引发的一系列讨论,有可能阐发出不同于以往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新的研究.这篇论文,我将从历史研究的视角,采取现代与历史的循环往复的方法,来论述这一新的研究的可能性.必须尝试站在“地域研究”,这样的“空间”,视角对历史研究重新加以定位。也就是说,要使历史研究从过去的以“时间”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方法转向以“空间”为主要对象,从本文的主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空间的角度对东亚世界进行重新审视。
  • 摘要:近年来,探讨东方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浓厚兴趣,成为世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近几百年来,西方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因而也就在世界上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十九世纪以来,由于当时的东方国家大多处于落后、贫弱的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是先进、富强的现成榜样,于是人们很自然地把先进、富强与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近一百多年来,所有的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落后、贫弱和走向现代化的奋斗进程中,无不积极地、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说,这种学习和吸收是完全必要的、合理的和进步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文化论上的片面和失衡,即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和对东方文化的妄自菲薄.长期以来,人们一味赞扬西方文化的优点而看不到它的短处,严厉批评东方文化的缺点而看不到它的长处.以致直至今天,在相当多的人的头脑中仍然潜伏着一种唯西方文化为是、为优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理论、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人们更是奉西方文化为圭臬.
  • 摘要:本文对亚洲宗教的多样性传统及其世界影响加以历史回顾和哲学分析,指出其特点及其意义,进而专门阐述了中国宗教及中华文明的意义及特色,指出了儒家思想在其中的独特地位及重要作用.
  • 摘要: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上,东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形成儒佛道三教的文化圈,维系着东亚文明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其特点是:第一,三教在东亚各国间的传播是和平的纯粹文化性的,没有政治集团的操控,更无军事力量的征服;第二,三教以中华为腹心,又与东亚各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第三,三教在东亚各国成为社会道德生活三大精神支柱,深刻影响了各自文明的发展;第四,东亚文化圈长期是世界多元文明的高地,虽然国家间因政治而发生过某些摩擦和冲突,但在多数时间里东亚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地区,它的礼义文明得到西方启蒙思想家的青睐.
  • 摘要:东北亚中日韩三国在今天的世界史潮流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19世纪后半期的状况相比,三国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韩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步伐滞缓,然而现在却俨然是儒教文明圈飞跃性发展的国家的代表.日本自近代孕育期开始便以脱亚入欧为目标果断地接受西欧的近代化模式,因而提早迈入了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的行列.那么在近代化过程中,三国的儒教资产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关于这个问题,世界学术界中展开了题如'亚洲价值(Asian value)',或者'儒教资本主义'等多样化的讨论.
  • 摘要:在中华文化中,"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政通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熟知和常用的话语;故宫三大殿也都以"和"命名.可是习焉而不察,对于"和"的真正意义何在,似乎入门并不深究,也并不很清楚.常见的一种认识,和表示一种态度:和气、和顺、平和、和蔼……;或一种状态:和睦、和谐、和平…….与和相对的,是斗、争、仇、敌对、对抗…….这样的想法,反映了人们普遍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和"的某个方面.不过,只这样看是不够的.和不简单只是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更是中华文化的大智慧;它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又包含着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它不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态度,而是有着丰富内涵,既包括基本理念、价值,又包括运用原则和方法的一个思想体系.
  • 摘要:儒学教育起源于中国,公元第Ⅱ世纪就进入越南社会了.但是要到李朝第Ⅺ世纪,以1070年建立文扇、1075开辩第一儒学考试、1076年建立国子监、1154建设南交祭坛和1156年建设孔子扇等事件來越南独立教育才正式形成.从1075年到1919年越南教育和科举历史已经具有了八百多年发展.其中,黎初(1428-1527年)的儒学教育可以称是最典型、最完善的.这时期也是独尊儒教的,同时成为后代时期的标准;也是在越南现代社会具有多大的影响.
  • 摘要:当今世界乱象丛生,动荡不安.人类亟需新的世界秩序.新秩序的构建需要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努力.两国自古有"天下大同"、"世界一家"的理想,CHINDIA是其现代表述.中印都在为筑牢其思想基础而努力.世界中国学大会、国际儒学论坛、世界印度学家大会等等方兴未艾,既是对理想的追寻,又是时势使然.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世界各国已成命运共同体,需要新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 摘要:本论文在比较由巴拉萨衮人尤素甫撰写的《福乐智慧》和孔子弟子记录其与弟子言谈编写而成的《论语》关于治国之道的论述.这两部作品写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目的,书写的方式也不同,不过,所写的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福乐智慧》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写的,是一部向君王说明治国之道的著作.《福乐智慧》在阐述国君如何使用权力治理国家的主题,是一本用古突厥一回鹘文写成的劝喻君王如何治理国家的《劝政书》.被视为是《对话录》的《论语》,并非孔子所写,而是其弟子与再传弟子所写的,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虽然触及中国当时诸侯治国问题,但是它并非一本上呈君王的《劝政书》.两书撰写的时期和环境不同,但是,关于治国之道,存在巨大的相似点.例如良君应该具有学识,应该崇尚知识,爱民与以身作则,治国在富民教民,公正持法,重视教育,才能永保国祚.
  • 摘要:随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演时提到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丝绸之路"这个词迅速被各国媒体反复提及.其实这个词过去是一个基本上在学术界内使用的术语.可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丝绸之路”在英文文献中也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此外“丝绸之路”这个术语也不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不但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找不到,没有接触过当代媒体的一般百姓口语中也没有这个词。1990年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草原丝绸之路”考察时,主办方安排我们访问吉尔吉斯斯坦首都附近的碎叶川重要城市托克马克郊外的一个“东干人”的村子“米粮川”。“东干人”是中亚对我国回族的称谓。清同治年间,西北地区发生所谓“回乱”,败于左宗棠等所率领的清军的一部分回民,在白彦虎的率领下,溃入帝俄境内,部分陕西人被安置于此。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普通的百姓与民间之间交往形成的。国家应当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活动,也注意吸纳有志于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来中国,传授他们的知识,创建他们的事业。
  • 摘要:东南亚是亚洲文化发展与交流的主要交汇处之一,是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舞台.东南亚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造就了该地区文化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而东南亚文化多样性的扩大和保持,又进一步增强了该地区的文化包容性.东南亚文化的包容性使东盟这一该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成功地向实现建立"东盟共同体"的目标;同时也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摘要:"亚洲"作为一个现实的操作空间和表述单位,已经毋庸置疑地确立了.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又一次明确地强调了通过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广泛联结亚洲区域乃至欧洲和环太平洋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构想.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从资金融通的层面上强化了亚洲作为世界经济支点之一的现实性.亚洲继二战之后在政治主权独立层面对世界发声之后,终于在经贸自主的意义上面对世界宣言.本节简单地整理东亚地区历史上与现实中有关亚洲原理的部分讨论,试图清理出一条基本思路:亚洲原理奠基于亚洲近代反抗殖民的历史,这反抗不仅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上述东亚思想家们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述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感觉:亚洲并不需要用排斥非亚洲地域和人种的方式建立主体。换言之,欧洲原理排斥“非我族类”的思维惯性,对于亚洲原理是不适用的。同时,亚洲也不需要统合为一个单数的整体,对于源自欧洲近代的霸权政治与霸权思维的反抗,为亚洲原理奠定了“差异才是普遍的”的相对主义诉求;在这种诉求的基础上,亚洲各地的思想家们建立新的普遍性思考模式:普遍性就是个殊者之间的理解媒介,是差异状态下个殊者的开放性自我完成,亚洲正是这种自我完成的精神风土之场。亚洲原理并不是世界体系的中间环节,而是另外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在亚洲原理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冷战意识形态的阴影才会消失,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顶峰的幻觉才能被打破;只有立足于亚洲原理,场所拥有了灵魂,我们才能诚实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 摘要:在世界文明的版图中,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都属于卡尔·雅斯贝尔斯所称的"轴心文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在亚洲文明对话的框架下,进一步深化中阿两大文明的交流与对话,拓宽文明对话的背景和参照,不仅能让中阿双方加深理解、取长补短,实现自我反思与互惠双赢,而且能对不同文明之间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起到重要的示范效用.
  • 摘要:在2015年9月的第五届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首脑峰会上宣布:将推出土耳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四国通用的中小学历史教材《突厥通史》,下一步将推出《突厥地理》和《突厥文学》.对此,中国应尽快通过有关渠道,表明中国的立场.把握好“历史上突厥民族是中华民族中一员”的原则,密切关注境外“突厥世界一体化”中关于突厥历史的观点和表述,及时掌握“突厥世界一体化”对我国突厥语族(其中维吾尔民族占一半左右)的舆情影响。尽快组织我国突厥历史研究力量撰写中国的《突厥通史》,尊重历史、分清是非,防止和杜绝任何歪曲突厥历史的行径和“泛突厥沙文主义”历史观的沉渣泛起。
  • 摘要:亚洲是一块古老的文明大陆,近代以来,古老的亚洲文明经历了欧洲文明的冲击,并选择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路径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政治文明角度谈谈亚洲不同文化体系,对于现代国家结构模式的选择.对于多民族共生的亚洲大陆而言,西方式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模式,成为很多地区战争与动乱的根源.因此需要反省这种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渊源及其适用性问题,从而探讨亚洲国家现代国家模式选择的利弊得失.
  • 摘要:"忠恕之道"是儒家的"行仁之方",它一方面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平等互利中尊重他人的独立意志,不要以己之意志强加于他人.因为在这一道德准则中蕴含着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及其不可侵夺的独立意志的思想,所以它又与儒家所主张的"和而不同"内在地联系在一起.近代以来,中国在对外关系中主张的"振兴中华"与"永不称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都可谓传承和弘扬了中国文化的"忠恕之道"与"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这在当今的"文明对话"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摘要:王阳明集儒家心学之大成,融通儒释道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他的"心即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在中国和日本、韩国三国的哲学思想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并且形成了中日韩三国的阳明学派.到近代社会,阳明心学在东亚三国更加令人瞩目.日本佐藤一斋、吉田松阴等大力弘扬阳明学,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先导.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人物变法维新,亦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十分看重阳明学的思想价值.韩国朴阴植等民族独立运动领导者,视阳明学为改良求新的"独一无二之法门".本论文旨在探讨阳明心学在东亚近代社会变革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由此思索其思想理论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其实践层面的合理内核,以求对当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帮助.
  • 摘要:所谓人物性同异论是在18世纪发生而持续到朝鲜末,将近200年的朝鲜性理学上非常重要的论争.这个论争发生在遂庵(权尚夏1641-1721)门下的巍岩(李柬1677-1727)和南塘(韩元震1682-1751)之间,而遂庵是栗谷(李珥1536-1584)-沙溪(金长生1548-1631)-尤庵(宋时烈1607-1689)的继承者,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个论争是栗谷学乃至朱子学诠释上发生的.本文为了展现巍岩和南塘道德哲学的根基,将他们的五常性和未发心概念循次分析而诠释其意义。
  • 摘要:亚州区域内的相互交流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变迁,历史文化的融合,在生活文化层面积累造就了经久验证的互动互惠之共有平台.这深厚的底蕴亦可称为本次会议所探讨的亚洲文明对话的素材智库.笔者意在考察亚洲文明对话的相关素材30年之久,重点着眼挖掘和筛选亚洲、尤其是东亚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互为链接的共同点,整理梳成为社会和大众所接纳参与的公共课题,从而唤起对东亚和亚洲的历史文化关系的新一轮关注,取价值认同的核心,溶入与日俱进的公共教养,繁荣和平发展的生命共同体.
  • 摘要:丽末鲜初正处于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此时朱子学作为新的理论学说传入韩国后,开始分化为重视义理的保守势力和重视现实问题的革新势力.两派立场上的差异,源自各自对性理学(朱子学)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不同理解.以郑梦周为首的纲常论者强调忠节精神,重视大义名分;以郑道传为首的革命论者则强调周易的变易思想,主张应根据时代之变化要主动求变,革新现实政治.朱子学被传入至最终确定为官方哲学,经历了三部曲.首先,作为新的理论和学说而受到丽末新进士林的关注并介绍到韩国;其次,作为新的思想理论使用于排斥佛教的思想斗争中;最后,被革新派所利用,逐步确立为朝鲜王朝的建国理念,至此朱子学获得了朝鲜朝官学的独尊地位.
  • 摘要:2006年主编出版了一部《文明对话丛书》.其中韩国己故著名教授李正浩博士的《韩文的创制与易学》就是一部关于亚洲文明对话的代表著作.这部著作的主旨是讲韩字创造的学术依据是中国的儒学.本论文将这部著作的概要陈述如下.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立者.儒学的载体是汉字,作为儒学载体的汉字在古朝鲜时代就已传入了朝鲜半岛.古代韩民族只有语言但无文字,所以汉字的传入,在韩民族文化史中具有划时代的贡献.这种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凭借汉字记录下了当时社会珍贵的历史,另一方面是依据汉字中承载着的儒学思想创造了韩文(时间推至朝鲜朝世宗大王时期1419-1450年).儒学与韩文创制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了中韩文明对话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启示我们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即互相对话的。不论是历史社会还是当今现实社会,不论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少些文明冲突,多些文明对话,人类社会便会更加和谐,更加安宁,更加美好,更加和平。
  • 摘要: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的古代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文化要素,即汉字、儒家思想.中韩两国最被熟知的『仁』思想观点影响最多的是伦理和礼仪.传世文献《论语》一书中『仁』出现多达108次多,出土文献也出现频率很高,可见它的重要性.两国有了『仁』字以后产生了多方面的含义及其丰富的范畴,孔子以后『仁』字成为人的最高的美德而准则.其涵义什么时候出现,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已否出生,还要推敲的问题.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家那里,『仁』的内含与外延非但不尽一致,有时甚至还完全不是一回事,也是需要斟酌的部分.本文用二重证据法互证『仁』字含义之史和其来源,并探讨中韩两国发现的简读文献《论语》特征.
  • 摘要:以晦庵朱熹(1130-1200)所集大成之宋代理学,北传元朝,那时候,高丽朝,比较积极之引进理学,但是由于高丽的环境,即宗教(佛教)以及,政治,社会,不足吸引,理学,因此之故,理学,约一世纪,几乎没有盛大的发展,到朝鲜朝(1392-1910),新王朝,朝鲜,才(才)是取理学为国家统治理念,理学就开始趋向发展,不但在理论方面,而且实际的适用上,从这时候开始,发展起来,在此理论方面,达到顶峰.那就是,16世纪中叶的,关于「四端七情」的「理气论的解释」以及18世纪初叶的「人性物性同异的问题」之论辩是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